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升官发财在宋朝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放鸽子
这会儿看狄青一人,不知为何在孤零零地发着愣,他们便友善的笑着,默契伸出一手,同时在他背上猛然一拍。
他们这一手使了三成力,自是以玩笑居多,但几人同时拍上去,多半要将他当场拍趴下去。
不料掌心还没挨上,傻愣愣杵着的狄青眸光忽转犀利,警惕地扭过身来,见是他们后,虽略显愕然地展了眉,却未尝试躲开。
数掌乱七八糟地落在他身上后,就轮到几个始作俑者惊讶了——怎这狄神射瞧着高瘦,一身腱子肉却跟铁扎似的,不仅硬得他们掌心发麻,还能纹丝不动?
他们下意识地回手后,不信邪地想要再拍,狄青已淡定地后退一步,询道:“诸位可有吩咐?”
为首那人被这一问,便忘了方才那茬,笑道:“我们现要出营,欲邀你一起,不知你可方便?”
虽说一趟只许出十人,然而狄青仅是口头上临时受李超的飞鹰营所令,并非真正从伍入营,自然不必受此约束。
狄青想也不想地就要拒绝,谁曾想刚被滕宗谅唤走的陆辞恰巧就巡视至此处,也听到了那一句,笑眯眯地替他应了:“当然可以。”
狄青眼睛睁大。
——他不想去!
“陆知州!”
众人登时一愣,齐刷刷地行了个军礼。
陆辞含笑点点头,又冲狄青慈爱地一笑:“想去吗?”
狄青瞅着公祖,正要摇头,就被善解人意的公祖在手心里放了个钱袋,又在他耳边轻笑着说道:“今日你居首功,允你破例一回。”
狄青一愣。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08节
陆辞爽快道:“不论是夜不归宿,还是饮酒做乐,只要莫太出格、乃至触犯军法,就都准了 。”
对处于狄青这岁数的小郎君,陆辞自认还是颇为了解的。
正所谓堵不如疏,与其成日拘着,还是当赏则赏,该松时松,就该偶尔派出去溜溜。
况且有飞鹰营的这十人在,狄青应能被照看好了,不至于吃亏。
狄青:“……”
得了陆辞的大方放心的放行,狄青马上就被飞鹰营那十人东拉西扯、说说笑笑着出了门,勉强配合着扯了扯嘴角,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明明公祖同意他出门,是代表了对他的信任,看重,欣赏,理解,关怀……
怎么就觉得心里沉沉的不舒服呢?
承认了自己的‘不识好歹’,狄青好好地自省一阵,总算说服了自己。
再一抬头,就猛然发现,他们这行人已到了目的地——秦州城中最大的秦楼楚馆,醉仙楼了。
秦州城不仅守住了,还将吐蕃兵杀得落花流水的捷讯一传开,不但让军中欢欣鼓舞,也让城中遭屠戮的百姓大感劫后余生,争相转告。
正因如此,即使明知在这帮囊中羞涩的大老粗手里挣不到几个钱,酒楼里的人还是对他们笑得牙不见眼,热情非凡。
一行人被簇拥着进了致的包厢,还没点好小菜,一群装扮得花枝招展的娇娘就抱着各自最擅长的乐器,笑着进门来了。
狄青看到几人原形毕露、‘放浪形骸’的模样,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将椅子挪了挪,让自己坐得远了一些。
他是想躲,但一进门来,头个就忍不住将目光落在他的歌妓们,却不可能会轻易放过他。
他不但是这群人中年岁最轻,模样最俊的一个,单是那身不自觉地仿效陆辞的清冷傲气,就尤其引人注意。
况且,她们久经世故,即使用脚趾头也能想到,能在第一批出营的,定是立功最大的那些人。
这俊俏郎君能在其中居一席之位,不是受到庇荫的将门虎子,就是天资绝伦的骁将。
不管前者后者,在此战中成名后,日后都将前途无量。
——她们出身如此,倒不可能幻想嫁予这样的良人,但要能施展浑身解数,哄得对方同自己春风一度,日后也是能叫自己名气大涨的资本了。
打着这样算盘的,还是这群歌妓中才貌最佳的那几人。
几双妙目波光流转,很快就打响了一场决定这小郎君今夜欢心归属的战役。
只随手捞了一坛酒,就往远了坐,对场中香风迷乱的局面熟视无睹的狄青,自是对此一无所知。
公祖一直不许他饮酒,他哪怕得了许可,也不愿多饮。
只是他也清楚,既然陪着这好心邀他的几位老兵出了门,又不愿‘同流合污’地搂个姑娘,更不好一昧冷硬拒绝,才随意挑了一坛了事。
除此之外,他还狡猾地打着‘一会儿就装作不胜酒力,醉倒桌上,省得被他们纠缠’的如意算盘。
狄青满怀犹豫地倒了一杯,久久没能饮下去,就有一名歌妓瞅着这空隙,以香帕掩唇,娇笑着凑进来了。
“小郎君好俊俏!”
她俏粉的面庞似是含羞,却是大胆直接地赞了一句,想以此换来狄青的注意力。
狄青果真看了她一眼。
虽然马上就将目光回了,但到底是瞧了她一眼的。
就在她倍感振奋时,就听得狄青以古井无波的语调陈述道:“那是你没见过公祖。”
——见到自己还能这样夸张作态,那见到公祖的辉月之资,岂不得将眼珠子都掉出来?
“公祖?”她故作好奇,又不着痕迹地凑近了一些,整个人柔若无骨般缓缓贴了上去,还故意以最为醉人的那种慵懒口吻,假意问道:“那是何人?”
察觉到她贴上来意图的瞬间,狄青就毫不犹豫地将椅子挪远了一些。
顿时让她挨过去的上身落了个空,差点失去重心、狼狈倒地。
面对她的故作委屈,狄青看也不看,只淡淡道:“无妨,你也不必知晓。”
名唤‘白梅’的歌妓那被噎着似的一脸菜色,忙着喝酒上赏美人的兵士们当然没有注意到,却被也在觊觎狄青的其他几位歌妓尽眼底。
她一吃瘪,几人就忍不住乐了。
不等白梅重振旗鼓,碧螺就腰肢款款地走上前来——吸取了白梅这一前人的教训后,她不急于碰触许是因太过羞涩、或是年岁太轻,而不解风情的这郎君,而是妩媚笑着俯身下去,隐约露出雪白的一片胸脯,风情万种地去取被狄青放置在桌上的那杯酒:“不知这位俏郎君,可愿请碧螺饮上一杯?”
狄青一动不动,任由她顺顺利利地将杯盏举起,放在唇边抿了一口,又用俏目瞧他。
狄青淡定道:“那杯中物我尚未碰过,剩下的你可自取吧。”
碧螺:“……”
二人相继铩羽而归,让其余几位歌妓在发笑之余,也有那么点发憷。
但小小的挫折,只更激起她们的志在必得。
——若能让这冷冰冰的小郎君搂着自己过上一宿,得在姐妹中得有多长面子啊!
茉莉观察许久后,灵光一闪,索性怀抱琵琶,大大方方地询问狄青:“小郎君不愿饮酒,亦不好谈笑,不知是否愿听奴家奏上一曲?”
不等狄青开口,她便抛了个媚眼,自顾自地弹起《凤求凰》来。
一曲很快弹奏,她深情地凝视狄青,好似当真有万千情意,轻声询道:“小郎君认为如何?”
狄青全程就如老僧入定,一动不动地坐着。
听完之后,他平静地点了点头,犹豫着从解开鼓鼓囊囊的钱袋,在诸多歌妓的暗中打量下,掠过交子,掏出了零零碎碎的……一贯铜钱。
刚放在桌上,他又顿了顿,到底舍不得,果断了一半回去。
只留下可怜巴巴的半贯铜钱,叫茉莉难以置信地眨了眨眼。
身为这酒楼里,琵琶曲最为出众,姿色虽非拔尖,却也绝对当得上美人的歌妓,从能进包厢的贵客里所到的打赏,就从没这么穷酸过!
狄青却不管她脸色变化,在按照‘规矩’,留下赏钱后,估摸着时间混得差不多了,再看一眼已是半醉、根本不顾上他的其他飞鹰营兵士,如释重负地叹了一声。
在几人不可思议的注视中,他利索起身,大大方方地开溜了。
只在回兵营途中,眼看四下无人,他才抚了抚平静的胸口,释去眉间那一点纠结。
公祖的话,自是唤他什么都成。
但那几位歌女,分明是欢场老客,怎一个比一个不会说话,冲着他一口一个什么小郎君,净来气人?
思及此处,狄青又忍不住皱了眉。
简直胡说八道!
他可不小。
——哪儿都不小!
陆辞头次放狄青出‘笼’,自然忍不住好奇一下后续。
很快便得知了,狄青仅去了一个时辰便已打道回府,还带着一身酒香混杂的浓烈气息,愣是板着脸搓了半个时辰的澡才安歇的消息。
兵士们在一场大胜后会去的地方,陆辞轻而易举就能想象出来:单纯饮酒都不太可能,十之七八要去烟花之地。
没想到狄小青的自制力超乎寻常,竟然没被迷个七晕八素不说,还早早就回来了。
莫非是私下里练了什么不得破戒的童子功,才这般定力,还习得那手超神的箭法?
——陆辞忍不住如此乱猜。
还没等他好好观察狄青个几日,狄青就火速拿由李超做主发的一些赏金,到城中寻工匠去了。
又过了几日,当终于将该总结的总结,该核实的核实,该上报的上报……一切忙完的陆辞,终于得空出来散散步时,就惊讶地发现,在兵营里照常训练的狄青,不知怎的脸上多了副颇为惹眼的青铜面具。
“你这是戴的什么?”
陆辞不禁将他唤到跟前来,刚问出这么一句,就愈发觉得这面具眼熟。
再看多两眼,总算认出来了——不正是他那回带狄青去看傩戏时,随便买的那副哭泣的羊面鬼面具么?
当然,他所买的面具,仅是小摊主亲手拿废纸糊的,眼下狄青所佩戴的这副,则是以那副为模子,以结实的青铜仔细打铸而成。
狄青赶紧摘了面具,面对公祖的询问和好奇打量,他本能感到微赧,悄悄红了耳尖,面上却仍是镇定:“就是公祖那日所赠的傩戏面具。”
陆辞好笑道:“我尚未老眼昏花,当然也认得出来,只问你无缘无故,打它出来做甚?哪怕不嫌沉,难道还不嫌碍事么?”
狄青刚被‘公祖不曾忘记二人逛过的那场傩戏’的小惊喜甜了一下,听到后面,默了默后,还是选择坦白,小声道:“青模样青涩了些,易招人小觑。如此,可有威慑力些。”
平日里兵营里的士兵们开开玩笑,也就罢了,他且未放在心上,毕竟年纪的确是小上一些。
但被歌女们捉着调笑一通后,他就怎么想怎么不自在。
换句话说,连歌女都因他的容貌而敢随意围拢上来,对其他兵士却要小心许多,岂不就印证了,他的相貌的确不够其他人的有杀气么?
得亏在与吐蕃兵交战时,他以弓弩为主,并未与其短兵相接,才没招来敌军小觑。
但日后就不好说了。
模样长开不是一日两日之功,他思来想去,索性打副面具,习惯了戴着之后,还能一劳永逸。
听完狄青的解释后,陆辞顿觉哭笑不得。
扮猪吃老虎,难道不好么?
不过看小狸奴一脸认真,他总觉不好直言打击。
于是刚到嘴边的话,在想想之后,还是给咽下去了。
——谁没个中二时期呢?
陆辞宠溺地想。
说白了,不就是cos个兰陵王吗。
等过上一阵子,发现着实不方便,或是自觉傻气后,无需他说,狄青也会自己作罢了。
话虽如此,但狄青这少有的傻气且固执的表现,还是让陆辞潜意识里有些惦记。
在给朱说和柳七回信时,都忍不住想起。
陆辞唇角含笑,刚要落笔时,就愣住了。
——且慢。
若是他没记错的话,因模样太过俊俏而坚持戴面具作战,还能在史上留名的猛将里,除了被一些电视剧演烂了的兰陵王外,的的确确,还有一人。
……那人,叫什么来着?
随着这份后知后觉的来到,淡定的微笑,终于从陆辞唇角逐渐消失了。




升官发财在宋朝 第209节
他面无表情地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好像。
他双目放空,似在思考。
——似乎。
他闭上了眼。
——也许。
不知过了多久,在一片死寂中,重新睁开眼的陆辞,脸上是破天荒的一片空白。
等最后一点怀疑,随着姗姗来迟的记忆破灭后,他忽地往前一俯,任前额结结实实地磕在了白纸上。
——难怪初战沙场,就能技惊四座。
亏他还以为自己慧眼识珠,沙场淘金,当了回本会默默无闻的千里马的伯乐。
——却是今日才知晓,原来自己含辛茹苦养了好些时日的小狸奴,根本不是个简单角色啊!
作者有话要说: 几位歌妓至今仍未得知的是,导致她们翻车的最大原因,是把马屁拍在了马腿上……
狄青终于在陆辞这掉马啦!可喜可贺!
注释:
1.军法:
宋tai 祖时,规定“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只准穿褐色衣服,禁止穿黑衣。禁兵将士无故不得离开本班,每班轮派二人出营购物。军人不准赌博,违犯者,以违制论,徒二年,降低其名次。《武经总要》载录军事法规七十二条,主要涉及行军作战。内容有“漏军事或散号漏泄者,斩”;“临阵先退者,斩”;“临阵非主将命,辄离队先入者,斩”;“贼军去阵尚远,弓弩乱射者,斩”;“临阵弓弩已注箭而回顾者,斩”;“不服差遣者,斩”;“奸犯居人妇女,乃将妇女入营者,斩”;等等。[注释]关于禁兵逃亡,宋初规定逃亡满一天,斩。仁宗时,放宽至满三天。神宗熙宁五年(1072),改为月俸达五百文的禁兵,满七天,斩。南宋人王质列举当时军人“有斗伤之禁,有博戏之禁,有禽犬之禁,有巫卜之禁,有饮禁,有滥禁,有逃禁,有盗禁,有诡名之禁,有匿奸之禁,有敛财之禁,有弛艺之禁,有窃造军器之禁,有私传兵式之禁,有出法物之禁,有结义社之禁”。这些禁约自然还有许多条文。由此可知,宋朝的军法是相当严格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政逐步腐败,有法而不行的情况也相当严重。(《两宋文化史》)
2.狄青戴青铜面具:
……狄青有的是胆气,主动请缨,承担大部队的先锋角色。每每交战,但见他披头散发地配上铜制面具,一马当先,驰射挥刀,勇猛出击,令对手望而生畏,无人敢挡。(《生逢宋代:北宋士林将坛说》)
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识到‘此狄青即是彼狄青’后,对这份后知后觉感到些许不可思议的陆辞,就不多留意狄青几分。
前有范仲淹柳永滕子京,后有寇准晏殊宋仁宗,他都渐渐适应下来了。
又哪儿还能想到,身边竟还藏了个真人不露相的狄青?
……怪就怪念书时不用记狄青的人物生平罢。
陆辞自以为是暗中观察,但狄青向来极其敏锐,又哪儿会察觉不到他不时投来的视线。
偏偏狄青也被那日盯得心里有鬼,自是不敢戳穿,更不敢问个清楚了。
思来想去,他索性仗着有青铜面具的遮掩,不去刻意掩饰脸部表情的变化。
只要在公祖看得见的行为举止间,装出泰然自若的模样,就不担心会露出什么破绽来。
等陆辞很快再次被事务缠身,不得不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后……
狄青才既遗憾、又觉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陆辞自然不知,自己的‘窥探’行径早叫狄青察觉。
这几日下来,他见狄青还是该吃时豪放地吃上一海桶、吓煞旁人;该练武时尽全力,时不时得李超开的小灶;夜里回营房后,还不忘掏出书册来,练上一两篇策论才歇下。
唯一与吐蕃那一役前有所不同的是,因狄青身为神射手的能耐已深入人心,加上他并非行伍中人,跟其他兵士冲突不来,自然就成了兵营中近来最受热烈探讨的核心。
同样射术高超的李超身为军尉,存在不好接近的距离感,狄青虽话少了些,却要随和多了。
一时间,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单纯兴头上来,或是凑热闹的,每日来寻狄青请教射术窍门的军士都络绎不绝。
显然,狄青如今在他们眼里,不再是‘陆知州那个颇吃得起苦的小义弟,’而是‘百步穿杨、箭无虚发’的飞鹰狄青了。
将这些尽眼底后,感受到狄青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过着小日子,陆辞眉宇间那点小小纠结,也就彻底释去了。
不论史上狄青是什么样的,眼前的这位,都只是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小狸奴。
陆辞释然一笑。
然而,一等他垂眸,读了几封新到的信件,又觉一个头两个大。
……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的不止是狄青,还有顺利当官,每日除老实出馆外,就心情好又发闲的柳七。
这不,又怀着恶趣味,给他寄些以女子口吻、谴责‘郎君远走他乡再无音信’的薄情的诗词了。
滕宗谅风风火火地推门进来时,见陆辞难得一副为难模样,不禁乐了:“何人那么大本事,能叫摅羽弟都难以奈何?”
陆辞无奈道:“除了柳兄,还能有谁?”
滕宗谅毫无同情心地大笑几声,才在陆辞漠然的回视中渐渐安静。
他将怀中捧着的一摞公文,毫不客气地都铺在陆辞身前的案桌上:“先别琢磨着给柳兄回信了,这还有数不清的政务,等着陆知州来裁断呢。”
陆辞不置可否,只在滕宗谅幸灾乐祸的注视下起身,将放在一边的一张闲置椅子亲手搬了过来,放在自己边上,对一头雾水的友人理所当然道:“滕通判既要陪我处理公务,怎能累你一直站着?快坐下吧。”
滕宗谅:“……”
他何时答应过要陪陆辞一同批阅这些了!
不等他果断告辞、溜之大吉,陆辞已随手拿起一封,刚一翻开,就意外地笑了:“你读读这封。”
滕宗谅拧了拧眉,想要推拒,但陆辞极自然地将那封文书推到他跟前后,就片刻不停地翻开了下一封,以至于他错失良机,只有耐心坐下。
他只读这一封,读完就走。
滕宗谅深知要不想着了摅羽弟的道,就得硬心果断,绝不能拖泥带水。
但在读完这封后,他实在抑制不住内心欢喜,笑道:“这可真了不得,绝对是桩值得上报的大好事!”
原来,因感念陆知州率领州兵、痛快击溃了前来进犯的吐蕃兵、成功让城中人不受侵害的恩德,秦州城里最有名望的季乡绅便主动出手,牵了这头。
最后集来富民和僧道主动捐助的修造钱共一千贯,所出米六百二十斛,以供庇得他们平安的陆知州来修缮破败的官廨。
“这破衙署,早该修修了。”
滕宗谅虽嫌弃官邸破败,却也没有非要进行修缮的地步,毕竟要得批准同意,实在是难中之难。
现得这意外惊喜,自是心情大好:“这下可真是再好不过,既用不着等着漫长节用,也不必上申等重重审批,更不必征敛民财,还是桩能宣扬出去的大喜事,为摅羽弟在监司处的历子上,也能添上极漂亮的一笔!”
旁的州县,要么是忍着破旧窘迫不修,为避瓜田李下之嫌,或是闹心麻烦,只等熬到三年资满一走了之;要么是实在难以容忍,不得不利用节用来的公,譬如公使库印书出卖,乞卖度牒来进行简单修葺;因所需数额往往庞大,从未存在过愿为此自掏腰包,自己却享受不得几年,到头来只便宜后来任官的大方官。
现却是百姓主动出资,要为他们修衙的!
在滕宗谅高兴的时候,陆辞不急不慢地给他倒了杯热茶,看他不假思索地端起来饮了一口,方亲昵道:“既然子京兄如此欢喜,待工匠到齐,便让他们先将通判用得最多的签厅修好吧。”
滕宗谅心里感动,却又赶紧摆手:“那怎么行,摅羽弟为一州之长,于情于理,都得先修摅羽弟这的。”
陆辞笑眯眯道:“子京兄不必推辞,你若真心感动,便陪我一同看剩下这些文书吧。”
已将片刻前的决心抛至九霄云外的滕宗谅,想也不想地就应承了下来。
陆辞趁热打铁,又以商量的语气,眼也不眨地滕宗谅头上又送了几桩任务:“依子京兄之见,现下可是招荒亡,增户口的时机?”
滕宗谅细忖片刻,颔首道:“守军刚大败吐蕃骑兵,近来于百姓中声望将至鼎沸,若能好好宣扬一番,辅以屏除城外奸盗,定能使流民重获安居,也令城中多添户口。”
“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陆辞眉眼弯弯道:“子京兄这话,当真说到我心坎上去了。”
滕宗谅唇角刚一挽起,就见陆辞爽快拍板,撂下一句:“此事关乎考课,十分紧要,我不敢假托他人之手,唯有请子京兄多加劳心了。”
滕宗谅的心差点漏跳一拍。
不过,他转念一想,认为此事倒也称不上繁重:尤其借着大胜的这阵东风,多半能事半功倍。
就是事项繁琐,需讲究一个耐心了。
他于是颔首,笑道:“摅羽弟既敢将这至关紧要的事交托于我,我何以推辞?虽打不得包票,我却必将全力以赴,绝不叫你失望了。”
1...113114115116117...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