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褪佛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无耻
“我知是这个道理,可是拿什么给他不然又像之前,我二人随意派了个差事给那个苦行僧,若不是怕众生说道,才不理会他!可那唐三藏是要回大唐传经的,自然留不得。”
“佛祖说唐三藏劫数未满,我倒是好奇是哪一劫托了众多仙神帮忙才搅浑了这淌水,明明八十一难全都凑齐了,怎么还缺一难算了,我记得那小藏经阁里有多卷无字经文,便先拿这个凑数,让他们白跑一趟,也算得一劫了!”
“空白经文什么空白经文”
“我也不知道那空白经文什么来历,佛祖只说是日后有大用,有救时济世之功!我也没看出什么端倪来,就丢在了阁中,就以这个充数吧!也不好拖太久了。”
苦头陀在门外听的心内火起,愤愤然的去准备那些无字经书。
虽说苦头陀有些舍不得,但料定唐三藏等人发现不对后又会送回来,不然那九九八十一难可凑不齐。
苦头陀刚准备好,便听见门外有小僧来传话。苦头陀也不答言,只将一篓子无字经书扔下便回。
果不其然,唐三藏一行人没离开多久就又折了回来,要以无字经书换取真经。
苦头陀又喜又气。
无字经书得以回来,自己就有更多时日去参悟,可笑那唐三藏自诩为得道高僧,竟有眼无珠识不得真经。
慨叹之余,苦头陀心感悲凉。
为何自己受到刁难无人帮忙出头,那唐三藏等人却有众生口舌为其撑腰!两人都是为真经而来,却不想境遇差别如此之大,也不知那缺了一劫的说法是否杜撰
真真是真佛难见,真经难取啊!
“同是寻佛人,为何厚他薄我!”
……
之后的苦头陀便一心扑在无字经书上,奋发钻研。奈何,自从苦头陀悟得掌中天狱之后,竟再无所获。
苦头陀也知不能强求,便有了离开的心思。
一日,苦头陀为魁贤讲说完最后一章《大悲文》,便出言道“我要离开了,你切记不可再怀疑佛法,好自为之。”
苦头陀说着就要去收拾行李,却听得身后传来“扑通”一声,“师父,我要随你离开!”
“嗯”
苦头陀回头一看,只见魁贤双膝跪地,悲怆道“一经之师,一生之父!且我在这寺内并无人理会,又资质蠢笨,想再跟随师父学习经文!”
魁贤磕了三个头,苦头陀哀叹一声,道“也罢!你便随我去,只是”
苦头陀抬眼观瞧那巍峨的殿宇,“恐怕再回不来了”
苦头陀的离开很安静,因为无人在意,只是苦头陀曾考虑是否要带走无字经书。后经思量一番,自道“还是留给有缘人吧,想必我也无运得之。”
离开的途中,寺内有僧人追赶上来,只询问魁贤为何要离开。
魁贤以苦修为由,挡了回去。
那僧人又要搜身,被苦头陀呵斥一番,甩脸离开了。
……
静坐修研法眼开,祈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如别去自由来。
而后几百年,两人便一直行走于世间,沉淀灵台,修习佛法。
再,又闻得佛道事变,知晓无字经书散落世间,遂开始收集经书残页。
故,苦头陀与魁贤,并非哪方人马,只因收集残页而卷入三界事端。又为行事方便,自称为无妄神教的下属,或能避开佛道两家。
只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罢了。
苦头陀在阿罗拔的手中渐渐散去,连同神魂一起。
“宵小之辈,还敢在本王的修罗场内放肆!”阿罗拔说着便又看向了场中的唐三藏几人。
唐三藏暗道不好,心下一沉,准备扶起跪倒在地的猪八戒,心想着要找机会冲出修罗城。
“冒充佛道中人,亵渎本族圣地,拿下他们!”阿罗拔看穿了唐三藏的心思,凌立空中发出号令。
那场边的十万余族人早已做好准备,号令一发,便立刻将唐三藏几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猪八戒几近昏迷,掌灯又不善作战。孙悟空虽强,奈何现在也是残魂一缕。
唐三藏纵有天大神通也难以抵挡十万余阿修罗族人,只能任人架住。
“把他们全部关进地牢!待本王日后处置!”阿罗拔说后又降回了王座,看那族人将唐三藏等人押走。
场中一时安静下来,一场喧闹就此平息。
……
姬统领此时微微俯身,问道“接下来”
阿罗拔体表的紫黑色气息旋绕起来,一道声音传出,“三日后计划开始!败寇成王,快去准备!”
姬统领领命去了,阿罗拔又看向了依然站在修罗场中的阿罗狂与阿罗罴。
“哼!”阿罗狂闷哼一声,转身离去。阿罗罴向王座之上的阿罗拔鞠了一礼,跟着离开。
“阿罗罴。”阿罗狂忽而说了一句,“成王败寇,你可作好准备了”
第七十六章 言说夜叉
唐三藏三人被关押在牢中。
此处并不是关押阿罗耶与小舛之地,这处的地牢更为的昏暗,也更为的牢固。
“三藏法师,那阿罗拔关押我们作甚”掌灯在黑暗中眨动着双眼。
“是不是怕了”唐三藏边说边把怀中的长明灯掏出来,递与了掌灯。
掌灯摩挲着许久未见的长明灯,道“有三藏法师和猪天蓬在这里,当然还有圣佛,所以怕是不怕的,只是我搞不明白起因结果。”
“谁又弄得清楚什么,全是瞎猜罢了!猜对了就说是看透因果,猜不着就说是天数易变,这是最没意思的。”
唐三藏和衣躺下,道“不如休息休息,应该不会太久的。八戒,你也好生调息调息。”
地牢陷入了沉寂,那边猪八戒已盘坐屏气,这边的掌灯哪里静得下心来,恐惧和兴奋夹杂在心里,蠢蠢欲动。
“掌灯娃娃,唱首歌来听。”唐三藏虽闭着眼,心内也带着些浮躁。
“啊”掌灯愣了愣,支吾道“可我我不会唱歌啊”
“贫僧教你罢!”唐三藏说着就又唱起歌来,“黑了心的花呀,丢了心的人!痴了心的小娇娘,誓死不嫁人跟着唱!”
掌灯满脑门冷汗,只好岔开话题,道“三藏法师,你还是和我说说猪天蓬的事吧,我有很多事情不明白呢。”
“这最是清楚不过了,有什么好说的。”唐三藏不想多谈猪八戒,却只看见黑暗中掌灯那双黑色的眸子,闪闪发亮。
唐三藏撇了撇嘴,道“其实真没什么说头,八戒并没有完全展现三花刺青的本事,就连一花也未曾彻底开放过。与苦头陀一战,本有机会见识花开,八戒却自主的停了下来,所以未知。”
掌灯摩挲着长明灯,不一会儿那长明灯就亮了起来,虽然微弱,但丝毫不摇摆。
“二花更别说了,二花主在一个‘嗔’字,但并未见八戒发怒,也是未曾彻底开放。破开掌中天狱的三花看都没看见,也未可知了。”唐三藏三言两语讲说完了,末了还加了一句,“你若是真感兴趣,自己问他就是了。”
掌灯不会去问,这一点掌灯自己知道,唐三藏更是知道。
待不多时,便有一位阿修罗的族人带着三两位仆从走了过来。
“听旨!”来人掏出一块玉笺。
唐三藏等人面面相觑,猪八戒也醒转过来。
“观尔等行动作为,实不属佛道中人。今我王查明,尔等意欲刺杀我王,或以妖言或以魅术,瓦解我族民心、军心、臣心。以叛逃者阿罗耶便可确认此点。故,以族首阿罗天之名,三日后一并处以断首之邢。”
来人说完之后并不走,只是看着唐三藏等人。
唐三藏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也示意来人可以走了。
来人不忿,啐了一口,喝道“可有异议!”
不等唐三藏说话,那猪八戒倒大笑起来,“一派胡言!”
“怎敢出此狂言!”来人点指猪八戒。
猪八戒并未作答,只说道“有一点倒是说对了,我已不是佛道中人。”
来人一惊,道“果真如此!你们是夜叉还是罗刹速速招来!”
唐三藏拦住猪八戒,嘻嘻说道“与二者都不相干,乃是一方自在人!”
“哼!三日后自有你们受的!”来人见也问不出什么,带着仆从离开。
猪八戒捻了捻头顶晶莹的毛发,道“可有什么逃遁之法三日后可就要被处死了,老猪我刚从地府回来,可别又给我弄回去了!”
“嘿嘿!”唐三藏一笑,道“死是不用死的,我想这三日连阿罗耶也不用担心。”
“阿罗耶”猪八戒不认识阿罗耶,心下疑惑怎么在修罗之城中还担心阿修罗一族的人。
掌灯解说一番,猪八戒才理解过来。
“为何不用担心”猪八戒还是没摸着要点,“这可是人家地盘,要杀要剐你还做得了主”
孙悟空此时答言道“呆子,弄死你们哪有这么麻烦!早在那什么修罗场就给你踩成肉泥了,定是有什么顾忌所在。”
“死猴子!”猪八戒开口骂道“你赶紧去转生吧!让掌灯娃娃去跟那阎王说一声,多留你住几天,免得又回来聒噪!”
“嘿嘿嘿!”孙悟空倒是笑了起来,“俺老孙倒是想去耍上几天,你倒问问那阎王把生死簿收好没有,别又让俺老孙画几张大花脸在上头!”
“嘁!”猪八戒自顾自的白了一眼,又问道“这才过来几天,怎么又有阴谋找上来了这西天还怎么走!”
唐三藏听后摇了摇头,“未必,未必是因我们而起。我们应该只是撞上了,他便拿我们做个引子。”
猪八戒听后闷声道“怎么又成了引子了还不如直接冲我们来,至少还是个角儿!我这一身伤倒像是给别人做嫁衣了!”
几人听后不语,倒是掌灯问了个别的问题,“三藏法师,刚才那人说什么夜叉、罗刹,又是什么意思”
“嗯”唐三藏有些意外的看着掌灯,道“你连这个也不知道”
掌灯急忙一笑,解释道“知道的,不过这两个族众在地府皆属鬼类,又与这阿修罗一族什么关系”
唐三藏听后笑了笑,道“那你就是不知道了,你们地府的仅仅是些不入流的罢了!”
“还望法师指点!”掌灯知道又有故事听了。
“也好,打发打发时间罢了!”唐三藏思索一番,开口道“自有光起便有暗,夜叉乃是由光中之暗所出,种类繁多。族群内较多的是空行夜叉与地行夜叉,你们地府中的自然就是地行夜叉了。”
“地行夜叉,全身皆黑,头部如驼峰状,无发,手持铁叉,面狰狞恐怖,故做了你们地府的鬼差。空行夜叉背生双翅,能御空,能变化。传闻他们天生一种黑光,这光自然是非常厉害。”
“夜叉一族中,女性族人魅力婀娜,男性族人则是恶丑污秽。别族之众经常嘲笑雄性夜叉,他们便用变化之术让自己看起来俊朗一些,奈何他们不通‘美’字一理,愈发让人笑话。他们便使自己变化的更加丑陋,想以此唬住那些外族之人。”
“于是,有的眼睛生在顶门上,有的长在下巴上,有的呈三角,有的呈半月。鼻子要么朝天,要么向地,时而伸出,时而缩回。耳朵则是一个前边,一个后边。到最后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本相是什么样子了。”
“哈哈哈哈!”掌灯听后大笑起来。
唐三藏皱起了眉头,“很好笑吗”
掌灯被唬住了,立马收声,不敢作答。
唐三藏沉吟一会儿,便仰头“哈哈”大笑一声,也不作释。
“传闻有一日,佛祖身边的”唐三藏不知道想起了什么,顿了一顿,继续道“有一位尊者请示佛祖,‘世尊!‘乔陈如’五位比丘,宿世有何因缘,能在世尊刚开悟时,首次听闻佛法而优先悟入实相呢’”
“这个我是知道的!‘乔陈如’比丘可以说是佛祖最早的弟子,位列五百罗汉之首!”掌灯有些别样的兴奋,“他们是最先跟随佛祖的五位高人,也是悟道最早的。”
唐三藏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于是,佛祖说了一段因缘故事”
从前,有一个大国的国王名叫慈力王,是位心存慈善、好为施舍、赈贫救难、爱护百姓的国王。慈力王以仁义、慈善之法教诲臣民,因而国家昌盛、民风纯正。众官员们尽心辅佐治理国家,百姓们尽力耕作,全城百姓安居乐业,到处是繁华的景象。
慈力王执政以来,大兴德政,不仅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慈善之心也感化鬼神。
那时候,便有五个昼宿夜行的夜叉,专靠吮吸人血来生活。但是,在慈力王统治的地方,人人行善护生,邪恶鬼祟无法靠近,那五个夜叉自然更不敢吮食这些人的血浆。
这五个夜叉因没有人血可饮,饿得奄奄一息,挣扎着四处游荡,企图侥幸觅食,苟延残喘。
一天,这五个饥饿的夜叉游荡到慈力王的王宫,跪倒在慈力王的脚下,乞求着说“我们这种夜叉鬼,只有饮食人的血浆才能维持活命。但是,由于大王的慈善教化,人们都遵守十善戒律,有护法神护身。我们不能也不敢靠近他们,当然就吸食不到他们的血浆。”
“我们已经饿得难以行走,奄奄待毙。再这样求食不得,只有死路一条了。大王一向以慈善而称,难道眼睁睁地看著我们饿死吗”说完,这五个夜叉涕泪俱下,哭的匍匐在地上起不来了。
慈力王听了他们的话,又看到他们个个精疲力竭、憔悴不堪的样子,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垂怜之情难以抑制,毅然拿起一把刀子,在两条腿上刺破五处,鲜红滚热的血液汨汨流出。
“你们饿了吧!我将我的血液布施给你们,希望你们可以免于饥饿之苦。”留着鲜血的慈力王目带慈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