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钢铁时代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说实话,之前放弃夏威夷,在美军看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现在看来,简直是主动放弃了防卫圈,有特定的局面,可是如果不是夏威夷放弃的这么的果断,他们就不会在北美这边,遭受挑战,只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有足够的爱军,哪怕给中国天大的胆子,中国也不敢攻击阿拉斯加,夏威夷哪怕有一个小小的舰队,就足以截断他们的后勤线,最少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事实上,还真的不是这样,哪怕美国在太平洋沿岸,有足够的海军,甚至必须要抽调整个中国的海军力量,进行防护的前提下的,中国方面也不会停下来对阿拉斯加的攻击,一方面,阿拉斯加距离日本太近了,从库页岛来说,就更近了,不到3000公里的航程,算上阿留申群岛的话,更加近了的,哪怕是用普通的商船,不需要护航的前提下,冒险的去攻击,都有登陆等可能性,更别说战舰防护了。即便是遭到了美国方面的阻击,大不了就死伤而已,对于中国人而言,日本人没有那么的重要,如果真的死伤一部分达成代价,也可以接受,最多削弱美国少一点,让未来中国跟美国的对战之中,付出更多的手脚而已。(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意外收益
欧洲1916年最大规模的一战,就此结束了,百万级别的损伤,不算史无前例,却也是让人肉疼,协约国都在舔食着伤口,特别是美国,必须要就目前的现状做出选择,此时日本,却是欢欣鼓舞。
跨越太平洋,没有海底光缆的地方,要想通讯并不容易,可是中国向日本展示了无线电,日本才知道,原来他们之前认为的战斗机会,都是中国人故意做出来的,中国可以用无线电,联络任何一个营的军队,怎么可能会给他们机会,再加上中国神奇般的运兵速度,他们所看到的机会,其实不是机会,只是这么一点,日本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现在轮到日本享受这样的好处了,在阿拉斯加,60万的日军,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各自的出击,在无线电的帮助下,做到了令行禁止,无论是分兵还是合围,都轻而易举的做到,无线电普及到联队一级,已经可以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指挥的感觉了,最关键的是,相隔5000多公里,任何的事情都可以得到后方的支持,过了中国的一遍手,却比曾经的有线电报方便太多,不在必须在城市之中,只要是有无线电,都可以通过大型中转,直接跟后方联系,真正做到了最高层指挥到前线,各种各样的方便。
日本在首批移民到达之后,在中国的帮助下,全面的探查阿拉斯加的情况,阿拉斯加的基本资源和矿藏,通过无线电,传输到了东京,一直都在等待着阿拉斯加消息的日本一片欢腾,一个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仅仅是土地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价值,更别说地底下富含着庞大的资源,黄金,白银,贵金属,有色金属,这些都是工业发展的必要资源,还有众多的其他资源,大量的煤炭,庞大的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甚至是可耕种土地,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资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换成现金的。
这些日本人梦寐以求的资源,这么的躺在阿拉斯加的大地上面,这让日本有些惶恐,美国不在意阿拉斯加,是因为,美国本土已经足够富饶了,美国的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的,伴随着美国的强大之后,美国封存了部分的重要资源,只是依靠着从外购买,在关键时刻可以作为储备,支撑工业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之下,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加上北方地区气候条件极为恶劣的阿拉斯加,当然作为最后的选择,购买和开发本国资源,就足以支撑美国的发展,这里完全可以作为战略的储备的。
现在这一片富饶的领土都是日本的了,这对于日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刺激,就如同一个乞丐,突然获得了大量金子一样,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去办了,仅仅是从占领的美国城市,还有矿场,民间搜刮过来的财富,数亿,十几亿的,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根基就在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官方的财产是官方的财产,民间的财产是民间的财产,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
混淆了公私财产,造成的影响可是深远的,阿拉斯加是一个贫瘠之地,只有100多万人,各方面看起来都比较的落后,并不代表这里拥有的财富总量少。这里开启的矿产,工业,都是赚钱的,那些矿主们每一个都是富得流油的,在朱诺,在一些阿拉斯加的大城市,这些把家安在这里,在家里存储大量的财富,直接就被日本人拿到了。
除了矿产之外,还有一个大笔的菜园是美元,高层们带着护卫队离开,最多只能够带走一部分的黄金,可是钞票这玩意,就带不走了,朱诺的美国银行,总共储备了1.7亿美元的美金,加上民间的,整个阿拉斯加最少有10亿美元的现金。
看起来很多的,实际上,每一个人平均连一千都不到,阿拉斯加因为矿产和税务上面的优势,本身就是一个富饶之地,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现金,恐怕美国也没有想到。
在敌人国土上面进行的战争就是这样,占领对方的城市,掠夺对方的财富,德国针对法国就是这样,法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和现金之后,直接让法郎贬值,防止德国在这个方面,侵吞法国的财富,美国不一样,美国之前用租借法案,控制了整个协约国的武器交易的,在各国的债权都是50亿美元以上的,这种情况下,10亿跟上百亿来比较的话,美国人也只能够是无可奈何的吃下了这个恶果。
在夏威夷,储存的美金也不少,美国当时准备的充分,再加上中国的刻意放开,没有阻拦运输财富而去的美国人,在中国看来,夏威夷和关岛这两个岛屿,比美国运走的那些财富多的多,真的要弄到美金的,中国要想花出去,也不容易。
日本顾不得这个,真正算下来的,从日本向阿拉斯加攻击的过程之中,才花费了多少钱,加上了购买中国的机器设备,也不算什么,日本怎么说,也是一个的崛起了十几年的列强,他们在世界各地,都算是有些根基的,10亿美元,这个数字很庞大,真的零散的发出去,也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日本现在什么都缺,买东西,或者换取一些贵重的原料,对于日本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一下子关于这一战的投入,就彻底回收回来了,特别是前方的指挥官发回来的第一手资料,这个阿拉斯加,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的贫瘠的,最少在西南沿海地区,靠近太平洋的这一端,是跟日本差不多的大洋气候,常年的温度都不算太低,即便到了冬天,也不会出现中国东北那种,零下20度以下的极端气候,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日本人来说,提供第一年的粮食,人员足以在哪里生存下来。
粮食的困难么,中国占据了东南亚,本身在全国各地科学种植,哪怕在保证了一定数量的森林的前提下,中国平均土地面积创了新高,在科学的种植和两种的培育上面,中国粮食自给率达到了250%以上,这个比例相当的可怕,也就是一年产的粮食,不但足够自己吃,还足够再吃上一年半以上,粮食不容易保存,可是中国可以借助着大量的方法,把他们储存起来,大部分作为粮食储备的,利用冷库的方法储存起来。
储存起来,粮食也剩余太多,特别是东南亚和西伯利亚都控制下来之后,第一批的粮食生产出来之后,中国已经彻底的解决了粮食问题,最开始几年还储存,后面太多了,不可能再储存下去了,否则全国都建立仓促都不够,一年的储存,两年的储存,三年四年的依然要储存的话,那就麻烦了。
每年生产的粮食会中,一半的粮食用做出口,一半的粮食用于饲料,提升肉类的产出,以保证整个中国的合理的蛋白质和摄入水平,从1910年开始,中国的蛋白质摄入水平一直都在增加,到1916年,已经超过了世世界最高的水准,这个时代的欧洲,依然是贫穷和落后的,他们在科技上面,已经建立了超过3万吨的巨型战列舰了,在基础的民生方面,跟100多年前,没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办法给民众最好的生活,这个时代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日本还可能会纠结,大宗的购买粮食,会不会有足够的金额,欠中国人的钱已经足够多了,继续欠下去,利息什么的,就很成问题,他们必须要考虑到偿还能力上面,用最节约的方法,完成对阿拉斯加的占领,这种情况下,前往的民众的,日子可能会过的苦一点,只要为了大日本的崛起,苦一点没有问题。
现在仅仅是在阿拉斯加的现金收入就高达10亿美元,还有大批黄金,有色金属,铜,钼等贵金属,还有大批的木材资源,这些都是中国需要的,中国商船在运输了移民之后,就把大量的物资给运回去,虽然可能占据的不算多,可是一船船的巨大财富,直接把他们都运回去了,不但偿还了中国方面的借款,反而获得了大量的资金,从中国方面购买大量的的机器设备,仅仅是这一次的收获,就足以完成阿拉斯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一半左右,更别说是粮食了。
粮食是一个重要的资料,没有粮食,一些重体力劳动,就要出问题了,日本高层这边,并不是很在意平民的性命,可是在一定程度上面,如果可以在付出很小的前提下,保住这些民众的姓名的话,对于日本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当然愿意做了。
日本无论物资,还是金钱,都相当的充沛,中国愿意收美金的话,就给中国美金,不愿意收的话,就给各种的基础资料,这是谁都愿意收的,日本经过了简单的斡旋,终于,在中国答应提供资源和粮食的时候,甚至连阿拉斯加前期建设的投入,都可以通过债券或者借款,提供给日本,这下子,日本爆发了难以想象的疯狂,为了建立阿拉斯加,付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立足阿拉斯加
日本对于土地的渴望,已经刻入到了骨子里面,不是日本的国民,永远不会明白,日本所处的状况,那种随时随地处于危险之中的状态,某种意义上面说,日本对土地的渴望,是畸形的,是远超过人们想象的疯狂的,不但是日本人的因素,还是日本国土本身的原因,日本所处的位置的结果,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一个岛国,还不是英伦三岛那样,比较稳定,距离大陆比较近的岛屿,日本距离大陆的距离,不能算是远,也不能算是近,在适中的位置,不然的话,当年的蒙古早就征服日本了。
位置不是一个关键问题,日本所处的环境才是最关键的,身处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交界地,面积较小,自然条件还相当的恶劣,火山爆发,地震,这些自然灾害一直都是日本人耳熟能详的,相反,距离大陆近在咫尺的英伦三岛,就如同是大陆的一部分一样,没有太多的自然灾害,地质环境相当的稳定,也让英国自始至终,都没有把目光放在欧洲大陆上面的根本原因,后来英国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海权也是如此,他们没有吧目光放在陆地上。
从30年战争,更加久远的英西大海战,英国人获得霸权开始,英国或许对于海外殖民地有一定的重视,可是对于欧洲大陆,从来都是分化瓦解,没有占据任何的一份的土地。
这个原因不能够说是绝对的,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也能够说得通,英国占据了海外辽阔的殖民地,也就不需要在欧洲大陆上面占据一片领土,能够在欧洲大陆上面,占据任何一片领土的,都不是弱国,英国跟他们任何一个国家对上,全力以赴的前提下,都可以战胜,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不是投入能够比的,一定程度之下,说不定英国就会吃大亏。
英国人相对稳定的土地情节,在日本这边,就翻了一个过,在日本人的心中,从来都有一个大陆梦,他们希望获得太阳照射下的合法的土地,这个土地是属于他们的就可以了,为了这个,他们愿意付出任何的代价,他们所处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在日本的过去之中,无数的诗词都表现了这一点,地震,火山爆发,真如同夏花一样的短暂,这就是大多数日本人心中的想法,哪怕是一片穷山恶水,只要是没有地质灾害,也是一片乐土。
现在,机会就在前面,如果阿拉斯加还是一个贫瘠之地,一个没有多少自然资源的地方,或许不会这么的上心,可是目前的状态之下,阿拉斯加是一片富饶之地,能够合理的开发的话,将会成为日本腾飞的翅膀,这种情况下能够多保留一部分的民力,就多保留一部分的民力,这是最基本的力量,可以让日本在阿拉斯加发展的更好。
在日本看来,这是一片希望之地,只要经营好这一片土地,对于日本而言,不亚于涅槃重生的,说的再多,只是纸面上的东西,现在,才是真正的,拥有吸引力的东西,一个个摆在纸面上的,铁矿石的远景储量,铜矿的远景储量,石油的远景储量,还有其他的有色金属矿藏,甚至包括了木材资源,渔业资源,这些基础的额资源。
特别是木材资源和渔业资源,这两者,本来也是日本方面的优势,为了保护林业资源,已经超过10年,日本没有砍伐过树木了,可是日本传统房间,木质纸糊的结构,这需要大量的木材,过去日本为了保护本国的环境,更多的是购买国外的产品,现在终于不需要了,以阿拉斯加的木材资源,即便现在,破坏性的看法,也需要20年,甚至是30年才能够砍伐完毕,更何况现在的保护性开发,每年开采多少的木材,就种植多少的木材作为补充。
日本来说,只要经营好这么一片土地,日本将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在阿拉斯加获得,甚至有些情况之下,比较偏激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拿大来获得,只要日本能够越过国境线,入侵到加拿大的领土。
这一点对于日本而言,并不困难,日本走上阿拉斯加已经超过了2个月的时间,如果加拿大,或者是美国方面,能够反击的话,早就过来反击了,现在,恰恰是他们没有反击,这代表着什么,要么代表着加拿大和美国,对于这一部分的矿产,没有想象的那么的在意,或者代表着他们几乎无力顾忌这一片。,
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者,都代表着美国或者加拿大,对于阿拉斯加的实际控权的崩坏,无论结果是哪个,对于日本来说都是好消息。
日本最多只能够在美国勘探出阿拉斯加的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分析,进行的分析汇总,现在,朱诺已经到手,整个阿拉斯加,没有任何一个属于美国的力量,这种情况之下的,日本可以全方位的勘探了整个阿拉斯加,对阿拉斯加的矿产情况,有了一个直观性的认识了,把一些数据给了中国,依托着中国,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计划,一个发展整个阿拉斯加的发展方向的,从重工业,到的轻工业,甚至是整个城市的布置,都在其中,这其中,中国介入的比较深入,一些不影响到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项目,都被中国拿到了阿拉斯加,这部分对于中国而言,不能够算是最顶尖的科技,可是对于日本而言,有些东西连想过都没有想过,如果这一批矿产和工业落地的话,日本的发展将会跟现在完全不同,会快速的强大起来。
中国也没有想到,日本在阿拉斯加会收获这么多,不提矿产资源,不提原材料,只是现金的收入就这么大,10亿美元,在世界上来说,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让人侧目的收益,哪怕中国也一样,中国在各方面的收益很多,并不代表中国可以把10亿不放在眼里,在之前,有过评估,阿拉斯加也就是三五亿的原材料,可是中国忽视了现金,更忽视了属于民众的财富,这些财富聚集在一起,也是一笔庞大的财富。
哪怕如此,知道了日本收益丰厚,最终,中国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定程度上面,中国跟日本之间的协议,是双方认可,另外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日本能够获得这么庞大的财富,对于日本而言,还是一个好事情,日本太弱了,别说是跟中国相比,跟美国,跟德国相比,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也是中国放心的利用日本来牵制美国的根本原因,只要日本不能够在全方面上面,超过美国和英国,中国都有反制措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中国支持日本,还可以对美国起到相当的消耗作用。
在目前看来,日本人做的还可以,加入到了中国的体系之中,他们对于中国的工业体质,适应性相当的快,中国开始向日本逐步的展现了他的工业实力,日本一直认为,英美,是世界上最高的科技,无论是机器设备,还是其他方面,可是现在,当中国展现了力量之后,他们才发现,中国制造为什么能够风靡世界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已经悄无声息的超过了世界的最先进水平。
为什么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而且产品远销整个世界,哪怕刚刚发展起来,但是就目前他们接触的,这种工业效率,这种生产情况,绝对称之为强大的,在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国都有远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面,不到那在于传统的茶叶,丝绸和药物,其他的基础产品也是一样的,以前,在没有接触到中国的生产力的前提下,只是凭借着主观的臆想的,推算出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成本,现在看来,简直是空想,有些工业的高度,不实际的来看一看,真的无法判断。
中国既然为日本放开了这些工业,只要日本有足够的资金,不断的引用的前提下,只要用2-3年时间,在阿拉斯加稳定下前提下,任何人也不可能把日本赶走,这也是中国支持日本的基础,只要日本在阿拉斯加站稳脚跟,日本将会成为美国的噩梦。
这不同于之前的东北,阿拉斯加的人口才一百多万,现在绝大多数都被弄到了中国,这是一片毫无人烟,却充满了各种城市和定居点的地盘,是日本的最佳选择,也是抵挡美国人最好的选择。
主观能动性,永远都比被动的强大的多,日本或许之前是在中国的要求下,或许有吸引,却不会太强,毕竟,阿拉斯加是一片位于北极圈附近的不毛之地,虽然庞大,可是美国都没有在这里进行多少发展的,中国可能只是画一张大饼。
这张饼,不是所谓胡说八道的,是真正的实现的,虽然要保护这一张饼需要时间,美国不会坐视阿拉斯加的失去,他们几乎必然的会为阿拉斯加的失去做出反应,或者支援加拿大作战,或者美国亲自的派出人员前来作战,可是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日本是阿拉斯加的外来户,无论日本做了什么,用什么作为交换,美国都不会妥协,美日之间在阿拉斯加,在整个北美之间的矛盾,不是以一点点的小恩小惠所能够收买的,只要日本能够在阿拉斯加立足,美日之间就必然有一战,而且是巨大的,牵动整个人世界的大战。(未完待续。)




钢铁时代 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大规模建设
日本人非常清醒,这是一个真正的机会,无论是攻击阿拉斯加,还是现在立足阿拉斯加,中国也是在尽力的帮助他们,最起码现在是真心对他们的,这种情况之下,可能是日本唯一有可能获得大陆上的土地的机会,还是阿拉斯加这么一个富饶和庞大的土地,甚至一定程度上,只是阿拉斯加的话,还没什么,100多万平方公里,除了南方一点,还有太平洋沿岸的,是不错的地方之外,从靠近到大陆内部,靠近北冰洋的地方,条件太过恶劣,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城市的,甚至全美最高的20座山,有17座在阿拉斯加,高原之州也算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外号。
在中国给日本画出的路线图上,还有一片更加庞大的领土,阿拉斯加跟加拿大接壤,一个99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加拿大,只有日本五分之一的人口,这简直是天上赐予的,如果日本能够拿下这里,加拿大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加庞大的国土,那样的话,最少在的百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之中,日本将不会缺乏土地的,国民再也不可能在贫瘠和山地上面耕种了,阳光下的土地,绝对是举世瞩目的。
这个世界上,不同于大航海时代初期,除了已经被开发的相当到位的欧亚大陆,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处女地,有时候有一条船,在一个小岛上面,放上国旗,做好航海记录,就可以确定一个岛屿,甚至是一片大陆的归属,这个世界已经发展到了目前的状态了,世界的格局已经被瓜分殆尽了,哪怕是之前,想要加入到中国体系的日本,也只是想在中国的支持下,在中亚,或者非洲发展。
阿拉斯加如同一个明灯,照亮了日本前进的道路,北美大陆总面积超过2400万平方公里,被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瓜分,可在日本看来,除了强大的美国之外,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没有这个实力拥有这片土地,既然被中国推到了这个位置,他们首先就稳定住阿拉斯加,有机会的话,一定会逐步的蚕食的加拿大的领土,一个大国,必然是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庞大的领土,而领土则是人口的基础,有了足够多的领土,才能够养活足够的人,日本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岛国,6000万已经是极限了,再发展就必然会触碰土地这个天花板,所以走出去是必然的。
有这样的清醒的认识,日本为此,付出了最大的努力,这种自发性的努力,让日本用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调集能力和速度,向阿拉斯加转运人员,精锐的部队,还有经过挑选出来的国民,分别跟随者的中国的商船,开始了远程前途,对于任何时代来说,迁移是最悲惨的,曾经的美国黑人奴隶,死上九成都不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有充足的经验,无论是在包头起步的阶段,借助着的的西北的吸引吧,把整个中国的民众,都吸引到西北,还是从欧洲运回来几千万的劳工,这些都是成功的迁徙,几乎没有多少的损伤,在杨元钊看来,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工业体前进的基础,任何一个工业体,没有了人的存在,除非能够完全彻底的自动化。
哪怕是后世的21世纪,都没有完全的完成自动化,自动化只是某些高科技工厂,或者说附加值较高的工厂的标准配置,在一些低附加值的,或者说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之中,如果使用自动化,代价之大,将会抹平自动化所获得的收益。
1...606607608609610...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