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三五七九
黄冠欲不但是营销借力的高手,还是“借钱”的高手。
他创立果美的三万元都是向亲戚朋友们借的,等果美发展起来以后,黄冠欲向银行借钱。
甚至连他的都是1993年去银行办贷款时认识的。
再后来,黄冠欲确定了全国家电连锁龙头的地位以后,直接要求家电厂家入驻果美都必须家进场费,厂商敢怒不敢言,只能照办。
向银行贷款要付利息,而向厂家收取进场费一分钱利息都不用,纯粹白用,花别人的钱开自己的连锁店。
随着果美的不断发展壮大,黄冠欲本人也三次成为华夏首富。
直到08年因商业犯罪被判刑,在牢里他依旧在遥控指挥着果美的发展。
“我不甘心啊。”黄冠欲扶着额头道。
果美现在有十八家门店,去年底走出京城,在几个重点城市开了几家分店,原本按照他的思路,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实现果美在全国的门店布局。
现在,随着科龙的崛起,之前的打算,显然不行了。
“可是,我们不得不这么做啊。我们自己来开店,速度肯定跟不上科龙。这才一个月时间不到,科龙就快追上我们的总店数了,他们有依仗,如果我们还是单打独斗,肯定落后。”
“我的想法是,公开招标加盟商,从京城开始,一路往南逐步辐射,尽快让果美的门店铺遍全国”
“行动必须要快,不然陷入被动,我们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品牌和口碑,就要被科龙盖过去了。”
章之名苦口婆心地劝说着,他其实也知道走加盟连锁的方式,势必对果美的整体管理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容不得他们犹豫的。
黄冠欲一拍桌子,最终下定决心道“好吧,就按你说的来办,我们开个会,马上就推进加盟店招标工作,把加盟费可以降低点,收益主要从后续的利润里面提。”
“对,加盟费少一些,甚至可以分五年返还,这样可以提高开店速度。”章之名道,“我们要打败科龙,就要让人看到好处,降低门槛,等到将来真正掌握了局面,我们再逐步分类管理,花几年时间,将资质差的加盟商剔除掉。”
黄冠欲苦笑了一下,道“老章,我们这么干,是不是有点卸磨杀驴呢”
章之名不以为然地道“这算不上吧,我们前期门槛低,那些加盟店利用我们的品牌优势,还有货源渠道,已经赚了他们本来赚不到的钱,他们自己实力差,或者管理不善,被淘汰,那也怪不得我们啊。”
黄冠欲想了想,随即释然了,他道“也是这样,这么说来,我们现在兵分两路,一是加大厂家对接,组织货源直供,保证价格优势,二是同步开展加盟店招标,迅速做大门店数量,把渠道推广到全国。这两个事情,我看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有强大的货源组织能力,就能够保证加盟店有更多的利润,能够跟其他零售店竞争,杀价,还能赚钱。而另外一方面,我们有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跟厂家谈判,也有议价能力,等我们做大了,那些厂家就会求着进驻我们的门店”
章之名频频点头道“对,对,就是这样,所以现在我们加快门店布局,不仅是跟科龙竞争,更重要的是把我们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商业模式推广出去,一举奠定霸主地位,将来要达到两个目的,厂家要卖电器,只有选择我们果美进行零售,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买电器,果美才是最好的选择,物美价廉,品种齐全”
两人商量着,很快便将之前没有梳理总结出来的发展思路,给碰撞了出来。
“好,就这么干,马上通知开会。”黄冠欲是一个说干就干的性格,现在和章之名聊了这么久,很多问题豁然开朗,也就不再纠结,直接开始布置了。
与此同时,章之名便又去安排人爆料,把天车集团和科龙、珠江冰箱厂的问题曝光出来。
很快,章之名让人炮制出来的材料便被几个地方小报给报出来,紧接着便有其他媒体转载报道。
一时之间,公众震惊了。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科龙发展那么快”
“看来,王弘毅并不是之前宣传的那样白手起家啊。”
“是啊,很显然,天车集团发展这么快,不正常,有着不可告人的一面。”
“说什么商业天才,如果没有暗箱操作,怎么可能发展得那么快呀。”
“这个人,不可能没有背景,要不然潘拧也不可能配合他啊。”
“难道,王弘毅是所谓的白手套”
王弘毅本身就是知名人物,特别是随着巨人问题暴露,史欲柱败走洙海,王弘毅已经成为华夏年轻人的头号偶像。
虽然王弘毅从大学毕业了,随后越发低调,也没有接受过什么采访。
但是天车集团的发展,十分地迅猛,今年正向着百亿销售额进军,俨然已经成为民营企业的领军人物。
这么年轻有为,之前很多人分析他有背景,但是却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现在,凭着这个忽然冒出来的爆料,老百姓便纷纷展开想象,为王弘毅的迅速崛起寻找各种理由。
有些人咬牙切齿地痛骂王弘毅和潘拧,好像他俩占了他们的便宜一样。
还有人呼吁要对潘拧和王弘毅进行调查,搞清楚他们到底侵占了多少固有资产,要判刑,要坐牢。
“怎么回事,弘毅,你是得罪什么人了吗”刘咏好打电话给王弘毅,“这些黑料,明显就是冲着你来的啊。”
“我也不知道啊,科龙的发展,经得起任何人的检查,可是那些媒体,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黑料,不问青红皂白,不调查清楚就报道,这是对我的污蔑”王弘毅也很郁闷,从潘拧被举报,以及现在的爆料来看,很显然是有人在后面推动。
“我看,根源在科龙,不能掉以轻心,你准备怎么应对”刘咏好问道,他是相信王弘毅的,跟王弘毅相识这么久,虽然两人年龄差距大,但是在思想上,可以说是惺惺相惜,他对王弘毅的人品很认可。
第307章 正面回应
王弘毅道“我也大致分析了一下,爆料的人,围绕科龙做文章,肯定是有关联的人或者公司,要么是内部人,要么是外部竞争对手。其实,不管是内部还是外部,都不重要。”
“毕竟,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也不是编造点材料就能够颠倒黑白的。”
“我不想跟那些幕后黑手浪费时间精力,不过这事不管不问也不行,所以我准备采取两条措施,一是请潘拧主动接受当地政府的调查,这一点很重要。二是我准备接受一两个采访,把我本人及天车集团的情况,让外界真正了解一下。”
“谣言之所以盛行,最关键的是大家不知道真相。”
“所以我主动向社会公众敞开天车集团发展历程,以及未来道路和蓝图,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
“大家了解了天车集团,知道我们真正的追求,自然就会理解。”
“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这一次的黑料,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这不是王弘毅主动联系专访的根本原因。
今年天车集团的经营额肯定要超过100亿,作为这么大一个集团,在全国民营企业里面都排名前列,肯定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而之前,虽然有很多关于王弘毅发家、天车集团发展的零星报道、小道消息,但是很多具体的细节,王弘毅没有向外界披露过。
甚至天车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王弘毅的理念是什么,都是非常零星的。
天车集团到了这个规模,王弘毅觉得是时候系统地向外界传递一些消息。
一方面,对自己和天车集团的发展,给一个官方的正式的宣传。
另外一方面,要做一次系统的宣传,让外界对自己和天车集团的追求和发展理念,有深入的了解,赢得大众的支持。
所以说,这一次的黑料,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不是真正的原因。
“这么说来,你这次准备来一个大动作”刘咏好问道。
王弘毅笑道“也不算吧,我早就有这样的想法。我希望一切都在阳光下,免得别人瞎猜、乱想。”
实际上,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天车集团在发展过程之中,当然也免不了涉及到一些灰色地带。
但是这不是天车集团发展迅猛的根本原因。
相比其他很多民营企业来说,天车集团还是很干净的。
所以,王弘毅自身并不怕任何的曝光。
就算是在股市里面的操作,王弘毅除了自己大一点,除了提前埋伏进去以外,其他的操作并不他实施的。
在股市上,王弘毅更多的是利用前世的记忆,提前埋伏,搭便车赚钱而已。
更何况,年初王弘毅让孙辉高调入市,甚至喊出了“为国接盘”的口号,被报道以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后来随着股市的触底回升,孙辉的这一番操作,成为了股市上的传奇。
当然,很多人也清楚孙辉是王弘毅的代理人,孙辉的态度,其实就是王弘毅的态度。
所以,坊间有一种说法,孙辉这个股神的称号,并不完全准确。
真正的股神,是王弘毅。
王弘毅对资本市场的掌控,充分体现了他这个商业天才的敏感性。
甚至有人喊出,盯着王弘毅,无论是做实业,还是炒股,都能赚钱。
走到这一步,王弘毅当然知道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盯着自己,但是他有底气。
“嗯,我很期待,看看你到底还有多少隐藏的实力。”刘咏好笑着道。
他从王弘毅平静的语气中,听出来,王弘毅一点都不着急,对于这次黑料的事情,似乎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至于接受专访什么的,都只是顺势而为。
王弘毅笑道“刘总你是了解我的,我哪有什么隐藏的实力,只是大众不知道而已”
刘咏好道“怎么没有至少你身家比我多多了,我这个首富名不副实,你才是真正的全国首富”
“呵呵,首富这个虚名,我没放在心上。”王弘毅道。
“其实,有个首富的名声,也是有好处的”刘咏好笑着道,“我去哪里谈项目,当地政府、企业界,都更加欢迎,连贷款都更加容易了。”
王弘毅哈哈大笑道“这么说来,这次我顺势宣布自己是首富那也得有人相信吧”
“不用你自己宣布,只要你真正如实将天车集团的情况说清楚,自然有人帮你算账”刘咏好道,心头稍微有些失落,又有些期待。
可以说,他是跟王弘毅交往最早的知名企业家了,从一开始他就很看好王弘毅,这是之前他也没有想到,王弘毅会发展得那么快。
“哈哈,也对啊,那我就等着大家帮我算账吧。说实话,我自己还真没有认真算过。”王弘毅笑着道。
从这次的集中采访报道以后,王弘毅自己的生活肯定也会发生一些改变,但这也是预料之中的,迟早的事情。
随后,王弘毅又接到了卢之强、段咏基等人的电话。
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王弘毅便打电话给蔡崇幸,道“老蔡,最近关于我和科龙的一些事情,报纸上有些不实的报道,我准备正面回应,接受电视台的专访,把天车集团的详细情况以及我自身的一些想法,给大众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你思考一下,有什么需要通过这个专访传达的,除了专访,我准备再接受一两家纸媒的采访。”
“老板,那我准备一下,这一次对于天车集团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天车集团,认可天车集团,这是我们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机会。”蔡崇幸作为集团总裁,对于关于王弘毅和天车集团的相关信心,自然十分关注,报道的那些黑料,他一点都不相信。
王弘毅道“那行,你抓紧准备吧。”
随后,王弘毅便找出了樊心曼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樊心曼是马芸的老乡,对马芸比较认可,在马芸创业过程之中,也给予了一些帮助。
之前她帮马芸拍摄纪录片书生马芸,王弘毅也作为采访对象有一个片段,当时王弘毅对马芸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对互联网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算是帮了马芸一把。
自从那个纪录片播出来以后,马芸的生意更加好做了,至少出门推销的时候,不再被人直接赶出门。
之前樊心曼就表示过,要给王弘毅拍一个纪录片,不过那时候王弘毅觉得时机不到,就婉拒了她。
“你好,王董,接到你的电话,我感到好荣幸啊。”电话中,樊心曼清脆的声音传来,开着玩笑。
王弘毅笑道“你好,樊姐,你之前不是说要给我做纪录片吗不知道最近有没有时间和安排”
樊心曼一听,顿时惊喜,连声道“有,有时间,你同意做纪录片吗太好了,我这就给台里汇报,安排最好的拍摄班子来给你做,第一时间播出来”
正好这段时间,樊心曼的业务有些停滞,没有好的选题,王弘毅主动联系做专题片,她求之不得。
更何况,王弘毅是国内做年轻的知名企业家,天车集团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对他进行专题报道,对提升节目收视率,肯定是有帮助的。
这时候,樊心曼甚至想着,马上帮王弘毅拍一个宣传广告,提前将播放王弘毅专题纪录片的事情宣传出去,让观众有一个期待感。
王弘毅笑道“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外界对我和天车集团,有一些误解,我想做一个专题片,把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和说明,麻烦你帮我策划一下,拟一个章程,行吗”
“行,当然没问题。”樊心曼高兴地道,“这样吧,我明天就带队飞蜀都,今天晚上我加班拟一个大体思路,具体细节我们当面探讨。”
王弘毅道“没必要这么着急吧,可不好意思让你加班呀。”
樊心曼道“没事,加班是小事情,关键是一想到为你做专题片,我肯定睡不着啊,那就这样定了,我明天就去蜀都。”
“行,我在蜀都等你。”王弘毅道,对樊心曼的雷厉风行感到很满意,这是一个实干的人。
樊心曼随即给节目组领导打电话汇报此事,领导一听,也十分重视,道“这是个好事情,你马上组建最好的队伍飞蜀都,尽快把专题片拍出来,不要节外生枝。我最近也注意到,有一些针对天车集团的负面消息,王弘毅估计是想以正视听,这个专题片,很重要。”
樊心曼随即将摄制组的人员、器材要求报给了领导,由领导去协调,而她自己则关上门,开始整理采访大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