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经过了认真的研究,特别是德国做出了一定的承诺,中国稍稍放宽一点要求的话的,多上几百万人选,这部分人,德国都把他们送到最危险,也是最艰难的地方去,死亡率会非常的高,这正是中国所期待看到的,在稍稍犹豫了之后,就把这批人弄过去了,这一次中国方面给了德国200万人左右,这部分人,比起前面的,微微的有些差距,毕竟的哪怕是中国的资源也有限,没有经过完善的训练,不可能发了枪,稍稍的整合一下就可以送到战场,可是基本素质等方面,还是受到了训练的,这也是在土人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的素质都差不多的,非常让德国满意。
有了这200万的军队,按照10:1的抽调比例,这代表着德国方面,在人口总量上增加了2000万,这对于已经有所疲态的德国来说,效果非常好。几百万的工人,加上200万的军人,对于德国来说,最近一两年的人口缺口,基本上是足够了,起码来说,德国不必担心人口问题,只要把这部分的军队训练完成,训练成德国陆军的话,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之中,德国基本上不必考虑兵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德国来说,非常关键。
中国方面的支持,让德国方面微微的有些放心,不管如何,中国方面也算是对德国帮助非常大的,德国的大部分军火,生活必需品,加上这些人里,中国支援的军队和劳动力,最少让德国省出来了1000万的劳动力,这部分,未必都会当兵,可是当兵的占据大多数,在战争之中,除了美国之外,参战的主要国家,连不负担主要责任的奥匈和土耳其都因为战争的到来,有了一定程度减弱,不过是程度不一而已,德国能够成为中间的例外,是非常特别的,也是德国能够支持下去的根本原因。
这其中法国减少的最多,法国因为德国的突然袭击,少了一半以上的人口,也少了一半多一点的土地,工业和农业降低了67%和58%,如果不是殖民地和法国强大的根基作为支撑,恐怕法国早就完蛋了,英国在其次,虽然国土没有遭到大规模的袭击,可是英国人力损失巨大,在欧洲战场越演越烈的前提下,他们不得不咬紧牙关,增加力量,保证了足够的人员,也因此工农业都有了巨大的降低,其中工业降低的多,农业降低的少,毕竟对于军人来说,从工人转化,比从农民转化大的多,这也是工业化比较强大的城市,战斗力强大,转换率和动员率更高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受到的影响是最小的,美国不用说了,国土庞大,人口众多,哪怕是抽调了几百万人,影响也基本上可以接受,不过这一点在1916年的时候出现了变化,华尔街,沿岸众多的港口,还有巴拿马运河,三位一体的损失,让美国在账面上,最少损失了30%以上,实际上的损失更大,而且还在持续。反倒是俄罗斯,根本就没有多少工业,受影响的也只是农业而已,当然国土和人口的损失,也影响不小的。
德国没有多少增长,只是持平,可是在世界各国都退后的前提下,特别的明显,最少,德国国内,虽然看起来人少了很多,可是各项物资比较的充足,还是配给制,没有多少娱乐,但是吃穿住用之类的,一点都不缺,民众们也相对比较平和,这在战争之中,非常少见。
德国是整个世界参战国之中,少有几个持平的,可是中国却是,参战国之中的,唯一一个大幅度增长的,这个消息一直都是秘密的,甚至在中国国内,都没有多少人知道,没有大肆的宣扬经济衰退之类的,对于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也没有宣传出来,总之中国的发展,云里雾里的隐藏在无数的数据和报表之中,只有高层核心的那部分人知道。(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人口增长
从后世走来,一直都引领着中国前进的杨元钊,非常清楚经济和工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而从西北的时代,到统一中国,一直都坚持着数据汇总的工作,在情报部和杨元钊等高层的手中,一直都有一个中国的整体数据,并且根据从德国,英法美等国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对和汇总,及时的对工业进行调整,让他更加适合战争的进程。
故而,看起来,中国是刚刚加入到世界大战之中,可实际上的,关于经济调整,关于战争的准备和预演,已经不止一次的进行,中国就如同一个潜藏在水下的冰山一样,展露出来的,只是冰山下的一角而已。
土地和资源,这是一个工业国腾飞的基础,之前的中国,在这方面还算不错,却没有的完善的,加上蒙古的150多万平方公里,总面积1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原来国境,没有给中国增加多少的资源,跟后世的中国一样,在总量上面,早已经是雄踞世界第一,可是门类的不均衡,各方面的质量较差,关于重工业的投入产出比利润都是较低的。
在这个时代不一样,药品,化工,高新科技,机器设备,世界上最顶尖的设备之中,都有中国的一席之地,在相当多的产品之中,还远远高于世界上主流的科技水平,这就造就了中国的强大,曾经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中,大部分的矿产都有,可是铜和黄金这两种的,都不能够算是够的,甚至铜一直都比较缺乏的,锌锡和一些有色金属矿,也不能算是高产。
现在,拿下了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在所有短板的矿产之中都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如果再拿下澳大利亚,以后世澳大利亚号称坐在匡车上的国家这一点,中国将不会缺乏任何矿藏。
因为一体机的出现,中国在材料学研究上面,进步是跨越式的,已经提前进入到了合金的时代,大量的合金出现,不但让中国的材料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产品之中,已经是成为了世界主流,特别是石化领域。
现在西伯利亚不消说了,有两个大油田,将来会成为中国的重要支柱,东南亚也是资源丰富,不可替代的赞峥资源的橡胶,这在汽车越来越成为运输的主导的前提下,特别的重要的,中国早在几年前,就在东南亚种植橡胶,现在,东南亚被入到了中国的版图之中,就有开始了一个统一的布局,所有最适合种植橡胶的地方,都被开辟成为橡胶园,加上其他额一些经济作物,东南亚的农田被降低到了相当低的程度,这应该是比较危险的。
对于此,中国不在意,相对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才是粮食的主产区,恐怕总面积只有中国几分之一的中南半岛,在粮食产量上面,最少是中国的数倍,有了中南半岛的哪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种植各种的粮食的话,也足够支援,印尼这边,甚至是菲律宾,橡胶等经济作物和水果,才是他应该种植的,中国全国布局之下,可以让这些经济作物发挥出最佳的作用。
原则上,中国不会开发中国传统领域之中的资源,最多做好勘探和准备,保证在短时间之中,可以把资源开采起来,剩下的就是做好封存工作,后世闻名的油田,只是做了一个规划,前期的勘测,一旦需要的话可以在短时间之中开挖,可是东南亚的却不在此列的,有库伦这个世界性的超级大油田,把80%以上的石油,供给中国,可是中国蓬勃发展的动力,对于石油的需求量相当的高,4发的重型轰炸机,如果满载的时候,可能一小时,就消耗数吨甚至更多的航空煤油,中国这样的飞机,数量超群,各类飞机的总数,也相当的惊人。
这种情况之下,一个完整的油田的兴建,一方面,给东南亚一个新的增长点,资源被开发出来,更多的产品被生产出来,这就产生了一定的价值,特别是卖到国外,那会享受整体利润和提升。
战争爆发,协约国向中国宣战,等于协约国的一半市场向中国紧闭了,可是物美价廉的中国货,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哪怕是走私,依然出现在了协约国,毕竟,类似丝袜,药品,化工产品和时装等等,这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想要用其他的产品取代他们,可是效果不佳。
特别是药品,那是关乎性命的,几种消炎药,可以对抗大部分的病症,一些专门的针对某一个转向的特效药,更是可以让已经确定死亡的人起死回生,这一点,谁都不可能的,哪怕是高层们,他们确定了禁止的中国货的命令,可是在他们的家里,那个不常备一些药品。
最主要受到冲击的,就是同质化的产品,比如说,中国美国都拥有的产品,中国价格低,质量好,美国质量次,价格高,之前是没有任何的市场,不可能卖得出去的额,可是现在去,却成为了畅销品的,不过即便如此,最暴利的几个的,只不过从店铺销售变成了走私,哪怕是21世纪的美国,走私都屡禁不止的,更别说这个时代,药品,丝绸,化工用品,时装这些,都不是大宗的产品,特别是药品,这边弄出了浓缩药品,当然不会是绝对单一的化学药剂,其中会加入最少的倍的其他成分,保证他的安全性。
将这些浓缩的药物准备好之后,价格提高了10倍,美国人拿回去,稀释足够多的玉米淀粉,然后的制成稀释版的,挂上美国人的商标,这样更加容易,一个小小的密码箱,就足以买下足够一个月生产的药品,这样走的更加的容易,很多美国人愿意投入到这个渠道之中。
利益会让人疯狂的,盘算下来,出口的数量减少到之前的六分之一,可是利润甚至还增加了一些,由此可见暴利到底有多少,这些不可替代的资源,市场极为恐怖的。
这些增长的数量,只是末节,真正增长的是本国的市场,目前中国一共有的接近6.5亿人,其中7000万左右,是从俄罗斯,欧洲,弄过来的战俘,劳工,虽然他们的管辖权不在中国,可是是在中国居住,也为中国创造利润,是劳力的一部分,6000万左右,是东南亚的土人,经过了几轮的清洗,大量的土人被干掉了,可是一些妇女,儿童,还有一些侥幸活下来的,关键是总量够大了,真正杀灭的是那些食人族,未开化的土人,稍稍有些的开化的,都被弄到了国内,作为劳动力的重要补充。
就连白种人战俘都可以接受的中国,又怎么接受不了这些土人呢,中国担心土人,并不是担心他本身的战斗力,而是他在东南亚会造成的不稳定,在国内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印尼土人的地位是跟那些俘虏们一个档次,这也就先天制约了他们的发展,只要有足够的人口稀释到这些土人,再加上中国庞大无比的国土,他们的威胁几乎等于零。
中国蓬勃发展的工业,加上目前世界上面的特殊情况,战争是矛盾不可调和的集中化反应,而战争之中,对于物资,军火,工业产品等的需求能力,也是远远超过任何和平的时间,再加上支援德国的人口,对于劳动力的缺口非常大,这些印尼土人不怎么样,却可以承担一些非必要性的工作,比如佣人,一些需要精耕细作的农田,还有一些对于工人质量上要求并不太高的工种。
6000万人涌入到了中国,好在,中国本身就有强大的基数,5亿多的基数,再加上能生,人口增长率高,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冲上多子多福的国家了,最早进入到农耕时代,在农耕文明上面的发展也相当的到位,只要有足够的耕地,中国就能够容纳下来更多的人口。
而按照目前所监控的人口调查结果,安逸的生活,让中国大部分的夫妻,第一个想法就是生孩子,平均每年三分之一的家庭都会在一年之内获得宝宝,这就会让人口增长一直都限定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上面。
媳妇孩子热炕头,这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简直是难得的生活,中国在整体的经济形势上面,已经开始向战时调整,可是没有出现跟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的,用12个小时,14小时,甚至是16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中国不需要,生产力的提升不是依靠时间,而是依靠机器设备的提升,在越来越快,越来越专业工业生产之中,持续高强度的工作,反而不利于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三班倒,四班倒,甚至是五班三轮,成为了中国的常态,用更加庞大的人力,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中国实现了工业产值的不停增长,而劳动者在闲暇的时间,还是可以投入到生育之中。
中国已经开始使用部分女工,可是女工的人数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面,高薪的制度,让一个不算特别高级的职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已经足够一家5口以上过上相当不错的工作,中国在某些生活状态之下,需求的比较的高,可是要填饱肚子,还真的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人均工业值
旧有的传统并没有改变,中国绝大部分的女性,都是不出来工作的,或者全职主妇,或者做一些零工或者辅助性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时间就是回归于家庭,曾经欧洲工业革命的教训,杨元钊并不想要再犯,毕竟,女人工作虽然带来了更多的劳动者,却也带来了弊端,新生儿成活率和各种病症上面的问题,一个上班的女人,是无法全方位的照顾孩子。
人口成为了所有数据之中,最为鲜亮的,人口的增长,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毕竟,中国采用的是比较高的福利制度,教育医疗这些方面,都是公共事务性的支出,可是只要坚持下去,当未来,一切达成一个新的平衡之后,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巨大好处,将会让中国受益,最鲜明的好处就是,目前占据中国十分之一的南洋土人,这个总数相当庞大的群体,在中华民族的人口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最多5年,当总量扩大之后,这些民族,就真的是少数民族了。
即便不是在现在,将来也一定可以融入到中国去,庞大的国土面积,已经不存在能不能容纳下来的问题了,对于环境上面,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投入,也会让中国西北脆弱和不平衡的环境,重新的获取平衡,破坏总比建设快,可是一旦建设完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滚滚大势也非常惊人,不是一两个错误能够抵挡的。
杨元钊从后世而来,非常清楚人口红利这玩意的作用,为每一个人找到工作,并且逐步的建设下去,发挥出绝大部分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国就能够获得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从1911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以22%以上的速度发展,在过去的1915年,更是达到了27%,这还是单纯衡量中国本土,没有衡量西伯利亚,东南亚这些心占领土的工业增长。
西伯利亚不消说了,只是一些矿产也和农业,因为环境的关系,转移的工业,在整个中国的工业体系之中,只是一个非常微小的部分,可是东南亚不一样,特别是兰芳,中国把他当成另外一个固有领土来发展的,并且中南半岛,婆罗洲,甚至是马六甲,拥有工业发展的一系列的条件,特别是各种的矿产,他们的发展,就如同曾经的包头一样,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巨大的发展,工业的浪潮如同一个滚滚大势,不可抵挡。
中国的经济总量,早在1911年的时候,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了,本身就是美国数倍的情况之下,每年增长数额,差不多在四分之一以上,这样的数字,绝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最少说,让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或许在战争爆发之初,中国人没有底气对抗美国,哪怕是经济纵向超过了美国,可是在人均上,跟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目前的人口,是美国的快5倍,也就是说,在经济总量一样的情况之下,也必须要超过美国很多才可以,不过1915年的数据上面,中国在人均上面,已经逐步的接近了美国的数字,要知道,目前中国差不多有6.5亿人,是美国的五倍半,如果在人均上追上美国,就意味着,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要超过美国的5倍半,这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是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中国而言,却并不是如此,因为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中国的发展一直都没有减弱,并且因为战争的刺激和领土的增多,增长幅度在加快。
中国的工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特别是工业的几个基础指标之中的,钢铁,电力,煤炭,这几个跟军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领域,中国早已经超过了美国很多,正是这份强大的重工业,推动着所有跟军事有关的行业,都得到了长足和蓬勃的发展。
钢铁是因为美国而获得提升的,杨元钊从来没有奢望到,威廉姆斯实验室不会扩散技术,在战争到来的档口,他还是扩散了的吹氧法,在过去的几年之中,美国的钢铁企业,因为氧气法,提升差不多3倍的产量,可是中国提升的更多,钢铁产量早已经是亿为的单位,并且坚定的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1915年的,钢铁的总产量是3.7亿吨,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除了中国之外,所有世界上其他国家加起来的总数了。
之所以得到这么的程度,原因就在于,中国虽然是借助着氧气锤定立足的,可是中国在接下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不断的扩大平炉的规模,2000吨平炉,甚至是3500吨平炉,接连投入使用,这回让平炉发挥出极限的威力,这些大规模的平炉,在生产锻造物件的时候,有着难以想象的优势,可是对于钢铁产量的增加,还是在转炉身上。
300吨左右的转炉,基本上达到了速度和质量的极限,转炉比平炉在质量上面更进一步,速度更是平炉所无法拥有的,最关键的是,在成本上面的降低。在同样速度的情况下,转炉一吨钢铁的耗费,是平炉87%左右,看似只有13%的减少,可是对于钢铁来说,是大宗商品,一吨钢铁减少一分钱,在利益上面,就是一个天文数字,1915年,中国粗钢产量3.7亿吨,按照每吨钢铁出厂价157美元来说,13%基本上相当于的20美元一吨,带来的收益是惊人的。
钢铁价格的下降,暂时不能给中国带来直接的收益,这样的大宗产品,不是不可替代的产品的,并且协约国给予封锁了。否则的话,在保证一定利益的前提下,中国可以赚钱,世界上其他的钢铁厂恐怕全部都要赔钱了,这是为来资本经济的核心,可是的节约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用最少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东西,单位投入到来的价值会更大。
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最关键的是生产效率,中国在机床上面的成果,是杨元钊的眼光,在很多额产业之中,都向着自动化,或者是增大生产力的方向发展,单位人工的生产能力,早在1910年之前,就超过了美国,伴随着产业工人的加大,还有无数工厂,矿山,甚至是城市的投入使用,中国的平均生产力开始激增,并且在1913年左右,全面超过美国。
只不过,双方的国家体系,固有财富,甚至是币值等诸多的方面,中国跟美国还是有差距,中国增长的很快,却还是用了3年左右,在1915年超过而来美国,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6.3倍,从人口的比例上面,中国算是超过美国的平均工业值,最关键的,这不是一个终点,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单纯的追求数字,而拔苗助长,而是各方面的体系相当的均衡,哪怕是超过了美国人均之后,还以每年的27%的速度增长着。
强劲的增长,给了中国巨大的底气,哪怕在各方面,在培训,福利待遇,养老保健之中,投入巨大,经济的增长一直都没有停止的,按照这个速度,最多4年的时间,中国将超过美国的12倍以上,真正成为了一个超级的工业体。
这些,协约国不知道,如果协约国知道的话,肯定不敢跟中国宣战,虽然战争实力并不是单一的指的经济实力的,不然的话,曾近的清朝,就不可能输给英国,虽然1840年的英国非常强大,可是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他的经济总量,是不如的中国的。
战争实力,包括了经济实力,生产力,工业化能力,还有人口等诸多的方面,可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之中,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没有钱的话,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清朝虽然总量庞大,可是大部分的资本放在民间,清廷也没有一个可以快速的调集资金的方法,否则话,怎么可能打不起仗,这是封建社会最大的问题,当年的宋朝是这样,明朝也是这样,都是被经济问题拖垮的。
可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就是资本流通,有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机构的存在,金融掉技能里非常的枪,这也是欧洲大战能够打这么久的原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且是最现代化的世界大战,每天消耗的资金和资本,都是一个天文数字的。
协约国跟同盟国都坚持下来了,虽然过得不是那么的如意,可是双方都在坚持,这是一个赢者通吃,数着全陪的赌博,为了最后胜利,双方都在坚持着的,而接下来的1916年,将会成为战争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这一个年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点,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了亚洲,确切的说,是将来在太平洋上面爆发的争夺。(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陆地巡洋舰
中国在为战争做着准备,德国也在尽可能的把优势变成胜势,在最后的努力的时候,在海峡的另外一边,遭受了从建国以来,最严苛的损失的英国,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寻找着战胜的可能性,并且投入巨大的精力的。
德国占据了北方的岛屿,并开始了飞艇对于英国日夜不停的袭击,整个英国北方的城市都处于打击的范围之中,原来设于北方的众多实验室纷纷的向南,这其中位于中部的德比郡,成为了承接这些实验室天然的场所。
德比郡海军实验室,一个新研究项目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这个隶属于海军部门,被称为陆地巡洋舰的项目,刚开始,是作为陆军武器提出的,是一种携带了装甲的运动机械,可以在战争之中,比较有效的防护武器。
这样一款武器被拿到了陆军之中,却因为太过复杂,投入巨大,被陆军拒绝了,任何国家的军方,陆军和海军都对不平衡,不过相对而言,这个世界是海洋时代的,陆军在一定程度上面,在资金和投入上面,是少于海军的,故而,在权衡利弊之后,被陆军放弃了,陆军需要投入的项目太多了,他们必须要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更加重要的地方去。
1...583584585586587...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