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扛着AK闯大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行者寒寒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防范南方的张献忠和左良玉,崇祯甚至想出兵十万,但是被兵部尚书李邦华婉拒。

    且不说南方战乱危及京城,战场之上若全是一群没有杀敌经验的新兵,只要有一处崩溃,那造成的后果将会是一边倒。

    兵在精不在多,这个道理只有带过兵的将官才真正理解。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即使刘鸿渐再着急复仇,按照兵部尚书李邦华和户部尚书倪元璐的计划,出兵五万大军,一应器械、粮草、棉衣辎重等等至少需要六七日。

    但刘鸿渐哪里能等这么久,前屯城破,宣辽防线将直接面对建虏十数万大军的侵袭。

    边军老兵虽然也有十二万,但那可是两千多里的长城防线呀,即使边军又征了十五万新兵,但跟京营一样都是初训未久。

    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兵,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兵,让他们去守长城、去与凶残狠辣的建虏对决,简直是痴人说梦。

    问题的最关键处,没有战马,这就太被动了,鬼知道建虏兵分三路要从哪三个地方下手,真到了危急时刻紧急调兵也来不及。

    按照黄得功的奏疏所说,建虏好像对于边军的布防情况甚为了解,似乎可以直接找到边军布防的薄弱之处。

    但刘鸿渐对此并不甚在意,如果问题真的出在朱纯臣身上,现在他已经在诏狱之中,其他的只能指望黄得功能谨慎行事了。

    刘鸿渐对崇祯说明了自己的忧虑,提议他带领三千营和神机营只带三日干粮骑马先行,其余辎重、粮草随步军而行。

    若不然,莫说还要再准备个六七日,就是步军的行军速度,想要到达边镇也得走上个六七天,这可真是要了命。

    饶是如此,全骑兵仍然最快要到两日后,两万三千营骑兵还好,毕竟是老兵,千户所的两千人更不必说,问题就出在神机营的火枪兵。

    他们不仅是新兵,还大多没有骑马经验,两日时间即使有老兵教导,他们也只能初步掌握骑术技巧,两万七千多匹战马,这已经把京营的机动力量榨干。

    算上万岁山千户所两千余人,共七千余火枪兵,每人至少要配发三十发纸壳弹,那就是二十万发,这对于军械所来说,也是一个问题。

    而且这还只够支撑一到两次战役,弹药的补给线将从京城一直延伸到边关。

    但这是没办法的问题,在下一代子弹研发出之前,刘鸿渐并没有把遂发枪和纸壳弹技术交于工部的打算,人多口杂,尖端技术必须严格的封锁在军械所。

    崇祯和阁臣再次就此事进行商议,最后崇祯终于是点了头。

    三千营、神机营、万岁山千户所作为急先锋定于二月二十九出征建虏。

    拟定好了所有事,刘鸿渐再次出了暖阁时,天色都已经暗了。

    “安国候,请留步!”后面传来喊声。

    “嗯李公公找本候何事”刘鸿渐扭头一看竟然是李云魁,不禁有些诧异。

    上次崇祯第一次训斥他,就是因为这个李云魁。

    后来他专门命锦衣卫调查了这李云魁,发现这个老东西还真是个牛人。

    从小入宫当了小黄门,历任监丞、少监,至印绶监佥书、掌印,司设监掌印,内官监掌印,直到前些日荣升司礼监掌印兼东厂提督。

    自八岁入宫做个打扫卫生的小黄门,到如今当上司礼监掌印、东厂厂督,走上太监生巅峰,李云魁用了四十年。

    四十年来,他侍奉过郑贵妃、李贵妃、懿安皇后张嫣,一直到当今万岁爷的周皇后。

    他熬死了陈炬,熬死了王安,熬死了魏忠贤,熬跑了曹化淳,如今又熬死了王承恩。

    刘鸿渐看了这厮的履历感觉牙都疼,这特n的,是块厕所里的石头啊。

    “侯爷,咱家听说,您去国公爷家拿人时,还杀了不少人”李云魁语气倒




第242章 柔情似水
    什么叫一句话噎死人,还句句入骨,看自认为四海八荒唯我独尊李云魁的脸色就知道了。

    “你……你……你当真以为,你可以为所欲为吗”

    拿热脸贴了冷屁股,还是冷的掉渣的那种,饶是李云魁忍术登峰造极,也被气的指着刘鸿渐半晌说不出话来。

    亏他刚才还苦口婆心的主动示好,这是腆着脸说了一大堆好话,然后又狠狠的挨了一大巴掌啊!

    这心里就疼啊!

    “你这么生气做什么本候从来都没把你放在眼里,你现在才知道”刘鸿渐说完头也不回向宫外走去。

    他最喜欢的便是李云魁这种,你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还要被我气的吐血的样子。

    “你……啊——安国候你给咱家等着,你会后悔的!”多少年了,李云魁都想不起来上次把自己气成这样是什么时候了。

    但他可以肯定,上次把他气成这样的人,已经死了。

    对于身后这个没卵子还叫嚣的老杂毛的威胁,刘鸿渐的内心毫无波澜,你再牛叉,也不过是宫里的一条狗。

    还想着跟王老哥比肩我呸!

    王公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大明,你呢权力、、财气支配下的走狗罢了!

    王公公喋血城墙的时候,你在哪

    真特么的不知羞耻,还要跟老子合作

    老子不用你合作,照样是想干啥就干啥!

    撒泡尿照照,如果王公公是太上老君,你李老杂毛不过是人家炼丹炉里的煤灰!

    刘鸿渐心里好笑,这做人啊,不能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这个家伙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威胁本官哼!

    信不信惹毛了给你吃枪子儿!

    对于这个小插曲,刘鸿渐只出了皇城便忘了个干净。

    他又要出征了,这也意味着,他又要去跟家里的人道别。

    唯一不同的是,上次是一个孙秀秀,这次又多了个杨雪。

    唉!家国天下,家国天下,何时能安生的在家陪陪老婆,刘鸿渐踏入家门的一刻心里突然萌生出这样的想法。

    门咯吱一声被打开。

    “夫君回来了”孙秀秀和杨雪不知在说些什么,见自己夫君进来,赶紧起身相迎。

    刘鸿渐也不说话,直接把二人拥入怀中。

    “夫君你怎么了”孙秀秀二人顺从的依偎在怀里,她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朦胧中感觉夫君心情很沉重。

    “老爷,再过两个月你就要做父亲了呢!”杨雪柔声道!

    “亲爱的,你们还记得过年时来咱们家吃饭的老闫和老陈吗”

    “记得呀!夫君,你上次去山xi时,陈夫人还给贱妾送过他们江阴的土特产呢!”孙秀秀柔声道。

    “老闫和老陈,战死了!”折腾了一整天,刘鸿渐发现即使自己有那么多枪,对于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竟然还是那么的无力。

    他这样的人,对于功名权谋毫无兴致,甚至是厌恶。

    本来他感觉自己至少应该对银子感兴趣,可当他真的有了花不完的银子,似乎也觉得不过是一堆铜臭。

    他拥有权力,拥有金钱,甚至拥有两个爱他、以他为天的妻子,他似乎觉得人生不过如此。

    可自从得知老闫和老陈战死,他的内心仿佛有一处东西崩坍。

    是啊,对于男人来说,总有一些东西是他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吧!

    权力于他若浮云,银子这东西够用就行,能让他如此伤心失落的只能是怀里的女孩和军营的兄弟。

    老闫和老陈的死,让他伤心、让他愤怒,触碰了他的底线,也让他明白人这一辈子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老爷,你是不是又要离开了”孙秀秀还没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杨雪先开口道。

    没有谁比她更明白失去的痛苦



第243章 征虏大将军(第一更)
    第二天一大早刘鸿渐破天荒的从床上爬起来去上朝,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今天是大明的大日子,也是他的大日子。

    天还未亮透,还贼拉冷,刘鸿渐内里套了两件棉服,又把麒麟服套在外面,鼓鼓囊囊的上了马车。

    上朝时牛壮兼职马车夫,马车四角还跟着四个亲卫做保镖,没办法得罪的人多了,时不时总有人扔砖头。

    “老爷,俺家婆娘也怀上了,您学富五车,给俺家孩子取个名儿吧!”牛大棒槌一边赶着车,一边嘿嘿的说着话。

    “你这嘴何时变的这么甜了还学富五车!”刘鸿渐没好气,自小兰有了身孕,这牛大棒槌便如着了魔般,每日里三句不离孩子。

    “嘿嘿,就是没有五车,那至少也有四车嘛!

    老爷,你说要是男孩叫个啥好听!”

    刘鸿渐在长城之上作诗给牛大棒槌留下深刻印象,在他的脑袋里,能作诗的人可都是文化人。

    牛大棒槌自顾自的碎碎念,熟不知车里的刘鸿渐被他的话雷得差点噎着。

    “男孩的话就叫牛二狗吧!”刘鸿渐没得法子,只能随口拈来。

    “俺叫棒槌,俺的儿子叫二狗,老爷就是有才!这个好听!”牛大棒槌咧着嘴笑道,一直以来他都是知足而常乐。

    “可要是女孩咋整”

    “女孩是赔钱货,让俺家婆娘随便取个名儿就成!”

    “重男轻女!”

    “嘿嘿!”

    “要是女孩就留着给本官的儿子做媳妇吧!”

    “老爷说啥就是啥,俺听老爷的。”

    ……

    皇城,皇极殿。

    今次既非朔望,更非圣人诞辰,却在皇极殿举行朝会,边关的消息还未公布,朝臣大多都在议论着到底是什么大事。

    “李云魁,直接宣读圣旨吧!”崇祯开门见山毫不拖沓。

    李云魁得了命令,从身后取过圣旨展开,底下的群臣见状也皆是跪伏在地等候听宣。

    “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袭大统十又八年矣,十八年来,建虏荼毒北境,未曾断绝。

    前屯罹难,阎陈二将殉国,数万百姓魂不能归,朕呕心泣血、夜不能寐。

    特加封阎应元、陈明遇二将为少保,晋爵而荫其子嗣为大明子爵。

    前屯战死士卒之父母皆免税赋至终老,前屯将士皆入英烈碑受万民祭奠,以告慰先灵。

    今建虏倾国之力大肆犯边,意图夺大明之江山、绝汉人之血脉,大明之江山已到了最危亡之时刻。

    大明安国候刘鸿渐,攘除匪患、使建虏折戟,扬我大明国威,十八年来,未有其人也。

    敕封其为征虏大将军、领督师衔,赐尚方宝剑,领京军六万,代朕出征。

    朕以凉德,嗣守祖宗大业,今之征虏,乃大明之国战。

    胜,则将士之功!大明兴。

    败,则朕之过!大明亡,朕亦不苟存矣。

    祈怜苍天,告尔臣民,神其鉴之。”

    李云魁宣读完圣旨便垂首退下,只留一帮子朝臣在回味着圣旨的意思。

    此为诏曰,诏者,告天下也,乃是圣旨中最为隆重者,此表明了崇祯的决心,但是……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六科十三道言官、御史这次熄了火,大多磨磨蹭蹭的皆是没动静。

    “陛下,臣以为,此时出征建虏,事有草率,应三思而行。”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出班奏道。

    臣倒不是说对安国候的能力有所怀疑,只是京营皆是新征之士卒,实在不堪如此受命。

    建虏此番大举入侵,而边关自有黄总督抵抗,朝廷更应该利用时间加紧锻炼新军,而非仓促应战,若有失,大明危矣!”

    此番大事皆是内阁拟定,王家彦当然知道,但他身



第244章 墨宝(第二更)
    “万岁爷,药来了!”刚入乾清宫,李云魁便端过来早已备的药。

    “皇上,您这是怎么了,以前怎么从未见皇上如此”刘鸿渐惊讶极了。

    刚才朝堂上的崇祯咳嗽的表情刘鸿渐看在眼里,那绝非普通的伤风咳嗽,倒更像是积劳成疾,崇祯大叔现在才三十五吧

    崇祯不言语,结果药碗饮下。

    “你们都下去吧!”崇祯挥了挥手。

    “你也下去。”见李云魁仍垂首站在殿门口侍候,崇祯又补了一句。

    “奴婢遵命!”李云魁行礼后退下,他暗自掂量了一下,摇了摇头。

    不一会儿,诺大的乾清宫便只剩下崇祯与刘鸿渐两人。

    天刚刚亮,崇祯少有的没在下了朝后,召集内阁议事。

    东边一抹霞光透过偏殿的窗户纸,把殿内照的更亮,坐在御座上的崇祯的脸色则显的更憔悴了。

    “佑明,昨日之事,你做的有些过了!”崇祯没有回复刘鸿渐的问话,之事平淡的苛责了一句。

    “皇上,不是臣过分,你是没见当时的情况,那朱纯臣府上竟然养了一百多号家奴,这还不算那些做杂事的。

    这些家奴个个手持棍棒,把臣围在其中,他们的眼神不似常人,臣也算上过战阵,有这种眼神的人,皆是不怕死之人,战场上他们或许是猛士。
1...6970717273...3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