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不过,这中间石磊看的是别的东西,毕竟,火箭筒研制的根本是为了对付装甲力量,他也在演习之中,对相熟的陆军军官询问这一点,却被陆军军官鄙视了,火箭筒反装甲,别开玩笑了,哪怕火箭弹的威力足够对付大部分的装甲,可是450米的射程太近了,而且发射是赌博式的,一旦发射不成功,没有命中,负责发射的人就危险了,这不符合陆军的需要。
陆军的看法,让石磊若有所思,在石磊看来,这玩意不是舍近求远么,既然机枪是陆军对付装甲力量的最强武器的,而且中国在高射机枪领域已经相当的成熟了,在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使用了固定的模具的,高射机枪的城北已经降低到了相当的程度,不会出现最开始的那样,同样规格的情况下,比普通机枪贵10倍以上,最多就是2倍左右,这是可以接受的。
使用高射机枪的时候,甚至不用专门的设厂生产,只要把相关厂商的一部分产能,调过来就可以了,高射机枪总共120万的采购量,随便调整就可以出来成千上万的,对中国的军工生产,没有任何的影响。
石磊的看法,让杨元钊有些好笑,没错,高射机枪是很强,这个时代的坦克的,恐怕英国人制作出来,根本没办法的抵挡哪怕任何一款普通的高射机枪的威力,如果这个方法扩散出去的话,对于中国没有一点的好处。(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中国利益
杨元钊的话,让石磊愣了一下,如果不是杨元钊的提醒,他差点就忘记了,这个可能威胁到中国装甲力量的安全,中国是在用高射机枪方平射来攻击装甲力量,是因为中国把对手放在跟自己同等的状态之下,而现在,协约国的装甲力量只是刚刚起步,这一点从英国通过秘密渠道,向中国购买发动机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装甲力量,哪怕是还没有成熟,甚至第一代原型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就足以对他产生威胁,甚至很大的威胁。
中国的装甲力量的目前基本上是二战中后期的层次,基本上比t34要高出一个档次,正面防护比t34多了10毫米左右,全面防护的地方也多,最关键的是动力,完爆t34,这样组合起来的结果,正面防护可以防护所有的步兵轻重活力,只有一些强悍一点的火炮,在使用穿甲弹,正面打中,或者在薄弱地方打入,才能够威胁到这个坦克。
因为动力系统的发达,t34历史上使用的是500马力的发动机,现在中国的柴油发动机最高达到了900马力,多出了近一倍的马力之下,哪怕重量比t34多出了不少,可是速度依然可以保证在80公里以上,在野地战场状态下,也可以轻松的超过60公里。
这是一个很快的速度,在海上相当于航速在30节以上,这样的船只,就不是普通的舰炮能够命中的,换算到陆地的坦克身上,更加是如此,只要不是被战略炮火覆盖攻击,成片的坦克海基本上没有多少对手。
可是高射机枪是个例外,从高射机枪的角度来说,还真的是坦克的克星,因为从高射机枪的用途上面来说,高射机枪被开发出来的目标就是为了针对飞机,飞机最出色的永远不是防护,而是速度,陆地上过百公里的速度,已经算的上是极高的速度了,可是在天空中,250才算起步,螺旋桨飞机,无法突破音障,可是800多公里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正常的中国飞机,大部分都在500公里左右。
要在空中,击中才可以,这不但需要足够高度,也需要更高的投射密度,在导弹没有出现的时代,指望一发炮弹命中飞机,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正因为这样,高射机枪的射速都非常的快,用来打飞机,命中率不可能太高的,可是用来打坦克,坦克的高速在高射机枪的面前,基本上是笑话,不说点射命中,就说连续攻击,一个弹夹的炮弹总能够打中,高达数千米高度射程带来的强大速度,足以击穿坦克不算太厚的装甲。
中国的主战坦克由于防护到位,的可以抵挡住目前20毫米以下的高射机枪,甚至更大的情况下也可以,这个距离是在1000米之内,如果这玩意使用穿甲弹,口径在50毫米以上的话,在500米范围之内攻击,恐怕主战坦克的薄弱部分也不容易抵挡这样的攻击的。
因为飞艇的关系,中国向德国扩散了的高射机枪,不过最高也不过是25毫米以下的,以德国的技术来说,目前只能够生产出20毫米以下的高射机枪,这玩意对中国的坦克没用。
可机枪这玩意,就是一个钢铁,只要基础的材料够了,只用加大的力度就可以增加的高射机枪的口径,德国还没有突破20毫米,不过是材料不够,,对于高射机枪的研究也不足,万一材料够了,研究上升起来的话,生产处30,35,甚至是40毫米的高射机枪,那么对于中国的主战坦克就有巨大的威胁,这个险不能冒。
更别说坦克下面使用最多的装甲车了,那才是薄皮的,目前德国方面装备的20毫米高射机枪,就最易穿透他的防御了。杨元钊很清楚,后世,也就是战争之中,有人突发奇想,把高射机枪放平射,成为了装甲力量的克星,再次之前,这是一个盲区,在对方没有想起来之前,中国并不愿意普及这种反坦克的武器,这会让中国的装甲力量陷入到危险之中。
石磊明白了杨元钊的苦心之后,又跟着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对方不使用这一点,这个问题问得好。说实在的,这句话,杨元钊还真的没有办法来解释,原因非常的简单,高射机枪平射这玩意,天知道谁突发奇想一下,就可以想出来,不过有些时候,江湖一点诀,往往在说破之前,没有多少人会想到,惯性思维的可怕是人所共知的。
杨元钊也没有打算,永久的保密下去,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他只是希望,在现有的情况之下,能够保证中国一点点的优势,在过去,依靠着这一点,虽然一定程度上面,制约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可是好处更大,比如青岛之战,如果当时日本知道中国拥有这么强大的实力,说不定不敢攻击青岛,他的联合舰队也好,陆军也好,就不会再中国全军覆没,中国要想取得对日作战的胜利,可能要付出的代价会更多。
潜艇战列舰这些,虽然不是中国参与的海战,可是一点点隐藏,让英国不知道这些战舰的真正威力,终于在北海海战和偷袭美国的行动之中,展现了威力,目前的局面,大多数是力量的必然结果,可是有一部分,何尝不是隐藏的结果,孙子兵法之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现代战争之中用的最广泛的东西。
到了21世纪的超视距战争,不对称打击,这些都是脱胎于这个,杨元钊虽然没有办法影响到别人,却可以把自己做到最好,隐藏自己的实力,让对方判断失误,借助着特殊的环境,形成一定的优势,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最好的办法,中国在过去隐藏起来的东西众多,未来会一一的揭秘,甚至当这些东西全部都揭秘出去之后,仗也就打完了。
一张底牌,是否亮出来,其实是要看价值够不够大,就比如偷袭美国,直接暴露了幻想级的强大战斗力,在20公里之外,可以精准的命中固定目标这一点,恐怕未来,只要是跟幻想级作战,都会防备这一点,可是中国并不担心,毕竟,只要开战就会暴露的东西,却换来了美国华尔街,巴拿马还有12艘战列舰,直接把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海军平衡状态打破,给德国造就了强悍的状态,这一点上面暴露了也无妨。
未来,无论是潜艇,飞机,甚至是航母,当价值到了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暴露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石磊终于明白了杨元钊为什么这么做,按照杨元钊的这个思路来说,火箭筒就是最好的东西,相反火箭筒的,却是一个对装甲力量起效快,门槛不高,可是后续提升困难的东西,是最适合作为筹码提供给德国的。
火箭筒这玩意,技术含量不低,主要是在火箭弹之中,可是这玩意只是一个创意,一旦被对方关注,甚至是专心致志的研究的话,这些武器并不是制造不出来的,中国的陆军,早已经进入到了机械化的时代了,这种情况之下,这种单兵反装甲的武器,将会曾为最大的威胁。
石磊甚至明白无误的提出来,万一中国的装甲力量出现的时候,对方普及了这种反坦克武器,会不会对中国造成威胁。
对于石磊的担心,杨元钊并不在意,这就是一个顶级的科学家,跟一个情报人员的差别,石磊最多会知道一些技术上面的数据,知道某一种武器大体上面的威力,可是杨元钊知道的却是最精准的数据,并且根据数据的判定出来的双方威力,这种认识上面的清晰与否,直接决定了一款武器的威力,火箭筒或许能够对付英国这样初级的坦克,甚至更进一步,得到发展的坦克也没问题,可是要想跟中国的装甲力量过招,这是绝对不行的。
即便在后世,面对着装甲洪流,理论上有可能威胁到坦克的火箭筒,作用也相当的小,毕竟射程不足,特别是这个时代,在各方面,机械加工等诸多的方面,都么有达到足够的额情况之下,中国的额的火箭筒都在艰难之中,射程刚刚超过了800米,而杨元钊拿出来的,只是第一带的产品,只有300米的射程,这个射程,对于时速超过55公里的坦克来说,最多是十几秒就通过了,这个时间,不足以士兵反应过来,更别说抓住机会了,
后世世界上,各种单兵反坦克武器众多,特别是火箭炮体系之中,甚至有火箭炮可以直接对付最强的坦克,可是前提,你要打中才可以,在寻常的坦克巡逻之中,坦克落单的时候,或者速度降低的时候,有可能出现,坦克被敌人埋伏的火箭筒偷袭的事情,可是一旦坦克的数量众多,结合成了一个整体的时候,坦克就不可能被单兵武器所攻击,哪怕数量足够庞大都不可能,因为坦克会达到最高的时速,在这样的时速情况之下,就算是加装了火控系统的火炮,都很难的打中他,更别说简陋的,只有一个直瞄系统的反坦克火箭炮了,在庄家洪流之下,这只是个笑话。(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火箭炮入役
对于英国来说,他们拿到了180马力的发动机,对于陆地巡洋舰项目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甚至是量变,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早在几年前,就提前进入到了装甲领域,现在坦克的发动机已经达到了900马力,这中间的差别,足以是全面性质的,即便使用180马力的发动机,在坦克的总量不超过25吨的时候,他的速度也上不了多少,25公里就是顶天了的,一个坦克的速度,制约着武器的使用,第一代的反坦克火箭筒,足以对英国的这些初代坦克产生克制,可是针对时速在45甚至是50公里的中国装甲力量来说,威胁并不大,这样的话,即便他们能够制作出同样水平的,也不可能的起到作用。
杨元钊的想法很简单,输出产品,是为了获得利益,可是这个利益是在威胁到中国的前提下,宁愿减弱它,哪怕反坦克火箭筒的技术含量比高射机枪来的更高一点,也在所不惜,毕竟他的提升更加的困难,除非是在流体力学和火箭体系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否则,它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
军事上面的事情,石磊不知道,既然杨元钊已经死成竹在胸了,石磊也就不哆嗦什么,他只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把一切的事情给做好就可以了,剩下的,就看杨元钊是否能够保证他的神奇了,就本心而言,石磊更加相信杨元钊的神奇。
一场关于火箭筒的实验,已经进入到了尾声,整个演习的过程,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更多的时间,是军方在下订单,实验室的人员在确认订单,顺便的,军方也会对火箭筒的威力进行一些要求,比如说,在特定的领域,增加穿甲威力,增加装药量,这些都是首席科学家解释的东西,作为这个体系的专家,他熟知这个火箭筒的每一个优点和劣势,在军方提出要求的前提下,他能够辨别出来,那些方面是可以实现的,那些方面是不可以实现的。
这就是科学家跟军方的区别,后世成熟的模式,都是军方提出具体要求,不单指某一个武器的,只要能够实现,达到军方的要求,军方就可以下订单,而科学家很难成为一个出色的军人,让他凭借着科学的发展,制作出来的东西,或许科技含量很高,可是未必一定能够起到作用。
最终,大体的意向上面是完成了,火箭筒进入到军方序列的名称,并没有定位为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不是它最大的作用,他的最大作用是反据点,他的目标主要是坚固的火力点,机枪阵地,甚至是永固和半永固的地堡。
在所有一切都谈完的情况下,杨元钊找到负责人,下达了10万件第一代火箭筒的订单,这让负责人十分的吃惊,有了第二代火箭筒的前提下,第一代火箭筒真的没有任何的优点,所有长处的地方,几乎被第二代完爆,唯一的优点就是价格,毕竟是用的材料,科技含量都不是太高,可中**队从来都是不差钱的主。
一枚火箭炮弹的价格,相当于10发迫击炮弹的价格,火箭筒的价格跟同口径迫击炮的价格相当,这样的话,这个武器的价格就比同口径的迫击炮要贵,但是威力上面,简易程度,甚至是准确性上,这个东西都比迫击炮要高。
拿迫击炮攻击机枪阵地来说,迫击炮要看炮手,精锐的炮手一发就够了的,可是差一点的炮手,10发都未必能够打到,至于永固和半永固的火力点,那不是迫击炮能够对付的,除非使用大口径迫击炮。
火箭独特的结构,让他的尖端拥有一定的破甲性能,最关键的是装药量,很大,这就保证了他的破坏性跟迫击炮有显著的不同,正好处于迫击炮无法对付,且有需要的状态。还有一点就是,他的上手性好,可操作性高,哪怕是刚刚入门战士,稍稍的玩几下,就能够操作,没用过的比葫芦画瓢也差不多,这也是陆军大量采购的最关键的因素,毕竟伴随着中**队的扩大,很多东西都不可能大规模的进行训练,除非是枪械和火炮这种东西,所以武器上面的易操作性,就成为了武器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长期以来,杨元钊在各方面的神奇,让石磊也不得不相信的,几千套东西而已,中国向外的物资运输越来越多,通过不同的途径的,进入到了的世界流通领域,看起来无数的渠道,对于情报机关来说,根本就不成问题的,大概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的分派工作。
从渠道之中,得到了中国愿意销售发动机的,还是180马力的,3000套的这个数字,也非常让英国满意,他们甚至愿意提前的给予定金,甚至增加价格,不过东西没有到手,东西是否合适,这是考验秘密渠道最大的问题,处于卖方市场之下,他们不能够要求对方做的更多,只能够被动的来等待,这种煎熬,是英国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几乎是痛彻心扉的那种。
英国人不知道,因为杨元钊要坑协约国,不是从这个方面来坑协约国,那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他直接从克制武器上面坑,就比如说,英国想要生产的飞机,这边送去高射机枪,甚至是导弹范围系统,不直接拒绝,而是推动,这样的事情多来几次,英国哪怕有再多的基础,也会在这么一次次的消耗之中,被中国坑掉了。
战争永远不是一个战斗层面能够解决的问题,这是经历了一战和二战之后,用血粼粼的教训铸就的东西,一旦开启战争,除非能够直接在战争层面上,干掉对方的全部军事力量,否则,一旦形成了对持,就不可能在短时间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下,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逐步的积累小胜,一直到最终的大胜,或者从方方面面打击对方各个的领域,当一方没有支持下去的经济基础的时候,战争也就跟着结束了。
就跟历史上面的一战一样,德国没有输,甚至协约国没有踏入到德国的领土上一步,如果德国得到了足够的医疗,医治西班牙大流感,如果德国拥有足够的粮食,再加上不那么抽的政府,平衡一下国内的矛盾,德国再抵挡个三五年,应该是没有多少问题的,中国抗战都打了八年,更何况是坚韧著称的德国。
真的要是这么打的话,恐怕一战的结果就不是历史上这样,可能到最后,德国依然不会赢,因为一战德国不但有一群猪队友,奥匈帝国,土耳其,基本上就是送人头的,一点忙都没有帮上,反而拖后腿,再加上海军,陆军上面的明显的劣势,这不是德国一个人就能够改变的,可是德国最少能够保住领土,甚至从俄罗斯占据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能保住,拖到一定时间,跟苏联抱团取暖的话,说不定结果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历史没有如果,可是历史可以借鉴,杨元钊支持德国,除了实力上面的支持之外,就是从劳动力,工农业,甚至是武器装备上面入手的,结果还不错,战争进入到了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德国不但没有被消耗,反而是打的有声有色的,这就是一个胜利,反倒是协约国,包括美国在内,遭到了最大程度的削弱,美国都比历史上,多损失了几百万的军队,加上中国的报复,不但从中国手中收获的财富,全部投进去,自身损失也相当的庞大。
正是因为这样,为了能够在资金上消耗协约国,中国不但没有拿出的伪劣产品,工业时代,英国虽然没有办法生产大马力的柴油机,可是简单的检测方法还是可以的,真的拿出伪劣产品和不合格产品,只是这么一次赚钱,甚至整个渠道能不能运行下去都成问题的,这样最多能够消耗一千多万美元,虽然不算少,可是对于战争之中英国来说,并不算什么,会产生消耗,却不多。
在目前的时刻,最少要消耗上亿,并且消耗掉足够的人力物力甚至是财力,才算是对英国打击巨大,甚至这些东西还只能够打击英国,真的跟美国对上的话,就是另外一个概念。
毁掉了华尔街,造成了美国股市的金融动荡,毁掉了一系列港口和商船,甚至干掉了一部分的巴拿马运河,最终的结果,不过是让美国势头稍稍的减缓一点,美国依然在支持着欧洲,不过是稍稍的减弱一点,由此就可以看出美国这样强大的工业国家的可怕,单纯消耗,很难把他打趴下去的,除非把他的本土拉入到战火之中,关于这个,杨元钊已经有了预案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顺利的把3000套的发动机,平安的送到英国人的手中,相信以这些发动机出色的性能,对方一定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东西转化为实物,这样向德国输出这种装甲克星,足以对英国进行消耗,协约国之中,要选择的话,美国还是要放在后面。(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对德支援
杨元钊和石磊两个人同意,这一件事情,也就是定下来了,因为渠道众多,3000套并不是一起发来的,英法美封杀了中国的商品,哪怕留有秘密渠道,每一个渠道走私的数量也不会太多,甚至因为走的路程的不一样,抵达英国的时间也多有不同。
3000套的发动机,大体上分成了接近40个渠道,最多的一个也不过150套而已,最少的,才50套,这50套发动机还是第一批,用了不到15天的时间,发动机送到了英国人的手中,然后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陆地巡洋舰的实验室。
秘密渠道是不受控制的,英国通过秘密渠道购买,心中还是没底的,分成的40多批,第一批跟最后一批,交易需要时间,到现在,还有半数以上的发动机,没有交易完成,如果这些发动机有问题的话,后续的交易,也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
英国还是相当得谨慎的,不得不谨慎,这个东西关系太大了,关系到未来的一战,在第一批的50件送到陆地巡洋舰实验室之后,分成了5个工作台,几个动力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测试,最终得到的结果是让人欣慰的。
基准线都已经超过了180马力,甚至一些优秀的,微微有些超出,差不多快185马力,这有些出乎英国人的预料,他还以为平均要过基准线就可以了,只要马力数是在170到180之间晃荡,别下限太低了就可以了。
没想到,中国拿来的,都是严格检测合格的产品,果然是中国出产,中国制造,他的是可以保证的,哪怕则个产品是对上敌国的。这下子,英国人高兴了,独立巡洋舰实验室的人就更加的高兴了发动机已经是最后的东西了,只要发动机到手了,接下来一切都会非常的顺利,无论是从整车的生产,还是最后的定性,虽然从120到180,足足提升了50%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细微地方的调整,可是这是最不困难的地方,之前就有了一些预案,甚至在得到消息之后,已经在调整,现在只是在这些东西上面装上各个组件就好了。
在设计师的坦克之中,原来的设计方案之中,是一体的,整个履带遍布在整个坦克的外面,后来参考了中国的大型拖拉机,把传动部分跟上层部分分开,有些类似于后世的主流坦克,可是炮塔不算太高,结合的也不怎么完善,在动力增加的前提下,需要把正面防护提升,这都需要微微的调整。
不过设计师们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最终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图纸,然后就是工业方面的专家,进行分割,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和磨具的制造,好在只需要不到3000套,哪怕是定制的,最多1个半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生产。
英国方面是大受鼓舞,1916年的雾霾,似乎在这一款新式武器之下,被驱散的无影无踪了,一想到这些冒着黑烟,浑身上下都武装到牙齿的东西,即将出现在毫无准备的德国人的面前的时候,想到他们慌张的眼神和表情,英国就非常高兴,他们最期盼的就是,这些东西早一天的出现到了战争序列之中,他们会给英国带来荣耀的。
英国在得到了中国提供的3000套发动机之后,开始为了破除壕沟战做出准备,早在3000套发动机的还在海上漂的时候,中国已经开始了另外一手的准备的,外交部欧洲司的副司长,带着一个连的特种部队,还有一批特殊的装备,150套单兵火箭筒,1000枚火箭弹,被装入到了特殊的箱子之中,火箭筒也倒罢了,就是一个普通的铁桶,带着一些独特的设计,无论是摔打,或者是别的操作,最多让他坏掉,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火箭弹不一样,这玩意是高危的东西。
1...587588589590591...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