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寻宝往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渊
我笑着说道:“这位哪咤三太子当年骨肉全消,是太乙真人用莲藕、莲花、莲叶、给他重塑的身体。自那以后,天下的莲花成仙,都奉他为祖。”
“你这件事,”我对赵海南说道:“多半是那个道观里的莲花有了灵性了,这才有了你闺女被迷的那件事。”
“那,那个纸条是怎么回事?”赵海南听到这里,还在纳闷儿地向我问道。
我拿起筷子来,夹了一筷子羊肉放进火锅里,笑着对他说道:“那个陈塘关李靖,就是哪咤三太子他爹!”
“啊!”我这句话一出,赵海南和刘墨林两个人,同时就是恍然大悟!
“原来就因为有了这张纸条,所以那个莲花妖,就是打死也不敢在李靖的面前作祟!”只见赵海南一个劲的叹服,一脸感叹的表情说道:
“这真是忙的不会,会的不忙!这件事儿,我都瞎琢磨两年了!没想到让你这一句话,就给说的那么明白!”
“果然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赵海南摇晃着头,不住地在那里击节赞叹。
有了这段插曲以后,酒桌上的氛围,顿时又热烈了许多。我们几个人在这里推杯换盏吃的羊肉。等又喝了两杯之后,我问起了赵海南,平时都研究些什么。
“他呀!”刘墨林咽下嘴里的菜,指着赵海南对我说道:“东北民俗专家!”
“旧社会的时候,东北的胡子、小商贩、走江湖卖艺的,他就爱研究这东西!”刘墨林说道:“要是让他逮着个农村的老头老太太,他能跟人家聊上半天!”
“就是爱好!爱好!”赵海南听刘墨林这么一说,立刻谦逊地摆了摆手。
“哦?”我听刘墨林这么一说,顿时心里就是一动!
“赵哥!”我笑着对赵海南说的:“这回,该您给我传道解惑了!我还真有事想要请教你!”
“啥请教不请教的!”赵海南摆了摆手:“有啥事你就问,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既然赵哥您是研究东北民俗的,”我放下了酒杯,对赵海南问道:“那您知道“憋宝的”是怎么回事吗?”
“你说这个?那你还真问对人了!”只见赵海南笑着对我说道:“我还真下力气,研究过这个行当!”
“太好了!”我高兴的说道:“赶紧给我讲讲!赵哥,这憋宝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好!听我从头跟你说!”只见赵海南放下了筷子,抽出了一颗烟点着了,慢慢的说了起来。
如今我问到了赵海南的研究范围里面的事,却是正好搔到了他的痒处。看他这一本正经的样,我就知道这个赵哥,一定对“憋宝”这个行当,有过深入的研究。
要不然像他这样的人,谈起导弹飞机大炮机枪什么的,那自然是满嘴跑火车,想都不想的瞎说一气。
但是,只要一说起他们研过的学术,那他们的态度,就会立马谨慎认真起来,就一个字都不愿意说错!
我看赵海南现在,就是这样的态度!
只听赵海南对我说道:
“咱们东北大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说到宝贝,那从来都是大大的有哇!”
“不过,满清入关做了中原之主以后。他们就在关内关外之间,设下了一条“柳条边”禁止汉人进入。实际上他们这么干,就是为了保存他们大清的根基和退路。”
“所以,无论是从自然生态、民族结构和民风民俗方面。他们都不愿意让汉族文化在这里生息繁衍。”
只见赵海南说道:“所以清朝几百年来,整个东三省就像一个巨大的生态自然保护区,汉人一步不敢进入。这,就造成了一个怪现象!”
赵海南用筷子敲了一下桌子,向我神秘的说道:“所以在清朝的几百年,中原大地上,奇人异士数不胜数,认识宝贝的人,简直比宝贝还多!”
“而在东北这块地方,奇珍异宝却是随处可见!”
“可是!”就见赵海南正色说道:“就因为有了这道柳条边,这宝贝、和认识宝贝的人,他们俩就是碰不到一块!”
东北寻宝往事 第138章:观天、相地、踩龙、盘口
这个赵海南不愧是研究学问的,说起事情来头头是道。我一看他的架势就知道,这个人真是下力气研究过憋宝这件事的。
只见赵海南不慌不忙的说道:
“在清朝末年,朝廷被各国列强打得一塌糊涂,根本无力顾及东北。所以向东北来的移民,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到了民国初年,这人口流动,就渐渐的到了高峰。”
“那个时候河北山东活不下去的农民、没有地产的佃户都往这边来,等他们逃到东北来了以后,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这一大片黑土地啊!”只见赵海南自豪的说道:“那真是抓一把都能攥出油来!”
“这些人拖儿带女的跑到这里,身上能带着一口铁锅的就算不错了。等他们到了东北,弄个干打垒,刨个地窨子,就在这扎下了根儿。在东北这地方只要肯干活,那还有个吃不饱的?”
“这些人挑一块平地,烧个荒就开始种地。平时农忙的时候种粮食,等闲下来以后,采蘑菇、摘木耳当山货卖。什么猴头菇、哈士蟆之类的山珍遍地都是。要是有点儿本事的。下网捕飞龙(一种鸟类、是东北山珍之最)、套子套狐狸,那可都是值钱的玩意儿!”
赵海南说道:“于是那些憋宝的人,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也来到了东北。”
“话说憋宝这个行当,他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内。”只见赵海南笑者说道:
“这个行当,学名叫做“憋宝相灵”,实际上就是靠获得宝物为生。如今在外国有个词,形容起这个行当来非常的贴切,叫做“宝物猎人”。
“这些人把宝物分为三类,叫做:“天灵、地宝、阴阳财!”
我一边听赵海南说着,一边用心记下来,抽空回头看了大江和黄九如他们两个一眼。只见这两个人都放下了筷子,也都听得聚会神。
只听赵海南说道:“这个“天灵”在他们这个行当里面,就指的是活物、或者是由活的东西带来的财宝。”
“比如说结成灵珠的蟒蛇、蜈蚣。奇异的鸟类、虫子什么的。这些东西有的能够当做灵药,用来延年益寿或者给人治病。有的是有一些特殊的用途,比如说虫子身上的奇毒之类的。”
“啥?蜈蚣还能结成灵丹?”听到这里的时候,大江在一边不由得开口,向赵海南问道。
我听见大江的疑问,连忙拉了他一把向他说道:“这天下除了蚌类可以结出宝珠,还有其他的动物也可以,除了蟒蛇、蜈蚣以外,蜥蜴类的,包括鳄鱼都可以结珠。甚至还包括犀牛,有名的通天犀和辟寒犀,都可以在角里面结出珠子来。”
“叶老弟说的没错!”赵海南听我说到这里,他点了点头说道:“还有的憋宝人,专门捕猎天鹅,也是为了宝珠。”
“想不到吧?”赵海南微微得意的笑道:“天鹅也有珠子!不过不是它自己结的。那是因为那些天鹅以河蚌为食,吃得多了,他们的嗉囊里面,就会积存下来不少的淡水珍珠。”
“刚才我说的这是天灵,”赵海南又接着说道:“这第二样,就是“地宝。”
“这“地宝”就是山上的黄金宝石,还有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咱们东北人迹罕至,那时候完全没有被人开发过,有很多地方甚至都没有人去过。这些东西简直是太多了!”
“比如说最典型的地宝,就是人参。”赵海南说道:“野生人参的价格,从古代那时候开始,就高得吓人!”
“咱这东北的人参资源,啧啧啧!”只见赵海南砸着舌头说道:“咱们举个例子说吧。药材行有一句俗语,叫七两为参、八两为宝。意思就是说人参一过了八两这个界限,那就是宝物了!”
“知道张作霖大帅送给袁世凯大总统的人参有多大吗?”赵海南卖了个关子,向我们笑着说道:“一支人参,就是一斤二两!这个历史上都有记载,辽宁锦州虹螺岘出的!”
赵海南说道:“刚才说的这是地宝,然后,除了这“天材地宝”以外,还有个“阴阳财”。
“这个“阴阳财”就是地下的墓穴和和埋藏的宝藏了!”
赵海南说道:“在和北宋同时的辽金时代,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从南方大量掠夺着金银财宝,由于当时的厚葬风俗,这些财宝很多都被埋到了地下。”
“就光是靖康二年,完颜宗望掠走宋徽宗的那一次,光是金、银、珠宝、法物、礼器、乐器、文物、图书等珍宝。这孙子就从中原带走了数百辆牛车的宝贝!
“所以啊,”赵海南笑着对我说道:“这天材、地宝、阴阳财,就是憋宝的这些人主要的目标。”
只见赵海南逮着个空,夹了一筷子菜放到嘴里,然后接着说道:“要说起这些宝物猎人憋宝的手段,也分为几种。”
只见赵海南扳着手指,对我接着讲道:“叫做“观天、相地、踩龙、盘口”。
所谓“观天”就是望气,也就是中原所说的“望气之术”。
“因为凡是奇珍异宝,都有珠光宝气,一般人当然是看不见的,可是这些憋宝的人,就有的人能够看得出来。”
“至于相地,就是观看山川地势,从中可以得到关于宝物的线索。这个我一会儿详细跟你说。”
赵海南接着说道:“至于踩龙,那就是阴阳风水的学问,和寻龙点穴是一个意思。咱们中国从古至今,风水之学一脉相承。古代的人和现在的人学得都是一样的风水之术。所以凡是藏风聚水、风水俱佳的地方,一定会有大墓存在。”
“而盘口,则是和本地人的问答技术。憋宝的人通过询问当地的居民,通过一些异常的现象,这些人可以轻松的判断出宝物的位置和特点。”
赵海南笑着说道:“当然,为了不引起当地居民和官府的怀疑。掩饰和伪装身份的这种谈话技巧,也是属于这“盘口”这里面的。”
“基本上就是这些情况了!”赵海南对我说道:“这些憋宝的人有的是单人独行,有的是两三个相互配合,当然也有大的团伙。于是东北的这些珍宝,就被这些憋宝的人,像流水一样给弄走了!”
“听你这一说,那这些憋宝的人,那不是很赚钱?”刘墨林听到这里,笑着对赵海南问道。
“你别光看人家赚钱,干这个的风险也大呀!”赵海南对刘墨林说道:“当时东北是啥情况,你知道不?”
“对于这些憋宝人来说,那死亡率是相当的高!”赵海南说道:“首先第一条,就是当时东北,治安非常不好!”
“在日俄战争以后,溃退的沙俄军队在东北留下了无数的武器,造成了东北到处都是土匪的局面。”
“什么胡子、红眼儿、大耳朵、棒子队、各种类型的土匪,那是密密麻麻,不计其数!这还不算!”
赵海南接着说道:“除了这个以外,当时的咱们这儿自然环境也很恶劣。大家都说东北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用这个顺口溜来形容咱们这儿的物产丰富,生态环境好。”
“可是,你知道不知道,”只见赵海南正色说道:“这话要是反过来说的话,要是你拿棒子都能打的着狍子,那附近的野狼得有多少?”
“再加上老林子里面的蚊子,有多大个你知道不?号称三个蚊子就能炒成一盘菜!”你能想象这些宝物猎人,在深山老林里面,孤身一人时候的情景吗?那是那么好过的?”
“还有,”赵海南接着说道:“咱们从古至今都有一个说法,凡是珍惜的宝物,那都有灵物来护持。一般宝物的旁边,少不了有什么猛兽毒蛇之类的东西保护着它。那些憋宝的人死在这上面的,那真是海了去了!”
赵海南说道:“所以你看着那些憋宝的人,虽然只要是成功了一回,那就是腰缠万贯,富贵终身。可是你没看见有的人时运不济,空有一身本事却找不到宝贝。有的人白白的死在乱兵土匪的手里,也有的,就死在宝物的面前!”
“所以啊,”赵海南最后说道:“这是一个对专业水平要求相当高,死亡率也是极高,同时获也特别巨大的职业!”
东北寻宝往事 第139章:百里香、千尺雪、万年粮
“所以啊,”赵海南最后说道:“这是一个对专业水平要求相当高,死亡率也是极高,同时获也特别巨大的职业!”
“给你们举个例子吧,”说到这里,只见赵海南想了一想,向着我们几个说道:
“话说,在满洲国的那时候,有一个村子里面,有一天来了个算命的。”
“这个算命的岁数挺大,是一个盲人,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给他领道。”
当赵海南说到这里时,我就看见大江和黄九如他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回头看了我一眼。这一说起拉瞎子算命的小孩儿,这两个人居然不约而同的想到我身上来了!
“没听人家赵哥说,是满洲国的事吗?”我咬着牙,没好气儿地横了他们两个人一眼说道。
只见赵海南接着说道:“等这个瞎子到了这个村子里以后,这就开始给各家各户算命。可是当他们爷两个,走街串巷的到了下午时分。猛然间这个小孩就得了急病,肚子疼得满地打滚!”
“这个瞎子没办法,只好一边找大夫,一边儿在村头的破土地庙里安顿了下来。”
赵海南说道:“就这样过了两天以后,这土地庙里住的这爷孙两个,忽然就消失了!”
“后来,在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当地的村民找到了那个小孩的尸体,这孩子浑身青紫,明显是中毒死的。”
“那,那个老头呢?”我连忙向着赵海南问道。
“那个老头也死了!”赵海南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村附近有一座铁路桥,那个老头走到桥上的时候,终于支持不住,也毒发死在了桥上。”
“当时那个桥上,有几个负责守桥的日本兵。在移动那个老头的尸体的时候,发现他怀里有一块这么大个的天然黄金。足有九公斤多的一块!”
说到这里,只见赵海南用手笔划了一下那个金块的大小。
“这件事情,奇就奇在,”赵海南兴致勃勃的说道:“这块天然黄金,正好是一个小马驹的形状,头尾俱全、神态生动、非常的传神!”
说到这里,只见赵海南叹了口气说道:“这个是真事儿,这块天然黄金,现在还在日本的京都博物馆里放着呢!”
“后来,当地的村民们说,这爷俩十有八九,是在憋这个金马驹子的时候,被毒虫给咬了,这才在这里双双毙命。”
“你就说,干这行的风险有多大吧!”赵海南摇着头,一脸感叹地说道。
听赵海南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当年我父亲干的这一行,竟然是这么离奇,同时又这么艰难!
“叫你这么一说,这也太危险了!”刘墨林皱着眉头说道:“这不是玩命吗?”
“也不全都是这样。”赵海南摇摇头说道:“一般来说,死的那些都是学艺不、胆儿大技术差的那种。实际上这个行当里面的高人,都是艺高人胆大。就是常年在东北大地上讨生活,也什么事都没有的。”
“这些憋宝的人,一般身上都带着三件宝贝。”赵海南说道:
“这三件宝,一件叫做“百里香”,是由各种奇药熬成的药膏。抹在身上蚊子不叮、臭虫不咬,是专门为了驱虫用的。”
“这第二样,叫做“千尺雪”,这东西点燃了以后,所有的走兽都不敢靠近。”
“还有一种,叫做“万年粮”,是用压得紧紧的干蘑菇做成的。”
赵海南说道:“这万年粮,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压缩饼干,营养丰富,重量轻,体积小,多长的时间也放不坏。这些憋宝的人在荒郊野外没吃的时候,就用这个充饥。”
“那个千尺雪是怎么回事儿?”大江听到这里,向着赵海南好奇的问道。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赵海南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冒出来的烟,居然能让所有的野兽都不敢靠近。”
就在这时候,就见一边的黄九如“噗嗤!”笑了一下,开口说道:“这有什么神秘的?”
只见黄九如笑着说道:“我估计这什么千尺雪,十有八九,不是人熊就是东北虎的粪便!”
“这些动物,它们的领地意识是很强的。”黄九如笑着说道:“每次巡视领地的时候,它们都会在自己领地的边缘,用气味来做记号,让它的对手不敢进入。”
黄九如说道:“对于人来说,那可能就只是一小块粪便、几滴尿液而已。但是对某些动物来说,那可就是一块威风凛凛的界碑!”
“这个妹子说的对呀!”赵海南听到这里,猛然间一拍大腿!
只见这位赵先生,一脸佩服的向黄九如说道:“我一直把这事儿,想的太神秘、太复杂了!原来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心中暗笑。
要说起东北这疙瘩动物的习性来,谁还能厉害得过黄九如?人家就是动物!
在我听到赵海南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想道:根据他所说的这些内容,我觉得我死在山洞中的父亲,应该算是憋宝这个行当里,比较厉害的顶尖人物了吧!
毕竟,你看他寻找到的这件宝物“血灵子”。那可是比什么珍珠和金马驹子之类的东西,要有档次的多了!
我沉吟了一会儿,对赵海南说道:“按照你说的,赵哥,这些憋宝的人里,也分成三六九等。”
“在这最低档的里面,就是什么采参客、淘金帮,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类型。那么高档的呢?”我向着赵海南问道:“赵哥,你知道有什么关于这行业里面,顶尖人物的故事吗?”
“要是按照你这么说的话,”赵海南听我这么说以后,向我回答道:“这些憋宝的人里面,一共可以分为两种。”
赵海南说道:这第一种呢,咱们姑且把它叫做“技术流”。
“我刚才跟你说的观天、相地、踩龙、盘口里面,除了观天以外,相地、踩龙、盘口,都应该算是这种技术流。”
“其实这个相地,说穿了一点都不复杂。”赵海南说道:“比如说,有一个会“相地”的人。他登上高处向下一望,发现在大片的庄稼地里,有一块儿的庄稼的长势,比别的地方要差。”
“这样的事,当地人并不会注意。甚至就耕种这块地的农民,也不会注意这件事。可是这个憋宝的人,发现这块长势不好的地面,正好是一个长方形!”
“那就说明…”赵海南挑了挑眉毛,兴奋地说道:“就在这块地的地底下,有一个墓室!”
“这座墓室的砖石结构和封闭的空间,阻隔了地下水脉。这就使得这块地的庄稼,长势都受到了影响。”
“更有甚者,这个会相地之术的憋宝人,甚至还会据此发现墓道,确的找到进入这个墓室的入口!”
赵海南笑着对我说道:“这个,就是“相地之术”其中的奥妙之一了。”
这个时候,只听大江在一边向着赵海南问道:“那这个憋宝的人,在发现了古墓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当地的农民也不可能让他去挖啊?”
“这就是行业里面的“盘口”技术了。赵海南笑着说道:“给你讲一个典型的范例,你就明白了。”
话说在东北的一个村子里,有一天下了整整一夜的暴雨。
第二天雨停了之后,这些村民想要出去种地,却发现在庄稼地里,有一棵大树被雷给劈了。
这棵大树有一只大树枝,整个的掉了下来。可是离奇的是,在这个树枝掉下来的茬口上,不是木质的白茬,而是流出了一片殷红的鲜血!
发现这样的怪事,全村人都赶过来围观,大家都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七嘴八舌的说什么的都有。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游方的道士恰好经过这里,看见了这棵被雷劈得鲜血直流的大树。只见这位道士向村民们说道:
在这个树底下有一个妖孽,看来是被天雷给劈死了。
这些村民们听了道士的话,好奇的拿着农具来,就在树底下挖掘。结果没两下,就刨到了一个土洞。
在这个土洞里边儿,有七只老鼠,死在了那里面。
这些老鼠,每一只都比兔子还大,都赶上小狗的体格了!
这些村民们吓得够呛,赶紧问这个道士怎么办,这个道士看了这几只老鼠以后说:这些老鼠,用桑枝柴烧成灰就可以了。
只见这个道士面有忧色的说道:这些老鼠还不打紧,关键的是,洞里的“鼠王”跑了!这家伙逃过了雷劫,等它回来的时候,这鼠王的修为,就会更加的强大。
这位道士忧心忡忡的告诉村民,弄不好这只鼠王回来以后,这附近的三五十里之内,都要遭殃!
东北寻宝往事 第140章:见山知美玉,隔水辨鱼龙
这位道士忧心忡忡的告诉村民,弄不好这只鼠王回来以后,这附近的三五十里之内,都要遭殃!
“然后呢?”大江好奇的问道。
赵海南接着说道:“后来这些村民们,全都求这位道士,帮他们想个办法。
那个道士道:“事到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这棵大树砍掉。在这棵树原本的位置上,建上一个土地庙。”
这样一来,等到这只鼠王回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他的家已经被土地神给占了。量他也不敢跟本地的土地做对!
到了那个时候,这只鼠王没办法,自然就只能到别处安家去了。
这位道士说:这个土地庙小点没关系,哪怕就能站下三四个人就行。他在这三七二十一天之内,会留在这个土地庙里,每日里烧香上供,保证土地庙里有香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