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但是现在的结果,显然李牧没有这样做。李世民看向李牧,问道:继续说,你是如何做的?

    李牧拍了下胸脯,道:陛下,您是了解臣的。我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首要在意的便是公平。既然大家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那臣只好秉公处理了。钱!是不会撒谎的!于是臣就根据以往做生意,出多少钱,占多少份子的经验,想出了一套非常公平的分配方法,再结合大唐建业的公司模式,推出了这一套最佳解决方案。臣将之命名为,股份制公司。

    这个股的意思,取自于搓麻绳。李牧早就想好了这套说辞,给李世民解释道:陛下可见过编麻绳么?一根麻绳,是由最细的麻,搓成细绳,然后再用细绳搓成粗绳,细绳能承担的重量小,但是搓成一根粗绳,承担的重量就大了。每一根细绳,就称之为一股。‘份’,就是份子。股份,就是每一个出资人所占的份子。每一个出资人,就是这份子的东家,称之为股东。臣把公司分成一百股,每一股一万贯,按照出钱的多少,决定话语权的多少,简单来说就是,谁钱多,谁分红就多,说得也算!

    李牧其实也不知道后世关于股份的定义是不是这么回事,但是在唐朝,他说的话就是定义,只要能说得通就不会有问题。而且他这样解释,也便于理解。至少麻绳是分股的,李世民还是知道的。

    李世民点点头,道:着实巧妙,但是朕有个疑问。你让他们出钱,他们就愿意出钱?你该不是诓骗的吧?

    陛下,臣是一个正直的人!李牧认真地说道:臣怎么可能诓骗呢?臣只不过是给他们算了一笔账而已。

    算了什么账?

    臣就是通过计算的方式告诉他们,矿和盐,每年的获利,至少二百万贯。他们出一百万贯的本钱,能获得二百万贯的利润。一变二,翻倍的赚!而且,这一百万贯的本钱,大半还是要花在他们身上的。而且投入是一次性,利润却年年都有。这样还不入股,岂不是傻子了么?

    李世民还是有些懵懂,道:朕还是没听明白,你的意思,这钱还不算是赚的?

    唔李牧想了想,道:现在还不能完全算,不过暂时用不上那么多。陛下可以拿去用,只要及时归还就行了。

    李世民眼珠转了转,虽说钱不是纯利润有些令人失望,但可以用,就解了燃眉之急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忽然李世民想到了一个问题,这投入就能翻倍,而且投入的钱还能转回去,如此的好事,怎么都便宜别人了?

    李世民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李牧叹了口气,道:陛下,您怎么还是没明白臣的意思呢?臣这是为了陛下,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啊!

    李世民蹙眉,道:什么意思,说明白点!

    陛下,臣请问您,就像现在这样入股,陛下有钱入股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要是有钱,还用得着李牧么?

    对嘛,陛下没有钱入股。臣也没有,那怎么办呢?就只能是找有钱的人入股了,谁的钱也不是捡来的,若没有足够的回报,谁会投钱呢?因此双倍的回报,是必须得有的。

    可是这钱都给他们挣去了,朕的利润在哪呢?

    陛下,您也没搭什么呀!李牧给李世民解释道:陛下,盐业公司开采的是原本有毒的岩盐。等公司运作起来,他们开采盐,是要给钱的。他们得承包岩盐矿,这个钱,就是陛下您的纯利。这是原本没有的,若没有盐业公司,您挣不到这个钱。矿业也是一样,他们承包矿,也得给您钱。这两份钱,原本都是没有的。有了这两个公司,才有这两份钱。臣如此运作,您一分钱不用投入,坐享其成,空手套白狼,您还不满意么?

    李牧把手一摊,道:那臣就没办法了!陛下另请高明吧!

    李世民皱着眉头想李牧的话,还是没想明白,问道:若按照你的说法,朕坐享其成,辅机和叔玠他们也能获利,但是这钱从哪出啊?到底是挣了谁的钱呢?

    李牧想了想,道:陛下,臣再给您举个例子,您应该就能明白了。

    假设臣有一个煤矿,煤是有价值的。但是煤不挖出来,就没有价值。煤矿旁边有一伙流民,这些流民没有财产,但是他们有力气,他们能帮臣把煤挖出来。他们干活,臣给他们钱,他们拿钱买粮食吃。种地的农民卖了粮,买臣的煤取暖。臣卖了煤,得以获利。这样一来,臣的煤,流民的力气,农民的粮食,全部都有了价值。陛下若问到底谁赚了谁的钱,谁都赚了谁的钱,因为煤和流民的力气产生了价值,这个价值就是钱。当价值的总量逐渐增长的时候,市面上需要的钱也会增多。或者钱的数量不增多,钱的价值就增加了。反过来也是一样,臣这么说,陛下您听懂了么?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确实没听懂,而且更懵了。

    李牧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货币通胀这个概念,他在后世念书的时候,学得也不是很明白。还是后来做游戏数据平衡的时候,通过实践才总结出来的道理。一个服务器中的元宝总量和游戏内的金币产出的关系,就是一个小型的通胀规律。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玩家可以在游戏里做个商人,十几分钟拍卖行倒卖就能换元宝甚至换钱,而大部分的人,整天整夜的打怪刷金币,都不一定够学技能的。

    这是有门道的事情!不是光靠勤奋就能解决的。




第150章 钱能通神
    若是对待旁人,李牧没有这个耐心去解释,但是李世民不是旁人,他是皇帝,是绕不过去的。尤其是钱这么敏感的东西,若李世民搞不清楚,他是不会放手让李牧去操作的。

    见李世民还是没听懂,李牧冥思苦想半天,又道:陛下,钱的价值,体现在使用钱达到的目的。就像打造一支骑兵需要一百万贯,这一百万贯可能花在犒赏上,可能花在兵器上,可能花在护甲上。这个钱得花出去才有价值,而士卒们得到钱,也要花出去才有价值。所以钱的价值,体现在流通上,而不是积累上。钱不花出去,就是一堆废铜。

    臣再给您说一个例子。臣到了一个小镇,拿出一贯钱给客栈掌柜,说要挑一间房住宿。掌柜欣然答应,让我随便挑。在我挑房的时候,掌柜拿着我给他的一贯钱,去街对面肉铺还了欠账。肉铺的屠夫得了这一贯钱,还了卖他羊的羊倌的欠账,羊倌拿着钱还了农夫的草料钱,农夫拿着钱,还了前几日请客栈借住的一位书生代笔写信的润笔费,这位书生又正好欠客栈掌柜一贯钱房钱。

    这时,臣挑了一圈,没看到合适的房子,想换一家客栈。找到客栈掌柜退钱,掌柜又把一贯钱还给了我。

    李牧说到这,看着眼睛有点发直的李世民,问道:陛下,对臣来说,臣拿出一贯钱,又得到一贯钱,没有任何损失。但是这一贯钱,却让掌柜屠夫,羊倌,农夫,书生全部还了欠账,他们都挣了一贯钱。现在陛下明白,钱从哪来了么?

    李世民掰着手指头算计,掌柜屠夫羊倌农夫书生兜兜转转,一贯钱李世民的眉头渐渐舒展,道:朕大体明白一点了,你的意思是,只要能让钱循环起来,钱还是那些钱,但是所有人都能获利!

    李牧长出了一口气,赶紧重重点头。李世民虽然只理解了最浅显的一层,但是他理解的方向是正确的。至于货币通胀,慢慢循序渐进地解释吧,一下子解释清楚,他也不知道怎么说。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可是如此一来,钱还是会积累在门阀世家手上他们若只赚取,不花费,不还是个问题么?

    陛下,他们得向陛下买采矿权,还得缴税。这便占据了一部分了,另外,不是还有臣么,臣得想办法让他们把赚到的钱花出来呀,只要是他们花钱,钱就在流通,只要流通了,钱就有了价值。所以,陛下现在能够理解臣之前说的话了么?臣视金钱如粪土,不是真的把金钱当成粪土,而是臣理解了金钱的本质。金钱只有在花出去的瞬间才有价值,它的价值是看这些钱花出去得到了什么。而不是它是多少两银子,多少贯钱!就比如陛下想要一支万人骑兵,预计要花一百万贯,但是若二十万贯把事情办了,那么这件事就值二十万贯,若是两百万贯把事情办了,那它就值两百万贯,重要的是花钱办事,而不是只为了挣钱!

    李牧一口气说完,口干舌燥。拿起茶壶咕咚咚喝了一大口,李世民慢慢地消化着李牧的话,有所明悟了,道:爱卿的意思是朕不要拘泥于钱财多少,而是要做分配钱财之人就像爱卿曾说的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朕说的可对?

    李牧赶紧道:陛下聪慧过人,简直是不能再对了!

    李世民瞥了李牧一眼,没好气道:朕听了这么半天才懂,就算是聪慧过人了?那你呢?你发现了其中的道理,岂不是圣人一般?

    李牧嘿嘿笑了两声,道:陛下,臣不是狂妄,便是孔圣在世的时候,他也得靠弟子的孝敬过活不是么?臣自然不敢与孔圣相比,但是赚钱的门道么,孔圣也绝对不及臣。

    这还不叫狂妄?李世民叹了口气,道:罢了,你小子狂妄,也算是有狂妄的本钱,随你去吧。只是这些门道,朕听起来都如此吃力,你又如何能跟门阀世家等解释清楚?

    李牧眨巴眨巴眼睛,道:陛下,臣为何要解释啊?

    你不解释,他们如何肯信?

    臣只要让他们看到利益,他们自己就扑上来了。臣解释过多,倒像是骗人一样,何苦来哉?李牧笑道:陛下,做买卖这种事情,只要有利可图,根本不需要解释。您忘了那句话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都是心甘情愿的,臣从来都不强迫人。

    李世民自知,在做买卖的事情上,他怎么都说不过李牧,索性也不聊了,指了指旁边牢房堆积如山的铜钱,道:小子,这些钱怎么说?朕可是记得,二八分账!

    陛下!李牧见李世民开始打钱的主意了,声调顿时也高了不少,道:陛下,您不能强抢啊!臣挣点钱也不容易,废了多大的劲啊,还蹲着大牢呢。而且这情况也不是当初咱们说的时候那样啊,这些钱完全都是他们自愿给的,为了入股的事情。是臣凭本事挣得,陛下您不能欺负孩子呀!

    李世民略微有些羞臊,但是,他现在是真的缺钱,而且他知道李牧能搞钱,他也没地方花。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建工匠坊和工部新衙的事情,他已经欠了李牧几万贯的钱,反正也没打算还,再多几万贯又何妨。

    至于说欺负孩子你都这么说了,朕要是不欺负,好像是对不住你似的,索性就脸皮厚一点,欺负吧!

    李世民清了下嗓子,道:小子,你可想好了,二八分账,朕给你留一点。你要是不答应在大理寺蹲大牢你都敢受贿,朕可要法办你了!

    李牧张大了嘴巴,下巴都要掉了,三观尽毁啊!这是打算一点道理都不讲了呀!虽然他本来就是打算拿这些钱换出狱的,但是既然李世民已经答应不用他认错就放他出去了,这钱能省则省啊,被抢走了虽然没有大碍,可是心里头不舒服啊!

    李牧决定据理力争!

    陛下,您不能这样!刚刚还一口一个爱卿地叫臣,说理解了臣的意思,要做一个钱财的支配者。怎么一转眼遇到钱的事情,就全反过来了呢?没有道理啊!

    什么道理?李世民蛮不讲理道:朕是皇帝,朕就是道理。爱卿是你,小子也是你,你敢说朕叫错了?至于钱财的事情,朕虽然能理解你的意思。但是眼前就要用钱,没有钱,如何支配?要不这样,你就当借给朕的,等内帑宽裕了,朕再还你就是了!

    陛下李牧快要哭了,道:您是不是忘了,臣是内帑令啊,内帑宽裕,也得是臣帮您挣。要不您先从民部调一些钱还给臣?总得让臣见到点回头钱吧,臣已经借给您快十万贯了,加上这些,二十万贯都有了臣家里也不宽裕了呀!

    李世民苦口婆心道:你家里才几个人,朕要管多少人?小子,你得理解朕啊!

    陛下,您太不讲理了。天下是您的,您不管谁管。可是这天下不是臣的呀,臣只想管好自己的家,有什么错啊?

    你还入了宗籍呢,也算是皇族了!天下也有你一份,要不,你看哪儿好,朕给你一块封地。权当抵账了,反正,这钱,朕要定了!

    俩人对视,良久。李牧长长叹了口气,没辙呀,皇帝要是豁出脸皮不讲理了,谁能把他怎么着?

    李牧深吸了口气,道:陛下,钱可以给您,但是臣想要点东西。

    李世民大喜,道:你说,要什么?

    陛下把工匠坊盖好的那些房子给臣吧,反正也都是臣自己盖的。权当是臣花了二十万贯买的,让臣自己做主。陛下要是答应,这次加上以前的账,全都一笔勾销了,臣再也不提了!

    李世民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原来工匠坊那里,就是一片荒地,工匠们搭棚户居住。若不是李牧带领工匠们盖起房屋,那里一文不值。

    想到这,李世民道:朕可以给你,但是那里现在居住着工匠,工部衙署也在,怎么算?

    臣绝对不会赶走他们的!李牧又叹了口气,道:一应如前,全都不变。臣只是求个心安,不然臣的心里,实在是太难受了,就像是遇到了山贼,遭了横祸似的

    说着,李牧趴在桌上‘哭泣’了起来。

    李世民老脸微烫,他岂会听不懂李牧的意思,他便是那个山贼。

    好啦,别哭了,朕答应了。那块地方给你了,随你怎么折腾。说完,李世民又道:朕也知道,委屈了你。但你也要明白,朕视你如子侄。是极为看重你的,否则你几番作死,朕早就砍了你了。这一点,你心里要有数。朕容你放肆,你也当对朕有所回报,懂吗?

    懂。

    李牧趴在桌上不抬头,声音委屈巴巴,但是嘴角却止不住替往上扬。老板啊,你怕是不知道啥叫房地产!我李牧,从此之后,就是这长安第一房地产大亨啦!



第151章 讲道理
    大理寺门口来了一队千牛卫,驱散了排队的马车。紧接着,十辆牛车从正门进入大理寺,然后满载着铜钱从后门出去。在千牛卫的护卫之下,浩浩荡荡地往皇城的方向走。

    看到这样一幕,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李牧倒霉了。果不其然,运铜钱的马车刚走,李牧就耷拉着脑袋,跟在李世民身后出来了。俩人似乎说了什么,离着远谁也没听到。但是看面色,李世民的心情非常不错,笑容满面。

    李牧面无表情地恭送李世民起驾回宫,千牛卫也逐渐散去了。众人一股脑地涌了上来,七嘴八舌道:侯爷,入股的事情

    都给本侯闭嘴!

    李牧怒气冲冲道:哪个杀千刀的告的状,本侯向你们勒索过钱财吗?难道不是你们资源送给本侯的吗?现在倒好!全让陛下没收了!本侯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好几天,到头来什么都没捞着!不管了不管了,谁爱管谁管!我要回家!都别找我!

    说完,李牧爬上李重义牵来的马,马鞭一甩,众人下意识躲避,李牧已经策马冲了出去。

    李重义也上了马紧紧跟随,后门处,独孤九也悄悄离开了。

    众人追赶不上,只好去问孙伏伽。孙伏伽好不容易把李牧送走,如何肯再牵扯上。忙命人关闭大门,热闹了几天的大理寺,终于消停了下来。

    且不管那些没入上股的人想什么门路。李牧从人群中闯出之后,直接到了西市。李重义也跟了过来,等了一会儿,便看到了追上来的独孤九。

    李牧拿了银子,给独孤九买了一匹代步的马,随即三人骑马来到了与独孤九发生纠纷的铺子。

    铺子是卖山货的,所谓山货,便是山中的时珍。蘑菇,木耳,松子,野兔之类,这种铺子在长安有很多,并不稀奇。因前两日铺子发生了殴斗,故此这两日的生意有些平淡。掌柜的搬了个凳子蹲在门口,眼睛巴望着道路两段,希冀能来个客人。远远看到三匹马过来,赶忙回头招呼自己的婆子:赶紧出来,有客人!

    他的婆子已经被他打怕了,赶紧放下手里的活,拿起称忙不迭出来。刚到门口,李牧三人也到了。李牧从马上下来,看了眼面前的掌柜的,回头看了独孤九一眼,道:就是他?还有后面那个女人?

    独孤九戴着面具,但是人他不会认错,点了点头。

    掌柜的没认出来,但他的婆子却认出来了。她反诬了独孤九,心里有愧,因此记得更实一些。独孤九的身形,她都记得,一眼就看出来了。不敢出声,躲在了自家男人身后。
1...141142143144145...4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