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大罗罗
而崇祯看上去很有希望成为第四个年过60的明朝皇帝......而朱慈烺本来也挺有希望活过60岁的,现在就不好说了。因为当朱慈炯兴冲冲的跑到端本宫要把好消息告诉哥哥的时候,却从懿安张皇后和周皇后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噩耗,朱慈烺得了急病,已经病倒起不来了!
“什么?病倒了?这这这可如何是好......”朱慈炯听闻这消息后,就大感惊讶的看着自己的亲娘周后和伯母张后,心想:老大命也太苦了吧?刚刚有希望在五年内当上皇帝,这就病倒起不来了?不会就这样一命呜呼吧?他真的呜呼了,大明的储君谁来当?土豪儿当还是我当?我是嫡长子啊......而且还有当皇帝的工作经验,是不是该我来当了?
正想好事儿呢,他忽然看见周后和张后俩老太太脸上并没有多少哀色,眼角也没有泪痕,看着不像是儿子马上要死的样子!
难道是老大害怕老头子虎毒食子,想要装病而遁之?
想到这里,朱慈炯马上对两个老太太说:“母后,伯母,儿臣略通医道,可否让儿臣去给大哥看看?”
看看?
周后和张后互相看了看,都点点头。周后道:“老三,你可得给你哥好好看看......他可是你嫡亲的哥哥!”
“是啊,天皇儿,”张皇后补充道,“太侄这些年为你们几个兄弟筹钱的事儿日夜操劳,这都积劳成疾了!”
朱慈炯拍着胸脯保证道:“儿臣知道,包在儿臣身上了。”
......
朱慈烺当然是装病了!
他害怕啊!
他不是上辈子那个大明雄主,他这辈子没经历过多少凶险。虽然金融玩得快飞起来了,还在上海、扬州、南京、武昌等地办了许多实业,还开了个太平洋船务行。但那些事情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而且以他坐断东南的太侄国本之威,创业的事情根本没有多大难度。
但是现在他很可能惹毛了一个不知道灵魂从哪儿来的崇祯......所以从崇祯这里出来,就觉得不好了。
既然不好了,当然要求救求脱身了!
他在北京一点基础都没有,崇祯要除掉他太容易了。而他在上海经营多年,还是有一定武力的——他的太平洋船行实际上就是一支海军,雇佣了大量的海军退伍人员,还请了荷兰顾问进行训练,装备的船只都是拥有舰炮的武装商船和战船。实力虽然比不上东洋舰队,但是东洋舰队一直都在郑家兄弟父子的掌控之下,是不会阻挡朱慈烺跑路的,甚至有可能会跟着朱慈烺一起跑!
而朱慈烺跑路的目标,也早就定好了,当然是太平洋对岸的新洲镇(新大陆总兵辖区)了。因为大明在新大陆的地盘都是在朱慈烺的主持下开拓出来的,而且早就说好了要封给朱慈烺的庶子们,所以新洲镇的总兵、副将、参军都是朱慈烺的人。
现在新洲镇总兵是吴三桂,副将是郑彩,参军是陈永华,基本上都算是朱慈烺一派的人物。
所以朱慈烺只要能逃到新大陆去,还是可以开创一番局面的......而且他已经想好了,如果真要逃亡新大陆,那他也不当什么帝王了。帝王什么的太落后了,他要在新大陆的土地上建一个新中华共和国!
这个国家将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
想得不错,但是首先得溜出北京啊!
所以朱慈烺马上向周后、张后求救——朱慈烺是孝子啊!每年给她们俩的孝敬可是数以十万计的。
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她们俩当然得拉一把大明第一孝子了。
大明第一孝子正蒙头躺在床上唉声叹气的时候,耳边忽然传来了朱慈炯的声音:“大哥,大哥,你可得挺住了......你还得替我还每年两三百万的利息呢!你要是没了,我的损失可就大了!”
朱慈烺听着这话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呢,心说:还想让我帮着还利息?那可是老爷子答应退位的条件......
想到这里,朱慈烺猛地一下就掀开了被窝,然后坐起来,愣愣的看着满脸笑容的朱慈炯。
“三,三弟,你说什么?”
“老爷子答应在60周岁生日后内禅让位给你了!”朱慈炯笑道,“你不用装病了。”
“这,这是真的?”朱慈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真的,”朱慈炯笑着说,“不过他老人家可是有条件的。”
“条件?要多少钱?”
朱慈炯摇摇头,“别提钱......老爷子根本没提钱。他要的是以太上皇之威坐镇北京,都督直隶、燕宁、宣大、辽东、辽西、辽南、辽北等处军事,兼管帐前、殿前、直隶、宣大、燕宁、辽镇等诸军事。
另外,燕王得封太子,抚军直隶,北京留守。”
“行,行,我都听爹的!”朱慈烺连连点头。
现在帐前诸军的总兵力有五十万,朱由检只要了其中的六军约二十五万,还留了另外六军给朱慈烺,也还可以。
“还有呢!”朱慈炯笑道,“老大,爹可说了,如果他60岁退,你以后也得在60岁退,退下来让燕王接班......这得先说好了,还要诏告天下。”
“我也退?还要诏告天下?”朱慈烺心说:我还没当皇帝呢,怎么就定好退位的日子了?
“对!爹就是这个意思!”朱三点点头。
“那我退下来干什么?”朱慈烺问。
“当然干太上皇啊!”朱慈炯说,“到时候你在南京当太上皇,同时教导新的太子。而燕王则在北京登基当皇帝......大明的首都同时迁回北京。将来等燕王退了,燕王的儿子再在南京登基,燕王则在北京坐镇。
总之,以后的大明就这一国二、三,也许是四主,分镇南北二京。镇北京的就掌握天下劲兵,而镇南京的就掌握天下的财赋。你看怎么样?”
好了,这下不是一国二主,而是最多可能出现两个上皇、一个皇帝、一个抚军太子,总共四主共治的局面。这还是当大明皇帝吗?这怎么有点当罗马皇帝的意思?这是要四帝共治了吗?
“答应,当然答应!”朱慈烺心里不是很乐意,但是嘴上还是答应下来了。
四帝就四帝吧,总比没得干,还要跑路去新大陆“提三尺剑,开疆万里”要好多了。
抢救大明朝 第2262章 当皇帝也要有法可依了
“儿臣慈烺,恭请父皇圣安!”
“儿臣慈炯,恭请父皇圣安!”
刚才还病得不轻的朱慈烺在得知自己还有皇帝可做后,立即就痊愈了。这会儿已经跟着老弟朱慈炯一块儿到了南台岛上,向着正在欣赏倾奇舞的朱由检行礼问安了。
“朕躬安!”朱由检看着心情不错,笑着对二人道,“都坐吧,你们一个是天皇,一个是大明的皇储,再过四年多就要当皇帝了,所以在为父跟前就不必如此拘谨了。”
“谢父皇。”
“儿臣谢父皇赐座。”
拘谨是不拘谨的,不过该尽的礼数还得尽。所以老哥俩还是恭恭敬敬的言了谢,然后才大模大样的落了座。
朱由检这时对身边的太监田宇晨道:“不看日本小人儿跳舞了,让他们退吧......这倾奇舞也不过如此,不能和西域胡姬的舞蹈相比啊!”他又回头对朱慈烺道,“老大,这个什么倾奇舞团是老三从日本国带来的,再让他领回去也麻烦,不如给你了......现在你们哥俩可是兄弟情深啊!”
“儿臣谢父皇赏赐。”朱慈烺还是恭恭敬敬的称谢。
现在他可不敢得罪崇祯——朱慈炯本来应该过个三四年,联络上一大堆当君王的兄弟,再一起劝退崇祯的。可是现在却因为朱慈烺的失言而提前了,结果因为就他一个人说话,份量不足,而且因为崇祯现在还55岁,还没到“退休年龄”,所以接下去的四年多时间中,朱慈烺可得好好当孝子了。
“老大,老三和你说过内禅的事儿了?”
“说了。”朱慈烺道,“儿臣定然不负父皇的期待,一定将大明天下治理的国泰民安。”
朱由检摆摆手,道:“国泰民安对你我而言算什么事儿?老大,你我都是受了太祖高皇帝天命而来的,是真正受命于天的皇帝。怎么能仅仅满足在位的时候国泰民安?咱们应该为后世子孙,谋一个长治久安啊!怎么都得让咱大明朝再延续个300年吧?”
还别说,这个朱由检还是挺有理想的!
不过朱慈烺却知道,大明再续300年是不可能的,今年是西历1666年,加300年是多少?大明国祚最多也就再加个283年,再少点许就只有245年了......
“父皇所言极是。”朱慈烺还是附和朱由检道,“儿臣也希望大明江山能长治久安。”
崇祯问:“那你知道如何让大明江山可以长治久安的传承下去吗?”
“这个......”朱慈烺思索了一下,“大明江山乃是帝王家业,是帝王治天下,帝王英明而雄武,天下自然可以安泰,如果帝王不明而暗弱......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
帝王之业终究是人治!而且大明的封建制度是上承两宋,权臣和藩镇都已经被贴上了政治不正确的标签,还深入人心了。所以国家兴亡,就系于皇帝一家甚至是皇帝一人。
朱元璋当年分封十三塞王,目的就是想以一家之力,担起天下兴亡。可惜他的布局因为建文削藩和朱棣靖难而被完全破坏,使得大明又走上了士大夫把持朝政的路线。
而士大夫把持朝政的路线,其实就是天下无主——长在深宫的君主,常常还是冲龄践祚,幼主当国,而且太后们又大多出自微末,没有娘家的势力和人才可以用。而朝中的士大夫文官也不是出身强宗大族,基本都是没什么势力的进士官。
所以大明就出现了“天下无主”的局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自然越来越弱......而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大明的核心地盘上也没有什么强宗大族,哪怕是被后世吹上天的东林党人,也无非就是一群嘴炮文人。
只要皇帝或皇储能亲赴东南坐镇,这群嘴炮根本不敢抗拒......人家拿着刀子和火枪,你还能用嘴炮把人家吹死?
至于北方九边地盘上的那些将门世兵,倒是比南方的嘴炮文人强一点,所以朱棣才迁都北京,以便就近压制。
但是朱慈烺知道,这种北兵南财,北强南弱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已经走向尾声了。
一旦东南江山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北方塞外、口外的那群封建主怎么可能是产业工人和机器工业的对手?
不过大明想要活到东南进入工业革命的时代,就只能先搞南北两个中心......而要保证这两个中心在工业革命时代到来前,能够平稳运行,也是很不容易的。
朱慈烺瞄了一眼崇祯皇帝,见他一副志得意满的模样,就接着对他说:“不过想要代代出明君,而且还得保证嫡长子可以成为明君,还得确保明君足够长寿,实在也不大容易。”
朱由检笑了笑,“也不难,朕一定会很长寿的,你的寿也不短,土豪儿的面相看着也够长命。我们三代人加一块儿就能再为大明延续至少五十年了!”
这事儿他也知道?如果真如他所言,这五十年内倒是不愁了。自己和老爷子还在,肯定是能维持住局面的,土豪儿也挺能耐的,应该也能稳住......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么培养土豪儿的接班人了。
朱慈烺想了想,又问:“那五十年之后呢?”
朱由检看着儿子,笑问道:“老大,你说呢?”
这是面试吗?朱慈烺心想:可得好好回答啊!
“父皇,”朱慈烺思索着,“土豪儿倒是有两个嫡子了,儿臣也可以好好教导他们,只是生死由命不由己啊!”
朱和壕和正妻还是吴三桂的女儿吴阿珂,阿珂是绝色美人,而且还自幼习武,和朱和壕感情极好,生儿育女也不是问题。不过谁能保证他们两人所生的长子可以活到土豪王60岁退休的时候?
这年头40多岁去世,也不算短命了不是?
朱慈烺心想:朱由检显然是知道自己和土豪王的寿命以及能力的......这才是他所设计的南北双中心体系可以延续的前提。
但是土豪王之后......
“父皇,儿臣觉得大明天下不能完全靠君王人治,否则一旦出现君王或是储君不幸早亡,天下就要乱了。”
这不还有替补的女主吗?朱由检心说:这可是你的老办法!
朱慈烺道:“儿臣觉得还是得有个与民、与勋贵、与宗室、与天下的约法!”
唔?约法?怎么和上辈子不一样?
“这法要怎么约?”朱由检问。
朱慈烺想了想,说:“可以参考蒙古人的库里台大会,咱们也召集宗室、勋贵、各省议税会议的代表,一起到北京来订约,并且当众宣布父皇内禅的决定和今后大明皇帝的隐退、继承,以及继承人的选拔和培养之法,以及万一出现继承人早夭的情况,如何选择新的继承人的办法。
另外,约法还应该对皇帝、储君、内属宗王、勋臣、军户、平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力争使上下可以相安,君臣可以团结,皇位传承可以有序......”
朱慈烺原来想搞一个大明版的《权力法案》,他之所以这样,当然不是因为和资产阶级呆久了,觉悟变高了。而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兵权,根本当不了大明的dc君主!
所以这部《权力法案》其实是用来约束崇祯和土豪王的......
抢救大明朝 第2263章 怎么就立宪了呢?
不知不觉间,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君主立宪的门槛边上了!
那似乎很自然的!
因为大明现在拥有实现君主立宪的一切有利条件!
首先,大明现在有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因为崇祯的开国和新儒学,再加上朱慈烺的金融改革,限制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发芽的所有不利条件都消失了,所以现在的大明已经跨过了资本主义的槛,是一个处于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了。
当然了,产业革命还远着呢!不把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尽头,机器大工业是没有足够的土壤和技术积累的——即便朱慈烺可以用金手指点出蒸汽机,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需求而被长期搁置。
不过资产阶级的领袖和代言人倒是已经出现了,也就是大明国本兼大明债主朱慈烺了。
朱慈烺这个储君也是特殊的,明明是封建君主的接班人,但是从小就被一群资产阶级小姐包围着。长大以后又被崇祯搞了个“隔离网”,和大明的封建主义隔离了。和他亲近的封建军事贵族只有吴三桂和李自成两家......你让朱慈烺信任谁?他一大明接班人,是相信吴三桂好呢,还是相信李自成好?
所以到了东南之后,朱慈烺可以依靠的,就只有海商、盐商、丝商、布商、米商之流了。
而朱慈烺自己,其实也是个资本家......很知道怎么构建一个金融体系,将东南的奸商都牢牢掌握住,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助力。
可以这么说,现在东南的奸商已经被朱慈烺用金融体系绑架了,朱慈烺一旦垮台,他们都得跟着破产!
其次,崇祯统治的大明还存在着浓重的封建主义色彩!
唔,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虽然在教科书上是死对头,但实际上却是存在传承关系的。
因为封建主义其实是一种分权治理的制度,资本主义往往在这种分权治理下,才能茁壮成长——早期的资本主义自由城市通常不是封建王朝掘墓人的面目出现,而是封建王朝的承包商,就是某个封建君王为了筹钱打仗,把块地皮包给一群商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群商人也是君主的封臣,一样承担着封臣的义务。而且他们拥有的自治权,和别的封建领主也没啥区别。
而且早期成功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大多是贵族和资本家合办的,哪怕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样的国家,也是拿骚伯爵家族和阿姆斯特丹奸商合办的?有一段时间(就是如今)阿姆斯特丹奸商一脚踢开了拿骚-奥兰治家族,结果差一点给路易十四灭掉!
所以现在坐断东南的朱慈烺,其实也是大明王朝的一个封臣——崇祯把江、浙、闵、粤四省封给朱慈烺,朱慈烺为崇祯帝帝国筹集巨量的资金。
而在朱慈烺这个封君的保护下,先是江苏,然后是浙江、福建、广东的资本主义工商业都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迅猛的发展——不保护和发展好工商业,朱慈烺的金融就是虚的,印出来的票子的都是废纸。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为了能让自己在东南称王称霸过逍遥日子,朱慈烺也得当个资本主义的好爸爸啊!
要不然崇祯爸爸一生气,把他的东南王一撸,抓去北京伴君如伴虎了,这日子还怎么过?
而除了朱慈烺这个特殊的封臣(他是皇位继承人,所以他的地盘不是全封建,最多就是个半封建),崇祯皇帝还搞出了一大堆的王庄、勋庄和藩国,以及两个同宗友邦,还有一个皇太孙燕王的燕宁封地。
崇祯搞这些封建庄园的目的也很实在......这是最低成本,同时也是最高效率的占地方法!
当年朱元璋也用这个办法占了好大的地盘,如果不是靖难之役后的削藩缩边,传到崇祯年间,塞北、口外早就是非常牢靠的汉地了。
而崇祯历经艰难才把这些地盘再打下来,当然得牢牢占稳了,不能放空在那里,等着胡虏夷狄余党在那里慢慢发展壮大啊!
所以他得从内地移民过去实边,而明朝内地的老百姓就是一群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大能打的,而明朝的文官战斗力比农民还不如。如果让文官带着农民去塞外、口外建立州县,那就等于是资敌,而且花费也太高,负担不起啊!
因此朱由检只能把塞外、口外“承包”给自己的勋臣——这帮家伙有武力啊!有他们带着,农民才能在塞外、口外立足。否则,这些农民怎么可能一放下锄头就变成能战敢斗之士?而且也没有办法把如同散沙的他们组织起来啊!
中原的农民大量的在塞外、口外立了足,那些地盘自然就汉化了。最多几十年后,就能和内地一样。
这个法子既能筹功,又能占地,还能缓解内地人口过剩的压力。实在一举三得。
但是这个一举三得的好办法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这缺点就是会形成一个战斗力强大“新贵族”集团!
现在大明的新军户已经有200多万户了,而生活在直隶、宣大、燕宁、辽东、辽西、辽南、辽北地盘上的军户就多达100万户。
而这200多万军户,又是大明陆军官兵的主要来源......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他们就是东亚的最强武力,搁在全世界也是数得上号的强兵。
别的不说,光是这些军户可以支撑起来的骑兵,就不下20万!
无论是纵横草原,还是称霸新大陆,都需要他们啊!
所以安抚好这200万军户,就是大明统治得以稳定和延续到关键。
而要安抚好这些人,当然就得保证他们可以参与大明朝廷的政治,并且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士大夫官员变成叫花子兵的!
而明朝的科举制度,显然不能保证这群边地武夫的话语权。因此用君主立宪的办法,让这些军户和他们上面的新贵族可以参与朝廷大政,就是安抚和保护他们的最佳方案。
崇祯皇帝并不知道君宪的害处,而且他也不想让大全都集中到朱慈烺一个人手里......虽然这一世的朱慈烺挺乖的,但是上辈子他是天下第一逆子啊!
所以搞个库里台大会约束一下这个逆子好像也不错......
“这个与民、与勋贵、与宗室、与天下的约法还是不错的!”朱由检思考了半晌,终于点了点头,“天下是虚的,而民、勋贵、宗室是实的。那么这个约法之会,就应该以这三者为主。与会之人,或有各省税会荐之,或有200余万军户荐之,或有我大明的宗王荐之......老大、老三,你们俩就在北京多呆一段时间,好好商量一下具体的办法。等明年去开平开库里台大会的时候,再和老二他们商量,如果大家都觉得不错,那么朕就在让出蒙古大汗之位后,正式诏告天下,宣布内禅的时间和与天下约法的内容。”
“父皇英明!”
“父皇所为,实乃开辟天地之举,必将明垂青史,为万代敬仰!”
朱慈炯和朱慈烺二人赶忙给崇祯皇帝送上了高帽子,虽然崇祯搞这个君宪一半是无奈,一半被骗,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成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创之君。
抢救大明朝 第2264章 逆子接班人
大明崇祯二十九年三月,开平城。
这座位于金莲川草原的元朝故都,现在是朱慈烺的嫡长子,大明朝的皇太孙兼燕王的朱和壕的居城,同时也是威震塞上的军事要塞。在崇祯征讨四方,以求平定内外蒙古和关东女真叛乱的时代,这里就成为崇祯震慑草原,威胁女真侧翼的一处要冲之地,而且还是他的蒙古宠妃巴特玛.璪的万户斡尔朵的驻地。
而为了彰显大明天朝的赫赫兵威,朱由检还从国库中拿出巨资,不断增筑开平城,直到将之扩建成为一座占地面积巨大,足以屯驻数万大军并囤积大量补给的大型棱堡。
在内外蒙古和关外女真相继被平定后,随着巴特玛.璪的万户斡尔朵跟随她的养子敦王朱慈燏西迁,以及燕王朱和壕所属的军户陆续迁入。这里就从一个蒙古斡尔朵的中央宫帐,变成了一个汉人藩王的王都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