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地主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郁雨竹
木兰亲昵的揽住她的胳膊,行了,这是我给妹妹的,婶婶不用吃醋,你的也有,等一会儿你上去选了好看的衣服我给你付账。
方氏挥手叫丫头们都出去,这才慨然道:再好的衣服也没有你亲自做来的好看,你不知道,当年我有多羡慕你那一手手艺,总想,我要是也有这一手本事,天大地大,哪里去不得
.





农家小地主 第491章 异想
.
宋谷皱眉,威严的道:就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副手羞愧的低头,我们的人一直跟着送信的人,但他们沿途守卫森严,我们很难得手
宋谷胸中翻涌着怒气,但他知道不能对着他发脾气,这段时间因他的家事,底下的人对他已经很有意见了。
宋谷扯了一个笑容,尽量宽厚的挥手道:算了,他毕竟是都督,手底下的能人自然多些,你带人下去休息吧,这几天给你们放假,去领三份饷银,算是我犒劳你们的。
副手感激羞愧的退下,等人一走远,宋谷再忍耐不住,一脚把对面的椅子踢飞,椅子撞击在墙面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宋谷的幕僚不由敛声静气的站在角落里,尽量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宋谷在他属下的面前还会压抑脾气,对着他们却不会,因此他们要比外面的人更了解宋谷。
宋谷虽然脾气暴躁,好在只会砸东西,只要自己不作死的往前凑,他一般不会动手打人的。
宋谷把书房里的东西砸了一通,这才舒服了些,招手叫幕僚上来,眼睛紧盯着他们问道:你们说,赵子重又要搞什么阴谋诡计
几个幕僚面面相觑,做沉思状,没开口。
宋谷嗤笑一声,沉声道:赵子重和吏部尚书可没什么私底下的往来,怎么信件就突然来往的这么频繁了要说没事,打死我都不信,那什么苏夫人不就是苏定的亲妹妹吗她最近和赵方氏走得这么近,你们得想个办法知道他们在密谋什么。
几个幕僚苦笑,他们也就能出出主意,可关键是,他们并不以为赵子重和苏定的来往有阴谋。
人家是光明正大的来往好不好
虽然对信件的保护程度严了些,安插进都督府的人也没能传递出消息,但这不代表人家就有阴谋好不好
苏定是圣上的人,赵子重也是圣上的人,几个幕僚早有猜测,这两年北边的那些部族又蠢蠢欲动,而皇上积累多年,只怕也动了心思,那么作为河东北路的总督与朝中联系密切也就解释得过了,何况,人家是通过光明正大的驿站联系的,不是私底下
可惜,这话他们提过,宋谷不相信,他们也没敢再提,因为他们怕被揍。
宋谷沉思了一下,既然查不到赵子重,那就去查李江,查他身边所有的人,特别是他那嫂子。宋谷想到家里的那几个就是跟着苏木兰到太原的,甚至李江在其中还插了一手,宋谷磨了磨牙,当初要不是李江带他们进城,他肯定能提前知道他们进城的消息,也不会叫他们在家门口闹得这么难看。
他是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但每天这样被人指着鼻子议论,那也是很恼火的。
宋谷眼里闪过亮光,高兴地道:不错,你们就给我去查李江,顺便再给我盯着褚庆,他们是左右布政使,一人管着民政,一人管着财政,赵子重要做什么必定要通过他们。宋谷嘿嘿奸笑两声,要是能趁机抓到他们的把柄就好了。
他看李江和褚庆不顺眼不是一天两天了。
李江滑不溜手,褚庆也如同顽固一般,这些年可没少碍他的事。
宋谷当初投到当今门下的时候,手里握着十二万的兵,后来打仗消耗了一些,开朝后又被这样那样的借口打散了不少,跟着他到太原来的就只有六万兵马。
剩下的十多万都是赖五的兵力,赖五领着亲信精兵在京城拱卫京师,这边就交给了赵子重,可前几年北方战事,赵子重和李江联手调走了他不少的人,到现在,他下面还只有四万的兵马。
由不得宋谷不恨李江。
宋谷让他们想主意,顺便去打听消息,自己甩手回家去了。
这段时间他和家里人相处的还算可以,老太太总算是消停了,没再管他,甚至还给他屋里放了几个年轻貌美的丫头,宋谷这几天颇有些乐不思蜀。
他那个黄脸婆也一直乖乖的呆在她的院子里,平时最多和老太太及儿媳一块儿说说话,并不给他添什么麻烦,家里的孩子最近也没闯什么祸。
宋谷觉得这日子还不错。
至于贾氏,她已经被放出来,但依然禁足在自己的院子里抄写经书,男人最是善忘,宋谷已经将她忘得差不多了。
最要紧的是,家里的产业都掌握在了宋谷手里,数着手里的地契房契,宋谷觉得,他这一生也不枉走一遭了,可惜,田地还是少了,要是能再多一些就好了,他可是有五个儿子的。
宋谷沉思着上次不经意间听到的圈地方法,找个偏僻一点的地方,或许可行。
这事宋谷自然不可能自己去做,他和家里的通房快活完了,甩甩手就又去找自己的幕僚了。
宋老太太听说宋谷又出去,不在家吃饭了,就对一家子说,好了,他既然不来,我们就吃吧。
宋江氏隐隐松了一口气,宋德等人也放松下来,气氛活跃起来,宋老太太看了不免一笑,胃口好了不少,多吃了小半碗饭,果然,少见孽障,活得久。
吃罢饭,宋老太太就将屋里人都打发了,她还是不太信任府里的丫头婆子,因此贴身伺候及膳食上伺候的人都是他们从均州带来的,她还叫人新买了一些丫头调教着,等熟练之后就可以接替原来府里丫头们的职位。
如今咱们家算是暂时安定下来了,可要站稳脚跟这些还远远不够。你们老子现在戒心降下来了,你们兄弟这几天多在他跟前晃晃,老大稳重,我的意思,你若是能在军中找个职位就进去熬着,虽然苦些,可吃得苦中苦,方能站在人之上,老二,你老爹的东西不少,他不是个能守财的,现在他不放心交给管家,也不愿交给贾氏,你是他儿子,多在他跟前晃,机灵一些,这庶务渐渐也就能上手了。
宋老太太看向和四岁的大曾孙和三岁小曾孙玩耍的老三,叹气道:以后你们兄弟三人要相互扶持,老三,你们也看顾一些。
宋德眼神温和的看着宋福,点头道:祖母放心,阿福有我和二弟呢,我们把他当儿子养。
宋老太太欣慰的点头,宋江氏扭过头去擦了擦眼泪。
而出府去的宋谷没多久就臭着脸回来了。
他不过提了一句,那几个幕僚竟然就言辞激烈的和他说什么不可与民争利,朝廷有律不得侵占百姓农田
奶奶个熊,谁侵占农田了他不过是圈一些荒地罢了,不错,他就是圈的荒地。
百姓可以开荒耕种为永业田,他为何不行
宋谷好像打开了一个世界,既然幕僚不愿意,他大可以找别人,他副都督府最不缺的就是人。
宋谷在书房里将管家找来,只一说,宋管家就转了眼珠子道:老爷,这开荒也不难,与衙门里说一声,只要将地定为荒地,奴才就领了人过去开垦,现在才开春,正是播种的好时候,现在去开荒,说不定还能赶上播种呢。
宋谷眼睛发亮,大笑的拍着他的肩膀道:不错,不错,合该如此,现在可不就是播种的好时候你明天就拿了我的名帖去衙门,就说我说的,在城西外头那块儿给我圈出一块荒地出来。
城西外面是护城河,护城河边上是官田,再往下就是太原城中几家地主的地,自然不可能是荒地,那就是到汾河那边了,宋管家露出一个微笑,那的确有可能有荒地。
宋管家带了宋谷的名帖去衙门。
衙门的经办人葛贤看着宋管家指的地方,脸色有些难看,摇头道:宋管家,这里的地都已开垦完了,哪里还有荒地说着拿出另一份地图,笑道:这是我们勘定的荒地,宋副都督若是想开垦,倒是可以考虑这些。说着推给宋管家看。
这下轮到宋管家脸色难看了,冷哼一声道:你是瞧不起我们宋府拿这些东西来糊弄我,那儿有没有荒地我会不知道我可是亲自带了人去看过的,葛先生,你若是现在办了还好,不然,还要叫我家老爷亲自来与你说一声不成
葛贤收起了脸上的笑容,啪的一声将地图合起来,我是照着朝廷律令办事,宋管家指的那块地方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开荒完毕,地契手续完备,毫无荒地之说,您若是不满,也可以叫宋副都督去找李大人理论。
宋管家眼睛微闪,心中怒火滔天,这是宋谷第一次给他派的大事,他若是办不好,以后只怕再难在宋谷跟前露脸了。
葛贤不客气的叫了下一个进来办事,宋管家脸色更加的阴沉了,同为办事员的孙隆从外头进来见了眼睛微微一闪,将东西放下紧着两步出去追上了气恼着离开的宋管家。
孙隆笑盈盈的道:宋管家,葛贤一向如此,您何必和他一般见识呢这样,我请您到对面去喝口茶,消消气,算是我为葛贤替您赔礼。
宋管家上下打量了一下孙隆,眼睛微闪,你也是登记造册的办事员
孙隆脸上的笑意更甚,行礼道:正是,宋管家若是有什么差遣,吩咐我也是一样的。
宋管家这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你倒是识情识趣。
.




农家小地主 第492章 异想
.
同在一处办公的人见宋管家走了,就拉着葛贤的衣袖低声劝道:你也软和些,和那种人对上,小心以后他给你小鞋穿。
葛贤面色涨的通红,脸上闪过羞恼,他不过是一看门的奴才,难道我们为官为吏反而要去看一奴才的脸色
宰相门前七品官,那为人最为霸道,行事张扬无顾忌,同僚低声劝道:你就算要驳回,也委婉一些,不然他要真的记恨上了你,在那位面前说几句,他虽不能在职务上难为你,但他若是纵马行凶,你待如何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过,当初宋谷他们刚到太原的时候,就有人看不惯他的行事上书弹劾。
宋谷干脆就纵马将人踩残,当时宋谷手下还有十万兵马,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现在宋谷势力虽不如从前,但他的行事并没有收敛多少,真要出事,不管上面会不会为他讨回公道,难道他真的要牺牲自己去验证这样的事
葛贤深吸一口气,却觉得胸口如同压了一块石头般难受。
同僚又低声道:何况,现在我们的顶头上司并不是李大人,同僚含糊道:我们只是落第的举人,能得到这份官职不易,还应当珍惜才是。
葛贤握紧了拳头。
旁边的同僚听见左右一看,见屋里只有他们三人,就压低了声音道:我看你还是低头吧,别说现在上头不是李大人,就是李大人也没用了。
葛贤皱眉,宋谷再有本事,武不涉文,他敢干涉到李大人
同僚甲也道:不至于如此,李大人清廉方正,他若是知道,必定会主持公道的,当年他只是四品官都敢和宋谷拍桌子瞪眼,何况现在他们已平起平坐。
同僚乙嗤笑道:你们还当现在的李大人是当初的李大人吗人终究是会变的。
俩人大惊失色,这话是怎么说
同僚乙压低了声音道:入冬没多久,归安县的新市镇的一百五十多亩地就更了地契的名字,就是李太太堂姐夫家,就是李夫人自己,她的嫁妆里也多了八十多亩良田。同僚乙讥讽的一笑,全都是荒地开出来的。
葛贤与同僚甲的脸色都难看起来,同僚甲红着眼圈道:这不可能
同僚乙哼了一声,不过是我们自己自欺欺人罢了。
葛贤也红了眼睛紧握拳头,虽然嘴上说着不信,但心里却知道同僚不会胡说,他们几个是负责登记造册的,整个太原府的田契地契都由他们整理造册,太原府底下的县镇每半年也要更新一次。
葛贤下衙回去的时候脸色还有些难看,一看知道心思不知飞往何方了。
家人见他将自己关在书房了,想了想,还是没去打扰。
葛贤有些书生意气,但并不笨,官场中,各种暗地里的交易合作一直不断,这两年因为圣上整顿吏治,倒是好了一些,但一些小动作也不少。
以李江的身份,只是该良田为皇帝两三百亩,算是很小的一件事了,可葛贤总是会忍不住想,这两三百亩对于李江来说不多,但却不知是多少百姓的心血,对于那些被荒地的百姓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如果是别人,葛贤虽然气愤,却不会伤心,可那人是李江啊,是他所敬重的李大人
葛家并不是太原本地的人,是从北地迁移过来的,刚来的时候,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母亲与妻儿都感染了风寒,他是从李家领了棉衣,又从德胜医馆里拿了救济的药材
这些年李大人兢兢业业,一心为民,他也一直以他为榜样,可为什么就是他呢
葛贤趴在书桌上哭起来,心里既痛心又委屈,还气愤。
李石可不知道有个人正在太原的一个角落里痛惜他,他现在正和赵子重商议军粮的事呢。
宋谷的幕僚猜的不错,皇帝有意对北地用兵,所以赵子重和京城联系密切是必然的。
而赵子重先前上了密折,为了迷惑敌人,搅乱视听,并不与户部尚书联系,建议通过另一个人与户部尚书联系。
皇帝想了半天,也只能选出苏定。
不能和左相联系,更不能和赖五联系,不然谁都会知道他想用兵了,和户部尚书联系也很容易猜出来,刑部不用考虑,赵子重没事找刑部干什么理由不充分。
工部倒也可以,研制武器不得用工部吗但这个理由无疑会叫更多的人盯着,来往的信件不安全。
那就只能剩下苏定了。
苏定是吏部尚书,这个理由也很简单,赵子重的儿子渐渐大了,他在正二品的位置上也呆的够久的了,活动一番更进一步也不是不可能。
皇帝自觉这个理由很好,大手一挥,赵子重和苏定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偷偷往来了。
他们自然不可能只说筹备军粮的事,还有赵方氏的事,他们现在就等着黄州那边方家的消息。
李江将账册交给褚庆,道:赵都督,现在我们最多只能拿出二十万石的粮食,剩下的要留到入秋后才能凑集。
褚庆连连点头,摸着胡子道:储粮不够,仓库里的粮食必须留够最低限额。
赵子重皱眉,才二十万石,这也太少了,我们这边不仅要供应太原本地,还有往北去的几府,军粮都从这里出,等到秋收,我们要调配军粮也有些来不及了,要知道,打仗之事,从来都是粮草先行。
李江和褚庆寸步不让,赵都督,军粮虽然重要,但百姓也一样重要,虽说钦天监说今年只是春小旱,但谁知道影响有多大所以仓库中的粮食一定不能低于最低限额,不然到时百姓需要救济,我们从哪儿调配来粮食
朝廷和户部总会有办法。
褚庆为人耿直,不会说话,干巴巴的道:不行,我们不能冒险。
李江却是嗤笑一声,既然户部可以调剂,何不叫户部调整好军粮
赵都督不说话了。
三人沉默了一下,还是褚庆道:其实这些年积累,国中的储粮不少,据我所知,仅德州粮仓就有九十万石。褚庆眼里闪过疑惑,按说这样的储存已经够军粮的开销了,圣上怎么好叫我们从这儿征收
太原还好,往北可就艰难了。
李江沉着脸不语,他也没搞懂皇帝的意思,那位并不是劳民伤财,不舍得粮食的人,但没办法,密旨如此,他也就只能这么办,好在太原这些年的存货也有一些,不必再去搜刮百姓。
这一次商谈无果,赵都督觉得再谈下去也没用,褚庆那人只按规章办事,除非三人中俩人拿定主意,不然他是不会妥协的。
但李江管着民政,与他现在所要做的事算是有利益之争,用他的话说,总不能你打仗我就去搜刮百姓吧
赵都督也没想李江去搜刮百姓,只是秋之前,军粮必须到位,不然战事一开,他的兵就要饿肚子,至于李江去哪儿要,怎么筹措,那就是李江的事了。
赵都督虽然因为他是木兰的小叔子而对他多有照顾,但也不会弃自己的兵不顾。
李江满身疲惫的回到家中,傅氏忙指使了下人去打热水来,亲自帮他更衣,柔声问道:春种很忙吗我看你这几天都累得倒头就睡。
李江点头,这段时日是要忙一些。既要忙春耕,又要忙军粮的事,李江不忙才怪。
我们家的田地也该播种了吧回头你叫管事盯着些,粮种与耕牛要跟上。李江顿了顿,又道:今年只怕有春旱,叫管事通知佃户,今年的租减一成。
傅氏手微顿,老爷,我们的税本就比别家的低,若是再低,只怕别家会有意见。
李江闭着眼睛,不在意的道:谁会去在意这个不过是几亩官田,也影响不到谁去,官佃的日子本就比民佃要差,我们又不要交税,能免一些就免一些吧,我总不会缺吃的就是,再不济,我这儿还有禄米呢,每年家里给送过来的粮食也不少。
江南的米要比北方的好吃,李石又会养生,特意在自家庄子里劈出一块地来种他们自家吃的粳米,每年收货后都给李江苏文送了不少,虽然不够他们吃一整年,但只主子吃,吃个大半年的不成问题。
所以李江还真没操心过这些。
傅氏见李江不欲再谈,也就应下了。
虽然已经通知过傅氏,但过后李江还是叫管家来又吩咐了一遍,李江这边外院和内宅一直分开。
除了几门比较大的生意和不能说的之外,李江从不隐瞒妻子资产的事,但外院的事却一直是李江管着的,傅氏从不插手。
李江只翻了翻,就把账册丢给管家,你拿主意吧,回头盯紧一些,从现在开始储水,还要约束好佃户,不得因水与别家发生冲突。
管家满脸苦涩,爷,您好歹检查检查这账本。
李江挥手,我现在哪里有时间明天我还得到下面的县去检查一下春耕的情况,有需要发放粮种耕牛的地方更要去看一眼,这些你都是做惯的,你做主就是了。
管家就忐忑道:不如让太太看一下账本
李江就沉沉的看着管家,管家就只觉得后背冒出了冷汗,初春的天气,还寒着。
李江看着账本,突然想起木兰眼睛一亮,嘴角微翘,把东西送去给大夫人,让大夫人管今年春耕的事。
这是替换的原先重复的章节,有读者说我骗钱,在这里声明一下,这是系统抽搐的原因,并不是我骗钱,为了几分钱不值得,我发了新章才发现第一章重复了,现在新章也发了,所以今晚我会尽量码出一章来替换下一章的,大家可以先不订阅下面一章,第二天再定吧。
.




农家小地主 第493章 心痛
.
管家直觉不妥,大人,太太那儿只怕
李江眼神一冷,道:照我说的做,明天你就把账册送去,告诉大夫人,太原的春色与江南不同,她若在家里呆的闷了,可以带着孩子们去田庄里玩玩。
管家见李江坚持,只好应声退下,但心里却有些不赞同。
太太本来就有些小心眼,之前二爷不将外院的账册交给她,太太不会说什么,但此时交给大夫人,太太必定会有意见,真要较真起来,二爷自然没有妨碍,他就苦了。
何况夫人那里也难做,又不是亲婆母,还能教导教导太太,毕竟只是嫂子而已。
管家是李石当年买了培养送上来的,李江用的很顺手,管家也一直记得他是李家二房的管家,但二爷和三爷那边都是以大老爷马首是瞻,他对大老爷和大夫人也更敬畏。
见管家出去了,李江这才沉下脸来。
琴瑟和鸣,互相扶持,李江何尝不想这样。
他从小看着兄嫂互相扶持抚养照顾他们,嫂子进山打猎,要做衣服赚钱的时候,地里的活都是大哥负责的,俩人做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虽然大哥有时会隐瞒嫂子一些事情,但都是为嫂子好,后来大哥要打理医馆,家里的田地庄子及铺子就全交由嫂子打理了
李江也很累的,当官不是只每天去衙门里处理公务就够了的。
他为什么能在六年中就连跳两级升任左布政使就是因为他管治下,民政发展最快。
可民政是轻轻松松就能发展的
他要劝课农桑,要安顿流浪到此处的流民,要帮着百姓们开荒,要筹措金钱为他们买粮种,还要想尽办法为他们争取耕牛
旱了,要到地里去跟着他们一块儿抗旱,涝了,要跑到田里去商议着放水救粮,冬天要操心无家可归,无棉衣可穿的人,要尽最大的努力将冻死饿死的人降到最低
还有衙门里成堆成堆的公文。
因为担心孩子的教养,他还要尽量赶在孩子们吃饭前赶回来,和他们吃吃饭,说说话,还要检查他们的功课,关心他们的衣食
李江自然希望有人能为他分担,他不是一开始就不愿傅氏插手这些的。
当初在南阳县的时候,李江就曾经将南阳县的官田和他们买的铺子交给傅氏打理。
嫂子小时候除了进山打猎和做衣服外,就是操心他们的衣食住行,看的书很杂,根本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傅氏的生活和教育不知比嫂子强多少倍,他一直以为傅氏能做好这些的,傅氏也的确做得不错,至少内宅管理得很好,等他终于适应了南阳的情况,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政务回过头来看时,才发现分给他的官田有一半成了私田。
这样的现象不少,至少附近几个县都有人这么干,但李江厌恶这种行径。
1...207208209210211...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