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西行褪佛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无耻

    女子身前悬浮着六道轮回盘的虚影,外道之中并非漆黑一片,而是一片火红。火红之中,盘坐一道身影。

    忽而,人间道之中出现了一名刚刚诞生的婴孩,女子皱眉一瞥,说了句什么。

    在这虚无之中,女子的声音回荡开来,但是没人能听得懂。女子说的是法前佛语。

    就在女子分神之时,外道之中的火红出现了变化。外道之中的画面,首先定格在了兜率宫。

    兜率宫,丹房之中。

    八卦炉前无人看守,文武双火腾腾燃烧。

    八卦炉内,孙悟空盘坐在巽卦之中。

    孙悟空在本欲自绝,却被老君的一番话拉了回来。

    “猴头,你听好了!另外两只猴子并没有死,一只被困于如来手里,暂无大碍。另一只虽然再无形体,可那神魂将会一直寄居在杨二郎的天眼之中,你好自为之!”

    因为老君这番话,孙悟空本来黯淡的神魂再次放出光亮,双眼噙满泪水。时至今日,孙悟空也算是明白了孙悟明平日里的举动。

    孙悟明一直在阻止孙悟心,阻止孙悟心踏上天宫。

    “你若是死了,想必他二人也无法独活,若是保住性命,兴许还有再见的一天!”

    老君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再无声响,既不再煎熬自己,也不再用八卦之火炼化自己。

    孙悟空没有在意这些,一直在思想着孙悟明平日里的举动。那些为孙悟心准备的汤药,那些为自己准备的酒酿,那些看上去有些古怪的脾气

    为何不告诉俺

    孙悟空想不通。

    为何不阻止俺入龙宫,下地府,上天庭是俺一步一步将悟心推向绝路

    孙悟空想起往昔的一点一滴,心中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血流如注。

    或者告诉了俺也没用

    孙悟空收起神力,想就这样被炼化成一颗丹药,或者一把渣滓,或者一团清气。

    可孙悟空死不了。因为孙悟空体内还未被消化的丹药、蟠桃、仙酿,都被文武双火慢慢引导而出,流经四肢百骸,尽被吸收。

    有这些造化之物守着孙悟空的心神,孙悟空想死都由不得自己。

    巽卦之中没有火势,但其中的巽风却凌厉无比,将炉中的烟尘、火花尽数席卷而来。孙悟空被迷了眼,泪水横流,心下里烦躁起来。

    “如来二郎”

    既然死不了,那便要去讨要一些代价了!

    孙悟空开始奋力吸收四肢百骸中的药力,却不自觉的将那些浑浊的烟尘、闪烁的火花也一并吸收。

    孙悟空的灵台被蒙上了一层雾霭,炉中的火毒也开始在筋脉中沉淀。

    随即,孙悟空出现了一些变化——记忆模糊了许多,就连孙悟心和孙悟明的面容也开始恍惚起来。

    “那碗孟婆汤!”

    孙悟空终于记起来了,自己曾在地府喝了一碗孟婆汤。

    先前,孙悟空刚刚喝下孟婆汤,喉间立即涌上甘、苦、辛、酸、咸五种气性,而后缓缓化作无味,通透四肢百骸。

    孙悟空双目噙泪,嘴角带笑,清涕恒流,满面愁容,百般滋味上眉间,千种心绪下心头。刚要把手抹脸,却只觉得一股子气性直冲灵台,欲占百汇。

    孙悟空赶忙运起神力,强压下那股气性,稳稳的锁在丹田之下。

    多时未曾记起,孙悟空早把这孟婆汤忘记了。这会子经过文武双火的淬炼,孟婆汤钻进了四肢百骸。

    “哧!”

    孙悟空呵斥一声,神力大放。

    那一碗孟婆汤再次被神力锁在丹田之下,孙悟空犹豫起来,到底要不要将那些汤药逼出体外

    可最后,孙悟空还是留下了锁在丹田之下的汤药。

    与此同时,孙悟空皱起了眉头,体内的火毒已经开始阻塞筋脉了。

    孙悟空即刻封闭五感,想依法炮制,将那些火毒也压制在丹田之下。可火毒蔓延的太快,遍布各处大小筋脉,而且一个不慎,自己的丹田也要被火毒玷污。

    “需尽快疏通!”

    孙悟空要在体内找一个出口,进而将那些火毒逼出体外。

    孙悟空找到了出口——眼睛。

    “啊!!!”

    孙悟空小看了八卦炉的火毒。经过千万年的淤积,这炉内的火毒比想象中更为强横。

    孙悟空用尽十成神力,将将逼出七成火毒。残留的三成火毒,则附在了孙悟空的双眼之中。被逼出的七成火毒也并未消散,而是流淌于孙悟空体表,融入**。

    这千万年的火毒之火,早已生出灵性,此刻已然是寄生在孙悟空体内。

    “哧!”

    孙悟空疼痛难忍,开始在炉内翻腾起来。

    “当!!!”

    孙悟空误打误撞之下,硬是顶开了炉盖,逃身而出。

    “痛煞俺也!”

    孙悟空浑身缭绕着深红色的火花,一脚踹翻了八卦炉。

    “咣当!”一声炸裂,丹炉倒转。

    几块深红色的石砖,砸破丹房的地板,又穿过青云,坠落凡间。那几块深红色的石砖并非凡物,而是炉内的火毒凝结而成,此刻坠下凡尘,酿下大祸。

    丹炉中的文武双火瞬间蔓延开来,兜率宫变作一片火海。

    孙悟空将手一握,神力一荡,浑身缭绕的火花被远远震开。

    “嗯”

    孙悟空疑惑。那些火花怎么没有熄灭,而是浮游在周身一丈开外,似乎在等待什么。

    孙悟空将神力收回,那浮游的火花瞬间冲击而来,再次附在孙悟空身上。

    “这是”

    孙悟空体内传来一阵悸动,体内的火毒弥漫而出,附在体表如同硬壳一般。

    “喝!”

    孙悟空运起神力,将那附身的火毒雕刻成了一副甲胄。金色神力为线,深红鳞片为甲,几朵火云为点缀——錾金火云甲。

    “好宝贝!”

    孙悟空忍受着极大的痛处,用神力炼化了“錾金火云甲”。**的痛处让孙悟空变得焦躁,心里的伤口让孙悟空变得癫狂。

    “我心为谁生,我心为谁明,我心为谁伤,我心为谁死。”

    孙悟空抬手一掏,耳中一道金光乍现,如意金箍棒再次掣开。

    “悟明,等我。”

    孙悟空将手一挥,錾金火云甲的背部掀起一片火红,猎猎作响。。

    “悟心,等我。”

    孙悟空倒拖金箍棒,飞向凌霄宝殿。




第二百四十三章 四番劫罚
    在孙悟空踢翻八卦炉时,老君沉着脸色,去到了第三十五重天——玉清境清微天。

    天宫道场共有“三十六重天”,又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四天)、圣境四天(四天)。

    玉帝掌管其中的三十二重天,其中所有的大小事务都是玉帝说了算。

    凡间总说是玉帝住在第九重天,将每一重都划分的仔仔细细。其实不然。

    因为那些地盘都是玉帝的,玉帝想去哪就去哪,只是玉帝将“办事处”安排在了第九重天罢了。

    至于三十二重天之上的圣境四天,玉帝无权管辖。

    第三十三重天,乃是太清境大赤天,太上老君的道场。

    第三十四重天,乃是上清境禹余天,玉宸道君的道场。

    第三十五重天,乃是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的道场。

    太上老君、玉宸道君、元始天尊,此为“大道三清”。

    此刻里,老君来到了第三十五重天——玉清境清微天。

    第三十五重天,散着一道蒙蒙的玉色,一轮弯月似小舟一般,明晃晃的浮在青云之上。

    小舟托着一片清亮,清亮之上按九宫八卦的方位竖立着三十六道天柱。天柱高耸,每一道都比整个凌霄天宫还要粗大。

    只是那第三十六道天柱像是一道虚影。定睛一看,空空如也;收回目光,又是格外凝实。

    三十六道天柱之间,悬浮两个蒲团。

    老君缓步而来,神识散开,整个道场空无一人。

    恍惚间,两个蒲团之上燃起两道色彩,一红一黄。

    两道色彩脱离蒲团,向着老君飞来,又在老君面前凝成两个道人。

    “许久不见,近来可好”此名道人的眸子里,闪动着红光。

    “见过天尊!”老君勾起嘴角,语气轻蔑。

    “此番来此,意欲为何”此名道人的眸子里,跳跃着黄光。

    “见过道君!”老君还以同样的语气。

    “放肆!”两名道君同时伸出了手掌,手掌之上都是一团蒙蒙之色。

    “叮!”

    老君比两位更快,掐起手决点在了两位道人的额间。

    两位道人垂下了目光,双臂耷拉在身子两侧,脚下忽而现出阴阳双鱼。

    两位道人脚下的阴阳双鱼缓缓旋转起来,一为正,一为逆。

    双逆阴阳,是为封禁。

    三人保持着如此姿势,沉寂了。

    老君把双眼闭上。

    老君睁眼,四周一片茫茫。

    老君并不在意,甩了甩袖袍,向前走去。

    不多时,在茫茫之中有两位道人出现。一人沐浴在红光之中,盘坐在阴阳双鱼之上。另一人沐浴在黄光之中,亦是盘坐在阴阳双鱼之上。

    “三弟,来了。”红光道人缓缓睁开了双眼。

    “不许叫我三弟!”老君站住脚步,面色阴沉。

    “道生万物,以长幼为序,怎么又叫不得”黄光道人也是睁开了双眼。

    “三儿,别再执迷不悟。”红光道人叹息一声。

    “什么叫执迷初时,修道、修身、修心,从一而终,是为执迷。而今大道有成,反叫我忘却执迷。可见你们都是断根忘本之人!”

    老君看着两位道人,目光之中透出一种饥渴之意。

    “强词夺理!”黄光道人呵斥一声。

    “我强的什么词,夺的哪般理”老君不怕争辩。

    “修道为的是清明、修身为的是正直、修心为的是了悟。而今的你,清明尽失、正直消散、了悟不存,还提什么从一而终!”黄光道人声色俱厉。

    “你!”老君满面赤红,“玉宸道君,你狂妄不了多久,到时候只怕你跪在我脚下求饶!”

    这黄光道人便是老君口中的玉宸道君,亦是三清之一的“灵宝天尊”。

    黄光道人瞪起双目,大骂道“你若是真枪真刀的来,我何惧你早没看出你的狼心,确实是我与大哥走了眼!”

    玉宸道君口中的“大哥”,也就是那红光道人,三清之首——元始天尊。

    “三儿,”元始天尊缓缓开口,心神沉静,“为何以‘双逆阴阳’封禁我二人意欲是何”

    “大哥。”老君也是冷静下来,看向元始天尊,“欲重现大道,我三人缺一不可。”

    “你要成圣!”玉宸道君似问非问。

    “哼!”老君只是冷哼。

    “三儿,只怕你功不能成。”元始天尊摇了摇头,“当年成圣之事,你忘了”

    老君想起了上古封神之战,想起了通天教主,想起了诛仙剑阵,想起了一气化三清。

    当年,老君号为“老子”,在封神之战之前就一直在冲击圣人之境。

    起先,老子并不着急,修道之事不可强求。但那一天,老子改变了心意。

    末法世代来临。

    末法世代,意为变天。重铸天庭,再封仙神,亦是新世代的开端。

    世代变幻,成圣之机也在变幻。

    天地灵气经由封神之战后,逐渐变得稀薄,大道清气与大道浊气亦在消散。若是在灵气稀薄的现世,成圣的劫罚依然停留在上古凶狠之时,后世哪还有成圣之机又有谁能有成圣之能

    故此,大道也作出了调整——成圣的劫罚在相应的变弱。

    劫罚变弱,对于欲要成圣的老子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才对。他,为何又改变了心意

    因为老子得知了一个消息,一个来自于圣门之内的消息——圣门之内,亦有高低之分。

    什么是高低之分也就是地位。

    地位怎么确定自然是根据劫罚。

    末法世代之前,成圣劫罚虽然凶狠,但飞升成圣之后,地位极高。末法世代之后,成圣劫罚虽然减弱,但飞升成圣之后,地位自然不如末法世代之前的圣人。
1...188189190191192...2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