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三、自称。
(1)皇帝自称“朕”或“我”。
(2)后妃自称“妾”、“臣妾”、“女儿”:《彤史拾遗记》:上以问妃,妃曰:“……有吴吏部家人撷来京,而妾家买之。”/《明史?礼志》:“皇后北面称臣妾,跪受。”/《三桓笔记?上?崇祯》:凡东西宫
第182章 天工不开物
安国候府的门口停着一辆马车。
马车边上则站着一个头戴平式幞头巾、身着灰青色长衫的老者,脸颊虽瘦削但却给人硬朗的感觉,灰白相间的山羊胡修整的也是极为工整,整体看来虽不说鹤发童颜,也是精神矍铄。
老人背负着双手,双眉微蹙,似乎有什么心事。
“来人可是宋老吗”刘鸿渐自得知宋应星前来,再不顾身体的疲惫,甚至小跑着从中厅而来。
“鄙人宋应星,见过安国侯爷!”宋应星拱手弯腰行礼,如今他虽早已是一介草民,但身上却有着举人的功名。
“宋老不必客气,本候出此下策召见您,还望宋老多多包涵啊!”刘鸿渐面露微笑道。
“侯爷召见,宋某本该听命前往,奈何家中诸事繁琐,是以还望侯爷见谅!”宋应星也是一番客套。
中国人就是这样,即使心里都知道咋回事,但就是不明说。
“哪里哪里,宋老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本候刚刚已令后厨备好酒菜为宋老接风洗尘!
宋老,请!”刘鸿渐伸手示意宋大爷先行,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
“不知侯爷召见在下到底有何事难道是为了那个叫蒸汽机的东西”一直走到中厅刘鸿渐也没出言,宋应星心里一直痒痒。
本来他此番前来还有些惴惴不安的,他去年才刚刚辞官归隐,自然听说过安国候的大名。
但刘鸿渐在南方的名声并不怎么好。
按理说,刘鸿渐以霹雳手段平定了辽东、山xi、陕xi动乱,把九边重新连成一线,应该是大明的幸事。
但也正因为如此,北方动乱虽然暂时平定,通往边塞之外的商路却也被刘鸿渐拦腰斩断。
不仅如此,刘鸿渐还把两地的商贾全部连根拔起,这简直是在打他们士族的脸啊!
断了人的财路,就是不给人活路,于是乎南方士族皆是发动舆论攻势,把安国候渲染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煞星。
而宋应星对此也是略有耳闻,虽然知道那些曾经的同僚有些夸大其词,但至少应该是个长相壮硕的粗野武将。
可如今安国候非但不是粗野之人,反而还十分年轻,不仅年轻还没有官架子,说话还很好听,一口一句宋老宋老的,叫的他颇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但他深知这里不是家,他来这里也不是为了事权贵,而是因为那几张图纸,那个叫做蒸汽机的东西。
他活了大半辈子,早已把大明的工、农吃透,却从来没见过这样一种叫做蒸汽机的东西。
本来以为这是一个圈套,是糊弄人的把戏,但他观那图纸从原理到实践说的有鼻子有眼,而且这东西研制成功后不仅可以用于车马,还可用于船舶。
可还没待他细细研读品鉴,便被粗鲁的锦衣卫一把把图纸夺了去,这可急坏了宋应星,任凭他如何恳求,让他再看几眼那图纸,锦衣卫的人就是不给他。
是以为了科研事业,他才火急火燎的只身从江西来到了这里。
“不不不,宋老,本候请您来可不单单是为了蒸汽机。
我听闻宋老写过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著作,不知可有此事”刘鸿渐闭口不谈蒸汽机,毕竟那玩意儿太复杂太遥远了,就算是面前的这位大爷,估计也得研究个几年。
“侯爷竟然还知道这本书吗”宋应星大惊失色!
《天工开物》耗费了他数十年心血,本想着能造福大明,可他拿着手稿四处找印刷作坊刊印却屡遭拒绝。
商人们的回答皆是众口一词,没有市场!
不论是农业还是手工业,皆是穷人的活计,他们连大字都不识,穷的饭都吃不上,哪有余钱来买书
更何况由于大明户籍制度的桎梏,工匠的传承皆是父子口口相传,木匠一辈子只干木匠,铁匠一辈子只打铁,农民则一辈子种地。
这还用你教
不得已老宋头,变卖部分祖业,自己出银子刊印了数百本,
第183章 宋大爷就是宋大爷
“也许以前是,但现在,在本候这儿,皆是勇武之地!
只是,本候担心用武之地太多,宋老你承受不住!”刘鸿渐微微一笑,甚至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宋大爷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现在大到宝船厂,小到土豆番薯的种植推广,到处需要干才。
没办法啊,别人不忙,他就得忙!
“侯爷莫要开玩笑,老夫年纪大了,哪里还有那份儿精力!”宋应星虽然是个搞科研的,但起码还干过两年县令,为人并不迂腐。
他早已看出面前的侯爷,其实并没看过他的天工开物,但他不明白为何侯爷不思为国杀敌,反倒突然对工农这些九流之末的事务感兴趣。
但他可没那么多时间陪着这么个年轻人折腾,家里还有百亩水田等着他去张罗,原本他以为侯府有图纸上行所说的蒸汽机。
但来了才发现,所谓蒸汽机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虽然不知这东西究竟有何妙用,但现在已不重要了,做出来又如何
“宋老此言差矣,君不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更何况我观宋老精神矍铄,必是精于养生之道,一看便有长寿之相。”好听话说了不少,但宋大爷似乎不怎么上心,这让刘鸿渐有的闹心。
事实上宋应星确实称得上老寿星,他生于一五八七年,一直到一六六六年,足足活了小八十,要知道明末时的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
“侯爷谬赞!”宋应星眼观鼻,鼻观心随口附和一了一句。
“本候没与你宋老开玩笑,在本候看来农学是强国之本,而工学才是强国之道,本候幸得圣上恩宠,也必将向圣上陈情,晓明工学利害,使工学重振雄风!”
求贤当礼下于人,即使你地位再高,真正有才之人并不看你这些,否则刘备也不会三顾茅庐了,不得已刘鸿渐只能如实告知心中所想。
宋应星虽然不太看得上面前这位说话有点毛毛糙糙的侯爷,但是这几句话也是让他为之一凛,端的是说道了他的心坎里。
“大明如今已病入膏肓,如若我等听之任之,苦的都是我大明的百姓啊!
宋老久对工学钻研颇深,当知道海外的弗朗机人和荷兰人吧,他们的战舰游弋于我大明东洋,所为何来
而我大明呢目前确是靠着一伙海盗支撑着海防!
我大明的战船呢水师呢没有,通通没有!
远的不说,就说步军,步军所用火铳还皆是百十年前的老物件,不仅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革新,反而质量越来越差。
以至于我大明军士多受其害,北方边防重地缕遭屠戮。
还有火炮,为何我大明的火炮要叫弗朗机炮技不如人啊!
火药乃是我中国所造,如今却被外人赶超,本候每逢想到,便心里不是滋味!
宋老,本候需要你的帮助,帮助本候,帮助大明重整军备,帮助大明的百姓能吃饱穿暖、帮助圣上恢复以往万国来朝的盛况!”
刘鸿渐言语零零碎碎,但说的却是声色俱厉,对于大明目前的状况,那是真的痛彻心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宋应星越听越是动容,为了研究天下火器,他专门托人乘商船去过南洋,也见识过外夷的火炮,确实比大明的要精良不少。
但这些离他太遥远,离大明也太遥远,毕竟目前来看,大明并无海患。
但如果真要说是什么让他触动了他,只能是面前这位年轻侯爷对大明目前状况痛心的表情,以及那双真诚的眼睛。
“侯爷所说,老夫也是有耳闻,但大明已然如此,老夫又能帮得上什么忙”他又何尝不知大明目前的弊政在哪,但他也是有心无力啊!
“能帮的忙多了去了,宋老可研究过火铳”总算是没白费那么多唾沫星子,看来有戏啊。
“略懂,但仅限于我大明目前的装备,外藩目前是何状况,老夫也不得而知。”宋应星也不含糊,如实答道。
“火炮呢”
“略懂,与火铳一样!”
“战船呢”
“略懂。”
略懂略懂,只不过是古人喜欢谦虚,刘鸿渐眼前一亮,果然是啥都会啊!
这下本
第184章 中兴有望(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1)
安国候府的中厅之中,一桌酒菜早已摆好,刘鸿渐心情不错,宋应星心情也不错。
二人一个得了大才,终于又能甩掉几个大过,一个终生所学,如今到处都是用武之地,倒是吃喝的极为开心。
兴致来时,刘鸿渐干脆给老宋头讲起了自己的军械所。
什么煤球机、煤球炉还有新研制出的遂发枪,以及早些时日小方同志研究出的新式纺纱机。
煤球机煤球炉宋应星没听说过,但关于煤的提炼、去硫他确是略知一二,他的大作里也有研究。
而改装的遂发枪却引起了他的兴趣,边吃喝边说明日一定要去看看。
但听到刘鸿渐说新式纺纱机,竟然比旧式的织布机效率快了数十倍不止,一开始宋应星还以为刘鸿渐在吹牛c。
可看侯爷信誓旦旦的样子,宋应星干脆酒也不喝了,二人坐着马车便出了城。
在数千民壮和数百工匠的努力之下,如今军械所已经建造完毕,一排排新制的木房林立在由青砖围成的院墙之内。
一个百户的士兵在院墙外来回巡逻,自从军械所开始使用,这里便成了军事重地,闲杂人等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就是军械所中的匠人想出入也需要登记事由。
而军械所以东是一排排的温棚,以南则是纺纱工坊,纺纱工坊占地约有一百丈,场地虽然有了,但纺纱机却还没齐备。
这个纺纱工坊预计需要新式纺纱机五百台,而就算一群匠人加班加点,目前厂里却只制造出来十余台。
这段时间最累的莫过于匠人们了,一边要赶制遂发枪,一边还要赶制煤球机、纺纱机。
好在刘鸿渐舍得下本,不仅饭食管饱,每天还有一顿荤腥,虽然肉极少,但对于许久没吃过肉的匠人们,也算是莫大的赏赐了。
不止匠人就连正在建造琉璃厂和民居的民壮们也个个干劲十足。
民壮和匠人们的工作热情一下子便吸引了宋应星的主意。
他见多了朝廷指派做苦工的民壮和匠人,哪个不是垂头丧气、懒懒散散,哪里像这边的人一样好似有使不完的劲儿。
“侯爷好!”见到侯爷前来,不少匠人和民壮皆停下手中的活儿,满脸兴奋的笑着跟侯爷问好。
刘鸿渐给他们下了命令,见了他不许下跪。
“兄弟们辛苦了!好好干。”刘鸿渐也是微笑着摆摆手。
宋应星感觉自己来错了地方,这哪里是哀嚎连天的工地,这简直就是一片乐土,到处是满头大汗的民夫,到处却是一片其乐融融。
“宋老这边来!我们先去看看纺纱机!”刘鸿渐见宋应星有些呆滞,便出言提醒。
纺纱工坊里,方敬梓还在聚精会神的赶制第十八台新式纺纱机,身边几个年轻的工匠也是在帮忙协助。
这是方敬梓新收的徒弟,由于军械所实行了雇佣制,并答应所有人干满五年皆可脱籍,以至于匠人们再也不敝帚自珍,都愿意把自己所学交给同僚。
以至于仅仅过了一个月,不少石匠竟然拿起了锯子,干起了木匠活儿。
“老方把手里的活儿先停一下!”刘鸿渐带着宋应星进了车间,但方敬梓实在是太专注,以至于根本没发现他进来。
“大人来了!”听到了声音方敬梓赶忙停下手中的工作。
方敬梓一个月来是真的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简直就是匠人们的福地,只是他略显木讷的性格确实一点没有变。
“嗯,给宋老演示一下咱们的新式纺纱机!”刘鸿渐简单给二人互相介绍了一下道。
方敬梓也不多言,车间中间便放着一台专门负责演示的纺纱机,纺纱机的中间是制作好的一方木凳,方敬梓抬腿坐于木凳之上。
&nbs
第185章 数学的重要性(为盟主 枫林晚箫 加更2)
刘鸿渐带着宋大爷四处转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暗,宋应星依然意犹未尽。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盛气凌人的官员,也没有冷言冷语的酷吏,有的只是一堆干劲十足、充满热情的同僚,亦或是战友。
这里简直就是匠人们的天堂,他简直太喜欢这里了。
阎应元三人走了,这里目前除了他经常来督查一番外,话事人成了不爱说话的方敬梓、以及客串的常钰。
刘鸿渐召集了各级匠人选出来的领班,正式宣布宋应星加入军械所,指任他为军械所的二档头,全面负责军械所的诸多研究项目。
在一堆人的鼓掌声中,常钰和方敬梓也皆是松了一口气。
事实证明,有的人只适合军队,而有的人只适合做事,想要统筹这么一大批人而不出纰漏,没有金刚钻还真揽不了瓷器活。
回去的路上,宋应星心潮彭拜,多少年了,时间磨灭了他那颗报国的心,的官场更是将这颗心扎的千疮百孔。
而面前这位深得圣上信赖和恩宠的侯爷,以及不远处那个仿若世外桃源的军械所,又把他那颗心点燃了,他现在浑身充满了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