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刘鸿渐加派了好几拨人手,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四合院里,找到了正在欺负女婢的齐赞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刘鸿渐只是静观朝堂事态发展,而不加干预。

    他知道,若出手便要下狠招,其疾如风,侵略如火,打蛇也要打七寸。

     




第345章 朕还能信谁(第三更,400月票加更,求订阅!)
    “回禀陛下,驸马都尉齐赞元为了在建虏朝廷谋取高位,把自己的四个女儿皆送到了关外……

    经锦衣卫多方查证,只查出其中一女在一个叫宁完我的建虏汉臣手中……”

    “住口!”刘鸿渐还没说完,便被崇祯愤怒的打断。

    齐赞元在听到刘鸿渐的阐述后,脸色顿时变的苍白!

    这一直是他的秘密,当年为了瞒住宗人府,他花费了大量的银子,才把四女的夫家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在了关内各地。

    “齐赞元,朕待你不薄,你身为皇亲国戚,为何要背叛朕为何!”崇祯步下金銮宝座,几乎是走到了齐赞元身边。

    而刘鸿渐向前一步挡在了崇祯的身侧,因为他不能保证一个叛徒,在气急败坏下会做出何等事。

    几个年轻些的官员也向前两步,站在了齐赞元的两边。

    “待我不薄哈哈哈!我一不能当官,二不能从军,三不能纳妾,每日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这便是待我不薄

    大清国给我爵位、官职、给我想要的一切!大……”齐赞元如同一条濒死的狗,喊出了平时不敢言、压抑已久的话。

    他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似乎是在质问,但却连话都没说完,便被刘鸿渐一脚踹出了两米远。

    “人心不足蛇吞象,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朝廷养着你,你吃着大明百姓种出来的粮米,穿着朝廷发放的锦衣玉帛绫罗绸缎,如今做出此等人神共愤之事。

    竟然还敢喊冤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刘鸿渐大怒。

    启禀陛下,朱纯臣、齐赞元、李云魁三人,一个为当朝国公,一个为当朝驸马,一个为司礼监掌印。

    各自身居要位,却做如此忘恩负义、猪狗不如之事,其罪当诛!请陛下定夺!”

    内阁首辅为首,满殿朝臣皆是跪伏请命!

    所有人都在等着崇祯的命令,崇祯双拳紧握,面色铁青。

    “宣……宣朕旨意……”他声音有些沙哑,回头看了看御座的方向,那边已经没有了李云魁的身影。

    一个随堂的小太监随即被刘鸿渐点了出来。

    “朱纯臣、齐赞元、李云魁三人,枉顾其祖上之余烈,枉顾朕之恩赏信任,里应外合,通敌叛国,朕愤恨已极,处以凌迟之刑,立即执行!”

    后几个字几乎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大殿内响起崇祯帝苍老而愤懑的声音。

    相比于群臣的同仇敌忾,崇祯最难过的不止于亲近之人叛国,而是,他能真正可信任之人,又少了一个……

    崇祯说完,慢慢的转身,似乎是想重回御座。

    他抬起右腿一阶一阶、缓慢的上着御阶,群臣们不敢多言,都是静静的看着……

    “陛下!”突然崇祯身子一歪,竟是向后倒去。

    刘鸿渐距离崇祯最近,大喊一声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在其摔在台阶之前拖住了崇祯。

    “陛下晕倒了,快传太医!”刘鸿渐看着即便是晕倒了,仍旧紧锁眉头的崇祯,没来由的觉得这大叔可怜。

    唉!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世上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不过是每日的痛苦罢了。

    但面前的大明皇帝,却并不以此为苦,反而更加废寝忘食的努力着。

    这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看,崇祯是个践行者,只不过太过倒霉、太过悲情了。

    朝堂里因为崇祯的晕倒而大乱,有大呼小叫去传太医的,有想去查看崇祯病情的,也有满脸焦急如热锅蚂蚁满殿内踱步的……

    “孟大人,皇上既已经下旨,还请孟大人即刻着人执行吧!此是本官的令牌,你可执此牌去锦衣卫提拿朱纯臣。

    &nbs



第346章 生命在于运动(第四更,500月票加更,求订阅)
    早朝上成了午朝,如今已是到了午后,但刘鸿渐却无心饭食,因为他知道前方的宫殿里,有个大叔承受着难以名状的煎熬。

    本就是有病之身,却仍要夜以继日的操劳,如今又被勋贵、皇亲、内臣三方联合背叛……

    他知道,崇祯是个极爱激动之人,或者说是个性情中人,在某些方面二人的性格却是有些相像,刘鸿渐能理解这种痛苦。

    “齐太医,皇上怎么样了”见太医院院使齐铭胤刚从乾清宫退了出来,刘鸿渐当即拦下。

    “回国公爷,圣上只是急火攻心并无大碍,下官已经写了个清心去火的方子,待会儿便会有汤药送去。”齐太医捋了捋胡须,拱手道。

    “本官不是说的这个病。”刘鸿渐撇了撇前方的大殿,意有所指。

    “圣上的那病目前病情还算稳定,只不过……只不过圣上颈部的硬块越来越……”齐铭胤也是会意,他挥手喝退了身后的药童,小声对刘鸿渐说道。

    “如若通过手术把那些硬块切除,可否对病情有所裨益”刘鸿渐皱眉道。

    崇祯虽然有些固执和死板,但总归是一个老道的执政者,有他帮衬着、商议着,大明这艘百年破船还能慢慢的焕发些生机。

    但若崇祯倒下了,朱慈烺那孩子……少不得这挑大梁的便只剩他自己了,到时连个商议的人都没有。

    况且,朱慈烺不比他老子,正是叛逆的性子,倘若不信任他怎么办

    里里外外的都是麻烦事儿,刘鸿渐只得想着法子看看能否医治好崇祯。

    “国公爷慎言,失荣之症本就极难治愈,圣上之病又是发于颈部,下官怎敢在圣上脖子上动刀子”齐铭胤被吓坏了。

    他想起自己的祖师爷华佗,听说他便是因为要给曹操开颅,而被曹操所杀,虽然传闻不见得真,但相比现在,岂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说让你来!你只管告诉本国公,若取下硬块可否让病情有所转机”刘鸿渐见这齐老头一脸惶恐,只得出言道。

    对于后世来说取出皮肉之中的硬物,只能算一个小手术,但这是在明朝,一个小小的炎症都能要人命的年代……

    如若真的有机会治愈,他这个半吊子外科男还真想试试,只不过……想一想,他仅仅是个给小白鼠做过手术的学生。

    倘若真的能给大明的皇帝做手术……他还敢下刀子吗

    “这个……下官需要回去翻阅历朝病症,并与太医院的其他太医论证一番方可回禀国公爷!”齐铭胤并未下定论。

    刘鸿渐示意这厮赶紧去论证,自己则朝着乾清宫走去。

    “万岁爷,安国公觐见!”一个小太监轻声踱步到崇祯锦塌前禀报。

    崇祯的眼神从殿顶收回,听到是安国公,面色才恢复了些。

    “宣!”崇祯声音一如既往的沙哑。

    刘鸿渐进殿行了礼,走到崇祯床前。

    “佑明来了,坐。”崇祯躺在锦塌上抬抬手示意。

    “皇上,您万万无须因为那些宵小之人伤心,这完全没有必要!

    咱们大明的敌人,倘若知道皇上因为这些人而病倒,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皇上不能让亲者痛仇者快,大明如今蒸蒸日上,您应该高兴才是。”

    刘鸿渐不知如何安慰这个寡言的大叔,他站在床边嘚吧嘚个不停,希望崇祯能看开点。

    “呵呵,佑明你这竖子,也太小瞧了朕了,朕承继大统十八年了,若因为这点事,早便气死了十次八次。

    朕只是难过,倒不是因为他们欺骗朕,而是朕又少去一个可信之人……”

    崇祯说着自相矛盾的话,慢慢起身想转躺为坐。

    刘鸿渐赶忙上前去搀扶,走到近前才清晰见到崇祯颈部发红发黑的肿块,端的是触目惊心。

    可这位‘老人



第347章 家居六载还遭谤(第五更,600月票加更)
    手榴弹工坊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扩容、扩招、培训,已经形成了五条作坊式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一百个工匠,日产手榴弹三千五百枚。

    经过刘鸿渐好一番的解释、比喻,崇祯终于明白,新式手榴弹的威力,要远远大于大明原有的击贼神机无敌荔枝炮。

    崇祯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却是读过兵书,而这种叫做手榴弹的东西,如果真如刘鸿渐所言威力那么大。

    那么大明将再也不惧怕建虏和盟古的铁骑,想到此,崇祯咧着开了花儿的嘴唇竟然露出了微笑。

    若不是有恙在身、又身为皇帝,崇祯真想出去,去那个投入他海量资金、投入安国公巨大精力的大明皇家军械所,以见证这手榴弹的威力。

    刘鸿渐也看出崇祯的想法,直接提出过两日抽空,他整几个手榴弹过来,在皇宫后的煤山,找几颗歪脖子树试试威力。

    崇祯微微想了下,似乎也没什么便饶有兴致的答应了。

    “还有个事情,佑明帮朕参谋参谋。”崇祯皱了皱眉,似乎想起什么不开心之事。

    刘鸿渐挥挥手把屋子里值守的俩小太监撵了出去,走到桌案边,给崇祯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茶。

    “皇上请说吧!”咱都这么熟了,还这么客气干啥刘鸿渐心道。

    “司礼监掌印太监、东厂提督的人选,朕如今一想到那李云魁,便恨的牙根直痒痒,你有识人的慧眼,帮朕找个靠得住的。”

    崇祯现在是真的对身边的人失望已极,以至于甚至懒得去自己思考挑选。

    因为他明白,即便是他自己选过来的人,他也不会、更做不到像先前般信任。

    “额……皇上,你知道臣对内臣向来不感冒,也不熟……”刘鸿渐对于此还真是无能为力。

    他看着宫里的这些老老少少的太监、黄门,皆是穿着差不多的衣服、手里执着个道士般的拂尘,见了他也都是笑嘻嘻。

    但他看着渗人,宫里勾心斗角甚是严重,在他看来,应该会有不少人脸上笑嘻嘻,心里……呵呵,mmp。

    “朕不要求这人多么聪明伶俐,理解朕的心意,但求此人忠厚,知进退便可。”见刘鸿渐为难,崇祯自己放低了要求。

    因为司礼监掌印和东厂厂督实在是一天都缺不得人,上上下下许多事都需要处理。

    “容臣想想……忠厚、老实……知进退……嗯……有了,臣想起一个人。”刘鸿渐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哦谁”崇祯似乎也从先前的阴霾中走出。

    “小喜子呀!就是护国公王承恩王公公教出来的小徒弟王二喜!”刘鸿渐想起那个一年以来天天去他府上宣旨报喜的王二喜道。

    这个小太监与他差不多年纪,心善而忠厚,虽然不似李云魁般能洞察圣意,但却极能恪守自己的底线,当是司礼监掌印的不二人选。

    因为这个职位实在是很敏感,不仅经常要与内阁交接百官的奏疏,还要掌管崇祯的内帑。

    “嗯,就按照爱卿说的办吧,朕即刻便传召王二喜。”崇祯想起了先前在驾前随堂过一段时间的王二喜,似乎印象还不赖。

    除却不若李云魁般嘴甜之外,其他的都还不错。

    “不过……微臣以为司礼监掌印和东厂提督,最好不由一个人担任!”且不说王二喜的性子,根本就很难掌管好东厂。

    而且两个权力如此巨大的职位,若有一人担任,难免会让人心中发飘。

    “嗯,佑明所言有理,不过……这东厂厂督……”

    “容臣再想想……嗯……”崇祯还未说完,刘鸿渐便明白,自己还得耗费脑细胞。

    明末的死太监,明末的太监,太监,刘鸿渐不断的在自己脑海里搜寻。

    这段时间他闲暇之时便翻阅《明史》,特别是晚明史,终于是系统的把这段历史补了一下,也算是对明末诸多庸才能臣捋了一遍。

    “有了皇上,如果臣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个叫曹化淳的太监,臣觉得他可以当这个东厂厂督!”刘鸿渐一拍脑门,把崇祯吓一跳。

    曹化淳呀,都告老还乡六年了,还被投降建虏的文臣们污蔑成打开京城城门的卖国者。

    家居六载



第348章 一刀两刀三四刀(第一更)
    西市街口,人头攒动,叫嚷声四起。

    “一百一十刀!”

    ……

    “割的好!”

    ……

    “一百二十刀……”

    ……

    牛大棒槌打头,几个护卫护持着刘鸿渐来到了刑场的监刑台边,刑部官员见国公爷来了,忙起身让座。

    行刑处距离行刑台仅有三十余步,三根伫立的柱子上,朱纯臣、齐赞元、李云魁被依次绑缚。

    三人上身裸露,下身也仅着一亵裤露着下肢,身上披着一层渔网,渔网勒紧,肉从网眼里凸出来。

    看样子用的是最常见的鱼鳞剐。

    三个上了年纪的老手艺人看起来慢吞吞的,但手里闪亮的刮刀,一触碰到凸出渔网的肉,便是猛的一下丝毫不带迟疑。
1...101102103104105...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