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李恪向周氏兄弟问道,将薛仁贵凉在了一边。

    “回殿下,周青是我们的堂兄,我跟周武的亲兄弟,我是兄长!”

    周文说道。

    “你们有什么能力可以让本王容许你们投军呢”

    李恪淡淡的问道,“并州军不是地方府兵,它是一支验明律己,团结一心的铁血之师,你们有什么资格去投并州军”

    李恪倒是想见识见识薛仁贵等的能力,这才使用了激将法。

    但他也有试探的意思,要是薛仁贵因为自己这样一句话,他就忍不住离去的话,那李恪也不想让他早点投军,还是让他在家里默默性子再说。

    他要的沉稳有度,指挥有度的将军,而不是一个冲锋陷阵的莽夫。

    “殿下――”周氏三兄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们只能将目光移向了薛仁贵。

    “殿下,薛礼愿用手中利剑保卫大唐边疆,誓死追随殿下!”

    薛仁贵开始想李恪表忠心,他因为父亲的去世,心里悲痛万分,才没有投军的打算,才会在李恪在他家提出让他投军的事情的时候,他没有答应。

    但是,李恪一行人离开,薛仁贵的妻子柳氏出身大族之间,他发现李恪的身世有一种特殊的气质,似乎遇到她想象中的皇子有所不同,然后他跟薛仁贵问了一下他是怎么认识李恪的,薛仁贵向自己的妻子柳氏说出了认识李恪的经过,柳氏一听李恪身边的侍卫能跟自己的夫君赤手打平,心里惊讶不已,她很清楚自己的夫君的身手。

    所以,她经过深思数熟虑,再通过李恪身边的侍卫服装的不同猜测出了他的真实身份――大唐的北王殿下。

    李恪都并州,他在山西并州已经经营了四年,并州百姓对他只知甚详。

    而李恪的大名和黑衣卫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并州,薛仁贵曾经就想着自己是黑衣卫的一员。

    所以,听到他今天所见的殿下,那就大唐的北王李恪时候,他在想到李恪对他说过的话,他后悔不已。

    而柳氏也埋怨了薛仁贵几句,说他粗心大意,她希望薛仁贵能够投效到李恪麾下。

    因为,出身于士族大家的柳氏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大唐,即便是在军中,还是很看重门第高贵,而她又清楚李恪的黑衣卫出了几名名将,像苏定方和刘仁轨,都不是名门士族之后,就是陈其和王中长都是贫民子弟,但他们今天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这使得柳氏认为,像薛仁贵这样的贫寒子弟,就该去投效北王李恪,而只有在北王李恪麾下才会一展抱负。

    所以,她在责怪薛仁贵的同时,要求立即追上李恪,务必要跟随李恪去投军,而且点名要将去投并州军,要他进黑衣卫。

    因为,李恪手下的将领,都是出自黑衣卫。

    这才有了薛仁贵觐见李恪,要求投军的一幕。

    “本王观你武艺不错,今天你就跟本王的侍卫比一场,你只要胜他,本王就容许你投入并州军!”

    李恪看到薛仁贵的憨态,不由的笑着说道。

    确实,他只是想激一下薛仁贵才会那么说,可薛仁贵想歪了,以为自己是怀疑他的忠心,他便立刻向自己表明自己的忠心,这让李恪好笑不已,同时心里也觉得现在的薛仁贵还真憨啊!李恪话中的侍卫自然的王中长,除了王中长,应为在之中能够跟薛仁贵较量的,李恪觉得没有,即便朱童也在薛仁贵手下吃了亏。

    当然,李恪的暗卫六大太保中的四人也可以跟薛仁贵交手。

    但这四人的李恪的暗卫,是保卫他的最后一道屏障,就等于是他的影子,他可不想明着展示给众人看。

    帐内诸人一听,心里顿时好奇万分,很想看看这场比斗。

    黑衣卫的强悍他们的清楚的,而王中长的勇武他们自然见识了,不然怎么会生擒颉利呢

    同样,众人对王中长的忠心也是佩服不已,他现在已经被李世民封了忠勇伯,伯爵啊!因为,大唐开国才这么短短几年的时间,封赏的爵位很少,即便的忠勇伯放在京城也很抢眼啊!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封了爵位,心甘情愿的跟随在李恪身边,充当李恪的亲兵。

    以伯爵身份充当李恪的亲兵,这也成了大唐的一大亮点!这里的亲兵就是牵马揣瞪的人,当茶倒水的人。

    李恪起身和众人一同出了大帐,帐外鹰卫已经准备好了毯子供李恪等人坐下观赏,而鹰卫则是将场地围城了一个圆圈,四周点燃了火把。

    顿时,一下子气氛变了很热烈。

    这也是李恪行军途中无聊的时候,让军中诸人比武的一种方式。

    王中长和薛仁贵走进了场中,面对李恪施礼,李恪点头示意开始。

    两人这才相对而立。

    李恪已经知道了最终的结果,王中长肯定不低薛仁贵,薛仁贵可是天生神力啊!能够跟薛仁贵打成平手的,李恪觉得唯陈其一个人而已。

    而今天王中长之所以跟薛仁贵打了一个平手,那是朱童消耗了薛仁贵体力在前,还有就是薛仁贵有忍让之意。

    果然,两人刚开始交手的时候,都的旗鼓相当,不分伯仲。

    王中长拳脚继承了李恪和陈其的格斗技巧,简洁实用,而薛仁贵长在臂力,使用的是家传拳法。

    两人拳来脚往,愣是斗了片刻也不见胜负。

    李恪仔细的向场中一查看,这才发现了端倪。

    原来王中长使用的他自己独创的格斗技巧,这是简洁实用,而且招招杀人要害的格斗技巧,薛仁贵家传拳法自然不能跟李恪的这套讲过了数千年经验总结的拳法相提并论。

    再者,王中长可是死人堆爬出来的悍将,在死人堆他用这套拳法不知道杀死了多少敌人。

    所以,遇到薛仁贵这样的菜鸟,自然不惧。

    李恪一想清楚原因,就叫停了两人的比试。

    他觉得以现在薛仁贵的能力,还真不是王中长的对手,不管在经验和技战术方面,薛仁贵都逊于王中长一大截,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臂力。

    王中长和薛仁贵见李恪下达了停手的命令,他们便立即住手。

    “你们不用比了,本王答应你就是了!”

    李恪对薛仁贵说道。

    “多谢殿下!”

    薛仁贵向李恪谢道,他之前还很自负,觉得以自己的能力,绝对会在黑衣卫出类拔萃,不过经过刚才跟王中长的交手,他才发现黑衣卫果然不简单,就跟他交手的这名侍卫,他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赢,再别说他听说过黑衣卫的头号战将是陈其了。

    “多谢殿下!”

    这个时候,周文、周武和周青向李恪谢道。

    “不用谢本王,本王容许你们进并州军,但光宗耀祖还要看你们自己!”

    李恪的话也很直白,但这样的话在薛仁贵这种憨直的来听就觉得特别悦耳。

    “殿下放心,我们兄弟不会让你失望!”

    薛仁贵有点兴奋的说道。

    这个时候,李恪将目光投向了李淳风,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今天自己只有四人投靠自己,他的意思就是想告诉李淳风:李淳风,你输了!可是李淳风看到李恪的目光,不但没有一丝的气恼,反而淡淡一笑,好似很不在意输赢一样,这让李恪莫名不已。




第492章 三级
    但是,李恪的疑惑还在持续,就听见薛仁贵说道,“殿下,卑职还有一个兄弟,他精于骑兵箭术,卑职向殿下举荐他。”

    薛仁贵现在已经入了并州军,称呼也改变了,自称卑职。

    李恪愣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薛仁贵会向他举荐一个人!“他在哪里”

    李恪向薛仁贵问道。

    他现在不看李淳风也能猜的出这厮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正在看着自己。

    “他人就在绛州,卑职已经写信通知他了,让他到太原找卑我!”

    薛仁贵向李恪回道。

    “行吧,本王就答应你了!”

    李恪淡淡的道,他现在心情很复杂,高兴有之,失落有之,高兴是得到了五员大将,失落的输给了李淳风,不清楚李淳风会跟自己提什么要求。

    薛仁贵和王中长的比试结果,薛仁贵等顺利的加入了并州军,黑衣卫内部又进行了几场比武,这才让众人兴致所归。

    等众人解散回自己的寝帐,李恪让阿史那云自行回去,他说自己有点事情要处理一下。

    阿史那云自然不会在政事上耽误李恪,很乖巧的离开了!帐内就剩下了李淳风和李恪两个人。

    “李先生,看来是你赢了,说说你的要求吧”

    李恪淡淡说道,他实在的觉得憋屈,这还是他第一次输,而且输的还这么彻底。

    “殿下,你不用这么急!”

    李淳风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想还是早点解决你的问题为好!”

    李恪没有给李淳风什么脸色。

    “那我们到外面去聊吧!”

    李淳风建议道。

    李恪一听就觉得惊讶,难道李淳风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要让自己办

    不过他既然跟李淳风打了赌,就不能失言。

    两人出了大帐,来到了帐外一处空旷的平地上,距离营地大概有六七百步,这里说话其他人都听不到,当然,李恪身边的侍卫例外。

    “现在,李先生可以说了吧!”

    李恪淡淡的说道。

    “在我提要求之前,想问殿下一个问题!”

    李淳风故意卖关子道。

    “先生请问!”

    李恪无奈,但也只能忍着,谁叫他赌输了呢

    这就叫愿赌服输啊。

    “殿下相比对佛教很了解吧,能不能请殿下说说自己对佛教的看法”

    李淳风突然提出的问题让李恪一惊。

    因为,李恪心里很清楚,李淳风的老师袁天罡的道士,是属于道教的人,而佛道本就是争锋相对的存在。

    现在,李淳风既然的袁天罡的徒弟,肯定会继承他道统,这样可以将李淳风归为道教徒,他现在以道教徒的身份向李恪询问对佛教的看法,那意思自然已经很清楚了,而李恪现在已经明白了他会跟自己提什么样的要求。

    佛教

    李恪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只是觉得在后世,佛教的一些避世思想,还有一些因果报应的思想束缚了一部分世人,使得人性更加趋于和善,没有了血腥和蛮狠,这使得华夏民族老受人欺负。

    但是,现在让突然间要对佛教做一番理解,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他还真觉得为难自己了。

    “李先生,你的问题本王不能回答,因为直到现在,本王对佛教理解尚浅,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

    李恪说的很认真。

    “那殿下对我道教的理解吗”

    李淳风不依不饶的问道。

    “南北朝时期兴起了一股灭佛风,本王想,贵教可没受到过这样的礼遇吧!”

    李恪反问道,不过他这句话很有艺术性,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兴起,小至贫民百姓,大至帝王将相无一不信佛,这使得梁朝出现了一位皇帝,动不动就跑到寺院出家,害的大臣们每次都要去用大量的钱财才能把他赎出来,他就是梁武帝。

    所以,李恪这句话中有贬斥佛教的意思。

    但还有另一层一次,李恪想李淳风自然会很清楚,不用他给李淳风再做解释。

    “有殿下这句话,李淳风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淳风甘愿服侍殿下十年,不知殿下是否信得过我”

    李淳风很直接的问道。

    “李先生能助我,本王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信不过你呢”

    李恪欣喜的说道。

    他可是很清楚李淳风的能力,说抵得上十万雄兵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记载,李淳风可是唐代最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而且,他的成就也很高,他改进汉代落下闳发明的天文浑仪,加黄道、赤道、白道三环(古称三辰仪,使天文观测更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

    唐以后所制浑仪都仿此结构,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复制的古浑仪亦仿此结构。

    他受诏主持并与国学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

    华夏、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

    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解”。

    他25岁上书改进《戊寅元历》,唐太宗亲自主持专家评议,最终采纳了李淳风七条建议。

    他编著《晋书天文志》时,总结的慧星尾“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常背太阳的规律,比西方早九百多年。

    被李约瑟誉为“天文学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他集近40年对天文观测、推算的成果,编制了《麟德历》,而成为他在太史局工作的收山杰作,术者称其精密。

    他在淳风村隐居期间,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并将风定为八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古代科学家,1000年后,欧州人才在李淳风所定八级风基础上细化为13级风。

    而且,李恪最为清楚的就是,他与袁天罡合著《推bei图》,预言了“太平天国”、“清兵入关”、“日本侵华”等历史事件,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书。
1...281282283284285...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