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七左卫门的请求惜不能如愿,仍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且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在田川家门口徘徊了片刻,刘鸿渐终于是令吴运忠登了门。
……
ps:感谢书友正版风随行打赏的10000两,感谢书友宠着刘小英打赏的1000两,感谢书友醉里挑灯看斧打赏的100两,谢谢大家。
第794章 赐名郑林
左卫门此时正在府上看书,得了下人通报后眉头皱了皱,将手中的《礼记》放到了桌子上。
田川家最近的情势很不妙,来自大明的曹三喜联合荷兰人打压他手中的生意,而一向与田川家走得近的幕府官员态度也十分怪。
这更助长了曹家人的气焰,昨天曹家公子曹纪安甚至带人烧了他的一处铺子,还将店铺活计的腿都给打断,当地的官员不仅不闻不问,还放任荷兰人在他的店铺寻衅。
由于德川幕府锁国,消息迟滞,左卫门两个月前才得知父亲郑芝龙竟被荷兰人害死,而他的胞兄郑森也被荷兰人围困。
接二连三的灾祸让刚刚二十三岁的田川七左卫门心事重重。
几个月前郑森给他去信,让其听命于大明的安国郡王,还让其如信任其兄般信任这位王爷,左卫门从没见过什么安国郡王,但他知道郑森不会与他开玩笑。
刚才下人通报,来的是大明西山商合的人,田川家的主要对外贸易对象便是西山商合,由于德川幕府已经发布锁国令,他不得不通过西山商合来周转南洋的贸易。
而东瀛资源匮乏,他们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东瀛战刀了,只是最近战刀生意也很难做,大明如今喜用火器,西山商合也只能将战刀转卖至其他国家,其间的利润自然越来越窄。
唉,也不知道大兄在南洋如何了
左卫门叹了口气,决定去见见他的最大的贸易伙伴。
刘鸿渐对小郑的这个胞弟也十分的感兴趣,左卫门的宅院风格与大明的四合院相似,刚入了外院便见一身着宽松和服的年轻男子走来,刘鸿渐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
“你便是左卫门”刘鸿渐上下打量了一下道。
他早就听吴管事说过左卫门会大明语,是以直言道。
左卫门不仅一身和服,那发型也是东瀛人的发型,前半拉额头除了两鬓有头发,一直到头顶都是地中海发型,只在后脑勺绑起一根小辫子。
这让刘鸿渐十分的别扭,心说幸亏人中上没有那一撮胡子,不然真真的让人失望呀。
不过饶是如此也让刘鸿渐心里犯嘀咕,这么个生在东瀛、长在东瀛的家伙真的值得信任吗
“我就是,不知刘公子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见谅!”左卫门对着刘鸿渐行了个大明的拱手礼,不卑不亢的道。
西山商合是田川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东瀛锁国后,只允许在指定的港口与指定的船队进行贸易,而贸易对象只能是大明或者荷兰。
荷兰人杀害了他的父亲,围困了他的兄长,左卫门自然恨之入骨,是以西山商合便是他和田川家最重要的经济命脉。
左卫门的大明语说的极为标准,这让刘鸿渐十分惊讶,寒暄了两句后,几人进了客厅。
牛大棒槌和常钰等四个亲卫寸步不离的跟着刘鸿渐,左卫门回头看了看,似乎是知道大明人的做事风格,也并未说什么。
“此来呢,本公子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闲得无聊来东瀛转转,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商机。
哦对了,听闻最近荷兰人很嚣张,听说还打死了你们家的伙计,此事是真是假”刘鸿渐知道左卫门在想什么,随口道。
“此事不提也罢,我只恨不能亲下南洋,与我大兄分担一二。”左卫门叹了口气道。
“说起你大兄,本公子还知道点他的消息呢!”刘鸿渐瞥了一眼左卫门道。
“哦刘公子请言,我大兄目前如何了可曾脱困”左卫门腾的一声站了起来,表情格外的凝重。
“我问你,倘若你大兄也命丧南洋,你当如何”刘鸿渐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紧紧的盯着左卫门的眼睛。
“那我就毁家纾难,誓与荷兰人不共戴天!”左卫门没有丝毫的犹豫,愤怒的道。
“好!你大兄没有看错你。”刘鸿渐自然从左卫门的眼中看出了决绝,十分满意的道。
“这么说……我大兄他没事了”刚才左卫门也是头脑一热,冷静下来才听说了刘鸿渐的言下之意。
既然是倘若,那他大兄自然应该是已经脱困了。
“哈哈哈,你大兄不仅没事,还被本王给救出来了,如今已经是大明的南安伯、南洋水师提督。”刘鸿渐笑道。
“你是……安国郡王左卫门见过安国郡王!”左卫门毕竟执掌着郑家在东瀛的生意,马上便明白了面前之人是谁。
心中惊诧之余,对这位兄长指定让其信重的王爷更加的佩服。
如今荷兰人势大,听东瀛的那几个荷兰商人说他们国家的舰队已经将大明海域封锁,这般情势王爷还敢来东瀛,足见其胆略。
“快起来吧,你大兄与我相交匪浅,不用如此见外,且跟本王说说这边的情况吧!”刘鸿渐右手虚抬,对左卫门道。
自几个月前得了刘鸿渐的命令,左卫门便开始着手培植自己的势力,不仅暗中招募了数百落魄的武士,还将核心产业从田川家分离了出来。
奈何荷兰人凭借强大的舰队以及雄厚的财力贿赂幕府的官员,而曹家充当了荷兰人的狗腿子,长此以往郑家在东瀛的产业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没关系,本王此番前来,便是要会一会这曹三喜,看看这狗汉奸是如何卖国的!”刘鸿渐意味深长的道。
对于这个漏网之鱼刘鸿渐心中一直耿耿于怀,当年他与崇祯大叔在辽东时就不该放过这厮,都怪他当时太心慈了。
“左卫门谨遵王爷之令!”左卫门当即跪倒在地效忠道。
他自然知道兄长能脱困并受到大明朝廷的重用与面前这位王爷的帮助脱不了干系,而且他知道这位王爷与他兄长乃是结义兄弟,虽然不明白刘鸿渐为何不将这关系挑明,但左卫门也没有多问。
这就好办了,兄长得王爷之恩受王爷之命,他自然知道该听谁的。
“恩,快起来吧,你这发型得改改,实在是太丑了。”刘鸿渐瞥了一眼左卫门的脑门,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左卫门摸了摸脑门有点摸不着头脑,东瀛人都是如此,他也不例外。
“你是大明人还是东瀛人”
“我兄长为大明而战,左卫门自然是大明人。”
“那便是了,既然是大明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发型着装自然要按照大明的来,本王还以为你天生秃顶呢!”刘鸿渐调笑道。
“可是倘若如此,幕府那便的人自然会生疑的!”左卫门担忧的道,当年幕府之所以不肯放他回大明,就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顾虑。
“幕府幕府是个什么东西你换就是了!
哦对了,既然你身上流淌着汉家人的血脉,自然也应该有个汉人的名字。
你兄长名曰郑森,本王便赐你一名,是为郑林!”
第795章 窝囊的天皇
郑森,郑林,森为兄,林为弟,凡森林者,国之栋梁者也。
左卫门自然从命,多年来,他没有一天不思念的自己的母亲,更是做梦都想着有朝一日能踏上大明的土地,还是以大明人的身份。
“可是王爷,如今整个东瀛都牢牢的被幕府控制着,德川家只军队便有十万之众,我们必须慎重行事呀!”
《扛着ak闯大明》第795章窝囊的天皇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796章 本王要送炭
三大幕府掌权时期,东瀛天皇禅位者比比皆是,原因无他,天皇自己也觉得太窝囊,不堪受辱年纪轻轻就禅位给年幼的子女。
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后水尾天皇禅位给明正天皇。
江户时代的三大幕府中,德川幕府是武力最强的幕府,德川家康统一东瀛后,对皇室的监控更加严厉,以至于天皇连宗教权力都被
《扛着ak闯大明》第796章本王要送炭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797章 何不食肉糜
东瀛多产银,这刘鸿渐心里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
事实上整个十七世纪东瀛境内仅石见银矿这一个矿脉便占了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品位极高。
江户幕府正是通过大量开采石见的银矿,支撑起与弗朗机、荷兰、大明之间的贸易往来,并作为货币在东瀛国内流通。
如果非要用四个字来形容石见银矿的产量的话,那就是——恐怖如斯!
“回王爷,距离此地数百里的岛根地带确实有个银矿,不过此地被德川家纳为了直辖领地,又派驻了银山奉行管理,产量倒是不清楚,但既然德川家如此重视,想来应该不低。”左卫门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道。
早知道王爷来东瀛不是简简单单的来游玩,可哪知还是让左卫门大吃一鲸,刚还在打天皇的主意,如今却是又谈到了银矿,王爷所虑者甚众呀!
“又是他们,这德川家真是太过嚣张,曹操来了估计都得甘拜下风,这可不行。”
刘鸿渐也是眉头紧皱,他来东瀛来得太晚了,曾经的三足鼎立之势已经结束,变成了德川家一家独大。
若想谋取东瀛,首先就得想法子搞一搞德川家,至少要让有野心的大名看到希望。
毕竟混乱是进步的阶梯,但怎样才能让东瀛重新陷入所谓战国时期的混乱状态呢恩,这是个问题,刘鸿渐开始伤脑筋……
接下来的几天刘鸿渐也没闲着,除却四处逛游了解东瀛人的各种风俗外,还专门着人宰了一头据说是来自神户的牛,并在左卫门的家里玩起了煎牛肉。
还别说,煎的牛排倒是让十数个亲卫大饱口福,乃至于牛大棒槌真以为自家老爷就是来东瀛游玩来了,直到数天后江户传来了消息。
“王爷,花了不少银子,但德川家只允许您一个人入皇宫见驾。”左卫门十分不满的道。
为了张罗这事儿左卫门花了十数万两银子,最后德川家却只允许明商刘鸿渐一人前去,刘鸿渐地位超然,左卫门是断然不同意让刘鸿渐一个人前去京都的,这银子几乎等于白花了。
但是,左卫门并不是刘鸿渐,也并不能代替刘鸿渐做决定。
“无妨,本王自己去便是了。”刘鸿渐想了一下便决定了。
原因无他,位于京都的皇宫里,除了天皇一家子外,所有佣人加在一起不过几十个人,估计都不够他一把ak突突的。
再说了,只准许他一个人入宫,但他带些仆人在宫外等候总没人说什么吧
虽然这些仆人个个膀大腰圆一个个看起来都不是善茬,但京都毕竟不是江户,东瀛也不是大明,国情还真是不一样,幕府几乎很少如曹操一样派驻军队常年盯着天皇。
幕府这称呼其实就相当于后世的司令部,是一个军事集团,集团首领成为将军,也即征夷大将军,掌管东瀛所有军队。
德川家将老巢建在江户,是以德川幕府统治的时代就称之为江户时代,但一直到明治维新后,江户都只是个行政中心,而东瀛的首都一直是京都。
京都距离江户其实不算近,即便是后世坐新干线的快车,从东京到京都也需要三个多月小时。
天皇的皇宫在京都,德川家的幕府在江户,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将军是曹操,天皇是汉献帝的话,这个曹操就不怕汉献帝逃跑吗
再有如果像汉献帝发个衣带诏之类的,号召天下诸侯来讨伐将军的话,那又会怎么样
但事实是如果天皇真的如此做,不仅没有任何大名前来勤王,反而会被当成精神病。
原因很简单,天皇已经做了六百年的傀儡,幕府的权力不仅受到法律保护而且已经深入人心。
更关键的是,天皇自己都不信任任何大名,他们不认为这些大名是来帮助他重新夺回权力的,而只不过仍旧想拿他来当傀儡罢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到了江户时代,德川家掌管着整个东瀛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说凡是跟人有关系的事情,都是将军来管。
天皇干嘛呢答案很简单,天皇不是人,天皇既然是神的子孙,你就管和神交往的事情就行了,比如确定个年号什么的。
对于德川家来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仰慕他们的天皇并想去觐见一番,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可疑的。
刘鸿渐定下来的事从来很少有人能改变,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长崎到京都不算近,敲定了行程后,刘鸿渐第二日便带着一行人前往京都。
随从也不多,算上牛大棒槌一共十五个人,只不过这些人人手一把擦得油光铮亮的ak。
这玩意儿是稀罕物,外形又与东瀛国内的旧式遂发枪迥异,外头裹上一层麻布,只要不放枪根本没人知道这东西是干嘛用的。
左卫门自然也被带了来,他是个称职的翻译。
一行人有惊无险的足足走了日,当真的站在了天皇皇宫大门前,刘鸿渐又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也太寒颤了吧!
破旧的宫墙还没大明皇宫的一半高,大老远就能看到宫墙里头破旧的木头宫殿,从大门往里瞅老远压根见不到什么人儿。
如果不是门口还站着几个守卫,刘鸿渐还以为来到个破旧的道观。
只是更让刘鸿渐惊掉大牙的还在后头,一番通融之后,刘鸿渐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了好些日子的天皇。
恰逢早上,年仅十六岁的后光明天皇在早饭时间接待了刘鸿渐,他在喝粥。
天皇在喝粥刘鸿渐的眼睛都直了,而且看那粥的颜色,分明里头还混着一部分糠!
这玩意儿是遇到天灾的年月儿,大明内地百姓饭桌上的必备之物,现在竟然出现在了东瀛国皇宫里,而且还是天皇在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