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李牧听到这话不高兴了,道:你找朝廷啊!我不也得听陛下的么。
孙思邈苦笑道:我找了,我见到陛下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陛下告诉我,民部没有余钱,内帑也很空虚说着,孙思邈看向李牧,李牧明白他的意思了,指了指自己,道:然后陛下就把我推出来了?
孙思邈不好意思地笑了,道:逐鹿侯果然聪慧,陛下跟我说,逐鹿侯品格崇高,视金钱如粪土。陛下还拿了一份大唐日报给我说着,孙思邈从怀中拿出来一份大唐日报,正是加印的那一期,指着上面的‘撒钱’广告,道:陛下说,你有钱没有地方花,我一看这报纸上的内容,还真的是。所以我就想,既然你的钱没地方花,不如帮我印书吧,造福百姓,岂不美哉?
美个屁!李牧没好气道:我的钱是我自己挣的,我没偷没抢,碍着你们什么事儿了!我爱怎么花就怎么花,用得着你替我花呀?老头,我现在非常怀疑,你刚才跟我说的那一套都是扯谎。你就是为了让我答应你印书!就编故事戏弄于我,拿我当傻子?真真可恼也!
孙思邈见李牧要翻脸了,竟也摆出一副无赖的样子,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逐鹿侯,你若不帮我印书,我就去陛下面前告发你,说你是妖星降世。该如何选,你看着办!
你这都是无稽之谈,陛下英明过人,岂能信你?
是不是无稽之谈,不是你说,也不是我说,所谓是信则有,不信则无。不如你赌一把,看看陛下信还是不信!
李牧气得差点厥过去,这哪里是世外高人,这分明就是一个地痞无赖。李牧指着孙思邈,手指都在颤抖,道:你这老头,怎地如此无赖,枉我还当你是世外高人!你你为老不尊,你个老不修!
孙思邈轻笑一声,道:小子,你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活了七八十年,什么人都见过,什么事情也都经过,早已看淡一切。你就算骂我七天七夜,我也无所谓,只要你帮我印书就行!
李牧恨恨地瞪着他,咬牙道:行!我出钱帮你印书!但是得有个数,印多少!
孙思邈竖起一根手指,道:一万本!
我呸!李牧喷了孙思邈一脸吐沫星子,道:老头,你真当我是铸钱的?一本书多少页,一万本?你真敢说啊!你去告诉陛下吧,大不了我回马邑当小老百姓去,省的受你的窝囊气!
孙思邈也知道自己狮子大开口了一点,赶紧赔笑道:年轻人,气性就是大。别动气嘛,可以商量啊。一万不行,那八千?
三千!
五千!
两千!
行行行!孙思邈见李牧越喊越少,稳不住架势了,连声道:三千!三千行吧!就按你说的,三千本!
说完,孙思邈叹了口气,道:你啊你,一点也不知道敬重一下老人。我这把年纪,你就让我一下不行吗?一点也不肯让,你啊
你也知道自己是老人家,能不能有点长辈的样子啊?要挟我这个年轻人,还好意思说我不让着你,我怎么让?印书不要钱啊?多一千本是多少钱?你要是拿钱,印多少都行!
其实李牧心里,是乐意帮忙的。因医书,造福于民,这种事情他并不吝啬去做。之所以讨价还价,是因为他必须得这样做,若不然,以后日子就没法过了。今天是印书,明天指不定是什么事情。事事都找上门来,多少钱也不够啊!
协议达成,剑拔弩张的气氛也就消失了。孙思邈打算告辞,他的住处门口,还有那么多人等他看病呢。
你等会!李牧忽然想到一件事,把孙思邈给叫住了。
孙思邈驻足回头问道:怎么,要反悔?
不是。李牧不屑道:区区三千本书,我还不至于出尔反尔。只是我忽然想到一件事,老头,我不能白受你的要挟。你得帮我做一件事。
孙思邈回到床边坐下,看了看李牧,谨慎问道:什么事?先说来听听。
你既然来给我看病,得看出点名堂来啊。不如这样,若有人问你我的病情,你就说我患有脑疾。时不时犯病,犯病就会做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来,不受自己的控制。顿了一下,李牧又补充道:而且此病无解,治不好,只能喝药维持。对,就这么说!
孙思邈斩钉截铁,道:不行!我行医多年,讲究一个德字,岂能帮你骗人?
多给你印两千本!一共五千!行还是不行,一句话!
若是这样么为了百姓,说一个小谎言,似乎也无伤大雅。
呿李牧算是彻底摸清孙思邈这老头的性格了,如果说袁天罡身上,只是稍有那么一丝江湖骗子的气息,那孙思邈就是江湖骗子的祖宗,这个老头啊,实在是太油滑了。
事情都聊完了,李牧倒不着急让孙思邈走了。喊了一声让府内厨子备宴,问起了关于紫微斗数和妖星的事情。
说起这两件事,孙思邈又摆出那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了,只见他捋了捋胡须,悠悠道:紫微斗数啊,不是我不想教你,而是你与此无缘呐。
李牧不悦道:老头,刚你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了,可见这东西你自己也不保准,怎么还扯起来有缘无缘了,你能不能把你那世外高人的架子放一放,我不吃你这一套,骗不了我的!
孙思邈笑了笑,道:小子,紫微斗数也好,许负相书也罢,既然能一代一代流传千年,自然有它能流传下来的道理。有些事情,是说不明白的。就拿这相术说罢,我早年得到了许负相书,但是我没学。我可以学,但是我不学。为什么不学,因为冥冥之中我有一种感觉,这本书不该我学,所以我学了紫微斗数。在遇到袁天罡的时候,我又有了一种感觉,我得到许负相书就是为了交给他,所以我就给了他。这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而然,人不是仙,还是顺其自然!
李牧听得糊涂,道:老头,你说的我都听不懂,我也不问了。你就告诉我,说的那些话,什么妖星啊灾星啊,到底是真有这么回事,还是只是为了诓我的?你放心,我答应给你印五千本,一本都不会少,说句实话。
孙思邈沉吟了一会儿,表情忽然变得极为认真,道:真。
第181章 老骗子
李牧打量着孙思邈的表情,看了半天,无奈苦笑,道:老头,我真是听不出你说的话,哪句真,哪句假了。
孙思邈笑了,道:年轻人,看在你帮我印书的份上,我就跟你说一句实话。我行走江湖数十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自己也分不清了。唯有医术绝对真,其他的么都跟你说了,姑且听之,信则有,不信则无。
好吧。李牧叹了口气,道:那你就跟我说说,我当故事听。
孙思邈点点头,道:这紫微斗数嘛,我是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跟一个异人学的。那时年纪小,好奇心重,就研究了一阵。其实我学得不甚精通,我的天赋,并不在这上面,勉强也就是一知半解吧。
但教我紫薇斗数的异人,跟我讲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你问妖星的事情,我就给你说一个。
李牧点点头,一副好奇宝宝的样子,催道:快说快说。
你可知道王莽?
王莽?
听到这个名字,李牧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关于王莽的段子,满互联网都是,在奥运会那年,李牧就看过关于王莽的段子了。
都说他是历史人物中,最像穿越者的一个。因为王莽在汉末做的很多事情,非常之超前。比如说他收土地为国有,然后再按户平均分配,他还废除了奴隶制度,严谨买卖私奴。他还管控物价,严禁官僚商人哄抬粮价。创建‘国有企业’,盐铁酒专营。强迫百姓劳动,不劳动就没有饭吃,表彰劳动者。他还著书,《汉语典《医典《婚丧典《文学典等重要基础典籍,皆出自他手。
而一个最真实的例子就是,后世发掘出一个青铜卡尺。这个青铜卡尺的样子,跟后世游标卡尺如出一辙,就连刻度都是一样的。
据文章作者的进一步分析,王莽不但是一个穿越者,而且还是一个80后中二愤青穿越者。这点从他掌权后对待‘四夷’的政策可以窥见一二。
他胁迫羌人献出青海湖一带的土地设立西海郡,以便与国内已有的北海郡南海郡东海郡合起来凑全四海。为了使这块荒地像一个郡,必须强制移民,于是增加了五十条法令,以便增加成千上万的罪犯,满足移民的需要。他还将原本臣服于汉朝的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和西南夷等属国统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为侯。又收回并损毁匈奴单于玺,改授予新匈奴单于玺;甚至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数次征高句丽,并将其改名下句丽等等,诸如此类,不胜凡举。
要知道,王莽篡汉,篡的是西汉,公元5年。他做的事情,在当时都是匪夷所思的,甚至没有必要的,而且是与时代绝对不符的。即便他的想法很好,但是实际操作进行不了。
因此,他建立的‘新朝’,不到十五年就覆灭了,由东汉替代。
李牧回想关于王莽的种种,点了点头。
孙思邈继续说道:王莽此人有大才,扶摇直上做了太傅,大权独揽,被封为安汉公。汉书记载,当时朝中,事无巨细,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后来他的野心膨胀,加上皇帝年幼,便强迫孺子婴禅位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他当了皇帝之后,进行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改革。最后全部失败了,又逢蝗灾,赤地千里,民不了生,百姓易子而食。最终激起民愤,汉宗室奋起反抗,‘赤眉’‘绿林’揭竿而起,攻入都城,新朝覆灭,在位仅十五年。
那位异人对我说,王莽,便是一个妖星,也是一个灾星。而你如今做的事,与他所做之事颇有相似之处。他改革,你也改革,他有大才,你也是一样,以此类比,你自己不觉得很像么?
我不觉得!李牧当然不能承认,虽然他确实觉得,王莽很有可能也是一个穿越者,但他的下场可不是很好,而且是一个篡位的乱臣贼子,他若承认与王莽像,岂不是在宣城,有朝一日他李牧也要篡李唐的江山吗?
傻子才承认。
我李牧一心为民,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岂可与王莽之流作比?老头,你可不要害我,你得对得起我给你印书花的钱。
孙思邈笑道:都说了多少遍了,信则有,不信则无。紫微斗数我也不是很精通,算的不一定准。
李牧心里暗道,这还不准啊,再准一点,老子的底细全漏了!还好,系统的事情,他没有察觉,否则真得不顾一切把这老头干掉了。
又闲聊了几句,天色渐暗。李知恩过来通知厨子已经准备好了宴席。李牧本以为,像孙思邈这样的神医,一定是非常注重养生的。前世他可是见过养生的人,譬如他供职游戏公司的经理,四十岁,年入三千万,有两个孩子是龙凤胎,老婆模特出身,小三儿也是模特出身,还认了一个网红女主播做干女儿,人生可谓是多姿多彩。他就非常怕死,吃喝拉撒,都是经过专业人士指点的。十二个月,每个月进补都不一样,朋友圈转发的文章,跟工作一点边都不沾,全都是养生大课堂,活得那叫一个精细。
李牧以为孙思邈也是这样养生,但是孙思邈和他徒弟的吃相,完全粉碎了他对‘养生’的概念。
饭菜是李知恩安排的,她感念孙思邈为李牧治病,所以花了大价钱,买了冬日罕有的青菜来招待孙思邈。但是两盘青菜,他们师徒一筷子都没吃。反倒是‘凑数’的肉食,两师徒像是抢一样,运快如飞,吃得满嘴流油。
李牧都看傻了,举着筷子半天没落下去,等他反应过来想要夹菜的时候,发现除了青菜无菜可夹了。再看对面的师徒二人,一人手里一根羊肋骨,正在那儿啃筋头巴脑呢。
李牧把筷子放下了,道:神医啊,冒昧问一句,您多久没吃肉了?
孙思邈抹了一把山羊胡上的油渍,道:让逐鹿侯见笑了,我们师徒二人,云游四方行医,风餐露宿,碰到什么吃什么,在城镇时有病患招待还好些,若游走于村庄之间,百姓之家,哪有什么肉食啊。这一路从洛阳而来,差不多有二十天,没闻过肉味了。
李牧纳闷道:神医,你医治病患,应该有不少钱吧。到了长安,有钱什么买不到,别太抠门了。
这时孙思邈的徒弟开口了,道:侯爷有所不知,恩师从不开口要诊金。恩师常说,医者仁心,想到病患之苦,怎忍心再以钱财迫之。遇到富户,主动敬献,恩师才勉强收下。但也都花在了贫者身上,师父身上,余钱不过千文。
千文,也就是一贯钱。真是没有想到,堂堂神医,身上只有一贯钱。这点钱,也就是几天的口粮而已。
不管真假,看着师徒的打扮,确实不像是有钱的人。李牧忽然想起来,今日请人家来诊治,说起来也该给诊金才是。印书都搭进去那么多钱了,犯不上为这点事欠一个人情。
想到这,李牧对李知恩道:取一个最大的元宝来,给神医做诊金。
嗯!李知恩应了声,起身去内室拿了一个元宝出来。李牧铸造的银元宝,十两一个为最大。这一个元宝,就是一斤沉。
李牧把元宝接过来,放到了孙思邈面前,道:神医医术无双,喝了你的药,我感觉好了很多,小小诊金,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孙思邈顿时眉开眼笑,道:逐鹿侯太过于客气了,小徒不过是阐述实情,并没有要诊金的意思!
那我就拿回来?
却也不必。孙思邈忙把元宝收入袖中,道:逐鹿侯诚心相赠,我若是不收,倒是不给面子了。既然这样,我就收下。他日赠与贫困百姓草药之时,定告知他们,这是逐鹿侯的功德。
李牧呵呵笑了起来,心里却道,你个老骗子,信你的话才见鬼了!
眼瞅着日暮西垂,坊门就要关闭了。李牧喊独孤九送他们师徒二人回住处,他也送到了大门口,转身回到后院,忽然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劲。
平日到了这个时候,白巧巧都会准备洗澡,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但是今日,她却好像没有这个兴致了一般,独自一个人先上了床,背对着外面,一声不吭,像是睡着了。
李知恩坐在桌旁,手里拿着一只羊毫细笔,在记今天府内的开支用度。看到李牧回来了,不停地对他使眼色。
李牧不明所以,李知恩急得没办法,从账本上撕下来一张纸,写了几个字给他看。李牧这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原来是下午说错话了。他口不择言,说白巧巧端来的是毒药,还说她要谋害亲夫。白巧巧往心里去了,一下午都闷闷不乐。
怪不得刚才吃饭的时候,都没听到她说话呢。
李牧回想下午说过的话,苦笑一声,真不怪人家生气,换位思考,搁在自己身上,自己也生气。
李牧,你个大渣男!
第182章 天妒英才
巧巧生气了,但李牧却不是很担心。
就像某首歌的歌词中说的,被偏爱的人有恃无恐。李牧这个大渣男,就是有恃无恐。
他清楚地知道白巧巧有多爱他,所以他有很多种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李牧从李知恩手里接过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李知恩看了,伸出了两根手指,李牧点点头,一场秘密的交易就此达成。一根手指代表一斤蜜饯,两根手指就是两斤。
李牧跟李知恩对了一下眼神,忽然‘哎呀’了一声。他眼角余光瞥见,白巧巧听到他‘哎呀’,身子动了一下,但没有转过身来,可见仍在气头上。
李牧递过去一个眼神,李知恩会意,道:主人,你怎么了?是不是头又疼了?
唉!李牧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张方子,这是孙思邈走之前给他留下的,就是他喝的那碗‘补肾汤’的方子。李牧把方子搁在桌上,道:知恩啊,明天赶着有空的时候,到西市去,给我抓几服药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