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魏王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淡墨青衫

    这一次又加四千户,再移走澎湖的两万多人,差不多也就齐了。

    澎湖人口少了,人均占地就会多起来,配合商业,渔业,农牧业,好歹都能叫每户家庭过上差不多的小康生活。

    这就叫一举两得。

    相信澎湖这边的黑户,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窘迫情形,有人帮他们移走,并且有侯府官户的身份,没有人会拒绝。

    当然徐子先不会满足东藩只有五六万人的规模,在两三年内,他希望东藩的人口猛增到二十万以上。

    按大魏三四万户够一小县,五六万户够一大县的划县法,到三年之后,东藩的人口可以算成一个大县,甚至勉强可算一个小型的军州。

    到那个地步,开发东藩算是初步成功,不过预计要用的钱……徐子先知道从陈于泰手里弄到的一百五十万肯定不够,还差的很远。

    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要拼命搞钱,因为开发要钱,安民要钱,兴殖要钱,办工厂要钱,只能把手头现有的资源抓紧整合起来,然后开足马车赚钱,钱滚钱,钱生钱……

    踌躇满志颇有上位者气息的南安侯,在这一刻,微微的失神了。

    ……

    任忠等候的暴风骤雨并没有到来,这反而令他寝食难安了。

    连续两天,南安侯徐子先没有聚将点卯,没有要看陆上弓箭,海上会操,也没有拿兵册点名,确定吃空额的名单……任忠心里最大的鬼就是吃空额,在盐钱银子,日常公使钱和军械费用,修船费用上任忠都有沾手,但帐已经做平了,船说修了就是修了,虽然这些战舰都是年久失修,但只要能升帆开出海面,谁敢说这船没修

    就算坏了,也是战舰年老,怪不得别人。

    盐菜银子已经抹平了帐,难道观察使能将厢军将士的腹部剖开来,查查他们此前吃的是什么

    只要这段时间老老实实不出错便是……

    倒是会操,点卯,这叫任忠有些头痛。

    水师将士早就不操练了,能开船出海,操持强弩吓唬一下那些沿岸的小股海盗,就算水师完成任务。

    空额大约是四百多人,也就是说三千多人编制的南洋水师,实际在营人数是两千七百多人。

    这几百人的军饷,当然是被任忠和几个心腹瓜分了,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朝廷都早就不将水师当一回事,任忠为什么要拼命维持这支破败的,已经不被当成筹码的水师呢

    徐子先倒是召集过一次水师诸将,十三艘战船的统制官,也就是船长,还有副统制,水兵各营的统制,副统制,都头等,数十员武官依次被叫到澎湖县城,拜见观察使大人。

    水师的官兵,包括战兵和水手在内,都是对新任的观察使颇有好奇,他们是最不紧张的一群,反正贪污轮不着他们,治罪也是轮不着。

    倒是一天过后就有传言,南安侯在岐州就赶走了两千厢军将士,是裁撤老弱的名义让厢军回乡,给假条,路费,还有额外的赏赐。

    很多水师的厢军将士,也是出外几年没有回乡,听到这个消息,很多将士隐隐间倒是有期盼。

    他们都是领了安家费,按了手印才当的兵,不到年限,在外不得归乡也是正常,但每个月两贯的饷,还得常年漂泊在海外,思乡之情当然很重,如果这一次南安侯还是和岐州一样办理,除了少数只能在船上讨生活的水手之外,大半的人还是愿意领钱回乡。

    一般的厢军都是在年成不好,或是欠了债,或是家人生病,多半是特殊情形下才会去应募当兵,而大魏的厢军政策就是花钱买平安,只要是能走能跳的成年男子,小不过十五,大不过四十五,应募当厢军多半都能过关。

    然后就是最少五年的时限,这期间很多厢军已经渡过难关,但时间不到也不能离开,如果遇到徐子先这种上司,简直是这一类厢军的福音。

    就算有一些人回乡后不能谋生,异地革退又不影响他们再次入营,等于是再白赚一次安家费,真是再好不过的买卖。

    这个消息流传开之后,任忠在水师各营的心腹赶紧回报上来,任忠立刻以都指挥的名义下令不准传播谣言,违令者重惩。

    但到了第三天时,突然有两个副统制向任忠辞行。

    任忠瞪眼道:“你们犯了何错,观察使就革退尔等莫急,待我去见观察使,找他当面分说。”

    一个副统制笑嘻嘻的道:“都统制不必急着,是俺们自己请辞,官位免了,勋阶还在,现在回大都督府待选,重新入职。”

    “你们疯了”任忠道:“还有什么差事比在水师好”

    另

    一个副统制冷笑道:“常年在澎湖吹风,哪有在内陆的城守营当差好,清闲,守守卡子还有好处可拿,还能在附近安家,不象在这里,只能当孤魂野鬼。”

    “赵王能让他为所欲为”

    “我等到了大都督府,当然要狠狠告上南安侯一状。”

    “拿了钱,还能有更好的官位,南安侯说要和咱们谈买卖时,我还以为他在说笑,待他话一说完,咱们就知道怎么做合算了。”

    两个副统制笑嘻嘻的告辞,他们是被徐子先用观察使的权力明正言顺的弹劾,而且本人当场表示认罪。

    接下来就进入正式的免职程序,两人具结认罪之后,徐子先以观察使的大印用印,两个武官正式去职。

    接下来就是领了徐子先给的好处,跑到福州找赵王哭诉。

    &nbs




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
    不少澎湖士绅心怀疑虑,如今的澎湖犹如赤子怀金,无有武力保护,危险万状。

    直到南安团练两营兵至,这种疑虑方被打消。

    四月十七日,葛存忠,葛存义率两营南安团练抵澎湖。

    将士们饱受晕船之苦,下船初始,还是有不少人趴在岸边呕吐。

    不少澎湖人脸上带笑,看着这些海对岸的来人。

    福建人也不一定个个坐过船,就算坐船也多半是渡江河的小船,下海的人是很多,但一路人口千万人,没有下过海,坐过海船的才是多数。

    蒙蒙细雨中武卒们逐渐在鼓号声中振作起来,接着列队,报数,开始整顿队列。

    在很多澎湖人,包括南洋水师的官兵眼中,这是一幕奇景。

    武卒的具甲并不太多,仍然是队官以上才得一领皮甲或锁甲,副都头们才有一领铁甲。

    毕竟人越来越多,甲胄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武器倒是不错。

    打岐州时,林斗耀在徐子先的请求下,从安抚使司的武库拨付了大量的矟刀盾牌和弓箭,包括少量的神臂弓。

    岐州港口一战,李星五和董瑞祥的部下就持着从武库发出来的禁军弓箭和神臂弓还射,有效的压制了海盗们的射手,否则的话那一战南安团练的损失还会更大。

    南安团练们很快排好了阵列,每五人一列,一个营排开百余列,两个营排成了两个相当整齐的方纵队。

    鼓点声一起,两个营的中军大旗向前倾斜,所有武卒或是按着障刀,手举盾牌,或是高举长矟,排列整齐的队伍开始向前稳步前行。

    整齐,肃杀,一股无形的气息弥漫开来。

    无人说笑,没有人说话,更没有人左顾右盼,葛家兄弟等武官也是按刀走在队列之中,步态异常从容,整齐。

    这是一支沉默的军队,虽然名义上是团练,但对见惯了散漫,松驰,毫无军人仪态的澎湖人来说,眼前这支千余人的团练,给他们的感觉就是一群猛虎组成的精锐强军,这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杀气弥漫,而号令森严。

    “不复今日能见得如此强军。”

    一个老士绅目光散乱,神情是无比的震惊,他喃喃道:“文宗,不,武宗年间的禁军,才依稀有眼前这支团练的影子,南安侯,真是了不起啊。”

    “明达练兵之能,远迈古人,今人更远不能及也。”魏翼也是在城头观察着这支就要进入澎湖县城的驻军,有这两个营的驻军进来,澎湖人心就安定了。

    虽然只千余人,但精兵强卒的用处是普通的百姓所不能及,有这千余人的军队进驻,加上动员民壮,就算现在有万余海盗来攻,魏翼也有信心使澎湖县城安然无事,不会陷落。

    身为知县,保境安心是第一位的,虽然信任好友,也见过南安团练,并且知道团练的赫赫战功,但只有眼前真的有这么一支强军出现时,魏翼才真的放下心来。

    更多的澎湖人用异样和复杂的眼光看着南安团练,特别是妇人们。

    眼前这支军队,平均身高要比普通百姓高一些,多半是十八岁到三十来岁的壮年汉子。他们身材高大而体形匀称,没有多余的赘肉,举手投足都是整齐划一,令人感觉赏心悦目,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令人心折。

    当千百个类似的汉子聚集在一起时,给人的冲击是相当强烈的。

    一千多衣袍崭新,设计出色,给人干练,整洁,还有武勇感觉的武卒出现在澎湖县城里时,给澎湖人的冲击感有多强,可想而知。

    陈佐才等人,适时的贴出了招募澎湖厢军的告示。

    澎湖招兵,当然不能再用南安团练的名义,直接用的是南安侯府府兵的名义。

    告示说的很明显,既然是侯府家兵,在朝廷给的厢军待遇之上,还可以享受南安团练所有的一切。

    伙食,额外的赏赐和奖励,月饷也是足额发放的两贯钱,表面上没有提升多少,但配合南安团练所有的一整套的福利补贴和待遇,要比朝廷的厢军待遇,高出了老大一截。

    徐子先的水营将士,包括战舰福船上的水手收入已经相当的高,相比之下,普通的步营武卒还是领两贯的月钱,其实这收入已经不算低,毕竟相比种地来说,每月领两贯钱是纯收入,种十亩地,一年的纯收入最多是六贯钱,而每个武卒的年收入,算得上种好几十亩地的纯收入了。

    厢军的月钱也是两贯,当然这是名义上的,总会有克扣,延发,或是得拿出去贿赂上司,而且厢军的伙食极差,事务繁多,凡有大工程,兴军,剿匪,布防,捉贼,防火,灭火,这些活都是厢军去做,所以徐子先见到的所有厢军都是有气无力,死气活样。

    而就算这样的菲薄收入,厢军们也能勉强养活家小……这也是大魏朝堂的意愿,最低程度的付出,赢得的是地方的稳定,免生事端。

    榜文所至之处,到处都是轰动起来。

    澎湖太小,根本容纳不了眼下的人口,现在又不是工业化时期,一座大型工厂容纳几十万人都很轻松,澎湖连现在的江南也不如,江南的织厂最多也有几千人同时做工,澎湖却是没有这个条件。

    徐子先打算兴办的油坊也是在东藩,东藩更需要。

    澎湖的壮年男子,徐子先的打算就是吸纳进府军一部份,可以养活他们和其家小,招募四个营两千人,就可以养活一万人过上好日子了。

    大量的资金进入军营,再流出来进入民间,会有大量的店铺来满足军人的需求,地方富裕了,反过来徐子先也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这就是良性循环。

    已经有不少壮年汉子抱着膀子,站在告示之下观看,大魏的识字率还可以,不少人认得字,就算认不全,互相解释,差不多也能明白含意。

    “南安侯麾下当兵”

    “咱这府军,算是和南安团练一样那还有些意思。”

    “南安团练的吃食可是真好,我有亲戚在南安,早就说过了。”

    “还有养济院帮着奉养孤寡老人,俺要当兵,老娘就有地方



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无罪?
    一路行来,天黑之后码头上还开走了几艘船,明显是往福建那边去。

    澎湖到福建的航路,只要不是有大台风,一般的船老大闭着眼也能把船开到对岸,所以夜晚行船也没甚了不起,船行速度快的话,明晚就到福建了。

    船身上传来一阵阵嘈杂声响,显然都是挤满了回乡的厢军将士。

    徐子先呵呆一笑,革退了大约六十名武官,这要用水营的将士补上……现在还没有水营军官,一切水营军官都是要在海上训练时推举出来。

    不管是队官,都头,还是副营官,全是推举而出。

    胆子最大的,心最细的,最得人心的,在海上适应最快的,三千多人中推举出队官到副营官级别的武官,并不算太难,比养蛊简单多了。

    这就是徐子先培养水师军官的策略,他是实在无人可用,只能用这种歪招。

    和很多有根基的大势力不同,徐子先起家是十来个南安侯府的牙将,秦东阳是意外之得,能力完全超过了他的身份。

    然后是招募来的牙将,接着是刘益和张虎臣,林存信,李福祥等人,然后是葛家兄弟,李星五,董瑞祥等将领。

    这些将领各有特色,论步战骑战,都是顶尖的好手,未来不可限量。

    但他们有一个特色,就是均在陆上称雄,而在海上则毫无经验。

    徐子先会挑几个勇悍的任水营营官,负责训练将士跳帮白刃战,将海战纳入陆战规则,将海战也以正规战法来打,未来可能会有惊喜。

    但普通的水营军官,只能从这些新人中慢慢培养了。

    希望未来会有惊喜。

    南洋水师的大小战船,很快会被水营官兵接收下来,会调来一批有经验的水手,先把船接管下来,然后调集工匠进行维护修理。

    港口里的船徐子先都看了,最少有一年以上没有修补维护了。

    海船很娇气,出海一次就要清理维修一次,失修的时间越久,在海上出事的可能就越大。

    水师军官,完全是一群混蛋,他们就没有考虑过要出海远航,最多就在东藩,澎湖,福州和漳州一带打转,这样船就算不修也不会出大麻烦。

    要是现在朝廷有一道诏书至,命南洋水师赶赴北方备战,怕是南洋水师走到一半就得解体。

    “君侯打算怎么处理任忠”快走到水师衙门的时候,刘益又忍不住开口。

    水师衙门比县衙要大的多,也堂皇许多。

    “叫他自己请辞,还是弹劾他,请捕下狱”

    这些事都是徐子先这个观察使的职责范围,特别是很多武官配合之下,徐子先手中有一整摞的证据,就算是赵王也拦不住。
1...96979899100...2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