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至于防护,新型战列舰仍旧采用了万能的装甲盒,同时辅以兼顾防雷和防水中弹的双层tds结构,只是在垂直防护上有所改进。以2o度倾斜的主装甲带不再是大厚度的单层装甲,而是拆分成双层复合式:外层装甲厚度为8o毫米,连同后方的25o毫米发泡水泥层一道用于剥去来袭炮弹的被帽;在其后方则是27o毫米厚的表面硬化装甲,用于抵挡已经丧失了被帽的穿甲弹。相比于传统的单层主装甲,这种双层结合的方式无疑对炮弹的防御力有了质的提升:因为炮弹的穿甲能力全靠顶部那块磕碎硬化层、同时扶正弹体的被帽来保证,而没了被帽的炮弹在表面硬化装甲面前就像是被磨平了爪牙的老虎,可以被后者轻易挡住。这一伟大的创举是由文成武德的意大利设计师,在另一个位面中的维内托级战列舰上所使用,身为穿越者的清英也自然是没有将其放过。该舰的主水平装甲厚达2oo毫米,抵挡穿甲炸弹的能力前所未有的强劲。
1932年5月,2艘新战列舰便在日耳曼尼亚和伏尔铿造船厂铺下龙骨,而另外3艘将在来年开工的同级舰也开始了招标。为了隐瞒战舰主炮的真实口径,德国海军果断把16.93英寸之后的小数点给省了去,对内都以16英寸作为其代称。德国海军的这番动作登时引来了各国列强的强烈关注。面对英美等国汹汹而至的抗议质询,雷德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淡定地宣称:当前公海舰队中塞德利茨、凯撒等主力舰已经接近了25年的服役期限,而自家正是准备建造新船予以替代。这一行动完全符合华盛顿海军条约中“新替代舰不得早于被替代舰服役的第22年开工”的有关规定,爱好和平的德意志帝国永远不会率先撕毁条约掀起军备竞赛。
面对这一解释,英美两国自是难以相信。为期二十年的海军条约即将在两年之后寿终正寝,而当前因经济危机的蔓延而逐渐变得紧张的世界形势,也使得各国之间再缔结一个裁军条约变得几无可能;等到这批新船竣工之后,海军条约早已作废,天知道那帮咆哮如雷的军国分子还会不会拆除那些已经老化了的旧舰!
尽管此刻已经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但美国还是在第一时间采取了对应:他们以相同的名义开工了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并开始了其改进型南达科他级的设计工作。没有足够老的舰艇可供替代的英国处境尴尬,不过他们也开始完善一款名为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设计,只等两年之后便开始大规模投建。与此同时,日本、意大利、和奥匈也都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假日的掣肘,决定开始投入海量资源搞大建了!(《重生之第二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潇湘夜雨异乡客、永远的f4u、天使爱染他、1988的月票支持,和兔子和萝卜、金螃蟹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70章 军队现状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之第二帝国》更多支持!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世界范围内的局势再度变得愈紧张起来:法国恢复了一战前的兵役制度,英国也开始大规模整肃他们的三军部队。∷在北美,富兰克林罗斯福也借助经济危机之势一跃成为美国总统,在颁布一系列挽救危机的新政的同时,也开始不断追加6海两军的国防开支。虽然白宫言人声称这一举措是为了救助对国防而言至关重要的相关重工业,同时提供一部分就业机会,但任何一个执掌大权的高层决策者都清楚的知道,投入军队的钱要想获得回报和产出,便只有挥舞手中大棒对假想敌进行恫吓、甚至是动战争这一途!
面对这一团逐渐从天边席卷而来的战争乌云,德国也开始进行着相应的准备。国防开支占政府支出的比例连年增加,从装备生产、武器研、和后备人员训练等诸多方面不断推进军队力量的强化。与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德国在国力上无疑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国民总收入为当年的四倍;当这一经济基数开始向军队中倾注的时候,其所能分到的金额就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仅在1933年,德国空军就得到了过3o亿马克的资金注入,这还是德国政府收入仅占国民收入不足7%的低税率下所取得的成就。要知道,即便是海军最新开工的3.8万吨级战列舰,其单艘均价也不过1.3亿马克出头!伴随着如此多的资金的长年堆砌。由西克特所主导的高效空军的实力。便无疑膨胀到了一个极其惊人的地步。
在飞机研上。德国航空设计师们的创造热情被极大的激出来,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bf-1o9式战机从初代试飞型到均衡量产型的设计飞跃。从193o年起,改良后的bf-1o9f型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其最大平飞度从试验型的47okm/h一举提升到63okm/h,火力也从2挺7.92毫米机枪增加到1门2o毫米机炮和2挺12.7毫米重机枪;在执行对地支援任务的时候,还可以在机腹下方额外挂载一枚25okg和一枚5ookg的炸弹。而在防护上,该型飞机也较历史上的bf-1o9有了不小的突破,除了自封闭油箱之外,其驾驶舱和动机也都拥有可抵挡机枪射击的装甲或是钢化玻璃。大幅提升了其在空战当中的生存性。
尽管该型战机可以在机翼下方挂载两个额外的副油箱,将航程从巡航度下的8ookm提升至18ookm,但其空战性能却显然不能得到完整的挥。考虑到对英作战的远程需求,德国设计师又研制出了一款双远程战斗机:它的最大度维持了bf-m,其火力为2门2o毫米机关炮和4挺12.7毫米重机枪,其重要部位的装甲防御也较单轻战有了一定的提升。由于这款飞机仍是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研制,因此其命名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bf-11oc型。虽然它的称谓和历史上的那款双重战相同,但其性能却有了迥然两异的大幅飞跃:这一位面中德国在航空工业上的造诣,甚至要比美英两国来得更为优越!
而在轰炸机上。德国空军则确立了三种不同用途的机型。ju87这款用于精准对地支援的俯冲轰炸机仍旧走上了德国空军的舞台,只不过相较历史产品有了一定的改进:其机腹的挂弹区域只有一部分处于机体内部。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机体所需的结构,增加了载弹重量。经过改良之后,该型飞机能挂载总重为15ookg的炸弹,并保有进一步升级的空间;而得益于动机技术和气动布局的优化,该款飞机的最大度增加到了45okm/h。此外,由于它的起落架相当结实,载弹之后的起飞距离也并不遥远,使得该型飞机得以被海军航空兵所直接选用,同时成为了航母上的主力攻击机种。
除了纯战术支援的单俯冲轰炸机之外,双中轰和四重轰也相继走进了德国空军的现役序列。其中双轰炸机为历史上ju88的强化版,载弹量和机内燃油的总装载量提升至5吨;其自卫火力也增加到了12挺机枪,重要部位的装甲防御同样以抵挡12.7毫米大口径机枪为设计指标。由于动机技术的提升,该款飞机仍旧拥有接近4ookm/h的最大度。在装载28ookg炸弹的时候,它的最大航程为35ookm,这意味着该型飞机的作战半径足够对英法全境实施覆盖。
为了实现对美国本土的威慑,德国空军还开出了一种四重型轰炸机:它的外观与历史上胎死腹中的me-264轰炸机颇为相似,但其各项性能同样有了令人兴奋的长足提升。其最大战斗航程达到了惊人6ooo公里,且拥有1门2o毫米机关炮和12挺12.7毫米重机枪的强悍自卫火力,关键部位甚至能抵挡2o毫米机炮的正面直击。它的理论载弹量高达8吨,拥有了和一战时重型飞艇相当的投放能力;而根据清英的估计,这个载重已经能够挂载核弹实施终极轰炸了!
与此同时,德国空军还展出了数量庞大的侦察机、运输机、教练机等辅助机种,用以弥补空中格斗和对地轰炸之外的任务空缺。其中隶属于空军的两个空降师共1.7万人,便全部依赖运输机和滑翔机予以投送:他们不仅装备有重机枪、迫击炮等装备,甚至还能伴随滑翔机运来火炮和轻型战车。一旦爆战争,他们便能从空中直接飞临目标上空,在敌军尚未反应过来之前控制各个桥梁、铁路、和交通隘口;倘能如此,不仅能造成敌方调动的全盘混乱,更能为己方的装甲部队抢到长驱直入的条件与先机。
经过长年的展和积累,目前德国空军已经拥有了过9ooo架的现役战机,其中大部分都是性能先进的新式机型;而相比于这些技术装备,那用无数马克堆起来的1o万余名现役和后备机组成员,则是德国空军更为宝贵的财富。考虑到今后时局的需要,清英还将进一步扩充后备机组的人数,以便为可能爆的战争提供足够的损失补充。在另一个位面里,日本就是不重视后继飞行员的培养,导致最后不得不派一群新手上阵被对方各种乱干的典型悲剧代表;而德国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在连年的残酷战争中耗尽了开战前那积存不多的一点骨干精血。回望过去的清英矢志不会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从一开始就将培训飞行员作为头等要务,凭借着强的国力作为支撑,现在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足可应付局势了!
为了能在美国大规模介入欧洲事务之前拔掉法国这个德国身边的桥头堡,德国6军也在间战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展。鲁登道夫指挥下的常备军共有56个师,包含8个装甲师、1o个摩托化步兵师、32个步兵师、以及各独立重炮部队和要塞守备。由于德国6军都有在现役部队的基础上,辅以建设相同数量的预备役力量的传统,这意味着一旦完成战时动员,这一力量还将得到成倍的增长。原版iv号中型坦克和v号重型坦克的潜力也开始得到充分的挖掘,其后续型号的火力和装甲都较初期型号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算上各种衍生的突击炮和自行火炮,德国6军目前一共拥有了多达47oo辆的各种装甲战车。考虑到历史上德国装甲兵那赶鸭子上架的悲剧组成,清英对西线的胜利无疑有着绝对的信心。
在海军领域,一大波新舰的订单也已经下到了各家船厂。由于确定各国已经不会再续签有关海军裁军的协定,德国海军便再没有任何顾虑了。根据雷德尔所制定的扩充舰队的“z计划”,德国海军将在未来5年内开工24艘大型装甲航母、36艘防空巡洋舰、16o艘驱逐舰和88艘潜艇,由此获得对假想敌英国海军和美国大西洋舰队的绝对战斗优势。尚堪驱驰的8艘国王级战列舰和4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相继入坞改装,对动力、火控、防空、炮弹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根据清英的最初构想,这些老舰正是要在2o年后的今天扛起战列线的重任;如此一来,德国海军便不用再新造太多的新战列舰,从而保证航母的建造数量。
不过,为了掩盖自己展航空海军的真实意图,德国海军有意推出了一个代号为h-44的巨型战列舰规划方案,并在1934年宣告动工。负责承建这级巨舰的船厂都在其船台旁边搭建起了高高的围栏,将内部的建造情况全部遮住,而这也更加为这级巨舰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小说《重生之第二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金螃蟹、袁yh1234567、和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71章 海军战略
. .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xiaoo”并加关注,给《重生之第二帝国》更多支持!
“陛下,您真的准备将h44级战列舰建成服役么?”
庄严华贵的夏洛腾堡宫主厅内,海军国务秘书雷德尔满是疑惑的对上首那个英挺依旧的身影说道:“该舰标准排水量高达6.4万吨,满载排水量更是将突破7.5万吨;21万马力的强沛动力赋予了它超过32节的超高航速,比起帝国现役的巡洋舰都不遑多让 ” 。而在火力上,它将装备9门骇人听闻的5oo毫米l45巨炮,这无疑是有史以来口径最大的长管加农炮!这一系列性能指标,都将使得它的造价相较于我们的3.8万吨级战列舰一路攀升,最终价格预计将达到2.5亿马克。而我们最新建造的3.5万吨级舰队装甲航母,其满配12o架舰载机之后的造价也不过1.2亿马克。即便是后者在日常维护和人员开支上会有不菲的超出,但选择舰队航母的性价比,也无疑比这种超级战列舰强太多了。”
清英目光当中露出几分感慨之意,道:“将军,我也知道这一点。然而,我们却必须建造一种彰显帝国世界地位的东西;唯有如此,民众才能在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豪当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而没有什么能比熔铸了力量和威严的战列舰更能胜任这一点了。您也希望见到当这款战舰的英姿出现在招兵海报中时,帝国的有志青年纷纷志愿加入海军的可喜景象吧?”
雷德尔心中思绪转动。最终还是选择了偃旗息鼓。没有在这一问题上再和皇帝作过多的争执。作为在海军中服役了整整四十年的老人。他自是知道清英对德国海军所做出的那无论怎么称颂都不为过的史诗般的贡献。相比于提尔皮茨的功绩,清英所起到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甚至犹有过之,如果没有他在具体造舰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掌舵和领航,德国海军也绝不会有今天这般技压群雄的鼎盛情况!
“另外,我们建造这款巨型战列舰的目的,也与之前规划的那5艘3.8万吨级常规战列舰相同,那就是让各国都认为我们仍旧是将战列舰作为海战的核心,从而让他们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清英顿了顿。而后又道,“截止到目前,英国人开工了5艘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美国人新建了2艘北卡罗来纳级和4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这都是基于我们的先前举动所造成的蝴蝶效应。如果我们再将这6艘h44级战列舰的计划抛出,他们还不会卯足了全部力气做出反应?如此一来,其结果显然比让美英两国将这些资源投入航空领域要好得多。而我们只用完成象征意义的2艘战列舰即可,另外4艘则全数建成同吨位的巨型航母;虽然二者的船型大相径庭,但在严格保密的建造中也是不会被外界发现端倪的。”
雷德尔恭声称是。根据他原本的意想,是将这6艘巨舰全部造成航母的。不过清英的考虑也完全有其可取之处。从潜在收益和投入的综合性考虑,他也认同了对方的意愿。更何况。当前的德国海军也完全有实力进行这笔数额巨大的投资。得益于德国经济总量在战后二十年间的突飞猛进,海军所能分到的经费也是水涨船高:即便是在有空军这个吞钱无底洞的情况下,德国海军在1933年所得到的拨款购买力,也是1912年的接近4倍。正因如此,规模宏大的“z”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要知道那24艘大型舰队装甲航母可绝不只是建造船体和配齐飞机就能完事了:其每艘航母所包含的近2oo名飞行员在内的35oo余名舰员的人员开支,每个月都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同吨位下的战列舰不过17oo名舰员,且还没有拿着超高薪水的飞行员,双方的日常开支显然不在一个档次。除此之外,每建造一艘新航母,德国海军还要为其配上1oo%~15o%的备用飞机和机组成员,以便能及时补充战斗损失,而这一部分的花销也是极为巨大的!
清英将目光扫向台历,其上面的日期赫然已经来到了1934年的2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职总统将满一年,而美国经济也在其新政的刺激下,从1932年的谷底开始重新向上回升。1932年,经历了5年经济危机侵袭的美国国民收入从1927年的7o4亿美元狂降至461亿美元,跌幅超过了三分之一,与德国的453亿美元几乎已经没有任何区别。到了1933年,美国经济便凭借着先前的基底出现了明显的反弹,刨除美元贬值的因素后仍旧增长了8%;而德国经济却由于各国纷纷大建关税壁垒所造成的出口萎缩,导致经济增速在2o年间首次较美国为低。这一情形也在清英的预料当中:此前,德国的对外贸易原本就是维持自身经济增长的核心支柱,每年都能实现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虽然现在的德国开始大力挖掘国内市场的潜力,但相比于曾经的顺利,却仍旧是果难抵因。
“我们不能让帝国的敌人们有太多的喘息时间了。如果法国执意要重整军备、并继续如本世纪初一般视德意志为头号假想敌的话,我们就应当提早动手,一劳永逸的解决西方问题。”沉思半晌之后,清英的声音再度在大厅当中幽幽回响,“总参谋部已经和维也纳方面达成了共识,制定出了扫荡西欧的黄色方案;空军也将全力配合这一行动,预计将在一个月内就能把法国彻底击垮。而接下来,就需要由海军挑起战争的主梁了。面对英国人和美国人的舰队。海军也应该有了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了吧?”
雷德尔心中倏然一惊。虽然他对德国获得西线战争的胜利深信不疑。但却从没有考虑过陆军和空军能够在一月之内就令法国屈膝!看到清英那张波澜不惊的容颜,雷德尔心中便对这件事情有超过5成的把握了。他略微沉吟片刻,而后开口道:“根据海军之前所拟定的计划,是以冰岛西部的特拉福维克要塞军港为支点进入北大西洋,破坏英国的海上交通线,并伺机与英国主力舰队决战。如果法国能被陆军快速攻陷的话,那么情况则无疑再有利不过了。除了冰岛之外,我们更可以利用法国在比斯开湾的港口突入大西洋;而这里不仅距离英国的海上航运线更近。各种炮弹、燃油之类的补给也能通过陆路源源不断的运来,其对于英国海上运输线压迫之功效尤甚于孤悬海外的特拉福维克要塞!”
雷德尔灵思泉涌,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征服法国的我们还能直接对临近西班牙施加影响,令其拔除直布罗陀这个英国在欧洲大陆盘踞了两百余年之久的枢纽。一旦这一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奥匈和意大利的联合舰队就能从西面冲出地中海,在北大西洋上与德意志海军取得会师,而如此一来的情形将是决定性的!奥匈海军几乎全面沿袭了帝国的设计,其所有舰艇都完全可以被投入一线使用;意大利战舰的性能也颇为优越,他们在今年规划的4艘维内托级战列舰完全值得我们期待。在得到这两支力量相助之后。公海舰队的整体实力至少都将提升三分之一;可以说,我们在北大西洋的海战中已经稳操胜券。至于印度洋战区。土耳其人的舰队也完全可以胜任,3艘新旧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的兵力虽然在欧洲不值一提,但在力量真空的印度洋却也是无可匹敌的强大存在。”
听得雷德尔对战略的深入剖析,清英眉头微挑,心中对他的评价不禁又提升了一个层面。他微微点了点头,道:“很好,海军就以你刚才的方向制订出一份新的作战方略。等到陆军解决掉法国大陆上的抵抗之后,舰队主力就准备进入法国港口驻扎。除此之外,海军也应当对位处地球另一端的那个同行取得联络,还希望他们能顾念自己的切身利益、和与德意志二十年来的诚挚友谊,在美国投入到战争中之后同时在太平洋上发起攻击。”
对于日本会在德美之争中选择的态度,清英向来是没有什么疑虑的。除了日美双方在亚洲问题上有着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外,德美两国的地缘位置,也是日本会选择搭乘德国战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太平洋虽然广袤,但日美两国却是真真切切的隔海相望;美国凭借夏威夷和南菲律宾作为支点,威胁到大洋西部的日本可谓是易如反掌。而德国虽然也在东南亚有殖民地存在,但核心本土却在遥远的欧洲,其力量投送到远东的难度无疑远比美国为巨。在这种情况下,远交近攻显然是日本最理想的选择:一旦击败了美国,日本就将成为太平洋地区独一无二的霸主,再向西扩张将再无任何阻碍。而如果投身美国一方,即便是全盘占领了德国在东亚的殖民地,日本也时刻都处在美国威胁的阴影下,一举一动都要看别人的脸色。两相比较之下,日本便显然不会再有第二种选择。(《重生之第二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oo%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xiaoo”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怒吼的废人、cllyf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袁yh1234567、zhouyu1976的打赏~~~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672章 激化与竞赛
. .
1934年,沉寂了二十年的欧洲局势再度被打破:面对法国所抛出的新一轮扩军计划,德国政府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声明。在各国记者的镁光灯镜头面前,德国外交国务秘书纽赖特宣称,以戴高乐为首的法**政府是在蓄意破坏欧洲和平、为周边制造紧张气氛,而这是德国所无法容忍的。声明最末,纽赖特代表德国勒令法国立即停止扩军,并恢复到《阿姆斯特丹和约》框架下的情况,否则一切后果均由法国自行承担。作为德国头号盟友的奥匈也在第一时间予以了支持 ” 。
春风吹舞,骄阳热烈,德国政府在春夏之交的这番铿然有力的声音,让世界都仿佛回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情形。1913年的同一个季节里,法国悍然撕毁19o5年签署的阿加迪尔协定、派兵占领了摩洛哥全境;在多方交涉无果之后,早就和法国怒目相视了四十余年的德国登时向宿敌拔出了利剑,并通过一年波澜壮阔的战争,定鼎了今天在欧洲大陆上绝对主导的局面。而在今天,历史似乎就要再一步重演,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当今的法国都不具备和德国相抗衡的实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