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之门1619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崔052
说起明朝社会一个比较落后的地方的话,就不得不说一说明朝的蓄奴制度。当然了,这也不是大明朝一个朝代的问题。只要是封建社会,只要生产关系是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个人自由的人身依附就是必然存在的。
朱财原本不姓朱,至于他姓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了。朱财是五岁的时候,余姚朱家以三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童仆。当上了大少爷的贴身书童的他,自然就没有探究或者自己决定自己姓什么的权力。
大少爷姓朱,他自然也就姓朱了。
朱财服务的朱家大少爷在读书方面不怎么灵光。但是那位大少爷在经济方面似乎有些特别的敏感。所以,从十二岁开始,朱财就成了大少爷身边帮助大少爷经营家业的助手了。
朱财跟的大少爷,就是朱之瑜的父亲朱正。
作为朱家掌门人在经济方面的助手,朱财在朱家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就是朱正的三个儿子也不得不尊称朱财为财叔。
不过,朱财这个人之所以能够在上百个朱家奴仆中脱颖而出取得今天的地位,他本身在经济上的才能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在于他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管朱家的老爷少爷们在表面上多么给他面子,但是朱财深知自己的身份,就是他有了儿子孙子胡子都白了,他也一直记得,自己也不过是当年朱家花三两银子买来的仆人。
所以,从南京到武昌这一路上,对于并没有怎么接触过的朱家三少爷朱之瑜,朱财的态度是非常的恭敬的。
朱之瑜和自家的船长卫六在武昌码头的待泊区等了有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之后,才有一艘武昌码头管理局下属的拖引船空闲了下来,把朱家这艘已经熄火停机的货船拖到了一个栈桥旁边的空闲泊位上。
和大部分第一次到武昌武码头的人不同,因为朱之瑜脑袋里一直想着卫六刚刚和自己说过的话,所以他对于栈桥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这种奇异的现象并没有进行专门的关注。倒是码头上林立的蒸汽起重机让朱之瑜叹为观止捕仙。
武昌府的码头区现在分为三个部分。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复兴党在武昌地区的工业区。现在这个专门划定的工业区里不仅有复兴党自己的独资工厂,而且还有在复兴党组织和扶持下由武昌府本地的各行业小手工业生产者们组成的集体企业,以及复兴党和武昌地区部分接受了复兴党土地“置换”政策的“开明”地主合办的合资企业。
武昌码头地区占地面积第二大的区域是复兴党各企业和单位的家属区。复兴党下属的工厂、机关、各单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在这个家属区里生活。
武昌府码头的工业区和家属区都是不对外开放的。
武昌府码头地区唯一对外开放的区域是商业区。商业区离码头最近,两者之间只有一道由墙式铁丝网组成的围墙。围墙和码头之间还有三四排的仓库。
商业区虽然是武昌码头地区占地面积最小的区域。可是这块地方却是由四横四纵的八条十八米宽八百米长的水泥混凝土制成的街道组成的。
在商业区,复兴党下属的企业只占不到五分之一。而且这些商店都是针对外地到武昌采购的中小商人的。复兴党自己的企业职工的生活区域里,有专门针对职工的服务单位。这里的这些商店、旅馆、饭店、银行等单位都是专门做外地商人和非复兴会下属企业当地人的生意的。
除了几个专门的商店以外,占据商业区其他店铺的商人大部分是四川、河南、江西等地的商人。他们一方面在商业区里租赁商铺和复兴党的商业部门做生意,另一方面他们也借着繁荣的武昌码头和其他地区的商人做生意。
当然,因为部分外地商人的身份背景比较复杂,所以复兴党的情报部门也在这些商铺了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情报人员。其中以山西和陕西地区商人的商铺为主。
武昌府的绝大部分土地都是归复兴党所有的。武昌码头的土地是复兴党的,自然除了工业区和家属区之外,商业区的土地也归复兴党所有。和传统的卖地之后由商人自己建设商铺不同,武昌码头商业区的房屋建筑全部是由复兴党下属的建筑单位承建的。这些商铺对外只租不卖。光是一年的租金和物业收入,就非常的可观。
朱之瑜跟随经常到武昌来的朱财到了商业区之后,就对商业区的繁华程度感到惊讶。细心的朱之瑜发现,繁忙的商业区大街上不仅秩序井然而且非常的洁净。特别是街道两旁清一色的红砖红瓦的砖混起脊结构的二层楼房,使得整个商业区的那种繁忙中的有序和忙乱里的洁净更加的凸显了出来。
朱之瑜是个非常敏锐的人,他很快就发现,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和车辆都遵循着靠右侧通行的规矩。所以两条街道上的人和车辆都是朝着一个方向行进的。
除了车辆和行人的有序性以外,朱之瑜还发现路面上没有什么垃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街道边上一直有那种四五十岁年纪,穿着一件相同样式的橘红色的衣服的人,一直提着清扫工具不停的清理着街道上的垃圾。
另一方面,很多年纪更大的老年人则是胳膊上戴着一个红色的袖箍不停的扫视着人群。一旦他们发现有人在街道上扔了什么垃圾或者掉了什么垃圾的话,他们就会围住这个人朝这个人要钱。
朱之瑜还奇怪为什么这些非差非役的老头老太敢于拦路要钱呢,就看到一个年轻的车夫推到了一个老头,之后几个老头老太就吹起一个声音尖利的哨子。
不到几个呼吸的功夫,他就看到街角处一个样式奇怪的亭子里飞奔出几个穿着统一的样式奇怪的黑色衣服的人。他们根据那几个老头老太的指认,立即就用一种利索的武术技巧抓住了那个年轻的车夫。随后,这个车夫以及这辆车上的主人都被这几个人关到大街中间的一个木制的大笼子里。
朱之瑜还专门到那个大木笼子附近看了看。他发现这个笼子外有一块横着的木板,上面用一种缺了很多笔画的字写了四个大字:“我是坏人!”
时空之门1619 第299章 朱舜水访武昌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时空之门1619最新章节!
“复兴会的货质量好,份量足,种类多,价格便宜。复兴会的管事和掌柜人虽年轻,可是都讲规矩懂道理的。复兴会的伙计新都很心细,工匠们的手艺都很精到。复兴会的……,复兴会的……”
朱之瑜和朱家主管商贸的老管事朱财一起相处了好几天。朱之瑜已经摸清了这个老人家的习惯了。
通常是,朱之瑜一旦问到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这个老管事都会先说出这个人或者这件事情的一大堆的好处来。你要不直接把事情具体明确的问出来,你就别想从这个老头子嘴里听到一个不好的人,一件不好的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朱之瑜搞清楚了这个老管事的语言风格之后,心里还比较赞赏这个老头子。他知道朱财这个老头是自己父亲的书童出身,虽然他能写会算但并不是一个读书人。这个不是读书人的老头子不喜欢说人之恶,这让朱之瑜还产生了一番“君子不必读书”的感慨。
可是接触的时间长了,朱之瑜就发现朱财这个老头子“不说人之恶”,恐怕不是因为这个老头子有君子之风,而在于这个老头当管家经商多年,已经变得非常的滑头了。你要不把问题问到点子上,你就别想从朱财这个老家伙这里听到一句实话。朱财的这种不说人之恶,更多的是从不想找麻烦,不想惹麻烦的角度出发的。
同样的态度,出发点不同,会让朱之瑜产生不同的看法。朱之瑜对于“下人”的看法是,说好听的话,不如实话实说。所以,自从朱之瑜发现朱财这个老头是个处事油滑的老滑头之后,他就下意识的有些厌恶这个人。
在朱家三个兄弟里,大哥朱启明习武之后考上了武进士当了武官。二哥朱重林主管家里的商业经济。朱之瑜自己则是从小读书一直到现在。和做大官的大哥以及从商的二哥不同,作为读书人的朱之瑜性格刚烈强硬。
想想也是,要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朱之瑜也不会从一个读书人变成一个造反者和一个逃亡者朱舜水了。
朱之瑜这样性格的人,天然的就不喜欢那种滑头机灵的家伙废女逆天,凤凰重生最新章节。你别看朱之瑜能和船上的司炉工以及船老大卫六这样的人打成一片。事实上,朱之瑜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他特别不喜欢那种性格油滑的人。
可是朱之瑜本人也知道,朱财这个老头子,在自己的父亲以及大哥和二哥那里都非常被看重。所以,朱之瑜即使内心里有些反感这个老头,可是面子上的东西也都还能做的比较到位。
在一路上看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朱之瑜肚子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的问题想要问一问了。
可是把朱财这个老家伙叫到自己的房间里之后,这个老头子又开始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了。一边仔细的打量着装着玻璃的窗户,琢磨着自家商铺的建筑结构,一边儿等着朱财老头唠叨完那些没用的废话,直到朱财停了口,朱之瑜才说道:“财叔能不能把卫掌舵派给我。我在武昌还要到处转转,有个比较熟悉这里的人带着要好一些。”
朱财这样的人,对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是最敏感不过的了。他早就感觉到三少爷对自己有些疏远。不过对于朱财来说,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依靠的是朱家的二少爷那一房。
三少爷这个读书人就是有可能有更好的前程,那也跟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们关系不大。更何况听家里的其他的管事们说,这位三少爷在读书方面的念头好像还有点不通达。他学问据说是不小,可是在作八股上面好像没什么天分。
作为一个在朱家根深蒂固的老管事,说句实在话,他就是在朱家那些庶出的少爷面前,也完全都是能挺着腰杆说话的人。在社会经验丰富的朱财看来,学问再大,做八股做不好也是很难考上功名当上官的。所以,三少爷这样的人喜不喜欢自己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当然了,朱财在表面上是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的。他给朱之瑜行了个礼之后就出去叫卫六去了。
这个时代的海员,甚至就是之后几百年里的海员们,基本无不精通三门本事。一个就是喝,一个就是赌,一个就是嫖。
别看卫六如今已经奔六了,可是他也精通这三门本事。不过复兴党治下的武昌想要赌和嫖是想也别想的。但是,在喝上面武昌府并不禁止。而且在码头商业区里,有很多的专门卖酒的酒馆儿。
卫六来武昌不下十次了。他可是知道,武昌府的酒馆里不仅有价格便宜的鸡肉烤串、鱼肉烤串和各种卤鸭子卤鱼之类的好吃的,而且本地产的地瓜烧虽然没有黄酒喝着顺口,但是它那种浓烈的味道,反倒更对卫六这种老海狗胃口。
朱财找到卫六的时候,卫六正在自己的房间里整理上一次他在码头商业区的复兴银行里换的那些钢镚铜圆之类的钱币,为自己的喝酒之旅做准备呢。突然听到三少爷叫自己有事情,所以他在心里还有些不情愿。
朱财和卫六的那个在朱家当差的远方堂叔有点儿交情。所以看到卫六有些不情愿的样子,朱财还提醒了卫六几句:“卫掌舵,这三少爷在家里是个读书人。他可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角色。你要是和三少爷出门,你可得给三少爷提醒着点儿。这武昌府不比别的地方,复兴会的规矩可最是严苛。要是三少爷惹出点儿什么麻烦来,你可担待不起。”
说起武昌府的规矩来,卫六恐怕是最清楚的了。第一次来武昌的时候,这个桀骜不驯的老海狗喝醉了在大街上闹事,就被码头商业区的警察教训过。他可是在大街上的公示笼里站了整整一天,又在拘留所里过了一夜的。
听到在朱家商行里说一不二的老管家提醒自己,卫六赶快给朱财行了个礼,对他说道:“老先生放心,小的心里头有数。我肯定把复兴会的规矩跟三少爷说清楚了再领着三少爷出去。”
看到朱财摆了摆手离开了,卫六赶紧开始琢磨起复兴会的规矩来。可是想了好一会儿卫六才发现,只要在武昌府里规规矩矩的,好像复兴会的人并不会怎么管束大家。那么复兴会的规矩大这样的印象,是怎么得来的呢?
时空之门1619 第300章 朱舜水访武昌5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时空之门1619最新章节!
卫六一个大字不识。他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可是头脑的条理性却是很强的。
关于这一点,一方面有先天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和实践的积累有关系。当一个海船的船长,必须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不然他是很难在复杂的航海条件下,把一艘风帆动力的船上的船员调配明白的。
卫六来过武昌府不止一次了。但是他被复兴会的警察抓住却只有一次。经历了一白天在木笼子里的示众和一晚上铁笼子的关押,卫六可从来没有在武昌府里再犯过一次毛病。
卫六去过日本,去过吕宋,在自己的祖国大明朝也生活了很长的时间。可是在这些地方,卫六都没有产生过当地规矩很严的感觉。卫六来武昌虽然有十来次了,可是每一次他在武昌逗留的时间都没有超过五天的时候,所以总的来说,他甚至不能算是在武昌正经生活过的人。
但是,经过了那一次严酷的惩处,卫六还是对武昌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似乎他身边的那些朱家的伙计账房之类的人,也都有相同的想法。
可是真要是叫起真儿来,卫六还就真的很难说出为什么武昌府规矩很大。而且,卫六想了半天之后发现了另一个问题。似乎复兴会这个势力强大的商会,好像把官府该做的事情给抢了。
“在武昌城里,复兴会的规矩比官府的规矩大。复兴会的人比官府的人说话好使。”
卫六虽然是个有着类似于半商、半工、半匪身份的远洋船长的身份的人,可是从本质上说,他仍旧是个老百姓。所以在对朱家三少爷朱之瑜介绍复兴会的时候,他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点明了复兴会在武昌府的地位。
朱之瑜就是再怎么反对现在大明朝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他再怎么具有反叛意识和创造精神,可是从他读书人的身份地位来说,他仍旧是一个讲究名正言顺的封建读书人。
所以,朱之瑜听了卫六的话以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两个字:“僭越”。
从科学社会学说的角度出发来看待问题的话,我们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带有明确或者模糊的阶级特征。就拿“僭越”这个词语来说吧,如果从词义分析它的话,“僭越”这个词无非就代表了“超越本份做事情”的简单意思。可是要是从科学社会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词语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个词语本身是有社会性质限制的。
僭越这个词所表达的“超越本分做事情”的背后是一个明确的社会等级的概念。也就是说,只有在等级社会里,才存在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等级具有不同的权力的事情存在。
当然了,能够明确的产生等级意识的人,宏观的划分有两种,一种是统治阶级出身的人。统治阶级有自己明确的阶级意识,他们概念明确了或者通过实践发现了社会等级不仅存在,而且这种社会等级的存在有利于自己。
另一种则是被统治阶级出身的人了。被统治阶级也就是老百姓大部分缺乏明确的社会等级意识。这并不是说老百姓在生活实践中没有感到等级的存在,而是他们被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所蒙蔽,认为自己的命就是这样的,自己天生下贱。甚至于他们会从迷信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的苦难生活是因为前世有罪之类的无稽原因导致的。
朱之瑜或者是一个在思想上相对进步相对开明的读书人。可是他仍旧是从他本阶级的立场出发来看待问题的。作为一个有着明确的封建统治阶级意识的封建读书人,朱之瑜对于复兴会这个他理解上的商社,在武昌府能够取代官府的职能产生了下意识的反感。
出生和生活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地区。本家族的主要收入是依靠具有近代企业性质的织坊和商社提供的。但是依靠着祖辈、父辈和兄长的官僚身份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红利生活读书的朱之瑜身上具有典型的权力封建体系下的官僚资本家家庭成员的思想特征。
在面对着代表着封建秩序本身的国家利益的时候,朱之瑜这样的人敢于反抗,或者说具有反抗的意识和勇气(反对政府商税)。可是在面对可能动摇权力封建体系这个他们所依存的落后制度的事物的时候,朱之瑜又会产生本能的反感。
所以用一句现在正在流行的网络词汇来说,明朝末年确实产生了相对进步的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这种具有浓郁的权力封建成分的官僚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意义,只能说“然·并·卵”。
相对于朱之瑜这样统治阶级意识明确的读书人来说,卫六这种社会经验丰富的老百姓对于“变化”这种事情却适应的非常的快。
卫六看到朱之瑜三少爷有些不以为然的表情之后,对他说道:“三少爷,老六我大字不识一个,可是我也知道三少爷对于这复兴会可能有些不服气。但是呢,我老六也要和您多一句嘴,我们这些跑海的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到了什么庙就得念什么咒。”
朱之瑜对于卫六的印象颇好,所以听到卫六用余姚土话说了句有意思的俗语,他就饶有兴趣的问道:“哦?此话怎讲?”
能跟读书人聊聊天卖弄卖弄自己的见识,特别对象还是家里的少爷,所以卫六对朱之瑜说起话来就没有那么许多的顾忌了。他有些得意的对朱之瑜说道:“到什么庙念什么咒,这道理还是小人和一个闽南的老海商学来的。”
“小的过去出海到过日本,去过吕宋,跟着那个老海商见过不少的世面。那个老海商就常教训我说,咱们天朝的人到了别人家的地盘做生意,就不能老端着天朝人的架子了。毕竟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出海,为的是赚钱。”
“所以到了红毛夷人的地方,不妨多念念什么邪稣保佑。到了缠头土人(信仰阿拉教的南洋土著)的地盘上,也可以多念叨几句阿垃至大。反正念上那么几句又废不了几口唾沫,而且这么做总能在红毛人和缠头土著人那里多几分安全,好做几分买卖。”
卫六的语言表达水平不算很高,可是朱之瑜的领悟能力却比较强。他自然能够听的出来,卫六这是在隐晦的告诉自己在复兴会的地面上要守着人家的规矩。
可是朱之瑜由此产生了一个不小的疑问,他问卫六道:“这复兴会只是一个商团商社,怎么就这么大的势力,怎么就敢管起官府该管的事情了呢?”
时空之门1619 第301章 朱舜水访武昌6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时空之门1619最新章节!
卫六不知道天底下有个叫做“问道于盲”的成语。如果他知道这个成语并且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的话,他很有可能会摊开双手耸耸肩,然后对朱三少爷说,“少爷你这这是问道于盲了。”
问一个跑船的复兴会为什么会在武昌府行使政府职能,卫六上哪知道去啊。
可是,所谓无知者无畏。卫六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也是敢于回答的。
“三少爷,这复兴会的能耐有多大,您是知道的啊。当年天下只有松江出棉布。松江的棉布是海内海外从南到北的卖。可是现如今呢,就是在松江府城内,也有一半儿的商铺卖的是枝江的棉布了。”
“过去都说‘松江布,衣天下’,现在这话可改了,变成了‘枝江布,天下半’。就是咱们朱家自己的织坊现在都改了章程,用的都是复兴会卖的蒸汽机和铁织机了。再有就是,现如今这满世界的烟卷、肥皂、玻璃、五金、农具、罐头、纸张、书籍……,不管是新鲜的东西还是早就有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复兴会不产的,没有一样是复兴会产的不好卖的不便宜的。”
“就是咱们这回来坐的这艘船吧。这就是复兴会在武昌的船厂造的。小的还听说,复兴会在荆州的船厂还能生产大小铁船。少爷,铁做的船,还是烧煤自动的。这种东西复兴会都能造出来啦!”
“小的我是这么想的,复兴会这个商社能产出这么多的东西来,能把这么些东西卖的满天下都是,我觉的这就是很大的能耐啦。小人也通些经济,可是小人可是没法估算出这复兴会到底能赚多少钱出来的。”
“小人可是知道,咱们大明的老爷们,有了钱可就是买地的。复兴会那么有钱,怕是这武昌府的地都给复兴会买下来了。而且小人还知道,虽不知道武昌府城里的地是不是都被复兴会买下来了,反正武昌码头的地都是复兴会的。”
“在自己的地面上竖自己的规矩,这不能说是不讲道理的吧。想当年小人在出海跑船的时候,各块海上的海主们可要是要卖旗分货的。”
“而且小的还听说了。这武昌府的皇粮国税,可是复兴会包了的。人家复兴会和武昌府包了商税,那人家管管咱们这些到武昌府做买卖的人,也是有道理的啊。”
朱之瑜知道《诗经》和《春秋》都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孟子也说了,“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圣贤书上的王土王臣之论,朱之瑜和现如今绝大多数读书人以及读书人出身的封建官僚们一样,心里面是非常的不以为然的。
明朝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和封建官僚对于皇权的看法是比较激进的。想想也是,在大明朝连“非议孔孟”的李贽和公然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思想的何心隐这样的思想家都出现了。那么作为未来的明末清初的五大思想家之一的朱之瑜会对王臣王土论不以为然,那只不过是正常现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