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再说三遍也能说,你这个昏君,你是个昏君,昏君就是你!
来人,把李牧给朕拖出去砍了!就在这殿门口给朕砍了他!李世民愤怒不已,咆哮地喊道。哗啦啦一伙禁卫从门口进来,李牧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自己玩大了,但是他没有放弃,扯着脖子喊道:山东士族你不杀,魏征你也不杀,对你不好的人你都不杀,就为了显示你的明君气度。相反,一心效忠你的人,一心为了百姓的人,一心为了江山社稷的人,你却要砍了,你不是昏君是什么?今天你砍了我,你的昏君之名必将流传青史,你这个昏君!
禁卫的手已经抓在了肩头,李牧心道苦也,嘴炮是爽了,小命要丢了。老子还没儿子呐,还有一个那么漂亮的小妾,外面还有一个情人天老爷啊,我可是穿越的位面之子啊,我是主角啊,不能就这么死了吧!
就在李牧马上就要改口求饶的时候,李世民忽然开口了,语气平静:把逐鹿侯放开,都下去吧。
禁卫流水般地退了下去,李牧像是脱力了一样,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世民坐下,拿起勺子继续喝粥,瞥了惊魂未定的李牧一眼,道:你小子还真是有点倔脾气,就算是魏征,也不敢当着朕的面骂朕昏君,你小子倒好,一句还不过瘾,连着骂上了,朕在你的心中,就真的是一个昏君么?
李牧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被耍了,恼羞成怒道:你都要杀了我了,还不是昏君?谁杀我谁就是昏君!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了起来,道:好理直气壮的理由,朕竟然不能反驳。行了,算你有理,起来吧,放心,朕没打算杀李思文,朕谁也没打算杀。守卫说得不甚详细,你来跟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牧哼哧哼哧地爬起来,脚还是软的,好不容易坐定了,伸手去拿碗,手却在哆嗦。李世民看他这样子,道:做大事者,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像你这样,如何做大事?
陛下,臣还是个孩子!
呵,这倒是奇了。是谁不久之前跟朕说,他已经成年了,让朕别把他当成孩子看待的?
李牧被噎了一个结实,索性不说话了,盛了一碗粥,啼哩吐噜地吃了起来。李世民也不再奚落他,看着他把一碗粥喝完,才开口道:现在能跟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了么?
李牧抹了一下嘴巴,道:陛下,臣不是为李思文说项。这件事,李思文确实也是被蒙蔽的,他是一番好意
当下,李牧便把李思文如何遇到娜扎,娜扎以什么目的蒙骗了他,以及娜扎与他的母亲还有李建成之间的事情,包括李渊叙述的部分,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陛下,太上皇要保娜扎的性命,他让我转告陛下:他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想要一个普通的,承欢膝下的孙女伺候在身边,陛下若心里有他这个父亲,还把他当成父亲,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不要再向亲族举起屠刀,等他死了,一切随你,他看不见,也就罢了。另外,娜扎也在臣与太上皇的劝说下,放弃了向颉利复仇的想法,只求能在太上皇身边伺候,还有
李牧说着,从怀里拿出卷轴,双手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拿在手里,他倒是不担心李牧搞什么图穷匕见,只是疑惑,问道:这是何物?
李牧当然不会说他看过,还临摹了一幅收藏了起来,撒谎道:臣也不知,但娜扎说,她想把此物献给陛下乞命。
乞命?
李世民把卷轴展开,随即脸色变了。他凑近仔细辨认图上的记号,看得非常认真,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卷轴重新卷起来。
替朕转告父皇,朕当年迫不得已做了错事,心中常常愧疚不已。同样的事情,朕绝不会再做。另外,你也替朕转告娜扎。这张图,朕收下了,替朕谢谢她。
李牧有点懵,他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对这张图这么在乎。虽然李牧刚刚已经从李世民的反应中预感到,他不会杀娜扎,但怎么也谈不到一个‘谢’字吧?这前隋的宝藏就这么值钱么?竟能从李世民的口中买出来一个‘谢’字?
见李牧疑惑,李世民也没有瞒着他,道:李牧,你可是惊讶朕为何要说一个‘谢’字?
李牧用力点头,他确实疑惑不解。
李世民手里握着卷轴,轻轻摩挲着,仿佛回忆起了什么,半晌,才开口道:前隋文帝时,国家富庶。文帝为子孙计,修筑了七座地宫,储存钱粮,以备后世。
这些李牧已经知道了,但他没有表露出来。
相传,炀帝修运河用了一座,征高句丽两次用了两座,还剩四座地宫,隋末大乱时,十八路反王,有三人,各占了一座。
第114章 自恋的李世民
这三人便是窦建德王世充萧铣。他们得到了宝藏,迅速聚拢人马,起势非常快,直到父皇与朕击败他们的时候,地宫中仍有余粮没有吃完。
李牧在心里惊叹一声,没想到真有七座地宫,而且还有人得到过其中三座可是,似乎这地宫宝藏也不过尔尔啊,得到了宝藏,最后不也是让李唐得了江山么?
李世民似乎猜到了李牧心中所想,道:你是不是觉得,他们得到了宝藏也败了,这宝藏也不算什么?
嗯李牧点点头。
李世民解释道:宝藏是隋文帝为后代准备的,分钱粮两个部分。钱是金银铜,钱是粮砖。为了便于贮存,金银铜都是熔炼成大锭,寻常人三五人也搬不动一个,可防盗。而粮则是粮砖,存法得当,最多可存十五年。储存粮食,也不止是为了以备后世,而是当时盛世,粮多到吃不完,谷贱伤农,朝廷不得不收百姓之粮贮存起来。
七座地宫,分别在天下七处。大部分地宫,都是粮多钱少,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已经发现的六座地宫,都是粮多钱少。这几年民生不济,又逢天灾水患,粮砖都已经赈济灾民了。而至今没有寻到的第七座地宫,则是传说中隋文帝驾崩之前,安置国库盈余的地方,金银无以计数。
无以计数是?
李世民看了李牧一眼,道:若以开皇年间的岁入计算,合计铜钱,至少五千万贯!
李牧倒吸了口冷气,五千万贯!大唐目前一年的岁入也不过两千五百万贯,这就是两年的岁入了。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座地宫,而且是余钱。
什么意思?
就拿现在的李世民来说,国库一年收入两千五百万贯,年末算账的时候,花掉了两千五百二十万贯,不但没有剩余,反而还得自己从内帑搭进去二十万贯。可是人家杨坚,一座地宫就五千万贯,可想而知他在位的时候,天下是怎样的盛世光景。
怪不得李世民要说谢谢,有了这五千万贯,他能把大唐骑兵武装到牙齿。
李牧也有些心猿意马了,如果他先找到这个宝藏,然后趴在那些金山银山上面,把钱都兑换到系统里面嘿嘿嘿,还奋斗个屁啊,摇身一变,成rb玩家了,哈哈哈
你笑什么呢?李世民看着李牧的表情,皱眉问道。
臣是替陛下开心。李牧赶紧收敛笑容,一本正经道:臣恭喜陛下得到重宝,我大唐必将在陛下的带领之下,蒸蒸日上!
现在说这话还过早!李世民摆摆手,犯愁道:这张舆图,只标记了范围。地宫入口可大可小,不是那么好找的。朕登基以来,也派出了不少人马打探,但是一直都没有寻到踪迹,没想到竟然是被皇兄李世民顿了一下,改口道:竟然是被隐太子得去了,还交给了他的宠妾。真是,一饮一啄,莫非天定么?
李牧赶紧拍马屁,肃容道:陛下错了,哪有什么天定,此正应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陛下身为天子,天下归心,这前隋宝藏,必然是陛下的,兜兜转转,也要回到陛下手里,谁敢窃之?
李世民大笑,道:你这个小子,说你油嘴滑舌是一点也不冤枉,刚才是谁说朕昏君了?
臣没有听到,臣对陛下之心,可昭日月,反正臣是不会说的,想必是一个混蛋说的,陛下不必理会他。
你这张嘴呀。李世民懒得跟他扯皮,道:其实这件事,朕生气的地方,并不在于娜扎,而是在于你们都把朕想成了心胸狭隘之人。当年朕虽然与兄弟性命相争,但就算今日提起,朕也问心无愧,因为形势已经到了那种程度,朕不杀他们,他们必然杀朕。而且朕自认为会是一个好皇帝,既如此,朕只有杀了他们。若朕当年败了,承乾,青雀,也都会死,成王败寇,古来如是。
但是这也不代表,朕就是一个无情无义冷血之徒。这些年来,每到他们的忌日,朕也会追思他们。尤其是隐太子,朕的皇兄。朕如何能不思念他呢?
说着话,李世民虎目含泪,道:朕比他小了十岁,写字,骑马,拉弓射箭,全都是跟他学的。十五岁之前,朕时刻跟在他身边,朕那时是多么崇拜他。朕那时的志向,仅仅只是辅佐他,从未有想做皇帝的念头,但是世事弄人,不如人愿。随着朕立功越来越大,渐渐他对朕有了戒心,也有了防备。而朕的身边,也聚拢起了支持朕的文武,他们推着朕,走向了和他对立的境地。
朕心中不愿,又能如何?难道朕跟他说,我不跟你抢,他便会信么?他是太子时,尚容不下朕,若他登基,朕难逃一死!
李世民看着李牧,道:朕能理解父皇,但是朕心中的苦,谁又能理解?
李牧赶忙道:陛下的话,臣一定代为转达。但是臣以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也都过去了。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陛下此番随了太上皇的心意,太上皇想必就能理解陛下了,至少,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希望如此吧。李世民叹了一声,抬手擦拭了一下眼泪,又像是想起什么,怒视李牧,道:小子,昨天你办的叫什么事!
李牧心中苦笑,老板啊,您怎么还带大喘气的啊,刚刚的良好氛围哪儿去了,突然又生气了。
心中的腹诽自然是不敢说出来,李牧陪着小心问道:陛下,不知您说得是哪一件事?
牡丹夫人!李世民冷哼道:就算你想展现文才,你为你的妻妾作诗也就罢了,扯上牡丹夫人做什么你不知道皇后也在么?
这个李世民苦笑道:陛下,臣当时是忽然想到陛下对牡丹夫人的一片痴心,心有所感,也没多想就窜出来了。您也知道,作诗对臣来说,就像是顺口搭音,也不用多想,臣实在是对不住陛下。
哼!要不是朕了解你本心不坏,真要给你气死了。李世民责备地看着李牧,道:你这小子,聪明是聪明,但是有些时候做事,确实考虑不周。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对皇后说你对牡丹夫人有爱慕之心?还说什么两情相悦,这等话,谁能信?朕皇后牡丹夫人,与你的母亲年岁相仿,就算你想帮朕,你也说点顺的过去的话。你这么说,明摆着是撒谎!随后还被牡丹夫人当面拆穿,让朕好不尴尬。
李牧心道,我没撒谎啊,我抱也抱了,亲也亲了,嘴唇还破皮了呢。但他万不敢把真话说出来,低头道:陛下,臣同您一样尴尬,谁想得到皇后会把牡丹夫人招来当面对质啊。
说着,李牧小心地看了眼李世民的脸色,道:陛下,昨日您是装醉?
废话!朕不装醉怎么办?李世民恼怒道:再让皇后跟牡丹夫人聊一会,朕那点不堪回首的往事,全都让皇后套去了。
李牧赶紧认错,道:臣之罪也,臣以后肯定三思而后行,绝对不让陛下再尴尬,宁可臣自己尴尬,也要保住陛下的龙颜。
龙颜?
啊,就是陛下的面子,龙龙颜。
哼!李世民瞪了李牧一眼,道:少学这些阿谀奉承的事情,小小年纪,油滑似鬼,这很不好。
是,臣改,一定改。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昨夜听牡丹夫人说的那些话,朕心里很难过。真没有想到,牡丹夫人竟然是这样的心思,难道朕这么多年,竟然单相思么?
不然你以为呢?
李牧心中暗戳戳地想,老板呀,不是你这个中年帅大叔没有魅力,而是人家喜欢的是我这样的小鲜肉,不爱你这款,那有什么办法?
忽然,李牧发现李世民竟然在看着自己,顿时有些心虚,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李牧,此时只有你我二人,你与牡丹夫人接触算多了,你觉得,她对朕便是一点心思都没有么?
这就有点尴尬了。你以为是你的女人的女人喜欢的其实是我,你问我她喜不喜欢你,你让我怎么回答你?
李牧假装思考,好半天才不确定地答道:陛下英明神武,气度不凡,应该这世上的女子,没有可能拒绝陛下吧。矜持,臣以为是矜持。
对嘛,朕也这样觉得!
竟然无耻地承认了!
怪不得人家是皇帝啊,脸皮也是帝王级的。
李牧强忍住吐槽的心情,又补了一句,道:臣忽然想到,家族声望,恐怕是最大的阻碍。陛下试想,牡丹夫人的亲事,连接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两大门阀。臣听宿国公说,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后,清河崔氏曾逼她改嫁崔氏其他子弟,但牡丹夫人性格倔强,宁死不从,不改嫁的誓言也是那时候说出来的。因此即便是她对陛下有意,有太原王氏和清河崔氏两大门阀的掣肘,怕是也不敢表明。
第115章 敛财之道(限免活动加更)
李世民深以为然,叹息了一声,道:门阀世家,盘踞千年。就算是朕,也是无可奈何。不过听你这么一说,朕的心情倒是好了很多。虽说朕与牡丹夫人没有缘分,但好在牡丹夫人也没有心上人,算是坏事中的好事了。
李牧听得心里直皱眉,心说这种想法可真够大男子主义的。这叫什么三观啊,人家跟你没缘分,就不能谈恋爱了?想到这儿,李牧小心地问道:陛下,这男欢女爱人之常情,如果来日牡丹夫人有了心仪之人
哼!李世民冷哼一声:谁敢抢朕的女人?
呃李牧赶紧把嘴巴闭上了,看来这地下情,永远都浮不上地面了。
虽然觉得李牧神色有异,但是李世民怎么也怀疑不到李牧身上,道:总之,牡丹夫人那边,你替朕多帮衬一些,有什么好的赚钱之道,想着她一点。你对待他,要像对待皇后一般的尊重,毕竟有朕在,而且朕对她的感情,你是清楚的。
李牧支吾地答应下来,李世民拍拍他的肩膀,凑近了小声道:替朕看着些,如果有不守规矩的人出现在她身边,速报朕知。若有人欺负她,朕许你先斩后奏。还有,切记瞒着皇后,走漏风声,朕唯你是问。
诺。
李牧心中叹息,老板,若真按照你的旨意执行,回家我就得抹脖子啊。昨天晚上,臣就已经对不住你了呀!
正在这时,高公公悄悄进到殿中,向李世民施礼道:陛下,陈国公来谢恩,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牧闻言,赶紧道:陛下,臣告退。
你等会!李世民道:朕还有一件事要问李牧,让侯君集再等一下,也不是什么外人。
啊诺。高公公微楞,但还是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来到殿门外,侯君集赶紧过来,问道:高公公,陛下要见我了么?
陈国公,咱家去替你问了,但是陛下说还有一件事要问逐鹿侯,让你再等等。
侯君集方正的大脸上浮现出怒色,道:高公公,这李牧到底是什么来头,我这些日子练兵疏忽了,还不知道朝中出现了如此的青年才俊,陛下何以对他另眼相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