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一品江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三戒大师
~~~~~~~~~~~~~~~~~~~~~~~~~~~
把可怜的小王爷,尽情折腾一番,几个无良的同伴才爬上岸,穿好衣衫,辨明方向,走七八里上了官道,便不用地图也能找到庐陵去了。
中国自秦以降,每个朝代都十分重视官道的修建。富庶的大宋朝,自然不会让前朝专美。不到两个月前的侬智高叛乱,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为什么能不到半月时间,就从邕州杀到广州,还不是靠了宋王朝不计成本修桥铺路,建起的通畅官道么?
而朝廷方面,从邕州被打破之后,岭南诸郡到开封都城,就建立了一条超迅速的通信驿道,每天不分昼夜快马奔驰,把最新的消息传到北方的都城——效率高到了只过五天,就有命令返回到南方。
五天,包含往返,还有决策时间!这恐怖的记录背后,是宋朝自开国初,不计成本的投入……经过百年的营建,帝国的东西南北,都修筑了排水良好,不怕积潦的平整官道,将各州郡纵横相连起来。
按大宋规制,道畔必须杨柳夹路、苍松翠柏,在北方以遮风沙,于南方则固路基;道旁每隔五里,立‘里堠’石碑一块,上刻‘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等交通法规,醒目处还有编号。看编号便知道自己走出多远,一目了然。
之外,在州界县界处,又有‘界堠’,清晰标明你所在何州何县、及向东西南北各是哪里,连问路都省了。
且官道每隔二十里必置马铺,有歇马亭;隔六十里,必设驿站,有官营的,亦有市民买扑下来经营的,都提供全套的伙食住宿。士人行旅往往住在驿站,暮宿朝行,安全省心,可谓体贴又周到。
都说宋代人喜欢旅游,守着这样好的交通条件,只要家里有钱,谁不愿意出去转转?
按照小王爷的私心,这次回去之后,怕是今生再没这样的机会。自然亦想暮宿朝行,好好欣赏一下大宋壮美的山河。
但陈恪等人心急火燎的救人,恨不得昼夜赶路呢,哪会让他在这儿蘑菇。
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日行一百二十里,然后住驿馆歇息。
真走起来,赵宗绩才知道坑了个爹……一百二十里啊,得像狗一样窜上几乎整天,只有最热的两个时辰,才在道边吃点干粮打个盹。
可怜娇生惯养的小王爷,哪有陈恪他们从小走出来的铁脚板,才走了一天,就起了一脚的泡,裆也磨破了皮,走路像老鸭似的一挪一拐。
陈恪和宋端平商量着,是不是要买头骡子驮着他,赵宗绩却不答应。他的好胜心竟极强,看他们四个走得十分轻松,便不肯认这个怂。
“明天还这速度,我们可不等你。”
“不用你们等!”
后面的路,也不知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二百多里竟一直跟了下来。这顽强的意志力,也赢得了陈恪几个的尊重。
两天后,终于到了庐陵郡永丰县。陈恪打听到,欧阳修住在县城外的沙澳镇上。距离很远,但可以坐船,几人便到码头,正碰上一艘即将开向沙澳去的船。
那船上已经几乎满客,前面的客人,把舱里的好位子都占了。舱外倒空着,但日头太毒,谁不愿意去暴晒。
五人虽然都不是善茬,却没有欺负良善的主,便都陪着笑道:“包涵包涵。”
船上士农工商,什么人都有,看着这个五个风尘仆仆的‘汗臭汉’,只不情愿的稍稍挪了点地方,让他们几个盘腿坐在舱内。
.全部章节





一品江山 第九十三章 欧阳修
. .
这条河是赣境内吉水河的源头之一,因是逆流,船速很慢。
缓慢的航行途中,人们坐着无聊,便谈天说地、闲聊消遣。其中的风云人物,是个摇着折扇、一脸傲气的年轻书生,他自称是江西第一才子,说是要去找欧阳修较量……这船上,倒有大半,是慕名去拜访欧阳修,但敢说去较量的却绝无仅有。
因为此时,欧阳修已是文坛盟主、天下最负盛名的学者,这书生敢去挑战,想来定有两把刷子,船上人便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他。
这让那书生得意非凡,他一边指点江山,一边嚣张的翘着二郎腿,让对面坐的买菜老汉,不得不紧紧缩着两腿。
那时人们说到三国,讲到了‘诸葛亮七擒七纵服孟获,的段子。便听这位书生大摇其头道:“这孟获如此野蛮,不服从王道的教化,孔明七次捉住七次释放还是不服,想不到孟子后代,竟会有这样性情暴戾难以驯服的人。”
众人闻言,都掩嘴暗笑。他对面的老汉亩道:“原来孟获是孟子的后代,那孔明是谁的后代?”
“这还用问,当然是孔子的后代了。”书生刷得打开折扇,上面写着‘胡不留,三个大字,也不知是他的名字,还是志向。但见他一脸‘你真无知,的表倩道:“亚圣果然不如整圣,连后人也不如!”
“如此说来,且让小老儿也伸伸脚。”刃老汉呵呵笑着,将腿换了个舒服的姿势。
书生定不是头次闹这种笑话,见状便知道,自己又露怯了,便合上折扇,打个哈哈道:“开个玩笑啦,你们可别当真。”说完居上还是挂不住,索性起身出舱,看到河边有一株大树,顿时诗兴大发。为了找回场子,他念得很大声:
“何边一棵树,两朵大丫权。”
里面人都知道他是个草包,直想听笑话,便都忍住笑,都等他的下阕。
谁知他却拼命搜索枯肠也难以续上。这芽情况最憋人,不光作诗的憋,听得也憋,终于有人好心替他接上道: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那书生循声一看,原来舱外有个素服中年人。那中年人身材瘦小,但双目炯炯有神,年龄不算太老,却已经两鬓斑白。观其青衣角弃的装束,应是在居丧期,不合适舱里笑闹的气氛,才在外面坐着。书生不仅不感ji,反倒有些恼火,心说你存心跟我作对还怎着?
正看见一群鸭子正扑入河中,嘎嘎欢叫。他便继续高声吟道:
“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
下面又卡壳了,中年人便接口吟道:
“白毛涛绿水,红爪荡清波。
见对方两次压到自己,书生顿时恼火,人说,我得为难他一下,便再次吟道:
“众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
说完直盯着那男子,看他怎么对。便见中年男子呵呵一笑,接吟道: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好一会儿,书生才明白,原来这就是自e要挑战的欧阳修,顿时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条地方钻下去。却听那欧阳修善意的笑道:“你大可不必如此,老夫年轻时,也是一般轻狂,回去安心读几年书,我们再来比过。”
“学生受教了…”书生面热内惭,深肖施礼道。
“你便是欧阳公?”船上登时热闹起来,人们将欧阳修团团围住,或是求字,或是请题诗,还有不少人,拿着自己的作品集,恳请欧阳公能帮着写个序。
也不知他是闲着无聊,还是古道热肠,竟来者不拒,全都应了。
得知那中年人便是欧阳修,陈恪几个也ji动起来,他们是来干啥的,不就是为了找这老先生帮忙么?虽然看起来还不算老。
但这时候围着他的人多,几人便不凑热闹,在一旁小声说着话。宋端平不无担心道:“你说,这位老先生作序这么多,会不会不值钱了呀。”
“有可能”,陈恪苦笑道:“字典的事先放一边。”
许是这年代,见一位名人太不容易,何况是欧阳修这样的大名人。一直到沙澳渡口,防恪几个都没插上话。
渡口很小,欧阳修下了船,朝众人抱拳道:“服丧之人,便不招待诸位到家去了,万望海涵。”
众访客缠了欧阳修一路,已是心满意足,便依言与他作别,连船都没下,等着的再返回县城。
离开渡口,欧阳修便戴卜个草帽,提着竹杖往家老,后面还跟个背篓的小童。看上去,与周遭的水田农舍十分搭调,却看不出多少文坛领袖的味道。
感到身后有人跟着,他站住脚,回过头,对陈恪五人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当看见赵宗绩时,他明显轻咦了一声道:“你们是从汴梁来的?”
“回欧阳公,只有我是从汴梁来的。”赵宗绩恭恭敬敬唱个肥喏道:“我确实很像家父。”
“果然是你?”欧阳修皱眉道:“你不去荆湖南路了么,怎么跑来我这穷乡僻壤。”
“是来向你求助的。”赵宗绩看出欧阳修不悦,连忙解释道:“是他们来找欧阳公,我是给他们带路的。”
“家去说吧。”欧阳修沉声道。
~~~~~~~~~~~~~~~~~~~~~~~~~~~~~~~~~~~~~~~~~~~~~~
欧阳修自幼失估、家境贫寒,这才留下了‘沙盘习字,的佳话。且他真正的家乡,并非在庐陵,而是在顾州,这里不过是他的祖籍地罢了。所以当官之后,欧阳修也没有再于此地置产,这次归葬先批,才发现家里老宅早就坍塌,只好借住在祠堂中。
祠堂后院,矮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散开的竹椅上,坐着陈恪几个,都在屏息凝神,看着欧阳修。
欧阳修则在聚精会神,阅读陈恪给他的材料。
这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看完之后,他又背着手,在院子里踱了半天圈子,才长长一叹道:“你们出了好大个难题给我。”
听了这话,陈恪几个的心便往下沉,难道,连大宋的良心,也认为应该姑息么?
“难道欧阳公也认为,应当顾全大局?”陈恪声音艰涩道,这狗日的人心,与后世有什么区别?
“什么大局?”便听欧阳修反问道。
“平叛大局。”陈恪艰难道。
“当然要以平叛为重……。”欧阳修的话,让所有人都听到心碎声,但他下一句,却让人们的心重塑了。只听这位说了半辈子真话的醉翁道:“但是,凭岭南烂透了的那帮人,只能是越平越乱!不信你们看着,近期就会有败绩传来”,
“欧阳公的意思是?”陈恪等人精神一振。
“从将到兵,从文到武,全都换掉!”欧阳修叹口气道:“这么难办的事情,你们说,我能不愁么?”
“……”青年们面面相觑、先是错愕,旋即醒悟,大喜过望道:“这么说,欧阳公答应帮我们了?”
“某并非在帮你们。”欧阳修摇摇头道:“这不过是为臣子的本分。”说着坐回竹椅上道:“但是老夫丁忧在家,没有专奏之权,等我的秦章慢悠悠到了京城,弄不好岭南已经不可收了。”
“欧阳公的意思是……”
“让我想想,让我想想。”欧阳修摸着大把的胡须,苦思道:“怎样最才能稳妥。”
这种高层的事情,包括赵宗绩在内,谁也没法帮他出主意,只能劳他自己想。
好一会儿,欧阳修一拍大腿道:“有了!范文正公的公子,央我撰写文正公的神道碑,我便以此名义,写信给韩相公,请他雅正。”
“这样能快么?”
“当然,你们不要小看范公的威名,和韩相公的威柄。”欧阳修意味深沉的笑道:“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欧阳公。”陈恪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轻叹一声道:“当初余文帅,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
“看来这十年里,余武溪想了很多。”欧阳修有些恍惚道:“其实有时候,虽然遭到厄运,但错的人不一定是我们。”说完才回过神来,沉声道:“如果我能低下头,早就回去汴梁了。”
“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陈恪低头道。
“无妨,人之常情。”欧阳修微笑道:“还有什么问题?”
“请问欧阳公。”陈恪低声道:“我父亲可能在狱中被害么?”
“你放心,在那些人没找到那本账册前,是不会杀害你的父亲的。”欧阳修摇摇头,气尤难平道:“朗朗乾坤、文明之国,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丧心病狂!余武溪指着这帮人平叛,真是脑袋灌浆了!”
“但愿如此……”陈恪的心放下不少。
“不嫌简陋的话,你们先在这里住两天吧。”欧阳修又望向陈恪几个道:“相信不出几日,就会有结果传回来。”
(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一品江山 第九十三章 天听
. .
这个时代最大最富庶、最文明最繁华…。几乎占尽所有美好词汇,且都可以冠之‘最”没有之一的伟大城市,汴梁城。此刻正笼罩于暴风骤雨的袭击下。
接连三天的倾盆大雨,灌满了汴梁城的所有河渠:皇宫里高耸的殿宇楼台、朱雀门外的驿馆、酒楼,妓院高悬的绣旗、珠帘,全都在大雨中若隐若现,失去了平日的神气活现,变得垂头丧气。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天地间亮如白昼,照亮了被水帘所笼罩的大内皇宫,也照亮了韩相公那张苍白的脸。
汴梁皇城、枢密院使签押房中。
自从收到欧阳修寄来的‘范文正神道碑文”韩相公便一直保持枯坐的姿势,签押房的属僚大气不敢喘一声,连动都不敢动。
闪电过后,一声炸雷响起,惊得韩相公打了个寒噤,他收回望着屋梁上方的目光,定定神,就着烛光再次去看那封信。
那根本不是什么神道碑文,而是一封触目惊心的检举信,信中,欧阳修将一个惊天贪腐案件,用他那排山倒海的文笔写出来,自有夺人心魄,令山河变色的杀伤力。
说老实话,韩绮还在当枢密副使的时候,早就知道岭南的军方不干净,也曾向朝廷提议过,将南方的厢军裁汰重编,以节省用度,然而数次上书都石沉大海、不了了之了。
不久之后,他也稀里糊涂被赶出枢密院,调往地方当知州去了。后来他才明白,自己的这是断人财路了……都说大宋文官的待遇高、赏赐hou,但那指的是高官大僚,官阶越往下,收入便递减,到了七品以下的京官,跟汴京的厨子、裁缝也差不了太多。
更别提人数众多的吏员阶层了,收入只能用微薄来形容,在汴梁这座物价腾贵的大城市里,也就是勉强糊口。
而大宋对官员贪腐的防治,可谓十分得力。官员任官前,需要至少两名官员保举,将来出了贪污问题,保人和直属上级也要受到处罚:而且曾经受过处置的官员,哪怕没有被逐出官场,以后升迁磨勘都得靠边站。何况还有那么多等着上岗的‘冗官,盯着,所以宋代官场的贪污案极少。
但是,只要是人治社会,你就别指望能杜绝贪腐。东边不亮西边亮,政界污不了还有军界……
大宋朝虽以‘重文轻武,著称,但那是指在政治地位上的压制。在财政上,七成以上的收入,都投入到了军队中。而军队内部,向来是自成一体、连皇帝都无法过问的,自然变成贪腐高发区。
防御夏国的西军和精锐的禁军还好些,将领们只是小吞两成空额,并不敢吃相太差,对南方……,北方的朝廷向来视之为软弱富庶、随意压榨的大肥羊、大粮仓、大银库,从来不相信南人会造反,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连软弱的南唐和残暴的北汉都能安稳统治的一群人,在大宋朝文明的阳光下,感恩戴德还来不及,又怎么会造反呢?
所以长江以南的军队,越往南就越肆无忌惮的贪腐,而且南方人极富经济头脑,他们利用军队的超然地位,大作垄断贸易,赚到的金银,又比贪污来的多得多,将领虽然政治地位低下,却一个个富比王侯,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奢侈生活。
但太祖皇帝收天下精兵于京畿的策略,让南方将领们再富也不敢有想法,只能乖乖受朝廷的节制。对掌握着他们生杀大权的文官,自然要孝敬到位,每逢年节,必有重礼送至各衙门……,当然,是假托某某商人的名义。
大宋朝不许官员个人贪污,却没规定衙门不能接受馈赠,因此这钱,文官们拿得心安理得、毫不手软。
作为对价,他们则充当了武将们的保护伞,哪怕是以清廉著称的官员,也只是不取这种孝敬,却觉着对军队的**应当宽家”,…,因为在大宋朝的官员看来,武人本就素质低下,不贪污才叫奇怪哩。只要能老实听话,贪点就贪点吧。
只是没想到,岭南没乱,岭南之南却出了个侬智高。
~~~~~~~~~~~~~~~~~~~~~~~~~~~~~~~~~~~~~~~~~~~~~~
庆历新政失败后,所有君子党人都在反思,为什么会败得这么快?韩绮也不例外……。
回首庆历之初,新政多大的声势?上有官家态度坚决,下有一众名臣众志成城,外有朝野声援震天,却仅仅持续不到一年,便虎头蛇尾,草草收场……究其原因,不过是新政伤害了官僚阶层的利益。所以便有无数官僚站在新政的对立面,使旧党迅速强大起来,并抓住欧阳修的昏招,将新政领袖们拖入党争的泥潭,使官家感到恐惧,才打了退堂鼓。
总结教训,韩绮终于意识到,古往今来,个人或几个人,永远无法跟庞大的官场作对,哪怕是皇帝,也没那个本事。
反恩之后,许多人都做出了改变。最先改变的,便是天资绝伦的韩相公。打那之后,他便开始顺势而为,果然第一个从失败中走出,重新回到京城,当上了枢密使。
很快。京城百官便发现,韩相公果然变了。虽然本身高帅富,不屑于接受任何馈赠,但对下属们的利是,也学会睁一眼闭一眼了。
坐稳位子后,韩绮便开始提携老战友……。除了余靖之外,他还想把欧阳修夺情起复。在宋代,夺情算不得什么,在欧阳修文坛声望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也是顺势而为。
余靖的反应让他很欣慰,心说连这个汗臭汉都变了,你老欧阳也不会还是那根搅屎棍吧?
现在答案来了,还是。
让韩相公聊以自慰的是,欧阳修终究还念着当年的战友之情,或者感谢自己近日的眷眷提携,总之没有先捅到官家那里,更没有直接公布天下……,以欧阳修文坛盟主的地位,他的文章一经刊印,不出十日,便能传遍大江南北,妇孺皆知口在大宋朝,和欧阳修比起话语权来,谁也望尘莫及。
这让韩绮不至于太被动,而且冷静下来,他马上意识到,既然远在江西的欧阳修都知道了,岭南的事情,显然是瞒不住的。
而且韩绮也确实没想到,**的情节竟如此耸人听闻。他本以为,最多也就是比西军严重点,吃个三成空饷呢……那样的话战斗力应该还可以恢复。
但现在,岭南的军队,显然烂到根子了,指望破鞋扎烂了脚,自己岂能再去姑息?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是韩相公的性子,血色渐渐回到他的脸上,那张极富成熟魅力的冷峻面孔上,露出了浓重的杀气。既然如此,那就快刀斩乱麻,一个也不留!
这也是顺势而为……。
“换朝服。”韩绮看一眼自己的亲随,沉声吩咐道:“我要面圣!”
~~~~~~~~~~~~~~~~~~~~~~~~~~~~~~~~~~~~~~~~~~~~~~
仅仅一炷香后,官家在垂拱殿接见了他的枢密使。
这位以仁hou著称的大宋皇帝赵祯,生就一副细目长眉的慈悲相,虽然因为保养得宜,看上去还很年轻,但他今年已经四十三岁,只比韩绮小两岁。正在经历一个男人最好的岁月,也是一个皇帝最有权威的时期。
今年也是他登基三十整年,亲政也有二十年,他经历了太多太多,早就学会了,如何掌握这个步履蹒跚的庞大帝国,使其缓步向前,不跌跟头。人们都习惯了,看到大宋官家于春风化雨间,将一切麻烦摆平。
宫人们极少看到,一个像现在这样愤怒的官家。听了韩绮的汇报,赵祯的眉头微微跳动,笼在袖中的双手紧紧攥着,强压住自己的怒气。半晌才缓缓道:“仅凭欧阳公一封书信,卿家就敢下这种结论?”
“回禀官家,欧阳永叔这个人,钉是钉铆是铆,绝对不会造谣生事。”韩绮斩钉截铁的表情,与在自己签押房时,有着天差地别,只听他沉声道:“臣下相信,虽不中,亦不远!”
“枢密院、御史台是怎么监管的?”赵祯的声音带着怒气,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大限度的表达愤怒了:“这种程度的腐烂,不是一日之寒吧?”
“官家说的是。”韩绮深深施礼道:“待将此事处理完善后,臣自当引咎。”
“不碍卿家的事。”赵祯压着怒气道:“你才当了几天的枢密使?”想到前任枢密使是自己的老师,他不禁有些烦躁道:“追责的事情,日后再说,先把岭南的事情处理好。”说着长长吐出口浊气,再次确认道:“岭南的官兵,就一点都不堪用了?”
“运运粮草自然没问题。”韩绮道:“但打仗的话……”说着神情一黯道:“怕是要害了杨畋。”
“马上叫他按兵不动!”官家沉声道。
“面圣之前,臣下已经把原地待命的指令发出去了。”
韩绮轻声道。
“但愿还来得及。”
(未完待续)
.全部章节




一品江山 第九十四章 换将
. .
已经来不及了,仅仅过了数日,杨畋战败的消息,便传抵京城。
杨畋真的很冤枉。首先,他其实跟欧阳修一样,正在家里丁忧,但是侬智高陷邕州,朝廷就强行把他起复了——谁让他是文武双全的杨家将之后,还有丰富的南方剿匪经验,不用他简直没天理。
1...3839404142...2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