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武臣们没那么多歪心思,只知道朱慈烺这是拒绝为刘鸿渐加九锡,再加上朱慈烺下旨禁止各地为刘鸿渐建造生祠,这传达给武将们的直接信号就是,陛下已经不再如先前那般宠信刘鸿渐了,这对于武臣来说绝对是个坏消息。

    反观文臣这边,虽然个个老神在在脸上看不出悲喜,但后排几个年轻些的文官功夫差些,脸上难掩喜色。

    朱慈烺压根不直到底下人的诸多心思,见再无人启奏,便宣布退朝。

    黄德功等人等朱慈烺下去,随即冲张天禄轻哼一声拂袖而去,张天禄则站在原地没动。

    待群臣走的差不多了,张天禄这才向着庞大海拱了拱手道:“方才上朝时,本官便见公公面色疲惫,公公为内臣之首日理万机,还需多多注意身体呀!”

    张天禄边说边走近庞大海,在与其寒暄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将一纸条塞到了庞大海的手中。

    “劳烦张大人挂怀,咱家就是这劳苦的命,只要把皇爷伺候好了,咱家就算再累啊,这心里也是热乎的。”庞大海忙拱手相谢。

    待张天禄等人走后,庞大海回了自己值房才悄摸将纸条展开来只见上头写道:

    “亥时正刻,某请公于家中一叙。”




第927章 为之逊色,为之汗颜
    庞大海自然知道次辅张天禄要找他商议何事,但王二喜就站在他身后还未离去,他也只好与张天禄寒暄了两句匆匆走开。

    到了晚上庞大海悄摸到张府时屋内已经坐了好几个人,张天禄坐在主位,前首辅现任兵部尚书李邦华坐在下首位。

    再之后是礼部尚书程志、工部尚书王家彦、督察院都御史施邦昭,再加上司礼监秉笔太监庞大海,人不多,但个个都身居要位、当朝肱骨。

    一番寒暄之后,张天禄率先开口道:“诸位皆非外人,子昭就不说题外话了,摄政王殿下曾力挽狂澜挽救过天下苍生,这一点我等皆承认。

    摄政王之功虽不亚于开国之功臣,然大明有大明之礼法,乱世之时当不拘一格,如今天下承平、四海皆拜服,而摄政王之权甚至凌驾于陛下之上。

    诸位皆知,摄政王殿下身兼数职,先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而后太师、太傅、太保位列三公,不仅是武英殿大学士,还是锦衣卫指挥使、禁卫军提督、南北水师提督,更有甚者还是大明三百年来第一位异姓亲王。

    其手握天下兵权,包括禁卫军、羽林军、边军、水师在内,权势滔天,高澄霍光为之逊色,王莽曹操为之汗颜,然,大明江山不姓刘,它姓朱啊!

    其年不过而立已然身居如此之高位,年轻则气躁,非大明之幸也,实则已成大明之患也!”张天禄一口气说了不少话,他年纪也不小了,坐下来喝了好几口茶才缓过劲儿来。

    建极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程志看了看李邦华和施邦昭,接下了话茬儿道:“在此之前,已有数位同僚为之抗争,前工部尚书孟兆祥孟大人、吏部尚书郑三俊大人、户部尚书倪元璐大人等等,他们皆为有远见的英雄,为匡扶朝纲不惜此身官服,当为我辈之楷模。

    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等虽有前辈之余烈,亦不可步其之后尘,如今我等以退为进,鼓动天下之民吹捧其功德,已然初见成效。

    今陛下先是禁天下之民为其建生祠,又拒为其加九锡,何也实为忌惮摄政王啊!

    我等当趁此机会群起而攻之,则大事可期矣!

    诸位意下如何”程志说完先面向庞大海笑了笑,而后又看向了李邦华和施邦昭。

    张天禄和程志之所以说这么多,其实大多是说给李邦华和施邦昭听的,庞大海虽然也位高权重,但在这些人眼里不过是个宦官,若不是因为庞大海常伴朱慈烺左右,交好他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宫内之消息,这些人压根就不会将庞大海放在眼里。

    反观李邦华和施邦昭,虽已退出内阁,但却在旧臣之中名声显望,只要得到二人的支持,东宫党和旧臣合力,他们才有信心将摄政王拉下马来。

    李邦华和施邦昭脾性都很直,而且都承认这些年来刘鸿渐为朝廷做的贡献,之所以肯参与其中,只是担心以后罢了,张天禄等东宫派深知这一点,才将理由说的如此冠冕堂皇。

    “张大人、程大人之言,老夫早已晓明,但老夫先将话挑明,老夫并不嫉恨摄政王殿下,他是大明的功臣,谁也不能否认这一点,老夫只是希望他如其他王爷般远离朝政,并不会落井下石,致其于死地。”李邦华瓮声瓮气道。

    施邦昭随即也点头表示与李邦华同一想法。

    “先帝有言,秦王殿下当摄政三年,如今三年已过,天下太平,秦王殿下自当回自己的封地享受富贵,此不论从礼法还是人情,皆该当如此。

    为此,老夫愿以项上乌沙甚至身家性命来搏,张大人、程大人勿需多虑了。”李邦华年纪比张天禄可大多了,他历经朝廷多次大难,早想告老还乡享受天伦,但朝中唯一让其不放心的便是摄政王刘鸿渐了。

    “诸位大人,咱家有话要说。”庞大海坐在一边面色不太高兴的道。

    他茶都喝了两碗了,也听他们之乎者也的说了半天,但却没有人询问他的意见,这让他心中甚为不满,但既然上了一条船,该提醒的他还是要提醒。

    张天禄、李邦华等人闻言歉意的冲庞大海笑了笑请其发言。

    “鼓动天下百姓为其歌功颂德咱家也出了不少力,但诸位真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吗

    难不成就因为陛下下旨禁止为其建生祠还是拒绝为其加九锡”庞大海声色尖锐宛如公鸭,让在座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们都心生鄙夷。

    “庞公公,难不成这还不够吗”程志反问道。

    “当然不够!人都说读书人最能耐得住性子,诸位也都是熟读经书之人,怎的也变得如此急躁

    咱家以为,还不够火候,咱家跟了皇爷十几年,自认没有人比咱家更了解皇爷,咱家认为咱们应该再等等!”庞大海又道。

    虽然昨晚朱慈烺已经让其拟旨禁止建造生祠,虽然今日朝堂上朱慈烺又当众婉拒了为其加九锡,庞大海一开始也觉得是朱慈烺已经对刘鸿渐心生忌惮,但他总觉得不是那味儿。

    朱慈烺这两年性格变化极大,就是天天跟在身边的庞大海都有点把不准,庞大海之所以能混到如今的地位,靠的就是足够谨慎,所以他想劝张天禄等人再等等。

    “庞公公,此言差矣!陛下虽为天子,但实则也是老夫的学生,老夫了解陛下的性子,时不我待呀庞公公!”张天禄不以为然道。

    “是呀庞公公,良机难候,我等若还瞻前顾后,倒不如直接乞骸骨回老家算了。”程志也对庞大海之言不以为意。

    “庞公公可能还不清楚我等如今手里掌握的把柄,刘鸿渐嚣张跋扈,朝堂上下都成了他的一言堂,我等随随便便就能说出数条罪名,皆有凭有据,而且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张天禄声色俱厉道。

    庞大海还想反驳,可张天禄在先、程志在后,连李邦华等人都不站在他这一边,索性不再发言。

    此时此刻,他突然有点后悔上了这条船。

    此时此刻,始作俑者的摄政王殿下坐在朱慈烺的软塌上,一个劲儿的打喷嚏。



第927章 你的宿命
    “阿嚏阿嚏阿嚏”刘鸿渐对着朱慈烺连打三个喷嚏。

    也不知道是刚从南方回来温度不适应,还是怎么的,这两天刘鸿渐一直喷嚏连连。

    “刘兄这是染了风寒吧,你的白加黑不是专治那什么感冒吗”朱慈烺边忙活边道。

    东暖阁里此时乱七八糟的,本应该放奏疏的地方放着一块案板,边上瓶瓶罐罐的扔着不少香料,诸如辣椒、胡椒、孜然粉、盐油刷子什么的。

    没错,朱慈烺在学烤肉。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得一边刷油一边翻,你怎么老是忘记刷油,看看有烤糊了吧”

    刘鸿渐有点心疼那些烤糊的牛肉,那是他从东瀛带过来的极品神户腱子肉,就这么一个时辰的功夫,朱慈烺没有一次烤得好的,有时候还会忘记放盐,害得他只能吃着满嘴糊味儿的肉串喝酒。

    昨夜太过放浪,以至于刘鸿渐一觉睡到今天中午才恢复过来,想着在南洋跑了那么久,也该向小领导汇报一下工作,于是洗洗涮涮后就提着一块牛肉去了皇宫。

    对于烤肉刘鸿渐是颇有心得,精品牛羊肉是底子,孜然辣椒粉是灵魂,现在两样齐全,若是有会烤得师傅,简直是人间美味。

    刘鸿渐恨铁不成钢般的从朱慈烺手里夺过肉串,并示意他等着吃白食,左手拿着蒲扇,右手则熟练的翻动着滋啦啦冒油的肉串。

    新鲜牛肉自然是保存在戒指空间内的,为了提防以后的突发所需,他的戒指里常备着大量的饮用水和食物,并且还不用担心变质。

    “刘兄这烧酒还多不多,给朕留下个七八十来坛吧,毕竟那都是父皇留下的念想。”朱慈烺也不生气,自顾自的坐到一边喝起了烧酒。

    这烧酒本来是他内帑中的珍藏,都是崇祯老爷子的家底传承,却因为自己的疏忽被刘鸿渐全部骗走了,以至于朱慈烺想喝还得找刘鸿渐讨要。

    “不多了,不多了,都被水师那帮憨货喝光了。”刘鸿渐没口子的摆摆手道。

    小样儿,你内帑中好酒不知道多少,为毛偏要打咱烧刀子的主意。

    朱慈烺闻言也不生气,从刘鸿渐接过一串肉龇牙咧嘴的边吃边道“不给就不给,什么不多了,朕才不信你舍得将酒分给将士们,嗯,这肉串真好吃

    朕还是第一次吃肉串咧”朱慈烺边喝着小酒边啃着肉串。

    “哦对了刘兄,最近各地百姓都在为你歌功颂德,你有没有耳闻”

    “怎么会不知道,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刘鸿渐不屑的道。

    “前日通政司以及工部的人递上来不少要为你建造生祠的奏疏,不过都被朕给驳回了,你可别生气,建生祠这事儿劳民伤财还无甚用处,朕便自作主张了。”朱慈烺瞅了一眼刘鸿渐道。

    虽然知道始作俑者不太会为此事而生气,但他还是有点心虚。

    “嗯,做的不错,不过还是不够完美,以后若再有人为咱建生祠,你可以告诉他们,生祠不用建,倘若真想感恩咱,直接叫他们把银子送过来吧,咱更喜欢银子。”刘鸿渐大言不惭道。

    他不知道这些事情背后是不是有人主使,但可以肯定这股浪潮绝对是有人推动,所以言辞间并不怎么客气。

    “那才有几个钱,咱的西山商合才是聚宝盆呢听英国公说,今年的贸易额是去年的两倍还多”朱慈烺高兴道。

    同时他也在暗示刘鸿渐,西山商合都许久没有分红了,没有刘鸿渐这个大掌柜在,他这个大股东也分不到钱。

    “等得了空吧,皇上先跟臣说说那加九锡的事吧。”刘鸿渐意味深长道。

    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朝中的一举一动都会有人告诉他,他与朝臣井水不犯河水已经两三年,一主外一主内还算凑合,但知觉告诉他,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朝臣们为啥突然为他请赏难道真的是感谢他为大明做的贡献吗呵呵

    “刘兄是在怨朕吗”朱慈烺表情十分诧异。

    “这加九锡可不是说说那么简单,虽然是对有功勋者对高的礼遇,但步骤极为繁琐,朕以为刘兄会厌烦这种除了空壳子荣誉的。”朱慈烺解释道。

    “臣当然诧异这些繁文缛节,但皇上不觉得很奇怪吗为何朝臣会为臣请封臣自认跟他们的关系还不至于那般要好”刘鸿渐轻哼一声道。

    这些年为了改革弊政,他几乎是讲勋贵、国戚、朝臣得罪了一遍,还一遍又一遍,他们怎会如此好心。

    “刘兄是不是想多了,朝臣对你的评价还算中肯呢”朱慈烺不以为然道。

    “你可拉倒吧,就你这性子以后可如何面对群臣的围攻,他们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刘鸿渐道。

    这几年朱慈烺的性格变化很大,而且他隐约觉得很多方面小朱这是在像他看齐,已经不再是先前那个有点面的太子模样。

    但大多数时候可不是你学习偶像,就能成为偶像的,就比如朱慈烺,二人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

    当年刘鸿渐发迹时对朝臣勋贵手段狠辣,那是因为大明当时是乱世,如今天下承平了还搞这一套,再加上还是皇帝的身份,百年后能不能成为明君不好说,成为昏君、暴君的可能性倒是更大一些。

    “刘兄这是危言耸听吧,为何把他们想的那般不堪,再说,即便是朕斗不过他们,这不还有刘兄你吗”朱慈烺不以为然道。

    “为君者不可偏信一人,也不可疑神疑鬼,不可偏帮一人,也不可使朝臣拧为一股。

    你要记得,千变万变不离其宗,要时刻关注百姓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诉求,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你这位子才能坐稳。

    这条路啊不好走,遇事不要急躁,要时刻保持警醒,这是你的宿命。

    还有,皇上,南洋已经打下来了,我这摄政王的名头也该卸下了。”刘鸿渐意味深长道。



第928章 他们不配
    “听着,慈烺,你乃天子,这条路终归要你自己来走。”刘鸿渐看朱慈烺神色恍惚,咳嗽了一下甚至叫出了他的名字。

    “刘兄,朕觉得现在就挺好呀,你为什么总是想要离开,你我都还年轻,咱们二人联手至少还能干几十年,你为何非要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退出

    难道你不想看到大明强大起来吗这也是父皇的愿望!”朱慈烺将手中的肉串撂到一边,焦急的道。

    刘鸿渐沉默不语,心说你父皇是希望我在你未强大起来之前辅佐你,如今你儿女都是老子的好几倍了,大明上下也都承平,老子也该回去享乐耕耘了,你心里就没点数吗

    “就算你能容我,朝臣呢天下百姓呢咱们堵不住悠悠众口呀!早在先帝离去时,我就料定了自己的结局。”刘鸿渐叹了口气道。

    其实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遗憾的,来这世界走一遭,金戈铁马他经历过,位极人臣而又急流勇退,挣下的财富和荣誉已然够子孙受用了。

    他想用这最后的机会让朱慈烺再次成长起来,看穿这世间的险恶,然后将大明帝国的担子撑起来。

    捧杀,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朝臣们会来这一出。

    “难道是因为那些朝臣刘兄,朕从来没有将你和那些朝臣放在一起对比过,他们不配,你若是为此而担心,就太令朕伤心了。

    朕以前没有朋友,后来才有你这么一个,朕很珍惜。

    父皇临去前曾言,无论发生何事,也无论你我处于何种境地,只要你我二人互为表里、互相信重,一切艰险皆可踏过。

    朕与你定可成为大明三百年来之传奇、之佳话!”朱慈烺无比坚信的道。
1...323324325326327...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