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傅谦和陈道坚都擅长算学,略略算过就知道徐子先的办法极好。

    三千户妇人,一个月稳定上交六千贯,一年七万多贯的收入就是稳的了。

    要紧的是这样还没有把免役四十天去除,男子们还可以继续在各镇上工,同时将来再有什么用工的地方,可以把三千丁役的男子也用上,这样的做法就等于是把以前浪费的妇人民力给利用上了。

    孔和与傅谦对视一眼,都感觉世子用心实在精细巧妙。

    依附在侯府下的民力,原本就是可以这样利用。不过那些宗室高门,哪能如此巧妙多半是强行拖延丁口男妇的效力时间,仗着福建地方富裕,打散工的地方多,强迫官庄隐户去效力,甚至不管不问,就是强征免役钱进奉钱,规定钱数,只要比交给官府要少一些总归是合算的,仍然不怕各官庄的隐户不答应,一旦违逆,撵了出去成为朝廷税户,那可比原本的情形要辛苦的多,所以哪怕被逼迫缴纳相当多的进奉钱,免役钱,各家的丁妇仍然是捏着鼻子应承,总比被撵出去要好的多。

    徐子先这样做,算是合则两利,妇人们能做些活赚钱,侯府又开辟了一桩财源,真是用心良苦。

    棉纱纺出布来是不愁销路的,毕竟还不是工业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有大量的蒸汽机或水力纺织工厂,为了销路新兴国家不惜发动战争来打开后发国家的贸易大门,而在此时还是全部手工制品的时代,棉布的产量远赶不上人口增加后的需要,国内的市场都远远没有饱和,更不要说还能大量对海外销售。

    当然了,按这样算法,妇人们除了必要照顾家里的活计外,能一天忙到晚才能完事,而按徐子先的计算,必得按数交上,交不上得受赔累,这也是没有什么话可说。

    辛苦自是极为辛苦,但有钱可赚,彼此两利,还算不得在自己的庄园里把石头榨出油来的那种刻薄做法。

    只是不管怎样,到底还是感觉眼前这位世子,心地坚毅之余,还有一些叫人感觉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议完了棉纱坊机的事,徐子先又谈起建猪栏的事,原本打算养鸡,后来才发觉这年头鸡还是散养的好。

    凡是打算大规模养鸡的,多半都赔的血本无归。

    一旦发了鸡瘟,养多少,死多少。

    养羊还是放羊,效率低,出肉少,算来算去,还是养猪最为经济合算。

    “成丁男子一时排不上工的,就先到别院这边来……”徐子先对孔和道:“别院西南角门出去,菜园才用了十来亩,太小了,以后人多了吃食也是一大开销,菜园子找几十人就能开出二三百亩来,这边靠河边的河滩地,种粮食不相宜,种菜还是很好的。”

    傅谦道:“按农政书所录,地力以河滩泥覆之,肥力极佳,世子这样的安排正好。”

    徐子先微微一笑,农政书他不曾看过,不过小时候去农村,可是亲眼看到菜农用河边的淤泥来肥田,可见古今相通,有不少事变了,也有不少事未曾变过。

    再谈猪圈建造,也是在河边建两大排矮房子,用栏杆围起来就可以。

    徐子先气度恢弘,一建就叫建三四百间,将来总要一下子养几百头猪,陆续宰杀,加上打些渔,买些鸡少养些,可以保障一千多人的肉食供给。

    这一下算算,开菜地花销不大,供服役的壮丁三餐饭食就行,不到百贯花销就能把这事给办好。

    买纺机要到江陵去买,坐船去十来天,回程十来天,预备派孔和与傅谦两人,再带几个牙将护卫就可以。

    路费几十贯只是小数字,一台机器十贯钱,三千台机器就是近贯,这钱按侯府现在的收入,还得攒半年以上。

    “在下随时能奉命北上。”孔和对公事向来一本正经,从不推诿,也不叫苦叫难,只是看着徐子先,苦笑道:“有多少家底,办多少事。而且,世子已经领了委状,印信隔天就能送过来,就任团练使后,总要拿出个样子来。否则,不仅无以对诸镇百姓,不能使地方安心,也会使人有隙可乘,弹劾世子就任团练,一无章法,二无动静,懈怠公事,不堪造就。”

    傅谦则冷笑着道:“这帮人,帮忙做事是不行,拉后腿掣肘是一个顶十个,世子切毋掉以轻心。”

    陈道坚没说话,他年岁轻,徐子先已经找了一个大儒吴时中,不需要府里再出一个纯儒,所以不管府中大小事情,现在都将陈道坚带上,商量事情时叫陈道坚旁听,这样可以造就一个不错的“掌书记”,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办大事要先立下章程。”徐子先看了一眼陈道坚,不紧不慢的道:“坊机是要紧的事,但不是最着急的事。团练也是要紧的事,而且是件急事。开菜地,养猪,相比这些事没那么要紧,但确是可以立刻着手的事。把事情分成轻重缓急,要紧和不要紧,能立刻做和必须要做,但可以缓着做,这就容易着手做事,而不是坐着闲谈,漫无目标。”

    这一番议论说出来,几乎震住了孔和与傅谦两人,至于陈道坚,和傅谦一样,向来被人称为神童,而且十四岁就中秀才,如果不是家境贫寒,实难三年一次考举人再去京师赴考,恐怕也不会来侯府应募。

    就以现在来说,三年内侯府要是荐人去京师应考,陈道坚肯定是当仁不




第六十六章 红布
    现在演练战阵战法,秦东阳已经相当严格。

    每个阵列犹如一条黑色的小方块,十余人列阵齐整,与左中右的阵列彼此呼应。

    还配了几个鼓手,旗手,这是叫少年们提前知道以金鼓之令来做战。

    如果条件允许,还会故意设置比如河流,小溪,丘陵,灌木等各种不同的地形,根据地形可以调整阵列。

    按大魏军制,正中是矟手,长矟比长枪,铁矛更合用,矟头扁平,开着血槽,两端开刃,可以戳刺,也能挥斩,是相当犀利的军中利器。

    正中长矟手,两侧突前是少量的刀牌手,更多的应该是弓手和弩手。

    但硬弓现在数量不足,徐子先已经向大都督府陈文呈情,请求拨付二百张硬弓和百张长弓,以便日常使用和训练所用。

    实在不行,也能去民间购买。

    大魏民间不禁火器,也不禁刀枪棒棍等各种武器,弓也不禁,惟禁造硬弩,强弩。强弩硬弩威力太大,如果有不轨之徒,暗杀官员,距离百步开外就可能成功,护卫也很难卫护到那么远的距离。

    弓箭杀伤也在几十步外,可是弓箭难练,易学难精,另外民间打猎也离不得弓箭,太祖年间定制时,也提倡民间习武练箭,保持民间尚武的风气,所以全国各路,民间的弓箭社颇多,很多官绅名士,为了“六艺”纯熟,也经常摆弄一下弓箭,不过是摆个样子罢了。

    另外还禁民间打造铠甲,普通百姓或是民间武师,弓马娴熟也无所谓,再打造起铠甲出来,岂不瞬间能成一支精兵所以不管兵器怎么放开,私造私藏铠甲,那就是等同谋反大罪,这一条始终未曾放松过。

    弓箭制造困难,但民间射箭风气浓郁,买到合格的硬弓,并非难事,只是好的弓箭价格不菲,一柄最少得十几贯甚至几十贯,以侯府财力暂难支撑,这件事也是要紧事,但还是耽搁下来了。

    不管怎样,队列中刀牌手和弓手、弩手的配置是要有,张虎臣是将门世家,秦东阳不在时以他掌总训练,少年们分成两队,左中右三哨齐全,来往攻伐,转换队列,长矟相交,弓弩连发,刀盾护阵,已经很象个样子了。

    徐子先看了一阵,走到阵前,对两面阵列的刀牌手道:“矟是木矟,刀是木刀,但训练时要把自己手中的家伙当成真的。遮挡要认真,劈击之术,不要讲那些花哨的东西。一要力气,二要眼力,三要技巧,四要有一股子勇往直接,杀敌不留力的胆魄。象你们这样,虚应故事,挥刀都软绵绵的,成什么样子”

    众少年都是打起精神来听着,徐子先虽然未能和他们同吃同睡,但对他们的规矩很严的同时,也是十分照料,并且训练时,只要有时间就在一处训练,一起练器械,力气,一起跑步,晚上讲解阵图。

    跟随久的漳州少年已经在别院两个月,月钱也领了两回,都是实足实的崇德通宝,黄灿灿重实实的铜钱到手,可比什么激励都管用。

    何况更远大的前程等着,不仅是有官身的牙将身份,还有徐子先已经明言,团练招募起来,千多人俱是四周的农夫壮丁,多半不识字,年龄也大了,其中可能会有人才,但多半在将来还是要派侯府牙将去当军官,可以拿到正式的委状。

    不管是四周庄上的少年,还是漳州流民少年,这样的前程何异一步登天,加上徐子先下的功夫,这些少年已经是十足十的忠心,而少年人的忠诚易获得,却不会轻易失去,这也是历来成功的豪杰都会在军中作养少年,甚至广收义子的原因所在。

    徐子先当然不会收义子,这种办法只是图省事罢了。

    “我要用你们,不是因为你们现在很强,是希望你们变强,将来能为我所用。”徐子先又厉声道:“不出全身力气,身上一天下来不青不肿的,训什么训每月的月钱,每天的鱼肉供着,就是叫你们在这里玩闹的”

    一番激励,不管是矟手还是刀牌手,彼此对训时也是出尽全力,没有两刻功夫,不少人身上都被击打的青肿,甚至破皮流血。

    徐子先下令暂停,自己亲手和人一起替受伤的少年清创包扎,被他包扎的人都是感动的身体微微颤抖。

    张虎臣和林存信等人在一边看着,张虎臣目光沉毅,语气肯定的道:“世子这样练兵,这些孩子半年之内不光是强兵精锐,将来也能成为带兵的大将。”

    林存信点头赞同,他目光闪烁,已经打算回去之后写一封信,派人赶紧去漳州林家族内,如果有可堪造就的少年子弟,不妨赶紧派人送来,募集团练的事,旁人看世子没有办法做成功,但在林存信看来,世子这样的人要做的事必定能够成功,团练一起,早早进入其中或是入府参加训练,成为世子早期的班底,作用可是不小。将来福州团练就算不能成为正兵,但军官的军籍在册,成为朝廷正式的武官,这一层绝不会有差池。

    再看张虎臣,似乎也是在所有考虑,张家是兴化军的将门世家,家族中适合的子弟不一定很多,但一定也是不少。

    众牙将在一边旁观时,徐子先又将三十余个弓手叫到一旁。

    民间射箭风气很浓,所以少年中有不少原本就擅射的,经过高手点拨,射术更是突飞猛进。不过侯府这里并没有按大魏军制,一多半以上都是弩手或弓手,徐子先知道远程武器在步战中的重要之处,但他现在培养的这些少年,还是以近战武官为雏形来栽培。

    “除了技巧之外,我对你



第六十七章 设卡
    侯府别院这一出,镇上的人当然不知道。

    但他们知道的是印信和委状都送到了,徐子先这个三品昭武将军兼福州府五品团练使捉守使的事情,算是正式有了定论。

    有人当然不满,但无论如何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出来。

    徐子先每天不扰民,不骚扰地方,李诚父子完蛋之后,侯府以相当克已的态度收回了对官庄隐户丁口的使用权,不仅没有抬价,反而让出了不少利益。

    这些事,包括迎击陈于勇,将其斩杀的结果,都令得徐子先威望大涨。

    包括河桥一战,尽管那晚没有几个人看到战事经过,但事后林间的狼藉,到处是斧削刀砍的痕迹,这总归是没错的。

    加上火烧箭射,破损的投枪遍地都是,还有死人流下来的鲜血凝固成黑紫色,令人看了就感觉渗的慌……打完仗之后好多天,都是没有人敢在夜间经过,百姓最喜欢传扬这一类的事,什么鬼火增多,夜晚有鬼哭声,这些类似的传闻都是广为流传。

    现在几个镇子间一致的意见倒是相同,就是有徐子先在,不能说完全放心,最少可以放心再耽搁一阵,若是徐子先也吓走了,说明岐山盗可能近期来报复,安抚使司和大都督府为了脸面,保住立功的宗室功臣,也非得在岐山盗过来之前,先把徐子先接走再说。

    所以一片赞颂声中,其实最顶尖的商行主事者们,关注的不是侯府别院的武力高低,而是徐子先本人的动静。

    若徐子先果真要离开,那么就是福州府的大佬们要放弃此处的迹象。海盗来去飘忽,很难判定其行踪线路,如果长期部署重兵在此,难免会顾此失彼,使得更要紧的地方会有明显的防守漏洞。

    所以最好就是把徐子先弄走,也很有可能岐山盗知道徐子先离开之后,会放弃对侯府别院的侵犯念头,顺带着这一片的地方也就平安无事了。

    说来是件很耻辱的事,换在成宗皇帝之前绝不可能会有这样的事发生。真要有“群盗”威胁地方,几十年前的福建路文武官员首先想的就是派兵主动出击,加以剿杀,而不是现在这样,考虑的是地方安静,不惹海盗来攻,那就谢天谢地了。

    ……

    “诸君对眼下的局面,考虑过没有”

    镇上商家很多,有一些是积年的掌柜,有顶身股,算是小半个东主,有一些就纯粹是分号的掌事人,普通的事能自己拿主意,涉及到大宗钱财的,那就自己当不了家,非得家族的族长,或是商行的东主拿主意不可。

    说话的是蒲寿臣,他是蒲寿高的族弟,也是比较受信任的一个。

    毕竟在南安,水口,谷口这一条线上,陆地官道车马不断,闽江上船只不绝,除了在水口靠岸的,就多半在南安泽这里上岸来,这边距离府城十来里,官道状况良好,从兴化军,邵武军,建州,汀州,包括漳州一些到内地贩货到福州的,除非沿闽江直下海口,不然的话还是在这里转运较为妥当。

    原本其实直放福州更好,但现在海船多半往泉州,因为岐山盗的原因很少有商船直接敢单船沿江而下,都是先到福州办货,聚集了十来条船,由官府派水师护卫出海,沿海的几条防线,官府也有水师护卫,只是大海茫茫,能护卫的地方太少,多半的商船到了大海上都要受海盗的骚扰,多半是缴纳过境钱,少数倒霉鬼会被连船带货抢走,大约五艘船里有一艘会是这样的下场,有一艘可能跑十年没事,也可能头一次下水要么被抢了,要么就沉船了。

    海洋贸易利润丰厚,就是因为每一次出海都未必能回来的,货物受欢迎是一回事,风险也确实极大。

    南安镇是附近两军三州到福州和泉州的陆路通道,从这里上岸抵福州相对要安全一些,当然水口镇,谷口镇,还有闽清县,南平县,这些地方也是商旅众多,连江上也是船只商旅十分稠密,要是光南安镇这里要紧,福州那边派一个军加水师过来也是应该的。

    “说实在的。”蒲寿臣见众人一时不出声,笑了笑,继续说道:“家兄对官府重视附近这几个镇子,其实十分欣喜。然而我蒲家毕竟外来户,对团练出钱太多并不是好事,犯忌讳……”

    林家船行的东主林定一闷声道:“蒲兄家最好了,出钱的时候是外来的,赚钱时就是在本朝多年,心向我华夏,好主意,好买卖。可惜我林家却不能换个祖宗,这亏还是吃定了。”

    几个大掌柜和东主闷声笑起来,蒲家确实是这样的德性,早就惹人烦了。

    蒲寿臣并不觉得尴尬,蒲家一直是这样,出风头的事,比如皇帝的千秋节,那是一定要花大价钱替皇帝上寿,权贵们有三节两庆,该花的一定要花。雇佣无良文人,写诗文传记乃至小说吹捧蒲家,这钱也舍得花。

    蒲家这种来自天方的色目人,能在大魏多年屹立不倒,就是抓住这核心的一条。

    该花的,花在皇室,权贵身上的,吹捧自己的,一文钱不少花。

    不该花的,什么地方公益,摊派,正赋杂税,那是一文钱也不会出。

    “办团练是好事。”蒲寿臣微笑着道:“现在看来上头是要搞摊派,不然南安侯世子可是拿不出这笔巨款。”

1...2223242526...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