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大唐之极品皇帝李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月初三

    孙思邈淡淡的说道。

    李恪心里轻松了不少,而一旁的狄知逊看到李恪这么关心他的病情,他心里感动不已。

    “可惜啊!可惜!”

    等到大家进屋就坐,孙思邈还没有问李恪来这里目的,就听见李恪痛心疾首是叹息不已。

    “殿下,心里可有心事”

    孙思邈问道,他猜不透李恪这句话的意思!“没有,本王只是忧心天下百姓的病而已!”

    李恪给孙思邈买了一个关子。

    就见孙思邈果然上了李恪的当,他向李恪问道,“殿下,天下百姓有什么病”

    “今日,同怀能遇上孙老先生,才能查得出身上的顽疾,才能及时的医治,方能捡回一条性命,可天下百姓数万万之多,身上有顽疾的不知有多少,他们岂能像同怀这样遇到孙老先生

    那他们岂不要没了性命!”

    李恪哀伤的说道。

    孙思邈这才听清楚李恪的话里的意思,他淡淡的道,“这个老朽也没有办法!”

    “孙老先生,要是本王有良策,你是否可以帮助本王呢”

    李恪设下了一个陷进给孙思邈。

    “医者父母!只要能救更多的百姓的性命,老朽有什么不能帮殿下的呢”

    孙思邈果然掉进了李恪的陷进之中。

    “好啊!孙老先生的胸襟实在是让本王佩服啊!”

    李恪赞叹道,为了能够得到孙思邈,他也不得不拍孙思邈的马屁。

    “殿下还是说你的良策吧!”

    孙思邈显然不领李恪的马屁之情。

    “是这样的孙老先生,本王想在太原府开设一所能够想世人传授医术的中医学院,只是欠缺管理者和授课之人,还请孙老先生能够屈就任职。”

    李恪的话说道的很委婉。

    “赎老朽得罪了,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

    孙思邈当即就拒绝了李恪的邀请。

    “孙老先生可否听本王一言”

    李恪见孙思邈拒绝了他自己,他也不恼怒,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殿下要是说让老朽去你的中医学院授课,那还是不要说的好!”

    孙思邈是一点都不给李恪面子。

    “敢问孙老先生,你的医术如何”

    李恪淡淡的问道。

    “不能说天下无双,但也世所罕见!”

    孙思邈如实的回答李恪。

    “那像孙老先生这样的大夫人世间有多少”

    李恪问道。

    “不足三人!”

    孙思邈答道。

    “那孙老先生一生能救几个人”

    李恪继续问道。

    “数百人而已!”

    孙思邈回答,但这是谦虚之辞,也是孙思邈的实话,在孙思邈的眼中,平常的大夫能治好的病,要他医治的话,他不觉得这是他在救别人,只有别人医治不了病人,让他就救活了,他认为这才是救了别人的命。

    “是啊,孙老先生答的很对,你是医术天下无双,可你有限的生命之中也只能就数百人,可大唐有千千万万的等着孙老先生去救呢,可孙老先生能去吗

    不能,因为孙老先生没有时间,同样也没有这个经历!”

    李恪掷地有声是说道,“可是,只要孙老先生能够培养出数以十万的弟子,他们个个都能达到孙老先生的医术水平,那会救多大大唐百姓呢”

    “……”李恪没有给孙思邈说话的机会,他继续说道,“还有很多病,孙老先生可能也会遇到难题,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钱财去解决他,可是本王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条件呢”

    “今天,本王打扰孙老先生了,多有得罪!”

    李恪向孙思邈施礼道,“只是本王想告诉孙老先生,医学之道,在于利民,医者父母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请孙老先生三思而后行!”

    李恪说完,微微拱手,便离开了孙思邈的小院,留下了陷入沉思之中的孙思邈。

    李恪很肯定孙思邈会答应他,没有别的原因,就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李恪觉得就凭这句话,就凭孙思邈的道德操守,他一定会答应自己!




第496章 商业合作
    晚上,李恪要给董伯仁、王绩和谢偃还有袁天罡、李淳风等接风洗尘。

    所以,他回到北王府就一直待在书房,没处理军务,待在自己的书房的主要目的还是思考恩美开办这三所学院。

    对于商业上问题,他觉得柴哲威和李宗还有李愔三人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

    他是有意要给三人放权的,目的也是将三人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物。

    至于在海军方面,刘仁轨已经向太原而来,只要等到刘仁轨到了太原,李恪相信跟他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刘仁轨的能力,组建海军号还是没有问题。

    所以,唯一让他烦心的就是这三所学院的建设了!这是烦心不是经济上的问题,是人才方面的欠缺上。

    主要还是体现在学院的教授水平上。

    当然,他对自己手里的这几个人还是有信心的!所以,对于孙思邈,他也发了一份请柬,让他今晚到北王府赴宴。

    晚上,北王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李恪在钱财方法从来都不愁,所以,宴会的规格很高。

    首先到的第一个人是李淳风,自从他归降李恪以后,跟李恪走的很近,李恪也不清楚他归降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但对于李淳风的为人他还是很清楚,他不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所以,李恪才能容忍他不明不白的在自己的身边。

    其次,出现的自然是董伯仁和王绩还有谢偃三人,他们三人本就是以前隋朝的老臣,又都是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很有造诣的人。

    所以,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和理解,三人大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恪将三人迎到偏厅喝茶,静等大家。

    再然后出现是袁天罡。

    李恪对袁天罡也很敬重,对他很礼遇。

    等到接风洗尘的人到齐,李恪跟众人继续在偏厅喝茶,还跟大家聊些关于学院的建设方面的问题。

    不过话题一牵扯到学院的问题上,关于这次组建皇家汉学院,在做的除了袁天罡,其余四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李恪听后都发现他们之中除了李淳风之外,其余三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怎么重视,这让李恪有点失望。

    不过他也觉得很正常,别说大唐不重视自然科学,就是整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何时真正的重视过这个问题。

    要真是重视过,就凭秦汉,唐宋和明这几朝在这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优势,怎么会出现鞭子王朝统治之后的屈辱历史呢!所以,李恪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就释然了!而就在这时候,王中长走进偏厅,他告诉李恪,大殿里酒宴已经准备妥当,众人已经就绪,就等李恪一行人了!李恪这才跟董伯仁和袁天罡等一行人来到了大殿。

    大殿内并州刺史府和都督府诸将已经到齐。

    都督府主要是郭孝恪、陈其、许敬宗和任虎、侯虎还有哲羽等将领。

    刺史府出了狄知逊和李言之外,还有刺史府的长史元德谦和司马于开伦。

    可以说,刺史府除了狄知逊之外,诸人都是代表了太原关陇士族,李恪对他们还是比较看重。

    所以,李恪一出现,众人自然要上前施礼。

    “诸位不用多礼,今天本王设宴,款待老师和几位先生,大家可以随便一点吗!”

    李恪微笑着说道,“大家坐吧!”

    然后,他第一个坐在了诸位上。

    因为,他心里清楚,他不落座,众人自然不会坐的。

    等李恪就坐,众人这才一次坐下。

    酒宴开始,李恪首先是说了一段颇为振奋人心的开场白。

    主要内容的就是要大力发展北府的农业和商业,就有就是组建统辖于北府的精锐之师。

    这两点不管对刺史府还是都督府都是有利的,所以,李恪的开场白倒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之后,李恪便是给众人敬酒,而且,他也向并州诸将介绍了董伯仁等,还表明董伯仁等是自己请来的当时有才之士,他们会到任将开办的学院任职,这也使得并州将士,不管的都督府还是刺史府的人对董伯仁和袁天罡等客气不已。

    所以,整个宴会的气氛很好。

    达到了李恪宾主尽欢的目的。

    等到宴会结束,众人各自去休息。

    李恪这才将狄知逊、李言和于开伦、元德谦四人留在了自己的书房。

    李恪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跟李言和于开伦、元德谦商议在太原开设作坊的事情。

    他心里很清楚,要想很好的发展商业,很好发展手工艺,就必须离开不开太原士族的支持。

    所以,为了能够尽快打开局面,他决定将太原的关陇士族也拉到自己的计划之中。

    现在,关陇士族已经倒向了自己,李恪有信心他们会支持自己。

    再者,发展商业,开办手工作坊,这本就是一本万利,李恪不觉得李言和于开伦还有元德谦会拒绝。

    当狄知逊和李言还有于开伦和元德谦等四人来到李恪的书房的时候,他们发现书房中除了李恪之外还有三人,他们分别的柴哲威和李宗还有李愔。

    “今天,本王将你们几位召集到书房,主要是有要事要与你们相商!”

    李恪等众人见礼坐定,这才开口说道,他这句话打消了李言和于开伦等人心里的胡乱猜测。

    “殿下请说!”

    李言率先开口说道。

    “本王想在太原开设五家手工作坊,想让你们一同参与其中,倒是我们一同发财!”

    李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言和于开伦还有元德谦三人相互一眼,均不明白李恪的意思,李恪尽然会相邀自己等一同发财,这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三人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李恪说的太直接了!大唐不容许皇子经商。

    所以,他们在听到李恪说的这么直接的时候,以为李恪在跟开玩笑或者试探他们呢

    李言开口说道,“不知道殿下想开设什么样的作坊呢”

    作为关陇士族的代言人,李言倒是显得很慎重。

    “第一,纺织作坊;第二,造纸作坊;第三,酿酒作坊;第四;印刷作坊;第五;就是组建一支商队,向周边各国进行商贸交易。”

    李恪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第一批要组建的作坊的数量。

    他认为现在能够大规模开设作坊,还能够达到盈利的就是上述这些作坊。

    而且,想要将作坊里的东西销售出去,商队的建设刻不容缓。

    所以,他才会这么说出了组建商队的建议。

    而他之所以说出组建商队,这是为了今后海运商队做铺垫!商队在今后会给他赚多少钱

    这个他自己都不敢想。

    所以,他不想自己一个吃独食,他知道要想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当商队赚钱的时候,不让很多妒忌,他就必须要一些士族拉到自己的战车上。

    李言等三人听李恪说完,心里轻松了一下。

    因为,他们也看的出这些作坊开多少,开多大规模都不会有事。

    所以,沉思良久,李言这才说道,“既然殿下有这个心意,我们自然笑纳!只是,不知道我们要出多少钱呢”

    “只要你们答应就行,具体的操作和管理本王不会过问,已经将这一次交给了哲威,你们可以跟他商议。

    当然,今后你们也不用过问他的经营,只要每年能从他们手里拿到钱就行!”

    李恪欣喜的对李言说道。

    李言看了一眼柴哲威,再看了一眼李宗和李愔,心里清楚了李恪的意思。

    眼前这三人都跟李恪有某种关系,柴哲威是他的表弟,李宗的他的堂弟,而李愔是他的亲弟弟。

    李恪让这三人负责这些作坊,可见他对这些作坊的看重。

    所以,李言也觉得既然李恪看重,他们只要拿钱就行了,又何必去参与其中呢

    再说,他觉得即便他们想参与其中,也不一定就能如愿,这三人所代表的势力不小啊!因此,李言表示理解。

    李恪见商谈的结果顺利,他便将问题推给了柴哲威和李宗、李愔三人,让他们跟李言、于开伦和元德谦三人去商议。

    他则是跟狄知逊出了书房,开始在漫步的花园,商议怎么开设银行的问题。

    对李恪来说,开办银行的最为麻烦的一件事情,他觉得只有将这件事交给狄知逊负责,他才能放心。


1...284285286287288...3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