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世子放心。”杨英明道:“此前我在府里是不怎么样,不过,打听人,消息事情,还有这般谈生意的事,只管交给属下,如果办的不好,或是在里头吃好处,世子可以用麻袋装了我去沉闽江。”
“这话是你说的。”徐子先道:“我且会信你,但我要告诉你,我一定会查帐,多方求证,你自己千万小心。”
杨英明倒是真的想在这桩大买卖里捞些好处,被这么一警告,心里顿时警惕。
世子驭下手段,就是分而治之,并且多方查察汇总,这些天来已经看的出来,不仅李仪奉公守法,孔和等人,也是各有章法,不过也不必太担心,总有办法。
当下脸上还是笑嘻嘻的应下来,徐子先也没有多说,众人依旧向宗室街去。
福州城是福建路规模最大的城市,方圆四十余里,城中主路十余道,如宗室街这样的辅路七十余条,小巷二百余条,城中居民大约有五六十万人,在大魏,论城池规模大小,当排在前十,论居民之多,也是在前十左右,而论地方富裕程度,应该是只排在京师,江陵府,苏州府之后,扬州,成都,都不及成都。
徐子先心平气和的骑在马上,慢慢的在人烟稠密的街道上行走,马蹄下是青石板路,马蹄铁和石板摩擦着,发出嗒嗒的清脆声响,四周到处是商行店铺,几乎数不胜数,放眼看去,色目商人到处都是,多半是穿着白色和花色长袍的天方人,也有少量的东洋和南洋商人,也有明显倭国商人打扮的人,都是在沿街的商行里进进出出的看着货,谈着买卖。
有很多商人甚至自己没有带通事,有不少商人自己就懂得说中国话,甚至是会说八闽方言。而更多的是商行自备通事,东洋各国的土著话,天方语,还有倭语,大商行都是备有懂得这些语言的通事。
有一些聪明的通事,一人懂三四国的语言相当平常,他们的收入也比较高,一个月十几贯到二十几贯钱的收入,足以叫这些聪明人过的相当的舒服。
沿街的小食铺子发出诱人的香气,很多起的晚的人,到巷子口的卖汤饼的小店里先提了热水回家,梳洗过后到店里吃饭。
徐子先瞟了一眼,雪白的汤饼(面条)在沸腾的白色汤锅里翻滚着,散发着羊肉汤特有的香味。
在福州府城没有宵禁,很多人会睡的相当的晚,城中娱乐的地方和方式很多,可能是在相扑铺子里看表演,顺道赌钱,也可以在耍钱的赌场里熬到下半夜才回家,可以是看戏,下棋,玩儿博戏,投壶,也可以看杂耍,看赛马,马球,或是看蹴鞠,花式很多,很多玩艺都是半夜还在营业,甚至酒楼妓院是通宵达旦!
玩累了就到澡堂子泡个澡,这个时候除了中产以上的家庭,在家洗澡可是一种奢望,也是不分南方北方,泡澡堂子才是主流。
往热腾腾的池子里一坐,浑身舒爽,一天的疲劳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澡资不过几文钱,所以不仅男子去,妇人们也是隔几天就带着孩子去一次澡堂,自己在家洗实在太麻烦,福州的房价也贵,一般人家就是一道院门,三间北屋两间偏厢,这就是很不错的住宅,很多平民家庭就是沿街的两三间房,住着一家人,实在腾挪不开,甚至是没有起火烧水的地方。
好在商业发达,生活委实方便,晚上澡堂子,早晨可以去汤饼店打热水,亦不过是一文钱就办的小事,打的整桶热水,足够一家人舒舒服服的涮牙洗面,体体面面的出门。
徐子先旁观着这一切,也是感悟着这一切。
不管百姓负担怎么重,民间如何困苦,能生活在府城的人毕竟还是富足一些,从这些府城百姓身上也能看的出来,几十年前大魏民间负担不重时,百姓都是怎样生活,这种生活对后世的人来说当然不算什么,可是对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几十年前富足,平安的生活,真是一种天赐。
不……徐子先轻轻摇头,不是天赐,所有的一切,都是百姓们自己创造出来,只要上头有合格的统治者便可以,就如现在的情形,从武宗到成宗,再到崇德帝,大魏的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
怀着略微沉重的心思,徐子先等人终于抵达了南安侯府门前。
别院那里已经是大变样了,由于财力还算充裕,人手更足,小妹和秀娘带着人翻新内宅,连后花园都重新整饰过,看起来欣欣向荣,外宅翻修了,到处补了破损的地方,换了新砖新瓦,木门木柱窗子房梁都重新上漆,并且换了一些新的家俱,看起来已经和那些日子好过的侯府别院没太大差别了。
至于外头的兵营更是傅谦带着刘九四等人修筑的堂皇建筑,所费不菲,更显示了徐子先的身份与权威。
整个南安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个月前徐子先兄妹在南安镇还是个笑话,现在却已经是附近好几个
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
徐子文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这话说中了他最大的心病。
上次徐子先估击岐山盗后,徐子文也曾经动了想找武师习武的念头,被赵王一通训斥后放弃,其后更是把文名看的很重,他自己也知道,若想在武事上压过徐子先已经是千难万难,只有文学之道,徐子先拍马也赶不上。
现在徐子先回手一击,果然是用徐子文最薄弱的弱点连消带打,徐子文面色难看,却也是很难辩驳。
他总不能说现在宗室已经很少习武,更少上战场
宗室子弟的职责就是为国征战,为国流血,这才是徐氏好男儿,这话可是太祖皇帝亲口说过的。
因为太祖鉴于前朝封藩宗室,要么如西汉和西晋那样,宗藩割据内斗,成为国家祸乱之源。要么就是养起来不涉及军政,成了富贵闲人,把宗室后代当猪养。
开国君王,既要使子孙富贵有余,也要使子孙有些事可做,免得养成废人,大魏太祖皇帝也是煞费苦心。
除了圣谕圣训,宗室子弟要习文练武,为国效力,乃至为国流血的话。另外就是对宗室进行文武进士考试,宗室的品阶,分别安置,如何为官,都是做了详细的规定。
宗室的待遇不能说差,也不能说好,比如皇子也不一定能封王,甚至国公也不一定到手,表现不佳的乃至行事荒唐的,给一个三世侯爵就算完事,其后成为国姓世家,算不得宗室,官庄收回,俸禄也就是饿不死就行。
种种制度之下,大魏宗室制度确实超过了前朝,既没有宗室割据,如汉之七国叛乱那样的事发生,也没有把宗室养成废人,右相徐夏商虽然是国姓世家,但也是正经的宗室后裔,能成大儒,右相,不管是学识还是权术手腕,右相他老人家都非池中之物。
徐子文在文学之道上确实傲视同辈,但徐子先拿早前太祖的话来训他,徐子文怎么好反驳
“不过近来还是偶得一文……”徐子先噎的徐子文说不出话来,心知火候差不多了,此人不比纨绔小丑似的陈敬辅,不宜当众贬损太过,否则人家就会议论他小人得志,对同宗兄长不够恭谨。
毕竟徐子文打压他,甚至抢夺属于徐子先的一切,这些事有的还没有发生,有的只是在暗中,旁人可不知道事情端底,只会说徐子先一朝得意就凌辱他人,甚至是近宗兄长。
听着徐子先说这话,魏翼就叫人取来纸笔,并且亲自研墨。
一时间宾客都不出声,等着徐子先执笔作文,内间的陈笃敬,陈满,徐如鹤等人也都不再闲聊,静静等着外间落笔。
徐子先却并不着急,看看左右,男的哪怕是纨绔也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尚有不少妍丽少女间杂其中,大魏风气不如后世保守,这般的雅集聚会,长者会允许自家的儿女出来待客,增长见闻,也可以交往朋友,当然语不及乱,不会有什么私订终身的事发生。
当然如果青年男女自己相中彼此,可以回家禀报父母,托人请媒,如果彼此有意,一桩婚事就顺顺当当的完成。
在这其中,徐子先当然是看到了陈文珺。
容颜秀美,神态清冷,看着徐子先微笑时也是落落大方,眼神中不乏好奇,欣赏,还有期待等著多色彩,徐子先看的心神一动,一种熟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抛开家世,现实好处的考量,陈文珺也是一等的美女,男子除非装模作样的伪君子,哪有不喜欢美人的道理
徐子先看了两眼,心里就相当确定,眼前这少女是自己喜欢的没错,就算没有前世之事,这般女孩子讨回家去也是桩乐事……
不过他在此时知道不可表露更多,当下只是向陈文珺微微一点头,用意也是明显,虽然数年未见,表示并未忘却。
陈文珺面色微红,不过眼中的好奇之意更明显了。
今天徐子先的表现不得不说相当不错,先是与陈正志,陈笃敬父子建立了稳固的关系,其后又压的陈敬辅抬不起头,再下来对徐子文也是不卑不亢,没有小人得意,登堂入室的猖狂,也没有一般人见到徐子文就拼命巴结的讨厌,这人从性格和风度来说,都没甚可挑剔的地方……
“忆福州阅武……”徐子文看了眼徐子先坐下后写的题目,心里又是一阵气沮,这种述说武事的文章,首先从立意和全局来说,他已经失了评判的资格。
不过再看几眼,却不是以白话来写,而是文言,这一下徐子先的兴趣又起来了。
陈敬辅和徐公达在一旁看的要吐血,原本他们已经打定主意,如果徐子先再用白话来写,不管写的如何都要咬定了徐子先胸无点墨,文章格调低下,先打压一通再说。
谁知竟是文言,要知道文言写文章,只要词句通达,以宗室子弟的角度来说就相当不容易,而且他们本身的文言水平,断句都难,根本谈不上评判,贸然说话,容易被当成笑料。
“崇德五年三月,先君偕余至福州,见直指阅武……”
陈笃敬踱过来观看,回头对陈正志道:“你记得否当年你也
第七十八章 毁约
众人这才知道这位是刚到闽清来上任的知县李明宇,正牌的进士,右相徐夏商的门生,以擅写文章而出名,此前在京里任侍御史,原本以为他要留京任翰林,不料被放到地方上来了。侍御史是从七品,知县是正七品,虽然半了半级,但以京官清秘调任地方任亲民官,简直可以被视为贬斥了。
“李知县还是兼福州观风使,从六品。”
陈笃敬加了一句,众人这才醒悟。
右相门生,二甲进士,怎么可能放下来当个知县就算了加上福州府的观风使,也是清流,算是京师监察御史外放,名义上属于巡按使萧赞的管理,其实各府,州的观风使都是自行其事,监察系统和地方行政体系不同,名义上的上司没有多少实权,多半是自行其事。
在各军也会有观军容使,也是从六品,职位也相当紧要,属于朝廷派在各地驻军的监军,位低权重,很大情形上会影响各地驻军的行动,甚至可以弹劾各军的都统制,乃至招讨使,制置使。
“李大人过奖了……”徐子先在正牌进士和大名士面前,当然得谦虚几句,他笑着道:“不过是追思过往的前事,成此短文,当不得这样的赞扬。”
“我与世子头回见面,说话可以直爽些……”李明宇为人看来是真的豪爽,当下又道:“而且我也不是观军容使,如果是观军容使,反而就不便说话了。”
众人脸上都是怪异的微笑,也是用意义难明的眼光看徐子先。
这篇短文写的是几年前福州阅兵之事,一万多兵马军容极盛,列阵变阵看起来也象样子,甚至百人队的骑兵冲袭主阵被围擒斩杀看起来也很提气,就是最后弄出几十个小童假扮女人,在马上摆出诸般丑态……这事当时相当尴尬,安抚使林斗耀气的脸色铁青,后来拿韩炳中好一通发作,有很多人怀疑,韩炳中轻易被安抚使拿下,两人结盟,阅兵这件丑事也有很大关系。
那个都统制罗某人是韩炳中从异地调来的心腹,阅兵时出了大丑,韩炳中还得拼命保他,朝廷派在福州五个军,韩炳中先任了罗某人当都统制,掌握一军,要是把罗某拿下,韩炳中瞬间就成了空头制置使,还怎么把五个军都掌控在手中
就算这样,出了大丑之后,韩炳中在五个军里的威望一直不足,福州武备废驰,和制置使不得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徐子先的短文,等于是指着罗都统制和韩炳中的鼻子大骂,这篇短文写的短而有力,形神俱备,简直是跃然纸上,流传开来之后,韩炳中和罗都统制都有大麻烦。
陈笃敬开始还觉得徐子先孟浪,转念一想,心中也是释然。
上一次南安那边分赃的事后来隐隐传开了,徐子先已经得罪了韩炳中,韩炳中是什么大度的人既然得罪了,当然是继续往死里打,未必不写这篇文章,韩炳中就会与徐子先和解
而且团练使的事,开始时明显是赵王和安抚使司给徐子先下绊子,也亏这少年在镇上弄了团练捐,除了几个色目商人表达不满外,地方上一片宁静,谁也找不到借口和徐子先过不去。
团练弄起来,南安一带几个镇子向来繁华,但属于驻军的空虚地带,有一千多团练驻守,府城这里大家都能放些心下来。
要知道福州这样繁华的大府,光是城区就是有六十万人居住,四周几十个镇子还有好几十万,几处重要地方,比如港口,闽江渡口,和建州相交的谷口,连江和泉州相交的那些集镇,全部相当繁荣,人丁稠密,没有哪一处是不要紧的。
福建的驻军又只有这么多,关键还是海上五大盗的威胁和压力太大,五个军的禁军主力一万余人,时刻防备的就是拥有十余万之众的五大盗,这也是禁军一直没有下死力打岐山盗,甚至有招安之议的消息传出来,也是害怕下死力剿了岐山盗,反而把更凶狠的敌人给招惹过来。
如果朝廷肯放开,福州这里的文武官员,包括宗室在内,都是恨不得弄十几二十万人的团练,这才能完全控制全境,不再惧怕海盗攻过来。
徐子先现在搞的团练,众人还都是要看看成效,如果再打一两次漂亮仗,谁敢动徐子先,陈笃敬就是第一个不答应!
徐子先也是找了一个相当好的时机……这个时候攻一下韩炳中,捎带着把林斗耀也牵扯上,有团练这个护身符在,大多数宗室和文武官员都会站在他那一边,林斗耀只会恨韩炳中一屁股屎没擦干净,韩炳中会忙着梳理各方的关系,谨慎小心不会给再给人拿捏住把柄,不会腾出手来对付徐子先这个宗室侯爵……
陈笃敬一念及此,打量徐子先时,眼中的欣赏几乎遮掩不住。
在座的贵人们多半也体悟到了,哪怕是敌对的徐名鹤与陈满,眼神里也是有惊奇和欣赏,当然看向自己儿子时,脸色也多半不善。
青年之中,很快也有人领悟到了这篇短文不是寻常文章,以文章来说已经精妙,但加上背后的政治角力,就是一篇精妙绝伦的檄文,是一柄投枪,会深深扎入福
第七十九章 提点
“好,好的很。”陈满气的满脸通红,当年他和老南安侯徐应宾确实有过口头约定,不过当时徐应宾刚任防御使不久,在福州是实权宗室,陈满是感觉攀了一门好亲事。后来徐应宾郁郁而终,陈满在当时的风潮下也不可能出来支持南安侯府,甚至徐应宾死后这两年,徐子先兄妹惨淡度日的时候,陈满已经有了毁约的打算,但靖远侯府也是空头侯府,也有亏空,日子并不好过,陈满挑来捡去,没有几户象样的人家愿意与他家结亲,所以后来陈敬中还是娶了小妹过府,婚后陈满对小妹只有几千贯的嫁妆十分不满,加上徐子先没出息,在宗室里都是边缘人物,娘家没人,小妹在靖远侯府的日子有多难熬也就可想而知。
现在徐子先风光了,陈满想把婚约正式定下来,结果却碰了一头的钉子,心中愤怒可想而知。
当下恨恨冷笑几声,陈满道:“未必南安侯府真的能得意,且看将来。”
徐子先笑而不语,陈满对陈笃敬拱手告辞,带着陈敬中,陈敬辅兄弟二人恨恨离去。
“请叔父恕小侄无礼……”徐子先转头对陈笃敬道歉道:“非是小侄心胸不够宽广,实在是这件事万难妥协,只是在贵府却是当了恶客,得罪了贵府的客人,这是小侄的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