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攻约梁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水话蓝天
田虎凶恶狂妄敢干,野心勃勃,有代宋的野心,看到了宋国民乱危机,野心暴起,各种动作不断,积极出击,将领层面实力也确实比王庆的强不少,但也得瑟不大,因为人口太少,太穷了,地理位置决定了远比不上王庆的楚国人口多而且方便捞钱粮。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后勤,没钱粮支撑还打什么仗?
田虎周边又有王禀为首的名将在威胁,围堵伪晋国所缺的兵力也由三万禁军补足了。田虎也不傻,知道若是自己这方闹得最凶最大,就必定逼得朝廷急眼把骑兵全调来先毁掉他.....
做出攻入河南杀向京城的态势,说白了也是田虎的一种试探并牵制朝廷镇压各地起义。
天下人反得越多越好。
天下越乱越好。
这样比田虎自己损耗兵力钱粮和朝廷硬拼硬耗强百倍。
二龙山?
晁盖宋江还只是窝山上快活的山贼。
赵岳的梁山军不会动,静观风云。
宋王朝的这场乱局本就是赵岳集团策划制造的。
余者,不足论。
仓促起事的刁民恶棍而已,享受苟且和平久矣,哪会打仗?全是只在乎自己的自私之徒,哪舍得奋勇拼命?汇聚成军也只是人多势众假像,乌合之众,一盘散沙。官兵训练有素,装备齐全,不用战马和火药之利,也能轻易击溃......
赵岳让精细圆滑的薛弼和坏蛋知府程万里这对搭档狗腿子负责策划操作促成这场大乱局,是再给赵佶和宋王朝一个教训:少轻狂得瑟。海盗不稀得收拾你了,却并不代表宋国就没有别的可怕事了。还是多用点心干点人事正经事吧,比如征剿二龙山“送兵送将”尽快帮二龙山壮大起来,少特么老是贪图梁山的牛羊鸡鸭鱼.....老想着把有限的力量用在对付梁山泊杀我这。
另外就是让宋国人现在就开始经历和习惯战争,早早学会打仗和应对异族入侵的大祸。
秦良弼在这个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表达用兵主张,是亮一手担当和有谋,取得赵佶和众贼认可。





攻约梁山 684帅难为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秦良弼的剿贼主张尽管已经把用兵量减到极致,却仍然会导致京城防御极度空虚。
但,至此,宋统治者已经别无它途。
总不能放着农民起义风潮越来越凶猛地狂卷大地不去管不去镇压吧。
赵佶再自私怕死再想留多些兵力镇守京城保他老命,也只能同意秦良弼的主张。
但,促使赵佶很快下定决心的不是他为了形势紧迫的国事,而是另有依仗。
他觉得自己有盖世无双的纪安邦在有保障。
纪安邦武力无敌,生平从无对手,肯定能克制了嚣张强勇的赵岳。此外,京城虽然只能留下寥寥四万左右兵力镇守,但都是比较忠诚可靠又能打的兵,比如左卫军、天武军,只这两只部队的兵力就有两万五了,加上可靠的大内御林军,这就三万了,还有五千最能打的御马营骑兵....
赵岳小儿若是敢投机取巧打来,必丧命无敌纪安邦刀下悬尸示众于京城城门处。
天性烂漫的赵佶一想到这个,竟然不禁期待着赵岳敢突袭打来了,为此很亢奋......
.....................
宋京军第三次出征剿贼。
两路征帅秦良弼和风会内心都清楚:这场抗税起义风暴的核心贼寇仍然只是最先闹起来的杨进和丁进。余者只是跟风取巧而已。
跟风的,无论他自身的才能比二进强多少,都闹不成气候,主要是目前的时机不对。而且,做为跟风者总是抢吃不到热乎的,跳出来的晚了,常常会稀里糊涂沦落为倒霉接盘侠垫背者。
此际,天下貌似民恨汹涌群情粥粥,实际却是绝大多数百姓仍属于民心思安还不愿乱。
宋国民众习惯了上百年的苟且和平稳定有序,在扭曲的儒化下麻木不仁轻浮放浪....早失去了五代十国乱世时的勇敢拼命血性,上上下下都是无意识的懦弱苟着混,不以此为耻,能岁月静好混着就好,别看一个个的平日里当着强横刁民毒妇或为惯用阴险手段害人夺利的伪君子,似乎都好斗好战都敢玩命都不缺勇敢,但真面临战争时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惊恐无措,吓得要死。
之前猛然经历的海盗之灾,宋人在其间的集体表现就鲜明证明了这一点。
海盗之灾给了自私麻木苟且的宋人第一次全面的最沉重打击与教训。
被抛弃宋国的几千万人因此教训变得凶狠恶毒或更狡诈阴险虚伪无耻,却不是变成勇敢有担当。灾后的风气是自发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黑店、黑村、坏蛋镇、坏蛋城,以家乡及团伙之便对旅人、商家等过客搞悄然图财害命杀人越货而不是公然兴起强盗或造反风潮,这就是证明。
勾结团伙悄悄杀人害人,可以,最不缺胆子心眼,但闹起战争,打仗冒险就不敢了。
还是苟着悄悄干坏事取利,用害命弄来的财轻轻松松尽情吃喝嫖赌混平安日子好。打仗,天天担惊受怕的,随时可能丧命,还得到处奔波辛劳遭罪,没个轻松时候,那可不好。
此次闹起抗税起义风潮,主动从之者众,那却不是勇敢了,只是一些胆大的恶者憋得狠了以及早挥霍光了海盗之灾时发的国难财,家中无钱也无粮不甘于陷入日益贫贱艰难,就想发泄一下凶狠顺便从中掠夺发财以后有钱继续悠哉混和平而已。
真正起了野心想干点什么的只是少数。
由此,在看似风起云涌雷霆暴起的起义风潮恐怖中,实际是一边闹一边却求快快和平平安。二进闹大了,一次次聚起了数十万之众,似乎能轻而易举席卷天下完成改朝换代,却是转眼遭到朝廷轻易击灭,这让天下民众越发一边盼着闹大一边却求和平,闹到朝廷妥协做出让步就好。
说到底,这仍是习惯的苟且心态。
搞造反杀头的买卖,却以苟且为底,这是革命意志不坚定,这怎么可能真闹成大事?
宋王朝还没沉沦到天下人一心只想着推翻的时候。
所以,无论是造反先行一步的田虎、王庆、方腊、晁宋,还是二进等,仅仅只是乱世贼寇,此时还获取不了天下人心拥护赢得天下。眼下全国各地闹腾得欢的流寇,终归也只是流寇......
朝廷上,皇帝赵佶和众大臣们都被起义风潮吓蒙了,看不清社会本质,秦、风二将却心中无惧,出征首先打击的目标明确,仍是收拾杨进丁进。
扑灭了这二贼,起义风潮就搞定一半了,剩下的好说,可从容收拾了。
..............
安徽某地。
在秦良弼的帅帐大帐中。
秦良弼望着拱圣军都指挥使,目光阴冷,问:“丘纪龙,你扰乱军帐会议敢抗命不从?”
丘纪龙身高过了一米九,长得五大三粗的,雄壮得象个可怕的大黑狗熊。
他梗着粗短的脖子,扬着满脸乱须的大脸,瞪眼毫不畏惧地回瞪着秦良弼,鼻孔里轻蔑地哼了一声,嗓门本就大,还喊山一样故意大吼:“你这是乱命。本将不敢苟同,岂可胡乱接令?”
这家伙是赵佶安排的猛将,本是御林军宫中看门狗,如今是马军司的骑兵上四军:捧日军、拱圣军、骁骑军、龙猛军的主将之一,为拱圣军的卫将军,仅排在捧日军主将风会之下。
兼任马军司都虞侯的风会领着捧日军在河南剿匪,不在此地。马军司新主官孙傅并未领军出征。司副都虞侯虽然是本衙长官,理应受到下属各军的尊重,丘纪龙却还没把他放在眼里:一个只能靠嘴拍皇帝马屁混上司都虞侯副职的弱鸡仔而已,也配在老子面前摆上官的谱拿大。
在这里,不算监军太监,除了统帅秦良弼,似乎就属他最大。
这厮自觉是皇帝的爪牙,有皇帝当靠山,哪把皇帝不想用的秦良弼当回事。
而且,他本人天生神力,武艺也不错,确实勇武过人很能打,性子狂暴凶残,骄横自大得很,有皇帝爱他武力过人又忠诚乖巧,可保他无事,向来在军中狂妄,目中无人,此刻,他习惯地挑衅上官,就是要在帅帐当着众将的面打秦良弼的脸,显摆他自己才是最大最牛逼的那个。
若是能当场气死秦良弼,那自然最好了。他就可以理所当然地上位。
这马军司的主将武官印把子应该是我的。
老子最勇猛能打,又有皇帝宠信,老子才配当马帅,你秦良弼算个屁!
这种心态,他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除了不能动手对抗真杀了秦良弼,老子在这是百无禁忌呀。
找借口把秦良弼打成重伤不能管理军务,那也不是不可以。老子接着帅位干就行了......
他根本不怕秦良弼行军法对付他。
他是皇帝的人,又是军中第一重将,问罪杀头的权利在朝廷在皇帝,不在秦良弼。他自负秦良弼绝不敢杀他正军法,甚至连打军棍之类的皮肉惩罚,秦良弼也未必真敢对他来。
有恃无恐。
所以,秦良弼盯着他的目光只是阴冷。他瞪着秦良弼的目光却能吃人,配合他异常高大雄壮的身躯和狰狞毛胡子丑脸,越发恐怖令人生畏。
秦良弼并没丘纪龙想像的那样动怒,对丘纪龙的嚣张咄咄逼人不作任何反应,又转视骁骑军、龙猛军二上军的都虞侯,仍然是目光阴冷问:“你们俩也不肯服从本帅调遣?”
这二人也是皇帝特意安排来的新人,都属于武艺没多高却心眼贼多极精明狡诈会玩权的。
骁骑军都虞侯刘桧穿着威武体面的盔甲也显得身子瘦弱单薄,却长得一副好相貌,唇红齿白,属于赵佶或者宋大臣最喜欢的那种风度翩翩小白脸官员,赞为儒将。
他瞅着秦良弼阴阴一笑,眼中毫无敬意,嘴上却道:“秦帅这是哪里话来?末将长几个脑袋敢不遵帅令?
这不是在开会商议军务吗?
大家有异议,会没开会呢。秦帅却无视众议,不顾实情,独断专行,这是乱命吧?
末将为国家安危计,为了陛下江山计,实在不敢接令乱来啊!
依将军乱命,若是毁掉了剿贼大事,我等如何担待得起?末将依令而行导致丧师辱国,一死不足惜,却如何对得起官家的信任?”
他这番话说白了就是:老子是皇帝的人。我就不听你的。众将也不支持你。你奈我何?
龙猛军都虞侯看了刘桧一眼,会心一笑,跟着道:“秦帅不要这么急着发令立威嘛。还是多多和大家商量商量才好。
群策群力,商量好了,大家取得一致了,秦帅再下令岂不就正确合理了?”
说着还摇着头,他又故意大声感叹着:“为将帅者接出征令起就必须全心为公,切不可因私心而废公务。否则必有丧身之危。镇压不了流寇民贼,辜负了官家的隆恩厚望就大大不该了。”
这三人,一个高大狗熊两瘦弱豺狈,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得默契无比,拽得不行......
帐中众将:拱圣军副将和正副都虞侯、骁骑军主副将和副都虞侯、龙猛军主将乔宽和副将副都虞侯,还有骁胜军、飞猛军、清朔军、擒戎军、飞猛军,各军标配四主官,这些人有的原本就是马军司要员,有的是新编入新调来的,却都在静静看着秦良弼如何应对这场以下犯上的危机。
秦良弼若是能处理好了这个危机,以后自然坐得住帅位,若不能,那连统军剿贼的任务也不可能有机会完成,让皇帝和朝廷诸贼失望了,即为重罪,甚至会是趁机除掉的死罪,哪有以后。
让众将失望的是,秦良弼不但没勃然大怒发帅威,反而是笑了,哈哈大笑。
笑声中,他扭身对就在他旁边坐着的监军太监笑道:“公公,你看到了。这三个家伙敢公然挑衅军法直接对抗我。其它的人都在冷眼旁观等着看我的笑话。本官还如何能挥军打仗?”
监军太监错以为秦良弼是在求他代表皇帝发话撑腰呢,正想着如何拉架摆好谱也顺势将秦良弼一军,方便以后好捏住。秦良弼却已回身扫视着满帐的众将,仍是笑道:“既然你们都不服本帅,都不愿意服从本帅调遣,那,你们就自己自由商量着办吧。”
说着一指帅帐门口,脸收敛笑容严肃了下来,厉声道:“出去。都出去。给你们自由发挥的机会。你们都特有主见,很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愿意追随丘纪龙就去追。本将这帅活是干不下去了,这就写辞呈,请监军大人转交皇帝。我就闲了,不是剿贼大帅了。尔等更自由了。”
监军太监一听这话,脸立马就一沉,恼怒的目光死盯着秦良弼:你想耍欧阳珣那套故智?哼!可惜你不是欧阳珣。你不想干了或想拿不干了来威胁,那你就下去吧,等着治罪砍头吧.....
刘桧和龙猛军都虞侯一愣后,阴险的脸上不禁都露出轻蔑不屑的笑容:哼,技只此尔。确实不会当官呐,难怪出了那么多力,立过那么大的功,却照样不被皇帝喜欢。又一典型傻叉丘八!
丘纪龙得意的干脆肆意放浪形骸哈哈狂笑起来,笑得眼泪口水都出来了,还肆无忌惮的食指轻蔑指点着秦良弼,如此进一步羞辱挑衅了秦良弼,然后一甩膀子带头出了帅帐......
他再狂妄也到底没敢在中军大帐中对秦良弼动手耍粗的,否则被当场斩杀是该死。
到了帐外就是老子的天下了。众将都得听我的.....
丘纪龙如此想着。
也似乎,各军将领也真是都听他的,至少是都俯首帖耳,没人敢对他表示不服。
“众位兄弟,咱们自己商量着就能灭了流寇,何须帐中那家伙装模作样装大才指挥?就让他能有个安安静静的空间写他的辞呈吧。早辞职早滚蛋,也算他有自知之明......啊哈哈哈哈.....”
刘桧拍皇帝马屁习惯了凑趣,跟着就说:“丘将军所言甚是啊。
区区刁民泥腿子,一无武器盔甲,二无马匹,三根本不通军事,哪会打仗呀,也敢聚众造反妄想着称王当大官享受荣华富贵?草芥贱人有那个命吗?还真敢想。翻掌可灭之啊。”




攻约梁山 685都老实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龙猛军这位都虞侯也不甘人后,立马故作豪迈无比,大笑道:“我辈皆当朝名将大才,无不忠勇为国,得皇帝信重,为朝廷依仗。由我等一齐出手,剿灭草民之贼有什么难的?
此功应该是咱们众兄弟的,凭什么让那人称帅压咱们兄弟头上?”
他的话,丘纪龙用特有的大嗓门大声叫好,大叫说得对,太对了。他凭什么配领导咱们?
在场的诸军众将,有人凑趣或另有所图的也跟着略捧了几句,夸丘纪龙才是真将才英雄。
然后呢,却是傻比眼了。
先说丘纪龙,
他自以为没了秦良弼就理所当然应该是自己为帅说了算。可是,在这的全军,从马军司原骑兵到新编入马军司的步军骑兵总共两万二的人马,却没几个人愿鸟一厢情愿自充老大的丘纪龙。
在马军司,你特么算哪根葱?
俺们马军司的老人还没死绝呢,(俺们步骑自己的将军还在呐),俺们自己的主官都在呐,哪轮得到从地下猛然钻出来的你管到老子头上.....
瞧你长得傻叉狗熊一样那丑样,也不照照镜子就敢臭美?
怎么着?觉得自己长得个大有把子笨力气就厉害了?
你特么看清楚罗,这是马军,不是只能靠力气拼命的步军。老子快马奔射,只需和几个弟兄们配合一齐收拾你,你就得落马死个透彻。你块头越大,越是好射死,你太重了,骑马根本跑不快啊,怎么对付俺们往来如风奔射?你是最明显最好的大靶子。你得瑟什么......
就连丘纪龙自己的部队也在鄙夷丘纪龙,只是不好直接亮出鄙夷而已,省得遭到报复。
丘纪龙虽然狂妄嚣张却也不蠢,否则也不可能讨得赵佶信重。
他察觉了被将士集体鄙视,不禁恼羞成怒,别的军的将士他管不着,他不蠢,在没名正言顺接任大帅兵权之前也不敢强充说了算的老大得罪各军众将把自己弄成众矢之的。他就想把怒火杀机发泄到本部将士头上,恶狠狠想找些倒霉蛋兵砍啦,不料却遭到了本部都虞侯的制止。
这个都虞侯本就是马军司的卫都虞侯,是皇帝安插在马军的心腹爪牙,不憷丘纪龙。
他拦着丘纪龙,属于挑头和凶威气焰正狂正盛的丘纪龙作对,却是他猛然想起来了:新编入的步骑不算,原马军司的兵却是只认秦良弼为帅。
秦良弼能上位,说白了正是四壁骑兵坏蛋们闹逼得朝廷只能老实妥协的结果。
这些骑兵可是秦良弼一手带出来的。秦良弼就坐在帅帐这,骑兵哪会听别人的尤其是听丘纪龙这样的刚加入的外来户兼才之前的皇帝的区区看门狗指挥。
丘纪龙越是狗熊一样雄壮能打可怕,反而越会遭到众军抵触。
在坏蛋骑兵对恶与险格外敏感警惕的心眼里,丘纪龙长得野兽一样不象个人,表现也野兽一样太凶狂自大歹毒蛮横,不是个能听进去人话的,肯定不是个好东西。这样的家伙都是专坑部下军队的害人精,若是让他当上了老大,岂会有俺们小卒的踏实安稳好日子过?哪会有出路?
宋军骑兵,如今已经形成了一股强军的傲气,尽管这些骑兵并未打过辽国扬威异域。
另外,风会的捧日军八千人马,是五千骑兵和三千步军骑兵编组的。其它的人马都在这,两万多大军却是有只认秦良弼为帅的一万五千人马,是新编入的步骑兵力的两倍,决定着军心。
秦良弼灰心丧气不干了,其他大将对四壁骑兵来说几乎都是陌生人不了解不可信也就不肯听,等秦良弼一走,大军军心毫无疑问也就跟着走了散了,这不是马军司旧将和太多新加入的将校被动仓促中所能安抚震慑住的。闹出兵变,又发生大军集体叛国作乱的事件也就可以预知。
就在眼下当即闹出类似陈桥兵变的事件,众将士强拥着秦良弼自立为王也不是不可能啊。
然后呢?丘纪龙刘桧等必然成了现成的祭旗品,剁成碎块。
敢跟着丘纪龙等和秦良弼作对的人绝无好下场,指定全得死这陪葬。军队一叛乱,必然陷入疯狂残暴中,汹汹狂燥冲动中就急着找点什么杀杀,绝不会手软放过大帅的对头........
转瞬想到这些,这位精明过人的都虞侯吓了一大跳,脸刷的不成人色,冷汗一个劲的淌。
这回若是闹出兵变,自己可就九成九活不成了。
这回可不是上回那样有老部下在怎么也得念着点情义肯放过了自己一马。现在的马军将士对他以及绝大多数将领来说几乎完全没关系,这样的兵叛国造反,对上官敌人下手岂会留情。
这家伙心眼极多,紧跟着就明白了秦良弼在丘纪龙等“逼宫”中表现得如此不堪的原因。
自何栗管马军起,秦良弼虽然一直是马军司事实上的副帅主将,但武功、能力、爵位权势品级、在军中的威势和人格魅力,无论哪一样也远无法和曹帅相比。
曹文诏违背圣意擅自决定领军北上杀入辽国,当时,马帅何栗、监军太监以及皇帝安插在军中的多达近十人的卫将军卫都虞侯,这么多的军中强力人物加一块儿也阻拦不住曹帅的决定。这些人哪一个当时敢公然挑衅曹文诏的军威?
最牛逼的监军太监也只能在肚里嘀咕嘀咕,不敢说什么不准违背皇帝旨意的话,在何栗也心一横下了决心点头赞同后,监军太监只能胆战心惊的老实跟着北上了。
那时,曹文诏的威势之盛,震得军中皇帝的众爪牙连派人紧急密报朝廷都不敢做。他们都清楚,朝廷也阻止不了曹文诏的军事决定。将士们先听的是曹帅,然后才听朝廷的,甚至只听曹帅的可不听朝廷那帮不懂打仗的狗官的私心乱命。敢私下密报皇帝就会被将士视为叛徒小人收拾.....
也正是因为这个,曹文诏大胜了辽国,证明了北上作战把战火直接烧到辽国国内,让凶狂挑起两国战争的辽国自己首先承受不起战火损失才是最佳克制和教训辽国老实的战策,震慑得辽国以后再不敢肆意耍狂妄凶野无赖轻起战端,宋国占据了主动,但皇帝却越发猜忌憎恨曹文诏。
现在,曹文诏如皇帝所愿,没了。秦良弼成了马军作战主将。
秦良弼,确实比不得曹文诏,手下无一将可靠,但,又何需亲自下场和丘纪龙等人较量?
马军将士们自己就不会答应,哗然愤怒下就会自动收拾了敢欺负逼走秦帅的任何人。
这些将士可不是什么本分听话的老实兵,全是坏蛋,以往就是靠对抗王法混快活日子的。对他们来说对抗朝廷杀掉他们看不惯的人根本不算个事,那本就是混社会时早形成的习惯作风。
当然,秦良弼就算亲自下场了,也未必能奈何了丘纪龙等。
众将都在旁观,不帮忙啊。
连监军太监也不会选择第一时间支持秦良弼。
那老阴人只会算计着趁机从中取利争大权。
别看太监不是男人不带把,却最是热衷权势,在权力争夺上比常人往往更有进取心甚至野心。童贯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监军太监,都想把监控的大军抓手里自己说了才算,都会惦记着自己才是全军的老大。
秦良弼孤立无援,空有个帅名,能把丘纪龙这样的家伙怎么办?
就算想亲手杀了,只怕也会遭到从监军到众将的反对甚至拉偏架阻止。只会更丧权威。
1...899900901902903...9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