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约梁山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山水话蓝天
更不算什么了,草芥小民不如,也配高高在上对我辈武夫拿腔拿调颐指气使!可恨!
欧阳大人改制改得好,就是把阉奴弄起来压到地方上管着老子,这一点不好,太不好了。不应该啊?欧阳大人当时怎么会这么糊涂?怎么会用阉奴掌权危害到地方?
马进和其它的宋国将军一样,对变相一力提起了武人地位的欧阳珣是打心里尊重的。即便是欧阳珣现在不在了,不知是已经在荒凉的西北无人区那悄无声息的冤屈凄惨的病故了,还是传说的那样真投了大理国还活着,这都不耽误宋将在心里照样默默尊敬着念着欧阳珣的好。
其实,马进也明白,欧阳珣若是不把宦官提起来分置在地方掌权,他的改制也不可能......皇帝本人首先就会绝不答应。文官集团必然强势反对。皇帝又不同意,哪还搞个屁......
兖州知州到底和马进共事时间长。
他比监军太监更了解马进,也瞧得清马进的一些心思,知道马进心里不肯放弃出战击垮流寇保住兖州.....立大功创威名升大官的盘算,就笑着拉马进到一边小声嘀咕起来:“马将军,本官知你勇武善战不惧区区流贼草芥。只是,也不必急于出战吧?让他闹得声势大些,闹到朝廷也惊骇.....闹到抢的东西多了,你再出兵剿灭了他,把它收拾干净了,这难道不更好吗?”
马进一愣。
知州眨着阴险的小眼睛轻笑道:“这里面的这点小道道,将军聪明,不会看不到吧?”
马进皱眉看着知州那儒雅湿润如玉的脸,心中则情不自禁大骂:“尼麻的,你可真够阴险的。你真够无耻的,也真够凶残,特么的比老子这个以杀**业的将军更凶残更象冷血**......尼麻的,这就是你们君子文官!这就是你们文官的忠君爱国圣人节操情怀!这就是......入你娘的,你特么根本是披着人皮怀着满肚子道德的**啊!......不过,老子特么喜欢,哈哈哈......”
马进会心大笑,对知州拱拱手:“如此,大人的夏税任务也没问题了。高。大人高啊。”
知州捻须也笑起来,却是文雅的轻笑,区别于马进的军人式粗野下贱没深度,淡然道:“你好我好,大家好。有利于大家的事,本官自然得支持。为了大局,必要的牺牲(百姓)总是得做的。不能让朝廷震惊和大喜的功劳,不痛不痒的,立了又有何益?
此,为官小道尔。将军亦知,亦会此道。世事如此,奈何能不为?
你我,还有监军公公,都是活在这个圈子里,就得遵守圈子的规则,对上面交待好了交待漂亮了,由此尽量争得些说话的地位,这样才不至于随便就被谁给捏死了,白忠君爱国一场。”
攻约梁山 698节山东乱9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马进和知州沟通后,知道这狗知州和狗太监必是事先已经勾结好了不同意出战。
不过,既然不出战比出战能获取的利益更大,哪为什么还坚持出战冒险呢?马进又不是什么为了国家民族大众的利益宁愿奉献自己的人物。他只是个随**大流的小小地方武官而已。
兖州府出于怕死而拥军自保,出于种种如意盘算,终是没在犯境流寇初临时的最弱阶段悍然出兵给予重击。
错过了这个最有利战机,麻烦就大了,会大到承受不住的地步,是要死够分量的大人物的.....
赵岳在梁山静静盯着这一切的发生与进展,得知兖州军的反应,他不禁.....摇了摇头。
张宗谔却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放下原本的提心吊胆,对部下众将狂放大叫道:“兖州有强军重兵竟然不主动出战阻击?不论狗官们是出于什么精明盘算,这都是上天在助我军成就大事啊......弟兄们,这兖州战还没开始,我们却已经赢了。这是天意,天意啊。哈哈哈哈......”
他的结义兄弟之一,充当军师智囊的杜社跟着大笑:“等狗官看明白了道道再想打时,一切已经太晚了。就等着困在城中受死吧.......”
众贼头都哈哈狂笑起来,惊得林鸟飞起,引得贼众开怀大笑,士气空前一振,进军更有力更快了,这不眼前就有座镇子,杀呀.......这,一切都是咱们的。攻坚的第一批炮灰也有了......杀呀。
事情正如兖州官方设想的那样,流寇果然没敢进犯兖州城和驻军硬碰,只敢在乡下乱抢。
祸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就能摇着扇子从容淡定挺着腰杆说话不腰疼,而且一个个智珠在握的名臣高人指点江山架式,知府、宦官团和仓皇逃来避难的县镇官方人员及相关士绅聚在一起,名为相商抗贼大计,实为开宴大吃大喝欢快享乐,就等着出兵反抢流寇,发财又立功。
至于辖区众生遭难这种罪责,以前会导致丢官降职什么的,现在?朝廷哪会管这个。全国都在闹贼变呐。只要本州能保住府城不失,并有能力自己剿贼收拾好残局,这已经是最难得的大能大功了。区区百姓遭了贼寇祸害,这算什么。无足挂齿啊。朝廷只会盛赞大奖,而不会责难.....
由此,兖州知府等高官在县镇官等下级或下属的马屁声中在城中安坐得心安理得从容不迫,毫不焦虑着急。当然,流寇张宗谔部在城外杀抢的也从容不迫,形势宽松得很.......
兖州官方如意算盘料错了的是:流寇不是把抢的财物带在身边抢到哪就带到哪,而是积攒够了一些就安排人悄悄送走,由另一部分守老巢的人悄悄接走。这股流寇并不是其它地方的那样也是仓促冒起的。它是早有准备的自由势力,而且就近在左近的沂州境内,抢兖州方便得很。
这一点本身就注定了兖州官方想借流寇的刀抢劫百姓,然后官府再反抢流寇的计划落空了。
这个抢劫过程,张宗谔十分清楚,自己是在和官军赛跑。
必须抢在官军行动之前既得抢到足够多的钱粮等好处,也得最快卷积起足够大到能正面硬抗硬耗官军的势力。所以,进军极快,拼命抢并拼命席卷民众不得不加入,并且让强卷着加入的青壮立即参与杀抢尝到甜头并沾上**血腥断掉退路不得不跟着一条道走到黑,从中也挑出好手......
而兖州官方却不知这是场官与贼的赛跑,只觉得是一切胜券在握,稳坐钓鱼舟。
他们不急,更不忙。
来的近四*之众红眼流寇分散在相邻的各处抢时间疯狂杀抢,不几日就卷起近十*之众......
等到马进听着探子的回报,感觉不妙时,张宗谔已经势成,这回就不是贼怕官了,而是贼要主动收拾官。张宗谔安排人一边继续抓紧时间杀抢兖州全境聚集起更大势力......他怕附近的其它官军来兖州助战。不得不防。另一边,他亲自统主力大军,卷着十几*之众围住了兖州城.......
兖州知府等地方官刚开始还当笑话看:本官(我们官方)还没稀得出兵杀贼。你贼反而主动寻上门来**送财了。好啊。既然这么急着找死和上贡孝敬,那本官自然得顺手成全了尔等......
可是,等到一众官老爷官威谱摆得足足的,大小井然有序一起傲然上了城上往城外一瞧,他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城外,放眼处全乌压压的一片全是涌动的人头,根本看不到尽头。
咝——
这得是多少人呐才能形成这等瘆人规模!
却仍然不以为然:乌合之众尔。
贼寇强凑的一击即垮的泥腿子杂众罢了。再人多势众也不足惧。有何可怕的?
仍然没当回事。
众老爷们都是自诩见识过大世面的。
当*的海盗灾不就是这样?本官不也照样平安无事?人多取势吓唬人的小把戏尔......
本官治国驭民,还怕人多民众?
民越众,我官势越强啊!
贼,强聚的人多,说明抢的钱粮也多。人越多,钱粮越多呀,这是好事嘛。眼前若是人不够多,本官哪有大财可发去......
文官与宦官们都是先惊后喜。
有**在贪婪的亢奋中还忍不住摇头晃脑即兴吟词赋诗,感慨百姓之愚之蠢之可怜:蠢货,就知道随大流!无能的草芥,总那么容易被蛊惑被强迫......感叹眼前会发生的杀贼盛况。
这种霸气雅事盛况自然最得统治者的心,正挠到众人痒处。
自然,立马就有相陪的读书人等士绅大户捧哏凑趣盛赞甚至吟诗作词附合。气氛热烈欢快,引得正经进士榜杀出来的知府大人也不禁兴致大发,也随兴口占一词。自然是赢得马屁一片......
主将马进却眉头皱着。
他感觉这伙流寇不对头。
这帮人的主力部分,人众,有序,似乎训练有素是正经军队组织,与杂众分明,刀枪很多,甚至弓弩等比较正经的远程武器也不少,虽说是刚破了密州抢的,可也不应该能有这么多。
总之,这伙贼寇,怎么瞅也不象是仓促闹起的刁民地痞杂众。似乎是早有准备......
他的结义兄弟兼手下第一悍将王嵩也道:“不对劲。此贼怕是不那么简单。”
马进、王嵩这帮人才是行家,在众文官宦官还在欢快相互凑趣取乐时已惊觉到危险。
马进担心的是这伙所谓的流寇其实是二龙山强盗耍诈搞的**。
这不是瞎猜瞎担忧,不是不可能的事。
夏收时,二龙山强盗也在拼命到处抢钱粮充实家底,但各地闹起抗税起义形成起义大风暴,二龙山反而安静下来,竟然**趁势从中取利并加大朝廷危机,这事本身已经极不正常。
另外,马进也隐隐约约看明白了点,二龙山与水泊梁山,这两股势力虽然互不统属,互不相干,肯定并不是暗中联合对抗朝廷,却也似乎有某种不言而喻的默契约定存在。
比方说,梁山泊周围的几个州府是赵岳的利益地盘,二龙山强盗不得伸手捞过界。同样的,其它地方都属于二龙山的利益地盘,二龙山势力可以随便抢随便打,梁山势力也不得伸手。
这,似乎是两股势力无声而自觉意会约定的界限。
守好约定,井水不犯河水,双方相安无事,各干各的。最终谁是山东王,单凭各自的本事。
马进在梁山泊边上的兖州当官有日子了,却从没见过赵岳本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只根据传说的赵岳事迹以及沧赵家族的鲜明特色,他也能判定赵岳是个极重视规则的人。
沧赵,信誉天下第一。
这是赵岳的立足之本。他决不会触犯这个家族传统与声誉,也就不会耍手段捞过界。
而二龙山这方,那就不一定了。
马进参加了几次进剿二龙山,对二龙山的主要头头脑脑也已有一定了解。
在他的印象里,晁盖是个尊重绿林传统的老实人,但这个老实也只是相对而言,具体的得看具体情况。
那人说到底毕竟是个乱世的绿林**,为了生存发展,为了野心,为团伙的利益需求,或者为了成为绿林霸主**豪杰这样的面子和梦想,又岂会是真死板较真守规矩的人。只要好处足够大,肯定是什么事也会干出来的。强盗,终究是强盗,不是官府,不会真顾忌什么形象。
二龙山二号人物宋江,马进觉得那人就是个腹黑阴险却足够高明的家伙,身兼官吏的腹黑狡诈歹毒和绿林豪杰所谓的义气与凶残手段,在这个乱世肯定是把混绿林搅动天下的好手。
这样的官僚与强盗为一体的家伙,嘴上说着规矩,实际却是心里最藐视规矩最不守规矩的,就象**中人一样嘴上一套,套别人,背后干的又是另一套。只要有利,总有理由自圆其说。
二龙山其它人,全是唯利是图的势力小人物歹徒罢了,眼里只有利,哪会守什么规矩。
如此团伙,自然不会真遵守和梁山泊势力的约定,何况是没说明的只是相互默契的约定。
以前,二龙山从不向山东西南伸手捞过界,那是它的势力不够大,不敢挑衅赵岳。
当然,现在二龙山这方面势力强大真牛起来了,却也必然仍不愿意和赵岳发生正面冲突。
因为赵岳的势力也大了。
尽管外界谁也不知道梁山兵力到底有多强大,但肯定是不弱的,只怕比二龙山势力还强大。沧赵家族的底子在那。家族的形象最有号召力最能吸引人才。赵岳本人也不是一般人。这就是优势,比天下任何造反势力都强大无可比拟的优势。
只几次进剿中收纳的禁军就足够梁山厉害起来。
赵岳死呆在梁山泊内不动,却已经足以让朝廷深为忌惮,让天下其它势力不敢轻易招惹。同在山东混的二龙山势力没那么蠢的会主动挑起和赵岳的争斗便宜官方,但这不妨碍耍其它手段。
这次抗税起义风暴就是个***浑水摸鱼机会。
梁山泊周围的州府是山东这治安最好环境最稳定、人口最多、钱粮等财富也相应最多的好地方。二龙山势力周边却恰恰相反,要么是荒芜无人烟,要么是屡遭祸患的,人寡财少,又有青州重兵堵在门口,二龙山强盗想抢掠积攒起家底过好日子,岂能不贪婪瞅着梁山泊周围眼热心动。
趁着闹抗税起义,二龙山利用这个形式搞事,隐晦的把手伸进赵岳的利益地盘,这不奇怪。而兖州正是赵岳的利益地盘,而且正是最富的,既未经历唐斌之乱洗劫,也没遭受其它祸害,在二龙山强盗眼里无疑是最肥最有诱惑力的一块肉,要搞,自然会最先最重点搞这里。
马进担心是这个。
他感觉知府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战机被耽误了,立即严厉下令全军严肃起来正视这场战争。
敢轻视流寇,大意轻敌,城若破了,大家全得死。
马进对众将大喝提醒着。
正城头忙着吟诗甚至唱起新词小曲玩潇洒**的众文官以及宦官士绅大户们一听马进警告说流寇极可能是二龙山强盗假扮的,顿时吓得脖子全一缩,甚至两股战战,再也潇洒笑不出来了。
兖州府终于对眼前的祸乱高度重视起来。
知府和执法宦官等权势大佬都紧张不辞劳苦奔走也忙起严厉督促和重赏鼓动军队奋勇守城......
随后的事实也证明,他们没紧张错。
张宗谔打破过密州城,很明白怎么对付兵力更强大的兖州城。
一上来,他就采取了人多势众的猛攻,根本不先用人做小规模试探城防哪强哪弱哪是漏洞。
反正有的是炮灰。
十几*呐,可随便挥霍随便死。死多少也不用心疼,还能从中挑选出可用的好手。
上来就用数*人展开全面猛攻,就能最快最有力试探出城防弱点并威慑打击住官军士气。
为打败兖州军,张宗谔事先也做了尽可能充沛的准备。
梯子、盾牌......准备了无数。
此时一开战,主力部队分在各处为督战队,挥刀枪凶狠强逼着席卷的杂众猛扑城池。
数*人一起进攻,一人带些土石等上去,似乎眨眼间轻易就填出了过护城河的进攻路。城上箭雨猛射下来。城下混乱甚至哭喊着却不得不依令快跑向前的人群不断有人中箭惨叫倒下,但城上守军无论怎样努力射击也根本阻击不住如此汹涌狂潮。
人潮一被箭雨吓住,立即就会被督战队杀人威逼得再次前进,很快会化为失智的疯狂......
护城河被废。无数梯子搭向城头。无数人以各种穷形恶相和武器爬向城上.......只密密麻麻就令人头皮发麻心惊气短,无穷无尽根本杀不尽捅不完......
攻约梁山 699节山东乱10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攻约梁山最新章节!
兖州城攻夺战,从一开始就陷入浩大激烈。
张宗谔深知杂民打仗的致命弱点。
就不让杂众有夜晚得到好好休整能思考而产生惊惧、逃跑甚至叛乱等心思变没用了的时间。把杂众编为数队,对城池四面轮番进攻,日夜不停。
这一队打完了,退下来吃喝后太紧张疲惫得一坐下来就会很快昏沉睡死过去,根本没时间害怕和多想。睡不着的会扰乱别人产生惊恐的,自然被凶残清理出去......昏昏沉沉中被喝骂醒了,又是一番蛊惑,大说破城后的好事,有的被蛊惑起士气,有的睡得脑子不清,又被调上去打.......
就是硬用人命堆,硬耗守军的体力精神和守城装备,直至耗尽守军人手。
兖州军八千驻军,兵力不算少,边关城防兵力也不过如此,可是分到四面镇守着实不算小的兖州城,一面只两千人,在长长的城上一摊开了稀稀面对数不清的人持续进攻,难度可想而知。
城防数次被人命硬堆得陷入岌岌可危,把知府、宦官、县令及士绅等听闻后吓得要死。
好在兖州军比较善战堪用,马进等指挥有方,而且时不时的带头奋勇作战,总算守住了。这却只是暂时的。守军就算肯忠勇为国也不是铁打的,得吃喝得睡觉休息,却陷困在战斗中......
即便是兖州府事先就准备好了协守城池的义民卫队,增加了人手,守军也无力轮换得休。兵力不够啊。民兵义勇不堪用,必须得有官军带着看着守城,否则民兵就跑了甚至可能也反了。
密密麻麻的攻城杂众时不时的惨叫着从城上掉下来,有时甚至下饺子一样。城下堆满了尸体和无力自己退下去只能躺那哀嚎或微弱呻吟等死的伤员。护城河早已被尸体填满了,血水多到形成了流淌,染红了城下一大片,并且向更远处不断漫延。
如此惨烈瘆人,让攻城的杂众心胆俱裂,畏缩不前,但另一方面又同时上演着疯狂越发敢攻。因为城防数次差一点点儿就攻破了。这大大给了希望。攻破了就好了,就不用这么被逼着冒死打仗硬攻了。城里的好处就能抢了享用了。城里是官地,那可是有最多的钱粮女人.......
张宗谔远远看着攻城,脸上平静,眼神却恶毒凶残坚定无比,也得意无比。
老子就这么打仗,不怕死人。死多少,就会有更多的人手补充过来。别处被席卷的人手源源不断过来。我看你兖州军能坚持多久。老子就不信了,兖州这的官军就能多忠勇为国不惜死战......
兖州此次遭难,乡下各地在被洗劫的过程中却是有个插曲要小提一下。
最显赫有名的千年世家,儒圣之后孔家,就在兖州。
当年,孔家一些人被掠卷到海盗国,开始了新的生活。被海盗国排斥不要的孔后不肖子孙全在宋国自生自灭反省,在海盗之灾后被官方冷落无视了好久,守着孔庙大宅陷入贫贱交迫,悲哭哀嚎,求助无门,自己不会务农劳作,也吃不得那苦,而且被乡邻百姓所集体痛恨嘲弄报复,过得越发凄惨无助,终于尝到了什么叫人世的苦难无情,但宋国在儒教上不能废,孔牌位不能倒。朝廷在缓过灾难后,还是伸手关照了孔家。孔家这些人转眼又成了最体面的世家后人,在地方官府的关照维护下,又过上了大地主士绅的尊贵生活,这一悠然尊贵,惨痛教训就不但转眼忘了,没真能吸取进去,反而起反作用,越发变本加利的坏、霸、虚伪狡诈无耻....弥补遭难中损失的一切财富尊颜享乐。孔子是孔子。后代是后代。孔子后代的素质并不比其他人的后代强。
那些报复嘲弄过孔家的人开始倒霉了,本是发了国难财有地有粮的快活自由民,却纷纷获罪失去了一切,被官府趁机以祸害圣人家的罪名抓去充作了奴隶,发卖或租给关系户当佃户等用以发家。这自然是孔家报复举报要求的。同时,当地官府又把别处弄的奴隶发一些给孔家用.......
不过,这些孔家的不肖子孙拼命抓紧享受的同时,也吸取了上次破家的太惨痛教训。
就比如这一回,他们一听说别处闹起了抗税起义,立马就警觉起来,立即悄悄把钱粮转移藏匿到了山中,并且在山里准备了生活处,然后高度关注本地及四周的情况变化,稍一风闻有流寇流窜过来了,立即跑山里躲藏了,而不是仰仗官府体贴关照重点保护而跑府城里去躲着。
世家、豪门,都总是和官方关系紧密,但却是利用官方和权力来获取家中顺利发达兴盛,他们最不忠和最不信的正是帮、保他们富贵的官方。这是世家与豪门大族能久历朝代更迭,王朝不断倒下,大族却一直存续的根本。太富了,就是权与势,自成体系,对国家民族就很难有忠诚......
同时这么做的还有也在这生活的儒家四大家之孟、颜、曾三家的不肖子孙。
四家现在是高度团结一致,凡事都抱团,此时一齐藏匿山中相互协助......再无过去的名利之争导致的龌龊,力求共渡难关,也度过了此关,倒也不负身为读书人最高代表的文化智者家之名。
张宗谔也并未留意这四家。
绿林豪强土匪嘛,与文明文化人不沾边,不会象读书人那样心里总会想着儒家孔圣什么。
张宗谔部只盘算着大事,琢磨着怎么成功洗劫兖州,怎么攻破兖州城,也坚信会成功。他却不知道有人也在正盯着他,不止是赵岳,还有二龙山也注意到盯上了他。
二龙山强盗此前一致安静不动,一方面是防范青州军趁乱再次联军打来,一方面却正是悠然旁观以冷静观察天下形势,尤其是看清山东本地的动态,等着在最好的时机再出手轻松摘果子。
宋江等不认为山东这会不闹起来,也果然料对了,得知了张宗谔部的事,意外中也惊讶不解这是哪突然冒出来的一股强悍势力......兴趣大起,盯紧不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