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辽东钉子户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测试结果出来,吴伯岩都笑得合不拢嘴,建奴的弓箭射程也不过五十步而已。毫不客气地说。弓箭和鲁密铳硬碰硬,那是完全处在了下风,一点胜算都没有。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吴伯岩兴奋地说道:“大人,要是弟兄们能都装备这样的火铳,别的什么都不用,排队枪毙,有多少建奴杀多少!”
张恪没有急着回答,根据他的经验,越是好的武器。造价越是惊人的。
果然老赵验证了张恪的想法,他说道:“大人,鲁密铳最难的就在铳管上,这是两个铳管,以大套小,务必要严丝合缝,然后在一点点钻出来,不能有一点偏差。实不相瞒,造这杆鲁密铳。用料都是最好的,价钱在十五两左右。”
一听到十五两,在场的众人差点吓趴下,一杆鸟铳才三两多。一杆鲁密铳顶得上五甘鸟铳了,这未免也太贵了,难道家大业大的明军都很少装备鲁密铳,简直就是拿银子堆起来的。
吴伯岩不死心地问道:“赵师傅。要是多制造呢,价钱能不能便宜点?”
“便宜都是可能,不过最少也要十两银子。而且实不相瞒。眼下能造鲁密铳的工匠只有我一个人,再有凭着我的手艺,最多也只有七成的成功可能。”
造价高,制造难,像是两座大山压在身上,同样鲁密铳强悍的威力,也让大家如醉如痴,究竟该怎么选择,真是难死了人!
大家都没了主意,只能看向了张恪。
“赵师傅,鲁密铳一定要造,不过眼下肯定没法大规模装备。我准备给夜不收,还有火铳队里的精兵使用。到了战场上,鲁密铳的作用就是先发制人,狙杀那些最悍勇,最有价值的目标!”
很显然张恪是把鲁密铳当成了狙击枪用了,大家伙一听,这也是眼下唯一的选择了,就齐声叫好。
张恪又把老赵交到了面前,笑道:“赵师傅,你一个人造鲁密铳肯定不行,能不能多交几个学徒,或者把你的手艺公开?”
“啊!”
赵老疙瘩儿一下子就跳了起来,开玩笑,手艺可是工匠的命根子,哪能告诉别人!
“大人,您对待小人天高地厚,按理说小人不能反驳,可是这手艺是小人的饭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还请大人不要强人所难。”
“老赵,你的难处我自然知道,放心吧,我不光不会抢你的饭碗,还会让你挣得更多。”
这下子所有工匠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最重要的手艺都被别人学去了,那还怎么挣钱,简直就是欺人之谈!
他们的反应并没有超出张恪的预料,这些工匠还没有意识到技术的价值。张恪当即把自己的方案说了出来。
做火铳的工匠按照良品数量,每杆火铳能得到一钱银子津贴。贡献技术之后,凡是按照贡献技术生产出来的火铳,每一杆也能得到一钱银子。
至于教徒弟,每个匠师带出来一个合格的弟子,每个月的工钱加一两银子。
听起来银子不多,可是架不住数量积累,就像赵老疙瘩儿这样的匠师,一个月至少能增加十几两的津贴,只要军工厂还在,就能一直领下去。
匠师们看重手艺,更因为他们把手艺当成了传家宝,后代子孙都要靠着手艺吃饭。可是有了丰厚的收入,大可以让后代子孙去读书,去经商,不必死守着匠户的身份。
老赵他们听完之后,顿时喜笑颜开,再也不想着敝帚自珍了。
“大人,您真是太为我们着想了,小人没有话说,明天就开始收学徒,把我这一身的本事都交给他们!”
张恪足足在河湾村待了三天,军工生产彻底被理顺了。在银子的刺激之下,所有工匠都卯足了劲头,拼命地生产,要数量,要质量,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计算,加上了这些津贴,一年下来就要多给工匠两三千两银子,等着作坊扩大之后,银子还要更多。
可是张恪并不在乎,武器好了,能多一场胜仗,能升官发财,区区工匠的钱算什么!
安排好了作坊的一切之后,张恪带着这段时间生产出来的一百二十杆鸟铳,两百把腰刀,还有长枪盾牌等武器回到了大清堡。
加上原有的火铳,张恪编出来四个火铳兵小队,数量虽然还不够多,但是凭着犀利的火铳,张恪丝毫不畏惧任何敌人。
老兵得到补充,大清堡的正式士兵已经突破了一千一百人,分别有乔福、吴伯岩、岳子轩、马如峰四个把总统领。
另外张恪手上还有李光荣的家丁,对他们也进行了整编。
年老体弱,身上有伤病的,还有劣迹斑斑的兵痞兵油子,全都被清理出去。当然张恪还是顾念一同出生入死的情谊,他把清退的家丁都安置在了各个城堡,分给他们土地,使得他们能安居乐业。
最后剩下来的一共有六百八十七人,全都是身经百战,最精干的力量。张恪亲自给他们灌输军纪,进行严格的训练,同时讲解大清堡对待士兵的种种优待。很快这些人脱胎换骨,战斗力大为提升。
眼看到了七八月份,张恪手上的总兵力差不多到了两千人,拥有战马八百多匹,火铳兵也突破了三百人。
张恪也蛰伏了差不多两个月,该到了露出爪牙的时候了!
时间刚刚进入七月份,又从京城传来了两件事情。在东林党的攻讦之下,熊廷弼终于被赶下了台,换上了袁应泰出任辽东经略。
还有一件事就是万历刺死了李如柏和李如桢兄弟两个,他们都是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柏在萨尔浒之战中畏敌不前,被弹劾,朝廷将他抓了起来,李如桢则是在铁岭之战的时候,裹足不前,也被弹劾下狱。
李成梁和李如松死后,李家撑台面的就是这两个兄弟,他们被赐死,毫无疑问是标志着万历彻底看清了辽东将门的问题,俨然大洗牌的开始。
李家的老部下惶恐不安,整个辽东都弥散着一股清算的味道。奉集堡大捷的消息也淡出了大家伙的视线。
该出手了!
老子堂堂锦义参将,还窝在大清堡,实在是不像话。张恪又把手下人叫过来,开始分派人员。
“不论是到了哪,大清堡都是根基所在,不光有军工作坊,还有军屯田庄,以后锦州和义州都要参考大清堡的做法,屯田练兵,做好对抗建奴的准备!”
毫无疑问留守大清堡的任务就非常重要,张恪把目光转了一圈,还是落在了唐毕身上。论起经验和资历,他都是不二人选。
“唐大人,我走之后,大清堡备御就要交给你了,务必要把家看好了!”
“请大人放心,卑职一定竭心尽力!”唐毕谦卑地说道,随着张恪水涨船高,唐毕已经学会了低姿态去面对年轻的长官。
安排了唐毕之后,张恪又把目光落在了乔桂身上。相比乔福的跳脱和机敏,乔桂更显得沉稳老练,很适合看家的工作。
“桂哥,你就协助唐大人练兵守城吧!”
“遵命!”
留下了一文一武,其余人员都是要跟着张恪一起去义州。
张恪并没有急着把所有人带去,而是先领着吴伯岩手下的三百多人马向着义州进发。他们全数穿着铠甲,骑着高头骏马。
士兵们多数背着精良的鸟铳,其他刀盾兵也是衣甲鲜明,气势不凡。张恪亲自领着他们,向着义州进发。
眼看到了中午时分,马队来到了义州的西门外,张恪举目看去,偌大的城门口除了老百姓,竟然连一个欢迎的将官都没有。
“这是要给老子下马威啊!”张恪的脸上顿时罩上了寒霜。(未完待续。。)r527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一百六十章 暴走的吏目
. .
张恪的部下盔明甲亮,人人有战马,旗号飘扬,武器齐全,与义州寒酸的士兵全然不同。《x.
老百姓们见到如此雄壮的军队,顿时升起了好奇之心,越来越多的百姓跑出家门,指指点点。
“这是哪来的兵啊?怎么穿戴比起指挥使的家丁还好?”
有人发问,人群里面从来不缺万事通,顿时有个驼着背,怀里抱着“指点迷津”木牌的算命先生就说道:“你们都不知道吧,还得看活神仙的本事!这些人都是新任锦义参将张恪张大人的兵,张大人你们听说过吗?”
一个年轻人挠挠头,说道:“张大人,是不是那个砍了上百女真脑袋的张大人?”
算命的顿时撇着嘴讥笑道:“一百脑袋就能换来参将吗,人家杀了六百多呢!听说人头装在车上,送到了京城,万岁爷看到之后,都高兴地哭了。”
看热闹的人群顿时一阵骚动,敢情是一帮煞星啊,怪不得这么吓人呢!
“这下子好了,张大人来了,谁还敢打义州啊!我们可就能安享太平,过几天好日子了。”
“未见得啊!”算命的又是一声轻笑:“打仗越凶,欺负老百姓也就越凶,吃拿卡要的,你们大家伙可都要小心着啊!”
老百姓们又是好奇,又是担忧,议论纷纷,他们没有注意到真正的主角张恪并没有出现在人群当中。
……
茶楼的雅间,张恪和孙有光对面而坐,曾经老孙可是张恪的上司,结果短短时间,张恪已经爬到了参将的位置,孙有光却颓然老去。再度面对张恪,孙有光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张恪举起了茶杯,笑道:“孙老。您是大清堡的父母官,又是张恪的前辈,我以茶代酒,先干为敬。有什么事情只管指点就是,我洗耳恭听。”
说着仰头喝干了茶水,孙有光诚惶诚恐地说道:“张大人,太客气了,孙某受之有愧啊。”
陪着张恪喝了一杯,孙有光看了看四周,压低了声音。
“张大人。您是不是有些不解,为什么没人来迎接?”
张恪微微点头,自嘲的笑道:“兴许是张某声名狼藉,他们都不愿意来吧!不过有孙老前来迎接,我就知足了!”
“大人太客气了。”孙有光说道:“大人,实不相瞒,义州的确出了事情,就在三天前有两三百士兵闹饷。”
“闹饷?”
张恪顿时皱起了眉头,闹饷可不是小事情。不死几个人是没法收场的,急忙问道:“孙老,闹饷不是小事情,怎么我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闹饷时间不长。只有半天多,指挥使沈大人拿出了粮饷,乱兵们都回去了。”
张恪敲击着桌面,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事情怎么有点怪啊。闹饷历来都是大罪,士兵们怎么能轻易退却,而且义州要是有粮饷为何不能早点拿出来?
“孙老。这里面有玄机吧?”
孙有光点点头:“大人猜的没错,为了平息士兵闹饷,义州府库拨出了三千两银子和五百石粮食,如今义州钱粮全都空了!”
什么?
张恪顿时瞪大了眼睛,义州好歹下辖五六千军户,论起富足程度,在辽东也算是数得着的,怎么区区钱粮就让府库空了,简直就是笑话一样!
看到了张恪的吃惊,孙有光苦笑着摇摇头:“张大人,等你接手了义州之后,还有更麻烦的事情,朝廷让义州出三千徭役,运输粮草。老孙就知道这么多了,请大人多加小心,老孙先告辞了!”
孙有光好像在怕什么一样,急匆匆地离开。
张恪暗暗叹口气,正好在自己来之前闹饷,还把银子和粮食都弄没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要说里面没鬼,恐怕谁也不信!
张恪想了半晌,豁然站起,在心中冷笑:“敢和老子玩阴的,那就看看谁能玩得过谁!
“走,去指挥使衙门!”
张恪在亲卫的陪伴之下,一路到了衙门前。
宽敞气派的建筑,门前摆着石狮石鼓等物,张恪把马交给了手下,昂首阔步向里面走去。
指挥使衙门就像是被洗劫一样,沿途连个喘活气的都没有。张恪一语不发,走进了大堂,在大堂上有两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官,看到张恪进来,慌忙跪倒磕头。
“卑职义州卫知事赵祥,吏目王多闻,拜见参将大人!”
看着跪在脚下的两个人,张恪鼻子里哼了一声。
“怎么不把空城计唱到底,给本官留一个空无一人的指挥使衙门,岂不是更好!”
张恪的愤怒毫不掩饰,跪在地上的两个人好像又到了严冬一般。
“卑职绝不敢怠慢大人,还请大人赎罪!”说话之间两个人砰砰磕头。
“起来吧,本官也犯不着和你们生气,有什么要交接的事宜,就赶快说吧!”张恪大马金刀地坐在了书案后面。
赵祥虚擦了一下额头的冷汗,捧着一摞书卷到了张恪面前。
“启禀大人,这是义州卫军民人等的名册,我义州卫城有军户一千二百余户,人口五千有余,民户五百四十余户,人数两千七百出头。这是名册,请大人过目!”
张恪越听越荒谬,义州卫的军户至少在五六千以上,扣除各个城堡的,义州至少有两三千的民户,怎么只剩下一千二,简直荒唐透顶!
草草翻了几页名册,就被张恪狠狠摔在了桌上。
“你叫赵祥是吧?”
“正是卑职。”
“我问你,义州除了军户和民户之后,还有其他户籍吗?”
“有,还有匠户,商户,乐户,不过,不过这些人数量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张恪顿时朗声大笑,从椅子上站起来,转到了赵祥的身后,冷笑道:“我看不光是这些吧,义州还有不少鬼户!”
赵祥被吓得满头冷汗,急忙说道:“大人,您是在说笑吗?”
“哼,本官没空和你们说笑话,义州城来来往往的人有多少,居民加起来至少在两三万以上。可是你们报上来的军户和民户加起来只有七千多人,剩下的人都哪去了?难不成本官看到的都是鬼,这些人都是鬼户不成?”
啪!
张恪一巴掌拍在了桌面上,赵祥吓得两腿发软,跪在地上,满脑门都是豆大的冷汗。
“求大人赎罪,卑职,卑职委实不知!”
张恪冷眼看着这两个人,笑道:“你们不说本官说。有人把军户变成了佃户,替他们耕种田地,缴纳田租,偏偏就没有当兵。没有人给朝廷完粮纳税!”
跪在地上的赵祥瑟瑟发抖,一句话也不敢说。
“你们起来吧,还有什么事情要说的,一次说完了。”
“是!”
赵祥从地上爬起来。腿一软,又差点摔倒,幸好身旁的王多闻扶住了他。
“大人。这是义州所辖田亩数量,一共是八百六十顷,征收田赋折合麦子五千三百石有奇。有官兵三千七百多人,骡马牲口五百三十匹,其余刀枪,火炮等物全都在列,请大人过目。”
赵祥放下了账册,推到了后面,躬着身体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张恪翻看了一下,就随手扔在了一旁,大明朝的账册比起这些当官的还不靠谱,不看也罢!
“说说吧,还给本官留了多少东西?”
吏目王多闻走到了张恪面前,躬身施礼,相比赵祥,他显得稳重不少。
“启禀大人,在三天前,义州仓库之中还有银子三千一百多两,粮食五百零三石。前任岳指挥使在离开之前,将银子和粮食全部支走。眼下库存银子一百二十两,粮食三石!”
张恪听完点点头,忍不住笑道:“还算有点任性,竟然给本官留了点东西!”
“启禀大人!”王多闻继续说道:“从万历三十七年算起,义州历年都有亏空,去年数量最多,达到了十三万五千两,历年加总起来,拖欠借款三十五万有余,粮食五万六千石!每月光是利钱就要支出一千三百多两。眼下偌大的义州,除了军械库的废铜烂铁之外,什么都不剩了!”
王多闻越说声音越高,一旁的赵祥差点被吓得趴下。
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种事情怎么能胡说八道啊!张恪那小子是个驴脾气,万一爆发了,对谁都没有好处。赵祥拼命拉王多闻的袖子,可是一点用处没有。
王多闻挺直了胸膛,大胆地和张恪对视着。
“张大人,我听说你在阵前杀敌,是个真正的大英雄。卑职可以告诉您,义州寅吃卯粮,早就烂透了。当初被您抓捕的锦义参将周雄就挪用贪墨,造成了巨大的亏空。如今文恬武嬉,在籍的军户不足一半,军队更是弊病百出。吃空饷,喝兵血,杀良冒功,侵占田地。可以说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疯了!
赵祥脑袋里面就剩下这么两个字了,王多闻是秀才出身,屡次考试不中,最后才进入官府,多年来都兢兢业业,沉默寡言,一直做到吏目,没有什么人说他的坏话。
可是哪知道今天的王多闻竟然像妖魔附体一般,满嘴里都是让人不寒而栗的话,赵祥伸手就要捂王多闻的嘴。
“王大人,你不要危言耸听,哪里不是这样……”
“赵大人,不是下官危言耸听,而是义州到了不能不管的地步。如今朝廷又要加派徭役,义州百姓已经苦不堪言。多闻只能冒死陈情,恳请张大人能铲除贪鄙官吏,减免徭役,休养民力!”
王多闻说着,两腿一软,跪在了地上,眼中泪水长流。
“张大人,义州百姓的生死都在您的身上了,卑职替乡亲们求您了!”(未完待续。。)r640
.全部章节




辽东钉子户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亮剑
. .
王多闻跪爬了两步,到了桌案面前,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大人,义州百姓太苦了,卑职身为读书人,食朝廷俸禄,眼睁睁看着万民受苦。卑职只想求大人一件事,这些年卑职往来应酬,一共贪墨了七十三两银子。按照太祖法度贪污五十两就可以扒皮萱草,请大人杀了卑职,然后将义州上下官吏全数处斩,一个不留!”
与汝偕亡!
诗经中的句子,竟然活生生地出现在眼前,该有多大的仇恨,多少的愤怒,才会有如此的念头!
张恪算是一个狠人,走到哪里都人头滚滚,可是扪心自问,比起这位王吏目,他还是差得太多,能对自己狠起来,这才是真正的狠辣决绝!
赵祥瞠目结舌,瘫在了一旁。
张恪仔细打量着王多闻,这家伙有点鹰钩鼻子,嘴角上扬,眼角下垂,再配上薄嘴蠢,典型的酷吏面容。
“王吏目,你随本官到后面,本官有些事情要询问。”
张恪转身到了后堂,王多闻整理衣襟,急忙跟了上去。赵祥从地上爬起来,也想要跟去,可是马彪早就按住了他的肩膀。
“赵大人,你别去凑热闹,还是跟着我走吧。”
马彪提着赵祥到了厢房关押起来,免得他把今天的事情泄露出去。
……
后堂之上,张恪一摆手,笑道:“王吏目,本官没有那么多规矩,你坐吧,有什么话正好可以开诚布公。”
王多闻面无表情地说道:“大人。礼不可废,卑职还是站着说吧。”
“嗯!”张恪点点头。
王多闻稳稳心神,说道:“大人,卑职说是为民请命,其实还是为了自己!斗胆请教。一条人命值多少钱?”
“不太好说啊,鞑子的脑袋和牲口一样,能换五十两银子。”
“要是亲人呢?”
“无价!”张恪冷笑道:“谁敢打我的家人主意,我就送他们下地狱!”
“好男儿,大丈夫!”王多闻忍不住伸出了大拇指,大笑道:“张大人。实不相瞒,卑职刚刚经历了丧妻之痛,这个仇难道不应该报吗?”王多闻把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王吏目,你的妻子究竟死在了谁的手上,若是本官职权之内。一定替你伸冤!”
“多谢张大人!”
王多闻咬着牙把经过说了一遍。原来王多闻的妻子和他成亲十几年,最初的时候,王多闻屡试不中,钱财花光了,王妻就靠着帮别人浆洗衣服供养丈夫,苦熬了十来年,王多闻放弃了科举这条路,并且靠着秀才身份混进了官府。
别看在张恪的眼中。王多闻的官职比芝麻还不如,但是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是天上的大老爷了。收入相当丰厚。
王多闻心疼妻子,加倍的呵护疼爱。就在正月十五,王妻去庙里上香,结果一去不回。王多闻就像是发了疯一样的寻找,最后有人告诉他妻子被指挥同知王青的人抓走了。
王青是有名的色中饿鬼,王妻还不到三十岁。落到他的手里还有好下场吗!
王多闻跑了三四条街道,赶到了王青的府邸。可是他还是晚了。王妻的尸体被席子卷着,要送回家中。
提起当时的情况。王多闻滴泪横流:“大人,你知道拙荆是怎么死的吗?她的左手腕割了五六刀,伤*错,破破烂烂。深深入肉。不过她不是死于失血,在她的咽喉上,还插着一把剪刀!!“
“看着尸体,拙荆临死之前的场景就在我的眼前!她怕清白玷辱,就用剪刀割开手腕,鲜血滴滴答答地流着。这时候王青那个牲畜进来,拙荆被逼得拿着剪刀穿透自己的喉咙,剪刀尖儿硬生生扎在了骨头上面!”
王多闻仰着头,像是受伤的野兽,咆哮道:“拙荆为了清白,为了我!丢了性命。王青竟然封了三百两银子给我。他向我道歉,说是一时疏忽抓错了人,还让我拿着三百两再去娶一个媳妇儿!”
“十五年的夫妻情分,她待我相濡以沫,她为我操心受苦,落了如此凄惨的下场!我身为堂堂男儿,奇耻大辱,难道不该报仇吗!”
张恪听完了王多闻的叙述,怒火翻腾,王妻和自己的母亲大姐何等的相似,都是勤勤恳恳,相夫教子的老实人。想想飞来横祸,一个女人用剪刀割开腕子,扎破喉咙,该是多大的决心,承受了多少的痛苦!
1...7071727374...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