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居安思危,必须要考虑的完善的,一个翻不起什么大浪的日本,又是衷心投靠,最起码现在可以成为锋利的爪牙和狗,杨元钊很清楚,中国最大的敌人,永远就是美国,没有其他的,在打败美国之前,任何的动作都不能掉以轻心,就目前来看,日本这把刀用起来还是不错,稍稍推动他们就开启了一个庞大的移民计划,只要这些人过去,日本对中国的威胁就会大大减少,对于美国的威胁就大大上升,至于日本和美国合流,转而掉头攻击中国,这几乎是小概率事件。
对于日本而言,目前来看,跟着中国走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日本获得了整个阿拉斯加,一个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的,就这么的被日本占据在其中,虽然没有彻底的占据,可是西北部的高原,还有北冰洋沿岸,那是一片充满了冰雪的土地,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都不会花多少心思在那个地方的,其他的重要场所,基本上都被占据了,等于事实上的占据。
这一次,为了转运日本移民,包括50艘3万吨级以上的商船,还有大大小小150艘其他的商船,整个运力达到了350万吨以上,这一批商船,主要运送的还是人,初步占领阿拉斯加之后,日本别的什么都不缺,就缺人了,军队可以执行作战任务,可以跟对方在正面交火,可军队取代不了人的作用,没有足够的人力,城市建设,工厂开启,甚至是基础的占据,都无法进行。
其实,在中国的青岛,还有一只船队,比来到日本的这么一只船队,提前了10天出发,他们装载了300台大型的机械,从筑路到挖掘,再到吊车之类的,一应俱全,他们的任务,就是为阿拉斯加兴建起三大基础工厂,砖窑其实在第一时间已经开始兴建了,跟着去的是一批现代化制砖设备,可以让砖窑从手工走向机械,效率和值提升百倍千倍,砖不过是建筑材料的一种,另外跟随着舰队起航的,还有大型水泥生产设备,一共10套,月生产水泥可以达到3000吨以上,还有一整套的钢铁设备。
这个钢铁设备的设计年产能为650万吨,说白了,是直接从包头拆下来的,伴随着澳大利亚的到手,加上位于东南亚港口地区的各个钢铁厂的简称,中国在钢铁上面的产能已经有些过剩了,位于内陆,交通不是特别的便利,再加上白云鄂博这边,更多的是伴生矿,比如稀土,有色金属这些,真正钢铁的品味,不算太高,与其强行生产,倒不如的把精力放在伴生矿上面。中国材料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进展,一方面是一体机的功效实在是太过逆天了,另外一方面,跟杨元钊先知先觉的介入了稀土领域有关系。
稀土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在整个世界上,中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地方,甚至还有不少的独有的,之所以称之为稀土,是因为这部分的元素,在世界之上,相当的稀少,可是大部分的稀土元素,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甚至某些情况之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材料方面,一种材料,如果加入适量的稀土元素,会让这种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材料学没办法直接突破的时候,加入了稀土材料的冶金产业,成为材料学必然的选择,因为他而出现,不少新材料产生,对于军事和动力领域,都有巨大的作用。
杨元钊的出现,中国不会重蹈覆辙,不会把这么重要的物资,出口换取微不足道的外汇,甚至会提前开发这个领域,当然了,中国稀土的两大产地,白云鄂博和江西,都已经开始控制,甚至把以往伴生在其他矿产之中的稀土,专门单列开发,未来曾经创造辉煌的白云鄂博钢铁集团,会逐步的转型,从单纯的钢铁冶炼,转入到特种钢铁,产能会从极限时候的超过千万吨,降低到最低能够少于150万吨的,可是价值和利润,将会显著提升,新的材料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只是最普通的钢铁,不但会受到价格波动和经济波动的影响,利润率也太少了。
这一组年产650万吨钢铁生产线,就是从白云鄂博拆下来的,在专门的保养工厂之中进行了保养之后,送入到了日本的,会按照目前国际上主流价格8.5成付款,虽然不能说大赚特赚,却因为战争的来临钢铁和钢铁制造已经升了相当的幅度,也算是不错的回收处理吧,最起码比未来淘汰之后,卖废铁强的多。
钢铁,水泥,砖,这三种,都是建筑的必备材料,未来日本开发阿拉斯加的话,这些物资都必不可少,钢铁企业从设计到建设需要的时间较长,水泥次之,至于烧砖,基本上短平快,一个月甚至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兴建了,只要这三个体系,在阿拉斯加建设完成,未来向阿拉斯加运输的各种基础物资,会降低5成以上,极大的减轻,中国的运力压力,要知道,移民一半以上的人员,并且重建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的资源是极为庞大的,哪怕中国调动了150万吨的运力也不够,虽然未来会逐步的增加,可是中国要运输的地方很多,甚至当美国恢复过来之后,太平洋才是需要重点,到时候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会把夏威夷当做是攻击的重点,真正的大战,会在哪里爆发,阿拉斯加方向,估计只是偏师,最多起到转移视线和混淆视听的作用。(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丧心病狂的移民
从中国到阿拉斯加,顺着库页岛这一圈岛屿过去,并不太远,五千公里以内而已,就跟美国穿越大西洋到英国差不多,沿途还没有什么危险,以最经济的12节的航速,每天十多个小时的话,就是250多公里,也就是25天单趟,50天来回,这样的话,每年不过是7次,对于需求近乎无限的国家建设来说很难,这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最初的阶段,必须要解决掉基础建设方面的问题,毕竟阿拉斯加没有什么基础,工业几乎没有,就跟之前杨元钊没有穿越时候的中国一样,空有无数的资源,却没有把这些资源利用起来的工业。
好在,阿拉斯加就有煤铁矿藏,虽然距离不是那么的近,可是只要兴建了一条临时铁路的话,就可以贯通两者,或者临时修建一个公路也差不多可以,一个650万吨的钢铁项目,对于公路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就如同当年杨元钊在白云鄂博那样,甚至现在的条件,远比当年的好很多。
不过这么一个大型钢铁厂的支援,远远出乎日本的预料之外,要知道,在一战爆发之前,日本的钢铁产量才百万吨左右,连这个的六分之一都不到,现在一下子增多了,哪怕是要付钱的,日本人也非常激动,如果这个钢铁厂兴建之后,日本在钢铁产量上面,可能只是仅次于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上主要强国,甚至在法国之上,在这个时代,钢铁的意义不单单是商品,这是战争的潜力。
日本人投入到中国的阵营之中,早有觉悟的,他们必须要抵挡住美国的攻击之后,才能够彻底的把这一片富饶土地拿在手中,任何事情,都没有那么的简单,这种情况之下,在初期他们必须要依靠中国的支持,可是这个炼钢厂的兴建,代表着他们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军事工业,只要初期抵挡住北美的攻击,把根扎在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一定回事日本的。
大型远洋船队,在日本没有停留多久,日本也非常的清楚,他们的时间不多,必须争分夺秒,中国的远洋商船,抵达日本之前,就通报过情况,日本也早早的为这个做出准备,虽然没有料到,中国会拿出3万吨级的远洋货船,很是引起了一番的骚动,可是原定的计划,依然按部就班的进行。
350万吨的运输量,比之前日本人预料的要高出了一节,在大量民众登船的时候,日本也在征集剩下的人员,这一次,日本准备一次性运过去300万人,其中包括了30万陆军和全套装备,剩下的都是精心选择出来的,有行业精英,政府官员,可是更多的则是大批的贫民。
300万,这个数据太可怕了,中国方面本来以为,可能要很长的时间,可是没有想到,很短时间之中,日本就完成了准备。日本的发展体制,跟中国很不一样,他们对于工人的压榨,是世界闻名的,在中国没有改革纺纱机之前,世界上单锭生产的纪录就是日本人创立,一锭一年生产半包棉纱,几乎是美国和英国的2倍以上,之所以能够有这么高的效果,不是日本人在机械,在纺纱方面很厉害,就是因为日本人压着。
每天15个小时,甚至是18个小时的工作制度,是日本人创立的,换人不停机,日夜不停的纺纱,也是从日本开始的,甚至大量的使用童工和女工,以减少工资支出,也是日本开始的,因此贫富差距极大的,高层的财阀,获得海量的资金,甚至可以在世界领域之中,跟英国这样的棉纱棉布大国竞争,可是底层的工人,却没有办法过上好日子,西方的工业产品,除了军事用途或者是高层需要的,剩下的根本在日本卖不出去,因为没有这个市场和需求。
日本人太穷了,一天十几个小时,夜以继日的工作,却没有足够养活全家的工资,他们之中大部分人连一件体面的衣服都没有,甚至一些能够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在一次次的高强度的工作之中,被变成了衣衫褴褛的的。
可就算是这样的前提下,日本也没有竞争过中国,在中国的挤压之下,哪怕中国使用了日本三百五倍以上的劳动力,可是超过整个世界的生产效率,依然让中国在成本和效率上面,完爆了日本,并且在化工领域拥有着巨大的优势,新式印染布直接打的英国都溃不成军,更别说更弱的日本,分别失去了高端和低端的情况下,日本的支柱产业棉纺织企业面临着岌岌可危局面,大规模的破产,甚至一度影响到了日本的工业布局。日本失去了大量的工业的,面对着绝境的情况下,日本竞争不成来武的,最终丧失了机会,被中国打的溃不成军,最终投降了中国,加入到了中国的阵营之中。
在加入到中国的阵营之中,没有了被灭亡的危险,没收了美国的大量资源,算是临时弥补了日本的亏空,赖掉了一笔庞大的外帐,可以让日本轻装上阵,可是本国的工业还没有恢复,在世界上大打出手的前提下,他们有恶了协约国的,仅有的一点点的订单,也完蛋了的,这代表着什么,代表这失业率的大幅度提升,是人都需要工作,都要有口粮,如果不能创造价值的话,整个日本所需要物资实在是太多了,这也是日本为什么愿意把大量的人力交给中国的原因,在国内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了。
中国当时给出待遇相当的好,只要几百万的劳动力,还有一些专业的人才,每个人每年会给予50美元人头费,吃住都由中国人来管理,这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简直是减压的利器,这部分人,可以解决自身的问题,这几乎占据了他们十分之一的人口,减少了这些,再努力一下,很容易的把事态平息下去,再加上中国拿出了接下来的目标,进攻阿拉斯加,日本在此后,艰难的转型,中国设定了阿拉斯加的方略之后,把战争作为重点,剩下的部分强硬的,被塞入到了军营之中,彻底的解决了问题。
日本的转型很简单,在国内,生产大量跟移民有关的东西,另外一方面,把有一定的经验,又没有工作的人集中起来,选出了首批的人员,一共300多万,这部分人会跟前期的人员一起,做好基础的建设工程,帮助在未来的6个月之中,最少三批的移民,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2000万人,甚至是3000万人,这样的移民,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陆地靠近,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更别说是走海上,中国提供了足够的运力,足以帮助日本运送更多的人员,当然了,日本人也相当的狠,基本上每个人携带随身的物品,一个狭小的船舱,最少挤进去十几个人,从上倒下,都布满了,甚至还有吊床,当时中国是颇有微词的,按照中国的标准,万吨级的轮船,用于移民的话,也就是一个人等于3吨左右,一人一吨,有些丧心病狂了,虽然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多100公斤的平均值,加上随身携带的物品,也不会超过150公斤,这样一万个人,最多也就是1500吨而已,可惜人所占据的空间,远比的货物占据的空间要大,不可能一个人一个人的堆着,必须要保证在船上有足够的空间,最少人要活动起来,这样平均的空间也就多了。
日本却不一样,几乎把所有能够塞人的地方,都给塞进去人了,虽然中国警告过日本人,跨海运输,对于这些人的要求较高,这样可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却被的拒绝了,因为日本清晰的表明,又不是寒冷的冬天,在一系列的岛屿上面,暂时的拥有各种各样的停靠点,一天又不是24小时行动,大不了先在房间之中不出来好了,只要能够下船休息,这么短时间之中,是可以接受。
日本人隐含的意思,中国看懂了,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之中,运送更多的人员,从一定意义上面,死一些也没问题的,这是中国极力避免的,好在不是一个认知之中,中国也不能为的日本做决定,就这样的,300多万人,挤进了350万吨的是商船队,当船队依次离开的时候,甲板上,所有能够站人的地方,都挤满了人。
不过中国对于他们之中的大部分能够抵达阿拉斯加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毕竟只有不到4000公里的航程,真的有些问题,还可以通过阿留申群岛进行疏散,可以用接力的方法,把,人员一点点的运送到阿拉斯加之上。
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强大的挑战,不过在知道了日本要运送这么多之后,中国做了一定的准备,即便有一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控制到相当的程度之下,就这样,在双方整合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员集中到了船上,然后,基本上以两三艘为一个小组,只要人满了就出发,不必等待集团一起出行。(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移民抵达
一组有一组的船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然后离开了日本海域,庞大的船队,相对于浩瀚的太平洋来说,完全不能相比的,好在,这一路,是熟悉的路线,每一个小组,都会安排一个走过这段路程的老船长,相对而言,还比较的平稳。
在背地里,中国做了相当多的努力,300万人的一次性横渡,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甚至在刚刚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的时候,中国方面的高层会相当的吃惊,这是难以想象的太平洋横渡,连中国在极限的时候,也没有一次性运送这么多,要想平稳的,安全的把这么多人送过去,这需要多方面的准备。
好在,从日本到阿拉斯加,一系列的岛链,中国派出了一些快速商船,在上面准备了一部分的物资,特别还多准备了一些药品,以防备不必要的损失,在日本高层看来,日本人不值钱,可是中国还是希望日本的力量强一点,在人口上面,日本跟美国比起来,不占据优势,如果不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日本的实力,说不定,他们会被美国人打败。
就跟目前支持德国一样,中国真的对德国有多少好感,那真的没有很多,跟德国联合,不过是处于利益的,没错,身份越高,责任越大,现在的杨元钊,已经不太可能因为个人好恶来决定将来的发展,就本心而言,他并不愿意给日本机会,可是日本在最恰当的时候,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杨元钊的地位,当然可以拒绝这个选择,让日本付出代价,可是最终,还是现实和利益说服了他,甚至在他看来,他彻底的改变了日本的历史,让日本从一个亚洲国家,变成了一个横跨美洲亚洲的国家,这对于日本而言,未必是好事情。
北美从美国一家独大,变成了日本插足,日本的实力比起美国,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是阿拉斯加的地利优势,加上中国支援的海上力量,还真的能够跟美国在北美对上一对,如果日本达成了这个要求的话,支援他们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日本高层很是随便的丢了300万人过来,中国却相当的重视,本身已经在建设的被太平洋岛屿,被提前了,并且在岛屿上面做好了准备,大量单兵的战术干粮,还有野战餐包,被送到了各个岛上,甚至还抽调了部分的医院和医生,算是提前建设这些岛屿。
除了必要的准备之外,在航行上面,也做出了调整,航速上也提升了,原来,船队是准备用经济航速的,按照的经济的一小时12节的速度,每天12个小时大概是250公里左右,这样超过5000海里的航程,再加上中间会停留或者耽误的时间,快30天到达,这也是比较正常的。
可是这一次,船队的速度提升到了15节,别看多了3节的速度,一天12小时,就能够增加60公里以上,这几乎让前往阿拉斯加的时间,节约了五分之一,最关键的是,通过精确的控制,每天航行的时间也增加了2个小时,这也是前期出发的小队建议的,他们在前期的航行之中发现,日本人把船舱挤得太满了,对于船上的人员来说,狭小的空间,即便是加上了一些通风设备,他们也不可能在外面活动,只能够住在狭小的房间之中,这种情况下,每天除了睡觉就还是睡觉了,晚上靠岸的时候,多一点少一点时间,不太明显,比起慢慢的在海上漂,还不如提前的抵达,这样方便他们适应环境。
就这样,少则350公里,多则400公里,并且还没有组团,而是分成了一个个的小队,每隔小队停靠的地点也多是不一样,这样减少了接待的痛苦,这样的艰苦跋涉,在第15天的时候,接触到了阿留申群岛较大的岛屿的,中日双方,在岛屿问题上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像乌纳拉斯卡岛等几个面积较大的岛屿,日本已经开始了先期建设,不过这个建设的结果,最后还是要交给中国的,最多中国进行补偿。
哪怕是中国做出了种种的布置,在这一次15天以上的远航之中,日本的300万人之中,依然死掉800人以上,有接近万人染病,这部分人,无法再继续下去,好在,已经很近了,在乌纳拉斯卡岛留下了7万多人,包括那将近一万的染病的和一些老弱病残,剩下的继续出发,终于在5天之后,只用了20天的时间,横渡了太平洋,把三百多万人送到了阿拉斯加的,而在此之前,中国物资和施工队伍,也早已经抵达了,百废待兴的阿拉斯加,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300万人,只有800人死掉,近万人染病,这对于绝对数量来说,这是一个庞大的数量,可是如果这个数量的分母上面,多了300万这个数字而言,这真的不大。
日本人对于远洋航行,没有一个确切的认知,他们急于在短时间移民足够多的人,甚至在一定意义之下,这个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已经足够他们赌了,更别说只有800人,染病的近万人,在中国的医疗条件之下,绝大多数都会得到较好的治疗。
首批移民,没有想到,他们在合适的时间,享受了一下子中国的医疗条件,特别是乌纳拉斯卡岛上,作为最先被确定的中国在阿留申群岛的战略性岛屿,建设工作早已经开启了,目前码头正在建设之中,首批110栋房屋也已经建设完毕,其中就包括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医院,中国直接抽调了海军的一所综合性的医院,所有的人员都是训练有素的现役军人,在商船队在这里简单的停留的时候,他们迎来了第一批病人。
这部分病人,都是身体底子较弱,在船上,较为恶劣的环境之中,最终引发的病变,其实在船上,已经做过处理,毕竟这是移民,还是中国主导的移民,不是如同几百年前的走私黑奴,那真的是死亡率极高,死了就是死了。商船本身就较为宽敞,通风条件好,饮食上面也相当的到位,一旦出现危险,就会有药物甚至是医生,死掉的800个,基本上都是急病,迅速的变化,没有挽救的机会,这些到了乌纳拉斯卡岛还在病的,算的上都是慢性的,在医院打打点滴,然后修养一阵子的,就可以痊愈了。
整个阿留申群岛,因为中国要走了大部分的缘故,日本人没有在这里过多的停留,差不多放下了20万,这部分也不是在这些岛屿上面定居,日本人不是不知道,阿留申群岛的重要作用,可在肢解了海军之后,日本基本上没有控制岛屿的能力,再说了,日本本身就岛国,在岛屿上面也待够了,还是阿拉斯加好,剩下的280万,基本上都上了阿拉斯加本土接下来,就是如何建设城市,让这些登陆的日本人,可以在阿拉斯加存活下来。
日本在没有登上阿拉斯加的情况之下,不会知道,阿拉斯加拥有如此优越的环境的,可是真正的登上阿拉斯加之后,特别是在夏季的时候,阿拉斯加美丽的风景,让他迷醉,这是一片宝地,就算是美国方面并没有更大规模的开发,阿拉斯加就拥有日本垂涎的资源,日本派出了专家,对于矿产进行了初步的勘探,就发现了很多的矿产,这些都是日本本土绝对看不到的,而且全部都是他们所占据的,本身,今年准备移民800万左右,日本横下心,准备上去1500万,等于足足多了一倍的。
中国对于日本的激进,不置可否,可是在手下,就更加关注了,从某种意义上面所,日本代表着中国在美洲的一个爪牙,这个爪牙不可能快速的产生作用,那就对不起庞大的投入,巨型的舰队,驻扎的每一天,投入都是巨大的,虽然日本付钱了,可是日本如果在这个冬天,死亡太多的话,也不合适。
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之中,明白了人力的重要作用,如何发挥出每一个人的作用,这些人达成合力,才能够一次次的创造奇迹,日本做出了选择,准备在今年,移民1500万,这部分人,当然不能做最简单的工作,一个现代化地区的建设,哪怕是几千万人,从事简单的工作是不可以的,中国要做的,就是把这部分的能动性发挥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短时间之中,让日本在北美拥有强大的根基,战争从来都不是一两场战斗决定的,这个需要长时间的对抗,打的全是经济,是钢铁,是物资。
1...599600601602603...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