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七零有空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清清池

    “哪来的”木秀问道。

    “这是我收拾秸秆,从上面抠出来的。”李盼弟扬着小脸,得意的说道。

    像黄豆,芝麻之类的农作物,的确会在秸秆上残留一些,只是大家太忙了,对于那漏掉的豆荚也都没工夫处理,没想到,李盼弟竟然一个一个又抠出来了。

    “盼弟好样的,这点黄豆是盼弟的,二姨全部给你炒成五香豆,做你的零食吃。”木秀笑着说道。

    “好,炒好给大家吃。”李盼弟拍手说道。

    “盼弟真懂事。”周水莲抱着李盼弟亲了又亲,大家在一旁掩嘴直笑。

    大豆全部拾掇好后,院子空出来三分之一的位置,接着就是将红薯装好。

    四亩地的红薯总共收获了八千斤,木秀将最好最大的挑出来,留着卖钱,再将中等大小有没有伤疤能长期储藏的,一部分下到地窖里,留着慢慢吃,一部分留着做成红薯干,最后将那些收的时候被碰伤不能长期储存的,或者太小的,清理干净,一起做成红薯面。

    花生种了一亩,这次收获了七百斤,晒干之后,直接就装进麻袋,放入地窖。

    农田里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活了,平日里也就是隔三差五去浇水施肥,木秀家的地已经全部拾掇好了,而村里的其他人家,这会儿才开始投入浩浩荡荡的秋收中。

    木秀家这次大丰收,让村里不少人都看的羡慕不已,看着那么多收获的作物,堆得高高的,真是看了都觉得心里舒服,大家都看新鲜一样三五成群的在木水家门口晃悠,看着一车一车装的满满当当的作物拉进木水家。

    刘玉梅也混入人群中偷偷去看了看,看完后眼红的不得了,她眼睛一转,就跑回家去了,

    “哎呀,你们是不知道啊!木水家收了好多车的粮食啊!”刘玉梅冲着做完农活都在院子里坐着乘凉的木家其他人叫嚷道。

    “大嫂,你声音小一点儿,我们家红霞正在写作业呢。”王桂英毫不在意的对着刘玉梅说道。

    “哎,你没听到我说的吗木水家院子都要堆满了!”刘玉梅看王桂英打断她的话,她又重重的强调了一番。

    “大嫂啊,你咋咋呼呼干啥呢,他们家那地里种的不是红薯就是土豆,要不就是玉米棒子,有啥好羡慕的。”王桂英不以为然的说道。

    “红薯土豆玉米棒子怎么了那也是吃的!有的吃总比没东西吃强!”刘玉梅不服气的说道。

    “大嫂,你就看着木水家收了那么多东西,可种这些地,开荒费不费劲那地千辛万苦开出来,种不了小麦水稻,又难拾掇,租金又贵,收起来你没看,十几个壮劳力啊....听说还给付了工钱,都不知道收




第264章 剥玉米小工具
    晚上睡觉时,王桂英趴在木根耳边,对他咬着耳朵说道:“你说木水真的会给咱们说那发财的路子吗”

    木根犹豫了下说道:“二哥一向心软,或许他会说的。”

    “呸,我是不信,要是你娘一直这么对咱们,我早就.......”王桂英话只说了一半,然后斜着眼看了看木根的反应。

    “反正以后爹娘是跟着老大家的,也用不着咱们伺候,你放心,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等永辉一找好媳妇,咱们就也分出去。”木根对着王桂英说道。

    “还算你心里明白,到时咱们红霞也说个城里女婿,那咱们就享不完的福了。”王桂英看到木根终于被自己日复一日的挑拨洗脑成功了,笑得真是合不拢嘴。

    “你倒是给永辉相看相看媳妇啊。”木根有开口说道。

    “你当我没看啊,还不是你娘一分钱都不出,我拿什么去跟人谈。”王桂英说到这里,重重叹了口气,其实刘幺妹并没有说不给钱,而是王桂英一直没看中,现在她把所有事都推到了刘幺妹身上。

    “明天我去跟她说去,永辉都快19岁了,我19岁时都跟你结婚了。”木根语气里有些急躁。

    “先不急,等收完水稻,看她能不能去跟木水要来发财的办法,如果行,咱有了钱,永辉没准能说个更好的。”王桂英劝阻道。

    “那也行,等收完水稻再说吧。”木根说完这些,就沉沉睡去可,王桂英也是嘴角带笑的进入到了梦乡。

    “玉米也晒好了,可以剥了。”周水莲是每天都会仔细查看这些玉米。看着屋里这么多的粮食,她心里也是舒坦极了。

    “好,今天大家一起剥玉米粒。”木水到房顶,把玉米开始往筐里收。

    陈旭辉负责一趟一趟运玉米,周水莲,木秀,木小草,一人拿一个盖帘儿,坐在小板凳上,开始用手剥玉米粒。

    木秀只剥了一会儿,手就疼了起来,她看了看周水莲和木小草,两个人的手指也泛红,但是手上依然没有停下来。

    “娘,姐,你们手不疼吗”木秀问道。

    “开始疼,等剥着剥着就会好很多。”周水莲很有经验的说道。

    木秀顿时无语,等会儿疼的麻木了,肯定好多了,等玉米剥好之后,那手至少要疼上小半个月。

    木秀好好回忆了一下,忽然想到一个法子,她站起身来,在木水做木工的工具箱里,翻来翻去,有了,只见她找到了一块长条的小木板,大约有三十分钟的长度,宽有十公分的样子。

    木秀拿起锤头在木板的中间,敲敲打打的,开出来了个长方形的小孔,又在四十五度的斜面上钉了一个钉子。

    “好了。”木秀拿着这个木板回到了周水莲木小草身边。

    “这是啥”木小草好奇的问道。

    “姐,你就看着吧。”只见木秀拿起一个玉米在模板上面由上往下慢慢滑动,一排玉米就落在了盖帘儿里,只看见玉米芯子上面一排整整齐齐的白色痕迹,再往下慢慢的一划,又一排白色的芯子露了出来,玉米粒一粒粒的落在了盖帘儿里,不到一分钟,一颗玉米就开了好几道槽。

    木秀将手中的玉米用这个木板开好槽,再捡起一个刚剥干净的玉米芯在一起摩擦,玉米颗粒很快很好的剥下来,省时省力,比没有开槽的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

    “这是啥这样



第265章 做零嘴
    “这会儿我就做给你这个小馋猫吃。”木秀也是行动派,说做就做,说完就转身去厨房拿工具去了。

    “你就宠她吧。”木小草嘟囔了一句。

    木秀拿了个盆子,拿了一些玉米还有李盼弟拾得那兜黄豆,她准备炒个五香黄豆和做一个爆米花。

    木秀先把黄豆淘洗干净,然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等到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开锅放入盐和五香粉,煮到黄豆变大,豆皮蓬松之后就捞了出来,控干水分之后,再放少许盐和五香粉腌渍三十分钟,再放入锅里小火慢炒,直到豆子慢慢缩小,发出“啪啪”的声响,呈微黄色就好了,盛出来放凉之后,吃起来嘎蹦嘎脆。

    接着就是做爆米花,一小把玉米粒就行了,将锅烧热,放入油,烧热之后,将玉米粒丢进去,赶紧盖上锅盖,加大火,只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在锅里响起,玉米粒在锅里爆的都快顶开锅盖,慢慢的,锅里的声音越来越小。

    木秀掀开锅盖,将爆米花盛了出来,放进盆子里,将白砂糖放进去,两个盆子合在一起,上下摇晃十几下,让糖充分融入了爆米花中,香甜的爆米花就做好了。

    两样都做好后,木秀将黄豆和爆米花一起拿了出来,大家都凑了过来。

    “这是什么,好香啊。”李盼弟拿起一个爆米花塞进嘴里,香甜脆口的味道在口中化开。

    “二姨,太好吃了。”李盼弟顿时眼睛闪闪发亮,用手又抓了一把。

    “秀,你这爆米花做的不错啊。”木小草是吃过爆米花的,再过两年,就会有人走街串巷挨村挨乡的,拖着一个大铁罐子,专门做爆米花,大米花之类的小吃。

    “姐,你起这个名字不错,就叫爆米花了。”木秀顺着木小草的话就说了下去,木小草也不以为然,反正这东西不就是叫这个嘛。

    “秀,那你这是用啥做的”周水莲好奇的问道。

    “是用玉米粒做的。”木秀回答道。

    “还是小草厉害,我吃了这一会儿,都没尝出来玉米味。”木水又塞进嘴里几颗,细细回味。

    爆米花炸开后成了黄白相间的球形,这如果不说,还真很难看出这种体积比玉米大了几圈,完全不像玉米粒的东西,竟然是用玉米粒做出来的。

    “真没想到,玉米粒也能做这样好吃的东西。”陈旭辉感叹道:“木秀,你真是心灵手巧,什么都会做。”

    “陈大哥,所以还是要多看书,书里什么都有。”木秀笑着说道。

    “我...我会好好认字,好好看书学习的。”

    “秀,我这个岁数,认字晚不晚啊”木小草也心动了。

    “姐,只要肯学,啥时都不晚,就是咱娘跟咱爹也可以一起学认字。”木秀之前也劝说过木小草一起学认字,木小草都拒绝了,如今她竟然主动提起来,木秀自然是赶紧趁热打铁。

    “唉,小草,是爹娘对不住你,没能让你去上学,你还年轻,跟着秀一起学学认字吧,你看秀认了字,什么都懂了!我跟你爹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脑子也不好使,认字太难,我们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周水莲感叹的说道。

    “姥姥,认字一点儿都不难,我来教你们!”李盼弟放下手里吃的正香的爆米花,童言童语的说道。

    “好



第266章 捞鱼
    去年还是工分制的时候,春季要交公粮,秋收之后,要补交一部分税费,最后分到手的粮食和钱,让很多人吃饭都只能吃上八分饱,如今分田到户之后,木秀家第一年交完公粮就有余粮,如今加上开荒不用交这些,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

    而村里别的村民家,都开始收起了水稻了,稻田里养鱼的那几户人家,因为上次下大雨的缘故,稻苗补种了一些,比别人家的水稻要晚成熟了几天。

    只是,大家都是第一次稻田养鱼,这怎么收割,大家都还不知道,陈向阳一大早就去了木秀家里,把木秀了稻田边。

    “木秀,就从我家这稻田开始示范吧,让乡亲们都学习学习,怎么做。”陈向阳家的田边上,已经围了不少的人。

    陈向阳家的地有两亩,陈向阳的儿子当兵的时候,在外地认识了儿媳妇,前段时间,儿媳妇的亲娘生病了,想看看孩子,于是儿子带着儿媳妇还有孩子回娘家了,秋收只能靠陈向阳夫妇两人了,不过好在地也不多,两口子也能忙的过来。

    “陈叔,这要先放水,将鱼捞出来完之后,再收水稻。”木秀说道。

    “行,我这就先去开水闸。”

    “等一下。”木秀出声阻止,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应该先联系买鱼的,等谈好了,鱼直接拉走,不然水放了,这鱼死了怎么办!

    木秀扭头对站身边的陈向阳轻声问道:“陈叔,这鱼一两天卖不完,要不,今天先放一半水,捞出来一半的鱼,先拉出去卖掉,等明天了再把剩余的水放了,把剩下的一半也拉去卖掉,就算卖不完,养在家里的水缸里,还能养一段时间。”

    陈向阳这才回过神来,对啊,一下子捞出来这样多鱼,卖不完怎么办。

    “还有,需要准备几个大木桶,鱼捞出来先放进木桶里面,不然等这边放好水,这捞出来的鱼也死了。”木秀提醒道。

    “孩他娘,你回家去把家里的大木桶都拎过来。”陈向阳喊道。

    “好,这就去。”陈大婶转身就向家里走去。

    “我去帮嫂子。”

    “我也去。”

    人群中有四个人,紧跟着陈大婶的的方向快步追去。

    很快,几个人就抬着三个洗澡的大桶回来了。

    陈向阳把稻田垄沟边上堵水的开口给挖开,整亩稻田的水就向这里流动,很快,随着水位的下降,稻田里的鱼开始翻腾了起来。

    木秀眼疾手快的将渔网递给陈向阳,俩人各站一边拉好,从稻田里头顺着水流出来的鱼,就这么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渔网里头。

    因为有栅栏拦着,所以流出来的鱼不多,都是一些体积小的,兜的差不多了,陈向阳拎着渔网把噼里啪啦跳动的鱼,一股脑倒进桶里,然后继续守在出水口。

    一旁有眼色的村民,勤快的给鱼桶里头添水。

    “好了,陈叔,堵住吧。”木秀站起身,看了一眼水位,对陈向阳说道。

    陈向阳拿起铁锨,铲起土,迅速将出水口填住,今天就先搞这边一亩地里的鱼。

    “陈叔,这会儿可以先下去捞鱼了。”木秀抿起裤腿,向稻田里面走去。

    陈向阳也学着木秀,走进稻田里,这会儿只有不到一米深的水里,虽然全是泥巴水,但是并不影响视线,鱼儿游动的时候都能清楚的看到,这一亩地的稻田里,只见鱼儿在不停的乱窜。

    田垄上面站着的几家稻田养鱼的乡亲,也都不约而同的



第267章 卖鱼
    “可不是,我家儿媳妇这才生了孩子,正愁奶水不好,这鲫鱼汤最是下奶,正好这几天还有几家要捞鱼,我就跟着买,多买几条,可不能饿着我的大孙子了。”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拎着鱼向家里走去。

    “你们等吃了晚饭去村里的办公室等我,咱们开个会。”陈向阳对着今天来观摩,家里也是稻田养鱼的几个人说道。

    “好的,村支书。”那几个人准备明天开始捞鱼。

    夕阳西下,在稻田里头忙活了一整天的陈向阳,脸上的笑容都没停下来。

    等到乡亲们都散开之后,陈向阳捉了条大鱼,拿了绳子穿好,递给了木秀,“木秀,给,拿回去吃去。”

    木秀也不拒绝,接了过来,笑着说道:“这托陈叔的福,今晚有鱼吃了。”

    “你这丫头,平日里我可没少吃你的东西,快回去吧,忙了一天了。”

    “好的,陈叔,明天再捉另外一亩地的鱼,然后一起拉到县城去卖。”

    “是的,不然这一桶鱼养几天,就瘦了。”陈向阳回答道。

    木秀离开之后,陈向阳将鱼拉回了家里,洗干净手脚,换了个衣服,随便吃了点饭,就去办公室了。

    不一会儿,乡亲们就陆陆续续的来了。

    “大家都来了。”陈向阳抬头扫了一圈,人都到齐了。

    “明天大家都要放水捉鱼的话,这样大一批鱼,不好处理,大家想过怎么办吗”陈向阳的话音刚落下,大家就开始争先发言。
1...5859606162...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