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一世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晨光路西法
温柔一愣。轻轻点头答应着:“一定贯彻局长的指示。”
放下电话,黄文旭嘿嘿一笑:“咱们这位局长,心眼可不大呢。”
温柔笑了笑。捋了一下自己的头发:“黄局,这一次,你在明我在暗,咱们可得唱一出好戏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是专门负责拟订中药材生产和药品生产、经营以及医疗机构制剂等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参与拟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组织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承担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及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监督管理工作;承担药品生产、经营及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等许可的监督工作;组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再评价和淘汰工作。陆睿把他们派下去,明摆着是要找晋西的麻烦。
陆睿坐在车里面,脑海当中却思考着今天的情况。
这时手机响了起来,陆睿看了看号码,接通后笑道:“程大姐,日理万机之余还能想到小弟,我是惶恐万分啊。”
是程仪。在陆睿就任仁庆市市委书记的时候,她已经从中央部委调到晋西任副省长了,近几年中央重用女干部,程仪本身就有能力,再加上黄世雄在背后,一路倒是平步青云。四十出头就成了副部级干部,也算是一段佳话。
她和陆睿的关系很好,两个人不仅是朋友,还是当初在g省顺安的同事,那时候陆睿是县委副书记,而程仪则是县委书记,两个人的搭档很不错,合作的也很顺心,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最关键的是,那里可以说是他们两个人政治生涯共同的起点,所以,程仪和陆睿的关系自然就多了几分说不出地亲近。
其实说起来很有意思,人是一种十分奇妙的动物,像程仪一样,和陆睿的关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质变味道,主要还是因为她的地位日益提升,而且大多是凭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使得她有能力、有自信来坦然面对陆睿,或者说,两个人没有在一起共事,反倒是使得程仪和陆睿之间没有了那种上下级的利益关系。如果他们两个一起在同一个地方共事,说不准会有别的结果。
对于这一点,陆睿也很清楚,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时候就是这样。
“陆睿,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我在京城呢,你是不是应该请客啊?”程仪笑着说道。
陆睿哈哈一笑:“好啊。”说着他看了一眼时间,摇摇头道:“今儿恐怕不成了,一会儿得去见个长辈,明天吧,明天我请客给你接风洗尘,叫上博文,地方你挑。”
博文自然是黄博文,他是程仪的表弟,这个饭局陆睿没理由不叫上他。
程仪微微一笑:“那好。”
放下电话,陆睿的眉头轻轻皱起,却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一上午,陆睿刚在办公室坐下,温柔就敲了敲门走进来。
“陆局……”温柔一脸恭敬的在陆睿对面坐下。
陆睿笑了笑:“怎么,有事么?”
点点头,温柔道:“是这样的,我们统计了一下,晋西省昌新县儒风镇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当地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一千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次我们的调查组,准备去这里进行暗访。”
陆睿微微颔首:“想法不错,不能无的放矢,起码要找准方向才进行工作。”
对于晋西的情况,陆睿其实倒并不是存心找茬,之前就看到过几个报告,陆睿也留心了一些,这一次钱厅长的事情只能算是恰逢其会而已。
“温司长,药用胶囊到底是什么东西?”陆睿沉吟了一下,对温柔问道。别看他让温柔等人去查这个事情,可对这药用胶囊,陆睿还真不了解。
温柔一怔,连忙解释道:“药用胶囊是一种药品辅料,主要是供给药厂用于生产各种胶囊类药品。因为药用胶囊被食用之后是会留在人体内的,所以《华夏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照《食用明胶》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陆睿点点头,心情却有些沉重起来,不知道为什么,陆睿觉得自己这一次派出去的调查组,应该会掀开一个大盖子。
温柔又坐了一会儿,这才起身离去。
上午九时,陆睿主持召开了稽查局和药品安全监察局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了一下前往西南各省调研的工作组分组情况,讲了讲这次调研需要注意的事项,就是文明检查,规范执法,确保安全等等那一套。
陆睿讲过话,许义夫又接着讲了几句,内容跟陆睿的差不多,无非就是要求干部们到地方之后,不要丢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脸,认真工作。大家也都清楚昨天发生在何明池寿宴上的事情,知道管理局的几位大佬丢了面子,心里面都憋着一股子邪气,纷纷表态一定会认真查处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不法事件。不到两个小时内会议就结束了。陆睿就回了办公室,翻阅每天综合组投诉受理处转来的举报记录,当然,转给陆睿的都是经过筛选的,有代表意义的投诉举报,大多数举报记录都会转给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处理。
陆睿认真的翻看着,批阅着,虽然很多东西自己看不到,但自己看到的,经自己手处理的,就要将它办好。
忽然,一个举报材料引起了陆睿的注意,这是晋西发过来的一个举报信,写信的人是一个药厂的销售经理,他说他们厂生产的药用胶囊出厂价差别很大,同种型号的胶囊按一万粒为单位,价格高的每一万粒卖六七十元,甚至上百元,低的却只要四五十元。主要供应关外、河东等地一些药厂,所用原料主要就是明胶,而胶囊价格悬殊跟明胶原料有很大关系。
本来这个举报材料应该转给晋西那边的药监局来处理,但是也许是因为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负责受理这些东西的董倩梅就把这个材料送到了陆睿这里。
看着材料,陆睿的眉头深深皱了起来,也许,这就是一个突破口。(。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全部章节
权倾一世 第1182章 沐阳旧识
. .
晚上下班的时候,陆睿的电话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陆睿的电话有两个,一个是工作用的,一个是私人用的。工作的那个基本上就是对外的,一般同事什么的,陆睿都留那个电话。而私人的电话,只有比较亲近的人才会告诉。工作的号码一般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换,而私人号码却是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看了看陌生的号码,陆睿按下接通键:“你好。”
“陆书记么?我是劳动啊。”一个微微有些激动的声音传来道。
陆睿微微一怔,脑海当中却想起劳动这个人来,当初自己在沐阳时候的部下,教师出身的教育局长,宁可做苦工也要让孩子上学的好人。后来被自己提拔到常务副县长的位置上,自己调走之后没多久,听说他也升官了,好像调到另外的一个区做了区长。
“书记,咱们可有好多年没见了。”劳动的声音当中带着一抹黯然。
陆睿听着他略显沧桑的语气,也很是感慨,自从自己离开沐阳之后,跟这些老部下的交流其实真的不多,很多人之后的发展自己都不清楚,就好像劳动,当初自己只知道他做了区长,这还是在清江的时候,有一次去省里开会听说的,后来也就渐渐的没了联系。
不是陆睿薄情寡义,实在是没那个能力,他现在不过是厅级干部,就算培植自己的势力,也没有那个本事让这些人都聚拢在自己的旗帜下,要知道官场这个地方,你想要别人追随你,起码要保证人家能够有利益可言,而陆睿不过是个厅级干部,自然没那个把握了。
“是啊,好些年没见了。这几年过的怎么样?”陆睿心中感慨了一番,对劳动关切的问道,毕竟是自己的老部下,他还是很关心的。
“我去年调到了齐河市。做副市长。”劳动也知道,陆睿肯定不清楚自己的近况,毕竟离开h省都四五年了,所以自己就直接说了
陆睿一怔,齐河市是h省的第二大城市,劳动能够调进那里做副市长,起码说明他在处级干部的职务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也表明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这个教师出身的干部,是一个可造之材。
“恭喜,恭喜啊!”陆睿连声说着。
劳动苦笑了一下:“书记,在您面前,我有什么可骄傲的啊。”他对于自己这位老领导,可是佩服不已,三十二岁的正厅级干部。全国都是屈指可数不说,人家做出来的那一桩桩一件件政绩,逼着上面的领导不得不让他缓一缓。这得是多大的本事?更何况如果陆睿在京城是实打实的实权正厅级干部,享受着副部级的待遇。而自己呢?一个有名无实的副市长罢了,连常委班子都进不去,排名是市政府当中的最后,分管着也是文教、环卫这样无人问津的工作。
陆睿一听这话,就明白劳动心中是有怨气,想想也就明白过来,笑了笑没有说话。他想的要比劳动更加清楚,虽说如果是没有实权、分管不太重要工作的副市长未必有县长日子舒心,但毕竟仕途上更进了一步。县级一二把手直升市委常委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干部还是按部就班的一点点向上攀爬,在正县级干部进入市级权力中心的路上,标准模式是从县级领导提为比较重要的市直属机关一把手,慢慢进步为副厅级,很多干部穷其一生都不能从正处到副厅上更进一步。
像劳动这样的情况。起码仕途上是进了一步,日后再升官的官,也是正厅,而不会是正处。
当然,这话陆睿是不会直接告诉劳动的,有些东西只能够靠自己去领悟,否则在官场上是难以进步的。
“陆书记,呵呵,我还是叫您陆局吧。”劳动客气的说道。
陆睿轻轻一笑:“不用那么客气,你我之间是老朋友了,用不着那么见外。”他这是真心话,对于自己曾经的下属,陆睿都是很热情的。
劳动点点头,他也知道陆睿的脾气,不是那种在称呼上纠结的人,沉吟了一下说道:“陆局,您晚上有空么?我在京城呢,有时间没见您了,想请您吃顿饭。”
陆睿一怔:“你在京城?”
劳动道:“是啊,来办点事儿。”
哈哈笑了起来,陆睿道:“那好,别人请客没空,你请客我一定到。”停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过今天晚上不成,晚上我约了晋西的程副省长,明天晚上吧,怎么样?”
劳动点头:“那好,明天晚上八点,京城华府饭店。”
陆睿答应着,这才放下了电话。
电话另一边,直到陆睿挂断电话之后,劳动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什么千斤重担一样。
坐在他旁边的,是一个年级跟他差不多的女人,此时正一脸焦急的看着他:“怎么样?陆书记怎么说?”
“左梅,你觉得,这个事情能成么?”劳动点了一根烟,抽了几口对女人问。这是一间环境舒适的标准间。两张宽大地双人床,洁白的床单给人一种安静、卫生而又温馨的感觉,而劳动此时正坐在窗边的沙发软椅上,将烟灰弹在小圆桌上的烟灰缸里。
左梅正是劳动的妻子,当初不顾自己财政厅常务副厅长女儿的身份嫁给劳动这个穷小子的,就是她。
“行不行这也是你最后的办法了,我爸退休了,哥哥又调到了外地,能给咱们的帮助不多。陆书记是你的老领导,要是他帮不上忙,你觉得你还能找到别人么?”左梅手里面端着一个茶杯,一边喝着一边对丈夫分析着。
他们这一次来京城是有事情的,齐河市是老工业基地,或者说,整个齐河地区原本是国家的重点工业基地,当年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城市,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三线城市,穷地方。
劳动是个有抱负的人,虽然在齐河分管文教卫生工作,可是他却很高兴,毕竟是教师出身,对教育事业还是有感情的,也更希望能够做出成绩来。所以在上任不久之后,他就提出了改善全市教育情况的计划,说白了就是对全市中小学进行考察,修缮教学条件比较困难的学校。
谁知道,口号很好喊。真要落实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资金。为此他跑了不知道多少次市财政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批文倒是拿到了不少,但资金就是迟迟不能到位。
省里面的借口是没有那么多拨款,而市里面则是说财政上有困难。如果不是他老丈人从前是省财政厅的一把手,帮忙拿到了几十万的拨款,恐怕这个计划早就搁浅了。但是相对于劳动的计划来说,几十万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劳动也知道,自己这个没背景没靠山的副市长想要做事,掣肘是很多的,上面的不重视,下面的不配合,让他渐渐的有些意兴阑珊。
就在这个时候,左梅通过父亲的老关系得知,国务院正准备向各地教育不发达地区拨款,扶持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这个消息让劳动原本已经死心的念头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很清楚,这恐怕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
左梅是个聪明人,她知道丈夫的想法,就劝劳动到京城跑资金,毕竟如果等着上面把资金拨到h省里面,再由省财政厅统一分配的话,齐河市可不知道能不能喝到一口汤,这个年月,只要是专项拨款,不管符不符合条件,地方上就没有不想分一杯羹的。劳动也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干脆来了京城,希望能从部委直接将齐河的专款数额确定下来,如果能多跑出些资金,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在劳动来到京城的第二天,齐河市市长贾能通也来到了京城,目的则是为了齐河市的一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说是要修缮贯通齐河市七区九县的公路,至于到底修缮公路需不需要几个亿,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贾能通自然也见到了劳动,对这个排名最后的副市长,他是不放在眼中的,连常委都不是的副市长,手中的权力大小甚至于不如一个强势的县委书记,如果不是因为他有个前任副省长的老丈人,贾能通甚至于连笑容都对劳动欠奉一个。
就在这个时候,房间的门发出一阵轻响,左梅站起身,去打开门。
门外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漂亮女人,是齐河市驻京办副主任于莉娜。
“于主任,有事儿?”左梅笑着问道。
“左处长,贾市长在楼下等着你们呢,陈主任也在。”于莉娜笑着说道。左梅是省财政厅规划处的处长,这一次是出差,顺道陪老公来京城跑项目。
左梅知道,之所以贾能通对自己和丈夫还算不错,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关系,一方面,也是因为自己如今身处的位置,否则一个正厅级的市长,怎么可能对自己一个处长和丈夫一个没有实权的副市长态度那么和蔼呢?连吃饭都要叫上自己夫妇,明摆着是给自己面子而已。()
.全部章节
权倾一世 第1184章 晋西的问题
. .
华府饭店内,陆睿和程仪夫妇,再加上黄博文四个人相对而坐。
“这杯酒,我谢谢你。”程仪看向陆睿,端着酒杯笑道。原因自然是因为陆睿刚刚出言提醒自己。
陆睿也端起酒杯,缓缓笑道:“既然是自己人,就不必说谢谢了。”
程仪点点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就在这个时候,陆睿的电话响了,他拿起来看了看,笑道:“两个老部下来京城看我。”
周文儒笑了笑:“那就一起坐坐吧。”
陆睿点头:“我下去接一下。”
黄博文起身:“我陪你去。”
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出了门,程仪和周文儒对视了一眼:“老公,怎么样?”
周文儒笑了笑:“厉害,怪不得老爷子对他赞不绝口,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程仪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芒:“当年在顺安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科级干部,但却已经让林大小姐不惜为他破门而出,林老和周老的看重如果说是心疼林若岚的话,那韩定邦和我舅舅的看重,就足以证明这个人的潜力。”
周文儒点点头:“是啊,这样的人,我们只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一旦成为了敌人,除非能够把他置于死地,否则必然要承担后果。”
“晋西的事情?”程仪迟疑了一下,看向丈夫。她可是知道,别看丈夫一副温文儒雅的样子。仿佛书生气十足,可是却是个足智多谋的权谋高手,能够不靠家族的能力走到现在的地位,周文儒的本事绝对不比陆睿差到哪里去。唯一有些不如陆睿的,就是年纪了。
沉吟了一下,周文儒道:“你觉得。如今的晋西,如果省政府班子发生变化的话。你有没有可能进常委?”
程仪一愣,想了想摇头道:“我才三十六岁,副部级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省委常委是不可能的。不过倒是可以排名靠前一些。”
周文儒点点头:“那就听陆睿的,晋西的水很深,这些年你们那位冯书记看似八风不动,可实际上晋西的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政界、商界是前所未有的联系紧密。晋西多少年的政治改革成绩,现在都成了一句空话。实话讲,冯希连的原则性可真的不怎么样。这样看上去八面玲珑,可你要知道,一省的事情本来就很复杂,作为晋西省委一把手,如果不一碗水端平,很多事情就会非常的麻烦。冯书记在有些事情上太纵容下面了。”
他口中的冯书记,自然是晋西如今的省委一把手冯希连,晋西政坛不倒翁,连京城都知道这位冯书记长袖善舞的手段。就连程仪,在晋西也没少受他的照顾。此时听到丈夫批评冯书记。程仪咳嗽了一声道:“没那么严重吧?”
冷哼了一声,周文儒道:“晋西问题的根源,在于派系争斗失去了底线。这种争斗不仅表现在政治上,而且表现在了经济上。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早就是市场经济时代了!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谁如果还不识时务,还要搞地方保护主义,搞违背市场经济的事情,谁就是逆时代而为!冯希连在晋西的书记当得好啊,各方势力都卖他的面子,可是他这个面子卖得贵了,是以晋西数千万人的前途和未来做筹码得到的支持,你说这是不是一件荒唐的事情?晋西的干部如今成了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了,不过是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调查组通报批评了一下,居然找上门去,一个副省级干部灌陆睿的酒,一个副厅级干部指着管理局的副局长骂娘!嘿嘿,你们晋西,现在在京城早已经臭名远扬了!”
程仪默然,周文儒的话不无道理,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晋西的问题所在,她看向丈夫,不解道:“你的意思是,陆睿这一次的动作,是顺势而为?”
嘿嘿一笑,周文儒道:“是不是,咱们拭目以待就可以了。”
此时的陆睿正跟久违的劳动夫妇打着招呼,大厅里,陆睿握着劳动的手:“这么多年不见,你可老了许多啊。”
劳动此时的心情很是激动,握着陆睿的手百感交集道:“陆书记,终于又见到您了。”
陆睿笑了笑,看向劳动身边的左梅:“左大姐依旧是风采照人啊,左省长的身体怎么样?”他依稀记得,自己从h省调走的时候,左梅的父亲已经是副省长了。
左梅含笑道:“谢谢陆书记的关心,我爸已经退休了,现在每天在家里面看看报纸,逗弄下孙子。”
陆睿点点头:“好啊,好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暄了一番,陆睿把两个人带进了包房当中,跟程仪夫妇介绍了一下。
听说了程仪夫妇的身份,劳动和左梅心中不由得对于陆睿的能量更加确定,能够跟副部级领导和中组部的领导坐在一起,陆书记的能量可想而知。
服务员送上酒菜,陆睿要帮劳动倒酒,劳动连连摆手:“书记您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本事,三杯倒,三杯倒啊。”
陆睿哈哈一笑:“是啊,当年咱们班子里面的笑话嘛,你是三杯倒,我是倒三杯。”
喝着酒聊天自然是很愉快的,尤其是陆睿刻意的跟劳动谈一些以前的往事,偶尔也跟程仪和周文儒提起当年劳动在自己手下的事情,让二人对这位一心为了教育的好人倒是升起几分好感。
劳动端着酒杯,几次想要说钱的事情,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好不容易等到陆睿和周文儒干了一口酒,张张嘴刚要说话,却被妻子左梅给踢了一脚。左梅的想法挺简单的,今天是陆书记请别人吃饭,自己夫妇在酒桌上贸然提起跑项目的事情,似乎不太好。
陆睿一笑:“左梅同志啊,你就不要拦着劳动同志了,他可是个藏不住话的人。”
周文儒看了一眼劳动和脸色微红的左梅,呵呵轻笑道:“跑部钱进?”
所谓跑步前进,实际上是一种官场上对于上京城跑项目的玩笑话。就是说地方各省市县利用其驻京办的关系网,在各个部委部门跑动“沟通”,达到要项目要资金的目的。只要在常跑动,想要的钱就来了。对于“跑部钱进”,在国人心目中实际上早已经“心照不宣”。不仅“心照不宣”,而且在地方,还是衡量一个人或者说某位领导干部是否有能力或者有政绩的重要表现。谁能够在国家部委机关或者其他上级机关搞得钱到,这个人就是能人,就要加以重用。他如果不愿意当官,提出其他要求,如跑来的钱与之“分成”、安排家属子女、亲朋好友等,地方政府都是满口答应并且要实现的。
当然,是不是这些“跑”来的钱都归了地方政府呢?开始的时候,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是给予“奖励”,按跑来的多少的比例“奖”,一般不超过10%,而且还规定不再报销差旅费等其他费用。为了充分体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的地方后来把奖励提高到30%、甚至40%。并说,即使给了他90%,我们还是可以得到10%,没有“赊本”。事情到此并没有收场,近几年来,有的人把跑来的资金全部归了自己,采取的手法是:把钱拨到与自己关系好或者自己管辖得住的单位帐户,然后拿一些“单据报销”完毕。这些单据有的属于自己已经开支的费用,有的根本就是开的假发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