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抢救大明朝 第2255章 劝退崇祯!
原来朱慈炯真的有办法让一个皇帝高高兴兴的退位让贤的!反正在平安京皇居的紫宸殿内观礼的朱慈烺,没有从兴子天皇那张抹了至少半斤粉的脸面上看到半点不愉快的表情。
从将天皇三宝捧给朱慈炯开始,一直到率领百官向新鲜出炉的明治天皇朱慈炯行叩拜之礼,这位退位天皇的脸蛋上都挂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看得朱慈烺都动心了——他当然不是对太上天皇动心,而是对朱慈炯在六月初一时提出的那个劝退崇祯的提议动心......
朱慈烺都奔四的年纪了,生下来就是储君,这都等了三十几年快四十年了,什么时候才能转正?那个崇祯皇帝的身体看着又好,不像是很快就要死去的样子,这要活到80岁,那朱慈烺就是六十多岁的老太侄了!
如果再得点什么疑难杂症,没准就和懿文太子一样,没当上万岁爷,自己先薨了!
一想到这事儿,朱慈烺就按奈不住的想让崇祯皇帝早点退休......他的心也不黑,也不是要马上登基,只要能在崇祯皇帝60周岁生日之后,请老父亲退位养老,他就心满意足了。
60周岁那可是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而且皇帝这份工作压力很大,工作时间又很长,不是996或997,而是没日没夜啊!白天要日理万机,到了晚上还得为国布种,每天休息的时间只有两三个时辰,连吃饭的时候都得同时料理国务。朱慈烺知道,崇祯皇帝是很勤政的,吃早饭的时候一般会听内阁简报,吃午饭的时候会大臣边吃边谈国家大事,吃晚饭的时候还得检查明王朝的宫廷艺术工作。
如此操劳的情况下,干到60岁已经很不容易了,再不退休颐养天年,说不定会折寿的。
朱慈烺身为孝子,怎忍心看到父皇崇祯短命折寿?
......
“老三,你真有把握可以请父皇退位颐养?”
明治元年六月初九,也就是朱慈炯登基后的第四天,在看完了一大堆让他心里面直痒痒的典礼之后。朱慈烺终于按捺不住,在他居住的桂离宫中,向前来拜访的明治天皇朱慈炯提及了请父皇崇祯退位的事情。
这事儿可是非同小可的,所以朱慈烺不敢公开和朱慈炯说——之前朱慈炯倒是在往平安京去的路上撩了朱慈烺一下,不过他没什么好怕的,他已经是天皇了,崇祯拿他没什么招儿。
不过朱慈烺一定得谨慎,所以他就在位于桂离宫的心字池(是个人工湖)中一座名叫中岛的小岛上的松琴亭内,趁着兄弟二人相对品茶的当口提及了此事。
“当然有把握了!”朱慈炯很肯定地点点头,笑道,“老大,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老爷子的心思我比你明白!”
你比我明白?朱慈烺还是有点怀疑——你十几岁就离家去和你的上皇姐姐过日子了,怎么就比我还了解父皇了?
“老三......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啊!”朱慈烺又道,“万一要是不成,会不会......”
“不会,不会......”朱慈炯摆摆手,“大哥你放心,小弟不会有事的,老爷子就算不答应,也不会把小弟怎么样的。”
是啊,你都是明治天皇了!朱慈烺心想:崇祯皇帝怎么可能把明治天皇整死?这不可能啊!再说了,你现在当了天皇,就等于把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注入日本国的皇家和上层了。老爷子别提多开心了,一定跟祖宗灵前使劲吹呢,他能舍得把你这个天皇再灭了?
可是我怎么办?我不是天皇,也不是大汗......
朱慈炯似乎猜到一点朱慈烺的心思了,笑着道:“大哥,这事儿交给我,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就算出了什么事儿要请罪,也是我去请罪,和你没关系,一切有我!”
说的还是挺靠谱的!
朱慈烺心思又动了,“老三,你一个人说能成吗?是不是要联络一下老二和老四?”
“对,对,”朱慈炯连连点头,“是得联络一下,不仅要联络老二和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老十都得联络,到时候大家一起劝,他还能把我们都杀了?”
好兄弟啊!朱慈烺都感动了......大明朝果然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不过他随即又想到个问题。
“老三,谁出面联络好呢?”
朱慈炯还是大包大揽,道:“当然是我出面去联络,你只管装不知道就行了。”
朱慈烺问:“他们能答应?”
“能啊!”朱慈炯笑道,“我们八个不是太上就是国王......而为了谋他们的国,个个都欠了一屁股债!”
“有我呢!还债的事情有我呢!”朱慈烺笑了起来,“只要他们能帮我把父皇劝退了,还债的事儿我替他们解决......虽然不能免了债务,但保管不让他们从兜里摸一个铜板出来还债!”
免除债务是不行的,会造成盐业银行出现账面巨亏,银行的资本金会亏到光。但是朱慈烺可以让盐业银行不断给他们的欠债做延期或者办理借新还旧,同时再为他们筹措资金付息——这八个太上或是国王的欠债,并不是以他们个人的名义欠下的,而是以主权信用为担保的国债。只要能按期付息,完全可以永续存在。
而帮助一群兄弟筹资付息,要比帮他们还本容易多了......那些人毕竟是一国之主,手头掌握的国家哪怕再穷,也一定有可以挖掘的财源。就算这些财源不足以帮着这群“债王”付利息,朱慈烺也补贴不了多少。
“行啊!”朱慈炯笑道,“有大哥你的这句话,咱们哥几个还不都唯大哥马首是瞻?”
“老三......”朱慈烺还是不放心,“真不会有事儿吧?老爷子会不会认为咱们在谋逆?”
“谋逆?”朱慈炯笑道,“咱们是尽孝!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眼看都到花甲之年了......咱们当儿子的还忍心看着他老人家操劳个没完没了?咱们要是寻常人家,十个儿子劝六十岁的老爹安养天年,能算不孝之子吗?”
“那怎么是不孝呢?”朱慈烺犹豫了一下,“可咱不是帝王之家吗?不是有个说法,最是无情帝王家!”
“那是别的帝王家,咱们家可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朱慈炯拍着胸脯,“大哥,你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好,我放心,我放心......”朱慈烺放心的额头上冷汗直冒啊!可是他也不肯放弃这个机会,因为他儿子朱和壕是越来越能干了。
如果朱慈烺在崇祯帝60岁后还不能得到接班的机会,那么直接当太上皇的概率,也就越来越大了!




抢救大明朝 第2256章 崇祯真的要退了?
大明崇祯皇帝的这一世,毫无疑问是古往今来第一雄主了!
虽然这雄主当得那么可疑......但是这事儿只有朱慈烺才知道,别人哪知道不对啊?别人只知道崇祯皇帝英雄盖世,天下无敌,乃是古往今来是第一圣明君主。
而朱慈烺虽然和上辈子一样,当上了大明最富,但是他除了年幼的时候当过抚军太侄、监国太侄,有机会沾一下兵权,稍微大一些后,就没机会掌兵了。最多就是在侍卫团中学习军事,不过也没学到毕业,就被朱慈烺派去东南当大明最富了。
这十几二十年来,朱慈烺在东南的权威倒是日盛一日,所掌握的财富也越来越多,账面上的身价都有十亿了......不仅是大明最富,恐怕也是世界最富了。
可问题是,他手里没有可以和崇祯皇帝对抗的军队。
他这个手握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重权的东南王手中,只有一些督标、巡标、防营之类的地方武装。维持一下东南四省的社会秩序,剿灭个把山贼是没有问题的。但根本不可能和朱由检的几十万帐前诸军对垒......况且朱由检的军事才能实在太高,高到了朱慈烺都怀疑他是朱棣转生而来了。
而且这么一个雄主老爹对朱慈烺也还不错,皇帝的位子虽然牢牢把着,但也没把他圈在北京,而是由着他在东南发展,还给了极大的授权。
可以说,朱慈烺现在就是东南四省的皇帝,他在东南四省拥有的就是皇权!
即便是大唐第一孝子李世民当年要有了朱慈烺现在的地位——太子加上一个东南王或是东北王,再有花不完的钱,还有三十几个金钗陪伴着,估计也不会有玄武门之变了。
所以朱慈烺是真心不愿意为了崇祯退位的事情和老爷子闹翻......因此他刚一离开日本,就有点后悔了。好好的日子不过,闹什么劝退父皇呢?虽然他是纯孝,不愿意老爷子那么一大把年纪还在为国操劳,但是万一崇祯误会了呢?
他要一误会,真的来个废太侄......那可就亏大发了!
自古被废的储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想到这些,朱慈烺就有点后悔了......不过他人在海上漂着,也没办法和朱慈炯联系,而且也不能让帆船就这么调头回日本去。
要中途返回得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要不然看着太像是有什么密谋!
所以朱慈烺只能心事重重的回了上海,到了十间堂离宫里面,刚想找个“金钗”过来,去给朱慈炯带口信(这事儿可不能留书面证据),就有人给他送来了崇祯皇帝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让朱慈烺立即北上面圣,有要事和他商量。
朱慈烺问手底下给他送圣旨的詹事府詹事张煌言道:“苍水,知道是什么事儿吗?”
张煌言的年纪虽然比朱慈烺大不少,今年已经四十六岁了,不过他却说朱慈烺到了扬州之后才简拔起来的官员,是朱慈烺的心腹之一。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当正三品的詹事——明朝的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都是虚的,也没有东宫六率。能和东宫辅臣沾点边的就是詹事府,所以朱慈烺开府东南后,就把詹事府整个衙门都要来,用来安排自己的辅臣。
而詹事府詹事,当然就是东宫首辅了!
在朱慈烺离开上海期间,东南六省政务,就由太侄妃郑茶姑和詹事府的詹事、少詹事一起处理,
“千岁爷,万岁爷宣您北上去可能和蒙古的事儿有关。”张煌言笑道,“臣听闻万岁爷明年夏天,要在开平大会蒙古各千户部的千户,可能想带着您......您是他们的财神爷啊!”
“应该是这事儿。”朱慈烺点点头,松了口气,“那帮蒙古人穷得很!”
朱慈炯不可能那么快就把劝退的事儿给办了......现在派人去传口信应该还来得及。
“千岁爷,”张煌言问,“臣要给您安排一下吗?”
“安排一下......”朱慈烺点点头,“孤休息十天,十天后启程。”
“臣领旨。”
朱慈烺都没和张煌言说“劝退”的事儿——这事儿最好跟没发生过一样!
打发了张煌言后,朱慈烺又让人把自己的日本金钗通姬给找来了。通姬是德川家光的养女,生父是冈山藩主池田光政。
这个池田光政的冈山藩在日本国的内战中被朱慈炯带兵打破,光政本人和整个池田家则在朱慈烺的调停下被饶恕,集体跑到上海依附朱慈烺,成了朱慈烺手下为数不多的真正可靠的家臣——池田光政不可能是锦衣卫假扮的,而且也不可能暗中投靠崇祯皇帝。
所以朱慈烺就写了一封语气含糊的信,让德川通带着,又放了一条快船,让她去日本国见明治天皇朱慈炯,并且传达自己的口信。
打发走了德川通,朱慈烺才稍微安心一些,于是就安排了一下东南四省和盐业银行、上海钱业公行、太平洋船务,以及上海太侄府的一些事情,然后又休息了几日,才带着吴三妹、哈斯其其格和另外几个宠妾,在太侄府的一个护卫营的保护下,北上而去。
北上的旅途非常顺利,此时天下早就是太平盛世,虽然过了徐州之后,市面就显得有点萧瑟,但是也没什么作乱的贼寇。所以朱慈烺等人一路无事,在崇祯二十八年的十月,便抵达了天子居停北京城。
入城之后,朱慈烺也不先去自己的东宫,而是直奔朱由检居住的万胜宫而去——他是孝子啊,来北京一趟不得先给父亲崇祯请安?而且他也权自由出入西苑,所以出西安门迎他的王承恩的带领下,直接就去了朱由检所在的南台岛。
才一上岛,他就发现不对了,因为他听见了明治天皇朱慈炯的声音!
这小子居然已经到了北京......算日子,他离开日本的时候,德川通应该还没到日本呢!他小子那么急着来北京干什么?不会是来劝退崇祯皇帝吧?
他是不是和兴子在一起太久了,过着兴子的“老实病”了?
趁着王承恩去通报的当口,朱慈烺伸长着耳朵使劲儿听啊!
一听之下,就是冷汗淋漓!
“父皇,不是我说您,您早就该退了......您都五十多快六十的人了,操那么大心干嘛?退下来多好,也不用天南海北的到处跑了。”
这家伙已经在劝退了......朱慈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伴君如伴虎啊,崇祯这只大老虎不会发飙吧?
“哈哈哈,”崇祯朗声大笑,笑声当中也没有什么杀气,“老三你说的对,朕也早就想退了......只是想听听你和老大的意见,所以到现在还没退。”
什么?
崇祯真的想退了?
朱慈烺心里那个激动啊!三十多年快四十年的储君终于要到头了!
终于要当皇帝了......当然了,他是不想当皇帝的,一点都不想,就是因为孝顺,不忍心看一个55岁快56岁的老人家为了大明天下日夜劳苦,所以才愿意去担负天下兴亡的重任。
他这正激动呢,王承恩已经把朱慈烺抵达的消息报告给崇祯了,崇祯帝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说老大,老大到......朕正好听听他的意见,如果他也答应,那朕就退了。”




抢救大明朝 第2257章 真的不想当皇帝!
“父皇,您可不能退啊!天下不能没有您带领,儿臣年幼德浅,也担待不起这样的重任。要不您老人家再辛苦十几二十年的,儿臣也好跟着您再多学学……”
朱慈烺见到崇祯就跪,也不等老爷子问话,就开始揖让了。
揖让不等于不想干,这是规矩。即皇帝位这事儿不是选大统领,不能特别主动,嚷嚷着叫大家都投自己一票的。
面对当皇帝这个苦差事,就得使劲儿把皇位往外推,不管心里多想要,嘴巴上都得说自己特别不想当皇帝……哪怕这个皇位是好不容易才篡来的、抢来的,也不能一口答应下来,得几揖几让,最后被硬架着才能勉强干一干。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把皇位往外推是比把皇位抢到手更困难的事儿……据朱慈烺所知,这事儿好像就没谁成功过。
王莽、曹丕、司马炎、刘裕这些忠臣良将……还有大唐孝子李世民,大周忠臣赵匡胤,大明好叔叔朱棣等等,那么多牛人都没有成功,朱慈烺觉得自己本事挺小的,肯定也没有能力把大明皇位推出去的。
所以最后肯定得当皇帝的!
不过现在的气氛好像有点诡异,朱慈烺说完了推辞的话,却没听见崇祯说坚决要求让位给自己的话……而且,这个崇祯皇帝还用一种非常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这是怎么了?崇祯是什么意思?不是应该三让三揖吗?这才一让一揖啊!不会就这么完了吧?不给当了?那我不揖让了好吗?
想到这里,朱慈烺又赶忙给朱慈炯打眼色,可是一看朱慈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就知道哪里不对了。
“老大,”朱由检已经露出来了温和的笑容,“你到底想不想当皇帝?”
“我……”朱慈烺已经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在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再多话了,言多必失啊!所以他赶紧给朱慈炯打眼色求救。
朱慈炯还是很够意思的,马上对崇祯皇帝说:“父皇,老大一定时听了咱俩半截对话,结果误会了您的意思,以为您想让他当皇帝,所以才揖让的”
什么?不是想让我当皇帝?朱慈烺完全愣住了,那崇祯刚才说“退了”是退了什么呀?
崇祯哼了一声,显得非常生气。
朱慈炯看了眼哥哥,苦笑了一下,又对崇祯说:“这其实也不能怪大哥,最主要是咱家的情况实在特殊啊!自古帝王之家都只有一个皇位,可咱家现在已经有仨皇位了,儿臣有个日本天皇,父皇您一人有俩皇位,大蒙古天可汗一个,大明皇帝又一个您刚才又没说退哪个皇位,老大误会了也是正常的。”
原来老头子要退的是蒙古大汗那个坑啊!
朱慈烺也是哭笑不得,崇祯皇帝搞出来的皇帝、大汗、天皇不分上下,但统统姓朱的体系也够奇葩的。特别是皇帝兼任大汗的共君体系看着都有点像是从欧洲搬过来的
“这种事情也能误会?”朱由检冷冷地说,“怕是朝思暮想的就是早一点取代朕当皇帝吧?”
朱慈炯听了崇祯的话,还是嘻嘻哈哈的,笑着对崇祯说:“父皇,您可不能这么冤枉老大,老大真没这个意思他都说了,请您老人家再辛苦十几二十年!您可不能不相信他啊!”
说着话,朱慈炯又向朱慈烺招手示意,让他赶紧起来刚才跪着是揖让,现在跪着就是请罪了,大明皇太侄朱慈烺可没罪要请!
朱慈烺明白兄弟的意思,这个时候不能向崇祯服软,得硬起来!
因为朱由检和朱慈烺、朱慈烜、朱慈炯等三子的关系非常特殊。不是单纯的皇帝和皇子关系,朱慈烺、朱慈烜、朱慈炯这三人不仅是崇祯的儿子,而且也是崇祯版天朝帝国的合伙人,崇祯如果不想砸了自己辛苦半身才搞起来的盘子,那他就拿朱慈烺没什么办法,无非就是父子俩比寿命!
而朱由检拿朱慈烺没办法,那么朱慈烜、朱慈炯就能开开心心的当大汗当天皇,不会被老子控制起来变成傀儡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皇子尾大不掉的局面,是因为崇祯皇帝为了最大程度的“解放战斗力”,不得不提升了大明王朝的封建主义成分,采取了许多放权和分封的办法。
而大明王朝本来就是一个大半官僚集权小半封建分权的混合体制的王朝其实朱元璋当年搞得顶层设计就是如此,所以很容易再走老路。
大明初年的强盛,也是因为这样的顶层设计让大明可以在天下大乱,百业荒废的情况下养活至少几十万可战之兵,同时还能让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兄弟(老兄弟不仅是那几十个公侯,还有大量的中下层)分享胜利成果老兄弟能分肥,打起来才劲头十足啊!
而和朱元璋当年的路数差不多,崇祯皇帝的封建和放权搞到最后,也得重用自己的儿子,儿子总比功臣可靠啊!
而且种地的都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何况当皇帝的人?
所以朱元璋的功臣中只有一个疑似私生子的沐英得了大封,其余的十三塞王和楚、蜀二王都是皇子。
而当年跟随朱由检征战的功臣,譬如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陈奇瑜、孙应元、周遇吉、黄得功、满桂、袁崇焕、史可法、毛文龙、赵率教等人,大多封了公侯,赐了勋庄、封户、田宅、金银,待遇比朱元璋的功臣们好多了,有些个还在继续当大官掌权。但没有人拿到了王爵,更没有人在大明本土之外得到了自己的封国。唯一的例外,就是和朱明王朝的关系非常“神秘”的沐家,沐天波倒是在缅甸得到了近乎国王的权力。
不过朱由检比朱元璋幸运的是,他有了一套培养军事人才的教育体系,而且他还有一个世界最富的儿子,可以为他的帝国源源不断的提供充足的军费如果朱标当年能给朱元璋搞几个亿的军费花花,老头子一准把周边的零零碎碎都打一边。
而以朱慈烺、朱慈烜、朱慈炯这三个儿子为首的崇祯诸子,在崇祯的放权和封建体系重建的情况下,都成长的非常茁壮,远远超过朱元璋的儿子们。这是朱由检的成功,同时也是让他生气的事儿逆子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强了。
一个个钱多、兵多、本领还大,根本不听老子的话
朱慈烺这个时候站起来了,还笑嘻嘻的对崇祯说:“父皇,您还想继续当大明皇帝那真是太好了,儿臣当个储君已经感到才德不足,难以配位了,所以真的不想当皇帝啊就算您一定要传位给我,那也得让儿臣再积累个二三十年的德行和才干。”
“哦”崇祯皇帝真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的储君,而且这个家伙面对抢班夺权的嫌疑,居然表现的这样理直气壮,让自己都无从发作人家真的不想当皇帝啊!
“好好,”朱由检点点头,只好转移了一下话题,“朕明白了那朕想把汗位让给老二,你觉得怎么样?”
“儿臣觉得不错,”朱慈烺笑道,“以后您就不用漠南漠北的来来回回了,那多辛苦啊!”
“朕知道了你也够辛苦的,”朱由检道,“先去你养母和生母那里请个安,然后回端本宫歇着吧!”




抢救大明朝 第2258章 父皇,大哥太舒服了
看着朱慈烺离去的背影,朱由检就是一声冷哼。
站在他身边的朱慈炯瞅见这一幕,眉头直皱起来。这老爷子不会想要废太侄吧?可是把老大废了谁能干太子?老二已经是大汗了,我也是天皇,老四是安南太上王,老五是花剌子模汗,老六是暹罗监国兼暹罗驸马爷,老七是布哈拉国王,老八是塔吉克汗,老九是马六甲国王,老十是卡拉套汗......难道要给老十一、老十二、老十三、老十四他们这些小弟弟当太子?这可不行啊,我和老二会不服气的!
1...754755756757758...7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