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土豆。李牧帮她补充道。
白巧巧彻底无语了,指了指花盆,道:你自己看吧。
李知恩凑过去,轻轻拂去表土,用手按了一下土豆,硬硬的,她虽然见识算多的。但是哪里见过这种东西,皱眉道:主人,这个就是你说的仙果啊,看起来不像多好吃啊?
你懂什么!李牧神神叨叨地说道:这个是种子,种出来的才是仙果,这么大!
他又比划了一下,李知恩却根本不信,但是为了哄他,顺着他的意思,道:好好好,主人说的都对。
白巧巧也拿他没辙,让李知恩把花盆搬到一边去,亲手帮李牧宽衣,伺候他上床休息。李牧一夜没合眼,躺在床上没多久就睡了。
白巧巧对李知恩比了一个‘嘘’的手势,俩人退出了屋外。
李知恩忧心忡忡道:夫人啊,我觉得主人好像有点你还记得上次他在房顶上跌落的事情吗?你说,主人会不会有什么病症啊,若是她指了指头,道:若是这里的毛病,那可怎么办啊?
白巧巧也是愁眉不展,道:本来我还没往这方面想,但是听你这么一说,我也开始担心起来了。自打夫君运粮被俘虏,再到他回来之后,便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对我的态度也与之前不同了,我只顾着高兴,却忽略了夫君的身体。虽然袁道长说,夫君这是开启了宿慧,但袁道长却没说宿慧对夫君有没有损伤。若真的伤了脑袋,可如何是好啊?
李知恩像是想起了什么,道:夫人,昨日我去采买,听说孙真人来到长安了。不如咱们去请孙真人吧,孙真人医术无双,如果夫君身体有恙,孙真人肯定能看出来!
白巧巧自无不允,她还要守着李牧,便让白巧巧去请孙思邈。
第177章 孙思邈
孙思邈乃是世间名医,如今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了。但有人说,他的年纪不止古稀之年,甚至可能有一百岁了。但是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了,有人问他,他只说自己是西魏大统年间生人,以此为据,他的年纪介于七十到八十之间,所以,他年过古稀,是世人普遍接受的说法。
人过七十古来稀。
只此一句话,便可以知道,在古时活到七十岁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唐代的社会环境,人过三十五,便可以自称‘老夫’,活过五十已可称为长寿,活过七十之人,凤毛麟角,被世人视为祥瑞。
就凭活到七十岁这件事,民间百姓就已经把他敬若神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在这样一个得了感冒都能死掉的时代,若无高明医术,善于养生,怎么可能活到七十岁?
但其实世人不知,孙思邈的医术,并非天资聪颖,而是‘久病成医’,他早年体弱多病,父母为了挽救他的性命,几乎散尽家财,他也深深知道一个人得病的苦楚,因此,很小的时候,孙思邈便立志从医。
孙思邈少年好读,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西魏大臣独孤信对他十分看重,称其为圣童。独孤信,便是独孤修德的祖辈,他的女儿,就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
孙思邈与独孤家交情很深。
多年以来,孙思邈一直云游四方行医。隋末大乱时,他隐居太白山,著医书《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这个敝履自珍的时代,孙思邈是少有的开明之人,他的医书价值千金,但他从不吝啬。只要是真心学医,有缘与他相见,他便会把医书拿出来,供人誊抄,也不要师徒名分。他的心意,便是想让他的医术流传于世,可以解救更多的病患。
但是誊抄这种办法,毕竟还是非常慢,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因此他一直在寻找更快捷的方法,让他的医书流传开来,造福更多百姓。
这次来长安,孙思邈是收到了独孤修德的信。而独孤修德请他来,是因为李世民的要求。长孙皇后自从生了李承乾之后,就患有一种奇怪的脑疾,每年入冬之后,便会时不时发作,重时头疼欲裂,彻夜不得安宁。找孙思邈,便是为了诊治这个病。
事实上,这不是李世民第一次下旨召孙思邈了。只是他此前一直在太白山著书,无人知道他的下落,甚至独孤家也与他失去了联络,联系不上,民间相传他已经死了。这次能找到他,还是因为有一个誊抄了他的医书的人,拿来献于太医院,才知晓了孙思邈还在人世,这些年只不过是去著书隐居了。
李世民知道独孤家与孙思邈的交情,便下旨,同时让独孤修德写了一封信,恳求孙思邈能来长安一遭。同时,通过献书之人,李世民得知孙思邈想让医书流传于世的想法,让独孤修德在信中写上了李牧发明了印刷术的事情。就算孙思邈是世外高人,看不上皇权富贵,他为了传播自己的医书,也会来到长安。
果不其然,孙思邈来了。他是在洛阳收到的信和圣旨,从洛阳沿路来长安,这一路,就走了快半个月。
没有办法,世人皆知孙思邈的大名,走到一处。刚刚落脚,便有本地士族乡绅来求药看病。孙思邈医者仁心,面对这些求药之人,从来都不忍拒绝。到了一地,就要耽误一两天。比预计的时间,整整耽误了一半。
孙思邈是前天下午到的,刚到就被请进了宫中,为长孙皇后诊治。昨日刚配了药送去宫中,就被各路的勋贵堵住了门。他在西市边租赁的房子,因此李知恩采买的时候,才会听说孙思邈来了。
这还是因为李牧发钱,吸引开了不少注意力。否则来找他看病的人还要更多,但即便这样,他租赁的宅院周围,也被马车堵满了。多数都是勋贵,在自己的命和几十贯钱之间,勋贵肯定是更看重自己的命一点,孙思邈见首不见尾,这次错过了,也许这辈子都碰不到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活到七十岁。
李知恩找到地方的时候,就面临了这样一个尴尬的情况。人太多了,巷子都被堵住了。如果按照这个队伍排着,估计三天都轮不到。
正在李知恩焦急无奈的时候,独孤九踩着车辕跳上了墙头。今日李牧在家,独孤九也不用跟着保护他。听说要给李牧请大夫,独孤九就跟着一起来了。
李知恩还没等问,独孤九已经从墙头跳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又跳了回来。
你干什么去了?
请大夫。独孤九酷酷地说道,也不多解释,示意马夫调转车头,去宅院另一头。
这两个宅院是连脊的,另一头也是一个宅院,中间有门相通。绕到另一头,正好是孙思邈租住的宅院旁边空宅的侧门,安静无人。
马车等了一会儿,门打开了,从门里走出来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他旁边跟着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手里拎着一个药箱,看上去应该是他的徒弟。
李知恩虽然没见过孙思邈,但看到他的样子,也猜到他是谁了。赶紧从车上下来,恭敬行礼道:见过神医。
孙思邈长得精瘦,但是目光矍铄,看得出精神很好,伸手虚扶了一把,笑道:不必多礼,我已经知道你的来意了。看病要紧,咱们这就走吧。
请神医上车。
李知恩来的时候,就已经预备了两辆马车。孙思邈虽然已七十,但竟不用人扶,自己上了车。他的徒弟也跟了上去,李知恩疑惑地看了独孤九一眼,但也知道这里不是细问的时候,也上了车,两辆马车掉头,直奔逐鹿侯府。
李牧一夜没睡,一觉睡到下午。熬过夜的人都知道,白天睡觉不解乏,怎么睡都是累。李牧也是这种感觉,睁开眼睛,却不愿意起来。忽然他感觉旁边好像有个人,扑棱一下坐起来,挥拳就要打
拳头在距离孙思邈一寸的地方,硬生生止住了。他看了看孙思邈,孙思邈笑呵呵地看着他,两人大眼瞪小眼半天,孙思邈笑道:逐鹿侯睡醒了?
老头,你是何人?怎么怎么进我的寝室?李牧感觉匪夷所思,这府里的侍卫都哪儿去了?竟然让一个白胡子老头混进来了!
李牧扯着脖子喊道:还有喘气的吗?什么情况啊!
李知恩在外屋听到声音,赶紧跑进来,道:主人不要惊慌,这位是孙神医,是请来给你瞧病的!
病?李牧懵了,道:我哪儿来的病啊?谁让请的等等,你说他是谁?孙孙神医孙思邈?!
夫君不可如此没有礼数。白巧巧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可乐色’汤药从外屋过来,送到李牧唇边,道:孙神医德高望重,又已过古稀之年,你怎么可以如此没大没小啊?来,快把这碗汤药喝了,喝了病就好了。
李牧还处在懵的状态,他看着白巧巧端汤药过来,不知怎地,想起八岁那年暑假看的《水浒传里面的一个片段,潘金莲端来毒药给武大郎,说的好像就是差不多的话。大郎,快把这碗汤药喝了,喝了病就好了。
喝完了,他就凉了!
不行!李牧下意识做出了跟武大郎一样的反应,高喊道:我不喝,我要见我兄弟武大个儿!小九,死哪去了!什么情况啊!
李重义从外面进来,看了李牧一眼,道:老大,喝了吧,嫂子熬了半天了。
独孤九在李重义身后,也道:大哥,快喝了吧。
我他妈怎么就喝了!李牧怒极,骂了一句,眼泪汪汪地看着巧巧,抓住了她的手,道:娘子,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你要毒死为夫啊!
啊?白巧巧愣住,皱眉道:夫君,你怎么会如此想我呢?这是神医给你开的药,我亲自去抓药,回来熬了两个时辰,给你治病的呀,我怎么会毒死你呢,你是我的夫君啊!
说着,她把碗放下,抬手在李牧眼前晃了晃,道:夫君,你是不是又做梦了?还没清醒吗?
我李牧看了眼碗里的汤水,哭唧道:娘子,你别骗我了,这哪是药啊,你看这是什么颜色啊,黑了吧唧的你是不是有相好的了,你要毒杀亲夫啊你
孙思邈呵呵笑出了声,李牧听到声音,怒视他,道: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我以前对你还心存敬意,果然闻名不如见面,你竟然是这等人!
哦?逐鹿侯也听闻过老夫?
我听说过呀!李牧愣了一下,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孙思邈这个名字他当然是听过,但是他不知道孙思邈在当世的名声大不大,如果他的名声本来就很大,那说听过也无所谓,但如果他的名声不大,听说过就很奇怪了。心思急转,李牧还是说了听过,他心里暗想,既然白巧巧和李知恩都知道他是神医,那就是应该有名了,听过应该也无妨吧!
欢迎“整点红包”进来的读者朋友们!
昨天收藏猛涨,我完全懵了,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看到书评区有人说整点红包来的,才知道是有人发了整点红包,才吸引来这么多的人,实在是太感谢了。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是谁发的红包,只能在这里对这位朋友道一声谢,感谢老铁的慷慨解囊,虽然这样发红包我得不到一分钱,但是聚拢来这么多老铁,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大非常大的助力了,十分感谢!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都是为了领红包才收藏了这本书。但是没关系,我想说的是,反正有三十万字免费章节,大家这么有缘分,如果你有闲暇,不妨看看,反正也不花钱的。如果到了vip章节不爽,或者你看了几章就不爽,再删也不迟。也许你看了一百章,喜欢上了也说不定啊!
另外,我又看到了很多留言说,为什么贞观时就用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是唐玄宗时期的云云,再次第五十几次解释,开元通宝,首次铸造时期,武德四年。此开元非彼开元,不要想当然,这样的喷子,我写书163天遇到过无数次了,太过于低级,切勿模仿。可以黑一黑其他的嘛,比如说‘白闹儿’这个人物,懂的都懂,我就不多解释了,不明白的可以看看就知道了,这个人物确实招人恨,我和你们一样,很讨厌他。
网络一线牵,珍惜这段缘。
希望我们可以做朋友~
另外就是对老读者和新读者一起说的事情。
最近的更新每天两章,暂时不加更了。因为我要参加这个月末的2018年起点读书年终盛典年度爆更活动,从12月28号开始到2019年1月6日,爆更系统奖励月票红包,我存稿留着这个活动爆发,届时加更到你爽为止。
这个月的打赏有点少,来几个神豪,展示几个盟主哇!
我是不是有点想多了?
第178章 神魂不符
孙思邈笑了笑,从白巧巧手中接过药碗,放在床边,道:夫人,医者讲究望闻问切,方可透彻病情。方才逐鹿侯昏睡,我还没问诊,可否让我二人独处一会儿?
白巧巧点点头,带着众人出去了。
李牧靠着墙壁,狐疑地看着孙思邈,道:老头,你打什么主意?
孙思邈指了指汤药,道:逐鹿侯无须担心,这药只是补身之药,你的身体无碍,只是有些房事过度,这碗药,便是为你补身之用。
李牧登时臊得脸通红,道:我才不信你!我我我强健的很,不需要补!
不,你需要。孙思邈捋了捋山羊胡,笑眯眯道:房事过频,损耗精元。此事不可小觑,年轻时或许感觉不到,一旦过了四十岁,感受就会非常明显了。
是是吗?李牧听到这话,蹙眉看了看孙思邈,伸手把药碗端了起来。人的名树的影,孙思邈的大名,在后世都如雷贯耳。既然他说虚,可能就是虚吧,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哪个男人能不介意。
这药看着恶心,但是喝起来还好,酸酸甜甜的,口感有点像是酸梅汁。李牧尝了一下,发觉不难喝,直接一口干掉了。
李牧把碗放下,刚要说话,孙思邈抢先道:逐鹿侯,你的身体虽然很健康,但是我却看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有兴趣知道。
换作一般人,神医当面,这样说了,肯定会说想知道。但李牧不是普通人,听到这话,非常干脆地来了一句:不想!
孙思邈抚摸胡子的手一顿,差点把胡子揪下来,尴尬了一瞬过后,又道:事关子嗣,你确定不想知道?
我李牧正要再怼一句,彻底让这个装逼起范儿的老头闭嘴,但听他说到子嗣,犹豫了一下,道:好吧,你说吧。
孙思邈又恢复了世外高人的模样,道:我要说的事情,与病情无关,与医术也无关而与一些道家的事情有关,这门手艺我已经多年不用了,难免有些生疏,今日见了你,实在是忍不住,想要说与你知道。信不信由你,我姑且说之,你姑且听之。
李牧一听这话,笑了,道:敢情是算卦呀?不是我说啊,老头,你这就是班门弄斧了。袁天罡你知道吧?钦天监袁天罡,他的卦术,当世第一了吧?他都不敢给我算卦,你一个大夫,还
李牧的脸上,不屑地表情尽显。他这倒不是不尊重孙思邈,而是他是真的觉得,跨界也得有个限度,一个是大夫,一个是算卦,一个医术,一个相术,根本不搭边啊!
孙思邈无视了他的轻蔑,悠悠道:袁天罡么?他不敢给你算,我却敢给你算你可知道,他的一身本事,是何人传授啊?
李牧眼珠一转,道:该不会是你吧?
孙思邈捋了捋胡子,点点头。
哎哟哟这大话让你给说的呀!李牧啧啧有声,道:老头啊,你啊,也一把年纪了。我呢,作为一个年轻人,晚辈,你又给我瞧了病,是吧?不该说什么难听的话,但我还是得跟你说一下,你这样说话呀,容易挨打。袁天罡在长安的名头可不小啊,你是一个大夫,哪怕你说太医院的大夫都是你徒子徒孙,看在你们同行的份上,也能勉强相信。但你说你是袁天罡的师父呵,我真是你不能侮辱我的智商啊!
孙思邈捋胡子的手一顿,怒道:小子无礼,我说的是真的!
行啦,别捋啦,都已经没几根了,捋没了咋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