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国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幽泠秋月
清英淡淡哼了一声,道:“意大利人终究还是上船了。这个胆怯的赌徒只会在一方已经开出3张a的稳赢版情况下,才会将他们的筹码匆忙投在那一方的投注池当中,并使尽浑身解数、死乞白赖的要让庄家按照最初的赔率来和他结算!也只是我们现在还用得着这根软弱的墙头草,这才让他们的野望得逞!现在直布罗陀的大门已经敞开,无论是他们还是奥地利人都能够在地中海和大西洋中正常进出;你去告诉意大利人,让他们在一个月内完成舰队的整备,并全数开到法国西部的圣纳泽尔。等到公海舰队到来之后,即刻远赴南美圭亚那的乔治城军港。”
“陛下,我们不能使用加拿大的港口么?”听得清英的部署,雷德尔大感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现在英国人已经在与帝国寻求停战,如果我们在条约中加上使用加拿大港口的条件,已是走投无路的英国人必然不会拒绝我们的这个意愿。而以加拿大为跳板的话,我们的陆军就能够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这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比远在南美洲的圭亚那要便利太多了。”
“如果加拿大仍旧处在忠于伦敦力量的掌控之下,那么从北方切入自然是最为便捷的路线。然而,我们却不能指望美国人对近在眼前的威胁视而不见。他们极有可能会在近期先行动手,夺下加拿大东部的沿海区域,而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干预美队实施这一行动的必要手段。”清英叹了口气,话语中满是无奈之意,“事实上,即便是我们以圭亚那做为跳板,攻入美国本土的保守估计也要在一年半后的1939年。因为帝国在南美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前线战争所需的每一升燃油、每一发炮弹,都要从欧洲本土运出,而即便是从法国西部港口出发也将是一条近7ooo公里的远洋路途。我之所以要在停战条约中让英国人交出2oo万吨商船,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能更有效地联络欧洲本土和南美殖民地,以便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一条源源不断的后勤补给线。”
听得清英对未来战争时间的交底,雷德尔和鲁登道夫都不禁大感震惊。他们原本以为对美战争只需几个月便可宣告结束,从来没有想到战事会持续比上场大战更久的时间。经过短暂的惊愕之后,脑子里只有战争的鲁登道夫眼绽精光,跃跃欲试;而全局意识更高一筹的雷德尔却神色凝肃,默然沉思。从这个时间表来看,清英所想要得到的绝非是局部的胜利,而是彻底将美国这个工业强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击垮,而如此一来必将面临远比先前预期更困难十倍的局面。旷日持久的战争对德国经济社会的危害尚且不论,倾注如此大的力量去彻底征服一个遥远国度的必要性无疑也是值得怀疑;相比之下,双方各退一步不是更好么?
“雷德尔将军,我完全明白您心中的顾虑。然而为了德意志的未来,我们必须将这个撒克逊人的最后堡垒给彻底摧垮。日本人即将加入帝国的阵营,我们手中握有的力量已经空前强大,而这正是一劳永逸地消除美国威胁的绝好机会。”清英缓缓开口,话语中却蕴含着斩钉截铁的坚定,“我们今天的抉择,会被历史证明是完全必要的明智之举。”
ps:感谢书友帝苑、西辰的月票支持,和金螃蟹、琳琅卷、袁yh1234567、zhouyu1976的打赏
...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03章 占领区利用
. .
1937年6月11日,法国将领亨齐格代表贝当政府,在与同盟国的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两个小时之后,伦敦政府也发来了表示愿意接受条件的声明,距离德国所划定的谈判破裂截止时间仅有19分钟。对于英国人而言,做出这一决定无疑是极度痛苦的,因为这意味着整个国家都以几乎不设防的形式暴露在了德国面前;而在最终的和平条约里,英国也必将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然而当前形势下的他们却已经是别无选择:投降尚有保住部分家产的一线机会,顽抗就只有毁灭一途,在明知绝望的情况下执意赴死,这绝非是每个人都能无畏接受的!
伴随着无线电广播一遍又一遍的在法国平原上播送停战的消息,持续一个月的隆隆炮火声终于平息了下来。一片片震耳欲聋的热烈欢呼声从德军各部所在地响起,激动过后的士兵随即在军官的带领下,恭敬地唱起了《万岁胜利者的桂冠》。尽管德军上下在开战前都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但当前的他们,仍是为自己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目眩神迷。仅仅一月之内,上场战争中保存了颜面的英法就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前后损兵逾百万人;而己方的全体伤亡人数仅有8万出头,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到一场马恩河战役的一半!由清英所统御的霍亨索伦皇朝的声誉,在这场胜利之后达到了又一个新的巅峰。当清英在皇宫阳台上宣布对英法战争胜利结束的消息时,其下方数十万人的欢呼仿佛要将他兜头淹没。
当德国陷入一片欢腾的场景时,战线的另一端则是死一般的沉寂。英法士兵开始默默收拾行囊。准备从前线战地全面撤退——根据他们与德国签订的停战条约。法国将有六成左右的土地被德国占领。以为对美作战之用,限定时间内未离开这些地区的联军士兵将被视为战俘予以逮捕。大量军火被联军部队作为停战保证交出,他们剩余的武装力量也随之萎缩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而在撤退的过程中,他们还被规定不能以任何方式破坏当地的各种设施,所有屯储在当地的物资也必须保留,否则德国将视为对停战条约的破坏而有权采取任何行动。实际上,这还只是另一位面的协约国在1918年停战协定中、所开出的全部条款的一小部分,考虑到对占领区和控制区的工业有效利用。清英已经是格外手下留情了。
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德军开始全面接管法国人退出的那些土地。巴黎、鲁昂等24年前他们所占领过的熟悉旧地,布雷斯特、圣纳泽尔等他们所从未踏足的陌生城区,都相继飘扬起了德意志帝国的黑白红三色铁十字旗。法国民众满是苦涩和哀恸地看着这些征服者在自己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玷污各个名胜圣地。唯一让法国人感到略微安心的是,这些德国士兵的军纪尚未败坏,他们在餐厅和理发店门前都会按秩序排队,而且向店主支付的也是货真价实的法郎。
“法国人估计还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在用他们自己的钱来进行驻军。”当接到德军控制下的各法国城镇都处在一片和谐氛围下的消息之时,首相艾克曼不禁嘿然说道。根据德法停战协约的细则规定。法国每天都必须为占领区内的德军支付4亿法郎的经费;而正是这笔折合大约195万英镑的费用,让数以百万计的法国民众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德国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来源。
“下一步就是将他们的工业力量为我们所用了。法国人虽然在经济危机中遭到重挫,但他们去年仍旧实现了超过600万吨的粗钢产量;英国人的这一数字则在1200万吨,二者的总和已经达到了帝国的半数。通过适当的给予订单,英法两国的工厂就能源源不断的为德意志生产出必要的工业品。虽然这会使得英法国内的部分工业得到保护、甚至是增长,但从当前对美战争的角度考虑仍是十分必要:毕竟美国的生产力量仍旧较德意志为高,我们必须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与他们对抗。”居于主座上的清英补充说道。
艾克曼微笑称是。诚如面前的君主所言,利用英法的工业就必然会让其工厂产能得到保留,但德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绝对优势,却完全能够杜绝由此可能带来的任何不利后果。当前新组建的英法政府几乎都是温和的亲德派成员,诸如丘吉尔之类的激进分子早已去职并被严加控制;只要德国在最终的和平条约中,将他们的工业产量放在条款的天平托盘上予以衡量,那么为了抢救出更多遗产的英法政府,英法必定会促使本国工业界与德国全力合作。除此之外,德国还完全可以借此机会对其实施经济渗透,并使英法工业逐渐丧失其完整的性;当德国在原料供给等生产过程中占据主导因素之后,这些工业也就彻底为自己所用了。
“虽然英法已经退出战争,但我们的军备生产仍旧不能有丝毫的减缓。相反,帝国国内的各家工厂应当继续向战争转型,进一步压缩消费品的产量。而在各个军种的资源分配比例当中,海军应占据最优地位,空军次之,陆军装备可以暂且放在最末位。”清英顿了顿,而后再度说道,“接下来我们的战争任务,是以圭亚那为基地,逐步攻略在加勒比海中的众多岛屿;过多的陆军兵力在这些岛上不仅无从施展,反而会在后勤补给上产生巨大的压力。”
“请凯撒放心。在军备增产这一领域,最近我发现了一位极有潜力的年轻人:他虽然是一名建筑师,但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我认为他完全能胜任装备生产国务秘书的职务。我准备任命他为托特的副手,协助其进行装备生产,相信这位名叫阿尔伯特?斯佩尔的年轻人不会让您失望。”艾克曼恭声答道。
正当德国忙着清点法国占领区的人口、库存物资、和财富的时候,6月21日,迁延六周之久的日本终于对美国宣战了。虽然德国只同意把马来西亚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让东京大本营中的那一票野心勃勃的战争分子感到极为失望愤怒,但在德国之后许下的重利攻势下,他们仍是毅然向大洋对岸那个怒目相视三十年的夙敌拔出了战刀。德国外长纽赖特在与日本大使的一次私密会谈中称,德国完全支持日本在亚洲“建立起自己的秩序”,只是由于当前美国势力仍在,德国不能在欧洲多生事端,因此才暂时保留了日本对新加坡、缅甸两地的“合理要求”。一旦美国战败,德国就将立即向英国施压,令其将这两片亚洲领土转交予日本统治。这多少让日本人感到了一些安慰。
而除了和日本瓜分美国这张略显空洞的支票之外,纽赖特还向日本人抛出了一个更有诱惑力的香饵:即当美国战败退出战争之后,德国将支持日本在荷属印度支那的行动。这番保证登时就让东京大本营转怒为喜。这一万多座岛屿上不仅有着多达5000万的人口和大量的种植园,更有日本国家机器所极度匮缺的石油:有了荷属印度支那,石油日产一万八,日本的燃料再也不向荷兰和德国进口啦!感到有利可图的日本便再不保持虚假的中立,而是揉身投到了一线的战争中去。
6月28日,日本舰队开始大举进攻由美国所控制的南菲律宾。在先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德美两国几乎没有在这个隔海分治的岛国上进行大的交锋:德国在菲律宾的陆海军力量都十分有限,而美国为了避免日本投入战争,也在西太平洋上小心翼翼,没有采取任何过激的行动。然而,白宫所苦心维持的太平洋局势,仍是被决心一战的日本所单方面打破了。在大量战舰的掩护下,5个师团的日本陆军顺利登上了岛屿,随即向岛上防守的美军展开了如野狼般的进攻。
让日本大本营感到惊讶的是,对方似乎根本没有坚守这片殖民地的意思。日本海军原本苦心孤诣制定出的“九段作战”计划,如今却因为美国海军的按兵不动而全数宣告破产:航母上的零式战斗机向东展开了超过600公里的侦查半径,却始终没有看到一条悬挂星条旗的舢板。而日本陆军面对的敌人也全数龟缩在工事当中,极少发动坚决的反冲锋。由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实力较日本联合舰队仍有不小的差距,美方已经明智地做出了放弃远隔本土的菲律宾的决定。他们决定先依托夏威夷上的空军基地进行防守,等到后续战舰陆续建成服役、舰队实力得到扩充之后,再与日本人决战。
日本大本营显然并不满足于在南菲律宾的胜利。很快,他们就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在太平洋中部的重要岛屿基地。
ps:感谢书友金螃蟹和zhouyu1976的打赏
...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04章 南美立足
. .
艨艟重重,宛若城郭连绵;纵横宽广的海面上,数十艘商船正喷吐着淡淡的煤烟,井然有序的向港口内缓缓驶去。.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外形各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便是其干舷高度都已被压到了一个极为低矮的程度。有全副武装的士兵站在甲板上,向码头上迎接的人群欣然挥手;而在其旁边,那些由帆布覆盖下的海量货物,已经清晰勾勒出了车辆和战机的形状。
根据德国总参谋部下达的指令,德军的下一步行动,是将圭亚那打造成在美洲大陆上最坚强的桥头堡:数以万吨计的海量物资,随即开始集中涌向这片在间战时间里并未受到太多重视的海外殖民地。伴随着大量工兵和建材的先期抵达,位于圭亚那北部的乔治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从一个普通的沿海港口变成了能大量吞吐货物的高效码头。重型机械吊臂在空中纵横挥舞,轻而易举地卸下商船所运载的各种货物;码头上也铺设了四通八达的铁轨和输油管线,很快就将这些重要的战略物资输送到已经建立起来的各个仓库当中。
虽然圭亚那距离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州仍有超过3000公里之遥,完全处在美国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之外,然而德国空军却在第一时间内于此处部署了一个最新的fw-190战斗机大队。原因无他,美国人的触手并没有仅限于本土,而是大幅向南延伸到了加勒比海域中的各个岛屿:通过1898年爆发的那场美西战争,美国从西班牙这个日暮帝国的手中夺取了古巴、多米尼加、和波多黎各。几乎将整个加勒比海都纳为了他们的内湖:也正是在这一先决条件下。美国才开始在巴拿马修建运河。并由此实现了两洋舰队的高效调动。
当前,美国在波多黎各的圣胡安拥有一个大型海军和空军基地,距离德国控制的乔治城仅有1500公里;而美国b-17重型轰炸机的载弹航程则在3200公里以上,如果牺牲一部分载弹量,则完全能够对德国在南美的这个基地实施轰击。这便由不得清英不谨慎小心。而根据舍尔在大西洋海战结束后所作出的报告显示,美国海航战斗机所表现出的性能已经十分接近清英所熟知的地狱猫,考虑到时局的更易,美国空军极有可能具备了这种远程打击的能力!
清英所提防的情形很快就变成了现实。8月17日。得知德国正在向圭亚那大举囤聚装备和物资的情报之后,隶属于美国陆基航空兵的36架b-24当即从国内飞抵圣胡安,并在挂载炸弹之后再度向南起飞了。为了执行这项远距离轰炸任务,它们都只携带了2722kg(6000磅)的炸弹,仅略多于额定载弹量的三分之一。为了保护这些造价接近24万美元的四引擎大家伙、以及所搭载的7名成员的安全,28架p-38双发战斗机也挂载起了副油箱全程伴随。由于清英在全球范围内所引发的蝴蝶效应,美国的航空技术也较历史上有了相当程度的飞跃。
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美军机群距离目标只剩下100km左右的距离。然而正在这时,前方的云层中却突然钻出了一大票德国战斗机的身形。相比于在法国战场上大量出现的bf-109,眼前这款单翼机的外形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变;而对方的速度也同样是极为迅捷。以至于美军飞行员们仅用一个照面,就能判断出这些德国战斗机的机动性更在自己的p-38之上!
桨叶呼啸。战机翻滚,代表了德美两国当前最尖端科技的航空利器,便在这片南美洲的陌生空域中展开了交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场战斗对于美军战机颇有些不公平:fw-190原本就是以低航程来换取高战斗性能的纯种单发战斗机,而p-38却是战斗航程两倍于彼的双发重战,在挂载炸弹对地攻击方面也留有远高于fw-190的冗余。除此之外,德军战斗机还占据了至为重要的数量优势,即便是他们需要分出一部分力量去攻击美国轰炸机也是一样。再加上双发重战本身在水平机动上的较单发战机的先天缺陷,使得美军飞行员直接就陷入了苦战。
“砰!砰!”伴随着德国战斗机的高速俯冲嘶鸣,一架美军战机的中部驾驶舱猛然迸炸开两片亮白色的光团;20毫米航炮炮弹轻易撕开了驾驶舱上方的预应力玻璃,前一刻还在驾驶战机的美军飞行员当即脑浆迸裂、横死当场。这架拥有两个机身的p-38登时像一只无头之雁一般,从六千多米的高空急速翻滚坠落,并在下方的陆地上击撞出猛烈的爆炸。相比于此时仍旧在德国空军中大量服役的bf-109,fw-190的火力增强到了2门20毫米机炮和2挺13毫米重机枪,即便是较身为双发战机的p-38都略胜一筹,完全可以应付对美军同行的战斗。虽然p-38的防御和生存性能都更胜一筹,但数量有限且客场作战的它们,却显然无法将这一优点转化为胜势。德军战机密切合作,大量的饱和攻击使得这些战机纷纷饮恨。
与此同时,编队飞行的b-17轰炸机群也战斗得举步维艰。虽然它们拥有多达13门12.7毫米重机枪的自卫火力,但德军飞行员却早已在战前的演习中摸索出了一套对付集群轰炸机的战术;在20毫米机炮的接连开火中,即便是体型庞大、皮糙肉厚的重型轰炸机,也无法承受这种武器的连续打击。枪弹呼啸,壳体迸飞,一部分b-17在密集的弹雨攻击下引擎着火,侧翻坠落,另一部分则匆忙扔下了机腹中的炸弹,而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基地拼命逃去。
是役,美军来袭的机群损失了22架,占到全部数量的超过三成,且没有一枚炸弹落在正在大规模吞入货物的乔治城。fw-190被证明是一款极为优秀的战斗拦截机,在陆基雷达的配合下可有效拦截来袭的轰炸机部队。在此之后,不甘失败的美方又集中更多的战机发起了数轮轰炸,但都被严阵以待的德国战斗机抵挡。在9月21日的轰炸中,美军的133架b-17更是被击落了43架,以至于地面上遍处可见这些四引擎战机的残骸;而它们所对乔治城造成的破坏十分有限,德军工兵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完成了修复。遭受如此惨败的美军陆航不得不偃旗息鼓,德国得以在南美大陆上稳稳立足。
此后的时间里,德国开始对这个前哨阵地进行了全面的战略倾注。每隔数日,便有一支满载各种物资的船队从德国港口出发,沿欧洲大陆西部海岸线南下,经摩洛哥补充燃料后直航圭亚那。为了防备美国潜艇奔赴远洋的偷袭,德国海军启用了如英国同行一般的护航船队体制,平均每8艘商船由1艘驱逐舰或猎潜舰予以护卫。对于没有狼群战术的美国潜艇而言,这一护航体系已经是足敷使用了。而为了破坏美国东部沿海的海上航运,同时能更加有效的监控对方舰队的活动踪迹、保护从德国本土前往圭亚那的运输船队不被大型舰队骤然攻击,由邓尼茨少将指挥的潜艇群也开始向北美全线出击。
得益于本位面德国超强的工业力量,即便是并不为清英所绝对倚重的潜艇部队,当前也拥有了超过300艘的惊人规模。邓尼茨将麾下的潜艇划分成了相互轮转的三部分:三分之一的潜艇在一线作战,三分之一的潜艇在出击和返回的路上,剩余三分之一的潜艇则在基地进行维护和轮休。在这些潜艇的袭击下,繁忙的美国东海岸航线顿时成为了鲨鱼横行的死亡地狱,短短两周内就有超过50万吨的货轮被击沉。美国大西洋舰队司令金(和金梅尔是两个人)被迫下令在整个东部海岸实施夜间灯火管制,同时将成本低廉的航运大量改为陆地铁路运输。此外,这些潜艇还严重影响到了美国本土对古巴等占领区的海上补给。即便是美军飞机在白昼进行了广泛的巡逻,但依靠夜间发起狼群突袭的德国潜艇却似乎总能找到可乘之机,每天都有满载物资的船舶被击沉的消息传到美部的桌前。
“日本方面已经传来了消息,他们即将发起占领中途岛的战役。我们也不能一直困守在圭亚那,拔掉美国人在加勒比海的楔子将是我军亟需达成的使命。”德国空军副司令凯塞林将手指按在了地图上,满脸自信之情的说道,“空军的伞兵部队已经错过了法兰西之战和英吉利之战,这次该是他们出场的时候了。”
ps:感谢书友xjrh152769、我就喜欢猫的月票支持,和冷寒烟、袁yh1234567的打赏
...
.全部章节
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705章 前进攻略
. .
“对加勒比海诸岛的进攻将演变成一场大规模会战。¥f頂點小說,美国人绝不会容忍我们将多米尼加、乃至距离他们咫尺之遥的古巴鲸吞占据,他们必定会集结起全部的力量来与我们对抗。整个美国大西洋舰队、以及他们的全部陆基航空兵主力,都有可能作为棋盘上的战力出现在我军的对立面。我想知道,帝国在圭亚那已经集结起了多少海空力量,以至于能在10月底就发起这场战役?”位于柏林皇宫的办公厅内,清英站在一张巨幅的地图跟前满是惊讶地开口说道。
军装笔挺的雷德尔站在书桌前,对面前的帝皇详加说明道:“陛下,由于空军在圭亚那的上空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使得海军商船所运载的物资,能够一刻不停的在以乔治城为首的各个圭亚那港口进行卸货。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已经有830余艘满载物资的各型商船抵达南美,运载总吨位超过400万吨:这其中既包括一个航空军、两个独立旅、两个伞兵师及相关后勤人员的庞大部队,更有无数随船抵达的军火、弹药、机械备件、药物等各种消耗性战争物品。从波斯湾和尼日利亚出发的油轮不再进入本土,而是直接开赴圭亚那为舰队实施补给。”
说到这里,雷德尔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悦的笑容,道:“实际上,石油、粮食等基础物资,已经成为了我们当前在南美最不缺乏的货品。随着帝国在圭亚那的成功立足,拉丁美洲对德意志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委内瑞拉答应将一部分开采出的原油卖往圭亚那,而巴西也开始将粮食和建材大量向我军出售。这两个国家就近提供的物资。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减缓了帝国跨洋作战所要蒙受的后勤压力。现在。即便是登陆古巴的时机尚未成熟。但攻占多米尼加和波多黎各的条件却也已经具备:根据空军的侦察预计,这两座中、小型岛屿上的全部守军不超过两个师,我们有相当的把握拔掉美国人在这里的据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