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技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扬镳
好吧,那我就从头说,你们要是听不懂了,就直接问啊。
李牧说着,在纸上写下了‘a’,‘b’两个字母,他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用二元,三元他怕更难解释。
李淳风果然是个实在人,看到不懂的,立刻就问了,道:侯爷,不知这两个符号是什么意思?为何大唐日报上没有呀?
这俩符号么李牧本来想敷衍一句,但是又一想,唐朝虽然用不到英文,但是各地方言都还是挺难懂的,若是能普及拼音,也是一件好事,而且还能让更多小孩识字,便改口道:这是我发明的另一套符号,叫做‘音字’,此时拿来用用,你就把它当成符号就行了。
音字?李泰好奇问道:是宫商角徵羽么?他指着a,自作聪明道:这个是‘宫’音的意思么?
不是!李牧已经快要失去耐心了,道:音字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咱们先解决问题,行不行?我到现在还没吃饭呐!
哎呀,这是愚弟的过失了。愚弟晌午吃了一大碗疙瘩汤,倒是不饿了,却忘了兄长。小胖子爬起来,去包袱里拿了一条牛肉干递给李牧,眼神充满了真挚:兄长边吃边说。
李牧看着李泰,心中无语,你特么可真是我的好弟弟啊,你就不能先让你哥吃个饭再讲么?
但是在李世民的注视下,这种话是无论如何不敢说的,他把牛肉干接过来塞进嘴里,继续说道:现在我们看这个题啊,公鸡一值钱五,母鸡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百钱买百鸡,问鸡公母雏各几何?他指着a,道:这个字母,我把它叫做‘啊’。
兄长,为何叫‘啊’不叫‘呀’?
李牧怒视李泰,手里的笔杆都要捏折了,他现在终于明白,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为啥总打人了。啥也不懂的熊孩子是真滴烦人啊!
李牧背对着李世民,咬牙切齿道:这些音字是我发明的,我想让它叫‘啊’它就是‘啊’,你还想不想学?
李泰不敢废话了,老实道:知道了,这个是‘啊’。
这个是‘波’。
兄长,为啥是
嘎吱笔杆还是捏断了。
第48章 大宗师
怎么了?
身后传来李世民的声音,李牧强压怒火,转头赔笑道:陛下,臣家里的笔质量太不好了,没关系,不耽误。
李牧转回脸,脸上的笑容迅速敛去,压低嗓子道:你俩要是再问个没完,这辈子休息知道解法,现在我来说,你俩听,听不懂自己去想,不要再问我了!
见李牧盛怒,李淳风和李泰都不敢再问了。没办法,谁让现在全天下就他一个人知道这题的解法呢?真惹急了,就不教,谁还能有什么办法?就算皇帝聘请老师,也得老师同意不是?
这个问题中,有三个未知数,分别是公鸡,母鸡,和小鸡。三者合一,共一百只。现在我假设公鸡有a只,母鸡有b只,那么可以得到小鸡的数目。
李牧写下ab和100ab,道:你们看过大唐日报了,这样写,能看懂吧?
兄长
李泰要提问,但是李牧根本不给他提问的机会,继续讲道:又知,公鸡价值五,母鸡价值三,三只小鸡价值一,共计一百。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等式。
李泰真的很想问一下,啥叫未知数,啥是等式,但看到李牧这态度,话到了嘴边也不敢说,悄悄看向李淳风,见他好像听懂了似的,不仅心中暗叹,不愧是淳风师父啊,竟然能听懂。
其实李淳风也是一知半解,但他确是要比李泰明白得多一点,至少他能理解等式是什么意思。他在来之前,仔细研究过李牧设计的符号,知道等式大概应该就是两边的数值相等的意思。
5xa+3xb+(100ab)x1/3100
看到这儿,李淳风终于忍不住了,道:侯爷恕罪,请问这条斜线是何用意,四则运算符号中并没有这一个啊。
李牧忍耐火气,道:三只小鸡价值一,那么一只小鸡价值几何?自然是一除三这么多了,但是一能除开三么?不能,因为一比三小。那么该如何表示这个小于一的数呢,于是我发明了‘分数’的概念,分数者,分数也。上面的是被分的数,下面是份数,理解了么?
李淳风恍然大悟,赶紧道:理解了,理解了。
李牧正要继续往下说,忽然迟疑了一下。一次性把当代的数学水平提升太高,真的合适么?
人类的一切学科的发展,起因都是人类的需求。数学也是这样,古代的数学发展迟缓,主要原因,并非是人类的进化度,而是人类的需求度。古代人少,资源也少,需要的计算也少。因此并不需要太精神的数学,人们也想象不到数学的抽象部分。
但这能说明古人就笨么?当然不是,只是古人把才华用到了别的地方而已。若自己强行把数学拔高一个层次,李牧不觉得会有多少作用,而且,还会引人注目,被当做妖孽一样。
不行,还是得控制一下。
心里打定了主意,李牧便没有列出第二个方程,而是采用了穷举法。
李牧指着等式说道:咱们看来这个等式,5xa表示公鸡花费的钱,3xb表示母鸡花费的钱,而小鸡花费的钱,我们由(100ab)x1/3可以得出。同时,我们还能根据题目和这个等式,得出三个信息。
第一个,小鸡的数目,可以被三整除。
第二个,a和b还有小鸡的数目,都是一个比零大的数。
第三个,a和b还有小鸡的数目,都是一个整数。
李泰萌萌地问道:兄长,啥叫整数?
整数就是一二三这样的数,完整的数!
那又为啥不能是分数?就像刚刚你说的小鸡的钱数那样的
李牧脸色阴沉了下来,抬手敲了李泰的胖脑门一下,骂道:你见过半只活鸡长什么样吗?!
我李泰张了下嘴,忽然反应了过来,顿觉羞愧,对啊,活鸡只有整只的,哪有半只的,自己怎么会问出如此失智的问题!
李牧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可以从小鸡来入手,大唐日报上面的除法,你们都看到了吧。我们以三为除数,一个一个来除,可以得到一些三的倍数。
这边是第一步了,我们把这些数字都算出来,先放在一旁。
然后是第二步,我们假设钱全来买公鸡,那么公鸡做多可以买到多少呢?一百除以五,最多二十只。但是题目里要求有小鸡和母鸡,所以不可能是二十,最多也就是十九只。前面得出的三条信息中有公鸡的数目大于零且为整数,因此,公鸡的数目,在一到十九之间。
然后是母鸡,也如此计算,可以得出母鸡的数目,是大于零且小于三十三的整数。
最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试了。从小鸡可能的最大倍数开始试验,得出的数值再用一百减去,便是公鸡和母鸡加在一起的总数,一共试验三十三次,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了。
李牧说着,把笔一扔,道:演算,我就不亲自演算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若手把手的教,你们永远也学不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已经把方法交给你们了,你们自己尝试吧。
李泰还是有点蒙,但李淳风却听出些眉目了。至于李牧说的,要演算三十三次,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他为了解开这百鸡问,不知演算了几千次了,但是一直都没有解开,李牧已经指出了门道,有目标的演算,总比没头苍蝇乱撞的要好,当即站起身来,对李牧深施一礼,道:侯爷大才,不但解开了百鸡之问,还发明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算法和符号,凭此,便不愧当世算学第一人之名了。说罢,李淳风又向李世民行礼,道:陛下,在侯爷面前,臣实在是不敢再当算学大宗师之名,还请陛下讲此名头赐予侯爷,臣方能心安。
十七岁的大宗师么?
李世民瞅了李牧一眼,道:淳风啊,你的本事,朕是知道的。两年前你注解十部算经,朝野之间内皆佩服你的算学造诣,这个大宗师之名,不能算是朕赐你的,而是你自己的本事。如今你却要把这个名头转赠与李牧,他不过是解开了一道题而已,真当得起这个名声么?
李淳风正色道:陛下,侯爷之才,乃是臣生平所仅见。臣不论其他,但于算学一道,侯爷远超臣多矣。陛下或许不知,侯爷发明的这些符号和他的四则运算之法,简单易用。就算是不识字的村夫,稍有一些智慧,教授几天,也能充当店铺的账房了。待这四则运算法推行天下,大唐再也不缺明算之人。陛下再也无需开明算一科取材了,这难道不是一项巨大的功劳么?
看得出李世民对李淳风还是充满了信任的,见他说得如此笃定,不由信了三分。但大宗师之名,却不是可以轻授的。哪怕李淳风自认技不如人,也是没用,得朝野全都信服才是。
李世民想了一下,道:此事需从容再议,算学一道,你是行家。先演算一下李牧教授的方法是否正确,然后看看这四则运算法推行情况如何,观后效吧。
李淳风还要再说,李牧确是饿的不行了。什么大宗师不大宗师的,他一点也不在意,此时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午饭。便插话道:多谢太史令的好意,本侯不想当什么大宗师,发明的这符号也好,算法也好,最初的想法也都是为了方便工部那些不识字的工匠使用而已,虚名就算了。这样吧,你和越王在此演算,我还有事情要向陛下禀报。
说着,李牧走近李世民,道:陛下,臣发明了一件新东西,乃是一件利国利民的重器。正要写奏疏禀明,正好陛下来了,不如亲眼一观,也省的臣再奏疏里说不明白。
利国利民的神器?李世民有些不信,但想到李牧的种种神奇,以为他又发明了一件如‘贞观犁’般的东西,便也动了心思,道:在哪里,带朕去看。
在厨房
嗯?
不不不,臣实在是太饿了,一时说错了话,在臣的工作室,在工作室。
李世民见李牧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哼了一声,道:好像朕多苛责你似的罢了,朕先去你那工作室等候,你去吃点东西再过来。记得,要快!
李牧赶紧谢恩,抬腿就跑。他是真的饿的不行了,心中暗暗发誓,以后每一天早上,一定听巧巧的话起床吃早饭,再不跟李知恩那个小妖精一起睡懒觉胡闹了。
李世民摇头叹息了一声,又看了眼已经蹲在地上聚精会神演算的李淳风和李泰一眼,信步走向了李牧的工作室。逐鹿侯府他已经来过多次了,他自然可以找到。阖府上下,谁不认得李世民是谁。虽说李牧的工作室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但李世民是闲杂人等么?这天下还有他不能进的地方?
李世民推开门进了工作室,忽然目光一凝,看到了吊在梁上的夜明珠,顿时脸色大变!
第49章 李世民的致青春
李世民今年三十二岁。
王鸥今年也三十二岁。
他们相识的那一年,李世民十五岁,王鸥也是十五岁。
大业九年,洛阳城。
隋炀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命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兼知关右诸军事。此时李渊已有心思逐鹿天下,广交天下豪杰。他的儿子之中,李建成李世民年纪稍长,被他派去了洛阳,结交门阀世家子弟,探听消息。
隋朝本定都大兴城,也就是今日的长安城。但隋炀帝登基之后,令大匠作宇文恺营建新都,迁都洛阳。因此在隋炀帝时,洛阳是正都,而长安是陪都。
时值五月,牡丹花开,白马寺牡丹最美,人争相观之。虽天下已乱,但作为都城的洛阳,却依然歌舞升平。牡丹花开,自然引得不少世家小姐来赏花,当然,都是以祈福的名义来的。
李世民喜武不喜文,对牡丹更是没有什么兴趣。但他随兄长来此,做不得主,李建成要赏花,他也只好跟随一起。
此时李渊已是大隋重臣,作为唐国公李渊的长子,李建成走到哪里,自然受人瞩目。而李世民此时才十五岁,虽然勇武过人,但却没有几个人把他放在眼里。
李世民也乐得清闲,看见兄长在众人围绕之间谈笑风生,他也懒得去抢风头,便自己信步闲游,闲逛了起来。
忽然廊下传来一人惊呼:呀,那边那个莫不是王家小姐?
哪个王家小姐?张兄说得明白些!
还能是哪个王家,太原王氏!被称为张兄之人似乎很着急,道:王氏这一辈人丁兴旺,生的全是儿子,只得这一个女儿,宝贝的不得了。平素都不出家门的,此番据说是陪母亲来白马寺还愿,才来的洛阳,我也只是听闻,没想到真的来了。据说这王小姐年方十五,乃是太原第一美女,琴棋书画皆通,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也不知道模样到底如何,赵兄,快与我一同去看看!
家中河东狮
哎呀!罢了,我自去!
李世民听到这些话,心中一动。此时他也尚未娶亲,他虽然与长孙无忌交好,但与长孙皇后之间,却仅有兄妹之情,未生爱慕之意。而且他心中都是逐鹿天下的大事,也无心考虑个人问题。
但听了这‘张兄’一番言语,李世民却动了心思。这位王小姐,年齿与他相同。又是太原第一美女,琴棋书画皆通。最重要的是,她出身太原王氏,且是独女。太原王氏,五姓七望之一。且千年以来,都是五姓七望中的上等。此时父亲李渊图谋大事,若能与太原王氏结成秦晋之好,得是多大的臂助?
忽然想起那‘张兄’说,这王小姐鲜少出门。李世民便焦急了起来,瞄到那‘张兄’的影子,便追了上去。但为时已晚,只看到马车远去,只瞥见芳容一抹。
一个月之后,九州池。
六月荷花盛放,九州池中,画舫游船不绝。
李建成也包下一座画舫,邀请朋友于池上饮酒。李世民也来了,他跟李世民的朋友聊不到一块去,便独自来到船舷边,靠在护栏上发呆。
他的脑海中,满是那日瞥见的那一抹笑容。
人,怎么会这般好看?
他生平第一次,为一女子心动了。但他是唐国公府次子,而对方是太原王氏的独女,他不敢登门求亲。而此时,父亲李渊在图谋大事,他又怎能因儿女私情,去央求父亲提亲呢?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心里暗想,即便提亲了,也不一定成功啊。太原王氏的门槛何其高,陇西李氏他们不一定放在眼中。
正在思虑之时,忽然听到有人呼救。李世民定睛去看,只见不远处画舫有人落水,再仔细听,依稀听到了‘王小姐’‘如何是好’等断断续续的声音,李世民听到‘王小姐’三个字,脑海中瞬间再次浮现出那日看到的笑容,根本来不及想,脱去外袍,纵身跳入了水里。
听到入水之声,李建成从画舫内出来,看到李世民在水里,大喊道:二弟,你这是做什么,快来人,把我二弟救上来!
两座画舫都乱成了一团,不断有护卫跳入水中,像是下饺子一样。但这些李世民都看不到了,他的眼中只有不远处在水里扑腾的王小姐。
王小姐!我来救你了!!
李世民身强体壮,虽然只有十五岁,但泅水的本事却令他人望尘莫及。很快,他便游到了王鸥身边,刚伸手要去拉王鸥的手,却被王鸥躲开了,李世民有点懵,难道我就这么丑,你宁愿淹死也不让我救?
猜你喜欢