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章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徐公子胜治
虎娃幼小的心灵中有太多的疑惑,却不知该问什么。他伸手抹了抹眼角,看着那池中的五色神莲正缓缓合上花瓣,转身又登上了祭坛。良久之后他才收摄心神进入定境,然后问道:“山神,山爷今天告诉我的,都是真的吗?”
山神的声音缓缓自元神中响起:“是的。他说的话都是真的,早没有告诉你,是怕你还太小,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而屠灭清水氏一族的凶手还在世上,如果他们知道了你的来历,也会对你不利。”
虎娃:“究竟是什么人干的。他们为何要那样做?”
山神:“孩子,总有一天我要告诉你一切的,但不是现在。”话音伴随的意念中给了详细的解释,告诉了虎娃自己为何不说,而那些凶手想得到又未曾得到的是什么?山神宁愿身死都不会交给凶手的东西。等到那一天也会交给虎娃。
虎娃:“那您要等到什么时候?”
山神:“不是我要等到什么时候,而是看你要等到什么时候。等你远去巴原游历,见证与感悟人世间的一切,突破六境修为,且将菁华诀修炼大成之后,我自会告诉你。”
虎娃:“什么!难道我要离开这里吗?”
山神:“是的,总有一天你要离开,但不是现在,要等到你先做好了准备。离去并不是告别,你还会再回来。……当人们面对想解决的问题无能为力时,再想太多是没有用的。对于你而言,此刻还是修炼吧,就像往常一样修炼。”
虎娃此刻还能入定,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不仅因为他三境九转圆满的根基扎实无比,且心思纯净、定力深厚。就在他收摄心神按照山神的吩咐去做的时候,山神又在他的元神中印入了一段意念,并且问了一个问题:“孩子,当你得知这一切,究竟会有怎样的感觉?”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深奥,甚至不需要回答,而山神也没让他回答。
人有什么感觉,只有自己清楚。而当人们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的却往往是我“应该”有怎样的感觉?比如对于某种经历,如果大家都认为应该感到悲伤,那么有这种经历人,也会流露出悲伤的样子。但他可能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如此。
而在定境中,虎娃当然不会想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去纠结自己应该有怎样的感觉,否则就无法入境。他的心神处在怎样的状态里,就是他最真实、最深切的感受。山神所印入元神的那段意念,便是清水氏一族那夜殊死拼杀、最终遭到灭族的惨烈景象。
虎娃听说了自己的身世,心中虽充满伤憾,但并非是悲愤欲绝,因为他的感觉并不是那样的真实与深刻。他没有亲身经历那些事,记忆中也没有清水氏的族人存在,仿佛在听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然而却有人告诉他——故事里的人就是他。
山神问了一个问题,又在虎娃的元神中印入了一段景象,然后便不再打扰他。虎娃在白玉法座上定坐,时间静静地流逝,不知过了多久,他忽然泪如泉涌。泪水流过脸颊打湿了衣衫,而他却浑然不知。
那无知无欲的深寂中,又莫名出现了各种景象,首先仍是一头狂奔的犀渠兽。在来到太昊遗迹之前的这几天,虎娃每夜都会经历相似的定境。当犀渠兽冲来时,他的心神早已安定,犀渠兽就这么冲了过去。然后他又出现在村寨中央的祭坛上,场景却发生了奇异的变化。
那村寨不再是路村,而是当年的清水氏城寨,那祭坛也更加高大,周围燃着熊熊大火。无数羽民族人漫天攻来,还有很多人持着武器从四面杀入。迎向敌人的却不是清水氏族人,而是自幼与虎娃生活在一起、他无比熟悉的路村人,他们纷纷倒在了血泊与火光中。
三境九转境界圆满,修士往往会陷入一种深寂的定境,在定境进入种种场景。这种情况玄妙难言,但理清水仿佛却很清楚——虎娃在定境中会看见什么?虎娃看见了他最害怕的事情。就算他对清水氏灭族之事没有切身的感触,对清水氏族人也没有现实中建立的情感,但假如这一切发生在路村呢?
定境中的情景有了玄妙难言的变化,是路村遭遇了这一切,虎娃会有怎样的感受?当年的清水氏就是今天的路村,这不是假设,而是定境中所见、所经历。虎娃深切的体会到了那种悲恸、绝望、忿怒与仇恨。
树得丘上的理清水也有些不安,因为他本可以不这么做的。虽然从三境迈入四境,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是一道很逾越的关口,但他很了解虎娃,知道这孩子想突破四境并不难。假如待到虎娃突破四境之后,再告他诉这一切,那么也不会对他的心神造成如此剧烈的冲击。
假如理清水不让若山和若水说出来,那两人当然也不会急着告诉虎娃。可是虎娃带着若山与若水来到这里的时候,理清水还是做出了这个选择。不仅如此,他还问了那句话、在虎娃的元神中印入了那段场景。以他这位世间顶尖的大宗师的见知,当然也清楚这将会导致什么情况。
这或许会对虎娃造成伤害,或许会让他变得更成熟、更坚强,但很现实的问题是——这必然是虎娃从三境突破到四境所遭遇的极大困扰。可理清水对这孩子有信心,认为虎娃仍将突破四境。
理清水这么做有个必然的结果,这同时也是他的目的,就是在虎娃的信念中种下一粒种子,将来必定要为清水氏一族复仇的种子!当虎娃勘破心魔迈入四境的时候,种子便会发芽。
当年理清水坐在树得丘上,眼睁睁地看着清水氏一族被屠灭时的感受,他也要虎娃体会。在这一刻,他甚至希望自己就是虎娃,或者说虎娃就是他。
太上章 042、心魔与种子(下)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上章最新章节!
山神心中有着最强烈的愿望,他可以就这样生不如死的活着,也可以交给虎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但目的都是为了给清水氏一族复仇、亲手安排白煞的灭亡。这也许太难做到,但只有还有一线希望,他就不会放弃。
没人能确切的知道虎娃在定境中经历了怎样的大恐怖,当他睁开眼睛离定时,发现自己正孤独的坐在白玉祭坛上,而周围的五色莲花已在悄然绽放中。在这莲花欲放未放之际,身姿显得最美、最有天地间灵动的神韵。
这次的定境经历与前几次有所不同,虎娃最后并没有进入与自幼梦境类似的美妙场景,也没有看见羞媚山川中的那个女子,直接在血与火交织的大恐怖中“醒来”。他的泪水打湿了胸前的衣服,全身已经汗透了,他的汗很纯净,无色无味甚至带着淡淡的莲香。
虎娃再度收摄心神入定,却没有进入那种深寂的状态,而是问山神道:“您知道我刚才在定境中,经历了什么场景吗?”
山神的声音响起道:“这样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此清楚,但我能感应到你的反应,所以也能猜到一些,你一定是经历了内心最害怕的事情。”
虎娃:“是的,我看见了路村的人,变成了清水氏的族人……山神,我应该怎么办?”
山神答道:“它不是你应该怎么办,而是你可以怎么办。这是修炼的中的经历,也是对元神的的洗炼。它在冲击心神的同时,也会对一个人的灵智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改变人的性情,由伤神而伤形,或使人癫狂迷乱,不同的修士皆有不同的经历。”
山神没有告诉虎娃该怎么办,他只是举了很多例子。那些性情大变甚至心智癫狂者,自不必说了。有鱼村的族长鱼大壳多少有点这种征兆,只是尚不明显、修为也未到境界。还有人元神受伤、修为退失,皆是因为沉溺在那定境经历中难以自拔。
修士必须保持清明的元神不为所动,才能从这种困扰解脱。但就算能够解脱困扰者,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有人在这种深寂定境中经历各种惨烈场景,定住心神默默忍受,将一切看得那么清晰,以此做为一种磨砺元神的方式,后来也突破了四境。但这其中有的人后来变得冷酷嗜杀、偏激暴戾,却自以为心志坚定、念意通达,不知渐渐积戾成性;还有人变得漠然无谓,心境看似超脱实则麻木,已失生机之灵趣。久而与土石无异。
这些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解脱困扰,有的也能突破四境继续修炼,但修炼中困扰并不在一时一境,而是始终要面临的问题,而登天之路上每一层境界的修炼。都是将来所有境界的根基。所以虎娃问题不是应该怎么办,而是他可以怎么办,守护心神是第一要务,怎样经历这一切的困扰,人们也有不同的选择。
这就是理清水与虎娃的交流方式,并不是上师教授弟子具体修炼秘法,他只是在解释。虎娃沉思良久。并没有再说话,他看着前方的五色莲花,仿佛处于一种似定非定的状态。
但虎娃并没有真正的入定,就是在回味,回味着以前的定境中曾经历过的场景——在那长着五色莲花的水潭便,看见那水中沐浴的女子。体会着这样的经历曾印入元神的感受。
可以说虎娃是在想象,也可以说他是在回忆,补全了方才定境中未曾有的感受,身心逐渐变得放松下来,重新归于宁静、宁静中带着渴望。人的情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不会只有仇恨与悲伤,还有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
这天,山神没有让虎娃离开太昊遗迹,而是又让他折了三节藕茎服用,并主动让他摘下一朵五色莲花、连着花托下的茎杆一起放在了白玉祭坛上。不仅如此,山神还让他摘下了一些琅玕果,又在水底的淤泥中挖出了一批已埋藏千年的莲子,将这些珍贵的不死神药都放在了祭坛上。
虎娃不清楚这是为什么,但他就照山神的吩咐做了。午间的时候,服下藕茎的虎娃继续定坐行功,他又经历了同样的定境,但是比夜间时更加完整,不仅有那最可怕的大恐怖,也来到了那美妙的莲池边。
理清水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虎娃有了切身之仇痛,在将来必然会为清水氏一族报仇。但就像理清水所说的,如何面对修炼中的困扰,人皆有自己的方式。虎娃在定境中守护清明的元神,他要清楚世上有怎样的人、有怎样的事,人们又有怎样的爱恨。
虎娃可以怎么办,理清水也不清楚,但这孩子显然还是用一种最自然的方式经历了定境中的困扰。对于他来说,问题并不是能否突破四境,而是要在修炼中下足功夫,让定念更深、定力更加精纯。
虎娃这一次在太昊遗迹中足足修炼了半个月,因为他已经不必担心被族人们发现异常,而山爷和水婆婆自会替他解释。等他穿行蛮荒从后山回到村寨中时,碰到了不少族人。大家都主动和他打招呼,带着亲切、关心、惊讶、羡慕甚至崇拜的种种神情,但每个人的笑容都显得那么真诚而温暖。
村寨中的人们已听说,虎娃当年观水婆婆纺布时便已迈入初境修炼,这些年竟已修炼到三境九转圆满境界,可族人们却并不知情,这孩子也没有对人炫耀。若非那天虎娃大发神威以飞石击落那么多鸟人,就连蛊辛恐怕也仍不能察觉。
如今山爷和水婆婆吩咐虎娃要勤加历练,应常在山野中静修,同时也吩咐族人无事不得打扰虎娃的修炼。山爷还下了一道命令,和水婆婆先前叮嘱的事情差不多,就是路村和花海村族人,不要将虎娃小小年纪有如此修为的事情说出去,哪怕彼此之间也不要谈论。
至于原因,山爷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但族人们也能各自的方式理解。假如早知道有虎娃这样的“高手”在,羽民族当初偷袭村寨时也许就不会那么大意了,这孩子是山爷和水婆婆培养的秘密武器啊!也就是这样的深山部族,才能如此守护共同的秘密,而且他们已经有过经验。
这三年来,路村与花海村召集精壮男子修炼开山劲并操演军阵,没有让其他部族得知任何消息,结果在谷地冲突中收到了奇效。以山爷和水婆婆的权威,他们的话族人们也自然会听从。这也是虎娃的秘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不为外族所知的原因。
但不论是山神理清水还是山爷与水婆婆,心里都很清楚,这个秘密注定是无法长久地隐瞒下去,只要虎娃还在这里、拥有如此惊人的修为,迟早有一天会被蛮荒各部族所知。但这种情况尽量出现的越晚越好,山神还需要一点时间让虎娃做好准备,他对水婆婆说的期限是一年。
……
若山回到村寨之后,接下来这段日子很忙碌。国君的封赐之令很快就到了,宣令者就是上次随同西岭大人来到蛮荒的修士辛束,辛束也带着一只二十余人的随行队伍,送来国君赏赐的各种东西。
辛束是一名四境三转修士,多年来居于相室国都中,受到相室国的礼遇与供养,偶尔也为兵正、工正大人或国君效力。这次他又来到蛮荒传达君命,若山正式受封为山水城城主,得号“山水氏”。
然后辛束却留在这里没走,因为他担任了山水城的“工师”。
相室国设有兵正、理正、工正、祭正、仓正……等职,在它所辖的每一座城廓中,也设有相应的兵师、工师等职。至于“理师”与“祭师”,在城廓中往往是没有的,通常都是由城主兼任,因为其掌管的讼狱与祭祀事务,是属于城主的职责与权力。
相室国君不可能越过若山城主,直接任命城中官员,除非蛮荒中实在没有合适的人才,若山派使者向国君提出要求,相室国才会特意派来。兵师掌管军事与兵备,负责操演与指挥军阵,这些若山本人就很擅长,山水城的兵师当然是他一手教出来的伯壮担任。
至于农师与仓师,掌四时耕作与收获储存,可由一人兼任,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蛊辛。前几年相室国也派人教授有鱼村种植各种作物、打造各种农具,各部族都可以继续学习,并由蛊辛统一安排。蛊辛可以说是山水城除了若山之外最重要的人物,其地位相当于副城主。
山水城只有其名,城廓尚未建成,没必要像巴原上的那些城廓设置那么多官职。因为大家平常的事情也不多,主要都是在各个村寨里劳作,碰到需协商的大事还可由长老会议定。
可是工师之职实在太特别了,不仅必须得有,国君也应当派一个人来担任,这是对山水城地位的认定与支持。任命一座正式受封之城的工师,不论此城廓多小多偏远,此人都必须至少拥有四境修为。这片蛮荒中原先还有两位四境修士,就是鱼梁和大毛,但如今这两人也都不在了。
太上章 043、共工(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上章最新章节!
若山本人倒是有五境修为,但他是城主不可能兼任工师,巴原上也没有任何一座城的城主兼任工师。那么剩下的唯一一位四境以上的修士就是若水,可是以若水的脾气,当然不可能在山水城担任什么工师,所以也只能让请国君派人来了。
但一位至少拥有四境修为修士,在哪里都能过得舒舒服服,何必要到这么偏僻的蛮荒中,成天和一群深山野人在一起,做一个连城廓都尚未建成的工师呢?所以封建山水城没什么问题,但是任命与派遣工师,却让国君很为难。
既然西岭大人这么能干,此番意在外波折中还搞定了大局,那么这件事,国君也让西岭去想办法。西岭几乎访遍了国都附近的高人隐士,不出他的预料,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但他最后好歹还是说动了辛束。
辛束勉强答应西岭出任山水城的工师,但也有个条件,当那片蛮荒有合适的人选可以继任的时候,他就会解职离去。西岭当然忙不迭的点头,并连声感谢。
辛束曾随西岭出使过那片蛮荒、了解各部族的情况,也清楚那里发生的事情,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人选。同时辛束还有一个身份,他是赤望丘的传人,身后有庞大的势力支持,但在相室国中却极少有人知晓。这个身份也有可能为山水城带来更多的帮助——西岭就是这么想的。
辛束要求西岭不要将自己这个身份透露给别人,西岭当然也不会多事,很自觉的替辛束保守了这个秘密,没有告诉任何人。
对于一座城廓来说,工师大人究竟是干什么的?在很多时候,它是个受人敬畏但又不干的职位,主要职责是掌管工事。工师至少也是四境修士,拥有神通法力、能人所不能,有些依靠普通的人力物力很难完成、或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就需要工师大人动手——比如寻找合适的矿石,炼化精铁并制作成兵师要求的武器。
还有一种情况往往也需要请工师解决,比如修建城廓时,有某块巨石怎么也弄不到合适的位置上。那就要看工师大人的手段了。由此可知,工师虽然地位很高、很受人尊敬,但很多修士都不愿主动担任这个任务,往往需要国君和城主来任命,任命者还得很客气的请求对方答应。
工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掌管城廓所辖地域内修士的情况。哪里有人突破了初境,哪里有修士从二境突破到三境……这些消息,工师大人都要及时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工师也应该与辖境内所有三境以上的修士相熟,有事则可以与他们联系并寻求帮助。
很多事情。仅靠工师一人之力是完不成的,他还需要更多的帮手。三境以上的修士,就可以打造一些常人很难制作的器物,也拥有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神通手段,所以能成为工师求助的对象。但这种人自己修炼得好好的。通常不喜欢被打扰,也有可能不给工师面子。
但对于大部分修士而言,自己也说不定有事会求助于工师,而且他们也生活在城廓的地盘中,所属的村寨与家族更有可能向工师求助,所以一般都不会得罪工师,通常都会建立良好的关系、承诺有事时能帮忙则帮忙。
像这样的修士。在民间也被称为“共工”。所谓“共工”并非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指某一类人,这个称呼是从炎帝时代流传下来的。
神农天帝在人间时曾为一代开国之人皇,号称炎帝,后世继天子位者也都以炎帝为号。炎帝当国时,号召天下所有三境以上的修士出力帮助民众。以换取所享受的供养。
这是一种号召而非命令,因为普通人也不可能强求修士以神通法力帮忙,只能尽量去请求而已。而在炎帝的时代,所有三境以上的修士,只要愿意以神通法力为民众打造器物、建造工程。都可以被称为“共工”,意思就是“共有之工师”。
后来轩辕天帝崛起,成为新一代开国人皇,在世间亦称黄帝。黄帝为天子时,则明确了一种制度。国中三境以上的修士,承诺有事可相助各城工师,便能得到赏赐与供养,在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得听从征召效力。
但这种征召也不是随叫随到,修士们的承诺通常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得到什么样的供养、便一年为城廓或国君出手几次,只要完成了承诺,至于其他的事情则全凭自愿或需另行协商了。而民间还有一些修士,他们可能行游各方,每到一地,偶尔也会接受当地居民的请求、出手帮他们做一些事情,在民间也被称为共工——这是炎帝时代的遗风。
至于炎帝时代之前,太昊天帝也曾为开国之人皇,立国号为“华”,世称青帝,后世历代天子也以青帝为号。但由于其年代过于久远,详细情况如今已经不太清楚了。
如今巴原上的国度与城廓,也有共工制度,各城廓设立工师之职,掌管辖境内的“共工”情况。所以“共工”并非官职,只是民间的一种尊称,而很多人本身地位就很高,也许并不需要这种尊称。
比如辛束来到山水城担任工师大人,这里可以登记为共工者目前只有蛊辛、肖白、月牛儿、若山、若水等人,还有另一批二境修士在将来或许会有希望。若山身为城主,也可以成为共工,就看他自己愿不愿意了,而实际上,这些人都没什么不愿意的。
工师大人还兼有一个职责,就是尽量设法指引各部族有天赋的年轻人迈入初境得以修炼,并将他们推荐给国都中的学宫。如今巴原各国并无学宫,但官方还是会发掘与培养修士的,这也是为城廓和国家发现人才的大事,并非工师一人之责。由官方培养出来的修士,通常都要立誓为城廓与国度效力,这也是约定俗成之规。
这么看工师的职责很多啊,简直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但实情并非如此。工师也有自己的助手,而且在那样的年代,人们平常的事情很少,所以设一官职,往往会负责很多种事务。
辛束的来到,当然受到了若山城主以及山水城长老会的热烈欢迎,他们很感谢这位高人。而树得丘上的理清水却在暗自冷笑,这里只有他知道辛束的底细,此人是赤望丘的传人,愿意从国都跑到山水城做工师,必然另有目的。
凭借工师的身份,辛束可以很顺利带掌握这一代所有修士地情况,哪个部族中有人突破了初境,又有哪位修士从一个境界突破到更高的境界,都是工师所要了解的。如果理清水在这里找到了传人,也必然摆脱不了赤望丘的监控。
辛束曾在中央谷地中向西岭表明了赤望丘传人的身份,但他开口时以法力拢住了声息,树得丘上的理清水也是听不见的。他只在掌心亮了一下赤望丘的信物,随即就收了起来,而且当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战阵那边,几乎没人会注意到他这个动作,理清水应该也不会。
理清水在树得丘上,虽能知道蛮荒中发生的事情,但他的元神感知已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与寻常人所见没什么两样,更重要的是,他也不可能无时无刻都察知山中每一处的情况。当时的理清水,必然也和大家一样关注着若山怎么收拾鱼大壳,几乎不可能察觉他这个稍纵即逝的动作。
可惜辛束失算了,理清水早就清楚这那场冲突的结果会怎样,所以根本没关心鱼大壳怎么耍,一直就重点盯着从山外来的这些人。结果也许是走运,理清水恰好瞥见了辛束手心中赤望丘的信物。
理清水知道辛束是什么人、是来干什么的,但他并没有说,甚至都没有提醒若山,就让赤望丘自以得计吧。若山已经按他的吩咐,命令路村与花海村族人一律不准说出虎娃修炼的事情,至少还可以瞒过一段时间。而在辛束可能发现之前,他就应该让虎娃离开蛮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