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一时之间,公众震惊了。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科龙发展那么快!”

    “看来,王弘毅并不是之前宣传的那样白手起家啊。”

    “是啊,很显然,天车集团发展这么快,不正常,有着不可告人的一面。”

    “说什么商业天才,如果没有暗箱操作,怎么可能发展得那么快呀。”

    “这个人,不可能没有背景,要不然潘拧也不可能配合他啊。”

    “难道,王弘毅是所谓的白手套”

    王弘毅本身就是知名人物,特别是随着巨人问题暴露,史欲柱败走洙海,王弘毅已经成为华夏年轻人的头号偶像。

    虽然王弘毅从大学毕业了,随后越发低调,也没有接受过什么采访。

    但是天车集团的发展,十分地迅猛,今年正向着百亿销售额进军,俨然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

    这么年轻有为,之前很多人分析他有背景,但是却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现在,凭着这个忽然冒出来的爆料,老百姓便纷纷展开想象,为王弘毅的迅速崛起寻找各种理由。

    有些人咬牙切齿地痛骂王弘毅和潘拧,好像他俩占了他们的便宜一样。

    还有人呼吁要对潘拧和王弘毅进行调查,搞清楚他们到底侵占了多少固有资产,要判刑,要坐牢。

    “怎么回事,弘毅,你是得罪什么人了吗”刘咏好打电话给王弘毅,“这些黑料,明显就是冲着你来的啊。”

    “我也不知道啊,科龙的发展,经得起任何人的检查,可是那些媒体,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黑料,不问青红皂白,不调查清楚就报道,这是对我的污蔑!”王弘毅也很郁闷,从潘拧被举报,以及现在的爆料来看,很显然是有人在后面推动。

    “我看,根源在科龙,不能掉以轻心,你准备怎么应对”刘咏好问道,他是相信王弘毅的,跟王弘毅相识这么久,虽然两人年龄差距大,但是在思想上,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他对王弘毅的人品很认可。




第305章 全面开战
    办公室。

    青烟缭绕,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潘拧皱着眉头,脸色非常难看。

    他刚刚送走轻工局的工作组。

    轻工局得到举报,说潘拧吃里扒外,有转移冰箱厂资产的嫌疑。

    一直以来,因为经营冰箱厂有功,潘拧顺风顺水,也受到了无数领导的接近,也接待了很多来调研学习考察的外地领导。

    在本地政府部门面前,他说话也能够挺直腰杆,非常硬气。

    相关领导,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

    可是今天,来座谈的领导,一个个换了一副样子,虽然名为座谈调研,但是一副审问盘问的架势。

    话语虽然客气,但是语气却不太友好。

    “到底是谁”

    潘拧非常愤怒。

    冰箱厂上上下下,都被他经营得铁通一块,应该不会有人举报他。

    更何况,他做事十分地谨慎,也没有留下什么把柄。

    虽然说科龙电器一开始的设计人员确实是从珠江冰箱厂出去的,但是人家正常跳槽,那也无可非议啊。

    毕竟人家科龙电器给的待遇高,吸引人。

    至于经销渠道商,人家也不止是经营一种电器,同时经销科龙电器,那也没有任何问题吧。

    再说了,珠江冰箱厂以冰箱为主打产品,而科龙电器则是以空调为主。

    两个公司经营不一样的产品,也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这些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一块去。

    而现在,居然有人举报他利用科龙电器来掏珠江冰箱厂的资产。

    潘拧虽然对无法改制很不满,但是他倒是没有想过直接把冰箱厂的资产转移到科龙电器。

    更多的是借助冰箱厂的渠道,对刚刚诞生的科龙电器进行前期的扶持和培育。

    此外,就是给科龙输送一些人才罢了。

    去科龙的人才,有三类,一是技术人员,二是管理人员,三是销售人员。

    并且这些人员都不是一起过去的,而是根据科龙电器扩大经营一步步过去的,他们过去以后,科龙电器给的待遇比原来高了三倍不止。

    这样的待遇,即使没有潘拧的支持和暗示,这些人只要被挖,肯定都会跑。

    从珠江冰箱厂到科龙电器的人才,都是潘拧培养出来,带出来的,他们对冰箱厂的崛起付出了辛苦和汗水,但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让他们去科龙,既有利于科龙的发展,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补偿。

    “王董,刚刚轻工局的领导来厂里面找我谈话,说他们收到举报”

    潘拧专门给王弘毅打电话,告知他相关情况,请他做好准备。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但是潘拧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至少要有一个心理准备。

    虽然他有信心无论怎么查,都无法找到相关证据,但是种种调查也可能会影响科龙的发展。

    王弘毅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了,科龙崛起太快,而且这次又直接依托淘宝超市发展渠道,估计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反击,或者这是一条线索,也可能不是来自于内部人的举报”

    潘拧对此也颇为赞同,他道“我想了一下,从我们的运作方式来讲,确实也没有什么漏洞,除非是内部有人嫉妒或者心怀不满,另外就是外部竞争对手使坏了。这次的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科龙已经走上了正轨,我想我们更多的是从管理和待遇方面来吸引人才,而且不仅是珠江冰箱厂,其他电器公司的人才,我们干脆都挖,给待遇薪酬”

    王弘毅道“我认为可以,今年科龙的发展,肯定超预期,储备人才,十分重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发展前途和薪酬待遇,这是最重要的挖人留人手段,我们的目标是打造国际知名家电品牌,就要有一流的人才队伍,你是专家,就请你圈定一些挖掘对象,甚至国外的技术人员,也一样可以挖过来”

    虽然潘拧被举报的事情,让王弘毅有些意外,不过他也没有太多担心。

    不管谁去查,都不可能查出什么实际东西来。

    很快,科龙电器的全球人才招聘广告就在几个重要的报刊上打出来了。

    “年薪十万”

    “只要你是人才,我们就欢迎你。”

    “工作满三年分配住房”

    “一起创造梦想,打造全球一流家电品牌”

    这个招聘启事,简直就像是一个宣传广告。

    一时之间,引起了无数人的关注。

    “这个科龙是哪儿的公司,这么厉害”

    “我知道,在央视打了广告的,叫什么好空调,科龙造”

    “我有一个朋友的亲戚买了科龙的空调,据说效果很好,声音小,制热制冷效果极好”

    “这么高的工资待遇,我也想去啊。”

    “可惜,人家的要求也不低,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在九十年代,年薪十万,是非常吸引人的。

    在加上工作满三年就能分配住房,虽然要满10年才给产权,但也很让人眼红了。

    “为什么别人的公司待遇就这么好呢”

    “我在公司干了这么久,任劳任怨,收入很多年都不涨。”

    “去科龙看看。”

    “这不就是为我准备的工作机会吗,哈哈”

    一时之间,一些家电企业的员工,有人羡慕之余,就很动心了。

    甚至原本就有所不满的人,就有了跳槽的打算。

    而科龙电器的这一招聘启事,更是引起很多媒体的关注,纷纷进行报道、评论。

    有的赞扬,说这样重视人才的企业,肯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

    也有批评和质疑,认为科龙这纯粹就是噱头,就是为了打广告,估计也招聘不了几个人,是一场闹剧,而通过这种方式吸引人的目光,对企业长远发展没有什么好处。

    当然,总体来说,媒体的赞誉之声多过质疑之词。

    与此同时,科龙知名度大增,销售量呈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林长远也安排报纸打了一些软文广告,对科龙的质量和服务进行宣传,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老板,科龙这么高调,要不,我们再制造点新闻,把珠江冰箱厂和科龙的勾当曝曝光”果美总裁办公室,黄冠欲的得力干将章之名道,“这次如果不压制住科龙,以后怕是很难了,我专门去过他们的零售店,跟我们的模式一模一样,将来肯定是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我倒是没有去过他们的店,具体怎么个情况”黄冠欲问道。

    章之名道“跟我们基本一样,而且我还发现,他们有两个优势,一是他们借助淘宝超市的渠道,可以吸引大量的客户,开店速度非常快,我们辛辛苦苦,这才多少分店啊他们的分店,估计很快就会超过我们,很快可以布局全国”

    “此外,他们的店分两大块,一块是直营,以科龙自己生产的产品为主,现在主要是空调,以后我估计还有其他的产品。此外就是其他的品牌电器。”

    “以他们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快风头就会盖过我们。”

    “我们之前以经营进口电器为主,在业内知名度很高,口碑也很好,但是我担心这种状况持续不了多久。”

    “现在,国产电器的品质也越来越好,而且价格相比更便宜,售后服务也更及时,是抢占客户的最大依仗。”

    “从发展模式,发展潜力来讲,科龙零售店,都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当然,还有苏宁,虽然发展步伐比我们慢一点,但也不容小觑。”

    “我们现在要抓住科龙这个出头鸟,先集中火力对付它,要不然,我们将很快被它超过,成不了家电零售第一品牌。”

    打造家电零售第一品牌,这是黄冠欲给果美定下的目标,上上下下的人也一直充满了信心,之前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地快。

    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个科龙,发展速度极快,让他们有点猝不及防。

    黄冠欲蹙着眉头,将烟头在烟灰缸按灭,然后道“我看,科龙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关键还是因为他们借助了天车淘宝的渠道,这种不同业态的联合,发展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打击他们,另外一方面,也要转变思路,加快发展。”

    章之名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之前独立开店,稳打稳扎,基础很牢靠,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发展速度太慢,从你成立第一家店开始到现在,九年时间,还没有完成全国的布局,这才给了其他品牌可乘之机。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转变理念,重拳出击。”

    “那你具体怎么想”黄冠欲问道,双手抱在胸前,他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但是想先听听章之名的建议。

    章之名一看黄冠欲的架势,就知道他有了思路,只是想通过自己来验证一下想法而已,道“我有两点想法,一是增加经营品牌,从单纯经营进口家电商品转向经营国产、合资品牌家电商品,尽快跟国内知名电器生产厂家接洽,继续采取厂家直供的模式;二是选择商场等零售渠道开展合作,通过授权加盟,迅速抢占渠道”



第306章 爆黑料
    黄冠欲暗自点头,章之名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第一条,我觉得问题不大,这本来就是我们准备做的事情,只是提前了而已,下来我们两个,分头带队去找各家电器生产厂家谈洽谈合作,争取尽快把所有主流家电品牌都引入我们的卖场。”

    “第二条,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一旦我们通过加盟形式加快门店扩张速度,以后我们对门店的把控力度就会降低,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果美是我们一手打造起来了,现在搞加盟,我总觉得,是要把自己的孩子分给别人一样。”

    黄冠欲一脸苦笑,原本一切都发展得有条不紊,都按照他的思路在推进,谁知道变化得这么快,让他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应对科龙的竞争。

    前世,黄冠欲从一个捡垃圾的穷苦小哥成为蝉联几年的华夏首富,尔后又成为狱中囚,人生经历简直比电影要传奇的多。

    曾几何市,作为全国家电零售连锁的教父,黄冠欲打个喷嚏,整个家电行业也都得感冒。

    小时候家庭穷苦,他捡过垃圾,拾过破烂,初中没毕业北上闯世界。

    在卖家电之前,黄冠欲卖过服装,结果因为布料款式不符合客户要求,货全都砸自己手里了。

    几经周折,后来黄冠欲决定卖家电,在他看来,家电产品规格技术比较固定,不像布料有太多主观的评判标准,而且家电是每家每户都需要的,不会很快被淘汰。

    与此同时,城市里面的老百姓,收入不断提升,对家电的需求也持续上涨。

    “大家有钱了,改善居家条件,就免不了要买家电,销路不愁”

    一开始,黄冠欲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有利就走,逐渐把果美的口碑做起来了。

    他用800元包下京城晚报的中缝打广告,广告语就是买电器到果美。还时不时地在上面刊登各种电器的报价,当时那些傲慢的国企以及后知后觉的私企,根本没有广告意识,黄冠欲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花小钱办大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意变得越来越好,连续开了好几个分店。

    刚开始,黄冠欲的分店取很多不同的名字,包括果美、国豪等,后来他觉得这样不好,于是把所有门店的名字都统一叫做果美,开始连锁经营。

    一开始果美以经营进口品牌为主,他还说服国外电器厂商一起打广告、免费样品,这样既节约了费用,又能让老百姓在果美的门店里看到、摸到每一款型号的电器实物。

    通过一系列借力宣传,买电器到果美的口号在京城越叫越响亮,果美就变成了大型家电商城,很快向全国连锁发展,顶峰时拥有两千多家门店。
1...125126127128129...1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