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临高启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吹牛者
两个人一下轿就引来了街上行人的注目。和周围的人相比,他们确实太与众不同了:魁梧的体格、黝黑的皮肤还有比一般人都要高得身材。
梅林有些不适应――他没受过情报局的专门训练,只是在出发前在短训班里学习了一个星期。长衫对他来说总觉得不合身,发髻和头巾总有要掉下来的感觉。手脚也有点不知道往哪里放得感觉。
周洞天相比之下就好得多,他到底是在情治口服务的,根据联合安全会议的决定,情治口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交错培训,因而他在“农场”系统的学习过。
“走吧。”周洞天对蔡宜邦说道,“你带路,我们在这里随意看看。”
“是,老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墨香,这是真正的墨香――带着松烟的味道。周洞天有一次在某图书馆的善本部的库房里也曾经闻到过这样的香气,那是上好的宋版书的气味。比这里更为浓郁。
三山街两侧,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书坊。大得足有五开间门面,小得只有一开间。但是无论门面大小,铺面的屋檐都很高,从街面上往里看去,可以看到靠墙摆放的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面放满了各种书籍。
每家书坊都有字号和招牌。这里的大多数的书店属于“综合性书店”,出售各种类型的图书。也有的专门经营某些类别。比如佛经、道乘之类的宗教书籍,也有是专营“闱墨”的。所谓闱墨就是每次科考中中式的八股文、试帖诗、策论之类,按照旧时空的说法就是专卖“教辅材料”的。虽然当时的人就对“闱墨”嗤之以鼻,但是科举考试使得这一行业的需求很大,在明清两代,书籍出版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一部书从完稿到开始刊刻,印刷出书,至少要三四年。只有当年的科举考试的八股文,基本上是考试一结束就开始选辑刻印。可见需求的旺盛。
周洞天从大图书馆的讲座里知道,这种专门销售“闱墨”的书坊基本都是江西人开设的,除了选辑、刊刻“闱墨”之外,另外一项主要业务就是参与科场舞弊,为主考和考生之间牵线搭桥。除了重要性不高的例考和童子试之外,几乎每一级科举考试他们都能代办打通关节的业务。到清代这项业务甚至成了他们的主业。
除了一些书坊是代售书籍之外,几乎每家规模较大的书坊都是自己有刻板和印刷工场,储存有大量的板片。这样的书坊几乎每家都是前店后坊的模式,站在店铺外就可以听到后院印刷工人拓印、打墨,刷鬃的声音,有时候前后院门敞开着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到看到刻板和印刷工人忙碌的身影。
周洞天饶有兴趣的漫步着,看着各家书坊的状况。这里和旧时空的文化市场的书市多少有些类似,但是没有文化市场的那种喧嚣劲。安静的气氛夹杂着淡淡的墨香、纸香,让他感受到一种愉悦。
但是这样愉悦的心情并不会动摇他要亲手摧毁三山街的印刷业的决心。按照传统印刷方式出版印刷书籍,书籍就永远是极少数人才能占有的文化奢侈品。元老院要彻底的打碎这个体制,将知识廉价化、普及化就是必须的条件。
怀着这样的心情,他漫步走入一家书坊,梅林和蔡益邦也随了进来。
这座书坊在三山街的的同业中算不上生意最大,但是门面宽敞――三开间的门面,高大敞亮。内中的书籍品类丰盈。占满三面墙壁的高大书架上,举凡经史子集、闱墨房稿、戏本小说,乃至医书画谱、酒录茶经,可谓一应俱全。
周洞天和梅林两人的气度服饰,异于常人。掌柜的十分巴结,立刻迎上来请他们安坐,又关照伙计沏茶,摆上果盘,然后请教姓氏、乡里。
“敝姓周,广东人士。”周洞天说道,“游学到此。”
“不知周老爷想要看些什么书?”掌柜的谦恭的面孔露出得色,“小店不敢说书籍一应俱全,不过在这条街上也算是货色齐全了。”





临高启明 第九十四节 印刷作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第九十四节 印刷作坊
“我见你这里陈设不俗,特意进来看看。”周洞天说得一口怪里怪气的广东官话,幸好本时空的官话和南京话差距不大,掌柜的说得慢还是能听明白的。
这里的环境的确不错,这所潘建元书坊在铺面房和后院门之间,有一个小小的院落,石子铺设的小径旁种着若干修竹,地上摆设着各种盆花,春天的阳光下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墙壁的空白处,悬挂着青蓝斑驳的宝剑,下面是一张放着琴砖的紫檀木几案,放着一张古琴。一只万历年仿宣德炉中袅袅的冒着青烟,一股芬芳馥郁的香气淡淡的飘散在空中。
“老爷谬赞了。”掌柜的陪着笑脸,“看老爷的样子,应是身有科名吧。”
科名当然是没有的,周洞天不是外派情报员,不需要特意搞个科名。不过古代没有全国联网的学历查询系统,广东又在千里之外,编造一个假身份假学历不难。周洞天不敢胡吹自己是举人――举人每个省的数量还是有限的,南京又是留都,全国各省人士都有,乱吹牛保不定会给戳穿,到时候不是掉面子的事情。
所以他自称是秀才――秀才比举人多得多,而且里面花样也不少。
“喔,喔,看老爷春风满面,乡试一定联捷。预贺,预贺!”
“谢谢。‘场中莫论文’,看运气罢了。”
“周老爷即来金陵游学,某非是要选几本新科的闱墨?”书店掌柜揣摩着推荐道,“小老这里有几部芑山先生手批编选的闱墨,都是花团锦簇的好文字……”
芑山先生就是张自烈。旧时空知道此人者不多。周洞天却知道:他在印刷所的时候用现代印刷设备印刷了一些图书,其中有《康熙字典》。而《康熙字典》的蓝本之一《正字通》正是这位芑山先生的作品。
周洞天知道张自烈当时是南京国子监监生,并未中过进士。看书店掌柜的口气,显然这位芑山先生对八股文的造诣很高,以至于他负责编撰的闱墨成了一种号召。
他挥了挥手:“不用了。你这里可有一些新奇有趣的的好书?”
“怎么没有?”掌柜看周洞天和梅林的样子,大约是广东的富商子弟,身上有个功名,大约是早就在科场上打通了关节。这样的人看书首先要新奇,他想了想,从书架子取了部新书来,“这部书,不知周老爷看过没有?是泰西人的作品。”
周洞天一看,原来是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这部书应该是在1607年就出版了。现在这南京还能买得到,看来书的销路不怎么好――中国古代的数学在代数上造诣很深,几何学就相对落后了,这么一本充满了全新概念和名词的书籍除了极少数对此有兴趣的人之外,恐怕是很少人愿意问津。
“这部书实在是新奇。乃是礼部尚书徐上海所编,据闻是泰西人的原著,徐尚书亲自翻译的。只是看得明白的人少。”
周洞天翻开看了看,书籍印刷很是精致,有的章节还有配图,看到上面的不时提到“直角”、“钝角”、“相似三角形”……周洞天恍然又回到了初中时代。原来这些术语在当时就有了!
他不知道这些几何术语,包括几何这个词都是由徐光启的翻译的。
掌柜的见他饶有兴趣,赶紧又取来其他基本书籍,一一堆放在书桌上,周洞天看了看,其中多数是徐光启的作品也有翻译的传教士们的作品:有《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泰西水法》、《浑盖通宪图说》等好些种。种类颇为繁杂,其中既有农学书籍――如徐光启的几部著作;又有数学书籍:《同文算指》、《测量法义》;还有天文学和水利学著作,最后还有利玛窦著的《交友论》这样的格言集。
周洞天一一翻看了一番,他其实对书籍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这些书籍在技术上不会比大图书馆的高明,他看得是书籍的装订和印刷。
古书的特点是文字都很大,这些书籍的字体大小,如果按照现代标准起码也是一号字。这个问题周洞天一直考虑过,为什么古代印刷的书籍要用如此之大的字体?有人说这是印刷技术的问题,也有人说是因为古代照明不佳,必须采用较大的字体以便于阅读。
周洞天一时也无暇细看内容,便关照蔡益邦全部买下来,满载而归。付款的时候他发现书籍的价格相当的昂贵。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普通人很难买得起。穷人就算想买全四书五经都不是件轻松的事。本时空的读书人能够享有种种特权就不足为奇了――要得到一个功名需要投入的金钱和时间注定了知识的被垄断性。
书坊的老板做成了一笔不错的买卖,乐得喜笑颜开。周洞天乘势提出,想看看刻板印书的作坊。
“作坊里都是黑墨,恐怕污了两位相公的衣衫……”掌柜的对这个要求有点意外,到他这里买书的士子不少,性格也是五花八门的,但是从来就没有人对印书的作坊感过兴趣。
“无碍,这二位都是好书之人,对书是如何印出来得,极是好奇。还请掌柜的通融一二。”蔡益邦也帮着说话。
掌柜的寻思片刻,作坊里倒也没有见不得的人东西,再者雕版印书这码事没什么可以保密的“秘技”,只要找几个雕版、印刷和装帧的师傅就什么都知道了。这两个老爷好奇想看看也没多大关系。
“好,那就由小老引路了。”掌柜的站起身来,关照了伙计几句。当即引着他们往后院而去。
一行人穿过后院门,走过夹道,迎面是一堵久经风雨剥蚀的风火墙,门楼矗立,飞檐翘角。此处就是印刷的作坊。房屋的形式以青砖、白墙、黑瓦为主。
推门入内,便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铺着青石板。平面呈显回字形,中轴对称,以正厅为主体。上、中、下三厅相连,厅两侧有一至三排厢房。作为工人们的宿舍和车间。院子中有积蓄雨水的池塘,还有用成排的架子铺设好得晒坪。
周洞天注意到这里的厅堂架空很高,而且院落与院落之间都有很高的风火墙。印刷书籍要使用储存大量的木材、纸张和书籍,这些全都是易燃烧之物,院子中的蓄水池和隔离各院的风火墙起得就是防火的作用。
厅堂里、厢房里都有人在忙碌,院子里不时还有人搬运着材料在走动。有房子里有人正在根据选定的蓝本誉写书样。选择好得底本是刻印出一本好书的第一步。蓝本除了搜罗来得作者书稿之外,就是选用过去的善本--古代没有版权的概念,不管今人古人的作品,只要书坊老板觉得合适,就可以拿来刊刻。
因为好得底本至关重要,所以书坊的老板往往自己就是有眼力的版本学家,善于从旧书店故纸堆里搜寻到有用的底本。有的书坊老板则结交有名的藏书家,以取得他们私藏的各种善本和少见的书籍。在南京、苏州和杭州还有一批集文人、藏书家于一身的所谓刻书家,他们多半是饱学之士,自身又是有财有势的缙绅:如曾经刊刻出版了《本草纲目》的南京藏书家胡应龙。
潘建元书坊的誊抄人员总有十几号人,和周洞天想象的相反,他们全是真正的“抄书匠”,虽然识得字,能写一笔漂亮的楷书――还能写反体字,却没什么文化。做得完全是机械式的工作。因而在一般的图书中错字、脱字、别字,乃至文理不通的状况常常出现。所以书坊老板也得雇佣――不过一般是用“延请”这个词――几个文士充当编撰、校订。一些不怎么讲究的书坊就会省下这笔费用。
正厅里,刻字工人们正在伏案劳作。一块块按照尺寸开好的空白书板被堆放在廊檐下等候使用。雕刻好得书板则堆放在另外一面。廊檐下各种书板堆积如山。掌柜的说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果树木质地坚硬纹理细腻,价格又不贵,是刻书板的最佳材料。灾梨祸枣这个成语正是出自于此。
刻板工人们把誊写工人书写好得“写样”贴在书板上,然后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板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下去。板面所刻出的字要凸出版面一到二毫米。
刻好的书板被送到院子中,散工们挑来一桶一桶的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墨痕。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一页书就是一块板。一部书如果有三百页,就得有三百块书板。花费的人力物力不可计数。因而不知道市场前景的书稿除非是私人自己出资刊刻,否则很难得到出版。书籍的稀少、昂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临高启明 第九十五节 孤悬京师的虚弱感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第九十五节 孤悬京师的虚弱感
“不会再要孝敬吧?”冷凝云对此耿耿于怀。
乌开地笑道:“杠子已经划好了。平日里再有些需索大约是免不了的――这是小钱,老爷不必在意。只是有些事情老爷要平日里经心才是,不能事事都等人开口。”
他举例来说虽然说好三节两敬,但是平日里要时刻注意杨府里的动向。隔三差五的送些水礼表表心意。冬送水果夏馈冰。杨公公的小妾做寿,一定要馈送礼物――
“杨公公是个太监,还有小妾?”冷凝云皱眉道。
“太监有小妾的多了,”乌开地说,“杨公公家有好几个小妾,又以卞姨太最受宠爱――给她的礼要额外重些。”
关于太监要小老婆怎么使用成了冷凝云的一个悬念。但是此刻比这要紧的事情多得是。
三天之后,冷凝云备上四色简单的水礼,前往杨公公府上拜会。这次,杨公公很是客气,颇有长者之风。宫里头的太监,只要能混出点名堂的,个个都是修炼到家的老狐狸,待人接物有一套迷惑人心的本事,要不是冷凝云是个现代人,又在农场接受了充分的教育,对太监有着充分的认识,免不了要给他绕进去。
杨公公在酒宴上向他介绍了自己的义子杨天梁。冷凝云不敢怠慢,对这位小杨公公很是一番敷衍。
双方把酒言欢,待到酒都有七八分了,杨公公这才说道:
“本监年纪大了,又要时时在宫里当差听候,等闲不得空。以后若有事,本监的义子说得话亦作数。你轻易亦不要到我府上。有事,我自会派人和你说。”
“是,一切都听杨公公的吩咐。”冷凝云恭恭敬敬的说道。杨公公其实只不过五十多岁,但是看上去已经很老了。不但头发已经白了,脸上的皱纹亦很多。
“呵呵,喝了这杯酒,本监就是不拿你当外人了。”杨公公懒洋洋的靠在椅背上,两个小太监,垂着头,一个捶腿一个捶肩。他舒服的哼了几声才又说道,“你们那伙人,在琼州府干什么,本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可是你要知道:这儿是北京城,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街上跑得狗说不定都吃着一份俸禄,比不得广里那边南蛮之地,天高皇帝远的,任你们胡作非为。这里就连说错了几个字,一个不对也会叫你脱层皮!”
“是,小人知道。”冷凝云装孙子装到底了,赶紧站起来作揖,“多谢杨公教导。”
“你明白就好。”杨公公点点头,“我老了,许多事情顾不到了。你们自己多加小心。”说着他一示意,一个小太监拿出一个拜帖匣子。
“里面是张拜帖,”杨公公指着匣子,“平常人,就算孝敬一千两银子本监亦不会给。你是高大官人的人,不比寻常。拿着好生做你的买卖罢。”
“是,多谢杨公。”冷凝云赶紧站起来,弓着身子把匣子接了过来,乌开地连使颜色,冷凝云赶紧又跪下去磕头。心中很是不乐意,心想这日子过得太悲催了,早知道就不闹着要外派了。这动不动就要磕头的日子真不好过。
“呵呵,以后就看你的买卖风生水起了。”杨公公眯着眼睛笑道。
冷凝云唯唯诺诺,散席之后。席上,他急忙坐上轿子赶回下处。将乌开地传了进来,与他商量。
“小杨公公那里,也得点缀。至少得一千两。”乌开地在宴请中一直随侍在旁。
“什么?又要花钱。”冷凝云差点跳了起来,北京分行八字还没有一撇,钱倒源源不断的花出去不少了,“你不是说画了杠子不用再花钱了吗?”
“那是杨公公,这是小杨公公。”乌开地提醒道,“能是一回事?杨公公的意思您老人家就没听出来?”
乌开地当奴仆出身,叫比自己地位高得都叫“老人家”。
“他的意思我当然明白,以后让小杨公公居中当联系人了。”
“没错,您想,他这个中人你岂能轻慢?一件事说起来是好是坏全在他的嘴里。”乌开地说道,“何况他还是杨公公的义子!今天酒席上还特意说明了,对他的重视不言而喻啊。”
冷凝云一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心中很是不甘。在书房里转了几个圈,愤愤道:“好吧,也送他一份厚礼就是。”
乌开地提醒道:“平日里三节二敬的孝敬,有杨公公的,也得给他预备一份。分量少一半就是。”
“干股莫非也得给他半股?”冷凝云想这样的话就破坏了原先的计划了。
“那倒不必了。杨公公也没这个意思,”乌开地说道,“杨公公的账要买,但是太买了也不成,他以为你软弱可欺,会得寸进尺。太监们都阴得很,不可不防。”
“我知道了。一会开礼薄的时候都注上就是。”冷凝云点点头,他忽然感到一阵不快,眼下他竟然象离不开乌开地一般了――到了北京之后对这个归化民助手简直是言听计从,问题是,乌开地说得几乎没有不对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冷凝云在李洛由的管事的陪同下在城内寻找合适的房子作为银行的所在地。
在旧时空,冷凝云不止一次的来到过“伟大的首都”,现在他来到了伟大首都的前身――地方还是那个地方,摸样却完全不一样了。即使他来到旧时空的紫禁城外的时候,他发觉这里和他曾经见过的紫禁城也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
紫禁城的外表陈旧而肮脏,街道虽然宽阔,大多是泥土路,春天的时候下了几场雨,走到那里都是满目的泥泞,不坐轿子或者车子就会弄到满腿满脚的泥点。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把”“一把”悠然蹒跚的骆驼。驮运着沉重的货物,其中大多是门头沟一带产得煤,北京城就是靠着这些煤才能度过严寒的冬季。
只有又甜又酸的冰糖葫芦看上去和旧时空没什么两样――当然冷凝云是不敢吃得,不仅是处于卫生安全的考虑,而且冰糖葫芦上往往沾满了春风送来得沙土。
然而,即使这里肮脏,泥泞,从他进入北京的那一天起,就能感受到这个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和经济中心的那种非凡格局和气派,它那君临一切的气息。他坐轿子走在街上,看着远处的城楼的飞檐的时候,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了。
这所帝皇之都,总有一日要落在我们的手里。他在轿子里默默的想着。攻下这座古都是一件极具政治象征的事情,不过不多数元老们不打算在这里定都的。首先这里就自然条件和地理状况来说不是非常适合的地点。其次许多元老还把北京城看做是“封建欲孽”的大本营。
“污泥浊水太多。”冷凝云嘀咕了一声,想到这几天和杨公公打得交道,愈发痛恨起大明和北京城来了。
建虏入关的余震已经渐渐过去,关外的后金方面未见有进一步的行动。陕西的“乱民”还没有形成气候,只能在西部作乱。至于各地的“民变”虽多,但是多半旋起旋扑,没有太大的震动。奢安之乱尽管一度震动西南,不过自从奢崇明兵败逃亡水西之后,已经不再是大的祸患,镇压下去不过这几年的事情了。东南沿海的郑芝龙也接受了招抚。所以近几个月来,北京的局面保持着相对平静。
冷凝云在乌开地和李家管事的陪同下,先后观望了紫禁城,逛了棋盘街――他记得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曾经在这里遭遇过一定的抵抗;他又去了东西四牌楼、城隍庙、灯市口等有名的热闹繁华去处。实地探勘有无合适的开设银行的地点。
开设银行不需要太热闹繁华的地方。银行不靠门市做买卖。但是为了便于商家来出票兑换,亦不能离商业区太远。最后在前门外选定了一处地方,在大街旁的胡同内,地方很容易找。原是一处典当的铺面,过去是魏忠贤手下某阉党的产业,九千岁坏事之后,典当被查抄了,值钱的东西被抄没,不值钱的东西被偷光,只余下这一座空房子。
冷凝云看了下房子,连后院在内,一共有三进院落,另外有四座偏院。因为过去是典当,建筑非常坚固,围墙、房子的底基全用石条砌成。后面有专门储存各种当物的库房,即高大又坚固。后院还有自备水井――不过是苦水。
北京的地下水基本上是苦水,矿物质含量高,不宜食用。饮用水――又叫“甜水”是向专门的“甜水窝子”买得,水夫每日送水上门。对住在北京的人来说买水吃亦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冷凝云看了下房子觉得很满意――开设银行对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房屋如果要用还得花一大笔钱改造,这所房屋的改造费用所需不多。当下拍板通过李洛由的管事,用四百两银子把房子买了下来。




临高启明 第九十六节 江南总号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第九十六节 江南总号
随着赵引弓在杭州的工作逐步展开,对外情报局在江南的网络开始布设。山海两路的企业也逐渐在各地开设起来,这一步的工作推进的比较缓慢:要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设分号就不是件容易事,何况还要开展业务。
在所有的字号之中,对外情报局最看重的是起威的布局。起威镖局作为山海两路中的交通物流企业,对未来的难民转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1...432433434435436...1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