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不得已之下,奥匈帝国只好隐晦的跟德国提起了一下,德国也没有想到这样,他最开始瞄准的只是奥匈帝国的1300万日耳曼人,可是现在德国的人口,从在战争开始的时候6000多万的人口,到了现在,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各方面的努力之下,人口增加了1200万,奥匈帝国就支援了700万,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日耳曼人,剩下的几乎都是奥匈帝国主流民族的,甚至还包括了部分匈牙利人,剩下500万是从世界是各地回来的德裔和一些殖民地归化的,虽然对于德国来说,这不是治本的方法,在某些程度之下,后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似乎德国顾不上了,只要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1200万,代表着120万以上的动员能力,还有那些殖民地和中国支持的南洋土人,他们是直接的士兵,他们的族裔配偶没有过来,这样算下来预计军队数量最少增加250万以上。
5000多万人口的奥匈帝国,一下子少了700万人,还有400万不是日耳曼族裔的,如果全部日耳曼人都跑掉的话,岂不是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没有了,更别说其他跟上来,说不定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人口都会消失的,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难怪奥匈帝国那么大的反应。
不过这样的结果,已经出乎德国的预料之外了,在德国看来,只要德国保持者强势,剩下近千万日耳曼人加入到德国,基本上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奥匈帝国的顾虑也只是在非日耳曼人身上的,对于日耳曼人,真的要离开的话,奥匈帝国没有本事也没有立场去干涉,这样的话,从奥匈帝国就可能弄到1700万,甚至是接近2000万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和世界各地归化的人口加在一起,说不定会让的德国的人口超过9000万,甚至接近一亿,这是一个庞大的增长,德国最大的短板,有可能在这个时候,被弥补掉。
德国就是在欧洲大战之中,才算是真正认识到,人口的巨大作用,俄罗斯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工业,他没有什么工业,可是1.7亿的人口,相当于英法德三国加起来的人口,就足以确定他的地位,跟别说中国那样,超过6亿的人口,随便玩一下,就出来千万,甚至更多的士兵的,甚至比较正常的调动,就可能有6000万人的军队,庞大的人口,拥有者无限的可能,千万,甚至是两三千万的大军,一想到就会头皮发麻,如果中国就在俄罗斯所在的位置,跟欧洲靠近的话,不说工业的任何成果,只是这么几亿人口,就足够可怕了。
为此,他们不但从比利时和其他接壤的国家争取人口,他们开始千方百计的推动世界各地的德裔回归的,甚至包括了美国,因此,造成情报收集能力减少也在所不惜,当然了,一些真正重要渠道是不可能的,毕竟德裔这么明显的,美国方面哪怕再大胆,也不可能把一些绝密的东西放在他们的面前,德国通过德裔收集到的东西,更多的是一些全局性的信息,比如商品信息,物资方面的提供,还有工厂的生产情况而已,这些东西很重要,却必须要一定的量才能够起到作用,甚至分析出来的结果,只能够作为某一项战略的补充和确定某个计划的依据,真正重要的实时信息,是通过另外的渠道进行的。
不过,相对于收集这些东西,德国更加看重人口,毕竟,不是德国独立抵抗协约国,现在中国已经加入到战争之中,并且实质性跟美国在太平洋对上了,未来对抗美国最大的就不会是德国,而是中国,对于美国的情报收集,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就人口的增长来说,德国这一次人口增长相当的猛烈,德国本身6000多万的人口,几乎增长了五分之一,哪怕是放在德国国内,在怎么的严密安排,也有问题,不过好在,新占据了俄罗斯庞大的领土,1200万的新增人口,分布在那边,等于每平方公里只有12人的,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原来遗留下来的城市和村庄,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就会成为他们的新家,这是很合适的选择。
波兰,乌克兰和巴库的附近,这一片地区,基本上都是在中等维度,甚至靠近黑海和里海的地区,哪里一向都是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再加上现在德国的农业,大部分都是交给了中国,这部分人口一方面是充实基本人口,二是做一些管理和交接的工作的,这些都是最基本,对于这些新加入德国国民来说,也是比较尊重和舒缓的一些表现。
虽然说,人口抽丁10:1的军队正常比例,可是这些新加入的族群,除非是生死关头,否则,不会随随便便的抽调,一些强烈要加入军队之中的除外,剩下的,只能够作为预备队的存在。
底蕴毕竟是底蕴,这些人口增长,对于德国来说有很大的好处,一定程度上面,给新加入的族群一定的优势,增加种族的认知程度和归属性,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为此付出一点点现在的代价,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些人口上面的事情,跟小毛奇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人口关系着战争潜力,更别说增加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熟练操作的德语的,也就是东南亚的那些土人,只是紧急突击了一些日常用语,其他的或者就是日耳曼人,德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母语,或者是奥匈帝国的懂得德语的人,总之的,不用再普及文化。
可是小毛奇依然感受到了舒服,中国的加入作战,一下子,让德国完全不同了,潜艇的出现还有皇帝级的突袭美国,让美国对于欧洲的支持在减弱,一定程度之下,也让本来应该提升的欧洲派遣军的战斗力,减弱到了一定程度,为了应对可能提升的欧洲派遣军的战斗力,德国在中国的支持下,加强了军备,一增一减之下,再加上拿下制海权之后,德国对于波尔多地区的炮击,直接让德国在欧洲的压力彻底的不存在,本身在1915年,已经是略微的守势的德国,反而主动进攻,在3月到6月的3个月时间之中,累计歼灭协约国部队197万,自身的损伤不过是22万,完成了比之前德国更加悬殊的数量比,取得了战场上面的优势。
德国在真正的战争会中,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争夺一地的得死,尽可能的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永远是有限的,如果消耗对方足够多的有生力量,也就达到了目的了,按照现在算来,德国跟他们的损耗比一直都持续在4:1的,德国目前只有7500万的人口,跟协约国不能相比,可是法国已经快要被打残了,英国也差不多了,至于俄罗斯,德国根本没有把他看在眼里,只要加把劲,再策划几次大规模的攻击,保证让他们的损失再上一个档次的,只有英法能够退出战争,那么美国绝对就独木难支了。
在德国参谋部之中,有关于美国的全系列研究,其中就包括了美国加入到欧洲战场的原因,还有他的参与度问题,虽然说,德国没有预见到美国会加入到欧洲战场,在美国参与的初期,吃了一点点的亏,可是后面,一直把美国当成最大的敌人,一直到中国参战。以德国跟中国的密切程度,知道中国方面的实力,还真的没有想到中国会跟美国对上。
毕竟,美国跟德国之间,只是相隔了一个大西洋,可是中国跟美国之间,却相隔着一个浩瀚太平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可是这个宽度和庞大程度绝对不可同日而语的,太平洋占据了整个世界海洋的46%,占据整个地球表面积近三分之一的庞大,跟大西洋是完全不一样,这么遥远的距离,中国会跟美国对上么?
可事实上,位于亚洲的中国,最多给德国增加一点军事上面的支持,最多管管后勤好了,没想到,中国这么的给力,直接吸引了美国的注意力,跟美国对上了,这几乎直接改变了战场的局面,甚至让德国收集到的大部分资料都没有了作用。(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中国阴影
让德国收集的部分资料没有太多的作用,可这没什么,但是已经取得的资料,却可以判定美国的情况。美国毕竟属于美洲的,他们不可能在欧洲下多大力气的,特别是英法退出战争之后,在小毛奇的心中,策划了一个不小的行动,准备趁着这一次的功夫,给予协约国巨大的杀伤,不一定能够让英法彻底的退出战争,最起码,让美**队受到最大程度的伤亡,以瓦解掉他们在欧洲进行下去的勇气。
把英法给打到,不但在意大利策划一次大规模的返工,而且在博尔多,也准备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一波的攻击的的,哪怕是牺牲惨重,也必须让英法受到难以抵挡的损失,彻底的把他们打出这一次战争之中。
之前,公海舰队对于波尔多的偷袭,取得了相对圆满的效果,虽然接下来,协约国大幅度的在英吉利海峡之中布置水雷,可是宽度超过30公里的海峡,怎么可能是几万,几十万水雷能够封锁的,只不过是舍尔等海军方面的高层,为了稳妥起见,再加上陆军也没有支援要求,算是退回去了。
在过去半个月的时间,海军小型舰艇不断的出动,算是在水雷区域,找出了一片安全的所在,最少让公海舰队是没问题了,按照德国的消息,目前美国那边,生产的战列舰还没有下水,其中完成度最高的,直接被中国的舰队打在了船台之上,这是美军的不幸,也是德国的幸运,波尔多防线看起来固若金汤,可是如果公海舰队多来几次的话,哪怕不用每一次都突破防线,只要追着美国的一方来打,最少让他在三四次进攻之中,损失一百万左右的军队,加上之前的损失,美国将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之中。
从一定程度上面,小毛奇制定的这个方案,可行性相当的高,特别是第一次公海舰队偷袭波尔多产生的效果,让小毛奇相当的有信心,只不过他也知道,或许第二次也能够起到相当的效果,第三次就很难了,毕竟,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协约国在公海舰队的面前,已经吃了大亏了,肯定会想到应对之策,到时候虽然还会有作用,肯定不可能这么明显,只是依靠舰炮就彻底的打垮位于波尔多的几百万大军,这肯定不现实,不过达到一定的效果还是可以的。
小毛奇在踌躇满志的时候,中国的外交官找上来了,虽然小毛奇心中有些不爽,可是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德国遭遇到的一系列的危机,都是在中国的帮助下解决的,中国是这个时期,对于德国支持最大的,少了中国,德国的不少行动都会停摆,甚至在1915年的时候,就连军粮都是从的中国进口,可见中国的影响力之大。
作为军方高层,整个德国绝对掌控者之一,小毛奇对于中国的观感多多少少有些喜忧参半的,作为高层,他很清楚德国对于中国的依赖,可是作为一个德国人,他心中还是有些遗憾,德国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甚至是投入了这么庞大的资源,却一点都没有收获更大的好处,目前德国依然还是在苦战之中的,无论是欧洲,还是在其他地方,获得的好处有限,为了战争付出了海量的资金,唯一的收获,就只是在1915年收获的的俄罗斯的接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巴库了,后者基本上就有的前者差不多的作用了的,年产接近亿吨。
中国刚刚参加战争,就显现出了强大的态势,不但如同蜘蛛一样,巴拉了所有能够巴拉的土地,甚至在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出手,德国几乎是辛苦的得到了俄罗斯的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中国,在西伯利亚就拿下了700万,东南亚的300多万,还有澳大利亚700万,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未来的目标,至于德国,最好的不过是占据欧洲的部分领土,还未必能够拿下,从目前占据的比利时和法国的土地,德国没有派出大量的平民进驻就可见一斑,他们也没有信心,在协约国大规模的反击之下,保住这些领土。
小毛奇目前,只是立足于第二次袭击,如何抓住时间点,波尔多的防线,协约**队是轮换的,列舰的舰炮射程,之前已经确定过了,要找到美军在射程之中数量最多的时候,才能够制定第二次偷袭,至于第三四次,要到第二次战争结束,看到战果之后,才能够确定。
不过在这个时候,中国大使这么郑重的邀约,肯定是有紧急的情况,
这种情况之下,他也不得不重视中国方面的意见,最少不能够轻易的反驳,必须要看重起来,万一真的是很关键的情报,错过了,说不定会有巨大的损失,曾经声呐对付潜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再经历一次了。
此时,外交部的司长和几百名特种部队的士兵,还在3b铁路线上,他们最快要到今天深夜,才能够抵达,不过通过渠道,还是提前的把一份图纸给送来了,这是通过电报叙述,由机械专家复原绘制出来的图纸,驻德国大使,正是依靠着这个,才过来见的小毛奇,否则的话,双方之间的关系相当的密切,却不能空口白牙的寻求对方支持,那是在消耗双方的信任。
真正的精密图纸,还在外交部司长的身上,他亲自携带了最精密的图纸,正在火车上向着而来,小毛奇没有想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份图纸,粗看似乎是一个机械造物,可认真的看下去,小毛奇惊呆了,图纸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可是上面有很多的解释,小毛奇是陆军官员,他也曾经想过,如何破解壕沟战和铁丝网,机动车一度的进入到了他的视野之中,他没有办法解决掉防护的问题的,德国人的死板,让他们没办法如同英国那样,突发奇想,创造性的发明坦克,也就错过了这个机会。
不过没有创造性,不代表没有眼光,机械图上面简单的勾勒出的几个部分,就清晰的表露了他们性质,特别是明显的几个机枪的图形,证明了他是军用产品,德国在机械上面天然的优势,让他很明白的就看到了这个东西上面的优点和好处,几乎是直接跳了起来。
小毛奇并没有想到,这不是全部,这个图纸按照中国外长那些的说辞,是从秘密渠道高到的,应该是的英国方面已经完成了准备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可能有2500辆以上,小毛奇的眼光,特别是在陆军上面的天分,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如果一个两个,这种武器,影响不大,只用把师一级的炮火集中起来,155重炮,使用高爆弹,就可以在近距离的摧毁这个武器,可是如果数量足够多,那就是针对整体的防线的话,就非常的可怕,到时他们能够怎么办,总不能让所有的炮火,都干这种事情吧,那等于是没有效果的,如果没有一种针对他们的武器,接下来的时候,德国恐怕会过的很艰难。
一瞬间,小毛奇的心中,从之前的艳阳高照,变成了现在的乌云盖顶,什么利用公海舰队针对波尔攻击,尽可能的打击美国的想法几乎直接落空,这件事情如果不解决的话,说不定在1915年到11916年的上半年,所取得的优势,所不定,一下子就要彻底的交代进去,说不定会损失更多,一想到这里,小毛奇就有些激动,很自然的看向对面的西北大使,中国人既然在这个事后提醒他,很显然他们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西北的外交部长拿出来了的一款武器,看起来很古怪,只是一个铁管子,差不多有一米五以上的长度,口径很粗,不过细节地方不是那么精细,甚至是火箭炮,都是大体上面只是一个图形。
虽然这个东西很古怪,甚至只是一个图形,可是小毛奇看的相当的认真,突然得到了这个所谓的英国图纸,认识到了这个东西,是为了针对壕沟战出现的,小毛奇自然而然的在寻找破解的方法,可是这么一款装甲,是天才的创意跟机动车的结合,短时间怎么可能想到,小毛奇唯一想到的,就是制造出同样的东西反制。
可惜这玩意就跟战列舰一样,只要没有在初期介入,就自然而然的慢了一步,这个图纸尽然是从英国手中得到的,很显然,英国方面已经研究的差不多了,甚至已经形成了实物,这种情况之下,德国有能够追近多少,再说了,看装甲力量,也是以机枪为主,这玩意对付壕沟战,甚至是固定的阵地,有一定的作用,可是要想装甲力量对装甲力量,似乎也不是那么的靠谱,最能够对付的就是炮,可是火炮对于冲锋的士兵都不一定产生很大的效果,更别说可能以15,甚至是20公里每小时运动的装甲车,除非是直接命中,否则破片和弹片的杀伤性几乎没有。
这样的一款专门针对壕沟战的武器,小毛奇在没有很好的方法得到时候,自然而然的看向了中国大使,眼神之中带着期盼,想要从中国大使那里获得答案。(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眼见为实
在小毛奇看来,既然中国提出了这个问题,肯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跟声呐一样,这些东西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只不过时机未到,没有公布出来而已,这种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的悲哀,是小毛奇最不愿经历的,却改变不了。
技不如人,这种感觉着实让人不爽,却有无可奈何,毕竟中国方面的武器,是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的,在武器一道上面,从来都是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准,从皇帝级开始,到飞艇,甚至死潜艇,这些都悄无声息的超过了德国的的,小毛奇也不敢轻易的判断,这玩意到底是不是有作用,只不过看起来古怪,甚至想象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武器。
对于小毛奇的疑惑,大使其实也没有能力解决,他对于这款火箭炮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的,都是通过电报,联络两边机械专家,坦克这玩意,在中国已经有了,再加上引申到拖拉机上面,机械工程师就很容易就理解了,可是火箭炮这玩意,就真的很难理解了,毕竟主要的东西还是在火箭弹之上。
力学的发展,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到很高的程度的,也就是中国在杨元钊的推动下,更多的进入到这个领域,其他的国家,还没有想到火箭这么一类的武器,更别说导弹和运载火箭之类,所以看起来很简单,发射管只是一个铁管,主要的技术含量都在火箭弹之上的火箭炮,感觉非常难以理解,甚至迫击炮这种相类似,跟火箭炮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中国大使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的,带他去一下演习。这倒是符合小毛奇的想法,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无论是特种部队,壕沟战,铁丝网,飞艇,甚至是潜艇,都是在一次的演习之中,进入到德国的序列之中的,这个看起来像是一个单兵武器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只要符合需要,那就的可以接受,甚至说能够解决掉装甲车的问题的话,他甚至会大力推荐,促成军方完成这么一项关键性的交易。
小毛奇本人是想要今天演习,可大使说了,必要武器要到明天凌晨才到,小毛奇这才作罢,不过一天的准备,对于这一款演习来说,准备的更加充足,大使虽然对于火箭筒知道的不多,却是知道一些基本的功效,稍稍得介绍一下,就可以让德国陆军准备了。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大概在深夜4点左右,外交司长跟300名特种部队抵达柏林,除了司长之外,其他的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军人,他们都提前做好的休息,哪怕演习时间被安排到上午8点,他们也保持旺盛的精力,到时司长,因为是外交人员,再加上他只是负责把图纸带过来,跟德国人的具体合作,还要中国驻德大使来推动,到真正深入交流的时候,才会出现,故而,他留在大使馆休息。
300名特种部队,不可能全部出马,只是从中间挑选了30名,其中负责演习的,只有8名,他们会在12发火箭炮弹之中,演示火箭炮的所有,功效,包括各种姿势,甚至各种不同的攻击目标。
在一个陆军试验场,就做好了全部的准备,包括小毛奇当然是重点了,还有一些在柏林的德国陆军高官,他们都是听到消息之后,联络的小毛奇,抵达懂啊而来演习现场,中国武器大名鼎鼎,这个武器跟普通的武器不一样,既然来了,那就看一看,说不定,真的是划时代的武器。
30名特种部队的成员,显得异常的彪悍,哪怕德国已经得到了中国的特种部队的训练方法,可是时间还短,德国也不可能把所有军队之中涌现出来的尖子,都补充到特种部队,相对中国的基数,德国的基数有些小。
高官们的感慨,只是在心中闪烁了一下,就过去了的,到了他们的这个级别,个体能够在战斗之中起到的作用,已经相当的小了,不得不说,特种部队的作用不小,可是德国使用特种部队的方法远没有中国那么的成熟,在一两次在正面战场上面使用,不但没有多少的效果,反而让特种部队损失惨重之后,特种部队就不再承担一些比较重要的作用。
30名特种部队并不知道,这些德国的高官在想些什么,他只是按照规定,把火箭炮装备起来,其实对于火箭炮来说,装备起来相当的简单,在分离状态的火箭筒和火箭炮弹,把他们结合到一起就可以了,这些轻而易举落到了观察者那里,都忍不住点头,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方便啊。
能够参加这一场陆军演习的,要么似乎陆军部的高官,要么就是一些专门的人才,甚至是单兵武器的研究者,哪怕演习还没有开始,就看出点门道了,一方面是这边看起来简单东西,组装和使用起来很方便,一个人都可以拿起来,看起来的圆筒,有些像是火炮,却跟普通的火炮完全不同,不过就单兵使用上面,足以给他加一分了。
另外一个方面,演习的参照物上面也选的很特别,参与到演习之中的,分别是一个差不多有25毫米的钢板,一个地堡,和一个掩体机枪阵地,。
这些看起来简单东西,却让这些军官和将军们,看出来了更多的东西的,这是一个针对陆军的工具,看起来比较的简单,单兵就可以操纵,可以针对防护性钢板,地堡和机枪阵地进行攻击。
倒是小毛奇看出了更多的东西,哪一个坦克的图纸,已经交给武器研究院了,甚至在列车抵达的时候,由外交部负责交接,拿到了更加精确的图纸,之前的简略的,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脑洞大开的东西,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还能够使用这样的方法,让防护动起来。
机枪,铁丝网和壕沟的组合,是一个天作之合,对于步兵有巨大的杀伤力,这样是整个欧洲战场僵持,并且造成巨大的伤亡的根本原因,但是根据武器专家的讲述,这万一应该死破解壕沟战的关键。
1...58959059159259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