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他要大干一场!

    “侯爷,老夫回去便写信给家里,让家中的两个犬子前来。

    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别的不会,就会种地,在作物上的研究甚至高于老夫,想来他们俩可以帮侯爷打理土豆和番薯的事情!”

    宋应星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从小受他影响,从小痴迷于农事。

    “这再好不过了,宋老满门英才,本候此次真是得了大便宜!”刘鸿渐那是真的开心,又可以当甩手掌柜了。

    “宋老觉得咱们这军械所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刘鸿渐虽然自诩做的很人性化,但还是想听听宋大爷的意见。

    “侯爷如此做派,提高了这些匠人们的做工热情,此是好方法!

    但匠人之事,徒有热情还是不够的,侯爷可知制作火枪、火炮最重要的是什么”宋应星略微皱了皱眉头道。

    “嗯本候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生铁吧,只有精炼出好铁,造出的炮才不容易炸膛,使用寿命也久!”刘鸿渐不太懂这个,只是按照自己的了解说道。

    马车在略显颠簸的管道上行驶,二人也不嫌天气寒冷,在马车里谈的愉快。

    “侯爷果然是个懂行之人,只不过好铁当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

    对于火炮来说,一是精度、二是射程,就算铸造的火炮再如何结实,打的近,打不准,也是形同鸡肋!”

    “嗯,宋老言之有理!”刘鸿渐只能小鸡叨米。

    “射程目前不太好改进,咱大明的红夷大炮打的远,但却极为笨重,只能用于城防,但这个精度上老夫确实有些研究。”

    大明的红夷大炮,动辄数吨、甚至十几吨,其射程也跟其体积成正比。

    原因无他,火药纯度不够,要想射的远,火药就要放的多,要想火药放的多,炮体还不炸膛。

    那只能加厚加粗加长!

    “宋老可是说的准星就是在火炮上配备可用于瞄准的那个物件。”

    刘鸿渐守城时见到的火炮皆是只有圆圆的一个炮筒子,就算是神机营的老炮兵,想精准的打到一个地方,也是需要多方校对,免不了还要先放一炮,再重新校对。

    这时的炮皆是前装炮,换弹速度超级慢,浪费第一炮,在战场上,简直要了命了。

    有经验的倒还好,一般的炮兵则基本靠蒙,或者干脆就是炮海战术,这在守城攻城倒还好,毕竟目标大,随便瞎打总能有所收获。

    但在海战中,双方战船皆是移动目标,就行不通了。

    “是的侯爷,前几年老夫曾有幸去过弗朗机人的战船,他们的炮皆有准星,老夫后来在家里也琢磨了一阵,只是还没有试验!”

    私造火炮那是死罪,有些领域他也只是浅尝辄止,好在侯爷这里可以百




第186章 顺治元年
    崇祯十八年,顺治元年,正月二十,盛京皇宫。

    天刚亮,寒风刺骨,大政殿外,一帮子文武大臣揣着手哆哆嗦嗦的互相聊着天。

    “范大人,身子骨可还撑得住”一个略显阴森的声音从边上传来。

    “哼,宁完我,你死了本官也死不了!”范文程哆嗦着脖子朝着宁完我吐了口口水。

    君子动口不动手,宁完我见范文程竟然朝着他吐口水,一时火了上前两步就想去以牙还牙。

    “诸臣上朝了”大政殿出来一个公鸭嗓扯着嗓门喊道。

    宁完我听到召唤马上缩了缩脖子,瞪了范文程一眼,退回到文臣中央。

    “闪开闪开,摄政王殿下来了!”一个侍卫当先把文臣拨开,清理出了一条小道。

    摄政王多尔衮身着棉披风衣也不理殿门口的文臣,昂着头径直走入了大政殿。

    接着是一群从大政殿周边十王亭里走出的满清勋贵,其人皆头戴大棉锦帽,从帽子便还提溜出一根细的像猪尾巴似的小毛辫子。

    这群勋贵跟着紧跟着摄政王鱼贯而入大政殿。

    “诸位同僚,走吧,上朝去。”终于轮到他们了,范文程理了理官袍,对着身边的同僚拱了拱手道。

    “范大学士先请!”诸多下属赶紧恭维。

    “哼!”宁完我见没人鸟他,自顾自的一甩袖子入了殿,把诸多文臣气的直跺脚。

    没办法,这个宁完我虽然投降大清晚些,但其特别会钻营,愈发深得摄政王多尔衮的青睐。

    听说最近宁大人为了当内弘文院大学士,愣是把自己的孙女献到了硕睿亲王府做丫头,至于是做什么丫头,大家伙心知肚明。

    一帮子文臣皆是摇着头,一边对着宁完我的背影指指点点,一边踏着小碎步入大政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金銮殿御座上,刚刚七岁的福临咬着手指头一脸胆怯的看着底下的一群人。

    “皇叔父摄政王殿下千岁!”多尔衮背着手站在御座下首,享受着众臣的朝拜。

    “众卿家平身。”福临看了一眼面前的皇叔父小声的道,说完便松了一口气。

    因为说完这句话,基本就没他什么事了。

    与大明一样,满清上朝,殿里也是泾渭分明,文官在左,武官在右,所有的礼仪也是山寨大明。

    但由于野猪皮们野惯了,八旗的武将到现在还是无法完全适应这些文绉绉的礼仪,三两个贝子入了大殿竟然摘下了锦帽,露出个大光头。

    光头剃的油光锃亮,唯有脑门顶部靠后一点的地方,留着比铜钱大不了多少的一撮头发,这撮头发倒是极为精致的编成一根小辫子。

    野猪皮们当然没这闲工夫,但他们家里大都养着不少汉人女子,这些女子可比他们家里的婆娘手巧多了。

    三个贝子挠着光头,还甩了甩头顶的猪尾巴。

    “真是有辱斯文,罪过罪过。”范文程身后的一位同僚小声嘀咕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公鸭嗓喊道。

    “奴才有本奏。”猪尾巴群里走出一个大汉。

    “瓦克达贤侄你有何事”多尔衮坐在福临边上一个略小些的玉座上出言道。

    “前日细作报,咱去年初丢的那个前所城换了将官。”瓦克达乃是代善四子,正红旗前军副将。

    “换了个将官如此小事也值得你在这里说吗退下!”底下的代善皱了皱眉,别人都不发言,这个瓦克达还真是给他长脸了。

    “呵呵,礼亲王何必动怒,让贤侄把话说完嘛!”多尔衮反而很开心,因为代善家里虽然儿子多,但脑子大多不好使。

    代善是老二,他是老十四,二人争斗不知多少年了,像这般嘲弄代善的机会他可不会错过。

    “新来的将官叫阎应元,还有个叫陈明遇的,细作说那个姓阎的很厉害,咱的小崽子们死了好几个呢,他们都说那个姓阎的叫阎王爷,咱们打不过。”

    瓦克达不知就里,见皇叔父让他继续说,便吧唧吧唧的说了起来。

    “住口,你个没用的东西。”代善简直被这头脑发达的儿子气坏了,丢人啊。

    “这真是你的好儿子啊,二哥,咱们大清若都像这般



第187章 郁闷的范文程
    “宁侍郎你有何事”多尔衮脸顿时拉了下来。

    虽然这个宁完我的孙女很是得他的心意,但你宁完我也不看看形势,本王都站起来要装c了你来找事,不开眼的狗奴才!

    “皇上,摄政王殿下,奴才认为范大人居心叵测,预陷我大清于威亡。”宁完我低着头道。

    “宁大人,虽然你我政见不合,但这是朝堂之上,你如此出言不逊、污蔑本官,于心何安”范文程就跪在地上一直也没起来。

    他不知道这个宁完我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如此节骨眼上给他找事。

    “范大人,本官有没有污蔑你,还需要皇上和摄政王殿下圣断!”宁完我高举手中的书信呈交给殿前的太监。

    小太监接过书信直奔御座上呆呆坐着的福临,没曾想刚上了台阶便被皇叔父多尔衮一把夺过,把御座上的福临吓了一跳。

    多尔衮展开书信的快速浏览了一遍,越看脸色越差。

    “宁侍郎,此信从何处得来”多尔衮面色阴晴不定,等着殿前跪着的宁完我道。

    “回摄政王殿下,此信乃是昨儿个晚上奴才管家巡夜时在院子里得来的!”宁完我如实禀报。

    信的内容很短,只有区区数十字,察哈尔部阿布奈与大明皇帝于一月前秘密结盟。

    宁完我本来还觉得这是某些小人的阴谋,可想来想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察哈尔部对大清的征兵令不配合,而这其中一直是范文程在周旋。

    如若范文程真的与察哈尔有勾结,那这厮简直就是在找死,就算此事为子虚乌有,但他范文程在察哈尔征兵征了也有两个月,竟然一个兵没有征到。

    是以不管这封信是真还是假,他都能参范文程一本。

    多尔衮也是暗暗心惊,真要是大清倾国之力挥师南下,若是此时察哈尔谋反,趁虚而入,那大清可真是有可能会陷入死地。

    虽然察哈尔部一直对他大清的军令阳奉阴违,但毕竟明面上还是听他们的,该征缴的马匹牛羊也是一样没落下。

    仅凭这一封信,他也不能百分百断定察哈尔部是否谋反。

    “范文程,本王命你督促察哈尔部征兵之事,办的如何了”多尔衮沉声问道。

    “回禀摄政王殿下,察哈尔上奏折说,他们北部牧场遭了雪灾兵员损失惨重,牲畜也冻死大半,是以他们希望殿下能给他们时间修养。”

    范文程大气不敢喘,他不知道宁完我给摄政王的书信里写的什么,只看到摄政王的脸瞬间变得阴沉。

    “你可去派人查验了”

    “回禀殿下,奴才派了人,可是……可是皆被察哈尔的人给赶了回来!”范文程好像猜出一些端倪,心里也是一凉。

    “他们骂奴才是汉臣,没有资格进入他们的牧场……”

    “无能,本王要你这么个没用的狗奴才有什么用这点事都办不好,你差点坏了本王的大事!

    你看看吧!”

    虽然范文程让他看得不太顺眼,但他也知道大清能有现在这般局面,这狗奴才功不可没,所以即使他怀疑察哈尔,倒是也没往范文程身上想。

    书信飘到范文程身前两步,范文程也不敢起身,只能快速的爬过去,捡起来一看,吓的赶紧俯身请罪。

    “奴才惶恐,奴才不知此事啊!”范文程冷汗都下来了,如此大事他身为议政大臣尚且不知,这个宁完我是如何知道的

    好在多年来他劳苦功高,摄政王殿下并未过多迁怒于他。

    “还不快去派人给本王查,去找代善要兵,看看他察哈尔到底是遭了灾,还是意图谋反!

    若还是办不好,你就不用回来了!”

    多尔衮心情糟透了,他们大清底子本来就薄,养之前的六七万人已经捉襟见肘,如今征兵征



第188章 精神胜利
    翠云楼是满清盛京唯一的一座烟花之地。

    原因无他,建奴哪里需要这玩意,如果他们看上了某个同族的女子,只需去其家中问明礼金,随后牵着牛羊便能把女子领回家。

    而若是貌美的汉人女子,那就更简单了,只要身边没有男人跟着,或者一看是那种没什么身世的平民,便能直接指认此女子是他新买的奴隶,然后掳到家里以供使用。

    事实上这些野猪皮家里都养着不少历年来劫掠来的女子,但家花哪里有野花香,野花也是别家的香。

    一开始此举遭到了汉人官员的强烈反对,黄太鸡没办法下令处置了几个勋贵,但效果并不好,这些鞑子光天化日之下随便不敢了,但夜里的勾当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大明要被饿死,跑到这变成还要遭蛮族侮辱,不少汉人受够了折辱,干脆如果生了女儿直接弃之荒野,也算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

    当然,盛京的汉人官员不可能像那些野人般粗鲁,在他们看来,那太有辱斯文了,这附庸风雅之事当然要在烟花巷里,喝着花酒,吃着野味来的自在。

    满人不支持,他们就自己搞,翠云楼就是这么一个产物,翠云楼的出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明面上的老板乃是一个做过酒楼生意的行商。

    而翠云楼的女子则大部分是从山海关外的汉人村落中劫掠而来,一小部分则是野猪皮们遗弃的本族女子,但这些官老爷们都嫌弃建奴女子脏臭不堪。

    而唯有刚从翠云楼下来的范文程最好这口,他也是翠云楼的出资人之一,还是其中最大的一头。

    阿济格糟蹋他的妾侍,他的妾侍是汉人,他便来糟蹋建奴女子,而且一次要至少两个。

    带着阴郁的心情偷偷摸摸的来,然后又偷偷摸摸的走,深藏功与名。

    如果后世的孔先生知道他所创的精神胜利法在数百年前已被杜撰,不知道会不会踹开棺材板来踢馆子。

    唉,身体大不如前了,前些年他还能一次糟蹋两个,如今只一个便吃不消,范文程以袖遮面从翠云楼出来,匆忙的钻到了马车里。

    他在翠云楼待了半个时辰,想着阿济格殿下应该也差不多了,于是便打算打道回府。

    可人算不如天算,马车刚走到自己的府宅门口,正好与刚从府宅走出的阿济格碰上。

    “哟,范学士回来了宫里的事情处置的怎么样了”阿济格面色如常,全然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样子,顺带还询问范文程有没有好好给大清办事。

    “回禀殿下,宫中之事一切皆好,一切皆好。”范文程从马车上下来,略显尴尬的陪笑道。

    “嗯,好好办差,我大清不会亏待于你的,本王走了!”阿济格拍了拍范文程的肩膀上了马车。

    “殿下稍候。”范文程快走两步追到阿济格的马车边。
1...5253545556...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