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海权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星光破裂
虽然是面对批评,但是提尔皮茨脸上却丝毫没有变化,依然满脸笑意,甚至当即表示明年将会立刻将5艘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调往地中海组成一个完整的战列舰分舰队。
因为只要自己的修正案得到通过,德国海军在未来的8年内将会得到高达128亿马克的巨额造舰经费,而且还将正式通过将重型巡洋舰以主力舰的标准进行建造的要求。
按照这个计划,德国将可以从1908年开始每年获得16亿马克,约合800万英镑的造舰费用,计划每年开工5艘主力舰(包括重型巡洋舰),这样到1919年可以保证德国海军拥有包括主力舰化的重型巡洋舰和前无畏舰在内的65艘主力舰服役。
也许主力舰规模依然比不上英国皇家海军,但是可以保证德国海军对英国人的主力舰2:3的数量比毫无问题,甚至有可能达到3:4(提尔皮茨还不知道英国人的装甲巡洋舰也同样已经主力舰化了)。
亲手制定了这个计划的提尔皮茨当然对此兴奋的不能自已。
摩洛哥问题上英法对德国利益的损害,以及之前的强硬态度都极大的伤害了德国的自尊心,在情势最紧张压抑的时候,德国上下所有人再一次感受到了要和那个毫无信用的世界秩序仲裁者打交道没有一支强大的舰队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上至大资本家下至平民百姓,莫不怀着雪耻的心态要求加快海军建设步伐,而当德意志级曝光后英法的退让更是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一支强大的舰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这还仅仅是4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战舰而已,因此没有人指责海军隐瞒消息欺骗群众,公众的口风出奇一致的称赞海军将自己的王牌在最好的时机打出去的举动。
再加上此前海军办公室和海军同盟会发动一切力量宣传的英国人将建造6艘新式战列舰的消息更是极大的刺激了正为自家皇家海军取得优势而感到高兴的德国民众,英国人的反应如一盆冷水浇下,让他们意识到英国人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的,德国必须做出回应。
加上皇帝陛下演讲后整个议会大厅里的反应,提尔皮茨知道自己的提案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议员发言的环节很快结束了,在议长的要求下,包括提尔皮茨在内的旁听者十分自觉的站起身离开大厅,接下来是议员们投票表决的时间了,而约亨虽然没有投票权,但是作为皇帝却拥有否决权,因此他倒是可以坐在大厅内等待结果。
不过即使这样约亨依然心中揣揣,128亿马克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按照现在这样的海军规模扩大,德国海军在经费开支上会逐渐接近英国人,虽然英国人保留有大量的海外舰船,因此在维护保养和人员数量上依然比德国要多花不少钱,但是按照英国皇家海军经费开支一般都是造舰经费的4倍左右,德国未来也将十分接近这个比例。
那就意味着每年超过5亿马克的海军实际经费支出,历史上的1906年德国《海军法》修正案批准的资金是94亿马克,现在128亿马克甚至超过了历史上批准的造舰经费再加上基尔运河的拓宽费用近1个亿。
就算海军争取串联了那么多人,尽管自己的发言满堂喝彩,尽管议案通过已经算是十拿九稳,但是那一点点失败的可能都让约亨感到自己的心脏难以平静,因为在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
约亨在大厅内尚且焦急万分,对在大厅外来回踱步的提尔皮茨来说那更是一场煎熬,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投票环节仿佛漫长的像几个世纪,这位海军总参谋长在议会大厅的门外踱步,却没有人感上去劝说,只能看着提尔皮茨不停的来回走动,绕的他们头晕。
终于当大厅内传来欢呼声和掌声的时候,提尔皮茨松了一口气。外面所有的人都向提尔皮茨表示祝贺,而提尔皮茨同样兴奋的和每一个人握手。
当通知所有旁听者可以进入大厅听取议长宣布最终的表决结果后,提尔皮茨第一个走向大门。
他用力推开大厅沉重的木门,门打开的一瞬间,欢呼声和掌声变得更加清晰,更加震耳欲聋,几乎所有的议员都站起身来向着大门的方向鼓掌,向这位海军总参谋长表示祝贺,《海军法》第二次修正案通过!
第336章海军法第二次修正案:
...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37章 大白舰队
. .
“美国人的舰队出航了。↖頂↖点↖小↖说,www.”约亨拿着从大西洋彼岸发回的电报笑着说到:“而且美国人把他们的战舰全部漆成了白色,罗斯福阁下真是充满的了创意啊,16艘雪白的战列舰,那场面一定十分壮观。”
“美国人从汉普顿港出发,一共16艘战列舰,可以说美国海军主力尽出了,不仅舰队规模比俄国人的第二太平洋舰队更大,而且还是一次环球航行,距离也是俄国人的一倍,这样的壮举可是一个大手笔,那位总统阁下的胆魄真是让人刮目相看。”提尔皮茨由衷的称赞到。
“可是美国人的环球航行的距离比俄国人的远征还要遥远,整个美国海军全部出动,他们就不担心在半路出现任何问题吗?”马沙尔却对美国人这样的行为表示有些难以理解。
“这是一次威慑,一次示威。美国和日本最近关系紧张,而那些黄皮猴子以为自己打赢了俄国就天下无敌了,他们的报纸居然叫嚣要给美国人一个教训。然而有俄国太平洋舰队的榜样在前,美国人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前的确没有胆量轻启战端,那么进行一次实力展示就是最好的办法了。这就是一次武装巡游,阿道夫。”约亨笑着说到。
由于日俄战争日本人最终未尽全功,加上美国人也的确从俄国人手中拿了好处,这让日本人的反美情绪比历史上更为严重。在日本爆发了伤害美国公民人身和财产的打砸抢事件后,美国民众同样在国内掀起了反日的情绪,而旧金山最先宣布对所有日本留学生进行隔离。
对此,日本国内的反美行为愈演愈烈,,而且随着英国皇家海军舰队重组计划的进行。以香港为母港的中国舰队的规模被缩小,因此认为自己在太平洋已经天下无敌的日本开始叫嚣:“整个世界都知道,装备很差的美国陆军和海军不是我们有高度战斗力的陆军和海军的对手。”日本的《每日新闻》咆哮道:“当我们伟大的海军将领出现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时,要打破美国固执的梦想是很容易的。”
面对这种情况,罗斯福为了避免战争只能做出退让,但是一味的退让并不是罗斯福的性格。要让日本人知道,美国也不是日本可以随意挑衅的对手。
因此在罗斯福以“我手中刚好有足够舰队环游地球半圈的钱”为要挟,强硬的逼迫国会拨款,将美国海军的全部16艘前无畏舰组成的庞大舰队送上了环球展示实力之路。
而为了在外观上更加醒目和美观,罗斯福命令将所有战舰的舰体全部漆成白色,而这支舰队也就因此被称为大白舰队。
“而且美国人现在不这么做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提尔皮茨补充到:“现在我国拥有了4艘新式战列舰,2艘即将完工,4艘刚刚开工,计划开工4艘。英国人有1艘新式战列舰。4艘在建,计划开工5艘。我们和英国人的竞争已经让所有人明白未来是新式战列舰的时代了。
所以美国人要是不乘着现在只有我们和英国人有新式战列舰这个最后的时刻将自己的老式战列舰组成的舰队派出去,那么想要再凑出一支这样规模的舰队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
“而且美国人的工业能力让他们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意外。虽然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但是毫不客气的说,在无畏舰的时代已经来临的现在,这就是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废钢铁远航了。这16艘战列舰中除了4艘战舰是上个世纪的老家伙外,其余的都是舰龄不足10年的新舰,然而现在她们全部变成了淘汰品。这还真是有些讽刺。”约亨摇了摇头显得有些遗憾。
“不过这对美国人来说也许并不是一个太大的问题,以他们的工业能力估计能很快重新组建一支由无畏舰组成的新舰队。甚至我相信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在建造这样的战舰了,不过阿尔弗雷德说得对,相比于等待一段时间后只有那么几艘无畏舰,用来向日本示威,显然还是现在这样更有效果,面对16艘战列舰组成的庞大舰队会让那些狂妄的日本人深刻体会到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的。
与此同时这还是一次远洋航行训练。美国人如果能够在经过环绕地球半圈抵达日本时还抱持着良好的状态和士气,再配合那规模庞大的舰队,就能传达给日本人一个信息,那就是美国不是俄国,它更加强大。同时准备也更加充分,那么罗斯福阁下的目的就达到了。”对于美国人的工业能力约亨只能羡慕嫉妒恨啊,
虽然新式战列舰和无畏舰同样是两个单词组成的,但是出于习惯,他还是喜欢叫无畏舰,虽然提尔皮茨对皇帝陛下老是用敌人的军舰的名字来称呼一种划时代的军舰,但是却一直无法说服约亨。
用约亨的话来说就是:“不管怎么说,无畏号先完工先公开,全世界都知道这是新式第一艘统一全重炮战列舰,我们不在乎这个虚名,所以又何必在乎怎么称呼呢?”至于未来军事研究者和军事爱好者会为到底谁才是真正第一艘统一全重炮战列舰争论不休,但是那就不是约亨所关心的了。所以提尔皮茨还是固执的称之为新式战列舰,而约亨则我行我素的喊无畏舰。
“陛下似乎很关心美国舰队的环球航行。”马沙尔有些疑惑的问到:“美国人要威慑日本也许的确能让日本人在东太平洋地区老实一点,但是这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关系啊?”
“威慑日本本身这件事当然和我们关系不大,但是美国海军的实力第一次真正展现在欧洲人的眼中,他们发现自己看不起的美洲暴发户也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而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难道我们不应该拿来利用一下吗?”
“陛下您的意思?”
“我国和美国的关系自我访问美国以后有了很大的进展,而美德关系更是其他欧洲国家一直关心和忌惮的,那么这次我们则可以宣扬一下这样的关系不是吗?”约亨微微一笑,不怀好意的说到:“不用太过露骨,这样会让那位总统阁下有想法的,不过比如邀请他们途径菲律宾时去做客,或者让他们回航时经过地中海时进入亚得里亚海来我国的港口访问。
这样的邀请可以作为我访问美国的回礼,同时也能展示我们和美国之间友好的关系,我想这样的关系会让很多人产生困惑和警惕。”
大白舰队的远航对欧洲很多国家来说是震惊的,美国海军,这支在获得了美西战争的胜利后又再次变的默默无闻的海军突然间拿出了一支令人瞠目结舌的华丽阵容,让整个欧洲不得不正视这一支崛起的海上力量以及打造这支力量的新兴工业大国的实力,约亨则十分希望利用这次机会来借一下美国人的势,让英国人继续投鼠忌器下去。
“我认为我们还可以帮美国人宣传一下他们的舰队是如何的强大。英国皇家海军现在很显然将主要力量集中在北海从而削弱了他们在其他区域的力量,而英国媒体也在一直诱导英国民众敌视我们,我们要让他们的国民知道,他们的皇家海军故意忽视了一个大西洋对岸的强大对手,而且还是一个将他们的皇家海军赶出加勒比海的对手。”提尔皮茨同样满脸笑意的说到。
“对,今年牙买加地震后也是美国海军先到达灾区,之前英国人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刺激了,现在我们可以帮他们再加一把火。”约亨笑着补充到。
牙买加地震后美国海军舰船率先抵达灾区不仅仅表现了美国海军的反应速度,同时还表现出了对加勒比海地区的控制力,而原本控制着加勒比海的英国海军反应缓慢也是英国人势力被美国人不断排挤出去的表现。
这件事对英国人来说本来就是相当难堪的,大量英国人在被刺激后指责皇家海军丢掉了自己的责任,这也成了原本就反对费舍尔海军重组计划的人攻讦的借口。当时就有媒体发出这是美国和德国联手削弱英国在海上影响力的举动的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很小,基本没有人去理会。
不过约亨倒是不介意将这种声音放大,好好提醒提醒英国人,他们的海军第一大臣对一个有可能和德国靠近的对手视而不见。虽然不指望让费舍尔提早下台,约亨也不愿意让他这个时候下台,但是给他找些麻烦,并且让英国人多多少少担心一下美国也就达到目标了。
“是,陛下,我会让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加大宣传的。”马沙尔回应到。
“不只是我们,美国那边的我们能够影响的到的媒体也要让他们多加宣传,这好歹也是能增强美国人民自尊心的宣传,他们应该会配合的。”
“是,陛下。”马沙尔点了点头。(未完待续。。)r527
.全部章节




帝国海权 第338章 尼古拉二世的忧郁
. .
“该死,该死,该死!那些该死的家伙,他们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圣彼得堡的冬宫内,尼古拉二世正在大发雷霆。虽然窗外是寒风呼啸,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但是房间内沙皇的怒火却烧的房间内几乎呆不下去。
“我已经做出了退让!我不得不选择了我并不满意的方案,但是就连这样一份方案却依然遭到了否决!那些该死的家伙是在反对我的意志!”尼古拉二世愤怒的咆哮着。
光看着沙皇陛下这么发火也没有任何意义,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接替维特担任沙俄宰相斯托雷平问到“陛下,那这份会议记录……”
“我绝对不会签字的!绝不!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尼古拉二世断然拒绝到。
让尼古拉二世如此愤怒的是国防委员会否决了尼古拉二世重建波罗的海舰队的提案,所以愤怒的尼古拉二世拒绝在会议记录上签字,这些和沙皇陛下唱反调的国防委员会此刻已经被尼古拉二世深深的记恨上了。
此时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只有一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的五号舰光荣号,另外还有两艘帕尔维尔一世级前无畏舰正在建造,不过因为英国人无畏号的曝光,在日俄战争前期开工的这两艘前无畏舰做了适当的设计修改,因此工期延迟,预计要到1910年才能完工。
两艘前无畏舰修改了设计完工后还是前无畏舰,而且让波罗的海舰队只有一艘前无畏舰挑大梁5年之久,真不知道俄国人是怎么想的。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的波罗的海舰队完全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对于尼古拉二世来说是不能接受的,首都圣彼得堡就在波罗的海之滨,但是波罗的海几乎是不设防的,因此波罗的海舰队的重建就成了尼古拉二世心目中的当务之急。
然而作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意志也不是万能的,俄国海军重建的道路上显得崎岖而坎坷。
日俄战争沉重打击了沙皇俄国,此前被压制的各种矛盾汇集成一场波澜壮阔的**,差点掀翻了存在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好不容易镇压了国内了乱局后,尼古拉二世被迫召集了拒了议会性质的国家杜马。
最初两届杜马都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因此被尼古拉二世解散了,而现在的第三届杜马则因为利益上的冲突和政府之间纷争不断,而俄国海军就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杜马议员认定海军部是对马海战失败的罪魁祸首,直呼海军部为“对马部”。利用自己对政府预算的审核权,建成如果海军部不安他们的要求改革,海军部就别想拿到一个戈比的造舰经费。
而与此同时,尼古拉二世成立由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领导的九人国防委员会,协调国防政策。委员会中海军只有两席,占绝对优势的陆军委员竭力为本军种争取资金和政策倾斜,海军想重振旗鼓的呼声只能被湮灭。
“所有人都在阻挠我!杜马!国防委员会!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在拼命建造新式战列舰,他们却让堂堂俄罗斯帝国去学挪威人一样去建造什么岸防舰!俄罗斯帝国什么时候需要和那些北欧小国为伍了?我们不需要那些澡盆子里扑腾的小船!”
一支靠岸防舰和鱼雷艇组成的近岸防御型波罗的海舰队,什么时候俄罗斯帝国惨到这个份上了?!
其实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反对重新建造大海军,宰相斯托雷平和外交部还是认为强大的海军舰队是需要的,这是展现实力,对其他国家施压,达到其外交目的的最有力的工具。外交大臣伊兹沃尔斯基就曾经说过:“舰队应该出现在任何(外交)政策需要他出现的地方。”
不过嘛,建造一支由无畏舰组成的新舰队对陆军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海军的经费多了,那陆军的蛋糕就小了,而杜马也同样支持陆军,因为这样多省钱啊,议员们认为,对俄国来说,无畏舰实在是费钱又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
“陛下,请息怒,小心您的身体。我和伊兹沃尔斯基阁下都坚决服从您的意志。我们还可以想想别的办法。”斯托雷平劝慰到。斯托雷平很清楚,只要陆军还在国防委员会里占主导地位,那么海军重建就没有任何可能,所以必须想办法绕过国防委员会。
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尼古拉二世颓然的坐了下来,但是还是心有不甘的说到:“我已经选择了花费最小的方案,我做出了如此大的让步,但是他们依然否决了我的方案。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彼得?”
尼古拉二世这次到真不是无理取闹。俄国海军总参谋部提出了以分舰队作为俄国海军的基本战术单位,分舰队中所有军舰都在一起进行训练保证战时的协同,每个分舰队包括4艘同型战列舰,9艘轻巡洋舰和36艘驱逐舰。
至于海军重建需要多少分舰队,又应该怎么配备,海军提出了4个方案:
1、建设4支分舰队,其中太平洋舰队2支,黑海和波罗的海各1支;
2、建设3支分舰队,其中波罗的海2支(其中1支必要时调往太平洋),黑海1支;
3、建设2支分舰队,波罗的海和黑海各1支;
4、建设1支分舰队,部署在波罗的海,黑海舰队则以经过现代化改装的前无畏舰为主力,附加一些轻型舰只。
考虑到并不宽裕的财政状况,尼古拉二世选择了花费最小的4号方案,同时为了将分舰队作为主战力量从防御作战中解放出来,提出建造180艘鱼雷艇作为纯防御力量。
按理说尼古拉二世已经相当理性的做出了妥协和退让,然而一支分舰队大约就要花费3.5亿卢布,加上配套的后勤设施,辅助舰只,黑海舰队改造费用,海军总预算依然要高达8.7亿卢布。
这这个金额放到国防委员会的那些陆军委员面前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梦话?开玩笑啊,这个预算要是通过了,陆军还要不要扩充了?不行!否决!”
这样的决定简直一点面子都不给尼古拉二世,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陆军自己的私心,自认让尼古拉二世火冒三丈。
斯托雷平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陆军要来阻挠,那么干脆甩开他们,于是向尼古拉二世建议到:“陛下,既然陆军想要和造舰计划对抗到底,那么我们不如把他们抛到一边,陛下您直接将方案提交给国务会议讨论,陆军很难影响国务会议的讨论结果,陛下亲自提交,再加上我和外交部支持,通过的可能性会很大。”
“好!就按你说的办!”尼古拉二世喜出望外:“如果能够顺利通过,你就是我的大功臣!”
“不过陛下,国防委员会由陆军把持依然会是一大阻碍,即使国务会议通过了方案,具体实施的时候依然会受到反对,另外陆军有杜马的支持,他们的反对力量也会非常的强大。”
得到尼古拉二世的信任就能让自己进行改革的阻力变小,而且海军的建设也是实施自己的外交政策的重要一环,斯托雷平自然要全力支持,不过陆军的顽固阻挠却是一块绊脚石,所以斯托雷平借机挑起尼古拉二世的不满,而正在气头上的尼古拉二世立即做出了让斯托雷平期待听到的回答。
“那些家伙要是再阻挠我的计划,我就把他们全解散了!我要让他们无法违背我的意志!”
“陛下不可操之过急,连续解散杜马不利于帝国的稳定,杜马那边我会尽一切努力进行游说。而且就算杜马不同意,我们照样可以再下一年度通过预算,但是国防委员会内由陆军掌握大局,这不符合我国的安全需要,海军是国防安全的重要一环,但是国防委员会丝毫不考虑海军的需求又何谈制定的政策真的符合国家安全呢?”斯托雷平说到。
按照俄国预算法中规定,如果国务会议和杜马的意见相反,双方陷入僵局时,政府可以执行最近一次通过的预算案。所以只要国务会议通过了这个方案,即使这次杜马反对导致方案无法执行,那么到下一个年度再次提出,就算杜马再次反对,政府也可以执行这个方案了。
所以国防委员会反而比杜马更是海军重建的阻碍,所以拉一派打一派,斯洛雷平决定给陆军上上眼药。
“虽然按照彼得你的方法帝国的海军终于可以重建了,不过这样的规模实在难以和其他国家抗衡,英国人和德国人都在建造无畏舰,法国人也已经开工了多艘战列舰,美国人这次还派出16艘战列舰进行环球航行,这样的局势必须得到遏制。”尼古拉二世说到。
“可是,陛下,现阶段我们根本不可能像英国和德国那样大规模建造军舰。”斯托雷平赶紧劝说到,生怕自己的陛下因为自己想出了让海军重建方案通过的办法后,得寸进尺的要自己再想想怎么扩大海军重建规模的办法。
“我知道。”尼古拉二世没好气的说到:“既然我们没办法大规模建造,那就让其他人也没办法建造,彼得,向伦敦、柏林、巴黎、华盛顿等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参加海牙国际和平会议,我们向他们发出国际裁军倡议。”r1152
1...142143144145146...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