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这样最好。”徐子先点了点头,他并不是不想用免费的丁役,但如果想在这里做良性的发展,真正掌握心心,把地方之力为自己所用,那么就得克制住自己的**。
便宜都给自己占,别人都是王八蛋,这种思想之下,长久不了。
“料钱,咱们每五间房的料钱算二十贯,盖了一百二十五间,加上拉的院墙,盖的箭楼,用的木料钱和木匠工费,总计要三千一百贯左右。”
傅谦笑道:“还得加上打一些床,柜子,桌子,购置一些应用之物,比如壶,盆,饭盒,勺子之类,都是世子交代过的,总价还得上去五百贯。”
“打宽点算。”徐子先道:“总价四千贯差不多了。”
“是的。”傅谦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
团练武卒的待遇真的是没话可说了,有月饷俸禄类比厢军正卒,这就是相当的优厚待遇了。一般的团练也就是管饱饭,饷钱是很少,厢军正卒月饷一贯五百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收入了。
不过按傅谦对世子的了解,估计团练的人还是能拿的更多,很明显,世子要走的是练出一支精锐的路子,如果饷钱不到位,这个目标想实现就很难。
获得在极端的条件下,有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的人可以凭借一口饱饭就练出精兵,但很明显现在并不能算是极端条件之下。
傅谦接着道:“十天收的团练捐是七千余贯,这样算来已经去掉一半……不过,还是很宽裕。”
徐子先微微一笑,说道:“下来是要准备去买坊车,开销也是不少,暂时怕是攒不住钱,我打算去镇上的几家钱庄,拿团练捐做抵押,借三万贯,牧之你到时和玄平从福州港雇船去江陵,买了坊车就赶紧回来。”
“是,世子放心。”
其实再等两个月三万贯也就到手了,傅谦有一种感觉,就是徐子先做事并不急燥,也不专断,很多事都会和人商量,但只要确定了的事,就会雷厉风行的去做,而且商量后的决断,就不会再给人质疑和反对的机会,这一点来说,算是意志如钢似铁。
“凡事不进则退……”傅谦没有怀疑,徐子先却是自己嘀咕着道:“眼下的局面看似美好,一年二十万贯的捐税收入,就算用了不少工,明年还有几万贯的免役进奉钱收入。但这还远远不够,差的太远了!”
按徐子先订立的目标,现在当然还是远远不够,最少从地盘来说,他对附近的这几个镇只能是相当疏离的隐形控制,现在连做到隐形控制也很难,要等团练兵马齐备,财力充足到一年收入好几十万贯,那时才谈的上控制附近的几个镇子,可以再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现在还为时尚早,更不要说走出去,开辟真正的根基。
大乱将至,留给徐子先的时间,根本就不算太充裕。
“世子要不要去看看猪栏和菜地”文吏陈佐才从不远处迈过一道半截高的砖墙,瞪着大眼走过来。
四周的房舍已经基本具有雏形,大型的茅房和厨房先盖好了,配合水源和排水沟,污水脏物收集有深坑,定期清理,垃圾送到镇外的垃圾场
第七十三章 招兵
虽然傅谦本人的动手能力相当平常,但是他在杂学上的水平已经渐渐凸显出来,任何匠作,不管是泥,瓦,包括开挖地基,构建排水引水,房舍建筑安排等等,都是傅谦一手操持,这些大匠动手能力极强,但跟在傅谦身后做事又快又好,众人对他也是服气的很。
“诸位都坐,一会我来敬酒。”徐子先环顾左右,笑着和众人打招呼。他没有门户之见,大魏工商发达,匠人地位比明清时要高一些,但匠人毕竟还是匠人,寻常府邸在外院摆几桌,派个吏员出去陪一下,说几句好话就算是给这些大匠面子了。
酒席摆在大堂前,二门内,这里仅是比外院要小一些,原本长了些杂草的院子早就收拾的齐整干净,坏了的方砖全部换了新的,院中摆了十几个大圆桌,借着欢迎吴时中的机会,徐子先的班底也是全部到齐,算是个小小的庆功宴。
上回击败岐山盗,杀陈于勇,按理应该庆功,只是当时诸事未上头绪,现在众人相聚起来,面面相觑,却是感觉最近这两个月发生的事如同做梦一般。
“给做活计的人换烧酒……”徐子先看桌上摆的是果酒,当下就叫人来换酒。
待换上烧酒后,众多匠人都是眉开眼笑,比起甜丝丝的果酒,他们当然还是喜欢喝这种烈一些的烧酒。
“为了吴先生到侯府来,我先满饮此杯。”徐子先看了看四周,心里未尝不感觉得意。不管怎样,算是搭起了一个初步的班底,还有了稳固的财源,此前一直捉襟见肘,在方寸之地腾挪游走,种种困难之处,实在是想着就感觉心酸,真是一言难尽。
徐子先也是喝的烧酒,烈酒入喉也并未觉得有什么难受,毕竟在后世喝的全是比烧酒度数高的多的白酒,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烈酒。
眼前一桌是李仪,吴时中,还有孔和,傅谦,陈道坚,陈佐才等人,都是府中的官员和文吏,也很有可能是未来团练里被保举为官,所以与吴时中坐一桌,彼此也有话题可谈。
秦东阳则是和张虎臣,林存信,金抱一,吴畏三等十来个牙将分坐两桌,他们也喝的烈酒,徐子先敬酒时,这些武夫们也都是一口满饮,一个个都是红光满面的样子。
再有高时来和金简,田恒等少年,分别都是哨长,队头,带着他们各自的部下,一队坐一桌,将圆桌挤的满满当当的。
少年们对这场合还是有些拘谨,他们小口的喝着果酒,左观右看。
再就是两桌工匠席,也是挤满了人。
原本徐子先打算把镇上的有头有面的商人也请来摆两桌,这个想法刚起来就被他自己打消了。这是侯府内部的宴会,就算相对独立的匠人们也要在这里做很久的活计,加上牙将们,身份颇有高低不同,内部的人不会太介意,但如果请外来的东主和大掌柜们参加这样的酒宴,很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羞辱。
徐子先敬了一轮,又走到少年牙将们的中间,随意找了一张桌子,举着酒杯和少年们依次碰杯。
很多少年感动的有些哆嗦,他们在此前是农家子弟,或是渔民家庭出身,从未有机会见到真正的官员,最多和下乡催科的吏员打交道,而且要对吏员们毕恭毕敬,否则一个小吏足以使他们破产破家。
而此时他们却是和侯府世子同桌而坐,徐子先平时待他们就很亲厚,训练时的严苛和平时的厚道使他们对徐子先又是敬畏又是亲切,这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就算敬畏里还带着几丝痛楚和怨恨,几年之后这些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纯粹的仰慕与感激。
徐子先对此相当清楚,严师在少年们小的时候会被痛恨,但只要少年成长起来,回首过往,对曾经的严师就只有感激的情绪,所以他和少年们敬酒,说话,但也有言在先,明天照常训练,各人都不准贪杯。
在所有少年又痛苦,又感激的状态之下,徐子先敬了几轮酒,回到主桌。
主桌传来一阵兴奋的议论声,徐子先坐下后笑问道:“怎么这边吵闹成这样,有什么高兴的事”
“是惟修先生想要在别院这边讲学……”李仪兴奋的满脸放光,这个消息当然颇具冲击力,令得李仪都有些失态了。
徐子先略微想了一下,记得吴时中也确实是在崇德九年开始讲学,并且创立了竹山一脉,到崇德十九年时,竹山一脉不少官员都在福建路为官,待东胡人杀过来时,竹山一派不少官员都选择了投降,吴时中大感羞辱,那些读书明理的弟子一窝蜂的去承认新朝新君,对吴时中的刺激犹为深重,后来这个当世名儒投闽江而死,待福州陷落时,吴时中自尽已经很长时间了。
“先生有这种想法,侯府当然鼎力支持。”
虽然对吴时中的弟子们的品德徐子先相当鄙视,但儒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投降的,替新主子涂脂抹粉捧臭脚的,也有自杀殉节的存在,最为悲壮的还是广南东路那边,广州海边是大魏行朝所在,最后关头,十余万读书人与行朝海船一起沉海,每当想到那种场景时徐子先浑身都在颤抖。
那是何等样的悲壮和绝望啊!
十几万人在哭声中,海啸声中,敌人的狞笑声中,在战马奔驰声中,义无反顾的为了心中的道义,忠诚,还有千年以降华夏的传承,带着这些十余万人和大魏残余的力量一起沉没在海中,连续多少天海面上都到处是浮尸。
消息传到福州时,赵王服孝,举城缟素,哀声四起,当仙霞关被破之后,蒲寿高等天方色目人内乱,福州瞬间易手,宗室被斩杀一空,到此后的事,徐子先就不知道了。
回想过往,徐子先面色也是极为凝重,吴时中见状说道:“世子要大兴团练,我也听说侯府此前并不宽裕,此事可以容后再议……”
“不不,先生误会了。”徐子先忙笑道:“我是在想,东边三里多外有一片毛竹林,如果在那里兴建明堂,先生择弟子而授之,可能事半功倍,惠而不费。”
傅谦道:“叫刘九四来规划。”
他解释道:“他是大工头目,这些规划之事,草图都是现成的,一说他就懂
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
这十余日徐子先一直在异常的忙碌中度过。
找镇上钱庄拆兑铜钱的事异常顺利,侯府现在经常拿银子去兑换,已经成了钱庄的大主顾,加上徐子先现在有团练使的实职,开捐之后经费收取相当顺利,钱庄借的三万贯,预计半年之内准定能归还,赚了利息还能给徐子先这个未来的新星卖个扎实的人情,几家钱庄的掌柜都并不傻。
拿了钱,孔和与傅谦立刻往福州港口去,徐子先派了四个牙将护卫,在镇上雇了几辆大车运钱,三万贯钱可不是小数,重量也不轻。
同时在几个镇上的复选也逐渐开始,复选团练武卒徐子先也是尽量亲力亲为,最少他人一定要在场。
要使每个武卒都以为自己是被世子亲自挑中的,十几天功夫下来,人是挑的差不多了,徐子先也黑瘦了不少,连嗓子都沙哑了。
大量的人手已经确定下来,三个镇子募了一千一百人,对岸流民也募了五百人。
这一次比招少年牙将要轰动的多,闽江沿岸不少流民都跑了过来,挑中的欢天喜地,挑不中的当然是万分沮丧。
徐子先眼看有几对夫妻在自己面前抹泪……这些人都是漳州人,隔着几十里闻讯赶过来,都是男子过了三十五岁,筋骨衰落,这年头的古人不能和后世的现代人相比,后世三十五岁如果坚持锻炼,身体和二十五岁差距不是太大。
这年头的三十五明显就走下坡了,很多三十五六的男子头发都发白了,甚至开始掉牙齿,这是长期缺乏营养,透支身体之后带来的后遗症。
“养猪场要扩大,还可以弄一些分散的鸡栏,留一些人放鸭,放羊。军营里的杂活也要人……”徐子先对李仪道:“挑一百户,不,挑二百户先留下,剩下的叫他们等着,我会想办法,迟早给他们安身立命之所。”
短短几句话,李仪也是能看的出来徐子先的坚持……这个二十不到的青年,不再是几个月前那种束手无策的样子,肩担重责,身处上位,已经越来越成熟,而此时此刻,眼中的坚持还是叫李仪明白,不管怎样的变化,徐子先还是心存热血。
“世子要是有心,可以慢慢赐他们一些钱,叫他们自己折还漳州……”李仪劝道:“闽江两岸最少还有三四千户流民,甚至几个州的流民有过万户,我们安置不了这么许多……”
徐子先抿了抿嘴,说道:“此地距漳州各县最近也有六七百里,所需盘缠不在少数。况且,有这么多人力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我将来确实有用,李公勿虑。”
李仪点点头,既然徐子先这么说,当然有他的道理,只能遵命照办。
“中秋了。”徐子先道:“我要带小妹回府城祭祖,金抱一和吴畏三几个去江陵了,张虎臣他们要继续训练牙将,就叫杨英明几人跟着我……团练入营的事,等我回来主持,最近几天先确定名册,记档在案,发给木制牙牌,另外抓紧制成秋冬军袍,训练用的袍服用料要厚,不然几天就磨破了……”
李仪笑道:“这只是琐碎杂事,世子若是信我,就不必多操心了。”
徐子先也是笑起来,缓缓说道:“最近太忙碌了,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中快出不来。”
“所以多休息吧。”李仪现在看徐子先,越发象是看一个自家子侄,而且是最有出息,最令人心折的那个。
或许徐子先是带着他腾飞的那人,现在李仪越来越坚信这一点。
回内宅之后,秀娘垂着长发正在打点行装,吴时中每天在竹林那边和刘九四研究建竹海明堂的事,忙的不可开交,秀娘负责照顾吴时中的几个儿女,每天也是相当忙碌。
徐子先这一次回府城,就是打算帮吴时中买个妾侍回来,吴时中对此无可不可,他本人对妾侍不是很有兴趣,但自家的几个小鬼也确实是需要人照顾。
“最近辛苦你了。”徐子先挽着秀娘的腰,轻轻闻了闻秀娘头上的秀发,一股清香扑入鼻中。
“小妹要过来了。”秀娘轻轻挣了一下,红着脸道:“叫人看到了,象什么样子。”
“嗯,最近太忙了,都顾不上你……”
“你这一次回去,帮我定个主母回来,我就能轻松不少了。”
徐子先看着怀中的玉人,这妮子脸上笑意盈盈,也不是在吃飞醋的样子。这一次中秋回府城,除了祭祖之外就是要去昌文侯府,这一次雅集是齐王替徐子先应下的,最近徐子先闹的动静虽大,特别是吴时中到侯府来任职,又是轰动一时。但文名初显,理应想办法巩固。
齐王不外乎还有另外一层用意,赵王第六子徐子文风采风流,俊秀不凡,论长相是比徐子先要出色的多。
贵族子弟,除了前两代可能长相一般外,时间久了很难有丑的。
贵人挑妻子,妾侍,很少有不考量长相的时候,历代都选择美人良配,十几代下来,子孙多半高挑白皙,男俊女美,这是多代优中选优的必然结果。
欧洲和倭国都是近亲繁殖,有些王室长的不错,多半的王室成员长相是远不及普通的贵族。
徐子先生的不错,徐子文却是翩翩佳公子,相貌上,怕不是对手。
文采来说,徐子文更是举人,写的一手好诗词,书画双绝,琴棋萧笛,都颇为精通。
这一比,徐子先就象是个码头上扛活的力夫,相差太远了。
好在有周报上的文章打了个底,齐王也知道昌文侯府的三小姐爱读,且有口头婚约在,徐子先只要再表现一二,当有机会。
齐王这么用心之深,连续写了几封信来,当然是不想福建路的文官势力也为赵王所用。
要知道安抚使也好,还有制置使,提刑使司,这些大吏都是朝廷派来的外人,位高权重是不假,但他们的权力来自朝廷中枢,远不能和昌文侯这样本地的官绅代表相比。
一旦赵王和昌文侯府结亲,福建路就俨然是第一大势力,齐王不说,安抚使林斗耀也压不住赵王。
秀娘
第七十五章 融合
“好的,”杨英明道:“我一定多灌这小子几杯,把他的实底给掏出来。”
徐子先看了这个牙将节头一眼,说道:“障刀好的是十几贯一把,长矟要便宜的多,五六贯就很不错了,你问他,我们大量进货,能不能便宜,打听好价格告诉我就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