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恍惚之间。当初和狼群搏杀的场景又出现在眼前。少年没有变,还是至情至性的好人!
沈青烟默默把头埋在了胸口,二话不说,调动脑海之中庞大的药物知识,足足过了一刻钟,突然抬起了小脸,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张恪,我知道一个方子,或许管用!”沈青烟咬着嘴唇说道。
……
辽阳城外,十里长亭。
无数人来回穿梭,崭新的彩棚搭了起来,彩棚下面,站满了穿着红袍的文武官员,那些蓝袍的官员根本没有资格进入棚子。就连病重的巡抚薛国用也被人抬着,挣扎着来了,所有人都望穿秋水一般,盯着远处的大路。
临近午时,四匹战马从大路上飞奔而来。
到了彩棚,骑士一起下面。
“启禀诸位大人,贺总兵和于游击到了!”
官员们一听,全都打起来精神,文官在前,武将在后,大家簇拥着经略熊廷弼和巡抚薛国用,排成整齐的队伍。
不到半个时辰,大路上尘土飞扬,旌旗遮天蔽日。
贺世贤和于伟良一黑一白霎时间飞奔到了彩棚前面,远处看热闹的军民百姓顿时叫了一声好!
果然是强兵悍将!
贺世贤和于伟良下马向熊廷弼问安,熊廷弼此时却是五味杂陈。按理说手下大胜建奴,一扫辽东的颓势,正好是他向上邀功的好时候,可是这功劳里面有多少是他熊某人的,恐怕他最清楚。
忍着愤怒,熊廷弼强作欢颜,急忙伸手搀扶贺世贤。
“贺总兵,痛击建奴,挫败奴酋代善,振奋军心,鼓舞士气,功勋卓著,本官要代辽东军民,拜谢贺总兵!”
熊廷弼深深一躬,贺世贤却闪到一边。
“熊大帅,奉集堡大捷并没有贺某多少事情,真正的功臣是张恪张永贞!他在援兵抵达之前,血战两日,击败建奴,生擒贝勒硕托。随后更是领兵出战,以堂堂之师,痛击代善。贺某不过是去捡便宜而已,称不上什么功劳。”
贺世贤一贯直来直去,更何况也没有把功劳推出去的。
越是如此,就越是让大家吃惊。张恪究竟是什么人,能够建立如此功勋!
猛然有人眼前一亮,急忙看向了站在一旁的洪敷敎。有几个官员就急忙忙走了过来,抱拳拱手。
“培德兄,要是我们记得不错,张恪可是你的高徒啊,此番立下如此功勋,正是名师高徒,培德兄教导有方啊!”
“是啊是啊,张恪是个不错的年轻人,日后必定飞黄腾达。”
大家伙不停恭维洪敷敎。同时却偷偷地看熊廷弼!当初熊廷弼没安好心,派张恪去奉集堡,没想到竟然成全了人家,这才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早就听闻朝廷对熊廷弼保守做法有所不满,这场大胜对熊经略未必是福啊!
正在说着,黄子乔突然紧走几步,到了贺世贤面前。
“贺总兵,永贞兄他在哪呢?我们还要见见大功臣啊!”
“没错,对啊,张永贞在哪?”
贺世贤叹了口气。眼圈竟然有些发红。
“哎,诸位大人,张恪坚守奉集堡,血战建奴,身心俱疲,城中又有白莲贼人暗中投毒,等到代善仓皇逃走,张恪就一病不起!”
“哎呀!”
洪敷敎疼得一拍大腿,虽然张恪没有继承他的学术。走科举路子,但是洪敷敎已经早把张恪看成了个最好的徒弟,左膀右臂。
尤其是这一次要不是张恪守住了奉集堡,让建奴抢去。只怕挥兵南下,整个辽东就危险了。眼看着一颗将星升起,竟然病倒了,哪能不心疼欲死!
“贺大人。永贞现在在哪,我要见永贞,我要见他!”
黄子乔用力的抓着贺世贤的胳膊。大声说道:“赶快带我们去看永贞兄,请最好的医生给他调治,务必要治好!”
刚刚还是喜气洋洋,听到了张恪病倒,不少人都面露凄凉,不停地摇头。当然这里面有几分真就不好说了。
正在这时候,张恪的车队终于到了。他们人马虽然不多,但是车辆却是别人的好几倍。
走在最前面的马车摆放着整齐的骨瓷坛和木盒,上面挂着一枚枚腰牌。这些全都是奉集堡一战牺牲的将士。马车的两旁是悲哀肃穆的士兵,他们陪着自己的兄弟缓缓从欢迎人群当中走过。
在天之灵!好好看看吧,你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乱哄哄的百姓一下子肃静无声,有些人长大了嘴巴,痴痴地凝望着。
牺牲将士的车辆走过之后,后面的车辆装满了首级和缴获,密匝匝如同西瓜一样的人头杂乱地堆着。成堆的刀剑、盔甲、旗帜、战马、帐篷不可计数。
在队伍的最后,是一辆木囚车,里面装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建奴。头上的金钱鼠尾格外刺眼!
这就是那个贝勒吧,野猪皮的孙子!
百姓们轰动起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瞬间就热闹起来。
洪敷敎和黄子乔没有在乎这些,他们一门心思惦记张恪,急忙忙到了队伍最后,张恪的马车是特别加宽加大的,离着十几步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草药味。
洪敷敎心脏砰砰乱跳,他鼓足勇气撩开了车帘。一刹那,仿佛千把钢针,猛刺心脏!
只见马车里面躺着的年轻人,身形消瘦,脸色蜡黄,腮帮缩进去,眼窝深陷,嘴唇青紫,白皙的面皮上蹦起一层死皮。
洪敷敎猛地拉住了手,冰冷冰冷的,和死人相仿!
“永贞,我的徒儿啊!”洪敷敎泪水长流。
张恪似乎听到了呼唤,勉强睁开眼睛。
“是,是恩师!弟子没用,让恩师担忧了!”
黄子乔凑了过来,一摆手说道:“永贞兄,你什么也不要说了,放心吧,我这就找辽阳最好的大夫,你不会有事的!”
好好的一场凯旋仪式,偏偏连正主都没有见到,大家有失落,也有担忧,更有人咬牙切齿,暗地诅咒。
逞能吧!能打仗吧!辽东的文武都被比没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不管这些人胡思乱想,奉集堡大捷的消息第一时间就用六百里加急,送进了京城。其实在公文之前,镇守太监洪清泉的密报就送到了宫里,直接交给了内廷总管陈矩。
老太监看到了密报,撒开两条腿就往弘德殿跑,这帮小太监都吓傻了,一起六七十岁的老家伙竟然比年轻人跑得还快!
“主子,主子,大喜啊,辽东大捷!”
半昏半醒的万历突然睁大了眼睛,竟然从龙床上一下子坐了起来:“快,拿来给朕!”(未完待续。。)r527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一百五十三章 福星
. .
宝鼎烧着檀香,万历斜靠在枕头上,摇头晃脑地看着奏报,多少日子都没有见到皇帝如此欣喜了,陈矩贴身服侍着,忍不住偷偷擦了一下眼泪。
“陈矩,大喜事,哭什么啊?”
“主子,老奴糊涂,扰了主子的兴致,奴婢该打!”陈矩慌忙跪在了地上。
“哈哈哈,怕什么,朕又没怪你。”万历说着扫了一眼陈矩的额头,有一块鸡蛋大小的红肿。
“额头怎么了?”
“主子,是,是刚才不小心撞的,都是老奴没用。”
万历笑道:“是为了让朕早点看到捷报吧?世人常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朕身边要没有你这么个老奴婢伺候着,该多不舒服!”
能把主子伺候满意了,老太监也算是没白干。
陈矩老泪横流,诚惶诚恐地哭道:“主子洪恩如天,奴婢这辈子伺候主子,下辈子还要伺候主子!”
万历小时候冯保和张居正联手把持朝廷,大权旁落。因此大明的至尊不但防着大臣,就连大太监也心有余悸,防备甚严。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悉心照料,就算是铁石心肠也捂热了,万历对陈矩最后的戒心都放下了。
“别哭了,那么大的岁数了,像什么样子。快起来吧,和朕参谋一下,有功之臣该怎么封赏。”
陈矩从地上爬起来,一脸的为难,说道:“主子,奴婢们不能干政,军国大政。还是要主子一个人乾纲独断。”
万历促狭的一笑,要说堂堂内廷总管真能恪守祖制,不干涉政务,恐怕三岁孩子也不信。陈矩这条老狗是越来越谨慎了。
好在万历有了腹案,自言自语地笑道:“你不愿意说。朕说。有功之臣要赏,重赏!我大明不是没有忠臣良将,总兵贺世贤忠勇过人,屡立战功,此次砍杀建奴人头二百余级,加左都督。荫二子为锦衣卫千户,赏银一千两。游击于伟良虽然从军时间不短,但是敢打敢拼,勇于任事,遇到建奴不畏首畏尾。又砍杀建奴一两百人,加参将,赏银五百两。”
这两个人说完,万历停了下来,一面是喘喘气,一面是好好寻思,要怎么安排张恪。按理说这小子一战砍了六七百颗脑袋,还生擒了硕托。大展明军的威风,鼓舞士气。在一片惨败之中,堪称唯一的亮色。无论怎么赏赐都不为过。
可是毕竟张恪年纪小,从军时间又短,骤然升到了高位,或许不好。
万历猛地一抬头,正好看到了不远处摆放的金光闪闪的东西,正是那块巨大的狗头金!张恪把东西送给了洪清泉。洪公公知道这件宝贝的威力,直接让人连夜送到京城。
在三天前狗头金终于送到了万历的面前。这位老皇帝当即就让群臣查证,看看史书上记载的狗头金大小。结果只发现宋朝发现了一块三十多斤的。万历瞬间就激动起来。
万古未有的巨型狗头金,天下头一等的祥瑞。当即就下旨意,让那些翰林词臣立刻上表祝贺,恭贺神物降世。
自古以来皇帝自称天子,既然是老天爷的儿子总要有点灵性吧,因此历代都不乏祥瑞出世,表示老天爷对儿子的关心呵护,维护皇权的神圣。
万历不但不能免俗,相反他迫切需要祥瑞弥补辽东惨败的打击。
话又说回来,祥瑞再好,也抵不上一场真正的胜利。
想到了这里,万历就拿定了主意。
“升张恪为辽东都指挥使同知,加广宁总兵,赏银五千两,赐穿麒麟服!”
万历说完,跪在地上的陈矩都吓了一跳。
从指挥佥事,升到都指挥使同知,还加了总兵衔。差不多等于是从军分区的副司令一跃成为大军区副司令,还统领野战军,直接进入高级将领阶层,跨度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封赏如此之重,也能看出万历对这场胜利的喜悦。
在一旁听着他的陈矩寿眉不由得挑了挑。骤然升到高位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张恪手下羽翼未丰,有多少人都盯着位置,各方面的明刀暗箭,层出不穷,陈矩都忍不住捏了一把冷汗。
“主子,张恪年轻,恐怕不合适吧!”
万历点点头:“没错,是年轻,可是朕就要用年轻人!他们没有私心杂念,敢打敢拼,比起那些懦弱无能的饭桶强多了!”
显然万历对辽东将门的腐朽无能都看透了,也失望透了,他要用一批新人把辽东的局面扭转过来。
陈矩知道万历的心思,自从萨尔浒战败之后,万历耿耿于怀,要是不能解决辽东,他势必晚节不保,甚至落下骂名。正是因为急躁,万历才迫切需要大胜仗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可是万历却忽略了张恪从军不到一年的事实,也忘了张恪手下只有几百个士兵,凭着这点人马,又怎么成为总兵,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
有心劝解,万历神情如此庄重,岂是轻易能改变的!只怕张恪这个年轻人要倒霉了,揠苗助长,不知道他能不能撑得住啊!
“陈矩,以往朕还不准备这么干,但这块狗头金提醒了朕。张恪那小子不光有本事,而且运气还很不错,简直就是福星!说不定他真能创造奇迹,把老奴打得屁股尿流。”
万历越说越高兴,眼神之中燃烧起熊熊火焰。
陈矩心里感到不妙,可是也不敢多说什么。
就在这时候,小太监悄悄跑了过来,对老太监挤眉弄眼。陈矩走了过去,原来来的人正是张晔,这个大太监变颜变色,。
“干爹,事情不好了。”
“什么事情?”陈矩瞪大了眼睛。
“哎,干爹。张永贞病了,听说已经卧床不起,怕是,怕……”
“啊!”
陈矩顿时吓了一跳,惊道:“主子刚刚还要升张恪做总兵呢。这小子怎么就病倒了?”
“干爹,听说是打仗的时候心力交瘁,又被白莲教投了毒,身上还有伤,几样加在一起就病倒了。”
“天妒英才啊!”
陈矩叹口气,突然问道:“时间这么巧。你说张恪会不会……”
张晔还为了痛失一个人才伤心,老太监的话顿时点醒了他,事情的确不会这么凑巧,或许张恪真的闻到了味,竟然装病起来。要真是如此,这个年轻人可太厉害了!
“干爹,无论如何,这次要不是张恪,咱们的人也不知道要死多少,您老一定帮着他周全。”
张晔说的没错,别忘了在庆祝大胜建奴的时候,还有一场战斗。那就是白莲教的叛乱!
竟然在辽东纠集起数以万计的教徒,疯狂攻击辽阳沈阳,要真是两座重镇失守。辽东的局势就崩塌了。
到时候平叛不力,丢城失地要文武扛起,可是东厂和锦衣卫都负责调查各地情报,尤其是要防范白莲教。越是防范,白莲教竟然跑到了辽东起义,如此大的疏失。要追查起来,厂卫一定是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结果张恪取得了奉集堡大捷,全部加起来。杀了上千名建奴。这份巨大的功劳足以将辽东的失职给掩饰过去,简直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陈矩当然清楚这些,他点点头:“我会看着办的!”
他们正在嘀咕,小太监慌忙说道:“老祖宗,主子喊您了。”
陈矩慌忙跑回了寝宫,只见万历微蹙眉头,说道:“又有什么事情吗?”
“启禀主子,是张恪的事情。”
“哦?朕的福星怎么了?”
福星!这个称呼实在是太亲切了。
“主子,您先别担心,举报张恪病倒了,眼下正在抢救。”
“病倒了,什么病?”万历吃惊地问道。
“主子,听说是心力交瘁,还中了毒。细想想也是怪不容易的,奉集堡内有白莲教作乱,外有强兵压境。而且原来的总兵李光荣还和白莲教有勾结,明刀暗箭一起来,什么人能受得住啊!张永贞偏偏就给主子砍了几百颗脑袋,真是大明的忠臣!”
就这几句话,就值几十万银子。
万历想想也觉得一丝愧疚,他提拔张恪当总兵,说好听叫天恩浩荡,说难听就是强人所难!
一场残酷大战下来,身心俱惫,哪能还把更重的担子压下去,那也太不懂疼人了!
“陈矩,你马上派两个太医去辽东,告诉他们一定要把张恪治好了,要不然也就别回京城了!”
“遵旨!”
宫里的话瞒不住,万历皇帝称张恪为“福星”,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大家伙对这位简在帝心的武将都充满了好奇。偏偏又听说奉集堡大捷的消息,瞬间张恪这个名字就进入了文武百官的视线,被大家牢牢记住。
不过此时张大福星并不好受,沈青烟给他配好了药,吃下去之后,脉搏减弱无力,似有若无。脸上身上涂上了药水,好好的小白脸变成了蜡渣黄,看着都有些害怕。
更要命,每天都有人不停的来问候,张恪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就连吃饭喝药都要人伺候。每天一帮无用的庸医围着他团团乱转,好像十万只苍蝇一般。
离着疯差一头发丝,京城来的两位太医终于赶到了。
检查之后,两个人全都摇头,“病情”实在是太严重了,福星随时有陨落的危险。
他们连夜上奏宫里,把病情如实说了一遍,并且建议让张恪回家静养。五天之后,圣旨下来了,准了静养的请求。
在旨意之中,惊骇加了一条让大家都跌破眼镜的事情,万历加封张恪为义州卫指挥使,锦义屯田参将,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这小子从军半年就实现了!(未完待续)r655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一百五十四章 跟我走有肉吃
. .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义州卫指挥佥事张恪勤心王事,智勇足备……特加封锦义参将,赏银五千两,宝刀宝甲一副,钦此!”
听着传旨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辽阳的文官武将无比羡慕。?不到二十岁能升到参将之位,简直就不可想象的,而且皇帝还赐了宝刀宝甲,更是说明简在帝心,这样的人物不飞黄腾达,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不过大家伙向病床看了看,顿时嫉妒之心也就淡了不少。
张恪病得下不了床,没法跪听旨意,只能趴在床上,浑身不停地颤抖,眼中泪水噼里啪啦地落在了枕头上。
宣旨的太监都看得心疼了,不停加快速度,把旨意念完,轻轻放在了床头。
“谢,谢主隆恩。”张恪挣扎着说道。
“师兄,小张大人怎么成成这样了?”传旨的钱太监在动身之前,万历还有老祖宗陈矩都特别交代了,一定要好好看看张恪的情况,不惜一切要治好他的病。
钱太监也对这位少年英雄很感兴趣,可是一见之下,竟然是奄奄一息,实在是大失所望。
洪清泉痛心疾首地说道:“哎,钱师兄,好几百的女真人头不是那么好砍的,张大人是拿命换的!”
钱太监感叹地说:“主子原本要在京城举行献捷仪式,还想亲自封赏小张大人,这是何等荣耀,只是……”
“是小臣无能,劳圣上挂心了!”张恪脸色一阵潮红,悔恨地说道。
趴在床上,被一帮人向耍猴似的看着,滋味就像放在砧板上的肉,别提多难受了。张恪实在是不想装了,干脆勉强说了一句,头一歪。就昏死过去。
“快,快请太医!”
张恪昏迷过去,顿时大家伙就乱套了,两位太医拥进来,这些文武大员,包括钱太监全都退了出来,大家伙都不停地摇头叹息,一起回了帅府,还有更重要人事要宣布。
弄走了这帮人,可是两个太医就没有办法了。又是扎针又是喂药,张恪明明是清醒的,还要装着昏迷,只能在心里头一遍一遍的念着心若冰清,天塌不惊。
这两位也不知道体谅人,明明张恪都“悠悠转醒”,他们还尽心尽力地折腾,额不,是诊治!张恪索性豁出去了。任由他们把全身都摸透了。
煎熬了一个时辰,好不容易等两位太医退下,身上被汗水湿透,无力地躺在床上不停喘气。
“娘的。装病怎么比打仗还累啊,老子宁可和野猪皮拼命,也不想这么躺着了!”张恪抱怨道。
“脚上泡还不是自己走的!”沈青烟端着木盆走了进来。
张恪装病的这些天全都是沈青烟贴身照顾,有些时候沈青烟甚至要帮着他擦洗身体。两个人相处越发自然。沈青烟把手巾放在温水里润湿,一双玉手轻轻擦拭着张恪脸上的死皮。脸上的蜡黄色也消退了一些。
“沈姑娘,我这也是逼不得已。一肚子苦水啊!”
“行了,圣旨也下来了,你张大人的苦也吃到头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对身体总是不好,还是不装的好。”
“嗯。”张恪点点头,笑道:“是啊,再这么躺下去,我就废了。这两天我就想着动身回大清堡,那才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两个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外面脚步声响,有人前来拜访。张恪一把扯过被子盖好,沈青烟急忙从床下捧出一碗药汤,作势要给张恪喂药。
“行了,永贞,是我,别装了!”进来一个年轻英武的将官,正是刚刚升任参将的于伟良。
一看是他,张恪松了口气,笑道:“于兄,春风得意,小弟恭贺你高升。”
“还不是借了你张永贞的光吗!”于伟良说着瞟了一眼沈青烟,沈大小姐识趣地离开。
于伟良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道:“永贞兄,你知不知道,大震动来了!”
张恪顿时来了兴趣,急忙瞪大了眼睛,问道:“于兄,是不是上面要动辽东的人事了?”
“没错,不光是动,还要大动!”
于伟良当即把帅府的情况说了一遍。张恪是奉集堡大捷的第一大功臣,钱太监先来给他传旨,回到帅府之后,钱太监又陆续公布了其他的旨意。
首先是嘉奖奉集堡大捷的有功之臣,除了一线作战的贺世贤和于伟良之外。巡抚薛国用,兵备道洪敷敎,巡按御史黄子乔,甚至阎鸣泰等人,全都有升赏。除了经略熊廷弼!
另外李光荣勾结白莲教和女真,图谋不轨,万历下令锦衣卫立刻锁拿进京,严惩罪责,脑袋肯定保不住了。
薛国用身体太差,他可不像张恪是装的,而是真的撑不住,万历准他回京暂养,然后由洪敷敎暂代巡抚之职。
老师升官,对张恪来说当然是好事情,不过接下来的消息可就不是好事情了。
“永贞,皇上在旨意里面盛赞奉集堡大捷,责备了一些人暮气难鼓,一味守成,不知进取,要求辽东上下能够鼓舞军心,练兵屯粮,积极备战。上头对熊廷弼不满,我听说京里也有人参奏,看样子熊廷弼内外交困,看样子是撑不了多久!”
张恪叹了口气,平心而论,熊廷弼上任之后,积极整饬军备,提升防御能力,并不能算错,以目前大明的状态是别想轻易消灭野猪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