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这番话一出口,两个人都高兴坏了!
果然,国公爷有后手!
“您说吧,该怎么办?”
“呵呵,具体怎么办我还没想好!”这句话一出,两个人差吐血,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还没有办法,这不是等死吗!
张恪看出了他们的焦急,微笑道“眼下不过是刚刚开始,真正的大戏还在后面,区区五百万两,远远不是大户们的极限。”
“国公爷的意思是还要等?”毛一鹭吃惊地问道。
“没错,当然要等。”
“可是我们的粮食很快就没有了,怎么撑得下去啊?”毛一鹭不解地问道。
张恪翘着二郎腿,说道“本爵从军粮里面再调五千石,你们把这五千石在黑市上销售了!”
“黑市?”这两人全都跟不上张恪的思维了。
“国公爷,咱们跟着赚钱,只怕不好吧?”
赚钱?
张恪彻底无语了,“毛中丞,我让你把粮食放出去,就是为了查到谁在购买,以我的预料,光凭着普通百姓,消化不了这么多,肯定有人趁机囤积居奇。先抓几个,杀鸡骇猴!”
“哦!国公爷的主意高!”
两个人如梦方醒,方崇文急忙下去安排。转眼到了第二天,苏州市面上的抢购更胜以往。
而且一直维持经营的两家粮铺突然传出仓库失火的消息,三千多石粮食被付之一炬。这个消息直接把粮价推到了每石八两银子以上。
“启禀国公爷,我们已经查清楚了,买粮的人叫朱全安,他是徐中良的小舅子,一次就买了三千石!”方崇文喜冲冲说道。
张恪顿时大笑道“好,孙嘉闻,去起人马,给本爵抄了徐家!”(未完待续。)x118r1052
.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三十九章 杀鸡骇猴
.
“百年前徐家在东南还无足轻重,可是自从嘉靖朝出了首辅徐阶,此老斗倒了权奸严嵩,堪称一时名相。徐阶做官高明,徐家敛财有数,从最初的几百亩田地,到了最后竟然掌握几十万亩田地,还有大量的桑田,堪称东南第一家啊!”
毛一鹭诉说着徐家的历史,张恪闭目听着,说起来他对徐阶还算有了解,忍不住问道“毛中丞,我听说徐阶下台之后,高拱做了首辅,派海瑞当了应天巡抚,也就是你现在的位置!那可是大明神剑啊,愣是把徐阶两个儿子都给充军了,田产重新清丈,徐家不是败落了吗?”
“呵呵,卑职可没有海钢锋的本事。”毛一鹭笑道“国公爷,只是清丈而已,还挂在徐家的名下。等到张居正上台,徐阶是他的老师,自然要厚待,也没人找衰朽老翁的麻烦。后来徐家又陆续有人为官,等到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被废之后,徐家在东南的田产不但没有减少,还多了不少。最近十年听说又插手海外贸易,捞得钱那可是不少!”
“原来如此!”
猛地一抬头,正好来到了徐家的门口,徐家的老宅在松江华亭,苏州的只是分支。不过府邸建造极为考究,亭台楼,高低错落,尽显东南园林之美。
“多好的宅子,只是可惜了,藏污纳垢啊!”
张恪和毛一鹭到了正厅前面,屋檐之下跪着一大溜儿的人,男女老少全都有,不少女人怀里抱着孩子,大冷天直流鼻涕,不停痛哭。
“这是干什么,抄家又不是灭门,把女人和孩子带到厢房,留下说话用的就行。”
孙嘉闻急忙摆手,士兵们把人拖走,面前只剩下十几个男子。跪在中间的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者,大冷天额头都是冷汗,浑身不停颤抖。
“你是何人?”
“小老儿,徐,徐旭昌。”
“嗯,起来回话吧!”
“叩谢大人!”老头双腿已经跪麻了,士兵过来,架着胳膊,才把他从地上搀扶起来。
“你知道本爵为何来抄你们家?”
徐旭昌一听,顿时老泪横流,哭道“小老儿奉公守法,绝不敢胡作非为,还请大人明察啊!”
“不敢?我看是不少吧!”孙嘉闻冷笑道“国公爷,卑职已经查过,就在徐家后院,有三千石粮食,都是他们从黑市买来,囤积居奇的!”
谁不知道苏州缺粮,这时候囤积居奇,简直是在找死。
徐旭昌气得嘴唇青紫,哆嗦着手指,厉声说道“大人,我徐家世代耕读传家,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你们可以查抄我的家,但绝不能诋毁徐家的清名!”
孙嘉闻冷笑道“狗屁的清名,我现在就让你现出原形!来人,把粮食都搬来!”
士兵们纷纷下去,不多时从后面推来二十几个独轮车,每个两面摆着四袋大米。全都推到了院子中间,齐整整放在地上。
徐旭昌扫了一眼这些袋子,眉头紧锁。
“这位大人,我徐家百十几口人,还有不少家奴院工,有粮食不稀奇吧!凭什么说我们囤积居奇?”
“问得好!现在就让你知道!”
孙嘉闻走到一带大米的面前,猛地挥刀,劈开米袋子。大米哗哗流淌出来,流了一半左右。就看到里面出现一个小木牌,孙嘉闻拿在手中,送到了张恪面前。
“国公爷请看,这是军粮的编号,就是徐家从黑市上购买粮食的铁证!”
徐旭昌又不傻,看到了木牌,顿时就明白了,敢情这是人家挖好了坑,等着猎物往里面跳啊!
谁能干这种好事,不用问,一定是自己的宝贝儿侄子徐中良。
老头两眼血红,徐家百年清誉毁于一旦!!
“徐中良呢,哪去了?”
……
“高公,您可要救救我啊!”
高贵方冷哼了一声,转过头,根本懒得理徐中良。
徐中良没法子,只能转过头,跪爬几步,抱住了叶永鑫的大腿。
“叶公子,您最仗义,现在徐家遭了难,可要帮帮兄弟啊!”
“唉!都是你自己作的!”叶永鑫毫不留情地说道“咱们当初怎么商量的?张恪那家伙多凶悍,用兵狡诈多端。我们做事一定要合乎规矩,绝不能留把柄。你倒好,跑到黑市上,一口气买了三千石粮食,大张旗鼓运回家里头,不收拾你收拾谁啊!”
徐中良跪在地上,鼻涕一把泪一把,哭得凄凄惨惨戚戚。
“我也是一时糊涂,没想着张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说抄家就抄家,他就不知道怕吗?”
“怕你个大头鬼!”高贵方抓起茶碗,猛地砸在徐中良的头上,血瞬间下来了,吓得徐中良不敢擦拭,只能撑着。
“张恪统领千军万马,最不怕的就是来硬的!别说抄你的家,就算是灭你的满门,人家也不会皱眉头!”
高贵方指着徐中良的鼻子,大骂道“我最看不起的就是你这种贪图小便宜的笨蛋?你从黑市买粮食,无非就是因为这些日子到处买粮,花的钱太多,你想赚回来一!可是你知道吗,苏州都是张恪的人马,要是让他抓到了把柄,顺藤摸瓜,我们这些人都完蛋了!为了你一个人,害了大家伙,你怎么不去死啊!”
高贵方越说越气,飞起一脚,把徐中良踢出一溜滚儿。
“不好了,老爷,大事不好了!”
家奴从外面气喘吁吁跑进来,高贵方霎时间脸色铁青。
“怎么了?可是张恪带兵来了?”
“回老爷话 ,没有,是,是巡抚衙门的人到处捉拿徐,徐先生!”
“哦!”
高贵方的脸色缓和不少,只是捉拿徐中良,看起来事情还不是很糟。其实他也觉得自己有些多虑,张恪再厉害,也没法短时间摸清楚他们这些地头蛇的动向。再说了就算摸清楚了,也未必敢动手!
“高世叔,你看该怎么办”赵家的代表开口问道。
高贵方沉默半晌,开口说道“什么都不要做,各自回家,老实呆着,千万别露出把柄!”
一听这话,不少人都交头接耳,人家动手了,自己这边却啥也不做,这不是坐以待毙吗!
唯独叶永鑫眉头渐渐舒展开,挥着小扇,笑道“厉害啊!张恪就是一头老虎,让他盯上就没有好下场,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躲在山洞里,不给他出手的机会!”
众人有些不解,异口同声问道“叶兄,你的意思是我们认输了?什么都不做?”
“糊涂!”叶永鑫讥笑道“苏州城有张恪的兵,有巡抚衙门的人,铁板一块。可是别的地方呢?松江、镇江、杭州、扬州,这些地方总是我们的天下吧!让张恪在苏州折腾,只要把粮食卡死,一粒也运不到苏州,早晚张恪会撑不下去的。”
众人瞬间都吃了定心丸,趁着搜查的兵丁还没有来,他们悄悄离开,各自回家,各找各妈。
唯独剩下了徐中良,他还跪在地上,砰砰磕头,脑门都青紫了。
“高公,千万救救我吧,救救徐家吧!”
“唉,你们徐家的根基在华亭,苏州出了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只管向张恪自首,说你是糊涂,贪心作祟。”
“高公,这样说小的脑袋没准保不住啊?”
叶永鑫扇着扇子,笑道“不这样说,脑袋才真保不准呢!只要把罪名一个人担下,我们会想办法周旋的。放心,只要张恪被赶走了,你就安全了。”
……
“启禀国公爷,我们一共查抄到粮食七千石,家中金银三十五万两,店铺六十余家!”方崇文恭恭敬敬把清单送到了张恪面前。
“嗯,你马上贴告示,就说我们抓到囤积居奇的黑心商户,缴获粮食全部平价售出。所有家产全都用来买粮食,平抑物价!”
“妙啊!”
张恪说完,毛一鹭就拍起了巴掌。
老百姓抢购粮食就是因为惶恐害怕,这时候拿徐家祭旗,正好能安抚民心。虽然徐家存粮不多,可是拿出来出售,正好化解百姓的疑虑,增加对朝廷信任,可谓是一举多得。
“国公爷,您这招一出,怕是苏州就要安宁下来,我也能松口气了,这几天差把卑职吓死!”
毛一鹭欢天喜地,可是张恪丝毫没有欣喜。
东南的世家大族要是这么容易就屈服了,还不如挨个跳江死了算了,省得浪费粮食。
可以想见,徐家倒台之后,他们一定会更加疯狂地报复,手段也会更隐秘,更高明。不过张恪一无所惧。几天下来,他已经彻底想好了一整套应对方案。
这一战,要彻底干掉东南的大户,从此将东南的经济命脉捏在手里。从辽东,到山东,再到东南,辽东的兵,山东的人,江南的粮食和银子,完美融合在一起,张恪手上的力量就足以和朝廷分庭抗礼,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军阀!
来吧,让本爵看看你们还有什么花招!
粮食危机到了第八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开,徐家因为参与黑市交易,囤积居奇,被查抄了。
昔日威严高大的徐家大院,正面的围墙都被推到,隔成一个个售粮。从府邸里搬出一袋袋的大米和面粉,倒进木槽之中。
“大家都排好队,徐家的粮食有的是啊!都不要急!”
没了围墙阻挡,里面的雕梁画栋都在眼前,再加上成堆的大米白面,老百姓的恐慌都变成了对徐家的怨恨!
“国公爷做得太好了,徐家早就该查抄了!”
“杀了他们,杀了黑心贼!”
……
官兵押着徐中良从人群外面经过,听到这话,徐中良眼前一黑,吓得昏死过去!r1152
.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四十章 风暴在扩大
.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苏州城的百姓仿佛把一辈子没经历过的事情,一次全来了。…≦
先是粮食短缺,粮价飙涨,接着朝廷限售,就连徐家都被查抄了。百年的世家,名誉毁于一旦。
在查抄徐家之时,抄出了大量和海商往来的书信,还有徐家从事走私的账本。
这可不是张恪栽赃嫁祸,更不是抹黑的谣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罪证。
徐家掌控大量的桑田,最初只是卖生丝,后来就发展成了织丝绸。苏州的丝绸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尖的工业品,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洋人,都对光滑绚烂的丝绸着迷。
由于市舶司手续繁琐,过程缓慢,还要被朝廷的官员敲诈勒索,因此很多沿海大户就自行偷偷联系西洋商人,甚至掌握商船队,直接从事走私。
徐中良就是靠着走私生意,给徐家捞取了巨额的好处,才获得家族欢心,掌握了大部分生意往来。
如今徐中良,还有账本都落到张恪手里,这可是送到眼前的鱼肉,不狠狠咬几口,实在是对不起这些日子受得怨气。
“徐中良,本爵不问你在苏州干了什么,就凭你海外走私的事情,本爵定你一个通倭的罪名,不为过吧?到时候不光是苏州,就连华亭的徐家祖宅本爵也能一起查抄了,把你们家的男丁都送到辽东挖矿,至于女人嘛,细皮嫩肉的,正好分给本爵的属下。他们虽然是武夫莽汉子,但是还懂得怜香惜玉,会好好对待的!”
鬼才信呢!
徐中良的眼前不由得浮现处七房姨太太被带到辽东,分给一群胡子拉碴的粗鄙汉子…那个画面简直太美了,根本不敢想象!
不光是妻妾,还有自己的女儿,想到这里。整个人儿都不好了。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能如何!
“平辽公,小人知罪了,不过苏州的事情小的不敢推诿,可是小的的确只是小虾米,无非跟着别人摇旗呐喊而已。求您给徐家一条活路吧,小的给您磕头了!”
脑门砰砰触地,转眼一片刺眼的暗红。
张恪冷笑一声“徐中良,如果你真是幕后黑手,本爵早就宰了你。何苦跟你废话!”
有门!
徐中良猛地挺直身体,大声说道“国公爷,小的从此之后,就是您的走狗,让小的做什么就做什么,绝无二话!”
“呵呵呵,想给本爵当狗的人多了,你还不够格!”张恪轻蔑地说道。
霎时间徐中良脸涨得通红,又羞又臊。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转眼之间他又恢复了神色,恭恭敬敬说道“国公爷,小的眼下不配给您当狗。可是小的一定努力,争取早日有当狗的资格!”
此话一出,百年世家的威风荡然无存,这些本来就是虚名。什么都不如活下去重要。
“好啊,有这个觉悟就好。”
张恪笑道“你马上给华亭的本家修书一封,让他们拿出十万石粮食赎罪。本爵就暂时放过你们通倭之罪。”
十万石,没听错吧!
徐中良瞪大了眼睛,他不是肉疼,而是欢喜!
对于别人来说,十万石不是小数目,可是对于徐家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分分钟就能拿出来。
徐中良甚至怀疑张恪口误了,傻愣愣地盯着。
“怎么?不想拿出来?”
“想,想,小的这就去写信。”
手下人把徐中良带走,屋中只剩下方崇文,他眉头紧锁,不时偷眼看看张恪。
“是不是觉得要的太少了?”
“卑职斗胆猜测,国公爷这么做肯定另有目的。”
张恪笑道“那好,你就说说,本爵有什么目的?”
方崇文理了理思绪,试探地问道“国公爷,卑职以为您不想这么快结束苏州的粮食危机,相反,您要把战线拉长。是不是要牵出更多的牛鬼蛇神,然后一网打尽!”
“哈哈哈哈!”张恪听完之后,仰天大笑,透着十足的欣赏。
“你说的不错,这些日子我已经下了几十道命令,辽东方面由唐毕和沈岳负责,京城和天津是邓文通和刘希伟,在山东徐治和朱庆斌,在金州是吴伯岩和李旦。成立了应变调度系统,各方通力配合,筹措运输粮食物资。若是本爵想,半个月之内,至少能运五十万石粮食,苏州危局顷刻可解!”
张恪自信地笑道,他的确有这个底气。经过多年的战争考验,辽东是整个大明动员能力最强的地方,加上有李旦和包士卿等人的船队,随时随地,可以把辽东,甚至朝鲜,日本的粮食运过来。
所以说江南的大户发动粮食攻势,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拖过去了,张恪就能轻松碾压他们。
面对有完整体系,强悍动员能力的军阀,别说百年世家,千年世家,就算是万年的乌龟也不过是一个纸老虎。
方崇文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国公爷的强烈自信,江南的大户选择和他为敌,绝对是瞎了狗眼。
“国公爷,您手上有足够的筹码,却要查抄徐家,让他们出粮食,是不是想制造您已经山穷水尽的假象,诱使大户们出更多的银子,投入更多的力量?”
“没错!”
张恪笑道“前十几天,是我们被动应付,接下来就是看他们耍猴戏了!你立刻安排好人手,不只是苏州,各处都要仔细盯着,把大户们的举动搞得一清二楚。”
“遵命!”
……
粮食危机进入第十五天,连续两个好消息传来,第一是华亭的徐家向朝廷进献十万石粮食,平抑物价,首批粮食已经运到了苏州。第二是山东巡抚徐治从藩库之中调出八万石粮食,从运河南下,送往苏州。
这两个利好消息传到了苏州,粮价应声而落,从八两一石,立刻跌倒了六两五,原本急于买粮的百姓也观望起来,想要看看粮价会不会继续下降。
可是就在一切转好的关头,更要命的消息传来,临近苏州的松江府粮价暴涨到五两一石,随之而来,扬州,镇江,杭州的粮价也开始暴涨。
而且这一轮涨价不光是粮食,绸缎棉纱也跟着涨价,上等丝绸突破二十两银子关口,接着食盐涨价,茶叶涨价,锅碗瓢盆,笔墨纸砚,凡事用到的东西全都跟着涨价,而且价钱是一天三样,越来越多的商铺挂出了售罄的牌子。
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
.
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四十一章 决战时刻
.
伴随着鸡鸣,苏州城从睡梦中醒来,这些天来百姓们已经养成了习惯,早早前往粮行前面排队,生怕晚了一步,全家就要饿肚子。¢£
当大家到了售粮的时候,往常挂在旗杆上,写着“限售”两个字的木牌消失了,堆积如山的米面可以敞开购买。大家伙不由得欢呼雀跃起来,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双手合十,不停地念阿弥陀佛。
噩梦一般的日子总算是过去了,苏州城又要正常了!
带着美好的愿望,扛着一袋袋的粮食回家,头上是晴朗的日头,照得人人暖洋洋的,别提多舒服了。
……
“哼,一群愚夫蠢妇!”
茶楼雅间里面传来一阵轻蔑的冷笑,叶永鑫非常喜欢坐在茶楼的最高处,要的就是俯视苍生的感觉!
他确实有这个本钱,因为胜利已经不远了!
张恪查抄了徐家,只是要了十万石粮食,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经过他们仔细分析,无外乎两个结论。
第一是张恪是个土包子,以为十万石粮食已经不少了,足以应付眼前的危局。取消限购,敞开卖粮就是证明。
第二是张恪不想得罪死大户,下手留情,给大家伙回旋的余地。
不论是哪个原因,都证明张恪还是个笨蛋,看不清楚形式的糊涂虫!
双方到了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敢低估大户们的决心,就等着碰的头破血流吧!
叶永鑫看了半晌,收起小扇,微微一笑“张大国公,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谁才是江南真正的主人。走着瞧吧!”
果然,经过半个月的搏杀,大户们似乎已经看透了张恪的本事,他的确比寻常的大明官僚更精明,手段也更厉害。
不论是限购,还是果断查抄徐家,都让他们眼前一亮。可是黔驴技穷,江郎才尽,接下来就该看他们的表演了。
很快一封封密信从苏州送出去,从南直隶。到浙江等地,出现了疯狂的采购大军。他们挥舞着手里的银票,柴米油盐,绫罗绸缎,只要是生活必需品,他们就大肆的囤积。有多少买多少,运来多少要多少。
从各地来的商旅刚刚进入南直隶境内,货物就被抢购一空。价钱比寻常还高了两成,贩运的商人顿足捶胸。恨自己没有多运一。
几天时间,粮食店没了粮食,绸缎庄没了绸缎,盐铺没了盐。凡是生活必需品,价钱都打着翻的往上涨。
不同于被张恪严格管制的苏州,松江,扬州。杭州等地官府基本上瘫痪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百姓们怨声载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根本不清楚局面,物价就飞了起来,这也未免太坑人了!
吃不到食盐,力巴们无精打采,买不起粳米,小孩子只能啃硬面饼子,想要办喜事的新人跑遍了全城,竟然买不到丝绸红布……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仿佛一夜回到了开国时,百姓们都仿佛陷入雾中,摸不清头脑。
周围的城市全都出现恐慌,这股强烈的惶恐自然又传回了苏州,而且势头比起上一次更加凶猛。
购买粮食的队伍再度排出去老长,徐家的十万石粮食撑了不到七天,就宣布告罄。随即又听说平辽公从军粮之中拿出了两万石,平抑粮价。
这已经是平辽公第三次动用军粮,百姓们除了感激国公爷爱民如子之外,更多的都是惶恐!
军粮能有多少,只怕要不了多久就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