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君侯的意思,是要大兴学校了”
“是的。”徐子先坦然承认道:“我们地处荒僻外海,如果只搞个书院,学院,任个山长,怕是吸引不到有名望的人到东藩来。只有成立学房,有教无类,将岛上所有的少年蒙童和三十以下有志于学的,统统纳入学校之内,这样的话,才有可能将名士引来,我东藩才会继续陆续吸引人才……”
这算是一个
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荐
“至于审计,”徐子先笑道:“也是玄平所说,支出浩繁,人员杂芜,以后凡公帐开销,按月,季度,按年进行上报计录,然后由审计人员复核,调查,不管是工程,或是销售,采购,日常使费,都要有账簿,包括军费开销在内,计房分民和军两块,分别对侯府的民用和军用开销支出收入,进行审计。收入这一块,便是全归税房统一计算纳入。”
孔和相当敏锐的道:“如果是君侯的单独的私人收益,就算拨付过来,我们也要入帐的吧”
“要入帐。”徐子先接着道:“秘书阁是公,我打算成立一个司从曹,专门对我负责,传令,记录,随扈,日常的开销收入,支出,审计,还有靖安诸司,也归司从曹之下。”
徐子先说的坦然,随意,但很明显,侯府民政大权归秘书阁,包括日常的建设,税收,吏治,工商业等等,俱是秘书阁所管。
然后就是侍从一职,将治安,情报,日常护卫,侯府内收入等等俱是收入囊中,等于是一个小秘书阁,这形成了一个内外相制的平衡格局。
徐子先对此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事实上在场的人都觉得这样的设制才相对合理。
就算是几百年后的现代社会,民选的首脑也是对情报,治安,还有少数的内卫部队有直接管辖权,在紧急状态之下,民选首脑可以优先指挥的也是这些要害部门。
宣布至此,对内的工商农学吏兵刑枢机各房和各司基本确立,内政算是重新梳理了一次,不象此前,各官员都挂着团练的官位,名不正而言不顺。
至于朝廷的认可,徐子先不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和麻烦。
侯府原本就可以任免一批官员,特别是治理万户以上的地盘,徐子先有任命民政官员的理由和底气!
徐子先又看向秦东阳,说道:“不管是团练,厢军,日后都称南安侯府的府军,当然,对外还是称厢军或团练,府军只在内部文档和称呼上用。”
秦东阳抱拳道:“下官明白,理当如此。”
刘益咧嘴一笑,金抱一则是和少年牙将们一样,个个脸上都显露出兴奋之色。
开府,这是相当罕见的荣誉和拥有实际权力的开始。
朝廷是绝对不会同意南安侯开府,就算是国公,亲王,想获得开府权也是没有可能。
只有国初时,太祖一人难以管理百万之军,有几位重臣大将获得了开府权。
制官,设吏,拜将,有开府权的重臣可以做这些事,可以管理划定范围内的军民政务,不分文武,三品以上知会朝廷,三品之下,赏罚处置皆由开府决断。
此权太重,开国之后,宣宗之前那些开府大臣陆续离世,然后开府大权被收回,到宣宗之后,再无皇帝赐大臣或宗室开府之权。
哪怕是齐王这样的国之重臣,以亲王之尊,也只是任大都督府大都督,禁军,民政,司法,转运,常平,皆不得过问,所领者只是厢军,战时可以兼管禁军,如此而已。
&nb
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
徐子先郑重点头,表示接受刘益的说法,并且无条件的信任这位一直以来跟随着的老部下。
至此三个军的都统制皆是定下了人选,秦东阳的副手是金抱一,葛大的副手当然是用葛二,刘益的副手,则打算用相对稳重的林存信。
六营一军,等若禁军的一个半军,自然不可能是每个都统制和六个营统制和副统制,都头层级打交道。
徐子先的打算是以千人为一阵,平时的日常事务,由军都统制,副统制,都虞侯来掌管,各营也有统制,副统制,营虞侯。
另外还会设军法官,军需官,军参谋,军司书官等若干辅助官职。
而在战时,阵指挥使负责两营之间的沟通,排阵,临机指挥等等,由资深的军官担任阵指挥。
这也是徐子先考虑到将来可能会在平原地带对抗东虏和北虏的重骑,数百人一阵太小太薄弱,以千人为一阵,数万人排成几十列纵深的厚实大阵,方可与东虏或北虏的重骑兵相抗衡。
北方禁军也是有此经验。
按岳峙的排列之法,便是尽量厚实中阵,放虚两翼。
很多魏军将领在与东虏交战之初,厚两翼,以优势兵力试图包围东虏骑兵。
结果被一阵冲开,主将一般在主阵之后,很容易败逃,导致整个军阵崩溃。
魏军在东虏兴起之初曾经以主力讨伐,成宗年间最惨重的营州之败,二十万禁军埋骨关外,便是阵列之法出了大错,东虏以优势骑兵,不断的叩开魏军阵列,魏军军阵稀薄,难以抵抗重骑兵的冲击,结果导致惨败。
现在岳峙等人尽量的厚实中阵,岳峙曾以少量精锐,力敌东虏过倍骑兵而不败,以致成就第一善守的美名。
以徐子先看来,岳峙的阵法还是失之呆滞,不够灵动。
其战法就是厚实中央,两翼用神臂弓时进时退,杀伤敌人,使敌弓骑,轻骑,游兵,不得随意乱中阵阵脚。
这样防守,敌骑是不容易破阵,但魏军也很难趁势掩杀冲击不力的敌骑,这也是北方魏军纷纷采用岳峙战法之后,几乎很难获得斩首的原因所在。
李友德则激进一些,凭着对其部曲强悍的掌控力,随时调整阵形,尽量厚实两翼包掠敌骑,这种走钢丝式的打法,是天赋型的将领才能做到的,一般的魏将敢学岳峙,却不敢学李友德。
这种尴尬的局面,也是魏军的阵列之法操练的实在不到位,另外没有足够的骑兵帮助的原故。
徐子先提出来的重骑兵,之所以引起轰动,其实就是他已经敏锐的看出北方禁军的不足和劣势所在,此前这种看法是模糊不清,徐子先以弱冠之年,却是清楚的指出魏军不能大胜,却屡次惨败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使得在京师时,种,姚二人欣赏徐子先的最关键之处。
这也是一种为将者的天赋,敏感而具有条理,文官们一般是含糊不清,他们连胜负的关键之处都看不出来。
只会说什么选将任能,足兵甲甲,激发士气血诚,使将士一心,报效君上与国家。
其实都是废话,魏军知道战败则死,但每当不利时,还是有很多将士选择将后背交给敌人,难道他们不欲求生
只是形势使他们迫不得已罢了……
徐子先更喜欢李友德的风格,但他知道李友德太过弄险,他对自己和部下们的指挥风格和水准,也是怀疑是否能达到李友德的层次。
最保险的,就是以不足岳峙的厚度,达到其防守的标准。
而不管是方阵,圆阵,方圆阵,或是鱼鳞阵,鹤翼阵,都可以顺利的转换,这需要日常不停的训练,所以武卒们的新兵期都长达六个月,在其后的时间里,阵列训练将始终是南安府兵最重要的科目。
无阵不战!
这就是徐子先的指挥理念,他也希望能以这个标准,带出一支崭新的,充满活力和压迫感的强军。
“李公,继续为长史,领秘书阁。”
“下官领命。”
“孔和,秘书阁右辅。”
“下官当不负君侯所托。”
“陈佐才,领司从曹。”
“下官领命。”
“陈道坚,领司从右曹。”
“下官领命。”
“方少群,司闻左曹兼判军谋司。”
“下官领命。”
在众人的眼中,方少群落落大方的拱手而拜,领命之后又坦然自若的坐下。
“金简领司闻右曹,判军情司。”
“下官领命。”
比起方少群,金简要更稚嫩的多,不过众人亦未敢轻视,这个小子从牙将到武官,再到军情体系,只说明一点,精明而低调,忠诚而简单。
这个职位和方少群的职位一样,非普通人所能任之。
“陈长年,厚生司判。”
“傅谦,秘书阁右辅兼判匠作司。”
匠作司不归秘书阁管,也不属任何一曹,比起秘书阁下各房地位要高一些,甚至重要性不在秘书阁之下。
只是按时人的想法和见解,匠作之事毕竟不登大雅之堂,对傅谦的
任命是因其能力,而故意挂个秘书阁右辅的官职,就是徐子先明显的态度。
在南安侯府内,匠作之事,不比儒生,文法吏们的作用差一星半点!
&nb
第二百九十五章 礼遇
“谢过君侯信重。”众人纷纷散去,方少群走到徐子先身侧,向这位南安侯拱手致意。
不远处司从曹的陈佐才和陈道坚还在商议怎么建立衙门架构的事……徐子先给每个新立的衙门请拨付款项的权力,但要他们先拟定计划。
比如衙门要设在何处,日常怎么轮值办公,需用多少官员,多少吏员,多少武备随扈人员,日常公使钱要多少,需要拨付多少军械之类,都是要有计划之后再说。
司从曹估计会是一个较大的部门,其实和司闻曹差不多都算是徐子先身边的佐使人员。
“司闻曹的军谋司,凤岐打算怎么构架”
“选一群和我一样的酸秀才,落拓书生就好。”方少群笑道:“但要博览群书,喜欢杂学的才可以。”
“这不行。”徐子先颇为严肃的道:“风岐还是没有太明白、军谋司的重要之处。不是一群酸秀才帮着我指点江山,是要根据邸抄,军情,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分析官员,民风,结社,驻军,然后根据这些,拟定战事计划,规划行军路线,后勤补给,出兵数字。虽然仗不一定是按军谋司的规划来打,但军谋司的计划肯定是我们出兵前的底气……这么一说,凤岐你明白了吗”
方少群在此之前是以为自己是类似清客幕僚的首领,出谋划策就可以了。事实上他对成立这么一个部门还有些不以为然,毕竟其极为自负,不认为找一群和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就可以提供更多有用的见解和思路。
到此时此刻,他才知道是自己没有想明白。
“我明白了。”方少群想了想,说道:“情报汇总,归纳,地形绘图,拟定计划,这些都可以分成部门来做。招募人员,要缜密细致,耐烦琐碎,最好是积年的吏员和有干劲,识字的军人,君侯以为如何”
“善。”徐子先赞道:“这才是我需要的军谋司,凤岐大才,举一反三。”
方少群笑了笑,说道:“君侯下一步的打算如何”
徐子先知道眼前这个才是真举一反三的人物,不过他经历这么多,前世固然只是个大学生,但接纳的资讯当远在眼前这人之上,算来前世的徐子先也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出身在寒微之极的家庭,还是努力规划自己的未来,转世重生之后,数世的灵魂融合,对世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一年多来也是经历颇多,方少群的话,应该是难不住他。
“军务之事,已经令秦东阳等人着手进行,李左辅会尽力调整东藩事务来配合。然后是工商和牧场之事,牧场要在外围烧荒,戒备,小心高山土著,所以要配合军务来行。然后是等着罗方伯那边送种、马过来……接下来是招募熟手工匠,将船队调至澎湖与东藩港口,此后修理大小船只就在东藩进行,培养咱们自己工匠修船的能力,为下一步自己造船做好准备……”
再下来当然就是扩大工商,扩大军队,水师,舰队的规模,形成一种良性发展的循环。
徐子先现在不需要,也不打算造欧式帆船,因为现在欧洲那边的造船技术也只是刚发展,其船体还是相当笨拙,软帆技术也没有把中国的硬帆甩开太远。
如果在中国沿海与敌交战,硬帆福船和类似福船的战舰发挥起来不比欧式帆船更差一些,阿拉伯帆船也同样如此。
重冲角,重跳帮,重速度,或是重载运人员货物,各有发展的渠道和空间,不能说谁优谁劣。
但长久看来,讲究速度和风力调节,在海上速度更快,更加灵活的软帆船毕竟是发展的正确道路,历史上几百年的记录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东藩这里形成了较大的造船基地,徐子先还是希望能够形成良性发展,最终建成一个横跨七海,所向无敌的海上力量。
这是他的希望,他的一点梦想,也是决心和意志。
“哦,还有件要紧的事……”徐子先笑了笑,说道:“拆除花溪一带的大片房舍,留小片店铺区和商行区,还有仓储区,兵营区,将大量的百姓拆分到密集的定居点里去……”
方少群点了点头,说道:“不以姓氏,而是随机打乱拆分居住然后是以靖安司的警备士负责日常的治安,秘书阁下的刑房,户房,负责日常的刑案审理和生产生活的管理”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都有点默契于心和鬼鬼祟祟的感觉,这是两个聪明人之间的对话,彼此只有欣赏和一点鄙夷,片刻之后,徐子先和方少群俱是大笑起来。
不远处陈佐才和陈道坚不解的回过头来,却是不太明白,君侯与方少群两人,又在笑些什么
……
四月下旬时,小妹在南安侯府终于清理干净物品,一些敕书,诰命,还有御赐物品也要一并带走,或是送到南安的别院之内。
小妹在临前之前变得特别忙碌,因为到了秋天时陈文珺也要嫁到东藩,有一些最后的礼节徐子先却是无空,只能委托妹妹前往昌文侯府交涉,好在侯府也知道现在是东藩的要紧关头,是以也没有太在意。
福州的一切俱是如常,齐王逝世之时福州曾经大为震动,不少百姓相当恐慌……当时其实要
是稍有不妥,福州确实很有可能成为战场。
还好,值得庆幸的是赵王,林斗耀,徐子先三方谈判成功,徐子先保留南安一隅之地,留着新修的仓储区,一个营的团练保护地方,收取团练捐。
对此很多色目商人肯定不满意,但他们的后台是蒲家,蒲家现在灰头土脸,根本没有资格在这样的话题中插嘴,这事算是定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