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青山记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知何处
曹明东摆摆手:“无碍,都是弟夫太过谨慎,即使成亲也没有对外宣扬。委屈的只是我的三弟,好好的亲事只有家中人知晓。”
“大哥!”曹明西脸上飞上了红霞,嗔怪了一声。
钟亦文笑了起来:“这倒是白兄的不是,居然谁都瞒着。等以后遇上白兄,一定要好好责问一番才是。”
“哈哈哈……就是就是!”曹明东大笑了起来。
钟亦文看得出曹明东他们虽然表面上和他说说笑笑,但似乎遇上了什么麻烦事。这里谈论事情并不方便,钟亦文干脆和他们约好,以后再聊。
曹明东点头应下,说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只是临时的并不方便,倒是之后有空一定亲自上门拜访,一点将军的架子都没有。和钟亦文约好之后,他们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也没有再多做停留,直接告辞回了自己的位置。
曹明西回了之后,一坐下来之后就靠近曹明东小声的嘀咕:“大哥,这钟亦文可信吗?”
大公主微微一笑:“弟夫都相信的人,有什么不可信的。更何况,他表面上看不出来,但的确是父皇身边的红人,有他出面帮忙,才有帮二叔翻案的可能。”
曹明东点点头:“钟亦文很谨慎。他一开始什么话都不说,也不承认自己的身份。等到听说弟夫的名字之后,才放下心防。他能够承认和弟夫的朋友关系,想来也不会袖手旁观。我们曹家说起来是大将军,看上去风光,但是离开京都这么多年,在京中也没有什么有分量的熟人,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万一不行,我们就只能去告御状!”
“说起来我还是大公主,可惜在这里却连一点忙都帮不上!”大公主叹气道。
“这不能怪你。原本我还以为今日得了这勇士称号,能够有机会让皇上高看一眼,却没有想到一点用处都没有!”曹明东安慰道。
只能说钟亦文看人的本领实在是高,仅凭这一面就能将曹明东他们遇上麻烦给猜测出来。不说其他,就凭他和白景卿的情谊,他也必定会出面帮曹明东他们一回。
秦非对于曹明东他们并不好奇,甚至连钟亦文什么时候认识了那白景卿也没有过多询问。三年下来,秦非早已经不会像以前钟亦文刚刚中了解元后又连中会元、状元的时候那般彷徨不安。他了解钟亦文,也相信钟亦文。更何况家中已经有了两个小包子,秦非的重心已经不完全是在钟亦文一个人的身上。
春狩剩下的时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加强了戒备的原因,并没有再发生什么意外。第三天的上午还是自由狩猎的时间。钟亦文拉上秦非再次出门,这一回两人真的可谓了打杀四方,猎了两只鹿不说,还有兔子、狍子、大雁、野鸡等等若干。最后回来的时候,两个人是只能将猎物放在马背上牵了回来。这些野味除了留下一部分,其余的倒是被钟亦文分的干干净净,靠他们帐篷最近的沈营绝对是拿得最多的。
跟随这春狩的队伍返回京都又花了大概半日的时间,等到进城之后,天色已经昏暗。秦九混在一众等待的下人护院之中,顺利的接到了钟亦文和秦非。
“弟夫,小非,你们可回来了!”秦九看到他们俩就像看到了亲爹么,“梅子一早上就让我到城门口来等你们,我都等了一天,眼睛都看花了。”
钟亦文才不相信秦九真的是因为这个来等他们:“你是不是又惹梅子生气了?你们都成亲一年了,怎么还跟孩子过家家一样。两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的。”
钟亦文实在是服了秦九和梅子两人,拖拖拉拉了近两年终于成亲了,结果两都个三十好几的人,还动不动就闹矛盾。不过,两人都是高手,所以闹起来绝对不会吵架,只会动手。秦九那几个兄弟和家中以大方为首的几个护院,完全当他们是在教武艺,没一个想要去拦架的。钟亦文和秦非一开始还会管管,到后面已经是见怪不怪,随便他们两口子闹去吧。
秦九被钟亦文一下子就说中了,难得的老脸热了一下:“我也没打算跟他闹。”
钟亦文给秦非使了一个眼色,让秦非去和秦九说去。否则,秦九又要当钟亦文诓他。钟亦文深刻觉得,这秦九和梅子两人只有生了小娃以后,估计才有的安生。
进了家门,钟亦文立刻到小炮弹两枚。大包子小包子一起哒哒哒的跑过来,冲进了钟亦文的怀中。
“阿爹,阿么,你和阿么出去玩怎么不带我和哥哥?”小包子白芷很不满的抗议。
“阿爹,阿么,不要,我们了吗?”大包子白苏说话还不是特别的利索,是标准的两岁多的小娃模样,跟聪慧的小包子白芷完全不能比。
钟亦文给大包子小包子一人亲了一口:“当然不是。阿爹和阿么是要出去办事的,你们看,小辰哥哥他们都没有要去对不对?”
两个小包子点点头,被钟亦文一忽悠,也没一开始那么不高兴。钟亦文乘机掏出圣上赏赐的双麒麟玉,分开之后刚好一人一半:“这是一个很厉害很厉害的人送给你们的礼物,一定要好好保管!”
两个小包子一人半块玉拿在手中,顿时将钟亦文和秦非偷溜出去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两人兴致勃勃的拿着玉自己去玩了。等两个小包子被下人领走之后,钟亦文示意早就好像有什么话要说的秦九进了书房。秦非原本想要跟着小包子一起离开,却被钟亦文留了下来。三人一起进了书房。
“怎么会有人一路跟踪监视你们?怎么回事?”秦九一进书房就压低询问。
钟亦文就知道那些人绝对躲不过秦九的眼睛:“具体的我们也说不清楚,你能发现那些都是什么人吗?”
秦九咧嘴:“还能是什么人?都是南蛮地区的那些狗娘养的东西!”
秦九他们一群荆州义士在三年前因为名册的事情,和南蛮地区的人起过冲突,还死了好几个兄弟,这就难怪秦九提起他们这些人就非常生气。
钟亦文也不想瞒着秦九,直接将春狩之中遇上的事情和秦九讲了一遍,连秦非出手相当于直接杀了他们一个死士也没有隐瞒。后面钟亦文和圣上他们协商的拿下南蛮的计策,钟亦文都给秦九讲了。钟亦文相信秦九,更加敬重秦九是一条汉子,秦九他们和南蛮有仇,钟亦文不希望他被蒙在鼓里。
秦九听完钟亦文的话,沉默了一阵,然后才询问:“这些跟踪监视你们的人,要怎么办?”
“等!”钟亦文觉得这一批南蛮人似乎有点奇怪,只管跟着他的秦非,却并没有对他们两人出手的意思。钟亦文愿意给他们时间,来看看这群人到底要干什么。
秦九点头:“好。我会让兄弟们小心一点家中,绝对不会发生意外。弟夫,明天开始,我会亲自跟着保护你。你也不要推辞,我全是为的不让小非担心。”
钟亦文知道秦九的好意,其实就是秦九不说,钟亦文还是要请秦九保护他自己。不是说钟亦文自己怕死胆小什么的,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为了秦非,为了两个小包子,钟亦文也不能让自己出事。
☆、第92章 曹家(三)
曹明东他们隔天下午就来拜访钟亦文,而且让钟亦文非常惊讶的是,白景卿居然也来了。一别三年,经过生死战场上的洗礼,白景卿显得更加的成熟内敛。原本带着彷徨愁闷的面容也变得坚毅起来。钟亦文已经很难将如今的铁汉子一般的白景卿和当年的模样再重合起来,这人的变化也真的是太大。
“白兄!”对于白景卿的到来,钟亦文真的是又惊又喜,“你是不是早来了京都,怎么没来找我叙旧?”
“我是今早刚刚到!”
钟亦文相信白景卿不会说假话,笑了起来,吩咐陈管家去准备茶水点心将一行人领进了客厅内。钟亦文还特地让陈管家去将秦非和两个小包子一起叫过来,给白景卿曹明东他们介绍了一番。
大公主和曹明西都提前给两个小包子准备了礼物。他们几个夫郎和孩子很快就一起出去欣赏院子里刚刚盛开的牡丹花,将客厅留给了三个钟亦文他们三人。
白景卿的脸色并不大好,也不知道是长途跋涉没有休息好,还是被什么事情烦恼的。白景卿也不是一个会拐弯抹角的人。他和钟亦文稍稍问候几句这两三年的情况,就立刻讲到了今天的正题上。
“钟兄,其实我今日过来是想请你帮一个忙!”白景卿说到这话的时候,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他比钟亦文要年长,但偏偏每次都是钟亦文帮他忙。这回若不是真的没有办法,又被曹明东他们劝说,白景卿还不一定会来找钟亦文。
钟亦文有一种果然猜中了的感觉,点点头:“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帮得上忙,一定不会推脱!”
“我来说吧!”曹明东抢过话头,“钟大人想必肯定听说过这徐州同知的事情,我们今日正是为此而来。”
“徐州同知?”钟亦文还真不是很清楚这件事,但印象之中倒是也听说一点,“难道是那个曹大人?”
“对,就是他。他名义上是我们的族叔,实际上却是我二叔。如今却被人陷害,官位不保不说,可能还会被判死刑。我们这次回来就是为了二叔的事情,可惜到了京都却始终找不到门路。如今也只能请钟大人你帮帮忙!”曹明东如今已是正三品的将军,比钟亦文不知道高了多少,但他不是京官,在京都内根本说不上什么话。曹明东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告到圣上面前,但是他二叔的案子不被查清楚,即使告到了圣上面前也没有用。他们现在只能找人帮忙压后审判,先行查证,集好所有的证据再一举翻案。
钟亦文却有点好奇,徐州同知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官员,怎么会这么轻易地被人陷害。更何况这徐州同知似乎已经被押到京都在大理寺受审,其中的弯弯道道可不少。
白景卿开口道:“钟兄,你还记不记得三年前青州乡试之后,举子大宴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的那位大人?”
钟亦文想了想,终于记起来了,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位大人啊!说起来,举子大宴上,那位大人还无意中帮钟亦文解了一次围。钟亦文记得他当时讲了一个青梅竹马的故事,还劝慰钟亦文坚持自己的选择。当时钟亦文就觉得这位大人似乎话中有话。





青山记事 青山记事_分节阅读_60
“其实举子大宴上,曹大人那次讲的故事并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白景卿咬咬牙,一脸的说不清楚的情绪,“他说的那个故事中的人其实就是我的阿爹白岑和我的阿么。我阿爹白岑是徐州最大的院的院长,他和我阿么以及于氏的事情,在徐州并不是什么秘密,不少人都清楚这事。”
哦!这就难怪当初徐州同知讲到这个传闻的时候,那些徐州学子会试那样的反应。白景卿倒是厉害,那样的场合还能忍得下来。
“其实那个传闻并不完整。我阿爹和阿么的确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而且自小就有婚约。但我阿么并不喜欢我阿爹,他真正喜欢的人其实是曹大人。我阿么和曹大人两情相悦,但碍于和我阿爹已有婚约在身,两人并没有在一起。我阿爹一开始对我阿么倒是一直不错,但是后来他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这事,就对我阿么冷淡无比,甚至娶了一门平妻于氏回来。”白景卿叹了一口气。
娃娃亲果然是害死人啊!钟亦文很感慨,绝对不能给家中的小娃订什么娃娃亲,必须!
可是,钟亦文搞不清楚白景卿这自报家丑是什么意思。难道这徐州同知这回的事情还跟白景卿的家中有关?
曹明东是个明眼人,一看钟亦文的模样,就知道钟亦文估计已有怀疑,解释道:“我二叔这回的罪名就是勾引有夫之夫,奸情被发现之后,谋害朝廷命官。”
“嗯?难道那个有夫之夫就是白兄的阿么?”钟亦文惊了。
白景卿的脸色很黑,想要反驳什么,却最终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只是点了点头。
“谋害的是哪位朝廷命官?”钟亦文还有点反应不过来,突然脑中灵光一闪,“难道谋害的是白兄你的阿爹?”
各个地方的学院院长都不是白身,而是有功名的官员,大多数人都属于清流一派,但至少也是一个正五品的文官。白景卿的阿爹白岑是淮山书院的院长,肯定也不会例外。这谋害朝廷命官的罪名可不小,难怪曹明东他们会这么着急。
“我阿么和曹叔都是被陷害的!”白景卿言之凿凿,“我阿么和曹叔一直都是清清白白,他们之间绝对不会有奸情,更加不会谋害我阿爹!”
这可是家庭矛盾上升到了官场纠纷来了。钟亦文示意白景卿不要那么着急,先把话给将清楚:“白兄,你先冷静一下。曹将军,我问你,这事情发生了多长时间了?”
“至今已有二十日!”曹明东回答。
都已经有二十天了啊!这样可就要麻烦很多。
“这案子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又是怎么被人发现的?我有听说过似乎曹大人已经被关进了大理寺受审,那白兄的阿么如今又被关押在什么地方?徐州还是京都?”钟亦文对这事情真的是什么都不清楚。
曹明东看了一眼白景卿,代替他回答:“我们也是从兖州听到消息之后匆忙才赶到京都来。目前对于这件案子也只是听说了一些。据说是在白院长生辰的第二日,他身边的书童一早发现白院长死在书房内,胸口插了一把匕首。有下人指认那匕首是白院长的夫郎张氏所有。再加上前一日晚上,白院长生辰,请了曹大人进书房,两人直接在书房内吵了起来,张氏还特地过去拦架。之后的事情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白院长的另一个夫郎于氏告到了官府,徐州知府认定我二叔和张氏联合谋害朝廷命官,将两人一起押送到了京都来受审。”
钟亦文点点头,表示明白,但是想了想:“白兄,曹将军,估计这其中不是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仅凭几个下人的猜测,并不能成为证据。只怕还有什么有利的证据,才会让徐州知府如此认定。”
“我们又何尝不知?”曹明东懊恼道,“但是,如今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人帮忙,就连这些细节都是好不容易打听来的。再具体一点的就根本无人知晓。”
“看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至于这个嘛,钟亦文倒不觉得是什么大问题。他自己和大理寺搭不上什么边,但是他这边倒是有人和大理寺的有关系的。虽然人官职不高,但是大理寺的案件几乎都会过他的手,找他来问问具体情况实在是再方便不过。
“这钟兄难道有办法打探得到?”曹明东脸上一喜。果然是强龙难压地头蛇,他们怎么也打探不到的消息,钟亦文却能够有办法。
“多谢钟兄!”白景卿给钟亦文行了一礼,他对钟亦文真的是非常感激。
钟亦文摆摆手:“白兄不必这么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我先让人去将人请过来,怕是要稍微晚一点才能看得到。白兄和曹将军不急的话,可以先等一等。”
“不急,不急。我们这时间还是有的!”
白景卿和曹明东感激钟亦文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因为这稍微等一会儿的时间而不耐烦。曹明东来到这京都已经有几日了,拜访的人不计其数,却始终没有什么进展,知道的都还只是这些零散消息。今天才有机会了解到具体情况,他当然会等,就算等到半夜他也会坚持等下去。
钟亦文也知道他们应该为这事着急的不行,也不耽搁,直接叫了大方过来,让他去请了人来府上一聚。
回头钟亦文又让陈管家去准备了一桌酒菜。谈事情虽然重要,但现在时间也已经不早,钟亦文干脆打算等会儿人一到之后,他们一起边吃边聊。
☆、第93章 曹家(四)
钟亦文让大方请过来的也不是别人,正是表兄吴远恒,如今大理寺当职的小官员一枚。吴远恒殿试中了三甲进士之后,并没有离开京都,而是托了人直接留在了京都为官。如今是大理寺评事,官职正七品,算得上他们同榜进士中混得比较好的。
吴远恒的一家夫郎和孩子都已经来了京都,和钟亦文的关系也不错。钟亦文请他过来,吴远恒一句都没有多问,刚到家脱下官服就过来了。
“阿文,你今天怎么兴致这么高,想起来请我过门喝酒?”吴远恒人还没有进来,老远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钟亦文起身,出门迎了吴远恒进来:“表兄,昨日我和秦非一起去参加春狩,打了一点野味回来,就想请你过来换换口味。表兄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是我的朋友。”
吴远恒进了门才发现还有两个陌生人在。不过,他也没有太惊讶,毕竟钟亦文和他不是天天在一起,钟亦文认识什么其他朋友也很正常。吴远恒不认识白景卿和曹明东,但仅凭第一眼的感觉,就知道这两人估计绝对不会是简单的普通人。
“这是白景卿,是上一届青州会试时候,和我同榜的举子第三名。这一位是曹明东曹将军。白兄,曹将军,这位是我的表兄吴远恒,如今在大理寺任评事。”钟亦文给他们三人互相介绍了一番。
吴远恒是什么人,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岂能看不出白景卿他们是有事相求。吴远恒不认识白景卿,只当他和钟亦文是同科。钟亦文和乡试同榜第二名的李章关系不错,吴远恒是清楚的。这第三名白景卿,虽然吴远恒不熟悉,但是能够进钟家的大门,想来两人关系也不差。吴远恒却是听说过曹明东的,再稍稍一细想,就知道曹明东所谓何来。
三人互相见礼之后,钟亦文直接将他们领上了酒桌。至于大公主和白景卿的夫郎曹明西就由通知秦非去招待。
酒桌上,也不用钟亦文怎么招呼,他那点酒量,吴远恒再清楚不过,只一开始喝了一杯,就被吴远恒叫了阿棋过来给钟亦文换成了白开水。吴远恒简直比钟亦文还要像主人,主动招呼曹明东和白景卿两人。
白景卿不是一个多言之人,酒桌上也不怎么开口。倒是曹明东虽然是一个武将出身,却并不粗俗,说起话来不比吴远恒少,喝酒更是爽快,直接是一杯一杯干的。不大一会儿,曹明东和吴远恒就打成了一片,你来我往,不比多年的老友差,加上两人年纪相当,很快两人就开始称兄道弟。吴远恒原本也是一个爽快性子的,在京都这两三年,特别是在大理寺任职之后,虽然左右逢源混的不差,但个中辛苦滋味只有自知。如今和曹明东遇上,顿时大感遇上了知己,感叹千杯都嫌不够。
酒桌上的下酒菜,都是钟亦文和秦非春狩带回来的,只稍稍增加了几盘清炒。这等野味,配上好酒,很容易就让气氛融洽成了一片。
钟亦文并没有直接帮白景卿和曹明东询问徐州同知的案件。曹明东知晓钟亦文的意思,由他们自己来询问,自然要比钟亦文这不太清楚状况的询问要好很多。而且,钟亦文已经给了机会让他们和吴远恒结识。如果要继续知晓案件的进度,他们也不可能每次都来找钟亦文,以后就需要他们直接去和吴远恒询问。
酒过三巡,曹明东终于开口询问吴远恒:“吴兄,不知道你在大理寺当智,有没有注意到徐州同知的案子?”
“曹兄,那徐州同知曹大人是你的族叔吧?”吴远恒直接问曹明东。
曹明东没有想到吴远恒居然是知情的,点点头:“是,曹大人名义上是我的族叔,但实际上是我的亲二叔。”
“哦!”吴远恒算是明白曹明东会这么积极打探消息的原因了,这层关系还真没几个人清楚,徐州同知曹凤忠居然是大将军曹允忠的亲弟弟,外面传闻的他们只是同族而已,“你们是阿文的朋友,我也不防着你们。你们若是想知道具体的案子情况,我可以告诉你们,但是曹大人的案子却不是我和阿文能够帮得上忙的。白岑大人的夫郎于氏是什么身份,你们应该清楚。这案子直接由上头接手,若不是阿文的关系,我也不敢透露给你们半点。”
“表兄,难道其中有什么高官干涉?”钟亦文有点奇怪的问道。
吴远恒真想给钟亦文一巴掌,原来这小子根本是什么都不清楚。居然这样就将他给叫了过来,若是被上头发现,他在大理寺也不好做。
“果然是于家人出面了!”曹明东叹气道。
白景卿脸色很难看:“于氏早就看我阿么不顺眼,如今这机会他又怎么会不落井下石!于氏其实是当今皇后一母同胞的哥儿弟弟,于太师的幼子。于家权势滔天,如今虽然三皇子被废,但于家仍旧是燕国朝廷上的重臣。”
于太师那边的关系啊,皇后的亲哥儿弟弟!难怪这案子被捂得这么严严实实,曹明东他们什么都没有查到。不过,于太师因为三皇子颜天仁的事情,对钟亦文几乎是视如眼中钉。如果不是因为现在他已经没有实权,加上沈营经常相帮,圣上又时不时关爱一声,钟亦文就算是状元郎,也早已被于太师那边给打压下去了。
这案子钟亦文必定不能直接出面,否则只怕被于太师那边知晓他和白景卿的关系,后面只会更加麻烦。
曹明东他们自然知晓吴远恒的担心,他们也明白让钟亦文和吴远恒亲自出面并不现实,所以也没有不高兴:“吴兄能够将案子具体情况告知,我们已经感激不尽。我们只想先知道这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他的都由我们自己来承担。”
吴远恒点头算是应了下来,将大理寺卷宗上的案件审判内容给他们大致讲了一遍。
吴远恒讲述的和曹明东他们知晓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多了很多的细节。一直搞不清楚的,为什么会认定曹凤忠和张氏是凶手也有了答案。
原来白岑的死,除了那把匕首直接证明嫌疑人可能是张氏外,另外还有证据,居然是张氏和曹凤忠私下来往的信并不完整,似乎被人抢撕掉了一些,但剩下完整的一封加上撕掉只有一半一封,的被一个下人发现,里面的内容直接说明张氏和曹凤忠有私情。曹凤忠承认自己和白岑两人当晚发生了冲突,张氏前去劝架的事情。但曹凤忠表示他很早就离开了白府,可惜白府中却无人知晓他离开的时间,加上曹凤忠自己当晚喝了不少,醉醺醺的也不清楚自己什么时辰离开。另外曹凤忠回去之后换下的衣服上沾有不少血迹,让曹凤忠百口莫辩。即使曹凤忠不承认自己曾经写过那些书信,但笔迹比较下来,那些书信确实是曹凤忠所写,才会被徐州知府认定曹凤忠是凶手。
1...3536373839...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