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寻宝往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龙渊
道士会在这里,一直等到鼠王知难而退以后他再离开。
赵海南笑着说道:“就这样,这个村的村民们凑了点儿砖瓦木料,一天内就把这个小土地庙盖了起来。然后这个道士,就在这个庙里面住了二十几天,然后就飘然离去了。
临走的时候,这个道士甚至没有要村民的一个大钱儿。
赵海南说道:“表面上看来,这无疑是一桩奇闻异事。弄不好这些村民们在事隔多年以后。还会感激这个道士。说是什么吕洞宾下界之类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土地庙的掩护下,这块地里面的古墓,已经被盗掘一空了!”
“哦?”刘墨林听了赵海南的话以后,惊讶地问道:“感情你讲了这么半天,这些都是假的呀!”
“可不是!”赵海南笑着说道:“雷雨之夜,村民不可能出门。一两个人用绳子拉断一个大树杈,这有什么稀奇的?至于那树上面的鲜血,随便弄点什么血上去,还不都是一样的?”
“后来出现的那个游方道士,自然就是憋宝的那个人了。”赵海南说道:“那一窝巨大的耗子,其实是用死狐狸人工改造的。”
“那棵树距离古墓的位置很近,道士在土地庙的掩护下,夜里挖土,没两天就能把墓道挖通。”赵海南笑着说道:
“你想想,在这个地方发生了这样的灵异事件,哪个村民吃了豹子胆,敢晚上到这里来查看?”
“更何况,”赵海南笑着说道:“就是在道士行动期间,他挖地道的行为被人发现了,那也没关系!”
“他大可以在地道里面,藏上一只更大的假耗子,就说那个鼠王打着地洞回来了,被他砍死在地洞里面了!有之前的那些事铺垫在那里,这些村民还能不信咋的?”
赵海南说道:“所以就这样,一座大墓被顺利的盗掘,而这些村民,甚至还蒙在鼓里!”
“我去了!”大江惊讶的说道:“这个局,设得真是天衣无缝!亏得这些人,怎么想得出来!”
“刚刚我说的,就是技术流的典型做法。”赵海南说道:“这位道士,把“相地”和“盘口”这两项技术,运用得非常巧妙。”
“这就是技术流的手法了。”赵海南接着说道:“相对于“技术流”的第二种,我觉得应该叫做“异术流”!
“异术流?这怎么讲?”我好奇地问道。
赵海南说道:“我说的这个异术流,这些人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技术和知识这么简单,而是身怀异术的人!”
“身怀异术?”我听赵海南说到这里,不禁一下子想到了陈蒿的“猱婴拳”和我父亲的“观灵火眼”!
只见赵海南继续说道:“我刚刚说的那个观天之术,说实话,能望到珠光宝气,看到宝物发出的光华,那已经不是常人能做到的事情了。”
赵海南说道:“说起身怀异术这件事,我记得曾经在东北有兄弟三个人。在清末的时候一起在这里憋宝,他们跟我一样,都姓赵。”
这三个人,叫赵三财、赵四喜、赵五吉。他们就是属于身怀异术的这种人。
据说这三个人,是一胎所生的孪生三兄弟,他们哥仨的母亲怀他们的时候,正好赶上闹兵乱。为了躲避战乱,他爸带着怀孕的她妈,在一个坟地里躲了一年多。
在这段时间里,他母亲身子不便,整天躲在一个墓室里。而他爸晚上的时候,才敢出去找东西吃。
后来,这哥仨干脆就生在了这个墓室里面。等到兵乱过后,这一家人从墓室里面出来之后,这哥仨都快一周岁了,才算第一次见到阳光。
就因为这段经历,这三财、四喜、五吉三兄弟,人人生就的一双“阴阳眼”。
这阴阳眼,据说可以“见山知美玉,隔水辨鱼龙。”这哥仨就凭这这一手绝活,在咱们东北这里,弄走了无数的宝贝!
“后来呢?这哥仨怎么样了?”刘墨林听到这里,向着赵海南问道。
只见赵海南接着说道:“后来,三财、四喜都在憋宝的时候死了,就剩下一个五吉,带着大批的财宝下了南洋。
在南洋,这小子后来成了数一数二的巨富之家,还给自己改了名字。在南洋说起赵无极赵老太爷,谁不知道?
我听了赵海南的这活,脸上没什么异样,但是心里却有些不屑一顾。
我心道:“什么阴阳眼?还隔水辨鱼龙?还不就是“撞阴”了吗?”
所谓“撞阴”就是被阴气袭体的意思。要是被阴气侵袭了眼睛,这双眼睛自然就能够看见阴灵之类的东西了。
小孩子的眼睛干净,最容易撞阴。这哥三个在墓室里面,被阴气反复侵袭了眼睛。他们的眼睛自然就会对古墓之类的地方非常的敏感。在我想来,显然这就是他们兄弟三个的生财之道了。
就这种程度的阴阳眼,说难听点,就跟“鬼遮眼”以后的后遗症也强不了多少。跟我爸的“观灵火眼”一比,可以说都差到姥姥家去了!就这样的水平,也敢吹这么大的牛?我在心里不以为然的想道。
这些知识,都是《血引尸经》里面的记述,其实我自己也是参悟这本书的时候才知道,不光是人会撞阴,就连物品也会。这些物品,最常见的就是故去的人的遗物。
还有那些能看到鬼魂的灵异照片,其实也是这么来的。如果不是阴气沾染了照相机,也照不出那些鬼魂的照片来。
不过,当我在听到赵海南讲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竟然渐渐开始紧张了起来!
因为赵海南所说的这些人和事,已经开始渐渐的,接近我父亲的那个世界了!
我就觉着,属于我父亲的那个“江湖”,开始随着他的讲述,慢慢的在我的面前,展现了开来!
“赵哥,”我强自镇定的对赵海南问道:“还有关于这类的故事没有?我听你说的这些,可真有意思!”
我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向着:“不知道赵海南心里的这些憋宝人的奇闻异事里面,有没有我父亲的传说?”
“有!”赵海南笑着说道:“你要是爱听,我就再给你讲一个!”
话说,在辽宁的沈阳,那个时候叫奉天…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奉天有一家老字号的药店,叫做大徳堂。
这家药店有一样拿手的绝活,就是专门有一种膏药治冻疮,百治百灵。一来二去,这家店的名声就传开了。
在这家店的门口,吊着一个牌子,差不多有一人高。这个牌子的形状,是一只硕大的耳朵。
因为冻疮多生在耳朵上,所以这家店就用这个做了招牌,也是招揽顾客的意思。
那些来买膏药的人,往往在这里把旧的膏药揭下来,然后在店里买了新的膏药贴在耳朵上。当这些人经过门口的时候,都会开玩笑一样的把揭下来的旧膏药,随手贴在那个悬空的大木头耳朵上。
这一来二去的,几十年下来,那个大耳朵上已经是左一层右一层的,厚厚的贴满了膏药。
有一年冬天,这家药店的老板在清晨开门的时候,发现在他的门前,躺着一个人。
只见这个人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看来,已经死了!
东北寻宝往事 第141章:蜘蛛奇人
有一年冬天,这家药店的老板在清晨开门的时候,发现在他的药店门前的台阶上躺着一个人。
只见这个人身上已经落满了雪花,冻得浑身青紫,看来已经死了!
在自己家的门口发现一个死人,这自然是把这位老板吓得不轻。可是等他过去一看,却发现这个人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这个人居然并没有死透,还有一口气儿,只是冻僵了而已。
老板赶忙让伙计给这个人灌了碗热水,又盖了床棉被捂了一阵,把这个人救了回来。
等到这个年轻人醒过来过后,他说自己是外地人,来奉天城投奔亲戚却没找到。这一阵急火攻心加上身体不适,所以这才晕倒在了这家药店的门口。
这位年轻人身体恢复了以后,自然是对老板千恩万谢,然后这才离开。
过了两天,这个年轻人在附近租了间房子住。然后在这条街的街面儿上,弄了个小摊卖油条。
油条东西,在东北叫炸果子,一般都是早饭的时候吃。所以这个年轻人天不亮就出摊儿,等到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也就了摊,挑着挑子回家了。
这个年轻人还挺仁义,一直没忘了老板的救命之恩。每天早上在药店老板开店的时候,准准儿的都是一份炸果子,用干净的纸包好了,给老板放到店里。
这老板连番推脱也不管用。每天必须如此。所以这一来二去的,老板也就不再拒绝,还时常招呼这个年轻人进来喝茶聊天什么的。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来月,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因为占着别人家门口做生意,被人给骂了一顿,正好被那个药店老板看见了。
这位老板心想帮人帮到底,这小伙子人性也不错。于是就大手一挥,就让这个年轻人自此以后,就把这个炸果子的摊,摆在他的药店门前。
其实也不碍事儿,这位老板琢磨着,反正等到他这个药店开门营业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的摊位,差不多也该拾了。
于是,这个年轻人就开始每天清晨在这个药店门口摆开摊位,张罗生意。等到老板一开门的时候,他就拾摊位回家。
时间一转眼,又过去了半年。
有一天早上,这个药店老板起床起得格外早。
因为他这天夜里肚子不舒服,所以急匆匆的上了个茅房,等到他从茅房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朦朦亮了。
老板一看店里的座钟,时间已经快五点了。他正琢磨着喝口水,再回去接着睡个回笼觉儿。
可是他一抬头的工夫,就看见店里面临街的窗户上面,有一个人影!
这位老板顿时就是吓了一跳!在这之后,这位老板这才想起来,这是那个炸果子的年轻人在街面上准备出摊儿呢。
可是,老板转念又一琢磨,觉得这事不对劲儿!这炸油条的小伙子,今天来得也太早了吧!
这个时候,街面上连一个行人都没有,他炸出油条来卖给谁去?
这位药店老板心里边儿这一起疑,于是就又隔着窗户,向外看了两眼。可是他却是越看,就越觉得不对劲!
隔着窗棂上的窗户纸,只能看见外边的那个身影的轮廓。这位老板看起来,外面的那个人确实是那个年轻人没错。
可是,也没看见他忙活油条摊位上的事儿。这个年轻人就站在那儿,整个人像根柱子似的一动不动!
在这边,药店老板的心里顿时疑云大起,他蹑手蹑脚的走了过去,到了窗边,把窗户纸弄了个小洞,朝外面看去。
这一看可不打紧,顿时把这位老板,吓得魂飞天外!
只见这个年轻人呆呆的站在哪里,两眼直愣愣的看着前方。从这个人模样的上看,确实是他认识了半年多的那个年轻人。
可是这个年轻人,却全然不是他平时看到的,那个敦厚朴实的样子!
只见这个年轻人,双眼放出了灼灼的光,看这气势,居然是沉稳如山!
之所这位老板才看了一眼,就把他给吓成了这个样子,就是因为在此时此刻,从这个年轻人的衣服领子里、袖子里、甚至头发里面,正有一只一只硕大无比的蜘蛛,从他的身上往外爬!
这些蜘蛛们,随便一只都有小孩拳头大小。只见它们的身上五斑斓,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正在排着队的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爬动!
转眼之间,就爬出来了将近30只,这种大个的花蜘蛛!
这位老板看到这一幕,顿时吓得浑身都软了。他动也不敢动,也不敢出声,就这么浑身哆嗦着往外看着。
就见这些蜘蛛爬出来以后,就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排成了一排,在房檐下面的廊柱之间,开始织起网来。
这些蜘蛛织网,织得飞一样快,看得药店老板目眩神驰。他觉得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一道密密层层的大网,就在半人高的空中支了起来。
等这些网织好了以后,这些蜘蛛又爬回了这位年轻人的衣服里面。单看外表,就是谁也看不出这个普通小买卖人打扮的年轻人身上,居然藏着这么多蜘蛛!
“这个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他绝不是一个卖油条的年轻人这么简单!”这个时候,这位老板才想到这些。
他正搞不明白这些蜘蛛,为了什么在这里织网的时候。这位老板就见这个年轻人,眼神猛然间凌厉了起来!
看他那副全神贯注的样子,就像是一只马上就要向猎物扑击而出的豹子!
就在这时,老板只觉的自己的眼前,有个东西一动!
就在老板的药店门口上方,挂着的那个大木头耳朵形状的招牌上面,有个东西动了一下!
对老板定睛一瞧,这才发现,从那个木头耳朵的耳朵眼儿里面,爬出了一只小小的虫子!
等到老板借着微露微露的晨曦仔细一看,这才看见,这只虫子,赫然是一只一寸多长的蟋蟀!
这只蟋蟀不但比普通的蟋蟀长了将近一倍,颜色更是稀奇。只见它的全身上下,都透出一种像是玫瑰花瓣一样的紫红色!
这位老板大为惊奇,只见这只古怪的蟋蟀,从木头耳朵的耳朵眼儿里爬出来之后,就爬到了耳朵上面贴着的膏药上,开始大口大口的吞吃起来。
只见这只蟋蟀吃着膏药,正吃得高兴。却没提防下面,像木头人一样站着的这个年轻人,慢慢的伸出了一只手!
在这位年轻人的手里,赫然拿着一个秤砣!
只见这个年轻人猛然间用手指一弹!这个沉重的秤砣,竟然发出了“嗤!”的一声,像利箭一样飞了出去!
“妈呀!”这位老板心中想道:就这手指头,要是弹人的脑崩儿,还不得把人脑浆子都弹出来啊!
说是迟那时快,只见这个秤砣,带着一股风声,重重地撞在了那个木头耳朵上,发出了“当!”的一声闷响!
这只蟋蟀听到秤砣破空之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不对。可是,就在它正要逃跑的时候,冷不防,却是脚下一滑!
东北寻宝往事 第142章:奇闻异士,如山如海
这只蟋蟀听到秤砣破空之声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不对。可是,就在它正要逃跑的时候,冷不防,却是脚下一滑!
原来这个木头耳朵上面,在这半年多以来,天天这个年轻人都在下面炸油条。现在那个木头耳朵上面,已经蒙上了一层滑腻腻的油烟。
这只蟋蟀正想要逃跑,却不成想在这层油烟上面,猛然间滑了一下!
然后,那只秤砣就重重地撞在了木头耳朵上!
这只蟋蟀本来就是立足不稳,这一下子,脚下的木头耳朵又是一下巨震!只见这只蟋蟀冷不防被这一震,一翻身就从那个木头耳朵上面掉了下来!
而在这只蟋蟀下面接着它的,正好是那30多只蜘蛛,刚刚结下的大网!
这一下子,这只蟋蟀瞬间就跌进了网里,被这层层叠叠的丝网,包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只见那个年轻人一个箭步冲上去,两只手上下一合!
“啪!”的一声,他就把这只蟋蟀,关在了一个小小的木头盒子里面!
只见这个年轻人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了微笑。他小心翼翼的把这个木头盒子揣进了自己的怀里。
不知不觉的时候,此时的天光已经大亮,在远处传来了一声响亮的鸡啼!
就见这个年轻人油条的摊子也不要了,就这样快步顺着街道向远处走去。这位老板隔着窗户,看着外面孤零零的油条摊子愣了半晌。他这才醒悟过来!
弄了半天,这个年轻人处心积虑的把油条摊子摆在他的门前,就是为了抓他门口的那只大木头耳朵里面的,这只古怪的蟋蟀!
等老板想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晚了。鸡鸣时分城门开放,估计这个年轻人,现在已经出城走得远远的了。
当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见赵海南笑着说道:“至于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他那些蜘蛛是如何驯养的,还有他抓这只古怪蟋蟀是为了什么?那就不得而知了!”
“唉!”只见刘墨林听到这里,感叹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在咱们中国从古至今,奇人异事何其多矣!想必那只蟋蟀,也是一个了不得的宝贝。这才引来了这位异士尽了心机手段,也非要逮到它不可。”
我们几个人就这样,一边吃肉一边听他说。赵海南肚子里面的故事流水一般的讲了出来。满桌子的菜肉,也渐渐的被吃的干干净净。
赵海南讲的这些事,有荒诞不经的,也有一些,对我来说很有价值。
但是他讲了几个以后,我发现赵海南翻来覆去,说的都是建国之前的事。最近这五六十年,倒是一件都没有。
想到这里,我逮住个空,向着赵海南问道:“赵哥,那么现在这些憋宝的人,还有在咱们东北活动的吗?”
“那可就不知道了!”赵海南摇着头说道:“现在这个时代,这社会治安也好,人员流动也复杂。哪像是旧社会,就是附近十里八村的来个陌生人,大家一个个的都盯着看!”
“现在这个时代,玩摄影的、爬山的驴友、爱好露营的,都是哪儿荒凉往哪儿窜!”赵海南说道:“这些憋宝的,估计也不用再扮什么游方道士,小商小贩什么的了。这些憋宝的人,我估计现在就是有的话,也没人能够发现得了!”
我觉得赵海南说的还挺有道理,于是就跟着点了点头。
这一顿饭,我的获颇丰。从赵海南那里,我对憋宝的这群人,和这个行当这里面的规矩、掌故、历史渊源,都了解了不少。
这一通涮羊肉,也把大家吃得心满意足。我抢先结了帐,然后和刘墨林赵海南约定,什么时候到古董商城里找他们再喝茶聊天儿。
然后,我和大江九如,就跟他们老二位在饭店门口分头回家。
黄九如吃得酒醉饭饱,小脸红扑扑的,脸上似笑非笑的拉着我的袖子,浑身直打晃。
等到周围一没了外人,她立刻就起了灵体,化成了自己的原型—――那只娇小的小黄鼠狼。只见她酒气熏天的钻进我的背包里面,自己睡大觉去了。
“怪不得民间传说,这些妖都是喝醉了酒,耽误的事儿!”我啼笑皆非地看着在我包里呼呼大睡的黄九如,心里想到:“原来这天下妖喝多了,全都是一个熊样!”
“这妮子,熏人地很!”这个时候,和黄九如一起待在包里的剑灵不乐意了。
只听他瓮声瓮气的说道:“又是羊肉味儿,又是酒气的,都成送咧(都成什么了)!”
“得!把你给忘了!”我一拍脑门儿,对剑灵说道:“你要是能受用,下回吃肉喝酒也算你一个!”
“不成,俺是金性的。”剑灵无奈的说道:“制(这)辈子,怕是没这口头福咧!”
“那算了,”我笑着说道:“那,你要是喜欢啥,回头告诉我一声,我给你想法弄去。别说我亏待了你!”
“罢咧,”剑灵说道:“听你们这胡咧咧,还挺有意思地。”
“啊?”我愣了一下,打了个激灵,向着剑灵说道:“我们这些人说话,你一直都能听见?”
“可不四咋?”剑灵利落的答道:“饿又不是聋子!”
“怪不得!”我恍然大悟,跺着脚说道:“感情我们在刘墨林的店里面,商量着怎么对付你,你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怪不得我移灵没成,反过来还让你给骗了!”我跺着脚抓狂的说道:“敢情你一直在旁边偷听来着!”
“瓜皮(傻小子)!”剑灵不屑的说道:“下回再算计饿,就包(不要)在饿跟前社(说)咧!”
在一边,喝的差不多的大江听了我俩的对话,笑得扶着公交站牌儿,直往地上出溜。
就在这时,我听见包里面的手机,猛然间响了起来!
这可是个新鲜事儿,我这手机自从买了以后也没接过几个电话,大部分还都是大江给我打过来的。我连忙把他手机从挎包里往外掏。
一边拿手机,我就听剑灵在一边嘟囔着说道:“这破地方!先是弄个臭妮子熏着饿,又添了个哇哇响的鼓乐匣子,这都四撒么!(都是啥么)…”
“你要是再嘀咕,我就把这铃声,换成农业重金属摇滚!”我一边笑着对剑灵说着,一边接听了电话。
电话那边传来的,是魏警官的声音。
我刚“喂”了一声,就听那边魏警官说道:“我有急事找你帮忙,你在哪呢?”
“在市里,”我听魏警官的声音有点着急,连忙向她回答道。
“那就好!”魏警官在电话那边,明显松了一口气:“省得我还得到农村去接你了!你现在在市里什么地方呢?位置告诉我,我开车接你去!”
东北寻宝往事 第143章:血泪人
等魏警官到的时候,我发现她并没有开着警车,而是坐着一辆看起来很豪华的suv。
等到车门一开,魏警官下车的时候,我发现她这次并没有穿警服。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她不穿警服的样子,魏警官这时候穿了一身浅色的休闲装。便装的魏警官看上去少了几分英气,却多了几分的柔媚娇美。
这一下子,差点把我看呆了。
魏警官看见我失态的样子,不但没生气,反倒似笑非笑的用眼睛盯着我。只见她似乎有点羞恼的对我说道:“这是喝了多少啊?这是!”
听她这么一说,我才醒悟过来,刚才光顾着聊天,不知不觉我也喝了不少白酒,如今脸上还挂着相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