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夜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那几个南洋人虽然拳脚凶悍,打斗凶猛,却架不住这几个侍卫功夫了得,加之人多势众,一个个都挂了彩,或是臂上中刀,或是腿上血流如注,最后纷纷被打翻在地,这些官兵下船之前也得过嘱咐,不可在地方上杀伤人命,免得激起当地百姓反感,因此不敢杀人,可凶劲儿上来,却也不依不饶。
那些南洋人被打翻在地,纷纷弃了手中刀子表示认输,他们还不相饶,狠狠又是拳打脚踢,弄得那些人鼻青脸肿,血肉模糊。
自大明舰队到达港口,拜里迷苏剌也派了人沿岸维持秩序,这些人都是些衣装简陋的土人,光着黝黑的脊梁,穿着草裙,赤着双脚,扛一杆并不甚直的矛,黑黑瘦瘦营养不良的样子,一见此处发生斗殴,这些兼具士兵、警齤察和城管职能的土兵立即冲过来,叫嚷着让双方分开。
虽然这些土兵没甚么战斗力,可毕竟是地头蛇,他们的王又是大明皇帝认命的,这些大明官兵不能不给点面子,他们悻悻地住了手,依旧骂骂咧咧的。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双方为何打架,反正他们看见自己人吃亏了,那就动手呗,帮亲不帮理,就这么简单。
那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几个南洋人好半天才从地上爬起来,哇啦哇啦地一通叫唤,不时指一指那个刚刚从店中出去的士兵,又指指这边简陋的饭馆,似乎在向当地土兵告状。那土兵一看动手的人穿着大明军服,哪肯得罪他们,一个小头目把手一挥,呱呱大叫几声,土兵们便一拥而上,把那些被打得鼻青脸肿、满身是伤的南洋人捆绑起来。
那些南洋人愤怒已极,呱啦呱啦又是一通怪叫,那些土兵也不理会,听他们骂得急了,还拿矛杆儿捅他们几下,或者踹上几脚,等把人绑好,他们就把人带走了,那小头目还向几位明大人点头哈腰地陪笑着递了一阵子小话儿。
这时夏浔、苏颖和唐赛儿都站到棚前往那里看着,那店主夫妇也站在前面,看那刚刚从店里的士兵受了轻伤,那女人便飞奔过去,扶住了他,低声软语地安慰着他。夏浔看得莫名其妙,忍不住问那店主道:“店家,这是怎么回事儿?”
那店家气愤地道:“那些人是暹罗人,是从暹罗过来的一伙商人,刚才那个领头的,是他们之中的一个首领,名叫沙旺素西。”
夏浔一听不禁恍然:“难怪看他们动起手来凶狠凌厉,拳拳到肉,尤其擅长肘击和膝撞,原来是泰拳。”
店家道:“我妻貌美,被那沙旺素西看见后甚是喜爱,我妻也爱他强壮,所以每次他到此地经商,常与我妻往来。前日那叫李知觉的中国士兵到我店中饮酒,我妻见他相貌俊逸,谈吐斯文,比那沙旺素西的粗鲁大不相同,甚是喜欢他,便不再与那沙旺素西往来,谁知那沙旺素西怀恨在心,便约了朋友来寻仇了。”
“什么什么?”
夏浔掏掏耳朵,愕然看着那店家,瞧他居然还一脸的不屑与愤怒。
“哥们,你……还替那挨打的明军士军打抱不平?!”
苏颖一旁早气炸了肺,这样的男子,为了几个臭钱,让自己妻子操持皮肉生意、任人嫖宿,简直是枉披了一张人皮,他还好意思说出来!苏颖便忍不住尖刻地嘲讽道:“你们既然是做这皮肉生意的,客人只要有钱就好啦,还要挑肥拣瘦么?”
那店主一呆,讶然道:“什么皮肉生意?”随即反应过来,便很不高兴地道:“那人喜欢我妻子,我妻子也喜欢他,小小聚合一番,两厢情愿的事儿,我家并不收他财物,怎么是出卖色相了?”
苏颖登时呆住:“既不图钱,那为什么?此地到底什么风气,难道……难道自己妻子看中了什么人,都能随意媾和,做丈夫的居然毫不在意?这……这似乎比相公说的,那北疆草原上任由男子钻进自家毡帐,与自己女儿颠鸾倒凤,父母双亲放任不管还要奔放的多呀……”
苏颖还真猜着了,那店主被她误会,视为莫大羞辱,当下便解说了一番此地风气,此地风气果然如此,那妻子若是与人相好,丈夫并不生气,且以妻子美貌能吸引男人为荣,对那“奸夫”还要置酒饭款待。
当然,这“奸夫”也要身份地位显赫才好,总不成比她男人身份还差,那就视为羞辱了,但这羞辱只是因为对方身份低贱而发,至于贞操,如果他们有字典的话,那么在他们的字典里也是没有这个词儿的。以前满剌加归暹罗管辖,暹罗人自然就是上等人,现如今在他们本地人心中,无异就是以中国人身份最贵重了。
那叫李知觉的士兵受那妇人一番安慰后,便返回军舰去了,店主见无大事,施施然返回案头去切肉炒菜,苏颖站在那儿,被惊骇得好半晌醒不过神来,至于那店主所言,她根本不信。唐赛儿胀红着脸,好半天才愤然骂出一句:“真不要脸!”
夏浔急忙掩住她的口,低斥道:“噤声!”
若不是夏浔此刻正捂住她的嘴巴,这位以造反名载史册的女英雄恐怕立刻就会扯起大旗,振臂高呼起来:“点天灯!骑木马!浸猪笼!点天灯!骑木马!浸猪笼!千刀万剐!杀、杀、杀、杀、杀、杀、杀!”
唐赛儿的杀气值即将爆棚的时候,门口忽地来了一个西洋人,这人是方才那两伙人的斗殴给吸引过来的,一直站在那看着。卫护夏浔的那些士兵眼见自己人被人欺负,仗义出手救了那士兵,来自暹罗的那些商人被当地土兵带走后,他们便走回来。
有两个士兵很机灵,觉得这样一行动,大家依旧这么散开,恐有会被人看出身负任务,便也走向这家饭馆,想要以就餐来掩饰身份,结果他俩刚刚走到棕榈枝搭成的凉蓬前,就被那个洋人拦住了。这洋人黑发棕眼大鼻子,个头不高,头发都是自然卷儿,生了一部浓重的胡须。
“你们好。”
那个外国人满脸堆笑,用怪里怪气的汉语向他们打招呼。
两个士兵按刀站住,警觉地问道:“你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那人急忙向他们解释了一番,可惜他的动作和声调虽然极尽夸张,而且还换了好几种语言,里边夹杂的汉字却没有几个,两个士兵茫茫然的根本没有听懂。夏浔招手唤过通译,低声问道:“他说什么,你听得懂么?”
那通译答道:“他方才说过几种语言,其中有一种是大食语,我听得懂。”
夏浔颔首道:“嗯,你去问问他,要做什么?”
“是!”
通译答应一声,上前让过两名士兵,用大食语问道:“你是什么人?要干什么?”
那人正急得抓耳挠腮,一听有人懂得他的话,还能流利地说出同样的语言,不禁喜出望外,连忙道:“你好,我是来自遥远西方的一位旅者,听说你们的船要往西方去,我可以搭乘吗?”
通译扭头对夏浔翻译了一遍,旁边两个士兵先不耐烦起来,挥手道:“去去去,一边儿去!我们那是军舰!懂?”
那人大概只懂几句简单问候的汉语,同样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不过看他们轰苍蝇似的动作,倒是猜出几分,连忙道:“我听说你们的舰队有很多商人,还有女人,再多搭载一位旅客也没有关系吧?可以引见我认识一下你们的指挥官先生吗?”
夏浔上下打量他几眼,对那通译道:“请这位先生进来!”
一见夏浔发了话,那两个士兵便不再多言,只是扮作游客进了棚子,向那掌柜要了几样小菜,在另一桌坐下进食。那人被容许接近,显得非常高兴,他走进棚子,审视地看了夏浔几眼,问道:“这位尊贵的先生,您能慷慨地帮助我吗?”
夏浔道:“先生请坐。我是一位商人,我想,如果我同意的话,我们的舰队或许会允许你的加入,但是我要先知道你是什么人,来自于哪里,为什么到了这儿?你要先把你的经历告诉我,我才能决定!”
那人听了通译转述之后非常高兴,在西方商人是很有地位的,他对东方的了解显然有限,所以丝毫没有怀疑一个大商人可以影响一位指挥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的指挥官的能力。
在得到夏浔的允许后,他兴冲冲地坐到夏浔身边,滔滔不绝地解释起来:“你好,尊贵的先生,我来自遥远的西方,一个叫威尼齐亚的地方,我的名字叫费英伦.达.康提,我周游世界,来到这个地方,倒霉的是,我的船被海盗给洗劫了……”
这个西洋人滔滔不绝地说起来,通译可以翻译他的话,但是对他所说的人名地名,就只能音译了。
夏浔听通译说完这段话,仔细想了想,对“威尼齐亚”这个名字全无印象,想来也是,就算是现代,他所知道的也只是一些西方著名的地方,而无法熟知每一个地方,天知道这个叫费英伦的家伙来自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更何况这个年代,西方许多地方的名字恐怕也与现代有所不同。
夏浔蹙眉道:“费英伦先生,你所说的威尼齐亚是什么地方?”
费英伦手舞足蹈地解说:“威尼齐亚是我们的国都,号称水城,那是完全建筑在水上的一座城市,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我走过全世界这么多地方,再也没有见过一处跟我们那儿一样的地方,我们的国家有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当然……”
费英伦垂头丧气地道:“在我看过你们的战舰之后,我想,我们得排在第二了……”
“水城?完全建筑在水上的城市,独一无二,威尼齐内,威尼……”
夏浔突然明白过来,失声道:“威尼斯?你是从威尼斯来的?”
费英伦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您知道我们那儿?是的,威尼斯,英格兰人就是这么称呼我们的,可是……,上帝啊!我到远东这么久,还是头一次遇到知道我们国家的人!”
夏浔笑了笑,说道:“阁下不是头一个到东方来的人,我要去往西方做生意,当然要对西方了解一些。好吧,这位来自于威尼斯的朋友,你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非常健谈的费英伦在通译的帮助下,向夏浔讲述了他的传奇故事。
根据费英伦的介绍,他是一个威尼斯商人,十多年前,因为经营不善,他破产了,压在肩上的是一笔根本无法偿清的巨额债务,他无法在威尼斯继续生存,只好离开威尼斯,前往埃齤及的亚历山大港,想利用他的聪明智慧东山再起,赚钱还清他的债务。
在他看来,想要赚大钱,就得航行到很远的地方去,带回本地罕见的商品,才能赚大钱。然而当时埃齤及的统治者来自于亚洲大草原,是一位虔诚的伊斯兰信徒,在这位统治者心目中,整个印度洋就是一个大湖,是一个属于他们的圣湖,所以不允许基督徒穿越开罗,进入他们的圣湖。
于是,他在埃齤及生活了几年,学习了阿拉伯语,并且娶了一个当地女子,改信了伊斯兰教。这样,他就可以用伊斯兰商人的身份继续周游世界而不会受到阻止了。
经过一番准备,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联手买下一条船,开始了他的远航,历尽千辛万苦,他们来到了印度古里,这一路经营,他们已经赚了些钱,在古里,他们兜售了自己带来的商品,购买了大批当地的货物。
这时候他们听说,在更远的东方有一个国家,盛产华丽的丝绸和精美的瓷器,这些商品如果运回国去,每件都可以当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以极高的价钱卖给那些库房里堆满了金币而无处消费的富人。
他们远航一次并不容易,这一路没有被暴风雨葬身大海,已经是幸运之极的事了,如果再想来一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于是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继续向东旅行,结果就在满剌加外海,遇到了一伙东方强盗。
那些强盗拥有许多战舰和士兵,他们只是一条商船,根本无法抵抗,所有的货物和整艘船都被海盗们抢去了,他的伙伴都被海盗们残忍的杀死,他也被砍伤,跌进了大海,幸好,他没有死,顺着海水漂流到这里,被这里的原住民给救了。
如今,他在这岛上已经住了两年多了,他日夜盼望能够回到家乡,他的妻子还在翘首期盼着他,说着,他还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费英伦一边说,一边还向夏浔展示了他臂上、腿上的处处伤痕,他的肤色晒得黝黑,脸颊上也有一道深深的伤痕,只是大半被胡须遮住了。
苏颖听他说起还在远方痴心地等他归去的妻子,不由触动心事,恻隐之心大起,便对夏浔低声道:“老爷,船上怎么也不差一个人,就把他带上吧,这人的遭遇实在可怜。”
夏浔思忖片刻,对费英伦道:“好吧,我们可以带上你。我们的船队,这一次要航行到多远的地方,现在还无法确定,也许我们会把你送到某个港口,你在那里再寻找其它的商船继续西行,也许……我们会一直把船驶到你们的故乡去。”
费英伦听了翻译后欣喜若狂,连连向他道谢。
夏浔微微一笑,摆手道:“你不用谢,我要带上你,并不是无偿的帮助你。你要受雇于我,以此来抵偿你的船资和在船上的一切花费。在解除雇佣关系之前,你必须完全听从我的命令。什么时候解除雇佣关系,由我来定,你无权自作主张!”
苏颖听了有些不悦,心道:“老爷好生小气,救人危难,还要提条件。这人这么可怜,他还……,他不是真把自己当成商人了吧?”
费英伦低头想了片刻,向夏浔颔首道:“好,我愿意与您签订契约,只要您能带我回去,我愿意为您服务!”
夏浔笑了笑,道:“很好!我们的船队上一次远洋,只到了柯枝、古里,那里恰恰是你远洋而来的终点,希望这一次有你的帮助,我们可以航行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来,先吃些东西吧!”
苏颖和唐赛儿厌弃这户人家,连他们贩卖的饮食都嫌脏,不肯食用,夏浔清楚他们的想法,不由一笑,向那费英伦问了问,知道他在此地混了两年,业已有了一处简陋的住处,几样简单的家什。夏浔便叫通译把船上用来识别身份和所属船只的一块竹制腰牌留给了他,叫他回头取了自己的东西,持这块腰牌到港口,自然会有人引他登上自己的船。
嘱咐完了,夏浔就会账离开了,那一桌的饭菜自然都送给了费英伦。
离开小饭馆,三人往回走,见苏颖和唐赛儿依旧一脸的鄙夷和厌弃,夏浔不禁笑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现在知道四海之外是如何的稀奇古怪了吧?我看那店主并未说谎,此地风俗应该就是这样。你们是不知道,许多地方的风俗比这儿还要不可思议呢。
有些地方贵客临门,是要以妻子款待客人的,还有些地方,女儿家成亲之前,先要把自己献给族中首领。咱们的船接下去要去的地方,那儿的僧侣比皇族还要高贵,女子成亲前,先要到寺庙里,把自己清白的身子交给僧侣,就算身份贵如王妃,也要先陪宿三天和尚呢。
咱们可以看不惯,可人家那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不必把咱们的观念强加于人。这一路下去,可能还有种种不可思议之处,你们切莫乱加置评,引来无谓的争执。”
唐赛儿听他所说种种,简直比今日所见那对店主夫妻的行为更加的难以置信,不由惊骇地道:“天下间真有这样的事情?”
夏浔回头瞟了一眼,那费英伦正对着一桌饭菜狼吞虎咽。夏浔微微一笑,若有深意地道:“当然,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未必不是真的;你觉得千真万确的事情,也未必不是假的!”
(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锦衣夜行 第1008章 诈降
. .
夏浔返回坐船不久,郑和、张熙童等人就赴宴回来了,夏浔闻讯以后,马上派人请他们过来。
郑和与张熙童饮宴刚回来,此地水酒虽然绵软甘甜,不如中国酒水劲道十足,可是喝多了也颇有醉意,夏浔已叫人烹了茶,二人落座后,茶便端上来,三人边喝茶边叙话。
郑和对夏浔道:“国公,今日在宴上,我们遇到几位世居此地的汉商,早在百余年前,他们的祖先就从中土迁居到了此处,这些人现在在此地均有相当大的势力,一般都建有自己的山寨,他们大多仍以经商为业,拥有自己的船队和护航武装。
不过,由于船队的远航能力不足,再加上海盗势力猖獗,所以一直以来,他们的交易范围都限于周围的几个小国,每隔几年,汇集众多商队,组成一支庞大的商队时,才会远洋一次。他们听说我们的远洋计划以后,有意加入我们的船队,不只是他们,还有本地土人富商也想加入,你看怎么样?”
张熙童补充道:“还有,我们的船队中有些商贾对此地很有兴趣,想重点发展在此地的贸易,所以想就此留下来。”
夏浔道:“好啊!来去自由,悉听尊便。公公上一次来,是代表天子宣抚诸夷,是来建立朝贡贸易的,队伍里自然不能掺杂些普通商团,如今不同,公公虽然依旧负有圣命,但是随舰队而来的诸多商旅,仅仅是为贸易而来,并不是朝廷使团的一员。所以,他们的去留,尽可由他们自己决定,只是,对加入船队的人,要加强审查。还有,要收取费用,咱们可不能无偿保护他们。”
“还要收取费用?”
一听这话,郑和跟张熙童两个人都有些讶然,这是官员们的通病,君子不言利,何况是做官的君子。那些人归附而来,这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啊,还要跟他们收钱……
夏浔道:“不错!要收钱!不管是祖上迁居于此的汉人富商,还是本地的土人富商,都要收钱。你们以为,他们自己组船出海,雇佣庞大的护卫队伍,不花钱么?随船而来的这些商贾出港进港都是纳了税的,怎么对外人就无比慷慨起来了?
咱们的舰队是朝廷的,可朝廷的钱也是百姓们纳的税,不能在外面扮大方,只落一个口头上的好儿,那有什么用处?咱们的舰队出来一次所费不菲,所作贸易固然足以弥补消耗,可谁怕钱砸手啊?朝中还是有人反对出洋的,给朝廷多挣些钱,才能争取多些官方出航的机会!”
这句话打动了郑和,郑和重重地点头道:“国公说的极是!那就这么办,愿意随咱们的舰队远航的,一概允许,不过都要收取相应的费用。回头我就叫人估算一下,他们自己出海,护卫力量所需花费是多少,然后酌情减少一些……”
夏浔摆手笑道:“不不不,不必酌情减少,他们自己出海要花多少护航费用,咱们就收多少,他们一趟来回,就能赚座金山回来,公公不必替他们省钱。他们花同样的钱,自己组织护航,未必就能安全,可是跟着咱们走,那就绝对不用担心被海盗打劫,没有多收他们的,已经是相当大方了。”
郑和笑道:“那就依了国公,呵呵,幸好国公没去做生意呀,否则不消三年,就是一个陶朱公了。”
夏浔笑道:“这可不敢当,这是因为咱们有强大的武力和远洋能力,有此强大后盾,我才有信心开价,而且保证他们会心甘情愿地掏钱,如果让我自己去做生意,可比不过这些商人的心机。呵呵,其实咱们叫这些本地商人加入进来,还有一桩好处。”
张熙童纳罕地道:“除了收取护航费用,还有什么好处?”
夏浔道:“他们对附近海域和周围各国,远比咱们熟悉。尤其是咱们上一次最远只驶到了柯枝古里一带,再往西就不曾去过了。如果咱们一路吐故纳新,不断接收新的商队进来,在咱们的舰队之中,就总是有人熟悉前方的地理、水情、国度和民风,这样咱们就能准确地远航。
不要小看了这个作用,如此一来,第一,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节省很多时间和旅途的消耗;第二,我们可能要走上三趟、五趟才能摸清楚的水域水情,可以通过他们的了解,一次就掌握到;第三,海上航行,虽然本来风雨莫测,可是当地人却很清楚哪些路段更容易出现险情,如此一来,我们将可以减少许多伤亡和船只损失!”
郑和与张熙童拍手叫好:“不错不错!这许多好处,我们怎就没有想到,好好好,如此看来,沿途下去,还真要多多吸纳当地商团才是。”欣喜不已地定下了吸收当地商团参与航程的事情之后,郑和又问:“国公要我二人前来,不知有何要事相商?”
夏浔神情一肃,道:“是这样,今日我携家眷上岸观光,碰到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本身并没有什么,不过由此我却是想到了一件被咱们疏忽了的事。”
夏浔把那暹罗商人与水师官兵争风吃醋的事情说了一遍,又道:“满剌加原本向暹罗王称臣,并受其管辖,我们如今奉了天子诏书,立满剌加王,以暹罗国力,是断然不敢抗拒我天朝圣命的,可是骤然失去对满剌加的统治,虽然满剌加每年只是上供区区四十两黄金,他们却一定会心生不满。”
张熙童道:“不满那是一定的,虽然满剌加每年只上供四十两黄金,可是他们在满剌加经商贸易,一概不用纳税,这笔钱可不少,咱们现在等于是硬生生地从他们手中抢了一块肥肉下来,他们能高兴才怪。不过,他们不愿意又能如何?”
郑和却听出夏浔有更深的考虑,轻轻点头道:“不知国公对此有何考虑?”
夏浔道:“我朝对南洋诸国,一向是恩威并重,分而治之。如今交趾的陈季扩刚刚兵败被擒,该地暂时得以平静,这时如果交趾有个对我大明心怀不满的邻居,他们不敢明着反抗我大明,却难保不会借刀泄愤。如果他们暗中资助安南反军……”
郑和动容道:“不错,国公所虑甚是!只是,允许满剌加立国,封其王,乃是陛下的旨意,再者,我朝既然定下开海通商,贯通东西贸易的国策,这满剌加于我大明就有莫大的利益,这个地方,必须得掌握在我们手中,如此……该如何是好?”
夏浔微微一笑,道:“满剌加当然要控制在朝廷手里,皇上的圣旨也断然没有出尔反尔的道理,不过,对暹罗,却也不妨用些手段,叫他们安份下来。我回来以后,已经仔细想过暹罗如今的情形,想出了一些计策。”
1...477478479480481...4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