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河边草
他身旁身材粗壮,满身散发着浓重的羊膻味的吐蕃汉子听了,爽朗的笑了起来。
他毫无顾忌的身手拍了拍年轻贵族的肩膀,“王子殿下,不用这么急着离去,在那座大城里,我们也许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们需要互相帮助,而且,这也需要僧主的旨意,您说是吗?”
年轻的回鹘贵族心中涌起无法遏制的怒火,暗自咒骂了一句,该死的异教徒,但得益于长年累月的宫廷教育,脸上还是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您说的对,我们的前途确实充满了未知。。。。。。但。。。。。。也许僧主大人并不愿意跟一位真主的信徒交往太多啊。”
吐蕃汉子撇了撇嘴,显然他并不算是一位真正虔诚的佛教徒,对于教派之别也并不那么在意,实际上,他更在意的是,还能再多喝上几天回鹘崽子们酿造的葡萄酿。
吐蕃汉子没有再说什么,他们口中的僧主是吐蕃白象佛国的大僧官,地位相当于佛国的太子,主持着佛国的政务。
虽然作为武士的他对佛祖并不那么虔诚,但对于身边这位来自回鹘汗国的,信奉真主,在旅途上大肆浪费清水的王子殿下还是充满了由衷的厌恶。
民族,信仰,身份大异的他们,永远都不会成为朋友,这一他知道的很清楚。
沉默下来的他在想着,据说来到长安城外,应该有人迎接他们,在这里,是不是应该让队伍停下来,汇合在一起,等待那些迎接的人呢?
这是白象佛国第一次入贡大秦,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而他们唯一的目的,其实也和其他几个佛国一样,都是向这个令人敬畏的宗主献上自己的敬意,期盼得到大秦皇帝陛下的垂青,让白象佛国在吐蕃的地位更加稳固罢了。
不过不用他下令,一行骑队已经缓缓停了下来,因为,十里长亭到了。
当然,这些异邦人并不知道何谓十里长亭。
看着道旁不远处的人群,以及停在道旁的车马,吐蕃武士们不由自主的勒住马缰,茫然四顾。
“这里是我们汉人送行的地方,看这个样子,应该是有人要去远方为官,所以送行的人多了一些。”
一位随行的汉人官吏给吐蕃官吏解释着。
很快,汉人的礼仪以及他们对异族之人的宽容便表现了出来,有人过来彬彬有礼的打问了几句,道旁的车马便挪了开来。
不过吐蕃人和前导中的汉人官吏商量了一下,还是停在了此处。
不过,热闹的十里长亭,还是让回鹘王子兴奋了起来,他还年轻,喜欢看个稀奇,而一路上,虽然经过了许多汉人大城,却没什么机会领略汉地风情。
不然的话,以他的身份也不会带着贴身卫士,跟一群吐蕃武士混在一起,作为大队人马的前导。
跟吐蕃武士首领桑达说了两句,这位王子殿下便带着贴身卫士慢慢靠近了人群外围。
桑达无所谓,只是又请求汉官跟上去,别让这位王子殿下闹出什么事来,而他自己则对属下武士们严加告诫,不允许他们私自离队,接着又派人去后面,让那些懒惰的回鹘贵族们赶紧过来,劝一劝他们的小王子。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汉官的警告,这些聚集在这里的年轻人,都是汉人中的武士,其中很多人身份都很尊贵,不能轻易招惹。
从这个也能看得出来,深受佛教影响的吐蕃人,表现的更加驯服一些。
十里长亭周遭的年轻人们,并不很在意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入贡使节队伍,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最大的事情,就是要送别一些去西北为官的同窗。
人还没到齐,正式的仪式还没开始,他们身着青衫,挂着腰刀,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相互谈笑,温文有礼,却又透着一种难言的彪悍之气,肆意挥发着青春年少的热情。
当这位回鹘小王子殿下靠近人群的时候,他有些后悔,因为侍奉真主的原因,他并没有认真的学习汉话,所以他听不懂这些汉家年轻人在说些什么。
其实,这也正是他作为王子,却被众多的贵族诟病的一,与强盛的大秦交往,需要回鹘人去学习汉人的一切,而非一心想去当大食人的神明的徒众。
换句话说,他并没有尽到一个王子的义务。
当然,在他那位宫廷教师,一位在宫廷中很有地位,并是虔诚的穆斯林信徒的贵族教导他,不用去管其他人说什么,因为真主会告诉他,前方的道路在哪里。
世上所有事情的对错,在可兰经中,都能找到相应的答案。
他一直以来,对这一也深信不疑。
对于父汗的厌弃,以及兄弟们以及众多贵族的攻讦,他也能做到有攻有守,最让他得意的是,他现在几乎可以用真主的教导来描绘世间的一切了。
将教义融入生活,这也正是一位虔诚信徒的标志。
对于这次出使,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感化异教徒,这在穆斯林教义当中,是最宏大的功绩之一。
强盛的汉人帝国,众多的人口,不正是真主赐下的考验吗?
当然,他也清楚,能够争取到这次机会,是因为汗国已经多次派出使节,想要借助汉人的帮助,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却又一次次无功而返。
当初贵族们口中铺满黄金的商路,现在却让回鹘汗国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物产匮乏的回鹘汗国,如今却只能眼瞅着通畅的丝绸之路,却不能从中得到利益,这让回鹘汗国上下,都很苦恼,因为他们缺少交易的资本。
所以,在多次失败之后,他才能得到这样的一次机会,带领使节队伍,来到这个汉人国度。。。。。。。。(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最新章节请移步;;,章节清晰、无弹窗、更新速度快)
.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长亭(二)
.
ds_d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写了那么多的穆斯林和真主,竟然没违规,哈哈,运气啊,现在写小说真心不容易,违规词太多,还没个公示,你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违规了,幸亏阿草写的是架空,这样的情况只遇到过一次,其他人可倒霉了,时不时就会遇到,传也传不上去,撤也撤不下来,真闹心。)
终于,人群之中,一个高大健壮的男人拦住了王子殿下,他脸上带着亲切爽朗的笑容,抱了抱拳,“在下王罄,请问这位。。。。。。客人,来自何方?我等同窗在这里相叙送别,还请行个方便。。。。。。”
这就是叫你赶紧走,别乱掺和的委婉说法了。
当然,这也是看在路上听着的一队异邦武士,看上去来历不凡的面子上,不然的话,长安国武监生员在此聚集,闲杂人等自要退避一旁,别说胡人,便是朝廷官佐,品级不够的,也是一般。。。。。。。
小王子殿下自然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好在他还有个护卫在身边,略通汉话,在他旁边做起了通译。
只是这里非是回鹘汗国,王子殿下以及宫廷卫士的威风都拿不出来罢了。
王子殿下的风范礼仪到也不缺,听了翻译,便微微躬身,抚胸为礼,“我们是回鹘汗国的使节,初次来到这里。。。。。。我们听说,这里正在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想要领略一下汉人的风俗礼仪。。。。。。听闻汉人好客,看重礼仪,能否允许我们在这里观看一下呢?”
接着,令王子殿下有些惊异的是,对面这个高大的汉人青年笑了笑,张嘴便用回鹘语答道“原来是远方来的客人,回鹘汗国,呵呵,还真是不近。。。。。。。好吧,其实也称不上什么仪式。你们若要旁观,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是不要乱说话,可以吗?”
王子殿下也笑了起来。这是他进入汉地以来,第一次跟年龄大致相仿的汉人面对面交谈,结果很不错,礼仪什么的暂时看不出来,但却让他感觉很友好。
尤其是在这里。随便碰到一个人,便能熟练的运用回鹘语言,让他有些惊奇。
因为在他印象中,回鹘人学习汉话,算不得什么,但会说回鹘语的汉人,他真没见到几个。
当然,他也承认,汉人的语言要深奥一些,优美一些。这些年,回鹘贵族们也争相以能说汉话为荣。
但信奉真主的他,却觉得,只有古兰经中的祷词,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优美动听,而又神圣的声音,没有其他语言能比得上。
“感谢您的邀请,请放心,我们不会打扰仪式的进行的。”
王罄看了看这个无知而又无畏的回鹘人,暗自希望这个家伙能做个知趣儿的胡人。聚集在这里的年轻人,脾气和他一样“好”,而又通晓回鹘语的人,可不多。
说了两句。自然而然的,王子殿下便跟在了王罄身边,开始不见外的问东问西,也在为这样容易交到一个朋友而暗自高兴。
当然,让他心中爽快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高位者隐瞒身份去结交低下之人的那种隐秘心理而已。
按照惯常的节奏。很快王子殿下就会提到个人的信仰问题,但他的贴身护卫低声阻止了他,“殿下,这些都是汉人中的。。。。。。。军人,不要跟他们提起神明,他们信奉的,永远是他们的国王。。。。。。。。不,皇帝。”
王子殿下郁闷的闭上了嘴,这一路上,他已经受到了太多这样的提醒,他也察觉的到,汉人所信奉的神明很多,但大多不怎么虔诚。
他将这个归结为汉人人口太多,而无法统一信仰的原因。
实际上,如果他真的能在这里呆的长久一些,便能明白,儒教,才是汉地传播最为广泛,根系最为牢固的教派,只不过这个教派并没有那么浓厚的神化色彩罢了,这是个地地道道的人文教派。
就排外性而言,其实并不比基督,伊斯兰这样的教派稍差,只不过没有那么激烈而已。。。。。。。。。。
而他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群年轻人,却属于汉地的一个新兴教派,他们看上去没有一个明确的信仰,但实际上,他们结合的很牢固,而且非常的排外,又有着详实的理论,已然具备了很多教派的明显特征。
不过,他们终究在汉地诞生,无可避免的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并不会出现什么神明。。。。。。
很快,王罄便已顾不上身边的两个异族人了,靠近长亭的这段时间里,遇到的年轻人,大多都会抱拳失礼,笑着和他交谈几句。
用汉人的话来说,这几年,王罄在国武监可以说是交游广阔,如鱼得水。
为了避免无谓的麻烦,王子殿下在王罄口中,便也成了一位远道而来,想凑个热闹的朋友,这也让王子殿下和他的随从顺利的来到人群的核心位置。
这里聚集着一群年轻人,也是一群将要远行的人。
因言语不通,时机不对的缘故,没什么人和王子殿下交谈,这个热闹凑的确实有些无聊。
不过,没等多长时间,十里长亭左近,陆续赶到这里的国武监生员越来越多,桌案,凉棚,酒菜等物什有条不紊的摆了起来。
这个时候,气氛反而不如之前热烈,年轻人们不自觉的便让离情别绪充满了自己心间,而常年受到的教导,也让他们身上带着明显的军事化特征。
声音不再嘈杂,相熟的人也不再聚集于一处,人们自觉的开始排起了队列,严肃庄重的氛围快速的占据了这一片天地。
王子殿下好奇的左右张望着,而他的贴身护卫,却已经紧张了起来,因为这些年轻人的手纷纷握住了刀柄,几个队列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凉亭正前方。
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变得面无表情,肃杀之气不自觉的开始凝聚。
在王子殿下看来,这个仪式有些怪异,让他很不舒服,因为没有狂热的人群,没有祭品,没有呢喃的祷词,无法称之为神圣,却又让人觉得不可亵渎。
一行人这个时候姗姗来迟,待得看清的时候,却瞬间抓住了王子殿下的目光。
那是一个少女,虽然她身边跟着十几个青春年少的女子,但王子殿下却一眼看到了她,之后目光就再也离不开了。
少女一身青衣,腰间带刀,眉毛粗重了些,颧骨高了些,嘴唇厚了些,整体上看去,面容过于硬朗了些,说起来长的也并不算多美丽,光论长相穿着的话,只能说是中上而已。
但大步而来的少女,所展露出来的风姿气势,却好像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天生便是众人瞩目的焦。
再近些,再近些,王子殿下眼睛眨也不眨的望着那个方向,心里不自觉的在念叨着,脚步也开始向前挪动,好像着了魔一般。
用一见倾心来形容这个时候的王子殿下,一也不夸张,这位少女只一出现在王子殿下的视线之内,便一下抓住了他的心。
只是他身边的护卫猛的抓住了他的手,王子殿下愤怒的回头,一瞬间,王子殿下所展现出来的狂暴和冷酷,让他看上去和之前完全不同,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
“殿下,不要过去。。。。。。您会扰乱这个仪式的。。。。。。”
暴怒的王子殿下终于稍微恢复了理智,却低声不容置疑的吩咐了一句,“去,问问。。。。。。刚才来的那些人,是什么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护卫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他当然明白王子殿下话中所指,这位殿下对美色的垂涎,在宫廷中可是非常有名的。
但这里可是。。。。。。。大秦啊,而且,出现在这里的这些年轻汉人,看上去是那么的危险。
不过也不用他纠结什么,少女走的很快。
整体的队列在她到来之后,更加严整,但在她的面前,却像波浪般分开,片刻之后,少女便来到队列正前方。
这个时候,王子殿下已经意识到,这个少女的身份应该不会太过简单,但这却更让他欣喜,虽然他的女人已经有十几个,但他依旧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妻子。
少女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年纪,但身量已经不矮,骨架也很大,负手而立,让她的气势更是足了几分。
她漫不经心的左顾右盼一番,此时,十里长亭周遭,寂静的好像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响动。
跟在她身边的少女们,也早已融入了队伍,整个世界,好像都在等待着她的到来。。。。。。。。。。。
但她却好像早已对这样的场景熟悉万分,连个陶醉的表情都懒得流露,目光逡巡四顾,在靠着亭边的回鹘王子身上停留了一下,微微蹙眉。
好像有不满,又好像对王子殿下炙热的目光有厌恶。
但很快,她便移开了目光,声音清亮的问道“人都到齐了吗?”(未完待续。)
(本书采集来源网站..,最新章节请移步;;,章节清晰、无弹窗、更新速度快)
.




将血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长亭(三)
.
ds_d_x();
小说软件已经开发完毕,请大家访问..网站底部就可下载安装安卓以及苹果的
(才发现,卷名有了错误,但改不了了,前面几章,应该是第十四卷了。)
“禀报营正,能来的人都已经到了。”
少女听了,欣慰一笑,“好,军伍中人,首在齐心。。。。。。那咱们就不废话了。”
少女声音清亮,却有着异样的威严,没有半雕琢的痕迹,而爽快之处,尤胜于男儿。。。。。。。
“今日,有同窗将赴西北偏远之地从军效力,我等送别同窗于此。。。。。。我国武监立监已有二十余载,此中豪杰辈出,威名远扬。。。。。”
“不管异日众位是否出人头地,功成名就,众位又身在何方,却都需记得,我成武十三年肄业之同窗,没让国武监蒙羞,到时希望众位再聚之时,都能说上一句,咱这一生,无愧于心。。。。。。。。”
铿锵有力的言辞,一下便燃了年轻人们的热血,虽然,他们几乎都要比少女年长,但同窗四载之后的今日,却都对这位妙龄少女心服口服。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她,成武十三年肄业之国武监生员与往届大不相同,他们人心凝聚,大多都交情深厚。
而能将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大好男儿整合在一起的人,正是现在慷慨陈词的少女。
她的名字叫赵南雀,冠军大将军,晋国公,太子少傅,枢密副使赵石长女,成武九年入国武监进学,展现出来的,是堪比其父的才干和勇力。
她用四年的时光,不光在生员当中建立起无与伦比的声望,而且,给多数国武监教授们的感觉是,可惜,是个女娃儿,不然的话,继承大将军赵石衣钵者。定是其人无疑。
当然,话说回来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女能在长安国武监这样的地方脱颖而出,除了自家的本事之外。其他因素也必不可少。
身份来历,更多的人脉,以及这些年长安国武监生员的年轻化等等原因,都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若是当年国武监创立之初的时节,就断不会出现赵南雀这样的例子。不管你来历如何,要想让那一群见过血,又都二十好几的秦川汉子,听令于一个小小女子,无异于天方夜谭。。。。。。。。
“她是谁,她在说什么,她在说什么?”
此时,抓耳挠腮的回鹘小王子,焦急万分,如果说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位少女的兴趣还源于异性间的天然吸引力的话,那么这会儿,少女那从容中带着几分豪情的模样,已然将这种吸引力放大到了极致。
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女子,是真主将这样一个女子带到了他的面前,对此他深信不疑。
“她是这些。。。。。武士的首领,她在说。。。。。。希望这些武士能够。。。。。做到最好,就像。。。。。。。将军们在给部下演说,在激励他们奋勇向前。。。。。。”
护卫也是抓耳挠腮,他对汉话也是一知半解。听的不太明白,但在主人催促之下,却不得不胡拼乱凑的糊弄王子殿下。
而这个时候,没人会去管这两个异族人的交头接耳。
少女大喝一声。“将欲远行的诸位同窗,出列。”
话声未落,前面一排十余人,整齐的上前几步,来到少女面前,之前与小王子殿下说话的王罄正在其中。。。。。。
无疑。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送别之礼,没有多少浪漫情怀,也没有显出过多的离情别绪,直到现在,少女将越来越多的慷慨激昂之意,注入其中。
长桌已然摆好,少女顺手在长桌之上拿起大大的酒碗,“满酒。”
淋漓的酒水,反射着阳光,散发出浓重的酒气。
不多时,聚集在这里的人们,人手便都端上了酒碗,十里长亭,彻底弥漫在了酒香当中。。。。。。
此时,少女高高端起酒碗,爽朗的笑道“诸位同窗,同饮此杯,此去路途遥遥,前程未卜,还请诸位善自珍重,不过我等之情谊,当天长地久,亘古长存。”
语毕,将酒碗凑到唇边,大口喝下,直到滴不剩,才亮了亮碗底,顺手将酒碗扔在桌子上,大吼了一声,“痛快。”
众人将酒喝干,也起哄一般叫道“痛快。”
一时间,男儿爽朗的笑声,直冲霄。
摔碗的环节省去,那样看上去爽快,却会多出几分匪气,这里毕竟不是匪人聚集的山寨。。。。。。。
男儿何不带吴钩,封取关山五十州。。。。。。。酒水再是热辣,此时也比不过他们胸中之热血豪情。
“苍天之下,非我故友即我仇寇,四海之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说的真好。”
少女抹了抹嘴角,“诸位。。。。。诸位同窗,今日送别,怎可无诗?有谁来首好诗以记我等之情?”
这个时候,年轻人们终于松范了下来,刚刚准备轮流上前敬酒话别,少女一个提议,让刚刚有喧嚣的场面立马安静了下来。
众人面面相觑,多数都有尴尬。
要说让他们纵马弯弓,那叫个轻易,但让他们作诗?嗯,还是不要献丑了吧?
说起来,诗词这东西,在场的年轻人中,也有人颇擅此道,但想要切情切景,那真叫难为他们了。
长安国武监出来的年轻人,在诗词上的造诣,不说也罢。
少女翻了个白眼,脸上却也闪过一丝狡黠之色,这个时候,才稍微露出了些少女应有的模样。
她的小心思在场的这些人没一个能猜得到。
因为她自忖想要出去见识一下大好山河的机会并不大,虽然她在国武监中有着声望,但她出身晋国公府,是大将军赵石的长女。
就算朝廷再开明,父亲再是宽容,也不会轻易让她到军中厮混才对,能让她入国武监修学,已然算是仁至义尽了,其他的,若无大的变故,看来是想也不用想了。
所以今日眼瞅着一群相处数载,交情不错的同窗要各赴前程,她心中复杂的滋味儿,谁又能懂得半分?
稍稍难为了这些家伙一下,少女心情顿时舒畅了一些。
在人情练达上,出身晋国公府的她,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不用这些家伙讨饶,或者勉强拿出些入不得方家法眼的东西来,少女已经故意撇了撇嘴,做蔑视状,随后便朝不远处招了招手。
立即便有人端着十个木匣来到近前,将木匣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
少女负手而立,拍了拍木匣,笑道“看你们一个个都是空手而来,不像样子,本营正也只好勉为其难,代大伙给几位同窗准备好了送行礼。”
众人都笑,实际上,送行礼大家怎么可能没有一准备,大多都已提前送到了而已,但营正如此大气,将礼物摆放在大家面前。
1...741742743744745...7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